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是人在商務交往中的藝術,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過來,二是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種常規方法
1、交易法。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將法。
3、謙恭法。以後如何向你請教,謙恭要講究對象,比如面對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後如何跟你聯系,
通信工具的使用藝術:
商務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行動電話的使用,在商業交往中講究:不響、不聽,不出去接聽。與人交往時寒暄之後要把手機關掉,以免讓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與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狂響。我們要與民工打電話區別開來。
商務禮儀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第二、方便我們的個人交往應酬。我們在商業交往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如何進行交往這是要講究藝術的,比如誇獎人也要講究藝術,不然的話即使是誇人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本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此時無聲勝有聲。
商務交往涉及的面很多,但基本來講是人與人的交往,所以我們把商務禮儀界定為商務人員交往的藝術。人們對禮儀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一種道德修養。有人說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形式美,有人講禮儀是一種風俗習慣。禮出於俗,俗化為禮。商務禮儀的操作性,即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講一個座次的例子:商務禮儀中的座次。我們都知道來了客人要讓座,但不知道哪是上座,一般情況下可能無所謂,但在外事活動和商務談判中就必須要講究了。另外與對方說話也要講究,一般情況下不能說你知道嗎?我知道,我告訴你,(如何委婉地告訴別人酒的價錢,讓主人高興而不尷尬)所以交往中必須講究藝術。
亞里士多德,一個人如果不和別人交往要麼是神,要麼是獸,言外之意不是人。下面我們討論一個問題,商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商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包括:
業務能力只是基本能力,沒有業務能力是做不好工作的,但是只有業務能力也不一定做好工作。從公共關系領域和傳播領域里來講,還要具有交際能力。交際能力被稱之為可持續發展能力。交際能力不是搞一些庸俗關系,而是處理、規范、管理好人際關系。業務能力和交際能力被稱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雙能力」。上個世紀,管理界有一個學派叫「梅奧學派」也稱為「行為管理學派」。(他與泰勒學派不同,泰勒只強調物而不重視人)。梅奧學派強調管理三要素。
一是企業要發展要獲得必要的資金、原料和技術。
二是形成規模效益。
三是組織生產,他也尤為重視這一點,即重視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關系。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注意與企業內部和外部搞好關系,這樣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以下講商務禮儀的三個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的基本理念:
商務禮儀與公共關系之一——尊重為本。
贈送禮品。
你先要知道對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喜歡什麼不容易把握,但不喜歡什麼比較容易把握,這一點主要是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以及文化修養來定。在商務交往中我們還要講究二個側面。
一是自尊。
自尊是通過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穿著打扮來體現的,你自己不自尊自愛,別人是不會看得起你的。比如說一個最基本的,女士在商務交往中的首飾佩戴,原則是「符合身份,以少為佳」不能比顧客戴的多,不能喧賓奪主。比如我問一個問題,在商務交往中有哪些首飾是不能戴的。一種是展示財力的珠寶首飾不戴,上班族要展示的是愛崗敬業;二是展示性別魅力的首飾不能帶。胸針不能戴,腳璉不能戴。這在禮儀的層面叫做有所不為。禮儀是一種形式美,形式美當然需要一種展示,那麼我們戴二件或二種以上的首飾,比較專業的戴法是怎樣的?專業戴法是「同質同色」。不能形成遠看像聖誕樹,近看像雜貨鋪。再舉一例,女士穿職業裙裝需注意什麼,需注意五不準:一、黑色皮裙,在正是場合絕對不能穿,這是國際慣例,給人們的感覺是不正經;二、正式的高級的場合不能光腿,為什麼?不好看,腳上再有一點毛病;三、不能出現殘破。遠看頭,近看腳,不遠不近看中腰。四、鞋襪不配套,穿套裙不能穿便鞋,與襪子更要配套,穿涼鞋不穿襪子,穿正裝時可以穿前不露腳趾後不露腳跟的涼鞋。五、三節腿。
一般要求,女人看頭,男人看腰,頭指的是發型,發色。頭發不能過長,不能隨意披散開來,頭發長可以盤起來,束起來,不要染色。腰指的是,腰上在正式場合時不能掛東西。
商務交往中,自尊很重要,尊重別人更重要。
有三點主要事項
一、對交往對象要進行准確定位,就是你要知道他是何方神聖。然後才能決定怎樣對待他。國際交往中禮品包裝的價值,不得低於禮品的1/3,接受外國人的禮物時,要當面把包裝打開,而且要端詳一會,並要贊揚一下。和外國人一起就餐,有三不準,一不能當眾修飾自己;
二不能為對方勸酒夾菜,不能強迫別人吃;
三是進餐不能發出聲音。這是尊重別人,另外要講規矩,比如接受名片,接受名片時如何做才是尊重別人,專業要求是有來有往,來而不往非禮也。要是沒有也要比較委婉地回答,可以告訴對方,沒帶或用完了。商務交往中有時是需要一種「善意的欺騙」。
商務交往與公共關系之二——善於表達。
商務禮儀是一種形式美,交換的內容與形式是相輔相成的,形式表達一定的內容,內容藉助於形式來表現。對人家好,不善於表達或表達不好都不行,表達要注意環境、氛圍、歷史文化等因素。
雙排座轎車那個座位是上座。標准答案上座不止一個,專業說法是客人坐在哪,哪裡就是上座。吃飯、乘車都是這樣。社交場合不同上座位置不同,主人親自開車時副駕駛位子是上座;二人同時坐車,關系密切的坐在前面;專職司機或計程車時,副駕駛的位置的後面座位是上座,這時副駕駛位置是隨員座,要人座vip,安保座,司機後面的座。
管理三段論法:一是把你想到的寫下來。二是按照你寫下來的去做;三是把做過的事情記下來。
你對人家好要讓人家知道,這是商務交往中的一個要求,下面和同志們討論一下男士西裝的問題,穿西裝怎樣體現身份,從商務禮儀講是一個高端的問題。穿西裝專業的問題,從專業上講「三個三」:即三個要點,三色原則,含義是全身的顏色限制在三種顏色之內,三種顏色指的是三大色系;三一定律,是講身上三個部位:鞋子、腰帶和公文包。這三個地方要是一個顏色,一般以黑色為主;三大禁忌,穿西裝不要出洋相,第一個禁忌是商標必須要拆掉,第二個禁忌襪子的問題,襪子色彩、質地,正式場合不穿尼龍絲襪,不穿白色的襪子,襪子的顏色要以與鞋子的顏色一致或其他深色的襪子為佳,第三個禁忌領帶打法出現問題,主要是質地和顏色的要求。穿非職業裝和短袖裝不打領帶,穿夾克不打領帶。領帶的時尚打法:一是有個窩,這叫「男人的酒窩」。第二種打法打領帶不用領帶夾,用領帶夾的一是vlp或者是穿職業裝,因為在他們的領帶加上有職業標識,一看就知道他是哪方神聖,男人不打領帶夾,風一吹是很酷的。第三種打法是領帶的長度,領帶的箭頭以在皮帶扣的上沿為宜。
