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術館的美術館活動
常設展是展出美術館本身的館藏作品。在常設展中,因為展示空間面積、修內復作業、借出容至其他展覽等原因,藝術品通常會輪流展示。在館藏豐富的美術館的常設展,會包含許多重要的作品,例如巴黎盧浮宮的常設展就包括《蒙娜麗莎》和《米洛的維納斯》。另外,依據藝術作品種類的不同,展示方式也有許多種。許多年代久遠的藝術品會因為展示環境的變化而損壞,此外防止竊盜上的保全設施也必須設置完善,例如將珍貴的作品放入玻璃箱中展示,既可控制箱內的溫度和濕度,確保展示環境的穩定,也可防止竊盜事件發生。也有一些雕塑品會在室外展示,此外也有讓觀賞者能直接觸摸藝術作品,或與其互動,是為了讓藝術作品、空間和觀賞者的行為能結合成為完整的藝術表現,稱為裝置藝術或行為藝術。
❷ 美術館設計的目的是什麼
美術館的基本功能是展示藏品,藏品的展示是美術館的功能的基本面向。美術館是永久性的公益機構,它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而保藏和展示具有文化和意義的藝術品。
最好還是找個設計公司來幫你弄吧,你把你們藝術館的資料整理下給他們,他們會幫你弄好的。推薦你找上海稻禾設計公司,他們做的挺好的
❹ 李大鈞的展覽策劃
百雅軒從2004年開始,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有影響的藝術展覽。代表性的有:吳冠中油畫長卷1974年長江特展(2004年,中華世紀壇),吳冠中2005年新作展(2005年,中國美術館),吳冠中對故宮博物館捐贈作品展(2006年,故宮),吳冠中走進798(2008年,北京798橋藝術空間),版畫盛典——為奧運喝彩藝術展(2008年,北京798),羅爾純藝術展,中國水彩畫名家提名展(2010年,上海百雅軒畫廊),實踐的力量——中國版畫名家邀請展(2010年,上海百雅軒)、張光宇藝術回顧展、祝大年藝術展、北京版畫博覽交易會等。
連鎖畫廊:百雅軒致力與連鎖畫廊的發展的模式,已經在北京、上海、香港設立了5家連鎖畫廊,營業總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並創新了與連鎖畫廊互動互補的「百雅軒藝S空間」連鎖模式,成為中國有代表性的藝術產業化發展模式。百雅軒798藝術中心被文化部評為全國誠信畫廊。
版畫產業基地:百雅軒版畫院(百雅軒藝術基地)是中國領先的版畫製作和出版機構,是百雅軒的核心優勢之一。百雅軒版畫藝術產業園是北京市支持的文化創意產業典型案例,擁有一批來自全國高等美術院校的版畫專業人才和專業配套的版畫製作設備,為藝術家出版、製作高水準、專業化的絲網版畫、石版畫、銅版畫、木板水印藝術品,實現了與專業版畫標准和國際藝術市場接軌的良性運營模式。多年來,百雅軒還探索延續了珂羅版書畫復制技術的發展。形成了版畫技術的全面研發和獨特的核心競爭能力。
2011年12月,百雅軒引進國際知名的投資集團IDG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計劃推動百雅軒上市融資。成為較早引進國際主流資本的藝術產業案例。
2、 李大鈞(1952~),男,回族,冀籍大同市人。中國回族學會會員。當代歷史學者。20世紀70年代初起,與弟李大宏合作相繼在《大同報》、《山西革命英烈》、《大同日報》、《生活晨報》、《大同文史資料》、《大同市志》、《山西歷史文化叢書》、《紀念辛亥革命論文集》、《文史月刊》、《回族研究》、《黨史文匯》、《山西穆斯林》、《穆斯林通訊》、《呼和浩特回族史料》、《中國統一戰線》、《山西統一戰線》、(中國社科院《黨政幹部理論學習文選》)、《團結》雜志、《團結報》、《科學導報》、《伊斯蘭文化研究》、《內蒙古穆斯林》、《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塞北文苑》、《人民政協報》、《山西政協報》、《潮流》雜志等國家和省市報刊及媒體刊發各類史學論述累計二百多萬字。
