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包頭宣傳部烏雲

包頭宣傳部烏雲

發布時間:2021-07-10 16:26:43

① 沒有籃球場的大板蒙古族中學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委員會關於火炬手資格確認的公告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北京奧運會聖火將於2008年7月11日至13日在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和赤峰市進行傳遞。由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委員會在全區范圍內選拔產生的378名火炬手和受中國奧委會委託在內蒙古體育界選拔產生的58名代表中國奧委會的火炬手,已由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進行了資格確認,現將火炬手名單予以公布(以姓氏筆劃為序)。

包頭市

馬惠玲 女 39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工人
烏雲達來男 34 蒙古族 包頭市五當召教管會宗教人士
巴音烏拉男 39 蒙古族 包頭市蒙古族中學教師
巴曉雯 女 43 蒙古族 包頭市統計局公務員
文靜波 男 31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公務員
王月霞 女 50 漢族 包頭市永發建築材料加工廠管理人員
王恩光 男 35 漢族 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法律工作者
王晶嵐 女 48 漢族 昆都侖區法院法律工作者
司永濤 男 53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邊雪峰 男 29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公務員
龍 梅 女 55 蒙古族 東河區政協公務員
劉興國 男 81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退休教師
劉明忠 男 67 漢族 包頭市政協退休人員
劉俊玲 男 41 漢族 內蒙古錦林食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劉翌君 男 48 漢族 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管委會公務員
劉慧君 女 31 漢族 包頭市第二十九中教師
孫志剛 男 42 漢族 包頭市中心醫院醫生
戎鵬強 男 42 漢族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人
朱振三 男 49 漢族 燕京啤酒(包頭雪鹿)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文梁 男 49 漢族 包頭市體育局公務員
張興有 男 47 漢族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學海 男 33 漢族 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工人
張 林 男 34 滿族 包頭市裕林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 靜 女 25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李麗娜 女 29 漢族 包頭市園林處銀河管理所技術員
李志強 男 54 漢族 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公司管理人員
李鎮西 男 47 漢族 包頭市商業銀行管理人員
肖 楠 女 32 漢族 包頭日報社記者
陳二翩 男 42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煉鐵廠工人
陳曉飛 男 37 漢族 包頭市中心血站醫生
尚曉玲 女 37 漢族 包頭市環衛局工人
羅海明 男 30 漢族 包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薄板坯連鑄連軋廠工人
鄭春義 男 55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昆區分局公務員
厚瑞傑 女 51 蒙古族 包頭市歌舞劇團演員
祝 靜 女 45 蒙古族 包頭市直屬機關工委公務員
胡艷華 女 43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郝建華 女 32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鍾國慶 男 42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公務員
徐 磊 男 27 漢族 包頭市地稅分局昆河鎮徵收所公務員
郭 沖 男 39 漢族 包頭市第九中學教師
高萬河 男 48 漢族 華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曹忠英 女 53 回族 包頭市體育局公務員
麻春雁 男 52 回族 包頭市師范學院教授
繆文民 男 44 漢族 內蒙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藺繼榮 男 44 蒙古族 包頭市專利事務所研究員
薄 軻 男 31 漢族 包頭市廣播電視局記者

體育系統

烏蘭阿塔 男 55 蒙古族 內蒙古體工一大隊管理人員
王海燕 女 29 漢族 赤峰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包龍山 男 52 蒙古族 通遼市體育局公務員
吉呼浪圖 男 42 蒙古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呂 福 男 54 漢族 內蒙古體工二大隊管理人員
達布希拉圖男 37 蒙古族 錫林郭勒盟民族體育學校教練員
李雲西 男 53 漢族 阿拉善盟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李 剛 男 69 漢族 內蒙古體育局退休人員
李志友 男 41 滿族 內蒙古體育局公務員
楊繼雄 男 53 漢族 烏海市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孟克巴特爾 男32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② 烏雲其木格與布赫的關系是什麼

連任兩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退休後,作為蒙古族代表的烏雲其木格,進而當選為第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並於2008年3月份獲得連任。

③ 內蒙古包頭有哪些明間傳說故事

地仙和歌仙的故事
化州中部的六皇嶂有33峰,其中一座主峰叫劉仙頂,一座主峰叫玉盤峰。相傳歌仙劉三姐曾在那裡生活過,這二座峰因此而得名。在六皇一帶的山徑路口,立著一些奇妙的石像。它們形態可掬,面孔酷似農民,這就是地仙—牧童佛子。說起地仙佛子大哥,他和歌仙劉三姐還有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哩!

