① 黃文秀的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觀
人生,不愉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要經歷,只是經歷的人事和程度不盡相同,不論生活煩事還是職場壓力,都要有樂觀的心態,積極自信,暗示自己,笑總比哭好,困難總有解決方法,一切都會過去,如果被打擊弄得消極悲觀,懷疑自己,萎靡不振,只會鑽牛角尖,鬱郁寡歡,只會傷害身體和心理,所以,遇到困難,微笑以對,找人傾訴,多去散心解悶,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你願意開心面對,轉機和希望總會出現
② 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身亡,生前她遭遇了什麼
2019年6月16日夜晚,一場強降雨席捲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而為了趕上第二天一早的扶貧工作會議,那一天晚上,黃文秀決定冒著山洪暴發的危險連夜趕往村裡。一路上,大雨傾盆。在途經凌雲縣時,暴雨引發路面積水,而就是在這個地方,突發洪水,黃文秀不幸遇難,永遠的離開了。
(黃秀文拜訪村民)
黃秀文同事回憶道,黃秀文遇難前有一次跟他聊天時說道:扶貧工作終於有了氣色,但是她的父親卻生病了。誰也沒想到一個月後,她就不幸遇難了。2019年6月22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告別儀式在百色市殯儀館舉行。雖然她已經離開了,但是我相信她永遠活在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③ 英雄黃文秀結婚了嗎
截至2019年6月,黃文秀沒有結婚。
黃文秀(1989年4月18日—2019年6月17日),女,壯族,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巴別鄉德愛村多柳屯人,2016屆廣西定向選調生、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本科就讀於山西省長治學院。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
2018年3月26日,黃文秀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3)黃文秀宣傳圖擴展閱讀:
人物故事
黃文秀認識到,作為第一書記,要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努力在扶貧攻堅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此,黃文秀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幹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
她從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原來不積極配合村裡面工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兩委」幹部為群眾辦事不夠主動,有時群眾辦事找不見人,意見比較大。
於是,黃文秀從抓實抓嚴村幹部的坐班值班制度開始,通過身先士卒率先執行,白天落實專人負責在村裡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幹部一起開展遍訪貧困戶工作,深入群眾家中徵求意見、宣傳各種政策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後,她把村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起來。她走訪了百坭村的38名黨員,充分徵求黨員對全村發展的意見建議,並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方便黨員參與各類活動,並經常列席指導各小組的活動。
同時,她積極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融入到扶貧工作中,扎實推進黨建促脫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得到進一步規范。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範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使百坭村2018年8月份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④ 黃文秀把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有哪些關於她的感人事跡
黃文秀1989年生,是2016年廣西師范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作為定向選調生到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去年3月,黃文秀被派駐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任第一書記。
黃文秀是白色本地人,畢業後放棄更好的遠沒選擇,回到加下剛工作。曾有人問他,從北京回來的研究生,為什麼會來邊遠的農村工作。對此,她表示白色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求學時鄉親幫了很多忙,哪有不回來的道理。此前,在到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之前,黃秀文的父親身體一直就不好,但她並沒有說出來,而是挑了扶貧這個重任,沒有推脫,而是欣然接受了組織的任務。
他的同事曾經這樣說她,工作努力又有韌勁。確實他在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深感責任重大,用自己的努力在為脫貧事業做貢獻,他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⑤ 黃文秀人物事跡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長征路」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後回鄉工作,2018年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她剛上任時,發現現實情況比想像的更復雜: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474人,貧困發生率22%,是深度貧困村。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於她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
但她沒有失去信心,仍然堅持深入的開展群眾工作,常常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裡,邊幫他們干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她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她。
經過兩個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佔比最高。
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訪了一遍又一遍,在「扶貧心得」中她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言傳身教,黨員示範作用處處顯現
黃文秀認識到,作為第一書記,要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努力在扶貧攻堅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此,黃文秀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幹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
她從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原來不積極配合村裡面工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兩委」幹部為群眾辦事不夠主動,有時群眾辦事找不見人,意見比較大。
於是,黃文秀從抓實抓嚴村幹部的坐班值班制度開始,通過身先士卒率先執行,白天落實專人負責在村裡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幹部一起開展遍訪貧困戶工作,深入群眾家中徵求意見、宣傳各種政策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後,她把村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起來。她走訪了百坭村的38名黨員,充分徵求黨員對全村發展的意見建議,並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方便黨員參與各類活動,並經常列席指導各小組的活動。
同時,她積極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融入到扶貧工作中,扎實推進黨建促脫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得到進一步規范。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範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使百坭村2018年8月份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⑥ 黃文秀生前最後的信息被披露是怎麼回事
在10月2日晚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生前發出的最後一條信息被披露。主持人撒貝南看到後,哽咽著說:「我不敢看這句話。」
在節目中,《黃文秀扶貧日記》作者之一的徐順東講述了黃文秀遇難前的一段故事。2019年6月16日夜裡,一場強降雨席捲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為了趕上第二天一早的扶貧工作會議,16日晚,黃文秀冒著山洪暴發的危險連夜趕往村裡。
一路上,大雨傾盆。在途經凌雲縣時,暴雨引發路面積水,黃文秀一時進退兩難,她拍下了這樣的畫面。當時,她坐在車里,看到已經有其他車輛遇險,就給同事發信息說:「有一輛已經被水沖走,我不懂怎麼辦了。」同事「怪」她不該冒雨走夜路,她回復「希望還有吸取教訓進而改正的機會」。
(6)黃文秀宣傳圖擴展閱讀:
無數個「黃文秀」繼續前進
徐順東在節目中回憶,最後一次見黃文秀是2019年5月。「她來找我聊天,說她在百坭村的工作已經有起色了,但是家庭遇到了問題,她的爸爸生病了。」
那時候,也就是黃文秀去世前一個月,徐順東才知道她父親生病的事情。而此前,黃文秀從未向任何人提及。
徐順東說:「從百坭村到百色四個小時車程,百色到田陽將近一個小時,她在百坭村、百色醫院、田陽三地奔走,心力交瘁,我覺得她的心情是比較低落的。」
黃文秀一個人默默地扛著家裡所有的壓力,扛著脫貧攻堅的工作,負重前行。
⑦ 面對父親的挽留,同事們的勸阻,黃文秀是怎樣做的
黃文秀同志,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他面對父親的挽留,同生們的勸阻自豪,不會改變自己的目標,一直在向著目標努力奮斗,這是值得每一個共產主義者,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