主要代表作有:《辛亥革命與孫中山政黨政治思想》、《辛亥革命與清末中華民族的危機》、《山西鐵路史話》、《雲中驕子趙革非》、《山西也有大京九》、《呼市、大同穆斯林之間的世代交往》、《賽典赤·贍思丁在西京各地的成長足跡》、《大同伊斯蘭教研究》、《大同清真寺碑文賞析》、《大同話向普通話的發展過渡》、《大同各地居民的文化性格》、《大同清真寺明天啟二年碑記鑒賞》、《大同市志·黨派卷》、《大同市志·人物卷》、《二十世紀大同民居的發展變化》、《大同各地居民的文化性格》、《事業未盡身先死——記為解放大同做出重要貢獻的馬仲同志》、《大同話向普通話的發展過渡》、《山西也有大京九》、《首都北京與古都平城》、《司母戊鼎與李峪犧樽》、《地下文物與地上古跡》、《彭繼先事略》、《抗日初期傅作義與中共合作見聞》、《大同回族姓氏沿革》、《西京各地發生的伊斯蘭教大事》、《呼市、大同穆斯林之間的世代交往》、《大同清真大寺》、《賽典赤·贍思丁在西京各地的成長足跡》、《大同知府李桂林》、《追述賀龍羅榮桓聶榮臻羅瑞卿等中央首長相伴在山西大同視察的日子》、《尊重他人研究成果,恪守治史職業操守》、《趙革非:晉綏早期革命者的悲壯人生》、《平城統戰旗正紅——新中國成立以來奮發前行的大同市統一戰線工作》、《北魏王朝推廣的養老保障制度》、《大同:令人矚目的國際大都》、《古都平城開創了皇帝成佛的歷史》、《讓文明意識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歷史上的大同外交》、《古城佛地帝王青睞》、《世界都市國際名城》、《中共大同市委多項措施助推新時期統戰工作》、《大同商人走遍全國》、《商人世家出雲中》、《大同地區回族聚居村村史探究與小康建設調查》、《五卅慘案與大同各界轟轟烈烈的援滬運動》、《大同驚現:原國民黨政要手跡》、《大同古代工業》、《鳯臨閣飯店與大同回族》、《大同人心中永存的豐碑》、《二十世紀大同民居的發展變化》、《大同清真女寺創建始末》、《豐川書院之演變》、《孫中山蒞晉演說的歷史功績和現實意義》、《試論北魏王朝由京師平城向全國各地推廣的養老保障制度》、《元代的大同》、《隋唐的大同》、《大同古代工業》、《大同鐵路史話》、《大同回回民族簡史》、《大同晉商》、《大同回族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晉商史料全覽·大同卷》中「元·明·清·近代·人物」、《大同史要·隋·唐·元》、《大同歷史人物·隋·唐·元·明·清·近代·人物》等。作品多被《人民網》、《國家博物館網》、《鳳凰網》、《龍源國際期刊網》、《中國期刊資料庫》、《光明網》、《萬方資料庫》、《學術文摘》、《中國生活網》等知名網站收藏或轉載。其中:《辛亥革命與孫中山政黨政治思想》在「辛亥革命與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的振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論文,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高評;《孫中山蒞晉演說的歷史功績與現實意義》2007年8月榮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暨理論成果一等獎」,並被收入《中國重要會議論文集》;《大同和平解放的組織者——趙漢》收集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匯編、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理論工具書《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新世紀黨政幹部理論學習文選·先進文化卷》,並被評選為優秀論文。2006年2月,該文還榮獲《首屆「新禹杯」山西統戰好新聞》獎。個人事跡入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❺ 美術館的展覽方式
美術館是指保存、展示藝術作品的設施,通常是以視覺藝術為中心。最常見的展示品是繪畫,但雕塑、攝影作品、插畫、裝置藝術,以及工藝美術作品也可能會被展示。美術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展示空間,但有時也會用作舉辦其他類型的藝術活動,例如音樂會或詩歌朗誦會等。此外美術館通常也兼具推廣與文化相關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展覽方式:
美術館最重要的活動是舉行藝術品展覽。展覽可分為企劃展和常設展。
企劃展
企劃展是展出與特定主題相關的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通常會在某方面有共同點(例如相同藝術家、相同時代、受到相同風格影響等)。除了展出舉辦展覽之美術館的館藏外,也可能會向其他的美術館或私人收藏家商借藝術品。企劃展通常是在特定的期間內舉行。企劃展也有可能是由媒體、企劃公司、商業公司等出資或主辦,此類非美術館主辦的企劃展,有可能會在許多不同的美術館中輪流展覽,這樣的方式稱為「巡迴展」。
常設展