出生粵北的歌仙劉三姐,因傳歌來到粵西。她步入橘州(化州)六皇時,環顧四野景色。一陣清風拂面,飄來了悠揚動聽的笛聲。當三姐循聲覓人時,宏亮的歌聲又從橘樹林中飄了過來:

橘花開在山崖前,如花妹子站路邊。

花想春風魚愛水,馬思青山雁戀天。

原來,牧童佛子在橘林子里憩息,見到一位少女在山徑路口徘徊,象一朵鮮艷的彩霞,緩緩地向面前飄來,就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三姐遇上了如此聰慧又俏皮的男子,稍加思索,隨口即出:

哎—

雙峰山下樹婆娑,我是嫩鳥初出窩;

黃蜂采蜜遇上刺,烏鴉撞上巧八哥。

三姐的歌才使牧童佛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佛子的憨直、 聰明也讓三姐感到可親可愛。山歌對答了大半天後,兩人心中愛的橋梁也開始搭上了。此後,佛子跟三姐學唱山歌,橘州流行的山歌加了「哎」的起音,唱法上也改進了很多。
一天,佛子和三姐在六皇山上探勝觀景,到了煙霞洞。佛子把牛拴在洞口的試劍石上,雙雙步入洞中,見將軍石大小各一,平滑如席。他倆坐在石上對起歌來,一問一答,一唱一和。因時間太長了,大犍牛等得不耐煩,用力一踏,把試劍石踏裂成了三塊。至今,試劍石上的牛腳印依舊很清楚哩!

他們走出煙霞洞,過九吊水,瀑布從峰前而降,萬丈飛流直瀉龍潭。這龍潭灣畔,翠竹青青,幽靜柔美。三姐為了考驗佛子對她的感情,假裝失足,跌落深潭裡。佛子連衣跳進潭中,把三姐托出了水面。三姐如出水芙蓉,儀態萬千,一雙明眸對著佛子笑。此後,他倆常雙雙到此流泉中沐浴,浴後到岩高百丈的東嶺對歌。後人稱此潭為龍鳳潭,此山為劉仙頂。

三姐和佛子深深地相愛著,時光似箭,不覺已過數年。在佛子的再三要求下,三姐決定帶他四齣傳歌。因佛子沒有跨澗越谷的飛天本領,三姐讓他拉著飄帶乘鶴而去。佛子按照三姐的吩咐,閉上眼睛飄盪了一陣子。他想俯視橘州美景和偷看三姐騰空旅天的英姿,不自覺地睜開眼睛,當即從高空上摔了下來。三姐痛心地在三叉路口找到了昏迷不醒的佛子。為了救活佛子,三姐得到隱居高峰瑤池的羅辯仙人的幫助,在玉盤峰上煉起丹來。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煉丹救治,佛子終於轉了陽。佛子康復後,三姐帶他步行到桂林傳歌去了。他倆把橘州盛產的橘紅也帶到了桂林,自此桂東南一帶也象橘州一樣,盛產橘紅。

銀坑
高州有個銀坑村,這里流傳著一個優美動聽的神話故事。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里重巒疊嶂,古樹參天,山寒水冷,貧窮落後。大山腳下有條丘家村,村中有個名叫丘寶山的人,是個百里挑一的好青年。有一年,村中半數的人得了心痛病,當地醫生說一定要新鮮的銀參才能治這種病。為了醫治村民的病,寶山主動進山找參。他找呀找,找了七天七夜,好不容易才在百丈崖找到了一株銀參,又挖了七丈余深,仍然不見銀參。此時他已精疲力盡,十個手指都劃破了,鮮血染紅了泥土,突然昏死過去。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他醒過來,定神一看,自己竟躺在白花花的銀坑上,手中握著一支亮晶晶的銀參薯。他高興得飛快地跑回家,熬好參湯,分別送給病人吃,果真湯到病除,眾人歡天喜地。這時,寶山又把發現銀坑的事告訴大家。喜訊傳開,方圓數十里的山民百姓絡繹不絕地前來一睹銀坑奇觀。只見兩岸銀磚堆疊半里長,寶光閃爍,燦爛刺目;入口處,有威武的銀將軍把守;兩側,有銀獅銀象、銀豬銀牛、銀貓銀狗。好一個銀的世界!從此以後,丘家村易名銀坑村。坑內的財寶,丘寶山分文不要,全部用來救濟災民,使周圍的百姓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不久,有個州官殷太守得知丘寶山發現銀坑的消息,立即派人大馬傳令丘寶山交納銀貓一隻,用於練兵。寶山與眾鄉親商議後,派人把銀貓送去,殷太守把它藏進了自己的密室。事隔數日,殷太守又傳令丘寶山交納銀豬一頭用於抗擊異族騷擾。寶山與眾鄉親商議後,又派人送去銀豬一頭,太守又藏進了自己的密室。半月後,殷太守又傳令丘寶山火速繳納銀牛一頭,用於保國安邦。接著,縣老爺又傳令丘寶山繳納銀寶各二件,奉獻皇上。丘寶山暗想,一月之內,四面八方都伸手要寶,怎生了得,分明是勒索。他於是派人偷偷打聽,察知了殷太守貪污銀寶的事。大家對官府如此巧取豪奪都很氣憤,堅決拒絕向官府送寶。州官、縣官知道後,十分惱怒,立即發兵上山搶寶。寶山率領百姓英勇護寶,但由於手無寸鐵,寡不敵眾,終於戰敗。正當官兵下銀坑搶奪銀寶的時候,驟然狂風怒氣,吹得官兵睜不開眼、直不起腰。那時銀虎、銀獅募地變成活的猛獸,咬著搶寶的官兵哭爹叫娘,慌忙擲還財寶,抱頭逃命。從此以後,銀坑雖在,但銀包卻無影無蹤了。

