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民航宣傳片

民航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7-27 16:57:29

㈠ 民航飛機飛行的高度(最高和最低)是多少

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層

中型以上的民航飛機都在高空飛行,此處的高空是指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以1千米為1個高度層,共分為6個高度層:7千米、8千米、9千米、1萬米、1萬1千米和1萬2千米。高空飛行的飛機只允許飛以上給定高空。

另外,民航飛機在飛行時,以正南正北方向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東)的飛機飛雙數高層,即8千米、1萬米、1萬2千米高度層;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飛機飛單數高度層,即7千米、9千米、1萬1千米高度層。

例如:民航飛機從北京飛往杭州,杭州位於北京南面偏東方向,飛機段飛雙數高度層,回程則飛單數高度層。又如飛機從沈陽飛往杭州,杭州在沈陽的南面偏西方向飛機須飛單數高度層,回程則飛雙數層。這樣,相向飛行的飛機不在同一空高,避免了相撞。

不同飛機的最大飛行高度

短航線的飛機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飛行,長航線的飛機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飛行,現在的普通民航客機最高飛行高度不會超過12600米,有一些公務機的飛行高度可以達到15000米。

㈡ 下載的《中國民航實施RVSM宣傳片》壓縮包,誰知道解壓密碼嗎

www.atmb.net.cn www.atmb.net

這兩個都試試~來~要自是不對去下載破解器~~

現在在白度上搜有很多的~~要知道是什麼格式的文件~~~

㈢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宣傳片背景音樂是什麼

有一段是 The Ludlows

㈣ 想去北海和潿洲島玩,不知道是先去潿洲島還是先在北海玩,有什麼好的建議。

北海和潿洲島好玩的有:島上的各個景點,出海打漁,潛水,吊床,品嘗一下當地美食。

㈤ 緊急迫降的幕後製作

《緊急迫降》開機的第一場戲就是拍迫降,巨大的機體在地面泡沫帶上劃出耀眼的火星。這場戲雖然看不到邵兵、徐帆和尤勇三位明星,卻是十分關鍵的鏡頭,情景逼真,場面壯觀,令人振奮,臨場督陣的廠長朱永德見慣大場面,此時也激動不已,稱贊說「好萊塢也不過如此」。
近一兩年來,世界電影行業均處於低迷狀態,各製片廠、電影公司為了收回成本慎重投資,且密切關注市場反饋。國內製片廠更是慎之又慎,盡量走「少投入,高回報」的製片路線。所以,當上影一舉斥資250萬美金引進了一套電腦特技製作設備時,全國電影界為之瞠目。這套代表1999年初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數碼製作系統是數字影視製作的經典。對上影而言,這無疑是個需要膽量和魄力的大手筆。除了引進先進機器、設備硬體,還引進了一批優秀人才,成立了電腦製作公司。
電腦公司尚在籌備階段就攬下了一筆「瓷器活」--承擔了張建亞執導的國產大片《緊急迫降》的電腦特技製作任務,也可以說,正是由於《緊》片的製作也促使上影下決心引進這套設備。
為追求《緊急迫降》最佳的銀幕視覺效果,張建亞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常規特技和電腦特技雙管齊下。從七月份開始,電腦特技公司全面投入了《緊急迫降》的特技製作。上影曾將片中的長5分多鍾的特技鏡頭報給美國一家數字影視製作公司,由於時間和資金方面的問題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於是電腦特技公司自力更生,一邊實踐,一邊摸索,他們領著微薄的報酬,不分晝夜地投入到這部中國數字電影特技的處女作中。在三個月的時間里,長達9分45秒,共37個鏡頭的電影《緊急迫降》數字特技終於完成,其中許多鏡頭的數字電腦特技製作已經達到美國好萊塢中等以上數字特技製作水平。多批來自美國數字電影界的資深專家都對上影電腦特技公司的人才、設備及高質量的製作技術贊嘆不已。
《緊急迫降》這部將給觀眾帶來全方位視聽沖擊的空中驚險片,在數字特技製作方面決心以自己的實力,向美國大片作一次挑戰和較量。
