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神原宣傳部部長周吉華現任工作
青神縣委原宣傳部部長周吉華現在應該是峨眉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貳』 宣傳部總結怎麼寫
校團委宣傳部2003年工作總結
--------------------------------------------------------------------------------
作者:劉支皇 來源:團委 類別:團委文件 日期:2004.04.15 今日/總瀏覽: 3/681
披荊斬棘,迎難而上,扎扎實實譜寫宣傳工作篇章
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滿懷豪情再創來年輝煌
——校團委宣傳部2003年工作總結
伴隨著辭舊歲的鍾聲,湖北民族學院團委宣傳部抓住機遇,披荊斬棘,迎難而上,扎扎實實,譜寫了共青團宣傳工作新的篇章,走過了她成功的2003年,回首過去的一年,團委宣傳部緊緊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和校團委的工作計劃,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團十五大精神為指導,以學院「迎評」工作為契機,以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正確的政治輿論氛圍為根本任務,以服務於廣大團員青年的為展現當代大學青年精神風貌為根本宗旨,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化展示團學工作動態為基點,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黨團精神為中心,實現了校團委宣傳部工作全方位的改革,取得輝煌的成果。
一、始終堅持「改革」和「發展」的方針,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理論的傳達為中心,以解放思想謀求發展,以加強改革求發展,堅定不移地走發展之路。
(一)解放思想謀求發展,校團委宣傳部緊扣2003年度校團委工作計劃和《2003年秋宣傳部工作計劃》;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更新觀念、鼓舞鬥志、開拓進取,為2003年校團委各項工作圓滿完成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思想准備。校團委宣傳部在年度工作中始終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這個中心環節,全面地宣傳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團的十五大精神,積極引導各二級學院分團委宣傳部長和龐大宣傳委員轉變宣傳工作的思想,更新觀念。與此同時,校團委宣傳採用不同形式的座談會,宣傳幹部培訓等方式開展宣傳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探討,把理論學習、研究共青團宣傳工作,科學引導和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和激勵廣大宣傳骨乾和團員青年增強政治敏銳感、培養較高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榮悟,樹立全面、改革、發展意識。
(二)加快改革求發展。2003年度,校團委宣傳部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寬宣傳部工作的口徑和思路。一是確立宣傳部的中心工作為加強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學理論宣傳的力度。改變傳統宣傳部作為「辦展板」、「打海報」的代名詞,在以此中心工作的基確的前體下,開展了「黨的十六大」精神宣傳專題報告,團十五大精神宣傳的座談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的相關活動,並以團員思想評價工作為突破口,對全校團員青年進行了思想的全面總結和評價。二是進一步升華和提升廣大宣傳幹部的政治理論素質、業務素質,以考核制度的改革和評比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內部管理體系。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宣傳幹部院訓,聘請資深和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課。三是進一步加強社會化為取向宣傳機制改革。校團委宣傳部以有利於提高我校及我院團學工作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利於加強與其它高校宣傳部工作經驗交流,有利於為地方民族經濟的發展搖旗吶喊,有利於保障團學工作的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為宣傳部社會化改革的取向標准,分別加強了與其它各兄弟院校團委宣傳部的聯系,與校外媒體合辦專欄宣傳我校團學工作,參與到地方經濟發展中,以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分團開展了清江環保行等系列活動。四是確保校內各分團委團總支宣傳部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形成強大的宣傳陣地。通過各分團委、團總支宣傳聯誼,聯合承辦校團委大型活動為途徑,加強各宣傳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鼓勵各二級學院分團委直屬系部團總支根據本專業情況,開展富有專業特色的宣傳活動,做到有分有合,統分結合。五是在舉辦和搞好傳統的活動的同時,根據團當前的事實,尋找宣傳工作新的增長點和亮點,即做到工作有連續,又做到了工作的創新。2003年度校團委宣傳部除在做好傳統工作的同時,大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六是積極探索和尋找新的載體來宣傳我校團學工作及以傳達上級組織的精神,宣傳科學的思想理論。校團委宣傳部先後採用舉辦演講等活動形式,利用報刊、雜志、網路等各種媒介來宣傳我校團學工作和科學理論,並試圖尋找新的模式和媒介。
二、始終堅持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輿論氛圍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廣大團員青年和展現當代大學生風貌為根本宗旨,突出實效,突出重點,堅定不移地走宣傳部特色發展的新路子。
按照校團委2003年度工作計劃和校團委宣傳2003年秋季工作計劃,校團委宣傳部在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和輿論氛圍,服務廣大團員青年展現當代青年大學生青神風貌,走宣傳部特色發展向前邁出堅定的一大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著眼於科學理論武裝人,優秀作品鼓舞人,調整宣傳部工作結構,形成特色,在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和輿論氛圍上有新的突破,校團委宣傳部按照局部創優勢,整體上水平的思路,加大科學理論的宣傳力度,先後下發了《關於加強我校團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意見》、《關於開展我校團員青年的思想評價工作》等文件,確立了以各班團支部為基本單位的宣傳陣地;同時各二級學院分團委、直屬系部團總支參與組織、協調,校團委宣傳考核、評價的工作體系逐步形成。除利用組織機構來進行宣傳外,還充分利用其它手段和媒介,校團委宣傳部更新團委網頁,及時傳達有關精神,反映團學工作動態。在營造政治輿論氛圍的同時,校團委注重加強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先後與大哲社聯合舉辦「西部大開發」論壇、影視論壇、讀書徵文、「迎評在我心中演講賽」、公益宣傳設計大賽等活動。規范化管理學校部分刊物,與生物科學技術學院團委宣傳聯合舉行評刊大會,利用評價和考核的方式加強對部分刊物的政治影響和輿論監督,引導其刊物以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輿論氛圍為出發點。
(二)立足和服務於廣大團員青年,展現當代大學生青年的精神風貌。「服務出成效,服務出真知,服務見真情」是團委宣傳部在轉服務觀點上的特色。團委機關刊物《團學通訊》開辟專欄,反映廣大團員青年的困難;力爭求的解決的辦法,同時也開辟專欄,及時報到在德、智、全、美等各方面突出貢獻的人才,宣傳典型、以典型和模仿帶動全校團員青年積極向上,努力奮斗。
三、始終堅持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報道,宣傳我校團學工作的基點,廣泛的開展精神文明宣傳和建設活動。堅定不移地走展示我校團學工作和狠抓精神建設的發展道路。
