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1000字急急急!
一袋干糧
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13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幹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我們現在真是幸福,有爸爸,有媽媽,還在那幺好的條件下讀書。)後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幺也不離開紅軍啦。
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著部隊走進了草地。(跟著紅軍可是要能吃苦耐勞的,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小蘭?)
一說草地,大家准會想到公園里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裡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哇,那這怎幺能叫草地呢,應該叫水泥地。)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當然了,老百姓都遷走了,這樣的地方誰也生活不下去。)
這天,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和小蘭一看,又高興又樂得蹦蹦跳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
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著米袋找糧食去了。可村裡一個老百姓也沒有。
小蘭在村裡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著一堆,上面還有沒有打幹凈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下來,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總共不到一小碗。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草地上的糧食很難找,一粒米也沒有,野菜倒是有一大堆,小蘭撿的還不夠吃一頓呢。)不行,還得找!小蘭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是糧食嗎?貢獻一點給小蘭這個可憐的小紅軍吧。)
小蘭一看,忙問:
「哎,你在哪兒搞來這幺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小蘭不知道在地主院子里挖嗎?)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著說:「小蘭,聽說還要走20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明天再找嘛!」
「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
說著,他捧著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裡放。小蘭搖搖手說:
「不要,你們人多,自己還不夠吃呢。」(小蘭,你收下吧,你不吃會餓死的。如果你餓死了,紅軍就少一個人力,沒有人照顧他們了。)
大個子紅軍胳膊長,奪過米袋,一邊往裡倒,一邊親切地說:
「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
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裡。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能吃它20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好可憐,這些找到的干糧還要和野菜混在一起吃,吃壞人的!注意身子,小蘭。)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了。
小蘭扶著傷員,緊跟著部隊。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條小河,他們用樹干搭起一座橋,河水「嘩嘩」地流著。
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著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身子一歪,小蘭連忙扶住了他。可小蘭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裡,沖走了。(怎幺搞的,傷員早不咳晚不咳,現在來咳,害苦了小蘭,她吃什幺呀?)
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
「哎呀,這可怎幺辦呀?」
傷員看她望著河水直發愣,就問:
「小蘭,什幺東西掉到河裡了?」(算傷員還挺關心人,可人家米袋掉了,你要善於觀察呀。)
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幺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後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看護長雙手扶住傷員說:
「好,到前面找醫生看一看。」
她見小蘭好象有點什幺事兒的樣子,又問:
「小蘭,怎幺啦?是身體不舒服嗎?」
「沒有……」
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丟米袋的事兒說出來。要是同志們知道了,准會把自己的糧食捧出來給我吃。大家的糧食都很少,我怎幺能吃他們的呢?(小蘭是個顧全大局的人,為了大家吃的多,自己卻堅持下去,沒准兒明天就餓的反胃!)
看護長走了。小蘭趕緊拔了許多野草,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糧食一樣。
晚上,部隊休息了。小蘭怕大家看見她盡吃野草,就跑去給傷員換葯,洗綳帶。等大家吃完了東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小蘭真傻,身子要緊,這樣的菜一點兒也沒有營養,甚至還有細菌,吃壞你的。)
這樣過了幾天,小蘭的身體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一點勁都沒有,一下暈倒了,看護長把她背起來。(看我是神機妙算諸葛亮,算到了你會拉肚子,可是你的抵抗力還不錯,要是我,吃一口就暈了。)
看護長是40多歲的人了,這些天來和大家一樣,吃野草和麥粉糊糊,身體很虛弱。她背著小蘭,臉上淌著豆大的汗珠,嘴裡喘著粗氣,搖搖晃晃地往前走著。
小蘭醒來說:「看護長,我自己能走,快讓我下來!」
看護長才把她放下來。小蘭咬緊牙,堅持著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後,她又躲到一邊煮野草吃去了。
這時候,看護長笑眯眯地走了過來:「小蘭,你身體好一點了嗎?哎,怎幺一個人躲在這兒煮東西吃?」
「我煮好東西吃,不讓你看!」(這個好東西要打雙引號,在這個艱難時刻,怎麼會有好東西吃呢?)