喜歡玩特技的張建亞這回是過足了隱。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他認為,導演動用一切手法,目的是把故事講得更好。觀眾不會因為電影里有幾個特技鏡頭、有幾個明星就來看你的片子。「這就好比是一桌宴席,導演是廚子,觀眾是食客,觀眾不會因為這道菜是金鍋子燒的就去點這道菜。」 在電影《緊急迫降》中演B-2173號飛機,而真正迫降的飛機編號是B-2173 所屬公司:(前隸屬公司:中國東方航空)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飛機型號:MCDONNELL DOUGLAS MD-11發動機號:PW4460 備註:曾於1998年9月10日成功迫降於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此事件屬中國民航首例。此事件後拍成電影《緊急迫降》。B-2173迫降後被改裝為貨機,隸屬於中國貨運航空。現已光榮退役。) 對這一電影的劇作而言,首要的問題,當然是對影片敘事「類型」的選擇。這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要不要寫成一部類型電影?二是要將它寫成一部怎樣的類型電影?
之所以要有第一個選擇,那是因為這個故事有其真實的素材依據,而對此真實素材的處理,至少有幾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選擇。一是把它編寫成娛樂片,那就要對它進行特有的類型設計,按照娛樂類型影片的敘事規則來編寫劇本;二是把它編寫成宣傳片,拍攝成宣傳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藍天航空公司的飛行機組和機場地勤人員通力合作,搶救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英雄事跡---好人好事的故事片。此外,當然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前二者的折衷。
進一步,如果選擇類型影片的寫作,也還存在一個選擇怎樣的類型的問題。這一選擇看起來似乎要簡單的多,其實則未必。就這一事件的「類型」而言,也有多種選擇:一是驚險片類型,二是災難片類型,三是折衷變化為中國特色的「搶險救災」類型。作為驚險片,它沒有《生死時速》、《插翅難飛》等影片中那樣明顯的敵對因素——既沒有在汽車上安裝定時炸彈的恐怖分子、也沒有被判死刑的劫機犯;而作為災難片,它又沒有像《大地震》、《龍卷風》等片那樣真正的災難結局;看來只好選擇「搶險救災」。
從已完成的影片看,《緊急迫降》一片顯然是想要克服素材的困難且要打破類型的陳規,將這一具有真實背景和感人故事的素材,編寫成既具有紀實特點、又具有可看性或類型特徵的影片。它最終選擇——或者說是「創造」——的,是一種很特殊的類型形式,如果要給它命名,當可稱之為「驚險減災片」。其中,有一部分災難片的因素(迫在眉睫的一場空難事故),但空難又只是作為影片的故事情節展開的一種潛在的可能性、一種懸念、並且最終是以想像的形式在銀幕上呈現;同時又有一部分驚險片的因素,作為影片的情節發展動機及其敘事走向,其結果是有驚無險,其過程則又是有險無驚;還有一部分紀實影片的因素,片中對飛機上下減災排險的具體過程有準確細致的記述;最後,當然還有中國特色的主題導向,即領導關心、多方配合、萬眾一心、減災彌難,進而將一場可能的大災難變成一曲救災排險及其人間真情的頌歌。
也就是說,《緊急迫降》的劇作理念,是在類型選擇方面想面面俱到,大搞調和折衷,以不同的類型元素配製「雞尾酒」。往好處說,是中西合璧,花樣翻新。 1998年9月10日19時38分,從上海飛往北京的東方航空公司的MU586航班起飛了,機長倪介祥(畢業於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副駕駛嚴寶弟、機械師趙永亮和共青團員、報務員魯舸密切配合,注冊號為B-2173的麥道-11型客機很快融入夜空中。倪介祥收起落架時發現前起落架紅色信號燈不滅,說明前起落架沒有收好。
當飛機升到900米時,倪介祥按照檢查單程序又做了一次收起落架動作,只見紅色信號燈仍在閃亮(因前起落架鎖鏈桿螺旋折斷丟失,經證實,系製造質量問題)。倪介祥意識到飛機故障的嚴重性,經虹橋機場塔台管制員同意決定返航,同時通知正在機艙內忙碌的主任乘務長徐煥菊。
經虹橋機場塔台管制員同意,倪介祥要採取在空中「甩放」的辦法。一套急上升、側滑、大坡度盤旋動作做完了,但離心力作用並未能把前輪「甩放」下來。
趙永亮是個有20多年經驗的老機務,他二話沒說,拿起一把斧子,用尼龍繩拴著腰部就鑽進去了,使勁用斧子敲打前起落架被卡住的地方,費了很大的勁卻不見松動。