商務禮儀與公共關系之三——形式規范。
第一、講不講規矩,是企業員工素質的體現;
第二、是企業管理是否完善的標志;有了規矩不講規矩,說明企業沒有規矩,比如作為一個企業,在辦公時間不能大聲講話,不能穿帶有鐵掌的皮鞋,打電話也不能旁若無人。講形式規范就是要提高員工素質和提升企業形象。商務場合通電話時誰先掛斷電話?地位高者先掛。客戶先掛。上級機關先掛。同等的主叫者先掛。
職場著裝六不準,第一過分雜亂,制服不是制服,便裝不象便裝,非得穿出點毛病來。第二過分鮮艷(三色要求),第三不能過分暴露,女同志不能超低空,影響辦公秩序;第四過分透視,裡面穿的東西別人一目瞭然,這不是時尚,是沒有修養;第五過分短小;第六過分緊身,女同志較多,公司在交往中尤其不允許。講不講規矩就是企業的形象問題。
在商務交往種,對人的稱呼有四個不能用的稱呼,第一個不能用的是無稱呼,比如在大街上問路,上去就「哎」;第二個不能用就是替代性稱呼,不叫人叫號,第三個不能用的稱呼不適當的地方性稱呼,在某一范圍內用地方形稱呼是可以的,但是在跨地區、跨國家不能濫用;第四種不能用的稱呼是稱兄道弟,哥們,張姐。到了一個企業一進門,你說這是張姐,那是李哥,這不是公司,是跑單幫的。所以商務交往一定要講規矩。
以上是商務交往中的三個基本理念,這三個理念相互融合的,有禮貌不規范不行,在商務交往中怎樣才能做到禮貌,禮貌不是口號,是有實際內容的,那就是要把尊重融入其中。就是要把尊重、禮貌、熱情用恰到好處的形式,規范地表達出來。專業講法是要注意三個要點。我們一般稱之為文明禮貌三要素:
第一「接待三聲」:既有三句話要講,一是來有迎聲,就是要主動打招呼;不認識不理你;二是問有答聲,一方面人家有問題你要回答,另一方面你也不要沒話找話,有一些話怎麼說在一些窗口位置,如辦公室、總機、電話要有預案,就是要事先想好,遇到不同情況怎麼辦。比如,外部打來電話,打錯了,找的不是他要找的單位,我們怎麼回答,有素質的要說:先生對不起,這里不是你要找的公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幫助你查一查,這是宣傳自己的一個絕好機會。會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第三聲去有送聲,如商店的服務員對顧客。
第二、文明五句。城市的文明用語與我們企業的文明用語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應有更高的要求,什麼不要隨地吐痰、不要罵人,這起點都很低。第一句話問候語「你好」;第二請求語,一個「請」字;第三句是感謝語「謝謝」。我們要學會感謝人家。尤其是對我們的衣食父母。第四句是抱歉語「對不起」。有沖突時,先說有好處,不吃虧。第五道別語「再見」。
第三、熱情三到。我們講禮儀目的是為了與人溝通,溝通是要形成一座橋而不是一堵牆,只講禮儀沒有熱情是不行的。
「眼到」。眼看眼,不然的話,你的禮貌別人是感覺不到的,注視別人要友善,要會看,注視部位是有講究的,一般是看頭部,強調要點時要看雙眼,中間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能看,不論男女,對長輩、對客戶,不能居高臨下的俯視,應該採取平視,必要時仰視。注視對方的時間有要求,專業的講法是當你和對方溝通和交流時注視對方的時間,應該是對方和你相處時間的,總的時間長度的1/3左右,問候時要看,引證對方觀點是要看,告別再見時要看、慰問致意時要看,其他時間可看可不看。
「口到」,一是講普通話,是文明程度的體現,是員工受教育程度的體現。講不好也要講。方便溝通,方便交際。二是要明白因人而異,區分對象。講話是有規矩的,(比如男士有急事,找同事的的女同事,電話怎麼打?)。看對象,比如你去交罰款,對方說「歡迎」你下次再來,你高興嗎?外地人和本地人問路表達有所不同嗎,男同志和女同志問路,表達有所不同嗎,女同志不得不承認,女同志辨別方向能力不強,女同志問路你要講前後左右,不要講東西南北,講東西南北是對她們的折磨。講了白講,(會不來了)
「意到」,就是意思要到。把友善、熱情表現出來,不能沒有表情,冷若冰霜。表情要互動,(醫院里就不能時刻「微笑服務」)。再有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女孩子在別人面前笑),怎麼樣才算講過世面?露6顆牙齒。
在商務交往中如何體現溝通技巧,達到最好的交際效果。溝通是相互理解,是雙向的。要講三個點。第一個點,自我定位準確,就是干什麼向什麼;第二就是為他人定位準確。第三,遵守慣例,(比如跳舞,交往中跳舞是聯絡,國際慣例是異性相請)。男士請女士,女士可以選擇,女士請男人男人不可以選擇,不會可以走開。
商務禮儀的3A原則,是商務禮儀的立足資本,是美國學者布吉尼教授提出來的。3A原則實際上是強調在商務交往中處理人際關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原則接受(Accept)對方。告訴我們在商務交往中不能只見到物而忘掉人。強調人的重要性,要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然就會影響商務交往的效果。3A原則是講對交往對象尊重的三大途徑。第一接受對方,寬一待人,不要難為對方,讓對方難看,客人永遠是對的。比如在交談時有「三不準」:不要打斷別人;不要輕易的補充對方;不要隨意更正對方,因為事物的答案有時不止一個。一般而言,不是原則性的話,要盡量接受對方。
第二原則重視(Attention)對方。欣賞對方。要看到對方的優點,不要專找對方的缺點,更不能當眾指正。重視對方的技巧:一是在人際交往中要善於使用尊稱,稱行政職務,技術職稱,凡尊稱;二是記住對方,比如接過名片要看,記不住時,千萬不可張冠李戴。
第三原則贊美(Admire)對方。對交往對象應該給予的一種贊美和肯定,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實際上是在欣賞自己。贊美對方也有技巧:一是實事求是,不能太誇張,二是適應對方,要誇到點子上。
B. 急求商務禮儀宣傳語```
一、儀表禮儀
一 選擇適當的化妝品和與自己氣質、臉型、年齡等特點相符的化妝方法,選擇適當的發型來增添自己的魅力。
①化妝的濃、淡要視時間、場合而定。
②不要在公共場所化妝。
③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妝。
④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
⑤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妝品。
⑥男士不要過分化妝。
二 服飾及其禮節
1.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
2.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
3.應符合自己的體形
三 白領女士的禁忌禁忌
一:發型太新潮禁忌
二:頭發如亂草禁忌
三:化妝太誇張禁忌
四:臉青唇白禁忌
五:衣裝太新潮禁忌
六:打扮太性感禁忌
七:天天扮「女黑俠」 禁忌
八:腳踏「松糕鞋」
四 中國紳士的標志和破綻
1.中國紳士的十個細節:
① 有一雙干凈修長的手,修剪整齊的指甲。
② 雖然不吸煙,但隨身攜帶打火機,以方便在周圍的女士吸煙時為其點煙。
③ 天天換襯衫,保持領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潔,有的還會使用袖扣。
④ 腰間不懸掛物品,諸如手機、呼機等等。
⑤ 在與女士相處時,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以對女士加以照顧,並且幾乎在完全下意識的狀態下操作,百戰不殆。
⑥ 在吃飯時從不發出聲音。
⑦ 較常人使用禮貌用語更為頻繁。
⑧ 偏愛孤獨,尋求寧靜的心靈、安靜的肉體及激情的冥想。紳士們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學藝術方面的經典
名著,絕少拜讀浮華喧囂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視。翻看一兩眼,倘若認為俗,便絕不再拿起,包括討論。