(一)在2003年度工作中,校團委宣傳部廣泛地利用校內外媒體宣傳機構,深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報道我校共青團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先後在校內外媒體上反映我校共青團工作的文章共有五百多篇,電視、網路報道五十多次,共辦展板兩百多塊,共辦共青團櫥窗30多次,海報一千多張。成功出版發行團學通訊三期,《民院青年報》兩期報得了團學工作宣傳報道的大料子。
(二)根據學工部和校團委相關要求,為加大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在公民道德家庭綱要版本兩周年之際,校團委宣傳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監督崗,各二級學院、直屬系部也成立了相應的精神文明建設監督崗。推動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為迎接國家教務水平評估工作作了先前的准備。在以校園文明建設為突破口的基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走過了2003年,學校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和緊要關頭,2004年校團委宣傳部共和的大體思路是:在圍繞學院和校團委的工作計劃,踏實的開展各項工作,同宣傳部繼續深入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團十五大精神,以改革為發展的動力,全面推動學校共青團宣傳工作。即做到堅持一個中心,抓好四項工作,努力實現兩個目標,即「一四二」工作計劃。
(一)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理論宣傳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政治輿論氛圍。
(二)四項基本工作:
1、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抓好精神文明監督崗的工作,建立完善的機構和考核、評價、管理體系。
2、成立宣傳中心。校團委成立宣傳中心,各二級學院分團委、直屬系部團總支宣傳部成立相應的宣傳中心。宣傳中心、直屬各分團委,團總支宣傳部,由記者站、海報展板、書畫組、公文秘書組,思想政治宣傳研究中心四部分組成。
3、加加對原社團聯合會所管宣刊物的管理、監督和考核。一力支持《團學通訊》的組稿,力爭把《團學通訊》辦成全州、全省最有影響力的青年雜志,確保《團學通訊》的稿源,同時也加強《團學通訊》的引導、監督和考核。
4、利用各種載體,全立位、多角度地展示我校團學工作,搞好團委網頁的文件的更新,加強同外界高校的聯系,探索和研究團委宣傳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問題,為迎評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搞好團委宣傳部常規工作的開展。
(二)力爭實現兩個目標
1、團委宣傳工作有新的發展,新的突破。
廣大宣傳幹部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穩步上升,共青團宣傳工作理論探討有新的突破,工作效益明顯提高,作為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傳工作活力顯現,精神文明建設更上新台階。
2、廣大團員青年積極身到共青團的宣傳工作中,校園文化氛圍和政治輿論氛圍明顯增強。
來來去去是年輕的眼神,風風雨雨有連續的足跡,回望來之路,在全體宣傳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廣大團員積極參與湖北民族學院團委宣傳部在2003年度中披荊斬棘,迎難而上,扎扎實實地譜寫了共青團湖北民族學院委員會宣傳工作新的篇章。展望去之路,卻很長,很長,我們會用滿腔的滿腔的青春熱血和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滿懷豪情的再創2004年共青團宣傳部工作新的輝煌和壯麗的詩章。
『叄』 蘇軾的事
蘇軾軼聞
註:以下軼聞僅因流傳甚廣,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1、年少輕狂 蘇東坡少年時讀了一些書,因為聰慧,常得到師長贊揚。頗為自負地在自己房前貼了一幅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其母程氏回來後,批評了蘇軾,於是蘇軾把對聯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用以自勉。 2、蘇軾「欺」師 蘇軾考進士,作了篇春秋文,叫《刑賞忠厚之至論》,其中有段落如下: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當時的判官梅聖俞,對蘇軾的文章十分贊賞,但是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皋陶是舜的司法官,跟堯有關系嗎?梅聖俞不明白這點,反復讀過後,便去問蘇軾,蘇軾說答案在《三國志·孔融傳》中,可是梅聖俞將反反復復讀了很多遍後,依舊沒有發現出處,便又去問蘇軾。蘇軾只好老老實實答是自己的杜撰,梅聖俞更不解,蘇軾便說《三國志·孔融傳》中言道孔融跟曹操說商紂王將妲己賞了周公,曹操問可有此事,孔融答今日既有,古代也應該有。蘇軾便據此杜撰了這么一個故事,這使梅聖俞更加贊賞蘇軾。 3、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了。蘇東坡後來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著沾光,名噪杭州,成了當地的一道名菜了。 4、蘇軾退房 蘇軾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准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他問老婦哭什麼,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於是蘇軾對她說:「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5、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6、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知道真實情況後歐陽修後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7、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後,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里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少游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雲:「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隻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衣帶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此雖為傳說,可信度不可考,但也能從中窺出蘇軾之才。 8、打餅祭佛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面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後,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9、吟詩賞月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於是,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 10、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制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廚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鬥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揩油,於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麼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右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 11、水果和葯 蘇軾婚後不久,應邀去劉貢父家作客,才到那裡,僕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劉貢父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葯)。」