常設展是展出美術館本身的館藏作品。在常設展中,因為展示空間面積、修復作業、借出至其他展覽等原因,藝術品通常會輪流展示。在館藏豐富的美術館的常設展,會包含許多重要的作品,例如巴黎盧浮宮的常設展就包括《蒙娜麗莎》和《米洛的維納斯》。另外,依據藝術作品種類的不同,展示方式也有許多種。許多年代久遠的藝術品會因為展示環境的變化而損壞,此外防止竊盜上的保全設施也必須設置完善,例如將珍貴的作品放入玻璃箱中展示,既可控制箱內的溫度和濕度,確保展示環境的穩定,也可防止竊盜事件發生。也有一些雕塑品會在室外展示,此外也有讓觀賞者能直接觸摸藝術作品,或與其互動,是為了讓藝術作品、空間和觀賞者的行為能結合成為完整的藝術表現,稱為裝置藝術或行為藝術。
❻ 美術展覽 策展人 和展覽策劃一樣嗎
作為當代藝術策展人需要具備哪些本事?
這是前不久我給沃什(Victoria Walsh)教授提的問題。沃什女士是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主管、藝術史與策展專業教授,她曾任英國泰特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和策展人,既有實踐經驗,又有教育經驗。在她看來,作為當代藝術項目策展人最需要具備的是「策展意識」。這話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是如果我們結合該校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來討論,就容易理解了。
1992年,英國皇家美院開設了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從那時到今天,該專業已培養了308位碩士和6位博士。這些學生來自40多個國家,有豐富多元的文化背景,而學校提供的課程在全球化的文化氛圍中,持續引領學科潮流,讓學生真切理解策展的要義,在國際專業領域得到了高度尊崇。同時該校也在持續20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展人培養理念與完備的教學規劃。
從手頭拿到的最近一屆(2015到2016學年)策展人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料看,該校強調了這樣一種理念:策展專業的學習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協作與適應能力。這是一種基於實踐的學習和以研究為主導的教學。也就是說,要將知識的傳授與研究和創造性的激發結合起來,在參與策展的實踐中學習並研究「策展」理論。為此,該校在相關課程的設置上不設學科藩籬,在教學中強調與藝術家和公眾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通過主動學習、協作溝通,來創新發展「策展」理念與方法。
在沃什教授看來,皇家美院的策展人教育要讓學生充分認識並理解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要性,要了解「策展」不只是一種「實用技能」,而是理念的展現形式,是一種實踐形式。要通過思考與實踐,進行反思與創新,從而超越現有的策展模式。為此,他們在專業與學術領域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特殊背景和公共資源與環境優勢,引導學生制訂自己的策展議程,採用獨立或合作策展的方式進行策展實踐,以培養學生具有跨學科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當代藝術策展本質的求真精神與策展能力。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合格的策展人,理論思考和策展實踐是兩翼並舉的,超越表象的理性思辨與接地氣的策展實踐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推動策展活動不斷創新的前提。除此之外,策展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一個充滿自信,能夠積極投身於當代藝術的策展實踐、具有冒險精神和突破陳規、把握創意的掌控能力,能夠形成讓人信服的策展思想、清晰地架構既定的策展項目,找到方案的准確定位,這樣的策展人便是他們所期待的。而要造就這樣的人才,在教學環節主要是通過課程設置、教學框架與教學重點的確定來體現的。
