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知┃第27個國際減災日宣傳工作怎麼做
向過往市民發放《種植業保險簡介》《暴雨洪澇的防範》《煙花爆竹燃放安全常識》《易地移民搬遷支持政策明白卡》《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高溫乾旱的防範》等上萬份宣傳資料,通過宣傳展板和主題班會等活動在校園內進行了廣泛宣傳。
利用電子屏幕循環播放防災減災標語,組織觀看主題宣傳展,召開以防災減災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發放讀本學習了解防災減災相關知識、自救互救方法等多形式、多途徑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努力做到「防災減災」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知曉。
2. 如何落實消防大隊行政安排的六項重點工作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六項措施解讀
一、改進消防行政許可和備案申請受理工作。消防行政許可申請資料不齊全的,可以先予登記接收,同時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資料的全部內容。申請資料不齊全,但不影響消防行政許可技術審查的,先予受理申請,允許當事人在行政許可審查過程中補齊。暫時無法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提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規劃部門出具的證明該工程合法性的有效文件後,可以受理審查。
[解讀]:1、為方便群眾辦事,消防行政許可和備案申請材料存在申請人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時,消防行政服務窗口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窗口應當場一次性向申請人告知需補正的材料,並可對現有申報材料進行登記接收,資料補全後正式受理。
2、對於下列申報資料不齊全但不影響消防行政許可技術審查的,可以先予受理申請,申請人應在行政許可和備案審查過程中及時補齊所缺材料:
(1)未能現場提供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合法身份證明文件原件的;
(2)未能現場提供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登記等證明文件,以及相關執業人員身份證、執業證明文件的;
(3)消防產品、裝修材料檢驗結果合格但尚未收到檢驗報告的。
3、個別工程暫時無法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為不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在確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建設單位提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規劃部門出具的證明該工程合法性的有效文件後,消防機構可以受理審查,作出消防行政許可決定。
二、簡化消防手續辦理程序。新、改、擴建公眾聚集場所竣工時可以一並申請辦理消防驗收或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手續,和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的裝修工程,可以不辦理消防設計備案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手續,其中,屬於公眾聚集場所的,直接申請辦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
[解讀]:1、為簡化群眾辦理消防手續流程,對於新、改、擴建的公眾聚集場所,在申請辦理消防驗收或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手續時,可同步申請辦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消防機構應一並受理,並作出許可決定。
2、《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119號令)第二十四條規定:「依法不需取得施工許可的建設工程,可以不進行消防設計、竣工驗收消防備案」。《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規定:「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築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因此,對於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的裝修工程,可以不辦理消防設計備案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其中屬於公眾聚集場所的,直接申請辦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
3、多產權多使用權的商業建築內的店面商鋪實行二次裝修的,應當按規定辦理相應消防手續,並由該商業建築的消防安全管理單位對裝修活動實施統一消防安全管理。
三、實施重大工程項目全程跟蹤指導。對地方重點工程等重大項目,在工程方案或初步設計階段先期介入、主動服務,落實專人全過程跟蹤指導和服務。對消防技術標准規定不明確或者尚未規定的消防設計等問題,提供技術指導,及時組織專家評審。對規模較大、建設周期較長的工程,在確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分項目、分階段實施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驗收。
[解讀]:1、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特別是保障地方重點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各級消防機構應主動了解情況,及時跟進,在重大項目工程方案或初步設計階段先期介入、主動服務,並落實專人進行全過程跟蹤指導和服務。重大工程項目的范圍主要包括:
(1)單體建築總面積大於五萬平方米的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
(2)單體建築總面積大於一萬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機場航站樓;
(3)單體建築總面積大於十五萬平方米的賓館、飯店、商場、市場;
(4)建築高度超過一百五十米的公共建築;
(5)工程概算總投資在五十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工業建設項目;
(6)佔地面積大於七萬平方米的石油化工裝置(建築物)或者總貯量超過三十萬立方米的油庫或者總貯量超過二十萬立方米的甲乙類液體化工庫或者總貯量超過五千立方米的液化烴庫等石油化工項目;
(7)超出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准規定需要提請專家評審或者進行性能化消防設計的其他重大工程項目。
2、對消防技術標准規定不明確或者尚未規定的消防設計等問題,提供技術指導,並及時向省消防總隊報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消防總隊會同省住建廳及時組織專家評審:
(1)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准沒有規定的;
(2)消防設計文件擬採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可能影響建設工程消防安全,不符合國家標准規定的;
(3)擬採用國際標准或者境外消防技術標準的。
3、對規模較大、建設周期較長的工程,在確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經項目主管消防機構審批後,可以分項目、分階段實施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驗收。
四、全面推行服務承諾、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制。在消防行政服務窗口、互聯網消防門戶網站、辦公場所,向社會公開消防行政服務事項、辦事依據、工作流程、辦結時限、服務標准、監督方式等內容,方便群眾辦事和監督。對服務對象的報警求助、業務申請、事務咨詢或舉報投訴等,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員作為首問責任人,依法負責予以辦理、引導和解答。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或承諾的時限,辦結或答復群眾提出的相關事項。
[解讀]:為深入推進服務型和效能型消防部隊建設,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規范執法行為,提升服務水平,消防部隊全面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三項制度。
1、以方便公眾為原則,採取多種方式公開服務承諾,包括:在轄區執法服務大廳、對外辦事窗口或其他醒目位置張貼服務承諾,通過公告牌、電子信息屏和各地消防門戶網站進行公布,編制、發放服務手冊和辦事指南,設置資料索取點,建立咨詢和服務熱線,或通過警民懇談、警民聯系卡、消防微博等渠道發布。同時,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新模式,開辟「綠色通道」,為事關民生的緊急事項提供便捷服務。