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葯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葯名)。」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12、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後,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說:「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裡,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床,豈不可嘆?」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說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 13、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後,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後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里,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裡有點瞧不起他。心裡想:大家都說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裡老納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裡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麼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後,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後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贊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後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14、「屍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游覽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題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裡,並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屍)!」當時蘇軾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著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5、東坡吃草 閑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16、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屢遭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 。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後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於三或少於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17、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蘇軾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 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小妹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18、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裡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麼?」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餘。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19、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並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20、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雲: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是「風」,半風即「虱」,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21、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後,曾跟劉貢父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劉貢父奇問什麼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說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劉貢父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x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卜、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劉貢父戲弄了。又過了幾天,劉貢父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劉貢父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劉貢父從早上聊到晚上,把劉貢父餓得前胸貼後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mǎo,(冇,「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 劉貢父驚愕之後,兩人同時大笑。 22、蘇軾和王安石的矛盾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歲考中進士,蘇軾小王安石16歲,23歲那年考中進士,兩人都被視為棟梁之才,而且皆以詩文名世。兩人真正的交鋒是從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的。當時,蘇氏兄弟服完父喪回到京師,蘇軾被任命為直史館、權開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變法新政,這樣,兩個大文豪同朝為官,爭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變不足畏」的勇氣銳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但關鍵的問題是,在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面前,在「以保守為天性,遵無動為大之教的國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改革的動作到底是激進好抑或是漸進好?王安石思想竣急,無論是起用新人,還是施行新法,都體現了大刀闊斧的超常風格。而蘇軾呢,他並非不主張變革,他只是希望不要「太急」了,因為「法相應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因此,兩個人的政見也就鑿枘難合。 23、蘇軾與高俅 《水滸傳》第二回講述高俅的發跡史,說他原本是開封府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在臨淮州住了幾年後,經人介紹,來到京城金梁橋下開生葯鋪的董將士家,董將士不想留他,於是轉薦他到「小蘇學士」處,「小蘇學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紹給了駙馬都尉王晉卿,此後結識了當時為端王的宋徽宗,由於踢得一腳好球,平步青雲,做了太尉。 