「甩放」不成,斧頭又敲不下來,倪介祥決定採用「試著陸」的方法,即駕駛飛機按正常著陸,試圖讓起落架在跑道上接地時靠「(蹾)」的力量把前起落架「(蹾)」下來,飛機再升空。在地面人員的精心指揮下,倪介祥駕機轉了兩個大圈子,連續著陸「(蹾)」了兩次,前起落架仍紋絲不動。
看來,唯一的辦法只有迫降了。 倪介祥決定:通知徐煥菊,組織乘客盡量坐在中部和尾部,反復教他們做好迫降的動作;自己駕駛飛機迫降,嚴寶弟把持油門,並在旁邊提醒自己,待主輪一接地後立即拉第一發動機和第三發動機反噴至慢車位置,趙永亮負責拉下減速板和所有發動機總開關,並對發動機實施滅火,當飛機停穩後立即接通緊急撤離電鈴。
23時07分,倪介祥駕駛飛機下滑,飛機以「輕兩點」姿態著陸了,在機頭擦地的一剎那,跑道上劃出一道道閃亮的火星,令人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在滑行380米之後,飛機穩穩地停在跑道上,像一匹烈馬終於被馴服了。「迫降成功了!」在所有旅客從應急滑梯上跳下去之後,機組人員才離開B-2173飛機。
據了解,東航B-2173客機空中遇險的原因已經查明,是飛機前起落架的銷子斷裂導致起落架收放失效。有關專家鑒定後認為,該飛機銷子中某種金屬成分含量過高,成分構成不合理,導致金屬產生裂縫。
這次迫降,機上120名旅客、17名機組人員,除6名旅客和3名乘務員在緊急撤離時受輕傷外,均安全撤離,飛機未起火,保護了國家財產安全和旅客的生命安全,為民航贏得了榮譽,得到了中外旅客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在這次成功迫降中,倪介祥機長和機組其他成員正確處置,精心操作,避免了一場可怕的飛行事故,同時空管人員的准確指揮,地面公安、消防等其他人員的密切協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緊急迫降》一片的編劇影響最大的因素,無疑是它的真實背景:「事實如此」。上海虹橋機場上真實發生的飛機成功迫降事件,既為《緊急迫降》的創作提供了動機,又為電影劇作提供了真實的依據。劇作者似乎只要對這一真實事件略加點染、進行少量的加工改造,就能夠得到一個很精彩的故事;而且還能進一步提煉出品位很好的教育價值。
顯然,《緊急迫降》的創作思路,正是按照「真實」的線索順序展開的。
電影的情節主線當然是在天上(飛機上),藍天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起飛——發現一個起落架有故障——要求返航——空中查險和排險(包括查看液壓系統、高空盤旋、地面觀察、空中急轉彎、後起落架著地、人工放起落架)——要求緊急迫降——最後迫降成功、皆大歡喜,稱得上是線索清晰,且有根有據。 電影的輔線則是在地上(機場指揮部),始終與飛機保持聯系並指揮其行動、緊急通知有關人員到場、上報民航總局、上報市委辦公室;專家咨詢到位、搶險指揮到位、機場領導及本地民航局領導到位、保險公司到位、市委領導到位、波音公司的建議到位;武警部隊做好准備、消防車做好准備、救護車做好准備,稱得上是面面俱到,且有條不紊。
這樣上下配合、空地對話、點面俱到、縱橫交錯,構成了電影劇作的基本框架。飛機能否安全落地成為貫穿電影情節始終的一個最大的懸念,也是電影劇作的一個基本動力因素和想像資源。結局不明的懸念和緊張加上一定的人工造作,驚險的情節中夾雜一些有趣的細節花絮,可以將豐富的生活細節和思想內容結構成電影的整體。 進而,這一結構還具有明顯的功能價值。
一方面,影片的敘事過程本身又是一個(飛行)科技傳播的過程,具有減災宣傳的功能。影片情節的核心動力是飛機的故障,即人機矛盾;而影片情節的發展過程則是一個搶險減災的「教程」,即人機對話、尋求解決與安全的過程。觀眾自會注意到,地面指揮的每一個排險減災的指令,都會得到一旁咨詢專家簡明扼要的解釋、並用鋼筆做形象化的演示;而飛機迫降時潛在的危險和災難,則乾脆以電腦高科技手段加以直接的表現(這也形成了電影劇情的一個小高潮)。影片的最後還加上一段關於飛機安全系數的說明,其意義更是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影片的敘事過程又同時是一個「寓教於樂」的過程。上級的關心、市委領導的到場、專家的盡職、指揮的明智,搶險、消防、救護等部門的通力合作,方方面面、萬眾一心,在影片中都得到了表彰。神奇的是,現場指揮的每一項指令總能與民航總局領導的指示不謀而合,當真是上下一心。有趣的是,在飛機緊急迫降之際製造撞車事故的新聞記者,在受傷獲救之後仍堅守崗位、搶拍新聞、盡職盡責、令人肅然起敬。而飛機上機長夫婦之間、乘務長與乘務員之間、乘務員與乘客之間的各種性質的矛盾,也都在緊急迫降之前——自動化解,變災難之驚恐為感人之祥和。飛機上的乘客,也都稱得上是處變不驚、聽從指揮的精神文明的模範。