仙鶴獻玉的故事
信宜的玉石為什麼藏量這么豐富?這里有個故事。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德亮圍(今信宜市金垌鎮)到處都是山。山裡有一座小村莊,村裡住著一個孤苦伶仃的姑娘。這姑娘勤勞勇敢,聰明伶俐,生得花容月貌,且為人心地善良。

一天,姑娘上山打柴。突然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忽然「隆」的一聲,從空中掉下一團白色的東西。她走近一看,「咦,原來是一隻遍體受傷的白鶴」。她立即從身上撕下布塊給它包紮。說也奇怪,剛包紮完,頓時風停雲消雨散,山裡恢復了平靜。她用手摸了摸白鶴的心臟,它還在跳,於是,便立即取下頭上心愛的珍珠,研成碎末,鋪在傷口上止血。白鶴慢慢蘇醒過來了,只見它睜開一雙機靈閃亮的眼睛。從口中吐出一顆碧玉並說道:「善良勇敢的姑娘,如果你要什麼東西,只要三呼碧玉,它就會幫你忙的,萬一遇到危難時,只要四呼碧玉,它就會替你排危難。」說罷,白鶴化作一朵祥雲,向西北方飄去了。姑娘又驚又喜,把寶玉藏進籠子里,並叫了三聲,於是滿滿的一籠雞鴨出現了。她把這雞鴨分給窮人。接著她又把寶玉拿到谷圍里,連叫三聲,滿滿的一圍稻穀就出現了。她又把這些稻穀分給了鄉親父老,以解除他們的飢饉。此後,凡是鄉親父老有什麼困難,她都有求必應。鄉親們都尊稱她為「再世觀音」。

話說鄰村有個無惡不作的村霸,花名叫作「大頭蛇」。他聽說這個農家妹美若天仙,早已垂涎欲滴,今又有那寶玉,就頓生歹心,帶了家丁和豢養的狼狗去搶,妄想連人帶玉占為己有。好心的村民傳訊給姑娘,並放出看家狗去阻攔,讓姑娘贏得時間,爬上了山頭。村霸喝令家丁急起直追。眼看村霸越來越近了,她突然想起那仙鶴的話,急忙從懷里掏出寶玉,連呼四聲,話音未落,一根大棒從天上飛打下來,「劈啪」一聲,村霸腦袋便開了花。此時,被姑娘治好傷的白鶴領著六隻白鶴從雲埠含碧玉翩翩飛來,在雲開大地上空盤旋三周,將碧玉撒播在雲開大地上,歡叫三聲,然後托著姑娘振翅離去。白鶴播下的碧玉,後來入地變成一座座蘊藏著碧玉的大山。

望夫山
電白縣與陽江市交界之地,有一座望夫山,那裡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那裡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邊有個小山坡。山坡上住著一個勤勞的小夥子,名叫阿海。

阿海從小失去雙親,無依無靠,但他卻在艱苦的勞動中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他能在水底里睜開雙眼,是打魚採珠的能手。

一天,阿海在海上打魚時救起一位遇難的姑娘阿珍。這個姑娘是春山(即現在的陽春)人,只因惡霸要強占她為妾,她不甘受凌辱虐待,與其父半夜乘船逃跑。誰知中途觸礁沉船,她有幸遇救,父親卻不知去向。

姑娘深感阿海救命之恩,阿海亦很同情姑娘的不幸遭遇。不久,這兩個青年便結成了夫妻。

阿珍勤巧,阿海能幹,生活過得很和睦。阿珍不但心靈手巧會持家,而且還是個好歌手。她常常自編歌仔,教阿海一起唱歌:

「茅棚一間網一張,粗茶淡飯幾甜香!

