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日本動畫宣傳

日本動畫宣傳

發布時間:2021-07-10 00:32:48

A. 為什麼日本動畫那麼受歡迎

主要是情節好。

樓主說的那些特徵都是美少女系或萌系的動畫人物特徵,日本動畫其實有好多分類的

像戰爭類首推高達系列,每次故事都是少年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加入戰爭的行列,在經過一系列殘忍的戰斗後,開始認清什麼才是正義,什麼才是邪惡,並為之迷惑。每一部看完後都有種無奈的感覺,一個人力量是非常的渺小,不管有多麼大的雄心壯志,都不能改變整個世界。

校園類一般就是少男少女戀愛類的,搞笑類的,熱血類的,還有體育類的(比如灌籃高手,網球王子)等等。

還有社會話題類的,這就比較成人化了,都普遍講一些人生際遇,有的凄慘,有的輝煌,有的講欺瞞詐騙,有的講改革變遷,有的講推翻政府,總之就是各種話題。

還有一些,幾乎覺得都沒辦法編成動漫的也有,幾年前的棋魂,就是講下圍棋的,我還看過一個講調酒師的,裡面充斥著大量世界名酒,和如何調出最美味的酒的方法。

賽車的當屬頭文字D,前幾年還被周董拍成真人電影,原作也是日本漫畫,還有最近余文樂的軍雞,講監獄虐囚的,也是日本漫畫改編的,原作叫斗雞。

還有大逃殺,就是那個同班同學自相殘殺的電影,也是漫畫改的。

幾年前劉德華演的歷史戰爭片墨攻,雖然講的是中國的歷史,但原作也是日本漫畫。

GTO應該聽說過吧,麻辣教師或叫流氓教師,是一部反映現今問題重重的教育制度的漫畫,學生上學不僅僅是應付考試,還有其他更有用的東西要學。

日本動畫現今已經很成熟了,不管是畫面還是情節上。中國有很強悍的製作動畫的技術,但是沒有好的劇本,所以目前還做不出有好情節的動畫。你說一個電影特效做的再誇張,但情節十分無聊且空洞沒有任何實在意義,你還會看嗎?何況一個動畫片?
回答者: zdy6753 - 高級經理 六級 8-28 17:34
人的動作真實,表情到位,不像中國動畫一樣,明明該悲傷時還笑著!並且畫質精美,色彩豐富,眼睛有神,並且不像中國動畫一樣只有教育意義,一點也不讓人感到輕松,並且內容豐富,想像大膽。
回答者: 英蓮靈 - 試用期 一級 8-28 19:07
看看X國的動畫就知道了……

怎麼比啊……
回答者: kathy0124 - 魔法學徒 一級 8-28 22:16
SA特優生
回答者: 773810544 - 試用期 一級 8-31 20:48
劇情是重要問題。。。。他們善於反向教育。。。用暴力來說明暴力的不對。。。比某國動畫的直接教育來得有頭腦~~
回答者: 核

B. 日本動漫的營銷模式是什麼

據漫友文化動漫研究所所長馬桂林介紹,日本四大出版社————講談社、集英社、小學館和白泉社,占據著日本動漫出版業的主導地位,不過四大出版社也只是市場的一部分,整個漫畫出版市場上有好幾百種漫畫周刊、月刊、季刊、單行本等,其中也包括諸如科技農林出版社出版的相關內容的漫畫書,這些漫畫刊物都是按照幼兒、少年、少女、青年、中年乃至老年等類別進行細分的。顯然,眾多的分類漫畫雜志為漫畫家提供了巨大的投稿空間和生存空間,也使漫畫成為了日本動漫產業鏈的基石。

在出版發行的具體流程上,一般是由出版社的簽約漫畫家確定主題後開始創作,然後在漫畫期刊上連載;如果讀者反響熱烈,就會推出單行本。雜志和單行本都是出版社通過流通商,直接發送到書店和報刊攤。這樣,出版社和流通商各司其職,效率很高。

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在日本,動畫與漫畫經過各自不同的發展階段,現在均已成為相當成熟的產業,彼此各成體系,同時又存在緊密的聯系。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的吉川明伸介紹,「市場反應良好的漫畫連載或單行本,常常會被改編成電視動畫作品,如果在電視台播放後反響很好,還會被改編成電影動畫。經過出版市場檢驗的暢銷漫畫,被改編為較高水平的動畫作品,成功率會大大上升。」這是因為,一方面,成功的漫畫連載已經培養了一批固定的消費群,由此改編的動畫就有了一定的市場保證,從而減小投資風險;另一方面,由漫畫改編的動畫節省了動畫人物設定、情節設定等環節,也大大減少了投資成本。

