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中「天眼」片斷,展示了我國的( )精神
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中「天眼」片段,展示了我國的南仁東精神。
2017年9月28日-在研究「中國天眼」這一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的研究上,南仁東身上的這些良好的素質品格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厲害了,我的國》是一部大型的正能量國家宣傳片,圍繞近五年國家在科技、軍事、文化、教育、環保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為介紹涵蓋各行各業,所以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看到一些影子。
厲害了我的國展現的成就
1、射電望遠鏡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被譽為「中國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2、「藍鯨2號」海上鑽井平台。藍鯨二號是一個在海上進行鑽井工作的大型平台,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世界上其它海洋石油裝備無人能及。
3、「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中科院正式啟動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研製,這既意味著中國科學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發起挑戰,更意味著中國或將領先歐美獲得量子通信覆蓋全球的能力。
Ⅱ 關於貴州的文化傳統和風景名勝
一 ) 音樂
貴州少數民族能歌善舞 , 傳統音樂舞蹈豐富多彩。貴州各民 族音樂不僅類別多 , 而且各具特色。以下是貴州省一些主要少數 民族的歌曲簡介。
1. 苗族
(1) 歌曲
苗族的歌曲可分為飛歌、遊方歌、風俗歌、敘事歌、祭祀歌等幾 種。 " 飛歌 " 是苗族音樂中頗富特色的體裁 , 多在山崗林野和田間 地頭演唱。特點是音調高昂 , 氣勢雄渾 , 節奏舒廣自由 , 旋律起伏 大。一些地區分男聲飛歌和女聲飛歌 , 並分為高腔和平腔兩種腔式。飛歌題材內容極為廣泛 , 堪稱苗族歌唱藝術的瑰寶。
(2) 樂器 苗族樂器最著名的要算蘆笙。雷山縣的排卡村和凱里市的新光村是遠近聞名的蘆笙製作專業村寨。其他有芒筒、嗩吶、大號、 直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銅鼓、皮鼓、大篩鑼、大 鑼、包包鑼、大鐐、小鐐、木葉等。根據功能 , 苗族器樂曲目可分為 風俗儀式性和生活性兩大類。前者由樂器組合 , 後者則多為獨奏。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音樂 , 有聲樂和器樂兩大類。
(1) 歌曲
根據歌詞使用情況 , 布依族民歌可分為布依語民歌和漢語民歌兩種。
根據內容和演唱場合 , 可分為情歌、生產勞動歌和風俗歌等。
(2) 樂器
布依族的樂器有銅鼓、嗩吶、 " 勒友 " 、 " 勒浪 " 、 " 筆管 " 、姊妹簫、 對簫、牛骨胡、葫蘆琴、笛子、月琴、皮鼓、大鑼、小馬鑼、芒鑼、小鈸、小鑔、木葉等。其演奏形式有獨奏、重奏、合奏、吹打等。
3.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錦屏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兩個方言區的音樂風格有很大差異。
A. 北侗
北部地區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邊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以對唱、互相盤歌的形式進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傾吐愛慕之情的歌。這種歌 曲曲調高亢遼闊、熱情奔放、音域較寬、節奏自由而富於變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調各地不盡相同 , 總的說來 , 旋律舒暢 優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時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區保留的侗族傳統文化更為完整些 , 因而其音樂也就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一地區的音樂大致可分為大歌、小歌、禮 俗歌和敘事歌幾種。大歌是歌隊集體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聲部 , 高音聲部由歌頭的加花變化而成。大歌的結構嚴謹 , 有較 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種類很多 , 主要有鼓樓大歌、敘事大歌、童 聲大歌、女聲大歌、混聲大歌等。多聲部無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樂形式 , 曾多次出國表演 ,蜚聲海外。小歌的內容主要是情 歌。這類歌曲結構短小 , 歌詞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纏綿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輕聲慢唱。小歌分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兩種。