⑨ 喜怒不形於色,在人群中獨自沉默。
⑩ 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思慮過重,常常顯得優柔寡斷。 2.中國紳士的十大破綻:
① 手形清潔美觀,可是一旦進入需要脫鞋的房間,空氣中就會產生一種異樣氣味。
② 雖然隨身攜帶打火機,但卻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機。
③ 戴名牌手錶時,手腕揚得飛揚跋扈。
④ 雖然天天換襯衫,但總是系同一條領帶。
⑤ 腰間雖然沒有懸掛手機和呼機,但是在公共場合常常大聲對著手機說話,在劇院里任自己的手機鈴聲響起。
⑥ 盡管對女士尊重異常,但是在與同性朋友相處時反差過大,叛若兩人。
⑦ 吃飯時不發出聲音,但喝湯時卻引人側目。
⑧ 雖然較常人使用禮貌用語更為頻繁,但是頻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
⑨ 偏愛孤獨到了怕見生人的程度。
⑩ 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思慮過重並不是拿不定主意選擇,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二、舉止禮儀
(1)要塑造良好的交際形象,必須講究禮貌禮節,為此,就必須注意你的行為舉止。舉止禮儀是自我心誠的表現
,一個人的外在舉止行動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進退禮節,盡量避免各種
不禮貌、不文明習慣。
(2)到顧客辦公室或家中訪問,進門之前先按門鈴或輕輕敲門,然後站在門口等候。按門鈴或敲門的時間不要過
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室內。
(3)在顧客面前的行為舉止☆ 當看見顧客時,應該點頭微笑致禮,如無事先預約應先向顧客表示歉意,然後再
說明來意。同時要主動向在場人都表示問候或點頭示意。
☆ 在顧客家中,未經邀請,不能參觀住房,即使較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撫摸劃玩弄顧客桌上的東西,更不能玩
顧客名片,不要觸動室內的書籍、花草及其它陳設物品。
☆ 在別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體微往前傾,不要蹺「二郎腿」。☆ 要用積極的
態度和溫和的語氣與顧客談話,顧客談話時,要認真聽,回答時,以「是」為先。眼睛看著對方,不斷注意對方
的神情。
☆ 站立時,上身要穩定,雙手安放兩側,不要背卑鄙,也不要雙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側歪在一邊。當主人起身
或離席時,應同時起立示意,當與顧客初次見面或告辭時,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舉止得體,有禮有節。
☆ 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克服各種不雅舉止。不要當著顧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齒、修指甲、打哈欠、咳
嗽、打噴嚏,實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盡量不要發出在場,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等。這雖然是
一些細節,但它們組合起來構成顧客對你的總印象。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人前化妝是男士們最討厭的女性習慣。關於這一點,慣例放寬了。女性在餐館就餐後,讓人
見到補口紅,輕輕補粉,誰也不再大驚小怪。不過,也只能就這么一點,不能太過分。需要梳頭,磨指甲,塗口
紅和化妝時,或者用毛刷塗口紅時,請到化妝室,或盥洗室進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氣惱的一個習慣
。同樣,在人前整理頭發,衣服,照鏡子等行為應該盡量節制。
三、談吐禮儀
(一)交際用語初次見面應說:幸會 看望別人應說:拜訪等候別人應說:恭候請人勿送應用:留步對方來信應稱
:惠書麻煩別人應說:打擾請人幫忙應說:煩請求給方便應說:借光託人辦事應說:拜託請人指教應說:請教他
人指點應稱:賜教請人解答應用:請問贊人見解應用:高見歸還原物應說:奉還求人原諒應說:包涵歡迎顧客應
叫:光顧老人年齡應叫:高壽好久不見應說:久違客人來到應用:光臨中途先走應說:失陪與人分別應說:告辭
贈送作用應用:雅正2.在交際中令人討厭的八種行為
① 經常向人訴苦,包括個人經濟、健康、工作情況,但對別人的問題卻不予關心,從不感興趣;
② 嘮嘮叨叨,只談論雞毛小事,或不斷重復一些膚淺的話題,及一無是的見解;
③ 態度過分嚴肅,不苟言笑;
④ 言語單調,喜怒不形於色,情緒呆滯;
⑤ 缺乏投入感,悄然獨立;
⑥ 反應過敏,語氣浮誇粗俗;
⑦ 以自我為中心;
⑧ 過分熱衷於取得別人好感。
3.交際中損害個人魅力的26條錯誤
◎ 不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經常以不悅而且對立的語氣說話
◎ 應該保持沉默的時候偏偏愛說話
◎ 打斷別人的話
◎ 濫用人稱代詞,以至在每個句子中都有「我」這個字
◎ 以傲慢的態度提出問題,給人一種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 在談話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親密關系,但卻會使別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話題
◎ 不請自來
◎ 自吹自擂
◎ 嘲笑社會上的穿著規范
◎ 在不適當時刻打電話
◎ 在電話中談一些別人不想聽的無聊話
◎ 對不熟悉的人寫一封內容過分親密的信
◎ 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對任何事情發表意見
◎ 公然質問他人意見的可靠性
◎ 以傲慢的態度拒絕他人的要求
◎ 在別人的朋友面前說一些瞧不起他的話
◎ 指責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 評論別人的無能力
◎ 當著他人的面,指正部屬和同事的錯誤
◎ 請求別人幫忙被拒絕後心生抱怨
◎ 利用友誼請求幫助
◎ 措詞不當或具有攻擊性
◎ 當場表示不喜歡
◎ 老是想著不幸或痛苦的事情
◎ 對政治或宗教發出抱怨
◎ 表現過於親密的行為
4.社交十不要
◎ 不要到忙於事業的人家去串門,即便有事必須去,也應在辦妥後及早告退;也不要失約或做不速之客。
◎ 不要為辦事才給人送禮。禮品與關心親疏應成正比,但無論如何,禮品應講究實惠,切不可送人「等外」、「
處理」之類的東西。
◎ 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賓奪主,也不要畏畏縮縮,自卑自賤。
◎ 不要對別人的事過分好奇,再三打聽,刨根問底;更不要去觸犯別人的忌諱。
◎ 不要撥弄是非,傳播流言蜚語。
◎ 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氣,須知你的脾氣也並不合於每一個人,應學人寬容。
◎ 不要服飾不整,骯臟,身上有難聞的氣味。反之,服飾過於華麗、輕佻也會惹得旁人不快。
◎ 不要毫不掩飾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當眾修飾自己的容貌。
◎ 不要長幼無序,禮節應有度。
◎ 不要不辭而別,離開時,應向主人告辭,表示謝意。
(二)推銷的語言1.推銷語言的基本原則
⑴ 以顧客為中心原則
⑵ 「說三分,聽七分」的原則
⑶ 避免使用導致商談失敗語言的原則
⑷ 「低褒感微」原則
⑸ 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則
2.推銷語言的主要形式
⑴ 敘述性語言
①語言要准確易懂;
②提出的數字要確切,
③強調要點。
⑵ 發問式語言(或提問式
①一般性提問。
②直接性提問。