2、接待群眾咨詢及外來辦公、辦事人員的首位工作人員,對屬於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辦理或者答復;對不屬於自己職責范圍但屬於本單位職責范圍的事項,先行受理、主動告知,做好接待登記,及時移交或者將群眾引薦至有關承辦人員處辦理,並向群眾說明情況;對不屬於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當場明確告知,耐心解釋,並盡可能提供指導和幫助。
3、限時辦結制是指消防機構對服務對象申請辦理、咨詢或投訴有關事項,在承諾的時限內辦結或答復的制度。除應當場辦結或答復的事項外,按規定向群眾出具相關書面受理憑證,註明承辦人、聯系方式和辦理時限,告知群眾查詢辦理進度的渠道,在規定期限內辦理完畢。法律、法規對辦理時限作出明確規定的,各地承諾的辦理時限不得多於規定的時限;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參照法律、法規規定的同類事項辦理時限,合理確定承諾時限。各地應將承諾的辦理時限通過告示欄、互聯網、電子信息屏等方式向社會公布,並在受理申請時告知服務對象。
五、暢通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渠道。廣泛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途徑、方式、受理范圍和內容等,及時通過「96119」舉報電話以及來信、來訪、消防網(http:// www.js119.com/)等渠道,受理群眾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對舉報投訴妨礙安全疏散行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設施的,在接到舉報後24小時內進行核查,並依法督促整改;對舉報投訴其他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在接到舉報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核查處理情況及時告知舉報投訴人。對核查屬實的,給予舉報人一定獎勵。
[解讀]:1、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擴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覆蓋面,切實消除火災隱患,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96119」舉報投訴中心,明確專人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有關火災隱患的舉報投訴。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機制,健全工作制度,細化工作措施,規范工作流程。藉助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廣泛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途徑、方式、受理范圍和內容以及有獎舉報制度,以更好地服務群眾,快速處理群眾消防安全訴求。
2、對下列火災隱患的舉報投訴,轄區消防機構在接到舉報後24小時內進行核查,並依法督促整改:
(1)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
(2)擅自停用消防設施。
對舉報投訴其他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在接到舉報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
舉報投訴核查後,消防機構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處理。處理情況應當及時告知舉報投訴人;無法告知的,應當在受理登記中註明。對舉報投訴經核查屬實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舉報人一定獎勵。
六、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依託消防網,建立社會消防宣傳資源庫,分類發布宣傳資料,供社會單位和群眾下載使用。健全全省消防隊(站)、消防教育館開放機制,向社會公布開放時間、地點和內容,針對不同的參觀對象編排相應的參觀和體驗內容,發放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常識資料,提供消防安全咨詢,傳授群眾正確的逃生自救和滅火應急處置方法。
[解讀]:1、為滿足群眾對消防安全知識的需求,形象、生動地傳播消防常識,消防總隊對各類消防宣傳資料進行了收集、更新,將在消防網建立消防宣傳資源庫,以電影、電視、歌曲、標語等為主要內容,分類分項發布消防知識,免費提供共享下載服務。社會單位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將消防知識資料進行印刷、張貼或者放映,用於開展日常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個人可以通過查閱資源庫及時學習、了解各種消防安全知識。2、為便於群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消防知識,學習掌握消防技能,增強消防宣傳教育效果,全省消防隊(站)、消防教育館實行全方位開放,通過江蘇消防網或各市消防網站向社會公布開放時間、地點和內容,單位及個人可以進行電話、網路預約。在確保消防隊(站)完成執勤備戰任務的同時,消防隊(站)科學安排對外開放工作,定期更新宣傳設施、豐富宣傳手段,針對不同的參觀對象編排相應的參觀內容和方式,創新開展互動式、體驗式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在「119」消防宣傳日、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和防災減災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期間,還將邀請學校師生、單位員工及社區群眾參觀消防站,發放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安全知識資料,提供消防安全咨詢,傳授群眾正確的逃生自救和滅火應急疏散逃生知識。
3. 關於和保護環境的節日有哪些
2月20日:國際濕地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6月17日:世界荒漠化和乾旱控制日
6月25日:中國土地日
9月16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0月4日:國際動物日
12月29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3)國際減災曰宣傳標語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其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正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更是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要措施。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可喜成績,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已有明顯改善。但由於自然、歷史、人為等原因,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生態環境建設的力量源泉從來就植根於廣大社會公眾之中。在依靠政府加大環境治理保護力度的同時,必須動員廣大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這既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更是徹底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
4. 我想要各大節日的日期,由來以及經典祝福語
一年中的所有節日、所有紀念日 公歷2月7日:紀念日
公歷2月14日:情人節
公歷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公歷3月1日:國際海豹節
公歷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
公歷3月8日:國際婦女節
公歷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公歷3月14日:國際警察日
公歷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公歷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消除種族歧視日
公歷3月22日:世界水日
公歷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公歷4月1日:愚人節
公歷4月7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
公歷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公歷本月第四個星期日: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公歷4月24日:世界青年團結日
公歷4月25日:世界兒童日
公歷5月1日:國際勞動節
公歷5月4日:中國青年節