(2) 樂器
侗族樂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蘆笙、侗笛、嗩吶、二胡、鑼鼓、鑔、木葉等。演奏方式有獨奏、伴奏和重奏幾種。
4. 水族
(1) 歌曲
水族民歌主要分為雙歌、單歌、調詞、 " 詰俄呀 " 、兒歌等。雙歌 分敬酒、祝賀、敘事性雙歌和寓言性雙歌。前一類雙歌演唱時一般 是唱一首 , 和一首 , 歌首有兩句固定的起歌和聲 , 歌尾也有兩句頌 揚性的襯和。演唱開始時 , 演唱者舉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 , 周圍 的人們就不約而同地唱起起歌和聲 , 歌的主體部分唱完時 , 眾人又 默契地唱起襯和幫腔。單歌的每首歌詞能獨立存在 , 表達一個獨 立的意思。聲腔運用上 , 分為平腔和高腔兩種。音樂節奏上 , 與其他歌種比較 , 相對自由 , 顯得一板一眼 , 是水族音樂中比較古老的形式。
(2) 樂器
水族樂器有銅鼓、皮鼓、蘆笙、嗩吶以及二胡等。
5.仡佬族
(1) 歌曲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兒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的歌 , 內容廣泛。歌詞多為七言四句 , 節 奏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歌 , 其旋律婉轉優美。酒歌是 在婚喪嫁娶和節日慶典酒席上演唱的歌 , 節奏和旋律單純古樸。
婚俗歌是在婚禮上演唱 , 節奏明快、旋律流暢。祭祀歌是在逢年過 節祭祀祖先時演唱 , 其曲調可以說是口語語音的誇張性延伸 , 朗誦 性比較強 , 無恆常節奏。仡佬族兒歌節奏活躍 , 感情質朴。
(2) 樂器
仡佬族樂器有蘆笙、嗩瑣吶、鑼鼓、泡木筒、木葉、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6. 土家族
(1) 歌曲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鬧歌、風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勞動歌、
" 溜子樂 " 等。山歌內容豐富 , 感情朴實。打鬧歌也是山歌的一種 , 因演唱時用鑼鼓伴奏 , 故亦名 "薅草鑼鼓 " 。打鬧歌是在薅革時為 了減輕疲勞 , 鼓動情緒時演唱的歌。一般由兩人演唱 , 有時領歌 , 有時對唱 , 有時參加勞動的群眾也幫腔。兩個歌師緊跟在薅草隊伍後面 , 一人敲鑼 , 一人擊鼓 , 哪裡薅草落伍了 , 他們就追到哪裡 , 邊敲邊唱。有時在唱前增加一些詼諧數板 , 稱為 " 喊口號 ", 使氣氛 更加活躍。打鬧歌旋律熱情高亢、質朴自由 , 高音、長音較多 , 曲調 悠長寬廣。勞動號子和 " 溜子樂 " 是土家族音樂中具有濃厚特色的 音樂形式。勞動號子有多聲結構特點。一種是一領眾和的二聲部 結構 , 一種是加副領唱、雙領眾和的三聲部結構。後者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對比式復調織體 , 是我國民間合唱中比較有特色的復調音樂。
(2) 樂器
" 溜子樂 " 是土家族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打擊樂。基本樂器有小鑼、大鑼、鈸、堂鼓等。傳統曲牌有上百個。土家族樂器有嗩吶、二 胡、簫、月琴、包包鼓、小鑔、鼓等等。由八人用八種樂器演奏的 " 八音 " 獨具特色。其樂曲往往也由八個小曲連綴而成。
7. 彝族
(1) 歌曲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為內容的 " 曲谷 ", 用漢語演唱的歌曲 " 霎叉 "( 漢歌 ) 、婚事歌、喪事歌、敘事歌、 " 畢摩 " 歌以 及兒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獨唱、對唱為主 , 也有齊唱和簡單的 二聲部合唱。女聲多用假嗓 , 男聲多用真嗓。 " 霎叉 " 的歌詞主要為 漢語 , 歌詞結構和韻律特點均與貴州漢族山歌一樣。婚事歌即婚 禮上唱的歌。因演唱角色和歌曲內容的不同 , 曲調和旋律特點也 不同。喪事歌類似漢族的孝歌 , 有獨唱、對唱等形式 , 曲調簡單 , 多 屬說唱式 , 有的曲子僅為一個樂句的反復 , 情緒比較低沉。敘事歌 旋律起伏較小 , 結構簡單 , 大多為一兩個樂句的無限反復 , 只有少 部分曲子是旋律較強的多樂段結構。 " 畢摩 " 歌是宗教職業者 " 畢 摩 " 在祭祀儀式上演唱的歌 , 其旋律起伏小 , 近乎吟誦。兒歌的曲 調與大人唱的 " 曲谷 " 等相似 , 但其節奏更加明快 , 而結構短小 , 語言生動。