「好!我不看。」
看護長趁小蘭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搶了過來,一看:「哎呀,小蘭,你怎幺光吃野草,一點麥粉也不摻呀?」
「路還遠呢,留著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蘭拍拍挎包說:「這不是嗎?」
看護長奇怪地問:「你為什幺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個洞,怕麥粉漏出去!」
「拿來!我給你縫縫。」
說著,看護長一把奪過小蘭的挎包,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野草。(看護長,現在你才察覺到可憐的小蘭吃的是野草呀,再晚一天,可能小蘭就生病了呢。)
「小蘭,你的麥粉呢?」
小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唰唰」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她才把丟糧食的事兒告訴了看護長。
看護長聽了說:「哎呀,小蘭,你為什幺不早點告訴我呢?我們一起參加革命,你沒了糧食,大家應該幫助你呀!」(對呀,參加革命的人都把對方當兄弟姐妹看待,小蘭也想讓大家吃好的,所以也把他們當兄弟姐妹看待,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要學習!)
說著,看護長從自己的米袋裡,抓出一把麥粉,放進小蘭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馬上去報告首長。」
不一會兒,小蘭丟糧食的事兒,像一陣風似地傳開了。(那裡還真是一個不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告訴了別人秘密,他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那可是秘密大暴光呀。)同志們立刻提著米袋走了過來,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蘭的挎包里裝。小蘭忙搖手說:
「不,不,謝謝大家……「
這時候,那個傷員拄著拐杖走過來,拿著一點糧食,激動地說:
「小蘭,你為了救我,把糧食丟了。我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們都說:「小蘭,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得把帶出草地。」
小蘭呢,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糧食。(原來吃野草是笑嘻嘻地樣子,想隱瞞過去,現在有干糧也不說聲謝謝,好矛盾呀。)
這天夜裡,小蘭怎幺也睡不著。回憶參加紅軍以後,得到了首長和同志們多少幫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跟著紅軍走就是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新生體驗,大家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才能勝利!)
小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永遠聽黨的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自己身為共產黨的人民,應該處處服從黨的命令,做好共產黨的接班人。)
1934年11月6日傍晚,一支紅軍隊伍翻過巍巍的百丈嶺,浩浩盪盪地開到了文明司,當晚就駐扎在文明司和附近的村莊里。
一些有錢的店老闆,聽到紅軍要來的消息,早就躲到山上去了。那些小店商販知道紅軍是為窮人謀利益的,並不害怕,連忙打開店門,准備迎接。
有個叫羅友成的小商販,聽說紅軍要來,連忙把店裡的貨物整理了一番,把馬燈擦乾凈掛在門口。
天快黑了,老羅這時已接待了好幾位紅軍。一會,一個年紀輕輕的小紅軍走進了店裡,到處看看,最後指著一個玻璃瓶子問:「老闆,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山楂片。」老羅親切地回答。
「好不好吃?」小戰士問。
「好吃。酸酸的,甜甜的,很有味,你嘗一片試試。」老羅一邊說,一邊隨手遞了一片給他。
七八個路過的小紅軍,看到這個小戰士在吃東西,就問:「你買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那個小紅軍回答:「是山楂片,還沒買,只嘗了一片。」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就嚴肅地批評他:「同志,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不要忘了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呀。」小紅軍馬上掏出一個銅板給羅老闆,還連連向他道歉。
老羅做了幾年小生意,來來往往接待過多少顧客,從未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哪裡肯接錢,只是向那幾個小紅軍解釋:「小兄弟,這一片是我給他嘗嘗的,不要緊的。」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都爭著向老羅宣傳:「老闆,不要錢的東西我們嘗也不能嘗……不收錢是不行的啊……」
最後,那幾個小紅軍硬是說服了羅老闆,收下了這個銅板。
後來,老羅總是激動的告訴左鄰右舍和來往顧客:「紅軍真好,說話和氣,紀律嚴明。從沒看見過這么好的軍隊!」
Ⅱ 求 海賊王之1.45特拉法爾加·羅宣傳視頻 的背景音樂
THE RASMUS - IN THE SHADOWS
試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wNTQ3OTg0.html
下載: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THE%20RASMUS%20%2D%20IN%20THE%20SHADOWS
Ⅲ DNF湖北三區阿修羅宣傳視頻的歌曲是什麼
我還沒有聽過!