讀者諸君大概不清楚這位「小蘇學士」究竟是何人,怎麼能有這么大的面子,把一個卑微小吏推薦給當朝駙馬爺。原來這位「小蘇學士」,應該是鼎鼎大名的「大蘇學士」,就是人人熟知的東坡居士蘇軾。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七對高俅的發跡言之較詳,我們再結合其他相關資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蘇東坡府中的小吏,蘇學士見高俅的文章頗具風采,故而很欣賞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蘇軾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便將他舉薦給翰林學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屬僚本已不少,所以沒有接納,蘇軾又將高俅轉而薦於駙馬都尉王晉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端王。事有湊巧,一個月後,哲宗駕崩,端王即皇帝位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遷拜」,數年後官至節度使,漸升為樞密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父高敦復升為節度使,兄高伸也借著高俅的勢焰,位居顯臣之列,其子弟皆為郎官,一門榮耀至極。 再說蘇軾由於朝廷內部黨爭,屢屢遭貶,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後崩,哲宗親政。身為舊黨人物的蘇軾知道自己的政見為新政所不容,很識趣地自請外補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變得越來越壞,紹聖元年(1094年)閏四月,朝臣彈劾他在擔任翰林學士時所作的制詞中有譏謗先朝之語,被貶為英州(今廣東省英德市)知州,還沒到任,又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於惠州。這還不算,沒過多久,他被再貶為瓊州別駕,居住在昌化軍,過著「非人所居,葯餌皆無有」的艱難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歸,不久死於常州。可以說,高俅飛黃騰達之日,正是蘇軾遭遇滅頂之災之時。此後二人之間尚有何聯系呢?《揮麈後錄》說:高俅始終對蘇軾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蘇學士獎拔之情,每當蘇軾的子孫親友來京師時,高俅都要親自撫問,贈以金銀財物,以周濟其貧。由此看來,蘇軾把高俅薦給王晉卿,並非是由於厭惡他輕薄浮浪,恰恰是出於對他才乾的欣賞。蘇軾一生磊落豪俠,對人從不設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閑錄》說:「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嘗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子由(其弟蘇轍,人稱『小蘇學士』)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友,子瞻曰:『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間的事往往就是這樣富於戲劇性,蘇軾和高俅在政治上見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徑庭,可以說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當蘇門子弟貧不能存的時候,恰恰是高俅反過來救了他們的命,使蘇軾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風,這或許正得益於蘇軾一生「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對誰都以誠相待,才使得政敵也為他的寬闊襟懷所感動。 這里順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護送徽宗南逃,到了臨淮突然發病,不得不返回京城。當時大奸臣童貫、梁師成被朝廷誅殺,蔡京被流放。惟獨高俅免於此禍,後來病死於家中。這大概是由於他這一生對得起蘇學士,閻王老子沒有讓他做刀下之鬼。 24、進京趕考 傳說宋代蘇東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風浪,誤了開考的時辰。起初主考大人不準蘇東坡入場,後來聽了蘇的訴說,頓生惻隱之心,便口誦一聯讓他對,若對得出,便允他入試。主考官出的聯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蘇東坡不愧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應聲對出下聯:「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出句用順序,對句用倒序。有情景,有經歷,曲折而不呆板,視為巧對。 25、蘇東坡泄題之嫌 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當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訪,兩人結為至交。後蘇東坡被召回京,仍與李方叔書信往來,親密如前。宋元佑中,蘇東坡奉命知貢舉,李方叔也參加了考試。史書上稱:李方叔落榜,後知情者去見蘇東坡,求他給個「人情」,但蘇東坡沒有答應,他在寫給李方叔的信中說:「君子之交,務相勉於道,不務相引於利也……」方叔讀後,深為感動,兩人的友誼更加深篤。 但近讀明朝胡儼所著《胡氏雜說》,卻有另一種說法。胡在書中說,蘇東坡頗為欣賞李方叔。考前某日,蘇東坡令其子蘇叔黨持一書簡給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僕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幾上。隨後不久,章敦之子章持和章援來訪,李方叔仍然未歸。章持、章援二人順手在茶幾上取簡拆閱,是《劉向優於揚雄論》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消息,於是悄悄將此書簡帶了回去,仔細研讀。 不久,蘇東坡入幃命題,果然是《劉向優於揚雄論》。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嘆道:「蘇公知貢舉,而吾兒竟不第,命也。」蘇東坡初以為第一名必為李方叔。及至出幃,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為惋惜,還寄詩給李方叔,其中有詩句說:「平生浪說古戰場,遇鏡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雜說》附記雲:蘇東坡此詩「真跡今在南昌李士濂家,與徐鉉書稿及張即之手帖,共為一卷,字畫皆可愛也。」胡儼在明亦為名儒,頗有盛譽,不像胡說之人,只是他未說明故事自何而來。 蘇東坡若真的以考題暗示於所屬意者,應該構成「泄題罪」。幸虧章氏兄弟只想獲第一,不想害人;若想害人,即以蘇東坡手簡持出申告,追查起來,蘇東坡縱令不死,也得流放若干年。 26、不忍心拆散 相傳,蘇軾請鄰居吃飯。桌上有一盤油炸麻雀,一共4隻,客人毫不客氣的吃了3隻,還剩1隻。這時,鄰居對蘇軾說:「還剩1隻,你把它吃了吧!」蘇軾卻說:「我不忍心拆散它們,還是你吃了吧!」 27、蘇軾與面條 蘇軾被貶海南,弟弟蘇轍被貶雷州。二人相遇於藤州,驚喜之餘到路邊小店吃面條,蘇軾高曠豁達,處於憂郁的境遇卻能隨緣自適,轉眼之間,已將「粗惡不可食」的面條吃光,蘇轍卻只吃幾口就放下筷子嘆氣,蘇軾開玩笑逗他:「莫非你還想細細品味嗎?」 28、牛屎與佛 一天, 蘇軾與佛印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麼 。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麼?就活像一攤牛糞。佛印笑而不答。 蘇軾回家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
『肆』 誰知道姓帥的名人
丁華(1903~1969),男,原名帥昌書、號儒仙,青神縣城廂鎮人。曾任中共中央宣傳秘書長、人事部局長等職。
丁華是於青神就學,後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民國14年(1925)春,丁自南京東南大學失學回家,後在青神縣精進學校授時事課。常對高年級學生宣講新民主主義內容,介紹俄國十月革命。15年(1926),丁離家去武漢參加北伐軍,擔任武漢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營政治指導員。16年(1927),丁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轉地方任教,邊教學,邊從事黨的工作;先後任成都中學黨支部書記,中共眉山特支書記。