(2) 樂器
彝族樂器主要有嗩吶、月琴、二胡、鑼、鼓、鈸等。
8. 其他少數民族
瑤族、壯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形式 , 豐富 了貴州的音樂文化寶庫。
( 二 ) 舞蹈
貴州各民族舞蹈種類很多 , 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1. 苗族 ,
在苗族中 , 蘆笙舞是一種流行最廣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 除銅 仁地區外 , 其餘地區均有流行。蘆笙舞多在節日中表演 , 以集體舞 為主。黔西北的蘆笙舞除集體舞外 , 也有一人或數人表演的。有的 蘆笙舞表演者能做出許多驚險的高難度動作 , 集舞蹈、雜技、體育 和音樂為一體。鼓舞也是苗族中比較流行的舞蹈 , 尤其以松桃一 帶的花鼓舞最為著名。有男子舞、女子舞、男女混合舞、單人舞、雙 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形式。從樂器數量看 , 則有單面鼓、雙面 鼓、四面鼓等。舞姿可表現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 的動作熱情奔放 , 被譽為 " 東方迪斯科 " 。丹寨的 " 錦雞舞 " 也很有 特點 , 這是一種男女混合的集體舞 , 數名男青年排成數行在前面吹 蘆笙做引導 , 數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婦女排成長蛇陣緊跟其後 , 沿 逆時針方向轉圈 , 邊轉邊舞。舞蹈以腳步動作為主 , 腰膝自然擺 動 , 雙手則垂直放鬆於裙邊 , 舞步舒緩有致在獨具特色的服飾的 襯托下 , 整個舞蹈就猶如錦雞覓食 , 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此外 , 在黔東南、黔南和黔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區 , 還流行板凳舞、銅鼓舞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擬鳥類和獸類為主要特徵的鳥獸舞 , 有在祭祀儀式上表演驅邪逐魔、祈福禳災的祭祀舞 , 還有表現生產、生 活、斗爭以及風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類的舞蹈佔有較大 比重。如《銅鼓刷把舞》、《迴旋舞》、《轉場舞》等都是在喪葬儀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為多 , 表演人數大多為偶數。舞蹈 音樂以打擊樂為主。道具在舞蹈中的普遍運用 , 構成了布依族舞蹈的顯著特徵之一。
3. 侗族
伺族舞蹈有" 多耶 "、蘆笙舞、舞龍、舞獅等。" 多耶 " 主要流行於從江、榕江和黎平等地。 舞蹈時 , 或男或女 , 或男女混合 , 圍成圓 圈 ,手牽手 , 踏著整齊的步伐邊跳邊唱 , 同時甩手為拍 , 氣氛熱烈。 蘆笙舞由舞者自己吹蘆笙伴奏 , 多為集體舞 , 人數多時可達上百人。也有的是獨吹獨舞。蘆笙舞可以模仿人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 , 模仿人和動物的動作 , 表現力很強。侗族中還有一種較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龍喘〃。表演時 , 青年男女分成兩路縱隊 , 先由外向 里繞 , 再由里向外旋 , 盤成螺圈狀 , 猶如長龍迂迴。舞龍和舞獅多 在春節期間舉行,與其他民族的舞龍、舞獅大同小異。
4. 土家族 ' 、
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擺手舞。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開展表演活動。這是一種集體舞蹈。表演時 , 由一善舞者帶領眾舞者圍成圓圈,邊走邊舞。圓圈中央由一人負責鳴鑼擊鼓,起指揮和伴奏的作用。擺手舞可以表現生產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 舞姿矯健、粗獷、豪放。祭祀舞蹈八寶銅鈴舞也富有特色。這是土家 族宗教職業者 " 梯瑪 " 主持向祖先 " 解錢 " 儀式時表演的舞蹈。分坐 舞和立舞兩種 , 動作古樸。此外 , 土家族還流行梅山舞、跳馬舞、龍 燈舞和蚌殼舞等。
5. 彝族
彝族舞蹈有在婚禮期間表演的 " 阿妹凱 "( 姐妹歌舞 ) 、喪禮期間表演的 " 肯合貝 "( 也稱 " 鈴鐺舞 " 或 " 跳腳 "), 反映生產勞動的 " 撒蕎舞 " 、 " 栽小麥〃以及兒童舞 " 阿西里西 " 和節日舞 " 鑽龍門 " 等。同 一類的舞蹈在各地有不同節目和表演形式。例如 ," 阿妹凱〃' 就有流行於畢節、金沙、大方一帶的 " 諾奢借 "( 蟋蟀舞 ), 流行於畢節、金 沙、大方、納雍、威寧和水城等地的 " 畢叔累 "( 裹草席舞 ), 流行於威 寧、赫章一帶的 " 署谷署穀穀 "( 圍圈舞 ), 流行於盤縣、六枝一帶的 " 跳腳 " 等等。不同節目的風格也有差異。總的來說 , 彝族舞蹈的節 奏明快、粗獷剛健。