公歷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公歷5月8日:世界紅+字日
公歷5月12日:國際護士節
公歷5月17:世界電信日
公歷5月30日:中國運動紀念日
公歷5月31日:世界無煙草日
公歷6月1日:國際兒童節、國際兒童電影節
公歷6月4日:國際日
公歷6月5日:國際環境日
公歷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
公歷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
公歷6月25日:中國土地日
公歷6月27日:國際禁毒日
公歷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國際建築日
公歷7月3日:國際合作節
公歷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公歷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 掃盲日
公歷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公歷9月20日:中國愛牙日
公歷9月第三個星期二:國際和平日
公歷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
公歷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公歷10月2日:國際和平斗爭日
公歷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
公歷10月第二個星期三: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公歷10月9日:世界郵政日
公歷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
公歷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
公歷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公歷10月24日:聯合國日
公歷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公歷11月1日:萬聖節
公歷11月17日:國際學生日
公歷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感恩節
公歷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公歷12月5日:社會經濟發展國際志願人員日
公歷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 諾貝爾日
公歷12月25日:聖誕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農歷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歷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歷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農歷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歷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歷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歷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歷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歷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農歷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歷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歷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歷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歷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歷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歷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歷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歷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回答者:沒有網名的網民 - 進士出身 八級 10-11 03:08
一個星期日 黑人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國際麻風節(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1954
2 月 份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2月7日 國際聲援南非日 1964
2月10日 國際氣象節
2月14日 情人節
2月15日 中國12億人口日 1995
2月21日 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 1949
2月24日 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 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3 月 份
3月1日 國際海豹日 1983
3月3日 全國愛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0 饒有情趣的世界婦女節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1979
3月14日 國際警察日(節)
3月15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 國際航海日
中國國醫節 1929
3月18日 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 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 1972
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1976
世界兒歌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1950
3月24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1996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 月 份
4月1日 國際愚人節
4月2日 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7日 世界衛生日 1950
4月21日 全國企業家活動日 1994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70
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 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 1957
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 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 1986
4月26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2001
4月27日 聯誼城日
4月30日 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三個星期日 世界兒童日 1986
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秘書節
5 月 份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1889
國際示威遊行日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國青年節 1939
五四運動紀念日 1919
科技傳播日
5月5日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
5月8日 世界紅十字日 1948
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 國際護士節 1912
5月15日 國際家庭(咨詢)日 1994
5月17日 世界電信日 1969
5月18日 國際博物館日
5月20日 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 1990
中國學生營養日 1990
5月26日 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 1993
5月30日 "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 1925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1988
5月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 1914