日本動畫片的製作模式是多方投資,共同分攤風險和分享版權。據大島景宏介紹,贊助商一般都會與廣告代理商訂立年度廣告計劃,廣告代理商拿出贊助資金總額的80%給電視台,電視台將所得的40%撥給企劃公司,企劃公司再將所得的76%交給製作公司,用於製作動畫。然而光靠這些錢是不夠的,企劃公司會採取各種方法增加收入,以便追加投資。譬如,授權給玩具公司、授權給音像製作公司、授權地方電視台播映、授權電子游戲廠商等,從中獲得版權收入,並用於追加投資。吉川明伸補充說,這樣的模式有兩個好處:一是多方投資,降低了各自投資風險;二是可以在製作前期,各投資主體互相協調配合,制訂出一個完整的運營計劃,例如約定在特定時間段電視台播放某個電視動畫片,從而也可使某個衍生產品在相應的時間及時向市場推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王六一說,這種做法能夠保證投資取得回報,因為電視台、音像發行商、出版社和衍生產品製造商,甚至分銷商一般都是在確保投資能夠回收70%的情況下才參與投資。

目前,日本最新的模式是成立臨時製作委員會,以吸引風險投資。這種模式下的動畫片版權由大家協議而定。大島景宏認為,這也是日本動畫片生產的一個特色所在,其好處是風險分散、利益共享,不利之處是動畫片製作完成後,局外人購買版權時手續繁瑣。

日本動漫產業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就是在其產業鏈上,雖然每個環節都吸引了相當數量的消費者,但消費市場不僅沒有飽和,反而在不斷擴大,而且產業鏈里任何一環受歡迎,都可能變成產業鏈上其他的產品形式。比如,一個游戲受歡迎,那麼就可能推出與這個游戲同主題的動畫。不過,最主流的形式還是由漫畫雜志改編為電視、電影,再改編為游戲和衍生產品。在這個產業鏈形成後,受眾因為看了動畫,覺得有意思,再轉向同主題的游戲,或是因為看了電影,再轉向同主題的雜志或單行本,都是很常見的事。

馬桂林形容說,在日本動漫這條產業鏈上,有著多個散發不同光芒的珠子,因為利益相關,形成了產業鏈;而只有當各個珠子的專業能力很強且達到均衡時,才能很好地咬合在一起。也就是說,漫畫作品本身需要有足夠的衍生能力;雜志是一個足夠強大的傳播平台,能夠積聚人氣;出版社足夠專業,其推出的單行本,可以像塑造明星一樣塑造漫畫形象;電視台有良好的運營能力,保證動畫播放時段能夠贏利;臨時製作委員會能統籌安排,使製作公司創作出符合受眾期望的動畫作品;衍生產品製造商有營銷能力,找到消費對象並賣出產品。這樣就整合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鏈。

2004年日本共生產了電視連續動畫片233本,上映電影83本。動畫片每年產值約為966億日元,在日本約500萬億日元的國內生產總值中雖僅佔到五千分之一,但其在日本社會文化中的影響力遠遠不止這個數額。譬如,動畫片在流通領域的產值為3739億日元(2003年),包括電視節目播放收入1898億日元、影院動畫的票房收入377億日元、影像製品1464億日元。

統計顯示,日本動漫產業中的游戲產品產值更是高達11244億日元,游戲業的從業人員約6萬人,每年游戲軟體的開發數量都在1000部左右,其中《皮卡丘》一個游戲軟體在2002年一年中就售出了360萬套。

市場潛力巨大的衍生產品

衍生產品指利用漫畫、動畫、游戲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動物造型,經授權後製成的商品。馬桂林認為,動漫本是一種文化消費品,而衍生產品,因為讓動漫產品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就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產業空間由此延伸到物質層面,商業空間和經濟價值張力被開拓。舉例來說,動畫片中的《皮卡丘》,光是一個角色的形象版權,每年就高達1000億日元,超過了整個動畫業的製作產值。

一般而言,動漫產品的製作因為成本比較昂貴,投資回收周期也就相對較長;而以動漫形象為基礎的衍生產品卻因成功動漫形象的廣告效應,投資回收周期短且利潤豐厚,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益。在日本,有40%的動漫產值是衍生產品創造的。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004年,日本用手機下載漫畫、電子小說、故事等圖文類內容的市場已從2003年的1億日元增至12億日元,通過手機下載的圖文類內容中有一半是漫畫。2006年5月,就有500萬套漫畫被下載到日本三大電話公司的手機上。

從戰後日本動漫業的發展歷史來看,出版、電視、電腦、網路、手機,每一次科技發展的新浪潮都推動了動漫產業的前進。因此,在動漫產業未來發展中,虛擬技術和網路科技與動漫藝術的結合可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當然,歸根到底,衍生產品作為動漫產業鏈比較末端的一條,常常仰賴於其原始動漫形象的受歡迎程度。因此,成熟、發達的日本漫畫和動畫產業也為後續衍生產品市場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潛力。

消費者基礎與人才培養

據日本智庫三菱研究所調查,喜歡動漫的人在日本佔87%,而持有與動漫形象相關產品的人佔84%。喜歡動漫的人已不止於青少年和中年,近年來,動漫產品開始進入老年人的生活,在東京郊區一所養老院里,近一半的老人熱衷於動漫產品,以至於成立了「動漫欣賞會」。