6. 仡佬族
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禮舞、龍燈舞和獅舞等。踩堂舞是喪禮期間在停放靈樞的堂屋中表演。屆時 , 由 3 人或 4 人分別吹蘆 笙、搖鈴、打錢桿、舞練刀做前導 , 邊跳邊唱 , 眾人手拉手在後面魚貫而行。舞時身體微屈 , 來回跳躍 , 並且不斷變換隊型。酒禮舞在 婚禮上表演 , 表演時 , 領舞者執手帕帶領眾舞者在屋前場地上圍成圈 , 沿逆時針方向邊唱邊跳 , 氣氛熱烈。
7. 水族
水族舞蹈主要有銅鼓舞、斗角舞等。銅鼓舞主要在婚喪嫁娶和節日慶典等場合表演。這種舞蹈可以表現豐富的社會生活內 容。舞者隨著銅鼓和皮鼓的鼓點 , 或踏著剛勁的大步 , 或急速旋轉 跳躍。場面既壯觀熱烈又典雅古樸。斗角舞一般由 10 個人表演 , 其 中 5 個人吹蘆笙 ,5 個人吹共鳴的芒筒伴舞。另有 5 位頭插雉尾 , 腰拴白雞毛裙子的姑娘作舞伴隨著節奏配舞。吹奏小蘆笙者作前導領舞 , 吹中蘆笙者緊隨其後。這種舞蹈在開春至秧苗抽穗期間停歇。
8. 瑤族
瑤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獵舞和長鼓舞等。猴鼓舞瑤語稱 久格朗 ", 在喪禮上表演。屆時 , 場中央豎一齊肩高的大木鼓 , 場 地一側懸掛幾面銅鼓。表演者模仿猴的動作不停地跳躍擊木鼓 , 同時 , 一些人輪流上場敲打銅鼓助興 , 其節奏與舞姿相合。打獵舞 瑤語稱 " 孰久 ", 也是在喪禮上表演。有打熊舞 , 打猴舞、打山羊舞、 打野豬舞等 , 表現的是打獵場面。長鼓舞是一種喜慶舞蹈 , 主要表現生產勞動和製造木鼓的場面。
9. 毛南族
毛南族中也流行猴鼓舞。
( 三 ) 戲劇
在貴州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 , 有許多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 黔劇是貴州家鄉劇 , 全省人民非常喜愛 , 黔劇《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劇《蔓蘿花》等曾被拍成戲曲影片 , 還有花燈劇《七妹與蛇郎》等也享譽省內外。我省各地活躍著 4000多個業余藝術表演團體。其中有蘆笙隊、嗩吶隊、歌舞隊、雜技隊、八音隊 , 還有花燈隊、地戲隊、儺堂戲班、布依戲班等。他們的節目和劇目大多自編自演 , 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 , 還得到外國朋友的歡迎。
貴州少數民族戲劇 , 有巫術色彩較濃的儺戲 , 有從漢族中移植過來的花燈戲 , 還有綜合性較強的布依戲和侗戲。
1.儺戲
貴州好幾個民族都有儺戲。儺戲大致可分為巫儺和軍儺兩大類。
(1) 巫儺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均有流行這些民族中的巫儺大致可分為以黔東、黔北一帶土家族、仡老族等民族中流行的儺壇戲、荔波布依族中流行的 " 生育儺儲 " 和威寧一帶流行的 " 撮泰吉 " 。
(2) 軍儺
軍儺流行於安順市和貴陽市一帶 , 是明代 " 調北征南 " 的明朝 軍隊帶入貴州的。開始時流行於軍隊中 , 是一種練兵習武活動。後來逐漸變成民間的帶有宗教色彩的娛樂活動 , 並傳入布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因不搭戲台 , 在平地演出 , 故也稱 " 地戲 "; 因有宗教色彩,故也稱 " 跳神 "
地戲的演出是在農歷正月進行的。其演出也有酬神的性質,但是巫的成分比巫儺大大減少 。戲的劇目多為武戲 , 表演正史故事。主要有《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隊《五虎平西》和《精忠 傳》等。演出時須帶面具。比起儺壇戲面具的猙獰和怪異來 ,地戲面具就顯得要親切和藹些。
2. 花燈戲花
燈戲是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其突出 特徵是手不離扇、帕 , 載歌載舞 , 唱與做緊密結合。明王朝 " 調北征 南 " 、 " 調北填南 " 後 , 隨著大量漢族移民的到來而逐漸傳入貴州 , 並 被一些少數民族吸收 , 經過一定的民族化改造 , 成為本民族的戲曲 藝術形式。 ;
貴州少數民族中 , 流行花燈戲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 其中尤其以獨山布依族花燈和黔東一帶土家族花 燈最為有名。
獨山花燈與江西的 " 採茶 " 、 "弋陽腔 " 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 並吸 收了廣西壯族的彩調藝術。早期的獨山花燈以歌舞為主 , 劇目有 《踩新台》和《靈官掃台》等 , 後來逐漸出現了戲劇劇目 , 如《槐蔭 記》、《紅燈記》和《還魂記》等。獨山布依族花燈道白唱詞主要為漢 語 , 同時也用布依語。