妹不嫌哥哥愛妹,同喝粥水勝蜜糖。」

「哥哥唱歌阿妹編,哥哥打魚阿妹藤。

哥妹合力勤快做,不愁吃來不愁穿。」

俗話說:好花難栽,好景不長。遙遙萬里的皇帝,聽說南海有珍珠寶貝,便派了個採珠使帶著幾千官兵,到沿海一帶拉船抓丁出海,給皇家打撈珍珠。阿海也被抓走,阿珍哭得死去活來。但官兵如狼似虎,窮家妹有什麼辦法呢?阿珍一路送夫,一路唱著凄涼的歌:

「送哥送到漠江濱,淚灑江邊雨淋淋。

大河水漲魚分路,哥妹分路不分心!」

丈夫被押去出海採珠後,阿珍每天傍晚都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盼望著阿海快點回來。

然而,人間有恨,大海無情。日子一天天流逝,卻不見阿海的蹤影。半年後,一位逃跑出來的漁夫告訴她:阿海在採珠時,遇上了鯊魚群,為了大夥,他勇斗鯊魚,血把海水都染紅了…… 阿珍聽了暈倒在地,三天三夜吃不下東西。她爬到山坡頂上,面向大海,用沙啞的喉嚨唱著:

「想哥日長夜更長,眼淚流了一筐筐。

若把眼淚當海水,海潮漲過漠陽江。」

唱罷,淚雨滂沱,大海咆哮。據說當天海潮大漲,漫過漠陽江,把好幾船運送珠寶的官兵都淹沒了。風雨過後,阿珍化作了一塊挺立的石頭。年長月久,這一帶海灘變成了陸地,小山坡也變成了巍峨蔥郁的大山,人們遂叫它為望夫山。

虎頭山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電白沿海一帶風光旖旎,物產豐阜,人們男漁女織,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這里的南海島上有一條高涼俚村,村裡有一後生,因屬狗,父母叫他阿狗。阿狗生得英俊偉岸,智勇雙全,百般武藝,樣樣皆能.且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深得鄉民的愛戴。

傳說海龍王有個女兒叫龍三妹,芳齡十八,天生麗質,聰明伶俐,因長鎖宮禁,整天悶悶不樂。那天突然春心躁動,便偷出龍宮到海岸遊玩。當時,正值陽春三月,南海島上春光明媚。龍三妹游到南海島時,便沉醉在美麗的景色里。忽然她看見一個後生捕魚歸來,全身洋溢著男性的青春魅力,簡直令她驚呆丟魂,頓生愛心。她一經打聽,得知他叫阿狗並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心想,今生今世能與阿狗生活在一起該是多麼的幸福啊。於是,龍三妹借故認識阿狗。阿狗也為龍三妹的美貌和落落大方的言談舉止所傾倒。心有靈犀一點通,很快,兩顆心就進發出愛的火花,他們談世情,講天理,越談越投機。在一個風清月朗的晚上,他倆指月為媒,結為伉儷,並發誓:海枯石爛不變心。不久,龍三妹身懷六甲。

海龍王不見愛女,心急似焚,派出身邊大將獨眼龍帶領一大隊蝦兵蟹將四處尋找。經過六六三十六天的查找,最後得知龍三妹已跟凡人阿狗結了婚,即回報海龍王。海龍王火冒三丈,即令獨眼龍將龍三妹拉回龍宮。獨眼龍帶著蝦兵蟹將來到高涼俚村,要村民交出龍三妹。村民不但不從,反而組織數條村的村民與獨眼龍的兵將展開了搏鬥。阿狗與獨眼龍打了七七四十九個回合,不分勝負。這時,怒火中燒的獨眼龍使出「震天術」。頓時,電白一帶地動山搖,雷雨交加,冰雹不斷。如此三日三夜,獨眼龍再次威脅村民交出龍三妹,村民還是不從,並組織更多村民與其抗爭。氣急敗壞的獨眼龍心生毒計,使出絕招,口噴毒火。只見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龍三妹知道獨眼龍的毒火會將在場的數千名村民燒死,而要鎮住獨眼龍噴毒火,則要男女陰陽結合。因此,她毅然吞下定身石,抱起丈夫向獨眼龍方向飛去。很快兩人著了火,像一火龍撲向前方。獨眼龍被這突如其來的雙飛人嚇呆了。說時遲,那時快,阿狗將獨眼龍撲倒在地,藉助定身石的法力,阿狗夫婦將獨眼龍打死了。但由於烈火無法撲滅,阿狗夫婦便成了一座小石山。從此,這里的鄉民又得以安居樂業。人們為了紀念阿狗夫婦,便叫這山為石狗山。