從課程設置看,該校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意識的策展人,在當代藝術策展領域,能有效而又充滿自信地開展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課程設置上他們細分出若干要求。一是培養學生具有社會、文化與政治意識,要有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對藝術倫理的實踐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信實驗激發創新思維,尋求創新發展;三是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能在各種情況下以靈活的方式找到資助、開展工作;四是培養學生具有清晰的溝通能力、制訂合適的指標以及明確的目標定位;五是培養學生的協同能力,能夠主動積極地協助策劃。顯然,這樣的課程設置既有思想性又有操作性。
再看他們的教學框架與教學重點,總體上他們試圖通過對當代藝術的展覽、展示,對藝術收藏品展開的討論,以及對公共領域公共項目的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解釋能力和批評分析能力,強化對這三種能力的培養。為此,他們也細分出若干要求。一是要求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理論模型和知識觀念應用到對當代藝術的理解上;二是要求學生運用清楚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專業的書面表達能力與合作對象進行有效溝通;三是要熟悉美術館、博物館、畫廊以及其他藝術委託機構,開展策展實踐;四是要提升對策展事務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展覽製作能力;五是要增強職業道德和策展人的責任感。協調好與藝術家和社會公眾的關系。六是要處理好與資助人和資助機構的關系。
從培養目標到課程框架以及設置要求,從抽象的原則到具體量化的教學指標,英國皇家美院對策展人的培養是有系統考慮的。不過,僅僅看教學這一面還不夠,皇家美院對策展人的培養還有研究的一面。注重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策展實踐,是該校在國際策展人領域持續保持其權威地位的「秘訣」。事實上,皇家美院的策展人培養計劃不僅包括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還包括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在他們看來,研究工作也是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是知識不斷更新循環的過程。將研究型教學與實踐性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僅令理論常新,而且令策展活動更有深度。
目前,該校在基礎研究和教學創新方面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的格局。學生所做的策展項目,不僅有校內研究成果的支持,還可以與國際夥伴進行合作,這就大大拓展了研究視野和實踐機會。這一點可以從他們對研究課題的選擇上得到印證。比如,他們以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方法,對視覺藝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相互激盪以及當代社會的熱點問題,予以了極大關注,通過學術研究和策展實踐,一方面回應了社會關切,深化了策展選題,另一方面也推進了策展理論與方法的發展,使研究、教學、策展實踐三方面受益。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在下一篇文章中,將通過對策展研究生培養項目在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不同課程與教學方法的細致解析,來透視其中的奧秘。
❼ 最近在策劃一個跟當地國有美術館合作的一個方案,關於藝術化教育方面的
個人建議:首先全面了解下國有美術館的整體情況,(是否免費開放?開放日回的時間?流量?使答用的用途…………)具體就不一一列舉了,然後根據你們合作的出發點(為你們提供免費的場地使用?亦或是你們為美術館客流導入?……)還是其他而定。美術館其實無外乎就是求名或是求利,就看具體你們項目方案的契合度了