作為最早涉及這類題材的劇作者,《緊急迫降》的編劇應該有一定的理由為自己漂亮地完成任務而感到自豪。
然而,《緊急迫降》這部影片卻遠沒有期待的那樣「好看」。
總體的感覺是比較單調。一架飛機在空中發生故障,轉來轉去,最後成功迫降,雖小有波瀾,但缺乏大的變數,也就終不過如此而已。進而,情節的單調自然就會使人感到冗長,甚至讓人疲憊。盡管編劇也在積極地想辦法造成「跌宕」的效果,例如片中消防車出現三次,救護車當然每次都緊隨其後,不僅有現實根據,而且試圖以此加強影片的緊張情勢。但劇情卻沒有因此而高潮迭起,相反倒是有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武警、消防車、救護車的第一次出現時完全無事可做,只是「有備無患」,而給人的印象則是人為製造緊張空氣。結果如同「狼來了」,虛驚過多,到最後真的「來了」,也就不覺得有多興奮。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值得深究。 問題就在於,該片的編者過多的注重了「現實」,而多少忽略了想像;過多的注重了主題的發掘,而多少忽略了劇情本身的要求。
《緊急迫降》有其真實的素材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事情常常還有其另外一面,那就是真實的事件往往會在無形之中限制劇作者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尤其是會制約了劇作者的想像方式,即會忽略驚險片或災難片的類型特徵及其敘事規則。簡而言之,《緊急迫降》的情節基本上是有「險」無「驚」、其結果又是有「驚」而無「險」,當然就難以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
《緊急迫降》的危機和懸念只有一個(飛機起落架出了故障),真正的驚險也只有一次(最後迫降的那一剎那),其餘的敘事過程就基本上只是在交待事件、甚至僅僅是交待排除故障的種種嘗試。除了經商的乘客一度心理失常、帶錢的乘客有一點小小的花絮、最後新聞車與搶險車相撞而出現一點小小的險情之外,全片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意外發生,更沒有任何足以影響全局的矛盾沖突出現。而沒有矛盾,也就沒有變數、沒有跌宕、沒有「戲」、沒有「步步驚、步步險、步步急、步步高」的意外、危機、懸念、曲折和緊張,怎能不使人失望?
我們當然難以指望作者憑空地想像出一場真正的災難,或者製造出一個「敵人」(恐怖分子、劫機犯之類)來滿足劇情的需要。但「緊急迫降」中的「矛盾資源」實際上還是非常充足的:飛機的機長與地面指揮之間有沒有矛盾?機長與他的同事之間有沒有矛盾?機長與乘務長夫婦之間的矛盾會不會對此次飛行危機產生意外的影響?乘務長與乘務員之間的矛盾會不會有影響?更重要的是,機上特殊情境及特殊心態的乘客會不會與機組人員產生強烈的矛盾沖突?還有地面上,保險公司與航空公司之間會不會有沖突?專家與現場指揮之間有沒有沖突?總局領導的指示與現場指揮的決策之間會不會有沖突?現場指揮的要求與消防、救護、搶險、保安的實際能力之間會不會有距離、矛盾和沖突?每一種矛盾沖突,都有可能帶來意外的驚險、危機和懸念,都能豐富劇情,使之更加精彩。
問題恰恰在於,作者非但不去開掘劇情中的矛盾資源、不去展開矛盾,而是盡可能地避免矛盾、化解矛盾。例如,上面提到的那個富商的心理危機,如果真的精神錯亂會產生怎樣的戲劇效應?再如最後的那場撞車事故,如果再多幾輛相撞又會產生怎樣的驚險危機?但作者不僅處處點到即止、輕易放過,甚至對其它的矛盾不加任何鋪墊就讓它們突然消彌於無形、進而化矛盾沖突為恩愛友好,以求「感人的效果」,終於使劇情平平無奇、單調乏味。作者似乎是在「紀實」,而不是在「編劇」。
就現有的劇情效果看,《緊急迫降》的編劇不僅在劇情情節上缺乏想像和創造,在劇情節奏上也缺乏控制和把握。 首先是危機出現過早。全片只有一個懸念,一張「王牌」,出現過早,必然使後面的劇情變得冗長拖沓。 其次是節奏缺少變化,一味緊張,有張無弛,當然「剛不可久」。另外也缺乏鋪墊和對比:機場上事故發生前的有條不紊和事故發生後的忙亂不堪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即使按「紀實」要求,也說不過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作者沒有很好地利用現有的劇情資源而加以巧妙的結構,反使其節奏失調、步調紊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帶錢箱的旅客的「晚到」,這一小事故本應作為後來的大事故的一個有機的鋪墊和隱喻,但作者卻讓他出現在機組人員登機之前,結果倒弄巧成拙,變成了「亂碼蒙太奇」。 