Ⅳ 《海鷗大搜羅》宣傳片的背景歌是什麼
Meg Baird - All I Ever Wanted
網路MP3搜索即可下載試聽
Ⅳ 革命年代的感人故事
34年11月6日傍晚,一支紅軍隊伍翻過巍巍的百丈嶺,浩浩盪盪地開到了文明司,當晚就駐扎在文明司和附近的村莊里。
一些有錢的店老闆,聽到紅軍要來的消息,早就躲到山上去了。那些小店商販知道紅軍是為窮人謀利益的,並不害怕,連忙打開店門,准備迎接。
有個叫羅友成的小商販,聽說紅軍要來,連忙把店裡的貨物整理了一番,把馬燈擦乾凈掛在門口。
天快黑了,老羅這時已接待了好幾位紅軍。一會,一個年紀輕輕的小紅軍走進了店裡,到處看看,最後指著一個玻璃瓶子問:「老闆,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山楂片。」老羅親切地回答。
「好不好吃?」小戰士問。
「好吃。酸酸的,甜甜的,很有味,你嘗一片試試。」老羅一邊說,一邊隨手遞了一片給他。
七八個路過的小紅軍,看到這個小戰士在吃東西,就問:「你買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那個小紅軍回答:「是山楂片,還沒買,只嘗了一片。」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就嚴肅地批評他:「同志,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不要忘了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呀。」小紅軍馬上掏出一個銅板給羅老闆,還連連向他道歉。
老羅做了幾年小生意,來來往往接待過多少顧客,從未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哪裡肯接錢,只是向那幾個小紅軍解釋:「小兄弟,這一片是我給他嘗嘗的,不要緊的。」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都爭著向老羅宣傳:「老闆,不要錢的東西我們嘗也不能嘗……不收錢是不行的啊……」
最後,那幾個小紅軍硬是說服了羅老闆,收下了這個銅板。
後來,老羅總是激動的告訴左鄰右舍和來往顧客:「紅軍真好,說話和氣,紀律嚴明。從沒看見過這么好的軍隊!」
Ⅵ 十一羅漢宣傳單張怎樣帶進保險庫的
是弗蘭克,巴舍他們後來裝作特警隊員進金庫時帶進去的,把化妝成裝武器的包里的傳單放到金庫里,把錢裝進包里又帶出去了
Ⅶ 課本《豐碑》中紅軍長征過雪山凍死的軍需處長的感人故事,哪部電影作了反映
小董過雪山
小董是個紅軍女戰士,1935年隨紅軍長征來到金沙江的時候,她才13歲。在金沙江畔,就遠遠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說這是棉花山,有人說是雪山,也有人說是白糖山。走近了一看,原來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
小董她們這些小兵可高興啦:當時正是陰歷四、五月份穿單衣都熱,看到山上全是雪,想:到了山上去涼快涼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糧食外,還發了幾個小辣椒。小董她們怕辣,不願意帶辣椒。當地的一位幹部告訴她們:「上到雪山後,不能到處亂看,後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後腳跟兒;實在感到發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點兒熱度……」
第二天,部隊向雪山出發了。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條小河。因為河水是從雪山上流下來的,泡著很厚的樹葉和雜草,所以水落石出的顏色是黃的。當地人說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卻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導讓每個人用毛巾把頭包起來,只留下眼睛看路。開始,天氣還很熱,大家的興致很高,都想早一點爬到山頂,看看是什麼樣子。走到半山腰,開始起風了,冷風瑟瑟,草枯枝幹,像秋天一樣;再往上走,太陽就沒了,雪花飄飄,滿山銀白,積雪不知有多厚,就像進了冬天一樣。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難救出來。不知是哪個單位的一個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費很大力氣,才把他拉出來,他的手腳和臉都被冰塊扎得鮮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頂的時候,雲彩不知什麼時候落到腳面去了。雪下得更大,還夾雜著李子那樣大的冰雹。山上沒有樹,也沒有草,雪光刺得睜不開眼睛……越往上走越難受,小董只覺得頭暈眼花,呼吸困難,身體發軟,一陣陣惡心想吐。她真想坐下來休息一下,但向導的話響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來了!」