民國18年(1929)2月,中共四川省委在眉山縣思蒙鎮鎮南橋召開「上川南聯席會議」,丁出席會議,聽取了穆青(時任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書記)傳達中共「六大」會議精神。20年(1931),丁到南京,後到上海參加「左翼教育工作者聯合會」、「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及「全國救國會」。歷任組織、宣傳幹事、黨團書記、中共上海市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丁回四川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先後任成都文化界抗日救亡協會執行委員、成都協進中學訓育主任、重慶育才學校指導部主任、曉庄研究所秘書長等職。
民國30年(1941,丁離川到蘇北解放區,歷任鹽城中學校長、八路軍淮海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淮海區黨校秘書長。32年(1943)秋,丁到延安,先在中共中央黨校二部學習,後任中央宣傳部秘書、秘書長、黨支部書記、中央機關黨委委員。
建國後,丁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國家人事部局長、黨支部書記、黨總支副書記、中央人民政府文委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中國高等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等職。
丁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和「四人幫」反黨集團迫害,於1969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6歲。
帥昌時,系帥昌書之長兄,又惠先、伯岑,青神縣城廂鎮東街人。曾任中共四川省委秘書長。
帥幼時聰穎好學,民國8年(1919)考入成都四川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政治經濟科。9年(1920),在「五·四」運動影響下,帥與縣人曾聿等組織創辦了進步學術團體——「精進學會」。次年畢業回縣後,帥任青神縣乙種農業學校教員,後去眉山中學任國文教師。12年(1923),帥回青神創辦「青神縣立精進小學校」(後設初中班),並任校長,推行新教育。15年(1936),帥加入國民黨(左派),作為青神縣黨部籌建人,組織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民國16年(1927)2月,帥在成都經劉願庵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回青神縣以精進學校為基點發展共產黨員,當年4月建立了中共青神支部,帥任支部書記。
民國16年(1927)冬,中共青神支部擴建為特別支部,帥受命打入國民革命軍駐廣漢縣第二混成旅,任中共特支書記,領導軍運工作。17年(1928)12月,被調任中共四川省委秘書長,後調川東革命軍二十一軍一旅任秘書。
民國19年(1930)3月,帥被中共組織派往重慶搞軍運,任國民革命軍二十一軍參事。後因青神惡霸地主邵飛翔、邵堯生告密,帥被捕入獄,雖受酷刑拷打而堅貞不屈,獄中著有詩集《血淚模糊集》傳世。
民國20年(1931),帥昌時在巴縣獄中被迫害致死,年僅36歲。1981年12月,青神縣人民政府追認帥昌時為革命烈士。
更多的請查看:http://shuaichina.com.cn/ShowForum.asp?ForumID=8
『伍』 四川林地面積居全國第幾位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腹地,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接西藏,國土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四川地貌復雜多樣,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類型,以山地為主。主要山脈有邛崍山、岷山、大相嶺、小相嶺、秦巴山、烏蒙山等。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赤水河和長江幹流。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5℃至20.3℃之間,年日照782-2692小時,年平均降水315㎜-1732㎜。全省下轄183個縣(市、區),常住人口8302萬人。
二、機構改革情況
按照《四川省機構改革方案》,整合組建「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局,並加掛「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 牌子。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全省林業、草原及其生態建設的監督管理,監督管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管理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承辦國家公園試點期間相關工作。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內設機構21個,分別是:辦公室(信訪處)、規劃改革發展處(內審處)、生態保護修復處(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森林資源管理處(森林草原防火處)、草原管理處、野生動植物保護處、濕地管理處、荒漠化防治處、自然保護地管理處、林業與草原產業處、國有林場與種苗管理處、數字林草與科技處、行政審批處(政策法規處)、財務處、人事處(離退休人員工作處)、機關黨委辦公室。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核定行政編制121名,工勤編制2名,局直屬機構34個。
三、森林資源情況
截至2018年底,全省森林面積2.83億畝,比第八次清查凈增加2740萬畝;森林蓄積18.79億立方米,比第八次清查凈增加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8.83%。
四、草原情況
四川省天然草原面積3.13億畝,佔全省幅員面積的43%,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2.65億畝,占草原總面積的84.7%。全省草原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壩、涼山州等少數民族地區,其中2.46億畝集中分布在川西北牧區。四川草原類型主要為高山草甸草原合山地灌叢草原,其中高寒草甸草原面積2.15億畝,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長江、黃河上游及其主要幹流的源頭,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灌叢草原主要分布於涼山州,天然草地面積4300萬畝,地處海拔1000—3500米的山區。
五、野生動植物情況
四川省有野生脊椎動物1300餘種,佔全國總數的45%以上,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4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雪豹、白唇鹿、四川山鷓鴣等。分布有野生大熊貓1387隻,人工圈養大熊貓481隻,分別佔全國的74.4%和87.8%。大熊貓種群數量、棲息地面積全國第一。四川有高等植物14470種,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木本植物3924種。在全國389種(類)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四川分布有72中。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13種,包括光葉蕨、攀枝花蘇鐵、紅豆杉、峨眉擬單性木蘭、珙桐等。
六、各類自然保護地情況
四川省已建自然保護區166個,總面積1.22億畝(國家級32個、面積4584萬畝);建立森林公園137個,總面積3489萬畝(國家級44個、面積2600萬畝);濕地公園64個,總面積230萬畝(國家級29個,面積121萬畝);風景名勝區94個,總面積2777萬畝(國家級15個、面積1023萬畝);地質公園30個,總面積1322萬畝(世界級3個、面積537萬畝,國家級15個、面積487萬畝);自然遺產地27個,總面積3279萬畝(世界級4個、面積1716萬畝,國家級7個,面積731萬畝);國家公園1個,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部分面積20177平方公里。