" 黔東土家族花燈系明代從江南一帶傳入。在原有花燈的基礎 上 , 土家族民間藝術家們融入了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 分 , 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黔東土家族花燈主要取材於歷史故事和 民間傳說。主要劇目有《征東》、《征西》、《紅燈記》、《八仙圖》和《關 爺點兵》等 o
3. 布依戲和侗戲
布衣戲和侗戲是貴州少數民族中流行的綜合性、娛樂性、功能性更強的戲劇藝術形式。
(1) 布依戲
布依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 發源地在貴州與廣西交界的冊亨、 興義和安龍等地 , 布依戲的產生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廣 西壯戲的有益成分而逐漸形成的。由於各地情況的不同 , 布依戲 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差異。冊亨布依戲有演有唱 , 而興義巴結和安 龍甘河的布依戲則取坐唱形式。
布依戲的劇目包括兩個方面 : 一是移植漢族劇目 , 二是根據布依族民間故事進行改編。
(2)侗戲
19 世紀初 ,侗族歌王吳文彩根據漢族戲劇 ( 主要有桂戲和花燈 ) 創立了侗戲。侗戲主要有生、旦、 凈、丑等行當 , 第一種行當一上場都先自報家門 , 唱時須面對觀眾。
侗戲班一般是一村一個 , 也有的村按族姓、鼓樓為單位建立侗戲班。侗戲班原只有男性 , 新中國建立後開始有女演員。
侗戲劇目主要取材於三個方面 : 根據漢族傳書改編 ; 根據侗族民間故事改編 ; 社會現實生活。
http://www.gz007.net/Cool/cool_5364801.html
這些大概是最全面的了!!嗬嗬嗬 希望能幫助你
Ⅲ 中國天眼景區每天限兩千人,門票669元是為什麼
1、這是網上的不實消息,從平塘縣發展和改革局物價科、縣風景管理處、平塘縣委宣傳部及「天眼」景區運營方貴州三天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多部門核實了解到,之前網上傳播的門票價格669元、368元等消息均為不實信息,此前景區施行的98元門票、60元擺渡車費和98元天文體驗館的票價。
Ⅳ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塘縣分公司怎麼樣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塘縣分公司是2008-04-24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注冊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平舟鎮文化廣場旁(縣工會大樓內)。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塘縣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727670740366U,企業法人臧睿,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塘縣分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完成國家要求廣播電視網路服務宣傳、文化教育方面的各項任務;對全省廣播電視網路進行建設、開發、運營和管理;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摸擬廣播、電視、數字廣播電視節目與信息傳輸業務;利用有線電視網路向有條件的農村延伸、覆蓋;支持國家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開展廣播電視及信息網路設備器材的代理、經銷;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及營銷策劃;從事GPS衛星定位系統、數字化聯網報警監控系統、智能安防系統工程的設計、施工、維修及運營服務;計算機網路和語言信息網路的設計。施工、維修、運營及廣告電視網路信息服務及增值電信業務;電影放映(經營項目中涉及前置審批的憑有效的許可證或審批文件開展業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塘縣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中國最大的望遠鏡正在建設,建在哪裡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表示,目前,我國正在建設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天然窪坑作為台址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於2016年9月正式建成,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Ⅵ 貴州射電望遠鏡的人類「天眼」開在中國貴州
自20世紀3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楊斯基開創射電天文學以來,近代天文學重大發現均基於此。這些發現已經造就了三個諾貝爾物理學獎。FAST這個21世紀的射電望遠鏡,又將帶來什麼?