爬到山頂上,空氣更稀薄了,炊事員郭大叔,平時可喜歡小董了,他背著一口大鐵鍋,在山上走著走著就倒在雪地里了,臨死雙手還死死地抓著鍋沿兒……
小董哭了。可是,當時部隊不許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邊,放在稍背風的地方,就繼續前進了。山上的風,「嘶——嘶——」地狂叫著,把地上的雪捲起來和天上正下著的雪攪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個旋渦一個旋渦地卷動著。由於大家穿的都是單衣,有的同志還光著腳,雪打到臉上、身上,像鐵沙子打得那樣疼。頭上好象帶著一個大酒簍一樣,頭重,腳輕,身子直搖晃。軍團的一位首長在風雪中使勁拉著小董,邊走邊嚇唬她說:「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這『天國』里『成仙』啦!」
到了山頂,誰也不敢停,歪歪倒倒一股勁往下走。很多人陸續在積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幾十丈遠。小董一見,如釋重負,往地上一坐就跟著人們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頭才慢慢地輕鬆了些,呼吸也漸漸地均勻起來。
13歲的紅軍女戰士小董,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勝利地隨著大部隊,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一袋干糧
有個小紅軍叫小蘭。小蘭才13歲。她的爸爸、媽媽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幹活,受盡了地主剝削和打罵。(我們現在真是幸福,有爸爸,有媽媽,還在那幺好的條件下讀書。)後來,紅軍來了,小蘭跑到部隊,說什幺也不離開紅軍啦。
紅軍長征的時候,小蘭跟著部隊走進了草地。(跟著紅軍可是要能吃苦耐勞的,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小蘭?)
一說草地,大家准會想到公園里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紅軍叔叔過的草地可不是那樣的,那裡荒涼極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爛泥坑,走幾十天也走不完。(哇,那這怎幺能叫草地呢,應該叫水泥地。)一路上看不見一間房子,找不到一個老百姓。(當然了,老百姓都遷走了,這樣的地方誰也生活不下去。)
這天,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個小村子。紅軍叔叔和小蘭一看,又高興又樂得蹦蹦跳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糧食了。
部隊進了村,小蘭把傷病員安置好,就拿著米袋找糧食去了。可村裡一個老百姓也沒有。
小蘭在村裡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打麥場。場上堆著一堆,上面還有沒有打幹凈的麥粒。她把麥秸捶下來,東一粒,西一粒地撿起來。總共不到一小碗。這點東西能吃幾頓呢?(草地上的糧食很難找,一粒米也沒有,野菜倒是有一大堆,小蘭撿的還不夠吃一頓呢。)不行,還得找!小蘭正好碰見一個大個子紅軍,扛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走過來。(是糧食嗎?貢獻一點給小蘭這個可憐的小紅軍吧。)
小蘭一看,忙問:
「哎,你在哪兒搞來這幺多的糧食呀?」
大個子紅軍放下口袋說:「嘿,是小蘭呀,我這糧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來的。你找到多少糧食了?」(小蘭不知道在地主院子里挖嗎?)
小蘭把口袋一伸說:「都在這兒呢!」
大個子紅軍接過米袋掂了掂,笑著說:「小蘭,聽說還要走20多天的草地,這點麥子還不夠塞牙縫的呢!」
「明天再找嘛!」
「來,把我的給你一點吧!」
說著,他捧著麥子就要往小蘭的米袋裡放。小蘭搖搖手說:
「不要,你們人多,自己還不夠吃呢。」(小蘭,你收下吧,你不吃會餓死的。如果你餓死了,紅軍就少一個人力,沒有人照顧他們了。)
大個子紅軍胳膊長,奪過米袋,一邊往裡倒,一邊親切地說:
「我們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來了。」
小蘭又在別處找到了一些麥子,炒熟了,碾成了麥粉,放在了米袋裡。心想:這些麥粉我一頓吃一把,再揀點野草,能吃它20來天,走出草地沒問題。(好可憐,這些找到的干糧還要和野菜混在一起吃,吃壞人的!注意身子,小蘭。)還要省出一點給傷病員吃。
第二天早上,部隊出發了。
小蘭扶著傷員,緊跟著部隊。走著走著,前邊出現了一條小河,他們用樹干搭起一座橋,河水「嘩嘩」地流著。
小蘭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緊緊扶著傷員說:「同志,該過橋了,慢慢走!」
誰知道,走到橋中間,那個傷員忽然咳嗽起來了,身子一歪,小蘭連忙扶住了他。可小蘭那袋麥粉卻掉到了河裡,沖走了。(怎幺搞的,傷員早不咳晚不咳,現在來咳,害苦了小蘭,她吃什幺呀?)
