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有JPG/AI格式的綠色竹編圖片啊 (急) 做平面用 大圖 就是用竹片編起那種
去素材天下 素材中國找吧肯定有的
2. 草編牆紙與竹編牆紙有什麼區別
草編壁紙特點:
草編壁紙收縮率較大,易產生氣泡、皺褶對施工人員要求較高。
1、草編壁紙表面由天然材料手工製作,因其天然特性,即便為同一批號壁紙也可能會有色差,屬正常現象。
2、其受到污染後污染物一般無法清除,故建議訂購貨品時,請適當多訂購1~2幅以供調整。
3、牆面要求:對於紙面較薄的草編紙,施工前應仔細檢查牆面的清漆顏色是否一致,以防透底。
4、草編紙因採用天然材質手工製作,故無法對花,其接縫處不能吻合,屬正常現象,施工前請施工和客戶說明,並於施工2~3幅後和客戶確認,客戶認可後方可繼續施工。
5、草編壁紙不可擦拭,接縫溢膠後無法清理,在壁紙表面會產生亮帶故建議使用機器上膠,並使用保護帶,以避免膠水溢到壁紙表面。
6、鋪貼時應從上至下小心撫平,因其表面天然稻草的收縮率和紙基的收縮率不同,故很可能會產生氣泡、褶皺,需耐心撫平。
竹編牆紙特點:
竹編牆紙:竹編牆紙以它高貴典雅、自然芳香、回歸自然,無污染、易清洗的優良品質而深受歡迎。
材料:選用優質慈竹,全手工,經過刮青、啟篾、分層、煮染、清洗、烘烤、分色、去毛、編織、底漆、磨砂、成型、面漆、打邊等20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選用全環保油漆和粘劑。對人體絕無潛在危害。
清潔衛生的全環保產品:裝飾快捷,可自己動手裝飾居室,也可請專業裝修隊裝修。裝飾好的整個牆面不粘污垢,可隨意抹洗,完美如初。竹編牆紙的圖案可任由你自己組合。
嚴格進行三防處理:不易浸水,小火苗不易燃燒,起到防火、防水漬變色的作用;不蟲蛀,不生霉,不裂開。
3. 竹編的部分作品
《九龍壁》、《漁翁》、《香爐閣》、《伯樂相馬》、《三打白骨精》、《五獅戲球》等等。
4. 竹編的歷史
竹編的歷史
1、在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種石斧、石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在實踐中,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2、在殷商時代,竹藤的編織紋樣豐富起來。在陶的印紋上出現了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紋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擴大,竹子的編織逐步像工藝方面發展,竹編圖案的裝飾氣味越來越濃,編織也日見精細。
3、秦漢時期的竹編沿襲了楚國的編織技藝。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銅馬車」底部鑄有方格紋,據專家分析,這方格紋就是根據當時竹編席子編織的方格紋翻鑄的。
4、明代初期,江南一帶從事竹編的藝人不斷增加,遊街竄巷上門加工。竹席、竹籃、竹箱都是相當講究的工藝竹編。尤其以竹編最為著名。益陽的水竹涼席創始於元末明初。
5、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國的竹編工藝逐漸復甦。20世紀50年代以後,竹編藝術開始名正言順的歸口到工藝美術行業,進入了藝術的殿堂。
6、1990年以後,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縣和渠縣先後被評為「中國竹編之鄉」。
7、進入21世紀以後,竹編工藝漸漸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出現滑坡,其編織技藝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也有不少竹編藝術家們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藝術,新的作品在緩緩冒尖。
(4)竹編宣傳照擴展閱讀:
文化價值
1、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瓷胎竹編深刻的文化內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觀。
2、瓷胎竹器工藝從材料的選擇到編制過程,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准確,竹子搜集時間不當容易造成竹子生蟲或者發霉,竹齡選擇決定了竹子的柔韌性,從而決定了瓷胎竹器的編制難度和美觀程度。
3、瓷胎竹編的材料選擇的時節、地域,傳統竹編的製作工藝、製作水平最終決定了一件瓷胎竹編是否材美工巧。傳統竹編雖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卻更能體現中國傳統造物觀念「天人合一」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和文化內涵。
5. 竹編的優美句子
1、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
2、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聽弦斷,斷那三千痴纏。
3、長夏逝去。山野間的初秋悄然涉足。
4、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如果你只會一味的感傷失去,那麼你將一無所有,只有有能力去享受失去的「樂趣」的人,才能真正品嘗到人生的幸福。讓自己承受失去的東西,也許你會感到很痛苦,那也要自己去承受,別人是代替不了你的。傷和痛是有的,這就證明你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失去的時候,你可以哭,可以發泄,可以找朋友傾訴……過後,你的世界就會充滿了陽光。
5、江南風骨,天水成碧,天教心願與身違。
6、有多少人喜歡你,可能就有多少人討厭你。
7、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8、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
9、紅塵初妝,山河無疆。最初的面龐,碾碎夢魘無常,命格無雙。
10、念往昔,繁華競逐。
11、外面的煙花奮力的燃著,屋裡的人激情的說著情話……
12、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3、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喪妻之痛後,許多平常的日子裡,明靜似的心常常會湧上莫名的感動。我知道這份情是真誠的,是要獻於世人的,人世間總是少不了會有一些人生的挫折和際遇。但因為這份熾熱的情懷,讓我的心總是澎湃起伏,總是心中擁有如陽光般的燦爛,在人生的道路上堅持著繼續走下去。
14、總有一個地方,一輩子不會再提起,卻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總有一個人,一句對不起,讓你心痛,刻骨銘心。總有一段情,一直住在心裡,卻告別在生活里。忘不掉的是回憶,繼續的是生活,錯過的,就當是路過吧。來往身邊出現了很多人,總有一個位置,一直沒有變。看看溫暖的陽光,偶爾還是會想一想。
15、忘不掉的是回憶,繼續的是生活,錯過的,就當是路過。
16、凋謝是真實的,盛開只是一種過去。
17、人天自兩空,何相忘,何笑何驚人。