③誘導性提問,
④選擇性提問。
⑤征詢式提問法。
⑥啟發式提問。
⑶ 勸說式語言(或說服式)打動顧客的四條原則。
①人們從他們所信賴的推銷員那裡購買;
②人們從他們所敬重的推銷員那裡購買;
③人們希望由自己來做決定;
④人們從理解他們需求及問題的推銷員那裡購買。
3、推銷語言的表示技巧
⑴ 敘述性語言的表示技巧
①對比介紹法。
②描述說明法。 ③結果、原因、對策法。
④起承轉合法。
⑤特徵、優點、利益、證據推銷員在敘述內容的安排上要注意:
①要先說鐵解決的問題,然後再講座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
②如果有多個消息告訴用戶,應先介紹令客戶喜悅的好消息,再說其它。
③談話內容太長時,為了引起客戶格外注意,應把關鍵內容在放在結尾,或放在開頭。
④最好用顧客的語言和思維順序來介紹產品,安排說話順序,不要將自己准備的好的話一股腦說下去,要注意顧
客的表情,靈活調整。
⑤保持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或乞求語氣,盡量用顧客為中心的詞句。
⑵ 發問式語言的表示技巧提出問題發現顧客需要,是誘導顧客購買的重要手段,有人說,推銷是一門正確提問的
藝術,頗有道理。技巧:
A 根據談話目的選擇提問形式。
B 巧用選擇性問句,可增加銷售量。
C 用肯定性誘導發問法,會使對方易於接受。
D 運用假設問句,會使推銷效果倍增。
⑶ 勸說式語言的表示技巧
a. 運用以顧客為中心的句式、詞彙。
b. 用假設句式會產生較強的說服效果。
c. 強調顧客可以獲得的利益比強調價格更重要。
C. 商務禮儀的三大理念是什麼
就是要把尊重、禮貌、熱情用恰到好處的形式,規范地表達出來。專業講法是要注意三個要點。我們一般稱之為文明禮貌三要素:
第一「接待三聲」:既有三句話要講,一是來有迎聲,就是要主動打招呼;不認識不理你;二是問有答聲,一方面人家有問題你要回答,另一方面你也不要沒話找話,有一些話怎麼說在一些窗口位置,如辦公室、總機、電話要有預案,就是要事先想好,遇到不同情況怎麼辦。比如,外部打來電話,打錯了,找的不是他要找的單位,我們怎麼回答,有素質的要說:先生對不起,這里不是你要找的公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幫助你查一查,這是宣傳自己的一個絕好機會。會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第三聲去有送聲,如商店的服務員對顧客。
第二、文明五句。城市的文明用語與我們企業的文明用語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應有更高的要求,什麼不要隨地吐痰、不要罵人,這起點都很低。第一句話問候語「你好」;第二請求語,一個「請」字;第三句是感謝語「謝謝」。我們要學會感謝人家。尤其是對我們的衣食父母。第四句是抱歉語「對不起」。有沖突時,先說有好處,不吃虧。第五道別語「再見」。
第三、熱情三到。我們講禮儀目的是為了與人溝通,溝通是要形成一座橋而不是一堵牆,只講禮儀沒有熱情是不行的。
希望有幫助到您~
D. 商務禮儀的知識
和對方約好的公務拜訪要注意的禮儀
約好去拜訪對方,無論是有求於人還是人求於己,都要從禮節上多多注意,不可失禮於人,而有損自己和單位的形象。
我們要注意的首要規則是准時。讓別人無故乾等無論如何都是嚴重失禮的事情。如果有緊急的事情,不得不晚,必須通知你要見的人。如果打不了電話,請別人為你打電話通知一下。如果遇到交通阻塞,應通知對方要晚一點到。 如果是對方要晚點到,你將要先到,要充分利用剩餘的時間。例如,坐在汽車里仔細想一想,整理一下文件,或問一問接待員是否可以在接待室里先休息一下。
當你到達時,告訴接待員或助理你的名字和約見的時間,遞上你的名片以便助理能通知對方。冬天穿著外套的話,如果助理沒有主動幫你脫下外套或告訴你外套可以放在哪裡,你就要主動問一下。
在等待時要安靜,不要通過談話來消磨時間,這樣會打擾別人工作。盡管你已經等了二十分鍾,也不要不耐煩地總看手錶,你可以問接待/助理約見者什麼時候有時間。如果你等不及那個時間,可以向助理解釋一下並另約一個時間。不管你對要見的人有多麼不滿,也一定要對接待/助理有禮貌。
當你被引到約見者辦公室時,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就要先做自我介紹,如果已經認識了,只要互相問候並握手就行了。
一般情況下對方都很忙,所以你要盡可能快地將談話進入正題,而不要盡閑扯個沒忙。清楚直接地表達你要說的事情,不要講無關緊要的事情。說完後,讓對方發表意見,並要認真地聽,不要辯解或不停地打斷對方講話。你有其他意見的話,可以在他講完之後再說。
來源:中國網路網
E. 什麼是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指的是在一些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通過一些行為准則去約束人們在商務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這其中有儀表禮儀,言談舉止,書信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從商務活動的場合不同又可以分為辦公禮儀,宴會禮儀,迎賓禮儀等。
(5)商務禮儀宣傳擴展閱讀:
商務禮儀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個人的素養,比爾·蓋茨講「企業競爭,是員工素質的競爭」.進而到企業,就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第二、方便我們的個人交往應酬。我們在商業交往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如何進行交往這是要講究藝術的,比如誇獎人也要講究藝術,不然的話即使是誇人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於維護企業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本企業的典型活體廣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此時無聲勝有聲。
F. 商務禮儀
第一講交往藝術與溝通技巧
第一節 交際場合中的交往藝術
1 使用稱呼就高不就低;2 入鄉隨俗;3 擺正位置;4 以對方為中心
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商務交往強調客戶是上帝,客戶感覺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就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
第二節 交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
1 語言技巧
現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個常識「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例如從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個特點:說話比較中庸,如果你問他們:這場球賽你認為誰會贏?他們不會告訴你誰會贏或者誰會輸,而是告訴你都有勝的可能,不偏不倚,模稜兩可。這就是職業使這些人形成的語言特點。
舉例
2 看名片的技巧
交換名片時,從以下四點可以說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國內外交往的經驗和社交圈的大小。
看名片的四個要點
名片是否經過塗改:名片寧可不給別人也不塗改。名片如同臉面,不能隨便塗改
是否印有住宅電話:人在社交場合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私宅電話是不給的,甚至手機號碼也不給。西方人講公私有別,特別在乎這一點,如果與他初次見面進行商務洽談,你把你家的電話號碼給他,他理解為讓你到他家的意思,覺得你有受賄索賄之嫌