1958年大躍進時期,省委書記陶鑄前來視察檢查,當他踏上石狗山時,看見群眾造林有一股虎勁,加上這石山更象虎頭,虎視南海,便提議將石狗山改為虎頭山,並在山頂建了綠海亭。從此,虎頭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④ 海地烈士告別儀式第一個女的是誰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烏雲其木格 女,蒙古族,1942年12月生,遼寧北票人,196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校師資班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1958—1960年 內蒙古科學技術專科學校學習

1960—1964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校師資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64—1968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黨校教員

1968—1979年 《包頭日報》社編輯、編輯組副組長、編輯室副主任

1979—1980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經委辦公室幹事

1980—1983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組織部辦公室幹事、副主任(副處級)

1983—1984年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84—1988年 內蒙古自治區婦聯主任、黨組書記

1988—1989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

1989—1994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4—2000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2000—2001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代主席

2001—2003年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

2003—2008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2008—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中共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⑤ 包頭有混血人或者日本人嗎

有,烏雲老師。搜索關鍵詞 烏雲 老師 內蒙古 日本 戰爭 遺孤。應該能找到。不過是老奶奶了,恐怕不會用QQ :)

⑥ 夏天的雨作文閻玥潔包頭晚報

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業,站在窗戶邊,漫無目的地看著路上的行人。突然,我抬頭一看,此時的天空,烏雲密布,黑沉沉的一片。成片的烏雲就像一塊巨大的黑布,彷彿拚命想要把整個城市覆蓋在黑暗之中。我想:肯定要下大雨了。
果然,沒過幾分鍾,我似乎沒聽到打雷聲,天上就「嘩嘩嘩」地下起了傾盆大雨。雨來得很快,路上的行人,粹不及防,突然一驚。有的趕快打傘,有的拔腿快跑,反應慢一點的一下子就成了「落湯雞」。
雨越下越大。千萬條水柱從天而降,到了地上,變成了千萬顆豆粒大的雨點兒拍打著地面。看,四樓一個露天台上一個水槽里,濺起了許多水花,就像一陣陣滔滔的白浪。雨點兒落到屋頂上,雨水就沿著屋檐花落下來,一閃一閃的,就像一顆顆發光的珍珠從屋頂滾落下來。
雨下得更大了。風也跟著湊湊熱鬧來了。風把天台的上的衣服吹得走的走,翻的翻。路邊、花園、屋頂上的樹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的,站不穩的樣子。如果風再大一點,弱小一點的樹非被颳倒不可。
過了一會兒,雨漸漸地變小了。從剛才的大水柱,變成一根根的細線,再慢慢的消失了。路上的行人又多起來了。經過雨水的洗禮,地上干凈很多,空氣也甜潤清新。
沒多久,雨的表演結束了。烏雲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太陽公公出場了。他帶著此項柔和的笑容走了出來。現在,白雲變得潔白無比,天空變得湛藍深遠,樹木經過雨水的沖洗,一塵不染,更加青翠碧綠。
我目睹了剛才天氣的劇變,想到——有一個叫「雨」的孩子,是一個調皮的小寶寶。他和爸爸媽媽住在天上。剛才,他想吃糖了,可是媽媽不給吃。於是,他就鬧脾氣了,任性地「哇哇哇哇」地哭了起來。他的淚水就是雨水,從天上「嘩啦啦啦」地掉落下來。媽媽拗不過他,只好拿出他喜歡吃的巧克力,這才破涕為笑了。
剛才的那場大雨,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呢?

⑦ 內蒙古草原突遇龍卷風有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龍卷風(又稱龍卷、卷風)是一種猛烈的天氣現象,由直立中空管狀的強烈旋轉氣球構成。龍卷風常發於積雨雲或是積雨雲以下,通常形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狀,延伸至地面,並且被塵土或碎片殘骸等包圍。 其常見於熱帶和溫帶地區,包括美洲內陸、澳洲西部、印度半島東北部等,常見的發生時間是春季和夏季,具有巨大的破壞力。

在了解了龍卷風具有如此之大的破壞力之後,我們也要學會在生活當中如何來應對龍卷風天氣。在無法獲取信息的情況下,要留意龍卷風來臨前的信號:天空呈黑綠色,可能有冰雹降落,烏雲翻滾,聲音開始像瀑布,而後如火車或噴氣飛機,有碎屑物降落,看見明顯的漏斗雲,樹枝樹葉被捲起。這些都是龍卷風來臨之前的徵兆,在看到這些狀況時,要迅速的離開所處的場所。在躲避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可以採用雙手抱頭的方式進行逃跑。