七、林業重點工程情況
四川省林業重點工程主要有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兩大工作,其實施范圍、主要政策和建設成效具體如下:
(一)天然林保護工程。四川省天保工程自1998年啟動實施以來,按照實施時間可分為試點期、一期和二期三個階段,具體為:試點期(1998-1999年)、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天保工程二期(2011年至今)。
1.實施范圍。試點期間天保工程實施范圍為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樂山市和雅安市。1998年10月開始擴大實施范圍至全省,目前實施單位共有208個縣(局)。
2.主要任務和資金投入情況。木材採伐方面,1998-2018年全省實際採伐木材蓄積量4963萬立方米,其中人工林採伐4204萬立方米、佔84.7%,天然林採伐759萬立方米、佔15.3%,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採伐類型為撫育採伐、林地征佔用採伐等。森林管護方面,2018年全省天保工程實際管護森林資源面積2.87億畝。公益林建設方面,1998-2018年,全省累計完成國家下達的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計劃任務864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40萬畝、封山育林5486萬畝、飛播造林1067萬畝、人工促進天然更新49萬畝。森林撫育方面,1998-2018年,全省累計完成國家下達的森林撫育計劃任務1792萬畝,其中天保工程試點期森林撫育870萬畝、天保工程二期國有中幼林撫育922萬畝。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2018年,全省10150萬畝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納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其中國有國家級公益林1877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國家級公益林7221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省級公益林1052萬畝。就業和社會保險方面,截止2018年底,全省國有林業單位在冊職工人數3.12萬人,全省天保工程區國有林業單位在職職工實現了應保盡保,足額繳費。資金投入方面,1998-2018年,天保工程累計投入資金472.59億元,其中中央資金425.49億元(預算內投入69.94億元、財政專項資金355.55億元),省級財政資金36.94億元,市(州)、縣(市、區、局)投入10.16億元。
(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全省退耕還林工程分為前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1999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2014年,實施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
1.工程實施概況。到2018年底,全省累計完成前一輪退耕還林1336.4萬畝(佔全國總量的9.6%,居第3位)、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263萬畝(佔全國總量的4.8%,居第8位)、荒山造林1428.83萬畝、封山育林217.5萬畝,中央累計投入541.57億元(佔全國總投資的11.4%,居第1位)、省財政投入24.2億元,涉及21個市(州)178個縣(市、區),惠及648.1萬農戶2323.6萬農民。
2.主要政策。前一輪退耕還林,包括兩項補助:一是種苗造林費國家一次性補助50元/畝;二是國家和省對退耕農戶實行2個補助周期的直補政策,即退耕還生態林補助16年計2840元/畝(民族地區4160元/畝),退耕還經濟林補助10年計1775元/畝(民族地區2600元/畝)。新一輪退耕還林,包括兩項補助:一是種苗造林費國家一次性補助400元/畝;二是國家對退耕農戶直補資金1200元/畝(分三次兌付,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新一輪退耕還草,包括兩項補助:一是種苗造林費150元/畝,二是現金直補850元/畝。
3.建設成效。一是生態效益明顯。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據《退耕還林工程國家監測報告(2016)》,在其18項生態效益監測指標中,我省13項指標居全國第一。二是經濟效益明顯。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計兌現補助資金437.55億元,全省三分之一的農民直接受益,戶均6700元。同時推動了木本油料林、特色水果林、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三是脫貧效益明顯。2014—2017年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涉及貧困村2804個,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2.95萬戶45.88萬人,貧困戶實施56.51萬畝,戶均4.36畝,助推7.57萬戶26.92萬人脫貧,涼山州48%的農民、59%的貧困人口直接受益。四是社會效益明顯。通過退耕還林,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生態意識明顯提升。同時,優化了土地利用結構,促進了農業生產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偏遠山區,農民群眾通過糧食或現金直補得到了實惠,促進了農村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
八、2018年度工作情況
2018年,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落實省級以上林草財政投入103.3億元,完成營造林10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8.83%、增長0.8個百分點;實現林業總產值3600億元,同比增長9%;林業生態服務價值1.76萬億元,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0.21‰、森林火災受害率0.096‰、涉林案件綜合查處率96.57%。
(一)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步伐加快。推進機構組建,《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實施方案》印發實施,省林草局加掛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牌子,7個管理分局全面掛牌。完成公園邊界和內部功能區劃微調,石棉縣栗子坪國家級保護區調入,增加小相嶺片區,所涉縣變為20個。完善制度政策,加強試點期間生產經營等人為活動管控,制定打樁定標技術方案,啟動編制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繁育成活大熊貓44胎59仔,DNA檢測出野外種群大熊貓個體300隻。制定《四川省大熊貓野化放歸技術指南(2018—2027)》,兩只野化培訓雌性大熊貓首次放歸成都都江堰,大相嶺放歸基地投入使用。深化交流合作,舉辦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四川之夜」、首屆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2018「四川自然保護周」在香港海洋公園順利舉行。會同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大熊貓友好型產品認證系統。與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省紅十字會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都市檢察院發布「崇州宣言」。