僅以2004年廣島國際動畫節的入場者年齡為例,統計數字顯示,入場者中10歲以下佔2%,10—19歲佔13%,20—29歲佔25%,30—39歲佔28%,40—49歲佔17%,50—59歲佔10%,60—69歲佔3%,70歲以上佔2%。如此分散的年齡分布,從側面反映了日本動漫的消費者基礎之雄厚。

作為創意內容產業,人才也是決定日本動漫業興衰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六一認為,動漫人才既要有創造力,又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既要有基本技術,又要有專門學科知識。吉川明伸介紹說,日本出版社承擔了一部分培養漫畫家的作用,他們會發掘新人新作,並提出指導性的意見;而在動畫領域,日本有許多動畫大專院校,動畫人才畢業後還會進入大動畫公司工作學習。

大島景宏表示,「動畫是靠畫出來的」實在是很片面的認識,日本動畫業的核心是在全國有幾百名導演,在他們周圍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如腳本創作、角色設計、作曲配音和剪輯等,合理的人才結構才是最重要的。日本動畫公司約有440家,其中具有整片製作能力的不過50家,其他390家都是協作配角,從而組成了一個高效率的產業體系。

日本政府近年來也加強了對動漫產業人才的培養,如在東京大學開設培養動漫人才的研究生課程;培養具有商業頭腦的製片人和創意師;鼓勵學校資助設立研究生院、專門學系和學科;實行人才培養戰略與教育研究體制的改革;充實教育內容,編寫新教材;支援留學、研修等。

C. 有一部動漫是中國人製作的,有日本的風格的好像只是在宣傳··叫什麼

弦月夢影
http://ke..com/view/4173643.html?wtp=tt
【弦月夢影】是中國大陸原創製作的一部預計以OVA(DVD)形式發售的正常向動畫,製作方為大魔國。至今網上僅僅公布了一部1分多鍾的PV,但其唯美的日式畫風,流暢的動作讓大部分國人驚嘆。OVA的第一卷預計在2011年發售。

D. 我怎麼覺得每部日本動漫都在宣傳他們國家的文化

但是還有很多是架空的故事的啊
日本動畫的題材多樣,當然涉及自己文化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一味的為了宣揚文化為起點做的動畫,並不一定都能獲得大眾的認可。動畫製作還是應該以觀眾群的角度出發,設計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

當然如果是學院派的,可以完全從自我的喜好角度去做,沒什麼限制

E. 日本動畫片宣傳的是堅強和團結 。而中國的則是和平和友善。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誰的比較使用

這就是自古形成的中日國人的不同處阿
島國必須堅強團結(窩里斗很快全島就死光 一般的島內爭權奪勢是不會刻意殃及一般百姓的)
而大陸國家則必然主張和平和友善
(常年征戰,死傷無數那些有權有勢的只要一打仗就喜歡屠城。國人渴望和平和統一)

F. 關於日本的動畫

有一部分說得讓我有點同感,不過文化都是多元的嘛,也不能太偏激,所謂存在即是合理的,有需求所以才有供應。不過我覺得能從不同的片子里吸收不同的養分是一種個人的特質,比如你可能覺得犬夜叉什麼的看完了也就是一點刺激,對於我來說就是能欣賞山口大人聲線的重要機會,也是學習高橋留美子完美的分鏡頭的契機。也不能單純因為沒有給你帶來什麼收獲就輕易否認一部作品的價值啦~

G. 日本真的能把廣告做成連載動畫嗎

我覺得肯定就是《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

故事的主要內容就正如標題那樣,就是一名被稱作小泉同學的美少女角色,走訪眾多各具特色的拉麵店。

一言以蔽之,這部動畫其實就是打著美少女吃拉麵旗號的廣告宣傳片。

動畫中出現的每一家拉麵店,基本上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原型(所以說,這部動畫理論上是不差錢的,因為有一眾日本的知名拉麵店贊助)。

小泉同學身邊有一名叫做大澤悠的同班同學,她非常喜歡小泉同學,一直想跟小泉同學搞各種橘里橘氣的事情,悠後來為了更加親近小泉,發展到了近乎病嬌的狀態。悠經常偷偷跟蹤小泉,但小泉同學發現悠之後,就會非常嫌棄,因為小泉同學的心裡,除了拉麵,再無其他...

能把動畫和廣告如此和諧結合,還能引起觀眾共鳴,讓觀眾轉化成消費者,能成的話,相信能為動畫市場開拓一條新出路。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H. 有一個日本動畫,剪輯了幾部分做成的宣傳片,用的是竹村桐子的にんじゃりばんばん,請問那個動畫是什麼,

我也要!求大師解答~~~

I. 日本有哪些奇葩卻又唯美的動畫廣告

說起日本,肯定會想起他們的動漫事業,日本的動漫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是出名的,類似《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等,自然,他們的動畫行業發展好,就會有人利用這個做廣告,下面就有我來盤點一下日本奇葩又唯美的動畫廣告。

日本的很多動漫都是奇葩又唯美,除了上面的還是有很多的。

閱讀全文

與日本動畫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
醫院匯報片策劃方案 瀏覽:305
中秋佳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