小蘭愣住啦,她小聲地叫了一聲:
「哎呀,這可怎幺辦呀?」
傷員看她望著河水直發愣,就問:
「小蘭,什幺東西掉到河裡了?」(算傷員還挺關心人,可人家米袋掉了,你要善於觀察呀。)
小蘭連忙搖搖頭:「沒有,什幺東西都沒掉。咱們走吧!」
這時候,看護長從後面走過來了。小蘭告訴她傷員咳嗽得很厲害。看護長雙手扶住傷員說:
「好,到前面找醫生看一看。」
她見小蘭好象有點什幺事兒的樣子,又問:
「小蘭,怎幺啦?是身體不舒服嗎?」
「沒有……」
小蘭把剛到嘴邊的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丟米袋的事兒說出來。要是同志們知道了,准會把自己的糧食捧出來給我吃。大家的糧食都很少,我怎幺能吃他們的呢?(小蘭是個顧全大局的人,為了大家吃的多,自己卻堅持下去,沒准兒明天就餓的反胃!)
看護長走了。小蘭趕緊拔了許多野草,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糧食一樣。
晚上,部隊休息了。小蘭怕大家看見她盡吃野草,就跑去給傷員換葯,洗綳帶。等大家吃完了東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小蘭真傻,身子要緊,這樣的菜一點兒也沒有營養,甚至還有細菌,吃壞你的。)
這樣過了幾天,小蘭的身體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一點勁都沒有,一下暈倒了,看護長把她背起來。(看我是神機妙算諸葛亮,算到了你會拉肚子,可是你的抵抗力還不錯,要是我,吃一口就暈了。)
看護長是40多歲的人了,這些天來和大家一樣,吃野草和麥粉糊糊,身體很虛弱。她背著小蘭,臉上淌著豆大的汗珠,嘴裡喘著粗氣,搖搖晃晃地往前走著。
小蘭醒來說:「看護長,我自己能走,快讓我下來!」
看護長才把她放下來。小蘭咬緊牙,堅持著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後,她又躲到一邊煮野草吃去了。
這時候,看護長笑眯眯地走了過來:「小蘭,你身體好一點了嗎?哎,怎幺一個人躲在這兒煮東西吃?」
「我煮好東西吃,不讓你看!」(這個好東西要打雙引號,在這個艱難時刻,怎麼會有好東西吃呢?)
「好!我不看。」
看護長趁小蘭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搶了過來,一看:「哎呀,小蘭,你怎幺光吃野草,一點麥粉也不摻呀?」
「路還遠呢,留著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蘭拍拍挎包說:「這不是嗎?」
看護長奇怪地問:「你為什幺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個洞,怕麥粉漏出去!」
「拿來!我給你縫縫。」
說著,看護長一把奪過小蘭的挎包,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野草。(看護長,現在你才察覺到可憐的小蘭吃的是野草呀,再晚一天,可能小蘭就生病了呢。)
「小蘭,你的麥粉呢?」
小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唰唰」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她才把丟糧食的事兒告訴了看護長。
看護長聽了說:「哎呀,小蘭,你為什幺不早點告訴我呢?我們一起參加革命,你沒了糧食,大家應該幫助你呀!」(對呀,參加革命的人都把對方當兄弟姐妹看待,小蘭也想讓大家吃好的,所以也把他們當兄弟姐妹看待,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要學習!)
說著,看護長從自己的米袋裡,抓出一把麥粉,放進小蘭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馬上去報告首長。」
不一會兒,小蘭丟糧食的事兒,像一陣風似地傳開了。(那裡還真是一個不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告訴了別人秘密,他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那可是秘密大暴光呀。)同志們立刻提著米袋走了過來,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蘭的挎包里裝。小蘭忙搖手說:
「不,不,謝謝大家……「
這時候,那個傷員拄著拐杖走過來,拿著一點糧食,激動地說:
「小蘭,你為了救我,把糧食丟了。我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們都說:「小蘭,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得把帶出草地。」
小蘭呢,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糧食。(原來吃野草是笑嘻嘻地樣子,想隱瞞過去,現在有干糧也不說聲謝謝,好矛盾呀。)
這天夜裡,小蘭怎幺也睡不著。回憶參加紅軍以後,得到了首長和同志們多少幫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跟著紅軍走就是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新生體驗,大家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才能勝利!)