❽ 誰能給我一個文獻展的策劃方案,實例的,感謝
一.確定展覽主題、學術定位。
(一)展覽總標題:北京首屆主題文獻展
分標題:(1)潛默.靜默(2)曖昧Ⅲ(3)權充Ⅳ
潛默藝術關鍵詞:禪、自然、樸素、不張揚、無為、似乎無表現、無知之知、不修之修、無欲、不動聲色、靜、神秘不可說、說不清、無、「軟」、淡、非個性、負的方法。
權充藝術關鍵詞:選擇、拿來主義、挪用、剽竊、抄襲、知識產權、反個性、無知之知、似乎無表現、原創性、似乎無意義、自動轉換、復制、仿製、拷貝、篡改、盜版。
曖昧藝術關鍵詞:不確定、模糊說不清、態度不明、持續糾纏不清、軟傷害、正負1度的搖擺、偽善而似乎平靜、立場不堅定、混沌、負的方法、和泥、歧義的、模稜兩可、多元。
(二)學術目標及意義。
「北京首屆主題文獻展」是一次策展人尋找分析藝術內在規律和敏銳的現實洞察力,著眼現實,展望未來。
1.該活動以主題文獻展的形式展覽,展覽中設分主題展。
2.打破普遍展覽拼盤、亂燉形式,以敏銳的學術定位先行,突顯藝術思潮和走向,經得起圈內外人士評論,從而最終得到歷史的沉澱。
3.以後計劃不同時段邀請不同策展人,各擬分標題和概念,各自獨立策展,同時同地舉辦主題文獻展,營造新的學術氣氛,推動新的思潮走向,打造「北京主題文獻展」的藝術品牌。
二.目標人群定位。
吸引圈內外各界人士關注,營造XX藝術區學術氛圍及擴大收藏范圍。
1. 專業群體:藝術評論家、策展人、收藏家、藝術家、畫廊、拍賣公司、美術館、文化名人
2. 圈外人士:私營企業主、白領、時尚傳媒及其它文化圈、收藏機構,促進學術展收藏及良性發展。
三.擬定場地及展覽時間。
宋庄XX藝術區(主辦方)
初擬三層場地各展出一分主題展,避免相互干擾,學術「篡味」。
暫定:2007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間開幕,以策展進展定開幕時間,盡量提前。
四.社會宣傳活動。
活動目的:發布「首屆主題文獻展」信息,引起特定人群關注,展示藝術品牌化信息,為展覽及主題文獻展品牌做展前鋪墊和預熱。
媒體選擇:時尚刊物、專業刊物、電視、戶外、網路。
1.報紙:競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精品購物指南、北京晨報、信報等(刊物選擇、版面占據及版面位置具體待定)。
2.時尚刊物:《時尚》《青年視覺》等。
3.專業刊物(側重當代藝術刊物):《江蘇畫刊》《藝術世界》《美術文獻》《藝術當代》《今日美術》《當代美術家》等。
4.戶外:XX藝術區展覽招貼、廣告牌、海報、請柬
5.網路(專業及其它網路並進):美術同盟、雅昌網、2021網、218網、畫網、畫家村、宋庄印象、中國當代藝術網、東方視覺等。
發布:
1.刊物發布:提前1個月將評論家文章及展覽資料發出。
2.報紙:開幕提前一周發第一次通稿,引發各界圈外人士關注。
3.戶外:大型標題提前一個月,海報提前一周發出貼出。
請柬提前3—4天發出:地點側重大山子藝術區、酒廠、宋庄、美院、環鐵、草場地等藝術區。
4.網路:展前10—15天給網站提供信息,提前一周發布消息。
五.學術活動。
(一)總標題:首屆主題文獻展
分主題: 潛默.靜默 權充Ⅳ 曖昧Ⅲ
時間:2007年5月~ 6月
地點:中國.宋庄.XX藝術區
展覽主辦:XX藝術區
展覽策劃:張海濤
(二)展覽擬邀藝術家:
潛默.靜默展:蔡衛東、楊文勝、唐城等約十五位藝術家
權充Ⅳ展:劉港順、華繼明等五位藝術家
曖昧Ⅲ展:張義旺、韓冰、林兵、馮兮等五位藝術家
六.工作日程及注意事項
|
1.通知藝術家准備作品及新作品
2. 收集藝術家作品資料,按印刷質量收集
3. 整理資料、設計海報、請柬、畫冊
4. 印刷海報、請柬、畫冊
5. 布展(4天)、酒水(1天)、運輸作品(2天)、戶外宣傳活動(2天)
6. 開展(下午3:00)
7.整理資料,舉辦學術研討會
8. 後展開後期宣傳工作、網路發布、書刊發稿、資料寄發評論家、策展人
七.展覽費用預算
八.北京第二屆主題文獻展分主題策劃草案邀請及徵集
1. 尋求和邀請有意向合作的當代藝術策展人
2. 方案主題明確,學術性強
張海濤
藝術家、獨立策展人。
2004年策劃當代權充藝術展Ⅰ
2006年策劃當代權充藝術展Ⅱ
2006年策劃當代權充藝術展Ⅲ
2005年策劃曖昧.昧曖藝術展Ⅰ
2005年策劃曖昧.不確定性表達Ⅱ
發表評論文章《中國權沖(充)藝術——選擇、復制、篡改》、《「曖昧•不確定性表達」》、《關於曖昧.權充藝術的訪談》、《潛默 . 靜默(潛默藝術)》
聯系方式
電話:(010)69598654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