(二)綠化全川三年行動方案啟動實施。印發《高質量綠化全川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開展春季和秋季集中造林行動。新建天府綠道1619.78公里。啟動第二批全國「互聯網+義務植樹」試點,開展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包山頭」植樹履責示範,全省義務植樹1.3億株。提高森林質量,推進雅安市雨城區森林可持續經營、岷江—大渡河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試點示範,新增森林經營樣板基地10處,完成長江防護林三期工程9萬畝,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3.3萬畝,實施德貸項目森林經營24萬畝。開發森林碳匯項目4個,諾華川西南林業碳匯項目完成建設任務。抓好天然林保護,管護森林面積2.87億畝,完成公益林建設46萬畝、國有中幼林撫育77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天然商品林納入停伐管護補助。舉辦天保工程實施20周年系列活動。持續鞏固前一輪退耕還林成果1336.4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52.7萬畝,其中安排貧困縣佔84.6%。開展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規模調查摸底。加強脆弱生態修復,治理沙化土地34萬畝、岩溶地區60萬畝、旱區生態1.8萬畝。完善九寨溝災後重建林地林木使用政策,8個林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生態屏障重點縣、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有序推進。實施若爾蓋等一批濕地保護修復項目,長沙貢瑪成為我省第二個國際重要濕地。完成青衣江流域河長制省級聯絡員年度任務。
(三)實施現代林業園區助推脫貧攻堅積極有為。研究印發《四川省現代林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與億利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選址涼山州普格縣建設高標準的現代林業脫貧攻堅示範園區,推動億利集團與普格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宜賓敘州區建設現代林業產業省級綜合試驗區,青神竹編園區申報為國家級林業產業示範園區,評選6個林產品省級特優區。省政府辦公廳出台《扶持發展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意見》,組建合作社770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社員2萬名。出台加快推進涼山林業脫貧攻堅的15條幫扶措施。安排貧困地區省級以上林草財政資金74.2億元,佔全省的71%。選聘生態護林員和草管員7.96萬名,人均年收入6000元。貧困地區新增現代林業產業基地115萬畝。選派200餘名幹部到深度貧困地區掛職。全面兌現生態效益補償、天然林商品林停伐管護、退耕還林還草等補助政策。開展「貧困地區林產進都市」活動。完善深度貧困地區林地林木使用政策,降低深度貧困和民族地區森林保險費。支持4個深度貧困縣實施整村林業扶貧。
(四)竹子和花椒等林業產業發展提速增效。省委、省政府印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意見》,高規格召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現場簽約竹產業項目12個,協議金額91.69億元。宜賓市成功申辦第十一屆中國竹文化節,青神縣舉辦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竹林面積達到1760萬畝,竹業綜合產值超過350億元。省政府召開花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會,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推進花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成立國內首個省級花椒產業聯盟。與省郵儲銀行推出「花椒貸」,首批試點發放貸款1758萬元。啟動「四川花椒」集體商標注冊申報。花椒種植面積556萬畝,實現綜合產值106億元。新一輪現代林業重點縣完成三年建設任務,全省新增現代林業產業基地150萬畝,總面積2900萬畝。木竹人造板產能達到1300萬立方米,木竹傢具產能突破4000萬件,特色經濟林產品產能達到3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竹漿造紙基地和板式傢具生產基地。推進三產融合,舉辦首屆中國西部林業產業博覽會,成交額8億元。會同西部8省區成立中國西部生態旅遊發展聯盟,橫斷山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步道,雅安市、平武縣獲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縣。指導舉辦生態旅遊節會88場次,林業生態旅遊直接收入突破千億、達到1144億元。出台《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評定辦法》,成立四川省林學會森林康養專委會、四川省生態康養產業投融資聯盟,新評定省級森林康養基地76處、森林自然教育基地38處、森林康養人家163個。命名省級森林小鎮35家、星級森林人家558家。
(五)森林資源依法保護管理扎實有力。推進法治林業建設,《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四川省植物檢疫條例(修正)》列入省政府立法計劃。推進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清理涉林法規規章,開展「規范林業執法行為、提升林業執法能力」專項行動。嚴格森林資源監管,首次開展以遙感為支撐的森林督查。推進林地「一張圖」糾錯更新,實現全省2.57億畝公益林數據不重不漏。印發《堅決依法禁止私砍濫伐森林的通知》,推動實施川西北民生項目木材替代行動。審核審批建設項目使用林地11.9萬畝。發放林木採伐證17萬份,採伐林木蓄積350萬立方米,占年採伐限額16.6%。發放木材運輸證14.8萬份,運輸木材142.4萬立方米。強化自然保護地管理,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自然保護地大檢查。環保督察涉林問題完成整改947個,整改完成率96%。指導開展諾日朗瀑布實驗性修復保育。蜀道申遺初審材料提交世界遺產中心。開展甘孜州世界遺產資源調查和培育。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完成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開展蘭科植物專項調查,實施距瓣尾囊草等極小種群野外保護和人工培育。加強森林火災防控,省政府印發《四川省林區野外火源管理辦法》,聯合省發改委、財政廳印發《四川省森林防火規劃》。處置森林火災229起,其中重大森林火災2起,24小時撲滅率97%。加強有害生物防控。開展2015—2017年市(州)政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責任檢查考核。深化雲貴川渝藏陝鄂七省聯防聯治,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災害826.1萬畝次,無公害防治率98%。松材線蟲病2個疫區秋季實現無疫情,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做好野豬非洲豬瘟監測預報。開展「守護綠川2號」等專項執法行動,發現、受理各類涉林案件11456起,偵破查處11064起。開展林區緝槍治爆專項行動,查處涉毒違法犯罪案件17件。
(六)草原保護管理積極有力。落實草原保護政策項目,「三州」48縣開展草原禁牧7000萬畝、草畜平衡14200萬畝。完成超載減畜27萬個羊單位,超載率控制在9%以內。實施退耕還草2.6萬畝,完成草原圍欄235萬畝,改良退化草原和天然草原103萬畝,防治草原鼠蟲害1356萬畝次,落實高產優質牧草人工草地建設33.4萬畝。新建家庭牧場215戶,牲畜棚圈建設1.49萬戶,巷道圈建設268個,草產品加工33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在84.8%以上。制定重要草原野生植物採集計劃。開展「大美草原守護」等五個專項行動,立案查處草原違法案件396起,結案351起。辦理征佔用草原審核手續87件,收取草原植被恢復費5115萬元。處置草原火災14起。4個草原承包確權試點縣基本完成工作任務。強化草原科技支撐,申報草原科技項目39項,獲立項15項,其中首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個,獲天府傑出科學家人選1人(首次入選)、國務院津貼專家稱號1人。申請專利22件,授權專利13件。推廣「川草1、2號」老芒麥優良牧草種子260噸,生產優質青乾草48萬公斤。成立國際草坪研究中心,組建省草科院會東分院,籌建色達分院。