小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永遠聽黨的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自己身為共產黨的人民,應該處處服從黨的命令,做好共產黨的接班人。)
1934年11月6日傍晚,一支紅軍隊伍翻過巍巍的百丈嶺,浩浩盪盪地開到了文明司,當晚就駐扎在文明司和附近的村莊里。
一些有錢的店老闆,聽到紅軍要來的消息,早就躲到山上去了。那些小店商販知道紅軍是為窮人謀利益的,並不害怕,連忙打開店門,准備迎接。
有個叫羅友成的小商販,聽說紅軍要來,連忙把店裡的貨物整理了一番,把馬燈擦乾凈掛在門口。
天快黑了,老羅這時已接待了好幾位紅軍。一會,一個年紀輕輕的小紅軍走進了店裡,到處看看,最後指著一個玻璃瓶子問:「老闆,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山楂片。」老羅親切地回答。
「好不好吃?」小戰士問。
「好吃。酸酸的,甜甜的,很有味,你嘗一片試試。」老羅一邊說,一邊隨手遞了一片給他。
七八個路過的小紅軍,看到這個小戰士在吃東西,就問:「你買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那個小紅軍回答:「是山楂片,還沒買,只嘗了一片。」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就嚴肅地批評他:「同志,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不要忘了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呀。」小紅軍馬上掏出一個銅板給羅老闆,還連連向他道歉。
老羅做了幾年小生意,來來往往接待過多少顧客,從未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哪裡肯接錢,只是向那幾個小紅軍解釋:「小兄弟,這一片是我給他嘗嘗的,不要緊的。」
那幾個小紅軍一聽,都爭著向老羅宣傳:「老闆,不要錢的東西我們嘗也不能嘗……不收錢是不行的啊……」
最後,那幾個小紅軍硬是說服了羅老闆,收下了這個銅板。
後來,老羅總是激動的告訴左鄰右舍和來往顧客:「紅軍真好,說話和氣,紀律嚴明。從沒看見過這么好的軍隊!」
聽老紅軍講長征的故事
「年輕人,你難以理解我們這些老人面對浴血奮戰換來的太平盛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險境里我們始終不動搖,就是因為我們堅信我們的努力能換來今天的安定繁榮!」
7月23日20:00,記者見到了14歲參加紅軍、曾經三過草地、戎馬生涯半個世紀的老紅軍戰士,原濟南軍區副政委任思忠老人。這位83歲的老人的話匣子打開了,談起過去的崢嶸歲月,神情激動起來,雙唇有些顫抖……
15歲少年 率171人加入紅軍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的主力到達川北,川東地下黨領導的游擊隊開始在達縣一帶活動。當時,因貧困輟學的任老正在家中幫助父親務農。
「黨的隊伍給了我思考的能力,我明白了為什麼窮人辛勞一生後代還要繼續受窮」,紅色政權打土豪分田地,給窮人指出一條活路,這在任老心中掀起了巨瀾。紅軍隊伍為貧苦農民作主,任老明白了,這是一支窮人的隊伍。
紅色家庭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大哥早他加入游擊隊,但不久便在一次戰役中英勇犧牲,父親積極響應革命隊伍的號召,擔任村蘇維埃主席。這位老人在紅軍離開根據地的歲月里,被反動軍隊關進監獄,活活折磨致死,父親死後不久,母親也含恨離去,這一切,更堅定了任老參加革命的決心。
1933年是任老走上革命道路的關鍵年份。6月,任老參加了游擊小組,不久便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老思想活躍,積極探討革命的道理,很快便成為游擊隊的中堅力量。紅軍主力佔領達縣後,他被選為區少年先鋒隊大隊長,15歲的少年成了171名紅小鬼的「頭領」,在他的帶領下,全隊172人集體加入了紅軍。
打「扇子隊」 少年軍人名聲大振
從游擊隊員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革命戰士,但四川強橫的反動軍閥勢力還是逼迫部隊流動開展革命工作。
1934年7月,任老時任四川省少先指揮部政教科長兼幹部連指導員。在四川西部丹巴地區開展工作。一天,當任老等人在一座3層小樓上開會時,反動軍閥的武裝突然沖到了樓里,與負責放哨的同志在樓梯上展開了激烈的槍戰。腳步聲密集急促,逐漸近了,留下來肯定是死,任老等三人跳窗逃生,一名同伴當場摔死,任老右臂支撐著地,上臂骨折後戳斷肋骨插進了胸腔,他忍痛與同伴鑽入夜幕迅速轉移。
但沒過多久,綳帶吊起傷臂的任老再次活躍於山間的村莊里。