⑧ 哪些明星來自內蒙古

國家副主席、人大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烏蘭夫
人大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布赫 、烏雲其木格
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 劉雲山
前任新華社社長、現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田聰明
現任清華大學校長 顧秉林
世界最早培育成功"試管山羊"的科學家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內蒙古大學校長 旭日干
21世紀的孔繁森 牛玉儒
現代文學家:席慕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魯健
著名解說員:黃健翔
世界自然生長第一高人:鮑喜順
中國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第一人:王勇峰
籃球巨星:巴特爾

北京奧運拳擊冠軍:張小平
著名音樂家,馬頭琴大師 :齊·寶力高
歌唱藝術家:德德瑪、騰格爾
歌唱組合:鳳凰傳奇 吉祥三寶
著名歌手:韋唯、阿穆隆、斯琴格日樂、楊坤、三寶、韓磊,王珞丹,
著名笑星:武利平

⑨ 包頭的奧運火炬手都有誰啊

47名火炬手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司永濤、麻春雁、肖楠、張文梁、繆文民、李志強、張興有、李麗娜、巴音烏拉、劉興國、王恩光、郝建華、徐磊、厚瑞傑、劉明忠、張學海、祝靜、陳曉飛、張靜、鍾國慶、郭沖、高萬河、邊雪峰、張林、羅海明、劉慧君、胡艷華、曹忠英、戎鵬強、劉翌君、馬惠玲、孫志剛、朱振三、烏雲達來、尚曉玲、鄭春義、陳二翩、劉俊玲、藺繼榮、薄軻、文靜波、李鎮西、王晶嵐、龍梅、巴小雯、王月霞、吉呼浪圖。

30名火炬護跑手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劉超、於靜、董鵬輝、韓斯琴、李曄、劉振東、丁文英、蔣帥、郭樹峰、王薔、秦宏福、李衛東、黃紹飛、張書瑞、奧帥、吳世宇、汪濤、楊昌浩、毛童俠、馬建偉、張斌、楊帆、肖鵬、曹建剛、姚志浩、劉超、趙宏、王敏、田偉、張秋雅。

⑩ 火炬什麼時候傳到內蒙古包頭火炬手是誰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委員會關於火炬手資格確認的公告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北京奧運會聖火將於2008年7月11日至13日在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和赤峰市進行傳遞。由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委員會在全區范圍內選拔產生的378名火炬手和受中國奧委會委託在內蒙古體育界選拔產生的58名代表中國奧委會的火炬手,已由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進行了資格確認,現將火炬手名單予以公布(以姓氏筆劃為序)。

包頭市

馬惠玲 女 39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工人
烏雲達來男 34 蒙古族 包頭市五當召教管會宗教人士
巴音烏拉男 39 蒙古族 包頭市蒙古族中學教師
巴曉雯 女 43 蒙古族 包頭市統計局公務員
文靜波 男 31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公務員
王月霞 女 50 漢族 包頭市永發建築材料加工廠管理人員
王恩光 男 35 漢族 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法律工作者
王晶嵐 女 48 漢族 昆都侖區法院法律工作者
司永濤 男 53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邊雪峰 男 29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公務員
龍 梅 女 55 蒙古族 東河區政協公務員
劉興國 男 81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退休教師
劉明忠 男 67 漢族 包頭市政協退休人員
劉俊玲 男 41 漢族 內蒙古錦林食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劉翌君 男 48 漢族 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管委會公務員
劉慧君 女 31 漢族 包頭市第二十九中教師
孫志剛 男 42 漢族 包頭市中心醫院醫生
戎鵬強 男 42 漢族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人
朱振三 男 49 漢族 燕京啤酒(包頭雪鹿)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文梁 男 49 漢族 包頭市體育局公務員
張興有 男 47 漢族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學海 男 33 漢族 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工人
張 林 男 34 滿族 包頭市裕林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張 靜 女 25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李麗娜 女 29 漢族 包頭市園林處銀河管理所技術員
李志強 男 54 漢族 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公司管理人員
李鎮西 男 47 漢族 包頭市商業銀行管理人員
肖 楠 女 32 漢族 包頭日報社記者
陳二翩 男 42 漢族 包頭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煉鐵廠工人
陳曉飛 男 37 漢族 包頭市中心血站醫生
尚曉玲 女 37 漢族 包頭市環衛局工人
羅海明 男 30 漢族 包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薄板坯連鑄連軋廠工人
鄭春義 男 55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昆區分局公務員
厚瑞傑 女 51 蒙古族 包頭市歌舞劇團演員
祝 靜 女 45 蒙古族 包頭市直屬機關工委公務員
胡艷華 女 43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郝建華 女 32 漢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鍾國慶 男 42 漢族 包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公務員
徐 磊 男 27 漢族 包頭市地稅分局昆河鎮徵收所公務員
郭 沖 男 39 漢族 包頭市第九中學教師
高萬河 男 48 漢族 華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曹忠英 女 53 回族 包頭市體育局公務員
麻春雁 男 52 回族 包頭市師范學院教授
繆文民 男 44 漢族 內蒙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員
藺繼榮 男 44 蒙古族 包頭市專利事務所研究員
薄 軻 男 31 漢族 包頭市廣播電視局記者