救助貧困母親日 1997
5月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牛奶日 1961
5月第三個星期日 全國助殘日 1990
6 月 份
6月1日 國際兒童節 1949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1974
6月6日 全國愛眼日 1996
6月11日 中國人口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20日 世界難民日 2001
6月22日 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國土地日 1991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 1987
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
6月30日 世界青年聯歡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
7 月 份
7月1日 中國共產黨誕生日 1921
香港回歸紀念日 1997
國際建築日 1985
亞洲"三十億人口日" 1988
7月2日 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7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1937
7月11日 世界(50億)人口日 1987
7月26日 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
7月30日 非洲婦女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 國際合作節
8 月 份
8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
8月6日 國際電影節 1932
8月8日 中國男子節(爸爸節) 1988
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 1945
8月26日 全國律師咨詢日 1993
9 月 份
9月3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
9月8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1958
世界掃盲日 1966
9月10日 中國教師節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 1931
9月20日 全國愛牙日 1989
9月21日 國際和平日 2002 2002年以後
9月26日 快樂節日網建站日 2001
9月27日 世界旅遊日 1980?
9月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和平日 1981 1981至2001年
9月第三個星期六 全民國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個星期日 國際聾人節 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世界心臟日 2000?
世界海事日
10 月 份
10月1日 國慶節 1949
國際音樂日 1980
國際老人節 1990
10月2日 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斗爭日 1949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 1949
10月8日 全國高血壓日 1998
世界視覺日
國際左撇子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 1969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紀念日 1911
世界居室衛生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 1992
10月11日 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3日 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 1949
世界保健日
國際教師節
採用格林威治時間為國際標准時間日 1884
10月14日 世界標准日 1969
10月15日 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984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1979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貧困日
10月22日 世界傳統醫葯日 1992
10月24日 聯合國日 1945
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8日 世界"男性健康日" 2000
10月31日 世界勤儉日
10月第一個星期一 國際住房日 198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1990
每年重陽節 中國老年節(義務助老活動日) 1989
11月份
11月8日 中國記者節 2000
11月9日 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992
11月10日 世界青年節(日) 1946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946
11月21日 世界電視日 1996
世界問候日 1973
11月第四個星期四 感恩節
12月份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988
12月2日 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986
12月3日 世界殘疾人日 1992
12月4日 中國法制宣傳日 2001
12月5日 (經濟和社會發展)國際志願人員日 1985
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 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935
世界足球日 1995
12月10日 世界人權日 1950
12月11日 世界防治哮喘日 1998
12月12日 西安事變紀念日 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
12月15日 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20日 澳門回歸紀念日 1999
12月21日 國際籃球日
12月24日 平安夜
12月25日 聖誕節
12月29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1994
12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國際車
"國際年"是由聯合國會員國或某個國際組織向聯合國提議,經聯合國討論並作出相應決議而確定的。1980年,聯合國制定有關"國際年"的原則是:選擇的主題必須符合憲章;優先考慮與經濟、社會發展及人道主義、人權相關的主題;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情況等。"國際年"的其目的是為了喚起世界公眾對全球范圍某個問題的關注,提請各國政府和人民為解決該問題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國際日
21世紀
2003年,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從2005年至2015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從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實施。
2005年:國際小額信貸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crocredit)
2004年:國際稻米年
2003年:國際淡水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Freshwater)(2002年聯合國大會設立)
2002年:國際山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Mountains)
2002年:國際生態旅遊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2001-2010年:世界兒童和平與非暴力文化國際十年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a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oilence for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
2001年:聯合國不同文明間對話年 (U.N. Year of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第53屆聯大1998年11月4日決定設立)
2001年:國際志願者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
2000年:國際感恩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anksgiving)