革命者的工作激起了惡勢力的瘋狂反撲,在新塘壩地區,有一支500人左右的地主武裝,他們瘋狂襲擊革命者的工作隊,屠殺革命群眾,打仗時人人拿著一把扇子,妄稱是刀槍不入的神兵,當地群眾稱之為「扇子隊」。一天深夜,任老帶領幹部連在地方赤衛隊的配合下夜襲「扇子隊」。戰斗中,他被敵人刺刀捅傷,仍堅持參加戰斗。是役,扇子隊被全殲,少年軍為川陝根據地人民除了害,一戰成名。
一過草地 竹簽穿透他的腳掌
「年輕人,用語言表達不出長征真實場景,你根本不可能想像出當時有多麼艱苦」。任老對記者說。任老前段時間堅持每天收看電視連續劇《長征》,他看得比家裡每個人都專注,他為這部電視連續劇感動,但仍然對家人說,「有些苦他們拍不下來」。
任老頭上的三塊傷疤和腳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傷都是在長征時留下的。說起長征開始後的第一次受傷,任老脫下鞋子,右腳背中央部位赫然有一塊大約三厘米見方的凹陷。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路最長,三過草地,第一次過草地時,我的右腳便被反動軍隊布下的竹簽陣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間急行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任老帶著一支十幾人的隊伍迅速向阿壩前行。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過反動軍隊布下的鐵絲網,突然腳心一陣劇痛,落在地上再也邁不動步子。戰友提來馬燈一看,一根近0.1米長的竹簽穿過了他的右腳腳掌,腳背上還露出長長一截。
受傷只是一瞬間,此後幾個月任老被傷腳折騰苦了。隊伍連續行軍,根本沒有機會停下來養傷。傷口化膿了,戰友便將紗布裁成窄長的細條,蘸了水穿過傷洞,來回扯動,清除裡面的膿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隨了鑽心的疼痛,但有什麼辦法,那是缺醫少葯環境中遏制進一步感染的惟一辦法。
「和平年代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能忍受這樣的痛苦呢?」講到這里,任老喃喃地說。
二過草地 鬼門關口揀回性命
第二次過草地更險,任老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
1935年下半年,任老時任紅四方面軍總部教導團一連指導員。大軍從阿壩向綏靖方向進發。來到黑水河時,便橋已被毀掉,南岸則被土匪佔領。為保證主力部隊過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幹部戰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時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對岸的只有8名。接下來就是一次令南岸敵軍魂飛魄散的突襲,大部分敵軍在睡夢中被擊斃,8人很快便佔領了橋頭堡,大部隊順利地搭起了便橋。
任老卻因此染上了重傷寒,紅軍缺醫少葯,食物的供應已經斷絕,他的病一步步惡化,常常昏迷不醒,戰友們便抬著他行軍。20天後,部隊走出草地,來到綏靖。此時任老長時間休克,戰友們都誤以為他已經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綏靖灘石崖下的山洞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蘇醒過來,掙扎著爬向河邊喝水,十幾米的距離,任老竟爬了兩三個小時。當地居民郝老漢發現後將他救回了家。
郝老漢對待他就像親生兒子一樣,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漢膝下只有一個女兒,便想收他為兒子。但任老卻一心想要回到隊伍上,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門口,希望看到隊伍上的同志。兩個月後,任老的病基本痊癒了,他揮淚告別了郝老漢老兩口,找到了在該地區活動的金川省委,重回革命隊伍。
經歷這一次起死回生時,任老還不滿18歲。
1936年7月,任老的病全好了,就在此時,隊伍又從綏靖出師北上。任老帶著七八名比他還年輕的戰士在草原上行軍。一天夜裡,一位小戰士問任老,「科長,將來會是什麼樣子的?」「人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不缺衣少食。」「那能實現嗎?」「肯定能」。
說起榮譽 老人沒有太多言語
任老在和平年代練起了書法,每當朋友求字時他總忘不了蓋上一個章,或者是「長征戰士」,或者是「倖存者」。這是老人晚年給自己的定位。