體育系統

烏蘭阿塔 男 55 蒙古族 內蒙古體工一大隊管理人員
王海燕 女 29 漢族 赤峰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包龍山 男 52 蒙古族 通遼市體育局公務員
吉呼浪圖 男 42 蒙古族 包頭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呂 福 男 54 漢族 內蒙古體工二大隊管理人員
達布希拉圖男 37 蒙古族 錫林郭勒盟民族體育學校教練員
李雲西 男 53 漢族 阿拉善盟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李 剛 男 69 漢族 內蒙古體育局退休人員
李志友 男 41 滿族 內蒙古體育局公務員
楊繼雄 男 53 漢族 烏海市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孟克巴特爾 男32 蒙古族 籃球運動員
黨忠義 男 54 漢族 內蒙古體工三大隊管理人員
賈建國 男 44 漢族 興安盟體育中學教練員
常耀貴 男 58 漢族 巴彥淖爾市文化體育局公務員
葛根旭日女 22 蒙古族 內蒙古體育職業學院學生
謝三緒 男 42 漢族 烏蘭察布市體校教練員

自治區直屬機關

烏 仁 女 46 蒙古族 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指揮
烏蘭巴特爾 男 58 蒙古族 內蒙古人民政府公務員
化小平 女 39 漢族 巴彥淖爾市體育彩票銷售點銷售員
生效永 男 32 漢族 內蒙古公安廳公務員
任 悅 女 27 蒙古族 內蒙古體育局管理人員
劉麗君 女 49 漢族 內蒙古審計廳高級審計師
劉洪波 男 40 漢族 內蒙古交通廳公務員
呂 紅 女 44 漢族 內蒙古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孫百林 男 31 漢族 內蒙古醫院附屬衛校教師
齊文勝 男 41 漢族 呼和浩特鐵路局職工體育活動中心管理人員
冷 冰 男 45 漢族 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務員
張 志 男 37 漢族 內蒙古體育局公務員
李 雯 男 39 漢族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管理人員
楊 璽 男 49 漢族 內蒙古人民政府公務員
依德木扎布 男84 蒙古族 內蒙古人事廳離休人員
孟凡麗 女 52 漢族 內蒙古體育局公務員
姚 紅 女 42 漢族 內蒙古老年人體育協會會計師
趙奎元 男 56 漢族 內蒙古黨委直屬機關工委公務員
趙淑榮 女 39 蒙古族 內蒙古糧食局公務員
秦少波 男 54 漢族 內蒙古軍區後勤部
袁賀清 男 35 漢族 內蒙古財政廳公務員
高明堂 男 29 漢族 內蒙古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工程師
常 青 女 47 滿族 內蒙古體育局公務員
藺建軍 男 43 漢族 內蒙古黨委組織部公務員
滕曉光 男 49 漢族 內蒙古林業勘查設計院技術員

教育廳:

王 娟 女 24 漢族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生
王 磊 男 24 漢族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生
史 偉 男 22 漢族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生
白莫日根 男 22 蒙古族 內蒙古醫學院學生
張麗煒 女 50 滿族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授
張建旗 男 42 漢族 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
張姝瑋 女 20 漢族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
李 靜 女 24 漢族 內蒙古工業大學學生
村 井 男 50 蒙古族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
杜 偉 男 22 漢族 包頭師范學院學生
阿拉坦嘎達蘇 男24 蒙古族 內蒙古科技大學學生
寶音都仁 男 23 蒙古族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
侯先志 男 59 漢族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賀希格吉日嘎拉 男38 蒙古族 內蒙古大學教授
塔 娜 女 22 蒙古族 內蒙古大學學生

內蒙古軍區

劉 成 男 34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劉 卓 女 27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劉洪強 男 31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劉德生 男 28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宋 岩 男 26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張寶金 男 29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楊春福 男 31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阿都木之男 21 彝族 巴彥淖爾軍分區
陳 亮 男 26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周金成 男 34 漢族 內蒙古軍區某部