(七)林業重點改革繼續深化。深化國有林場林區改革,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省級驗收,國有林場數量由180個減少到159個,其中156個國有林場定性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全面啟動國林區改革,審核批復攀枝花等6個市(州)和省長江造林局、省大渡河造林局改革實施方案。深化集體林權改革,印發集體林地林木「三權分置」指導意見,會同四川銀監局、自然資源廳印發推進林權抵押貸款貫徹意見,明確林權、林地經營權、經濟林木(果)權可抵押。推進成都市、巴州區成功申報新一輪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新增省級林業示範社21個、示範場21個,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突破2萬個。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清理規范林業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將5項林業行政許可事項委託或下放給自貿試驗區片區。辦結林業行政審批事項2166件,收取森林植被恢復費14億元。省本級林業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和「網上辦理」達到90%以上,窗口按時辦結率、現場辦結率、群眾滿意率、提前辦結率達到四個100%。
(八)林業支撐保障能力得到加強。強化科技支撐,組建竹子和花椒兩大科技創新團隊,籌建省林科院涼山分院、巴中分院、油樟產業研究院。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9項。制定發布林業地方標准15項。開展林業科技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和「科技扶貧萬里行」,建設各類試驗示範點300餘個、30餘萬畝。認定省森林食品基地20個,面積5萬余畝。強化種苗保障,修訂《四川省主要林木品種審定辦法》,審(認)定林木良種11個,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提高到68%。強化資金保障,林區道路納入交通部門項目庫,省級財政新增預算1億元。儲備長江綠色發展專項項目10個,總投資21億元。指導簽訂貸款協議項目4個,融資8.58億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14批次86人次,接待境外重要訪客16批次310人次。實現各類多雙邊合作項目落地資金3206.6萬元,完成各類培訓1711人次。抓好對外宣傳,召開新聞發布會4場,在全國率先建立「森林康養月」「生態康養日」宣傳機制。推進信息化建設,啟動編制《四川數字林業設計方案》,啟動建設全省林地「一張圖」信息發布系統。23個林業信息系統整合為16個並全面遷移到省級政務雲。標准化林業站、木材檢查站有序推進。抓好安全生產,連續11年實現「零事故」「零死亡」。
『陸』 梁慧星的工作經歷
1944年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青神縣漢陽鄉梁村。家庭成分:下中農。1949年至1955年在青神縣漢陽鄉中心小學讀書。1955年7月小學畢業,在家務農一年。1956年考入青神縣中學。1962年中學畢業,考入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本科。1965年加入共青團。1966年大學畢業,在校參加文化大革命運動。1968年12月分配到雲南省昆明市農用軸承廠工作,先後擔任過政工幹事、勞資幹事、工會宣傳幹事。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10月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81年10月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經濟法研究室從事民法學研究。1983年擔任助理研究員;1985年擔任《法學研究》雜志副主編;1988年10月晉升研究員;1988年10月至1998年12月擔任民法研究室主任。1990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員。1993年擔任民法學博士生導師。
1999年1月擔任法學研究雜志主編。1999年起擔任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2001年兼任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
2003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
2008年擔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
2014年3月起,梁慧星先生受聘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教授,並擔任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榮譽院長。
『柒』 王曉麗的介紹
王曉麗,女,1965年6月出生,漢族,四川眉山人,1986年12月入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全日制教育內為大學,重慶容師范學院歷史系學習畢業,在職教育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中共四川省委黨校經濟學專業學習畢業。曾在彭山二中、彭山縣委黨校任教;彭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眉山市委宣傳部理論科科長、幹部科科長,仁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仁壽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仁壽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正縣級)等職。現任中共青神縣委副書記、縣長。
『捌』 曾一凡個人履歷的介紹
曾一凡年青時,受革命進步思想影響,一面讀書,一面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民國14年(1925),「五卅」慘案發生後,積極投身「後援會」工作,經受革命斗爭鍛煉。16年(1927)從成都讀書返回青神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任青神縣私立精進小學教師,負責共青團縣委工作。18年(1929)1月,參加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書記穆青在眉山縣思蒙鎮主持召開的「上川南聯席會議」,聽取了中共「六大」精神和關於發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的指示。 民國19年(1930)2月,青神縣內豪紳勾結駐軍,查封了精進小學,將曾一凡等人逮捕關押。獲釋後離開青神,出走上海,入中國在學學習。因在學生中進行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後被黨組織派到共產國際領導下的「全國互濟總會」和「反帝大同盟」工作。20年(1931),任中共「上海社會科學會」黨團書記和「中國社會科學工作者聯盟」黨團負責人、宣傳部長。後來,又先後擔任中共上海法南區委書記和中共江蘇省委巡視員。 民國26年(1937),曾一凡奉命前往山東擔任中共魯西第一游擊縱隊黨總書記。同年又被派去湖北擔任鄂西特委書記、湘鄂西區黨委宣傳部長等職。27年(1938),隨中共南方局撤離武漢前往重慶,被派去「全國抗敵慰勞總會」任宣傳主任。「皖南事變」後,因身分暴露,被黨組織派到華中抗日根據地參加新四軍。先後任江蘇蘇中教育界「抗敵總會」黨團書記、《抗敵報》主編、蘇中行署文教處副處長、中共蘇中區黨委秘書長兼宣傳部長。34年(1945),調任中共華中軍區司令部秘書長。 民國35年(1946),解放戰爭開始後,曾先後擔任中共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中共華中分局調查研究室主任、山東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共中原局副秘書長。 建國後,曾一凡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城工部副部長。1953年,被調到中央,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參事室主任、國家編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機關黨組副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7年5月,曾一凡被林彪和「四人幫」迫害致死,終年60歲。
『玖』 我在賣青神椪柑
青神椪柑確實好吃
我還是青神滴
偶然路過
張大哥這想法是不錯的
我在北京讀書
一吃到橘子都會向同學宣傳下椪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