是否頭銜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個頭銜,最多兩個。如果你身兼數職,或者辦了好多子公司,那麼你應該印幾種名片,面對不同交往對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機號是否有國家和地區代碼:如你要進行國際貿易,座機號碼前面應有86這一我國的國際長途區號,如果沒有,那麼說明你沒有國際客戶關系,如果沒有地區代碼,說明你只在本區域內活動
3 解決問題的技巧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什麼樣思想,就有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4 打電話掛機時的技巧
打電話時誰先掛,交際禮儀給了一個規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掛電話。
5。出入電梯的標准順序
(1)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後進去後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
(2)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
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後出並控制好開關鈕。
第二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重點
第一節 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一)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學習禮儀首先要擺正位置,端正態度。如你到國外,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是按照自己國家的規矩辦,還是按照所在國的規矩辦?除此以外,還有人的因素,譬如說我是主人,我會強調主隨客便,尊重客人,但如果我是客人,我也會強調客隨主便。人際關系是互動的,需要你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二)交談的禁忌
1 忌打斷對方
雙方交談時,上級可以打斷下級,長輩可以打斷晚輩,平等身份的人是沒有權力打斷對方談話的。萬一你與對方同時開口說話,你應該說「您請」,讓對方先說。
2 忌補充對方
如果談話雙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時候適當補充對方的談話也並無大礙,但是在談判桌上絕不能互相補充。
3 忌糾正對方
尊重別人就是要尊重對方的選擇。除了大是大非的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回答外,人際交往中的一般性問題不隨便與對方論爭是或不是,不要隨便去判斷,因為對或錯是相對的,有些問題很難說清誰對誰錯。
舉例
4 忌質疑對方
對別人說的話不隨便表示懷疑。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質疑對方並非不行,但是不能寫在臉上,這點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帶來麻煩。
第二節 交際三要素
(一)交際三要素
1 溝通;2 認知;3 互動
(二)餐桌五忌
1 吸煙;2 給他人夾菜;3 勸酒;4 整理服飾;5 吃東西發出聲音
(三)正式場合自我修飾的注意事項
1 包與鞋的顏色一致;2 女士化妝要清新自然;3 男士腰上不掛任何物品
第三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互動
第一節 角色定位
1 干什麼要像什麼
2 看對象講規矩
禮儀就是各種各樣的規矩。它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到什麼山上要唱什麼歌」,因人而異是交際禮儀、交往藝術的基本要求。講禮儀強調看對象講規矩。
舉例
3 乘坐轎車的位次排列
(1) 公務
參與活動的車輛一般是歸屬單位的,駕駛司機一般是專職司機。就雙排座轎車而論,公務接待時轎車的上座是指後排右座,也就是司機對角線位置,因為後排比前排安全,右側比左側上下車方便。公務接待時,副駕駛座一般叫隨員座,坐秘書、翻譯、保鏢、警衛、辦公室主任或者導引方向者。
(2) 社交
第二種情況稱為社交應酬。工作之餘,三五好友外出吃飯活動,這時車輛的歸屬一般是個人的,開車的人是車主。車主開車時,上座是副駕駛座,表示平起平坐。在這種情況下讓上賓坐後座,是不允許的。
(3) 重要客人
第三種情況是接待重要客人。當你接待高級領導、高級將領、重要企業家時你會發現,他們喜歡選擇轎車的上座是司機後面的座位,因為該位置隱秘性比較好,而且是車上安全系數較高的位置。
第二節 雙向溝通
(一)雙向溝通
溝通是相互理解,既要了解別人,更要被對方所了解。通常,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般人都有了解別人的意識,但在商務交往和公關交往中,只了解對方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被對方所了解的意識,也就是說要有表現自己的意識。在雙向溝通意識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了解人尊重人。尊重的前提應該是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你,否則就無尊重可言。
(二)請客時要考慮的問題
1 請客的藝術
請客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吃飽第二個層次是吃特色,例如到北京一定要吃烤鴨,第三個層次是吃環境;第四個層次是吃文化。
2 民族飲食禁忌
滿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忌食狗肉,蒙古族不食三鳥(雞、鴨、鵝)之內臟,穆斯林忌食豬狗驢肉、忌飲酒(嚴格的不僅不喝酒,而且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都不行,如醪糟)抽煙、忌吃動物血液。
第四講交際交往中的禮儀理念
第一節 尊重為本
1 自尊三要點
(1) 尊重自我;(2) 尊重自己的職業;(3) 尊重自己所在的單位
2 尊重他人五要點
(1) 尊重上級;(2) 尊重同事;(3) 尊重下級;(4) 尊重客戶;(5) 尊重所有人
第二節 善於表達
在
1 擬談的問題;2 格調高雅的話題;3 輕松愉快的話題;4 時尚流行的話題;5 對方擅長的話題
第三節 行事規范
1 領帶打好後的標准長度
領帶打好後的標准長度是領帶的下端正好在皮帶扣上面。
2 有所不為有所為
所謂有所不為有所為,指的是在交際交往中要明確自己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必須做。
3 穿西裝的三色原則
所謂西裝往往是指在西方國家較為通行的兩件套,或者三件套的統一面料、統一色彩的規范化的用於正式場合穿著的男裝。
第一節 文明待客
服務禮儀接待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禮貌、熱情。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就要做到「待客三聲」。所謂「待客三聲」是指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1 來有迎聲
來有迎聲的含義就是要主動熱情而友善地與接待的客人打招呼,主動、熱情而友善地向對方問候致意。
2 問有答聲
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當班執勤時,面對客人有問必答,不厭其煩。論。
3 去有送聲
當客人離去時,不論對方有沒有主動與你道別,不論雙方洽談是否成交,本著自始至終,有始有終的原則。
第二節 禮貌待客
1 問候語
2 請求語
求助於人時,一定少不了一個『請』字。
3 感謝語