寫「人」還是寫「事」?或者說,是以寫人物為主,還是以寫事件為主?這是一般的電影編劇常常要碰到的難題,《緊急迫降》一片當然也不會例外。 對中國式的常規電影而言,這部明顯應該以寫緊急事件為主的電影,在人物設計上頗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在飛機上,有最後一次當班的空姐、也有第一次當班的空姐,有第一次乘飛機的老年夫婦、也有成天在天上飛的商人;有長長胡須的老人、也有帶小孩子的年輕母親;有帶錢箱上飛機以求保險快捷的中國乘客、也有上飛機就睡覺的外國旅客。真是男女老少、「古」(指的是那個神秘的長胡須老人)今中外、藍領白領,一應俱全。由這些不同類型的人物組成一個小小臨時社會,按照各自身份表現出各自故事,倒也有些可看之處。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編劇還善於通過一些經過精心設計的行為、語言細節來交代人物身份、刻畫人物性格、描繪人物心理、傳達生活信息。影片開頭,機長夫婦對孩子的不同態度,既表明了他們之間的緊張關系,也交代了他們不盡相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趣味。飛機機務「及時進補」的細節,既表明此人的生活觀念、也表現出了機艙內同事之間的融洽關系、還與後來冒生命危險出機艙查險、排險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盡管他及時進補的頻率未免太快)。那對老年乘客夫婦上飛機後的幾句簡單的對話,就將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性格特點表現得明明白白。而那位商人一開口,就牛氣熏人、性格突出,加上後來又哭又鬧、真性流露,愈加形象鮮明。
機長和乘務長這對年輕的夫婦的形象設計,更是大有可稱道之處。一是機長其人出場平實,絲毫沒有要將他作為「保衛國家財產的英雄」而加以道德美化的跡象,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盡職盡責而已。二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冷戰未休卻偏偏雙雙走上同一航班,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戲劇趣味和情節懸念。三是在飛機迫降成功之後,作為英雄的機長夫婦卻沒有出現在新聞記者的閃光燈面前,而是故意避開記者的采訪、另找通向「圈外」的出路,從而表現出一種出人意料的瀟灑。
相比之下,地面指揮劉遠的形象設計就未免相形見絀。作者對此人雖然花費了不少筆墨,但此人還是只有動作、言語而沒有個性特色。
此外,作者對地面其他人員根本說不上有什麼「設計」,而只能滿足於「交代」,勉勉強強將方方面面的人物交代清楚了,顯然就已經是大功一件。其中唯一製造出一點意外、從而對影片劇情有可能產生影響的新聞記者,到末了也不知是從何而來。而市長最後到飛機出口去接人、充當搶險救護的角色,多少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若是把電影劇情與人物設計結合起來看,那就還有問題。 首先是幾乎所有的乘客和機場人員對此危機的反應和影響缺乏創意,一切都只是按部就班、照常規辦事。機上的乘客甚至只有兩三人對此特殊情境做出特殊一點的反應就被及時地處理和安撫,只是作為電影中的小小的插曲,遠遠沒有將此種人事當成影響和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一種有機的力量來考慮。富豪商人的神經發作固然沒有引起絲毫的連鎖反應;而另一旅客錢箱自動跌落、打開、人民幣散落在地,卻居然沒有下文。
更重要的是,對機長作非英雄化的描寫,比之過去常規老套的好人好事宣傳固然是一種大大的進步;但處理這樣一種特殊的空難事故,卻需要塑造出自己的英雄——主人公。《緊急迫降》對此做折衷處理,結果是機長其人除了做出幾個漂亮的飛行動作之外,就只能充當地面指揮的應聲蟲,全沒有英雄氣概;換句話說,即使是英雄,在劇中也無用武之地。
最重要的是,英雄必須有其相互匹配的對手,而《緊急迫降》最困難的恰恰是,除了飛機的故障,沒有什麼「敵手」。如何在沒有對手的地方創造出一個對手來?這正是考驗編劇的能耐之處。其實,影片中的地面指揮劉遠,天生就應該是機長李嘉棠的敵手——劉、李二人是事業競爭對手、誰也不服誰;且李的妻子一向羨慕劉遠、李嘉棠卻對此不以為然——假如編劇對此進行一番認真的設計……那麼,《緊急迫降》就別有一番「風景」了。 可惜,這僅僅是「假如」。