武警內蒙古總隊

毛 超 男 27 漢族 內蒙古公安廳警衛局
王躍新 男 43 漢族 武警內蒙古總隊包頭市支隊
白呼和 男 43 蒙古族 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
喬 奎 男 32 漢族 武警內蒙古邊防總隊
劉海清 女 52 蒙古族 武警內蒙古總隊醫院
吳宏權 男 45 漢族 武警內蒙古總隊
張玉明 男 28 漢族 武警黃金第二支隊
陳 偉 男 29 蒙古族 武警內蒙古總隊呼倫貝爾市支隊
陳方偉 男 26 漢族 武警內蒙古總隊烏蘭察布市支隊
費三江 男 32 漢族 內蒙古公安消防總隊包頭公安消防支隊

自治區總工會

孫丙新 男 43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電力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宋殿琛 男 38 漢族 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瑞特精密工模具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周 濤 男 35 漢族 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達拉特發電廠工程師
郝 力 女 43 漢族 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律工作者
郭晉龍 男 50 漢族 呼和浩特鐵路局焊軌段高級技師

自治區殘聯

王來喜 男 53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殘奧委員會管理人員
劉 勃 男 50 蒙古族 內蒙古電子研究所工程師
張金學 男 50 漢族 赤峰市紅山區殘疾人聯合會管理人員
x莫日格吉勒 男 23 蒙古族 內蒙古殘疾人田徑訓練基地運動員)
袁文亮 男 19 漢族 鄂爾多斯市殘疾人聯合會管理人員
郭宏志 男 30 滿族 赤峰市金劍銅業有限公司工人
趙桂雲 女 42 錫伯族 內蒙古自治區殘奧委員會管理人員
葛根夫 男 18 蒙古族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培智學校學生

中國奧委會火炬手(內蒙古)

馬麗琴 女 45 漢族 通遼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馬經偉 男 32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烏蘭格日樂 女 29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運動員
尤經建 男 55 漢族 巴彥淖爾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管理人員
王詠梅 女 39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管理人員
王桂芳 女 45 漢族 呼倫貝爾市體育總會管理人員
劉同宴 男 40 滿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劉麗芳 女 47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職業學院管理人員
劉國輝 男 32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運動員
劉曉光 男 49 漢族 通遼市體育局公務員
劉培然 男 80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離休人員
牟小川 男 46 漢族 烏海市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紅 梅 女 39 蒙古族 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文化體育局公務員
紀海平 男 34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達胡日巴乙拉 男29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運動員
那順達來 男 45 蒙古族 赤峰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吳 剛 男 48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公務員
吳振海 男 74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退休人員
張海龍 男 32 漢族 烏蘭察布市體育學校教練員
時為民 男 38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李廣金 男 22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運動員
李 帥 男 26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運動員
李玉凡 女 52 漢族 興安盟體育局公務員
李翠琴 女 42 漢族 呼和浩特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楊萬義 男 58 漢族 興安盟體育運動學校管理人員
楊宏軍 男 35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教練員
阿里木斯 男 32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陳寶玉 男 49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陳 道 男 53 蒙古族 阿拉善盟教育體育局公務員
呼比斯拉圖 男 40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孟 克 男 44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孟克吉日嘎拉 男 42 蒙古族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牧民
寶音敖 男 69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退休人員
寶德扎布 男 44 蒙古族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教育局公務員
岳 勇 男 39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一大隊教練員
哈日呼 男 31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運動員
哈達巴特爾 男 31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哈斯勞 男 37 蒙古族 鄂爾多斯市體育局公務員
姚 端 男 52 漢族 包頭市體育局公務員
查干扎那 男 44 蒙古族 錫林郭勒盟民族體育運動學校管理人員
胡鋼軍 男 37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管理人員
夏良軍 男 42 漢族 赤峰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敖紅妹 女 38 達斡爾族 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體校教練員
敖特根畢力格 男 34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格日勒圖 男 32 蒙古族 呼和浩特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桑其勒 男 47 蒙古族 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業余體校管理人員
賈桂芝 女 50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公務員
都仁賀希格 男 29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運動員
高 力 男 23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運動員
高鳳蓮 女 43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公務員
高志宇 男 31 漢族 烏海市體育中學教練員
崔桂祿 男 59 漢族 包頭市體育局退休人員
梁麗華 女 48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公務員
薩仁托亞 女 31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敦德格 男 35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三大隊教練員
廉萬春 男 69 漢族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中退休人員
潘金紅 女 34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體工二大隊管理人員
魏永平 男 50 漢族 內蒙古自治區賽馬場管理人員

閱讀全文

與包頭宣傳部烏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
醫院匯報片策劃方案 瀏覽:305
中秋佳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小米公司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367
簡答題電子商務系統的組成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