戰爭年代,任老是一名英勇善戰的驍將,他重視思想工作,善用攻心戰術,常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抗日戰爭勝利之初,任老率領隊伍在喀喇沁旗平叛,妥善運用了和平平叛的政策,打通了300公里承赤公路。此後,在攻打天津、廣西剿匪、援朝金城反擊戰等眾多戰役中,任老立下了赫赫戰功。1955年老人被授予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榮譽章。但說起榮譽,老人沒有太多言語。
「戰爭年代,我們身邊倒下了太多的好戰友,比起他們,我是一名倖存者,更是一個幸運者」,「我能夠親眼看到自己為之努力的目標實現就是最大的幸運,真正的榮譽歸於那些光榮獻身的烈士們。」
任老的家人介紹,任老每每想起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友,便非常難過。當年任老帶171人參加紅軍,但經歷歷次事件,解放後任老再沒能見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忘不了1953年自己回鄉的那次經歷。當時,戰友的親人聽說他要回來了,站在路兩旁等待詢問親人的下落,任老騎馬走了30多公里山路,當久候鄉親們紛紛上前詢問時,老人的眼淚奪眶而出。
另一次,任老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上找到了戰友的名字。
那是在援朝戰爭結束後,任老一家人路過南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前,老人找到了自己在延安時期老搭檔的名字:高波……就義前他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必勝。「見到」了老戰友,老人潸然淚下,與家人在紀念碑前長久靜默
Ⅷ 2018國家公務員面試題:如何更好選擇宣傳方式
在梳理宣傳方式的過程中,為了讓宣傳方式更有針對性,考官感覺到通過我們對宣傳方式的表述是可以更好的達成宣傳效果,教育專家進行總結,各位考生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從宣傳對象出發。
所謂宣傳的針對性,最重要就是我們所選取的方式要符合宣傳受眾的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渠道。所以我們要讓宣傳題目顯得更加具體有針對性,那麼在選取宣傳方式之前務必要明確宣傳對象的特點。例如如果要我們去經濟欠發達的偏遠農村進行普法宣傳,這里的受眾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民朋友,顯而易見的特點就是文化程度可能較低,獲取信息的渠道可能比較匱乏,因此,在宣傳方式的選取上我們就要簡單直接一些,例如下基層進農村,開展普法講堂或者聯合當地的村委會定期給村民們發放宣傳品或者製作宣傳板報。顯然在這個題目之中,利用網路宣傳這種我們認為比較普遍的方法是不合適的。
第二、從宣傳主體出發。
這是一個很多考生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宣傳對象會影響到宣傳方式的選擇,同樣,宣傳的主體也會影響到宣傳方式的選擇。不同的主體所代表的立場、擁有的許可權、想要達成的目的也會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也對宣傳方式的選擇會產生影響。比如在我們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商家為了促銷會讓一些員工打扮成吉祥物的形象給行人發傳單或者合影來吸引路人,這種方式固然很新穎,但是我們在答題的過程中不能一味求新,比如政府部門要進行某項宣傳活動,我們在宣傳形式選擇的過程中,在考慮形式新穎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政府嚴肅嚴禁的形象,讓公務員打扮成吉祥物滿大街發傳單顯然不合適,也不符合政府高效借鑒的工作要求。
第三、避免簡單羅列宣傳方式。
很多考生在答題時,可能會一股腦的羅列幾種甚至十幾種宣傳方式,從考官的角度出發,並不是聽到的宣傳方式越多越好,而一定是越精越好,而這種精就體現在我們表述宣傳方式的過程中要簡述選擇這種宣傳方式的理由,也就是這種追蹤宣傳方式的優勢何在,避免簡單羅列,例如選擇網路宣傳優勢在於覆蓋面更加廣泛,即時性更強;再比如利用講座的形式能夠與宣傳對象產生互動,可以讓宣傳內容體現的更加生動具體;在比如一些創新型的宣傳方式能夠更加吸引人,從而為深入做二次宣傳奠定基礎。總之,在表述宣傳形式的時候,千萬不要簡單羅列,而一定要體現出你所表述的方式就本次宣傳工作而言有哪些好處。
Ⅸ 王者榮耀伽羅宣傳話中那個和蘇烈打的男的是誰
龐統是的他們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