㈥ 全國地名普查地名調查坐標點什麼意思

一、地名普查組織實施
普查背景
我國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是1979年至1986年進行的。30多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快速發展,原有地名不斷消失,新生地名大量涌現,地名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迫切要求我們通過開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全面掌握地名現狀,同時對不規范的地名進行標准化處理,不斷提高地名管理服務水平,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國務院2009-2012年部署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山東省青島、東營、煙台、濰坊、威海、日照、濱州市等7市42縣(市、區)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任務,為全面開展地名普查工作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目的意義
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是國務院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普查。目的是查清地名基本情況,掌握地名基礎數據,提高地名標准化水平,加強地名信息化服務建設,為社會提供全面准確的地名信息。
地名是基礎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項公益性、基礎性的國情調查。開展地名普查,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國防建設,有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於社會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對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任務
查清地名及相關屬性情況,對有地無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實體進行命名,對不規范地名進行標准化處理,設置標准規范的地名標志,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國家地名和區劃資料庫,加強地名信息化服務建設,建立地名普查檔案。
普查范圍
地名普查的范圍為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區域外的全國所有領土(不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
山東省為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區域以外的12市97縣(市、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地區需做好地名補查工作。
時間安排
此次地名普查從2014年7月1日開始,地名補查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到2018年6月30日結束。普查標准時點為2014年12月31日。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14年7月至12月,所有普查地區完成組織動員、成立機構、搜集資料、制定方案、人員培訓等各項准備工作。
第二階段,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地名普查內、外業和成果驗收准備工作。
第三階段,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完成地名普查成果檢查驗收及成果完善、上報、匯總工作,建立檔案,開展普查成果轉化利用。
組織實施
此次地名普查范圍大、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技術要求高,為加強領導、確保工作順利開展,普查涉及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相應成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按照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的規定和要求,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地名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民政部門,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普查工作要按照「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組織領導
縣以上各級政府成立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政區內的地名普查工作,並接受上級領導小組的領導和指導。普查領導小組成員由地名工作有關的部門或單位的分管負責人組成,主要包括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教育、民委(宗教)、公安、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商務、文化、衛生計生、工商、統計、旅遊、能源、測繪、鐵路、民航、文物、地方誌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可結合本地實際和工作需要確定成員單位。
基本工作流程
制定方案→培訓人員→資料收集→實地調查→標准化處理地名→設置地名標志→建立資料庫→製作成果→驗收成果審定→上報歸檔→編纂出版地名出版物→開展地名信息化服務建設。
二、地名普查相關知識
地名含義
一般而言,地名是人們對具有特定方位、范圍的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實體名稱,行政區劃名稱,居民地名稱,各專業部門使用的具有地名意義的台、站、港、場等名稱。
地名的基本信息內容
主要指地名的音(讀音)、形(字形)意(地名含義、歷史沿革)、位(位置、四至方位等)、類(類型、說明等)五個方面。其內容是:標准地名、少數民族語書寫、羅馬字母拼寫、地名發音、別名、簡稱、類別名稱、使用時間、地理位置、語種、密級、地名的含義、來歷、歷史沿革、地理實體概況、多媒體信息等內容。
普查的地名類別
根據地名學、地理學的學科分類原則,以《地名分類與類別代碼編制規則》國家標准為基礎,地名劃分為12大類。此次普查主要是除海域類以外的11大類地名(海域類地名在試點工作中已普查),即行政區域,非行政區域,群眾自治組織,居民點,交通運輸設施,水利、電力、通信設施,紀念地、旅遊景點,建築物,單位,陸地水系,陸地地形等地名。
調查方式
根據普查地區情況,採取政府部門協作分類調取資料,發放調查表,分片調查收集,召集當地群眾座談,走訪知情人,實地踏勘等方式進行調查。
地名標准化處理
地名的標准化處理是指依據地名管理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對地名稱謂(名稱)、書寫(羅馬字母拼寫)存在問題的不規范地名,進行技術性處理,使之達到標准地名的要求。
地名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一地多名,地名重名,一名多寫,地名命名刻意崇洋、名實不符,地名譯寫不準確,地名用字不規范,地名含義不健康等。
地名標志的設置和管理
地名標志是表示地名地理實體專有名稱和位置等相關信息、為社會公眾使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在地名普查過程中,各地應按照《地名標志》(GB17733—2008)國家標準的要求,結合當地地名標志設置情況和現實需要,科學、合理、規范建設地名標志服務體系,設置缺失的地名標志,更換損毀的或非標準的地名標志。
設置地名標志的地名類別
行政區域界位、城鎮街巷、居民區、樓、院、自然村(屯)、主要道路和橋梁、紀念地、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台、站、港、場和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等應當設置地名標志。一定區域內的同類地名標志應當統一。
資料庫建設
國家地名和區劃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包含區劃、地名和界線信息的綜合業務管理系統,也是開展地名普查的基本應用平台。各地地名普查需建立本級國家地名和區劃資料庫,並保持管理系統軟體及時升級更新。
普查成果轉化利用
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利用是充分利用普查獲得的全面、准確、權威的地名信息和數據,開發研製生產多層次、多種類、可滿足不同需求的地名公共服務產品,不斷提高地名公共服務能力。產品主要包括:地名圖(集)、地名錄、地名詞典、地名志等綜合類工具書;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等專科工具書;地名故事叢書等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各類地名出版物;地名公共服務網站(地名查詢系統);地名觸摸屏;問路電話;導航產品;地名文化遺產宣傳片等。