2000年:國際和平文化年 (International Year for the Culture of Peace)
20世紀
1999年:第一個百年-國際和平大會
(Centennial of the First - International Peace Conference)
1999年:國際老人年(聯合國1992年決定設立)
(International Year of Older Persons)
1998年:國際海洋年(第49屆聯大確立)(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Ocean)
1997-2006年:國際消除貧困第一個十年(第51屆聯大宣布設立)
(First United Nations Decade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1996年:國際消除貧困年(聯大1993年12月21日宣布設立)
(International Year for the Eradiction of Poverty)
1995年:各國人民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死難者國際年(聯大1994年12月2日宣布設立)
(Year of People's Commemoration of Victims of Second World War)
1995年:國際寬容年(聯大1993年12月20日確立)
1995-2004年:聯合國人權教育十年 (U.N. Decade for Human Rights Ecation)
1995年:國際青年年
1994-2004年:世界土著人國際十年(聯大1993年12月21日確立)
(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
1994年:世界口腔衛生年 (World Year of Oral Health)
1994年:體育與奧林匹克理想國際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Sport and the Olympic Ideal)
1994年: 國際家庭年(聯大1989年12月8月宣布設立)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amily)
1993-2003年: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戰斗的第三個行動十年
(Third Decade to Combat Rac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1993-2002年:亞太地區殘疾人十年(Asian and Pacific Decade of Disabled Persons)
1993-2002年:第二個非洲工業發展十年
(Second Instrial Development Decade for Africa)
1993年:世界土著人國際年
1992年:國際空間年(International Space Year)(第44屆聯大宣布)
1991-2000年:第二個非洲運輸與交通十年
(Second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Decade in Africa)
1991-2000年:聯合國禁止濫用麻醉品十年
(United Nations Decade Against Drug Abuse)
1991-2000年:聯合國第四個發展十年
(Fourth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Decade)
1990-2000年:鏟除殖民主義十年(聯大1988年11月22日設立)
(Decade for the Eradication of Colonialism)
1990-1999年:聯合國國際法十年(第44屆聯大宣布設立)
(U.N. Decade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0-1999年:第三個裁軍十年(聯大1990年11月9日決定設立)
(Third Disarmament Decade)
1990-1999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的十年(國際減災十年)(第44屆聯大決定設立)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ction)
1990年:國際掃盲年(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Year)
1988-1997年:世界文化發展十年
1987年:無家可歸者收容安置國際年(國際住房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helter for the Homeless)
1986年:國際和平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Peace)
1985-1994年:亞洲及太平洋運輸和通訊十年(Asian and Pacific Decace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Decade in Africa)
1985年:國際森林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orests)
1985年:國際青年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Youth)
1985年:聯合國年
1983年:世界通信年(聯大1981年11月19日宣布)(World Communications Year)
1983-1993年: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戰斗的第二個行動十年 (Second Decade to Combat Rac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1983-1992年:第一個非洲工業發展十年 (First Instrial Development Decade for Africa)
1983-1992年:聯合國殘疾人十年 (U.N. Decade for the Disabled)
1982年:動員制裁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國際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Mobilization for Sanctions Against the Racist Regime of South Africa)
1981-1990年:第一個非洲運輸與交通十年(First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Decade in Africa)
1981-1990年:聯合國第三個發展十年 (Thir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Decade)
1981-1990年: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第35屆聯大決定)
1981年:國際殘疾人年 (International Year for Disabled Persons)
1980-1990年:第二個裁軍十年 (Second Disarmament Decade)
1979年:國際兒童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Child)
1978年:反對種族隔離年
1976-1985年:國際婦女十年 (U.N. Decade for Women)
1975年:國際婦女年(聯大1972年12月18日通過)
1974年:世界人口年
1973-1983年: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戰斗的第一個行動十年 (First Decade to Combat Racism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1972年:國際圖書年
1971-1980年:聯合國第二個發展十年 (Secon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Decade)
1971年: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行動國際年
1970-1980年:第一個裁軍十年 (First Disarmament Decade)
1970年:國際教育年
1968年:國際人權年
1967年:國際旅遊年
1966年:國際米年
1965年:國際協助年
1964-1965年:太陽極小期國際觀測年
1961-1970年:聯合國第一個發展十年 (First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Decade)
1961年:世界種子年
1961年:國際保健醫療研究年
1960年:世界精神衛生年
1959-1960年:世界難民年
1957年:國際地球觀測年
參考資料:http://www.age06.com/Age06Public/Homepage/Class/Jimmy/ViewArticle.aspx?ArticleID=26715&ClassId=120
5. 氣象 標語
給你一塊磚,引你三分玉
1,部隊要勝仗,必須靠氣象
2,糧草未動,氣象先行
3,埋頭苦幹做氣象,安全建設有保障
4,安全生產有保障,息息相關是氣象
5,莫生氣 象關羽
請笑納
6. 誰有感恩節中英文祝福語
爸,媽,你們辛苦了,我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Dad, Mom, you have worked hard, I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good luck!