18、真正的喜歡一個人,就是他完全不符合你心目中的標准,你還是那麼喜歡他。
19、一個人走,一個人睡,一個人思索,一個人沉醉。一個人忙,一個人累,一個人煩躁,一個人體會。
20、你要記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東。
21、放棄完美,多一份輕松;面對現實,多一份自在;欣賞自己,多一份自信;做好選擇,多一份從容;尋找快樂,多一份追求;善待他人,多一份愛心;相信成功,多一份欣喜;不畏失敗,多一份執著。
6. 竹編工藝作文
漆器 漆器是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物品;由於漆有耐酸、耐鹼、耐熱、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們利用。我國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韓非子 十過》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原始社會晚期遺址中發現了漆制實物。在古代種植漆樹相當普遍,戰國大哲學家莊子就曾擔任過管理漆園的官職。早期漆器一般在簡單木、竹胎上髹塗,既可防腐,也可用於裝飾。隨著漆工藝的發展,逐步出現在各種器物上彩繪、描金、戧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圖案的作法,還有的在漆器上鑲嵌金、銀、銅、螺鈿、玉牙及寶石,以組成華麗的花紋,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唐代的金銀平脫,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寶嵌,清代的脫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 陶器藝術 造型藝術之一。陶瓷系由粘土或以粘土、長石、石英等為主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制而成的製品的總稱。陶瓷藝術即指陶瓷日用品、陳設品的燒制工藝及造型、釉色和裝飾等所呈現的藝術特點。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風格粗獷、朴實的灰陶、紅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現釉陶和初具瓷品性質的硬釉陶。彩陶便是我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品。而真正瓷器是創制於東漢時期。唐代陶瓷的製作技術和藝術創造已達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涌現。明清時代陶瓷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我國陶瓷至今仍興盛不衰,質高形美,釉色、飾紋、造型均具高度的藝術價值,宜興的紫砂壺,石灣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絳色陶,銅官的綠釉陶,崇寧的雕鏤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鎮的柳葉瓶、鳳尾瓶等,均聞名於世。 瓷器 指以粘土配適量長石、石英(或瓷石)為原料制坯體施釉,經1200℃—1300℃窯溫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器皿。具有胎質緻密堅硬,斷面有光,薄層透光,胎色白或淺灰白,吸水率微弱或不吸水,釉層較厚達0.1毫米以上,青釉純正,釉面光潤,敲擊聲音清脆等特點。創制於東漢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浙江上虞「小仙壇」發現東漢瓷窯遺址,對其青瓷殘件測試的結果表明,胎色灰白,胎質堅實細致,燒成溫度達1300℃,吸水率低於0.15%(已達到現代細瓷吸水率標准),胎的薄層微透光,燒結良好,釉的玻化良好,胎釉結合牢固,釉層厚度為0.1—0.2毫米,淡青色釉,純正美觀,釉面光亮,達到瓷器標准要求。至唐已達成熟,南方越窯青瓷、北方邢窯白瓷最著名。宋代制瓷業蓬勃以展,瓷窯林立,名窯涌現,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所燒的白瓷、青瓷、青白瓷,都各具特色。元以後景德鎮窯成為瓷業中心有重大發展。瓷器品種豐富,有青白黑紫黃綠紅藍等高、低溫色釉瓷以及青花、釉里紅、鬥彩、五彩、粉彩、琺琅彩等裝飾的彩瓷。瓷器品類通常分為日用瓷、陳設瓷、藝術瓷等。 民間工藝 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品種繁多,如竹編、草編、藍印花布、蠟染、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各有不同的風格特色。 裝飾繪畫 廣義指凡屬於器物裝飾方面的繪畫。狹義指裝飾壁畫、商業美術中的廣告畫等。裝飾繪畫偏重於表現形式的裝飾性,和一般寫實的繪畫不同。 商業美術 向客商推薦商品的一種設計美術。運用不同的形式與方法,介紹商品的性能、特點、用途,包括各種商品造型、裝潢、廣告,櫥窗陳列,及其他有關宣傳品的設計製作等項目。 紋樣 器物上的裝飾花紋的總稱。一般分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隅飾紋樣(即角隅紋樣)、˙邊飾紋樣、散點紋樣、連續紋樣(包括˙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 印經 印染工藝之一。將織物經線按照設色要求,把不要染色的區段用包裹物包紮,然後進行染色,使經線呈現出一段一段的異色色彩。用它製作的織物,形成一種直向的參差自然的斑紋,別具風格。新疆和田生產的絲綢(又稱「愛德力斯」綢),即採用此法織造。 蠟染 古稱「蠟纈」。傳統民間印染工藝之一。今在布依、苗、瑤、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單等多喜用蠟染作裝飾。主要方法是用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紋樣,然後浸入靛缸(以藍色為主),用水煮脫蠟即現花紋。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裝飾趣味很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中國用漆的歷史 中國用漆的歷史,可上溯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所出漆碗內外髹以硃色,是已知最
7. 四川竹編藝術
竹編是四川特有的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它源於明清時期,道光同治年間。四川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人張國正酷愛竹編,在學習總結豐富的崇州民間竹編藝術的基礎上,張國正將竹篾越劃越薄、竹絲越劈越細,器具編織得越來越精緻。
目前的銷售渠道還是比較好的。
8. 描寫竹編精美的詞語
精美絕倫_網路漢語
精美絕倫 [jīng měi jué lún]
[釋義] 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出處] 「燈只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