㈦ 林依晨和劉曄主演的電視劇老男孩的預告片bgm是什麼

《Love you like I do》

這是是jamillions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Almost Famous》專輯中。被作為了電視劇《老男孩》的預告片主題曲。

2010年jamillions發行專輯《Almost Famous》,其中單曲Love You Like I Do擊敗Ne-Yo占據榜R & B冠軍6周之久 ,hip-hop歌手TI的記錄片也使用了這首歌曲。

(7)民航宣傳片擴展閱讀:

《老男孩》中其餘bgm

《時光》由胡波濤作曲,老男人合唱團演唱,做為了本劇片頭曲。

《牧馬城市》由段思思作詞,譚旋作曲,毛不易演唱做為該劇片尾曲。

《Old Boy》由黃星瑞作詞,譚旋作曲,古巨基演唱做為插曲。

《不老男孩》由劉暢作詞,譚旋作曲,古巨基演唱做為插曲。

《放下的時候》由譚旋作詞,譚旋作曲,劉燁演唱做為插曲。

《失重》由段思思作詞,譚旋作曲,郁可唯演唱做為插曲。

《我走之前》由陳晨作詞作曲,陳晨、詹博演唱做為插曲。

《光的方向》由詹博、李寧作詞,詹博作曲,詹博演唱做為插曲。

參考資料:網路-Love You Like I Do

㈧ 鄭州軌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鄭州軌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影視製作、品牌推廣、營銷策劃、媒介投放、母嬰雜志、母嬰廣告於一體的全方位視頻傳播服務商。成立於2007年,成立初期位於曼哈頓商業圈,現已搬到鄭東新區路勁大廈高級寫字樓。鄭州軌道傳媒有限公司業務范圍:企業宣傳片、影視廣告片、欄目包裝、企業形象片、企業專題片、產品宣傳片、展會宣傳片、電視廣告片、政府匯報片、酒店宣傳片、城市形象片、旅遊宣傳片、創意微電影、母嬰雜志、母嬰廣告、VI設計、學校招生宣傳片、房地產宣傳片等。鄭州軌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的微電影《Love鋼鐵俠》宣傳片《中國民航飛行學員洛陽分院50周年》《上海慕悅實業有限公司胃腸超聲技術展示片》《河南鑫都實業集團》《山西易廉動物葯業有限公司宣傳片》《胡楊財富管理有限公司》都得到了極高的贊譽!
法定代表人:陰俊峰
成立時間:2007-08-22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51000145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東、金水路南(曼哈頓廣場3幢3單元7層)