得到他人幫助、理解、支持時,必須使用感謝語:「謝謝!」
4 道歉語
打擾、怠慢他人時,需要向對方道「抱歉」或「對不起」。
5 道別語
和交往對象告別時,應主動對對方說:「再見!」、「保重」或者「慢走」。
第三節 熱情待客
接待來賓時,光有文明與禮貌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應當表現出熱情,真心實意。如果只講禮貌用語,只注意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但缺乏必要的熱情,就會給別人以被勉強,被脅迫,不耐煩的感覺。從接待禮儀的角度而言熱情待客有下列三個可操作的環節必須注意,即眼到、口到、意到,成為熱情三到。
1 眼到
所謂眼到是指接待來賓時,一定要目視對方,注意與對方交流眼神。面對客人時,必須養成雙眼正視對方的習慣,不看對方是失禮的行為,敷衍了事地看著對方也是失禮的行為,不用規范化的方法看對方更是失禮的行為。要注意自己看對方的時間長短是否合適,部位是否正確,要注意自己注視對方的角度是否給對方尊重友善之意,因為斜眼看對方,或者對對方進行全方位掃描的做法都是非常失禮的。
2 口到
待客之語,一定要讓對方聽清楚、聽得懂,否則勞而無功。所謂「口到」的含義,主要有兩個:
(1) 語言上無障礙
口到的第一個含義是語言上無障礙。使用普通話是在接待國內客人時必須注意的一個基本素養。會不會講普通話,不僅僅是個人素質問題,而且也是一個單位的服務意識和對外開放的程度問題,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接待歐美客人時,一定要有精通外語的人在場,否則就會出現溝通障礙。
(2) 說話到位
口到的第二個含義是要求在與別人進行溝通時,要說話到位,避免出現溝通脫節問題,即你所說的與對方理解的不一樣。如果客戶到銀行交違章罰款,交完罰款後,小姐仍然使用禮貌用語「歡迎再來」,此時客戶會做何感想?這就出現了口到的問題。講任何禮貌用語、文明用語都需要因人而宜,這是非常重要的。
3 意到
待客時,最佳的表情應當是自然而大方。意到就是表情、神態要熱情、友善而專注,具體而論,意到有以下幾個要求:
(1) 表情、神態自然
通常情況下,表情自然,表示我們見多識廣,臨陣不慌,表情過分嚴肅實際上有怯場之嫌,不合適。但是在非常危急的關口、非常重要的關口和突發性事件降臨時,則另當別論。
(2) 注意與交往對象進行互動
表情要注意與交往對象進行互動,即你的表情應與對方的表情相宜,對方高興的時候你不要不高興,對方不高興的時候你不要高興,絕對不要以一種表情,比如微笑,來以不變應萬變。
(3) 表情大方
表情應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這樣的表情不僅代表本企業良好的管理水平,也代表員工的良好素質,會給客戶留下對企業的美好印象。
本講小結
商務接待工作是職業經理人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彼此往來的商務活動日趨頻繁,接待工作也隨著公司形象意識的增強而更講究規范。此時所使用的接待禮儀,要求主人文明待客、禮貌待客、熱情待客。如果商務接待工作在禮儀方面做到嚴謹、熱情、周到、細致,會大大加深客商對公司的了解,從而增強與公司合作的信心,促進雙方業務發展。
第六講公關社交禮儀
第一節 著裝禮儀
(一)商務人員職場著裝六忌
穿涼鞋不穿襪子,有病的才穿襪子
1 過於鮮艷
2 過於雜亂
雜亂的著裝極易給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容易使客戶對企業的規范化程度產生疑慮。
3 過於暴露
4 過於透視
5 過於短小
6 過於緊身
(二)商務人員職場著裝注意事項
1 符合身份
2 揚長避短
(1) 區分場合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商務人員的著裝應當因場合不同而異,以不變應萬變顯然大為不妥。在不同的場合商務人員應該選擇不同的服裝,以此來體現自己的身份、教養與品味。一般而言,商務人員所涉及的諸多場合有三:公務場合、社交場合、休閑場合。
(2) 公務場合
所謂公務場合是指執行公務時涉及的場合,它一般包括在寫字間里,在談判廳里以及外出執行公務等情況。公務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注重保守,宜穿套裝、套裙,以及穿著制服。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選擇長褲、長裙和長袖襯衫。不宜穿時裝、便裝。必須注意在非常重要的場合,短袖襯衫不適合作為正裝來選擇。
(3) 社交場合
對商務人員而論,所謂社交場合是指工作之餘在公眾場合和同事、商務夥伴友好地進行交往應酬的場合。雖然這些場合不是在工作崗位上,但往往面對的是熟人。社交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時尚個性,宜穿著禮服、時裝、民族服裝。必須強調在這種社交場合一般不適合選擇過分莊重保守的服裝,比如穿著制服去參加舞會、宴會、音樂會,就往往和周邊環境不大協調了。
(4) 休閑場合
休閑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為舒適自然。商務人員的穿著打扮可以完全聽憑個人所好。一般而論,在休閑場合,人們所適合選擇的服裝有運動裝、牛仔裝、沙灘裝以及各種非正式的便裝,比如T恤、短褲、涼鞋、拖鞋等等。在休閑場合,如果身穿套裝、套裙,往往會貽笑大方。
3 遵守裙服穿著常規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女裝在塑造職業女性形象方面,能像套裙一樣「一覽眾山小」。對於女性經理人來說,適宜地穿好套裙,形象立刻就會光鮮百倍。氣質和風度顯現出來,事業也就擁有了更多成功的契機。但下述四大禁忌,不可不察。
(1) 穿著黑色皮裙
在商務場合不能穿著黑色皮裙,否則會讓人啼笑皆非。在外國,只有街頭女郎才如此裝扮。所以當你與外國人打交道時,尤其是出訪歐美國家時,穿著黑色皮裙絕對不可以。
(2) 裙、鞋、襪不搭配
鞋子應為高跟或半高跟皮鞋,最好是牛皮鞋,大小應相宜。顏色以黑色最為正統。此外,與套裙色彩一致的皮鞋亦可選擇。襪子一般為尼龍絲襪或羊毛高統襪或連褲襪。顏色宜為單色,有肉色、黑色、淺灰、淺棕等幾種常規選擇。切勿將健美褲、九分褲等褲裝當成長襪來穿。 襪口要沒入裙內,不可暴露於外。襪子應當完好無損。如你穿一身高檔的套裙,而襪子卻有洞,如此就顯得極不協調,不夠莊重。
(3) 光腳
光腳不僅顯得不夠正式,而且會使自己的某些瑕疵見笑於人。與此同時,在國際交往中,穿著裙裝,尤其是穿著套裙時不穿襪子,往往還會被人視為故意賣弄風騷,展示性感之嫌。
(4) 三截腿
所謂三截腿是指,穿半截裙子的時候,穿半截襪子,襪子和裙子中間露一段腿肚子,結果導致裙子一截,襪子一節,腿肚子一截。
4 遵守西服穿著常規
1) 三色原則三色原則的含義是指男士在正式場合穿著西裝套裝時,全身顏色必須限制在三種之內。(2) 三一定律:三一定律的含義是指男士穿著西服、套裝外出時,身上有三個部位的色彩必須協調統一,這三個部位是指鞋子、腰帶、公文包的色彩必須統一起來。最理想的選擇是鞋子、腰帶、公文包皆為黑色。鞋子、腰帶、公文包是白領男士身體上最為引人矚目之處,令其色彩統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品味。
(3) 三大禁忌
三大禁忌簡言之是指在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不能出現的三個洋相。
袖口上的商標沒有拆 袖口上的商標應該在買西裝付款時就由服務人員拆掉。如果在穿著西裝時,袖口上的商標還沒有拆掉,就顯得不懂行了。
在正式場合穿著夾克打領帶 領帶和西裝套裝是配套的,如果是行業內部的活動,比如說領導到本部門視察,穿夾克打領帶是允許的。但是在正式場合,夾克等同於休閑裝,所以在正式場合,尤其是對外商務交往中,穿夾克打領帶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正式場合穿著西服、套裝時襪子出現問題 一般人而論,穿襪子講究不多,最重要的講究是兩只襪子應該顏色統一。但在商務交往中有兩種襪子以不穿為妙,第一是尼龍絲襪,第二是白色襪子。
第二節 交談禮儀
1 社交場合的忌選話題
在商務交往中,忌選的話題有六,統稱「六不談」。