7. 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起個副標題
明天更美好
8.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三是「國際減災日」,試著給今年的減災日寫一條宣傳標語:____________
國際減災日,幫幫災民好處多
9. 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口號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都要選定一個主題進行宣傳,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眾對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主題的選擇主要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
2009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旨在呼籲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發布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認定,人類活動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因。IPCC還預計,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洪水、乾旱和其他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此外,天氣、氣候和空氣質量還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空氣中的顆粒物和相關污染物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臟,導致人們患上哮喘、心臟病、肺癌等疾病。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就率先協調大氣成分的觀測和分析。通過利用地面實地觀測站、遙感站、氣球探空儀、飛機和衛星組成的全球網路,專業人員可定時採集有關溫室氣體、氣溶膠和臭氧信息以及傳統的氣象和水文參數。掌握這些信息有助於人們對氣象問題的研究,進而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在2009年世界氣象日的致辭中強調,由於90%的自然災害與天氣、氣候和水害直接相關,因此,加強氣象工作,防災減災,有利於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1961年 氣象
1962年 氣象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貢獻
1963年交通和氣象(特別是氣象應用於航空)
1964年 氣象—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1965年 國際氣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氣監測網
1967年 天氣和水
1968年 氣象與農業
1969年 氣象服務的經濟效益
1970年 氣象教育和訓練
1971年 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2年 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3年 國際氣象合作100年
1974年 氣象與旅遊
1975年 氣象與電訊
1976年 天氣與糧食
1977年 天氣與水
1978年 未來氣象與研究
1979年 氣象與能源
1980年 人與氣候變遷
1981年 世界天氣監測網
1982年 空間氣象觀測
1983年 氣象觀測員
1984年 氣象增加糧食生產
1985年 氣象與公眾安全
1986年 氣候變遷,乾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氣象與國際合作的典範
1988年 氣象與宣傳媒介
1989年 氣象為航空服務
1990年 氣象和水文部門為減少自然災害服務
1991年 地球大氣
1992年 天氣和氣候為穩定發展服務
1993年 氣象與技術轉讓
1994年 觀測天氣與氣候
1995年 公眾與天氣服務
1996年 氣象與體育服務
1997年 天氣與城市水問題
1998年 天氣、海洋與人類活動
1999年 天氣、氣候與健康
2000年氣象服務五十年
2001年 天氣、氣候和水的志願者
2002年 降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 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2005年 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2006年 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2007年 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2008年 觀測我們的星球,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OBSERVING OUR PLANET FOR A
BETTER FUTURE)
2009年 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Weather,climate and the air we breathe)
2010年 世界氣象組織——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 人與氣候
2012年 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
2013年 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
2014年 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
2015年 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
2016年 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1.隆重紀念「3·23」世界氣象日!
2.2010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3.極地氣象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4.加強極地氣象研究,促進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5.從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認識氣候變化的重要性!
6.加強對氣候和氣候變化的研究,更好地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7.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8.加強防災預警體系建設,增強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能力。
9.提倡簡朴的生活文化,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0.准確預報天氣與氣候變化,為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11.加強氣候生態資源監測評估與綜合利用!
12.減緩、遏止氣候變化,保護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13.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善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1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中國是該公約的「締約國」!
15.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