㈨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沒有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確的名稱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包括三個部分:

1、企業願景:成為「員工熱愛、顧客首選、股東滿意、社會信任」的世界一流航空公司。

2、企業核心價值觀:客戶至尊,精細致遠。

3、企業精神:嚴謹高效,激情超越。

(9)民航宣傳片擴展閱讀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理念體系詮釋:

我們是中國東方航空。

我們站在世界的東方,致力於建設一個「員工熱愛、顧客首選、股東滿意、社會信任」的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為全球客戶架起安全高效的空中橋梁。

我們尊重客戶需求,也創造客戶需求,這一切都源於我們內心對客戶的尊敬和對事業的熱忱。

我們以戰略的眼光著眼全局,謀劃未來;我們以務實的行動關注細節,日清日高。我們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使我們的實力倍增,使我們的基業長青。

作為一家現代航空企業,我們關注員工的成長與幸福,尊重員工的貢獻與才智,重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珍惜員工的熱情與創意,給予員工公平公正的待遇與機會,營造員工熱愛的家。

我們不斷追求服務品質的提升,為顧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航空運輸服務和精準、精緻、精細的全流程個性化服務,達到或超越顧客的期望,贏得顧客的信賴與忠誠,成為顧客心中首選,與顧客共同創造「世界品位、東方魅力」的品牌核心價值。

我們秉持穩健創新、開放合作的經營理念,構建規范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嚴謹細致的風險管控機制和敬業創新的團隊合作機制,竭力為股東創造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以共享價值贏得股東滿意,使股東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堅持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帶動全體員工努力提升經營業績,促進和諧社會關系,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推進綠色航空實踐,傳承東方文化魅力,勇擔急難險重任務,以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贏得公眾的理解與認可,輿論的支持與維護,社會的鼓勵與關愛,國家的信任與期待。

作為航空從業者,安全是我們的根基。嚴謹高效是我們必備的職業素養,也是我們的精神內核。我們必須保證每一位旅客都安全快速地抵達目的地,我們盡力保證及時准確地響應每一位旅客的需求,這是我們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我們不斷認識自我、激勵自我、超越自我,讓每一個細胞都充滿激情和活力,知難不難,只爭朝夕,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和創新中堅守平凡,成就不凡。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們奮斗不懈,持之以恆,努力創建世界一流航空企業,為全球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東航企業文化理念體系

㈩ 2021年初中生學什麼比較好

汽車維修的前景還是不錯的,汽車保有量在增加,且汽車維修屬於剛性需專求,客源沒有問題。屬但是這個行業也並沒有多麼好做,不管是房租還是人員工資都在日益上漲,店面的成本在增加,價格和利潤卻比較難有大提升。總的來說有發展空間,但沒有那麼的理想。

在現在社會,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中國近幾年汽車市場汽車保有量大幅提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國。汽車銷售、檢測、維修、美容、已經成為時下熱門行業,學汽修的話可以來我們學校看看,專業的汽修學校

閱讀全文

與民航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前程無憂青島電子商務 瀏覽:739
婦產醫院營銷方案 瀏覽:563
藝人宣傳策劃方案新浪博客 瀏覽:934
房地產項目微信營銷方案 瀏覽:174
內部培訓師的培訓方案 瀏覽:836
鄭州同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靠譜不 瀏覽:329
管理樂園的營銷方案 瀏覽:274
c2c電子商務的現狀 瀏覽:989
電子商務專業找工作 瀏覽:614
支部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274
小型酒吧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65
蚌埠中恆電子商務 瀏覽:641
建立企業家培訓基地方案 瀏覽:770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 瀏覽:203
杭州希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77
精神類葯品市場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27
前期網店策劃方案 瀏覽:309
營銷部績效管理方案 瀏覽:438
艾滋病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346
517電信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