(1) 不得非議黨和政府
(2) 不可涉及國家秘密與商業秘密
(3) 不得非議交往對象的內部事物
(4) 不得背後議論領導、同事與同行
(5) 不得涉及格調不高之事
(6) 不得涉及個人隱私之事
2 交談三忌
(1) 惡語傷人
(2) 三心二意
(3) 大聲喧嘩
第三節 會面禮儀
(一)介紹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人們往往需要首先向交往對象具體說明自己的情況,即介紹。介紹一般可分為三種,即介紹自己、介紹他人、介紹集體。
1 介紹自己
應注意三點:其一,先遞名片;其二,時間簡短;其三,內容完整。一般而論,正式的自我介紹中,單位、部門、職務、姓名缺一不可。
(1) 姓名。應當一口報出,不可有姓無名,或有名無姓。
(2) 單位。供職的單位及部門,如可能最好全部報出,具體工作部門有時可以暫不報出。
(3) 職務。報出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有職務最好報出職務,職務較低或者無職務,則可報出目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舉個例子,可以說「我叫唐里,是天秦廣告公司的公關部經理」。
2 介紹他人
(1) 介紹人的選擇
一般而言,家裡來了客人,女主人就是介紹人;單位來了客人,一般是專職人員,如公關人員、文秘等擔當介紹人;如果來了重要客人,應由本單位的最高領導擔任介紹人,表示對重要客人的尊重。
(2) 介紹他人的先後順序
介紹他人時,先後順序的標準是:介紹雙方時,先卑後尊。根據一般規則,為他人作介紹時的商務禮儀順序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 介紹上級與下級認識時,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級。
② 介紹長輩與晚輩認識時,應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
③ 介紹年長者與年幼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年幼者,後介紹年長者。
④ 介紹女士與男士認識時,應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
⑤ 介紹已婚者與未婚者認識時,應先介紹未婚者,後介紹已婚者。
⑥ 介紹同事、朋友與家人認識時,應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同事、朋友。
⑦ 介紹來賓與主人認識時,應先介紹主人,後介紹來賓。
⑧ 介紹與會先到者與後來者認識時,應先介紹後來者,後介紹先到者。
3 介紹集體
介紹集體,一般是指被介紹一方或雙方不止一人。實際上是介紹他人的一種特殊的情況。鑒於此,上述介紹他人的基本規則是可以使用的。其基本規則是:介紹雙方時,先卑後尊。而在介紹其中各自一方的具體人員時,則應當自尊而卑。
(二)握手的禮儀
1 伸手的順序
職位、身份高者與職位、身份低者握手,應由職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來。
女士與男士握手,應由女士首先伸出手來。
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應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來。
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應由年長者首先伸出手來。
長輩與晚輩握手,應由長輩首先伸出手來。
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來者握手,應由先到者首先伸出手來。
主人待客時應先伸出手來,與到訪的客人相握。
客人告辭時,應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
2 行握手禮的禁忌
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不要拿著報紙、公文包等東西不放,也不要插在衣袋裡。
不要在握手時爭先恐後,應當依照順序依次而行。
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被允許,而男士無論何時都不能在握手時戴著手套。
除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許握手時戴著墨鏡。
不要拒絕與他人握手,也不要用左手與他人握手,不要用雙手與異性握手。
與基督教徒交往時,不要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看來是很不吉利的。
握手時不要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不停。
握手時不要長篇大論,點頭哈腰,濫用熱情,顯得過分客套。
握手時不要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也不要只遞給對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
不要用很臟的手與他人相握,也不能在與他人握手之後,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三)名片的索取與接受禮儀
1 名片的索取
一般而言,索取名片不宜過於直截了當。其可行之法有四:其一,交易法;其二,激將法;其三,謙恭法;其四,聯絡法。
(1) 交易法
交易法是指「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說想索要別人的名片時,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名片先遞給對方。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當你把名片遞給對方時,對方不回贈名片是失禮的行為,所以對方一般會回贈名片給你。
(2) 激將法
所謂激將法是指有的時候遇到的交往對方地位身份比自己高,或者身為異性,難免有提防之心。這種情況下把名片遞給對方,對方很有可能不會回贈名片。遇到這一情況,不妨在把名片遞給對方的時候,略加詮釋,如「王總,認識您非常高興,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您交換一下名片」。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就不至於不回贈名片給你。即便他真的不想給你他也會找到適當地借口不至於使你很尷尬。
(3) 謙恭法
謙恭法是指在索取對方名片之前,稍做鋪墊,以便索取名片。比如見到一位研究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專家你可以說:「認識您非常高興,雖然我玩電腦已經四五年了,但是與您這種專業人士相比相形見絀,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繼續向您請教,不知道以後如何向您請教比較方便?」前面的一席話都是鋪墊,只有最後一句話才是真正的目的:索取對方名片。
(4) 聯絡法
謙恭法一般是對地位高的人,對平輩,或者晚輩就不大合適。面對平輩和晚輩時,不妨採用聯絡法。聯絡法的標准說法是:「認識您太高興了,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跟您保持聯絡,不知道怎麼跟您聯絡比較方便?」
2 名片的接受
接受別人名片時,應有來有往,此外還需注意四點。對於第三點,尤其需要重視。
他人遞名片給自己時,應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視對方。
接受名片時,雙手捧接,或以右手接過。不要只用左手接過。
接過名片後,要從頭至尾把名片認真默讀一遍,意在表示重視對方。
最後,接受他人名片時,應使用謙詞敬語。如「請您多關照」。
第四節 禮品禮儀
在商務交往中,禮品往往必不可少。它既是一種紀念品,又是一種宣傳品。選擇禮品,關鍵要看對象、看關系、看場合、看目的,並據此確定有所為,有所不為。
1 宜選的禮品
在商務交往中,宜選的禮品均應具有一定的宣傳性、紀念性、獨特性、時尚性,有時還應令其具有便攜性。
(1) 紀念性
在商務交往中,所使用的禮品要能達到使對方記住自己,記住自己的單位、產品和服務的作用,使雙方友善和睦地交往。總之讓對方記住自己是商務交往中禮品的主要功效之一。
(2) 獨特性
商務交往中禮品應具有獨特性。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力戒千人一面,否則就會給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覺。
(3) 宣傳性
在商務交往中,首先要注意禮品的宣傳性,即在商務交往中所使用的禮品,意在推廣宣傳企業形象,並非賄賂、拉攏他人。
(4) 時尚性
禮品不僅要與眾不同,還應特別注意禮品時尚與否。總而言之,在商務交往中選擇禮品時,不能太落伍,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5) 便攜性
當客人來自異地他鄉時,送給對方的禮品,要不易碎,不笨重,便於對方攜帶,否則會為對方平添煩惱,因此商務交往的禮品要注意它的便攜性。
2 忌選的禮品
不能送大額現金和有價證券,否則就有收買對方之嫌。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金銀珠寶也不適合送給別人。
粗製濫造的物品,和過季的商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愚弄對方、濫竽充數之嫌。
不能送給對方葯品和營養品,否則有暗示對方身體欠佳之意。老外
有違社會公德和法律規章的禮品是不能送給別人的。比如涉及到黃、賭、毒之類的物品。 有違交往對象民族習俗、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的物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不尊重對方之嫌。
帶有明顯廣告標志和宣傳用語的物品不能送給別人,否則有利用對方,為自己充當廣告標志之嫌。
西方不用「賀」(流氓),菊花是死人專用。
G. 商務禮儀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商務禮儀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促進商務活動雙方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手段,那麼如何理解商務禮儀呢?下面,東方禮儀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的學習禮儀的技巧。
一、商務活動中的商務禮儀
商務人員在長期的商務活動中為向交往對象表示尊重與友好而形成並遵循的行為准則即指商務禮儀。商務禮儀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點:第一,交談禮儀,在商務活動中需注意使用商務禮貌用語。商務活動中,企業的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交流氛圍的影響。此外,為了保證交往雙方的融洽關系,必須善於使用商務禮貌用語,為商務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充分的保障。第二,儀容儀態禮儀,包括商務活動中的穿著,與交往對象發生的行為等。在商務禮儀中,儀容儀表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商務活動場所的氣氛比較嚴肅,正式
因此為了表達出對交流活動的重視以及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必須保證著裝正確,儀態得體。否則交往對象可能會商務交流的誠意提出質疑。第三,商務活動中應遵循的商務規矩與習俗。在開展商務交流活動時,應了解相關習俗習慣,此外不同地域的企業其企業文化也各有不同,在商務交流活動中也應注意這一點,做到「入鄉隨俗」。如此才能夠在交往中避免觸碰到對方的禁忌,使商務交往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由此可見,商務利益對於商務活動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實商務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商務活動中交往雙方不注重商務禮儀,那麼很有可能影響到商務活動的順利開展,進而損害的企業的切身利益。
如何理解商務禮儀
二、商務禮儀的重要性
(一)營造良好商務活動氛圍,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商務活動的順利開展與商務活動的氛圍有著密切了聯系。良好和諧的商務活動氛圍能夠是貿易雙反感到身心愉悅,有助於更深層次交流的發展。如果貿易雙方針鋒相對,整個活動氛圍過於嚴肅緊張,那麼就會影響到商務活動的整個交往過程,使貿易雙方開展商務活動的目的難以實現。如果貿易雙方相互尊重,合理應用商務禮儀,那麼雙方都能夠感受到彼此的誠意,整個活動氣氛和諧輕松,自然就能夠使貿易雙方的距離拉近,進而促進雙方貿易活動的正常開展,使雙方交易的成功率得以大大提升。
(二)促進不同區域與文化背景下的商務活動雙方友誼的建立
不同區域的企業有著不同的企業文化,而商務人員在商務活動中對企業文化差異的認識與把握對於企業雙方的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於人在不同地域與不同環境中接受著不同的文化與教育,因此會其日常行為舉止也大有不同。以中美兩國的課堂學習為例,中國的學生對座位安排與坐姿有一定的規定與要求,而美國的學生大多比較隨意,這主要是由於兩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導致的,我國信奉集體注意,美國信奉個人主義。因此,我國與一些西方過開展商務活動時,就會存在由於文化差異而導致的矛盾,而合理運用商務禮儀,就能夠使這些矛盾得以解決或規避,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進而營造良好的氛圍,有助於商務活動的正常開展。
2商務禮儀細節為重
拜訪接待重細節
拜訪和接待是社會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次就談談拜訪和接待禮儀。
拜訪禮儀:拜訪前應先和被訪對象約定,以免撲空或擾亂主人的計劃。拜訪時要准時赴約。拜訪時間長短應根據拜訪目的和主人意願而定,一般而言,時間宜短不宜長。到達被訪人所在地時,一定要輕輕敲門,進屋後應待主人安排指點後坐下。後來的客人到達時。先到的客人應該站起來,等待介紹。
拜訪時應彬彬有禮,注意一般交往細節。告辭時要同主人和其他客人一一告別,說「再見」、「謝謝」;主人相送時,應說「請回」、「留步」、「再見」。
接待禮儀:接待人員一般要求品貌端正,舉止大方,口齒清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受過專門的禮儀、形體、語言、服飾等方面的訓練。接待人員還要服飾整潔、端莊、得體、高雅;女性應避免佩戴過於誇張或有礙工作的飾物,化妝應盡量淡雅。
商務禮儀細節為重
共乘電梯有講究
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廳門前時,先按電梯呼梯按鈕。轎廂到達廳門打開時,若客人不止一人,可先行進入電梯,一手按「開門」按鈕,另一手按住電梯一側門,禮貌地說「請進」,請客人們或長輩們進入電梯。
進入電梯後,按下客人或長輩要去的樓層按鈕。若電梯行進間有其他人員進入,可主動詢問要去幾樓,幫忙按下。電梯內可視狀況是否寒暄,例如沒有其他人員時可略作寒暄,有外人或其他同事在時,可斟酌是否有必要寒暄。電梯內盡量側身面對客人。
到達目的樓層後,一手按住「開門」按鈕,另一手做出請出的動作,可說:「到了,您先請!」客人走出電梯後,自己立刻步出電梯,並熱誠地引導行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