國際天文學會第十部副主席、國家射電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博士告訴《望東方周刊》:「人類的夢想之一,就是在電波環境徹底破壞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宇宙,弄清宇宙結構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只有大射電望遠鏡才能幫助人類實現這一夢想。」
他解釋說,光和廣播電視信號都是以光速傳播的電磁波,區別只在波長。千百年來人類只是通過可見光波段觀測宇宙,而實際上天體的輻射覆蓋整個電磁波段。射電望遠鏡是接收天體射出的無線電波的望遠鏡。
然而,天體輻射的電磁波極其微弱,70年來所有射電天文望遠鏡收集的能量,甚至翻不動一頁書。 所以,科學家希望擁有更大的射電望遠鏡,原因很簡單---望遠鏡越大,收集的電磁波越強。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位於波多黎各,直徑305米。此次建造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外形與衛星天線相似,與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了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300米望遠鏡相比,綜合性能提高了約10倍。FAST建成之後,將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二三十年。
如一個巨型天坑的大窩凼,是隱藏在貴州群山深處的一片天然窪地,這里只居住著12戶人家。在當地生活了68年的楊朝禮老人做夢也沒想過,這個讓全世界天文學家心潮澎湃的能尋找「外星人」的神秘大傢伙,居然要「落戶」在這里。
為了確定這處獨一無二的大射電望遠鏡探測基地,自1994年提出項目建設規劃後,科學家們苦苦搜尋、反復論證研判了近10年才得以確認。
2005年夏,國際射電望遠鏡項目選址委員會成員從阿姆斯特丹乘飛機抵達上海,轉乘火車到貴陽,再乘汽車來到貴陽以南約170公里的大窩凼。
「這是一個種植水稻的村子,綠色的小塊田地緊湊地排列著,」委員會成員羅伯。米勒納在他的博客中描寫道,「景色令人敬畏!」
不難理解,一個500米口徑的「大鍋」要在支架上轉動起來是多麼困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轉動的射電望遠鏡是德國的100米鏡。 利用自然地形作為支撐,建設不能轉動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能夠巧妙地解決這個問題。
曾跟隨科考人員多次實地考察的平塘縣委宣傳部主任徐先文告訴本刊:「大窩凼的三座青山呈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間的窪地就是FAST將要落地的地方。三座山峰每峰間距離是500米左右,形成一個天然『鍋架』,可以將FAST這口『大鍋』穩穩架在上面!望遠鏡建成後將會填滿整個山谷。」
米勒納等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考察這里的無線電環境。「一輪觀測需要連續4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國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員說。在米勒納等人離開後,我國的工作組還要在這里進行至少一年的無線電環境觀測。
調頻電台、電視、手機以及其他無線電數據的傳輸,都會對射電望遠鏡的觀測造成干擾,就好像在交頭接耳的會議上你無法聽清發言者的話一樣。
來中國之前,米勒納先去了南非,離開中國後,他又先後去了澳大利亞和阿根廷。這三個國家都提出了適合建設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台址,它們在同中國競爭。選址工作組將四國的候選台址考察一遍,就花費了一年時間。
台址需有一個半徑5公里的「核心區」,這里不能有手機信號,觀測頻段不允許受到干擾。還有半徑150公里的「協調區」,對無線電環境也有要求。在四個備選地點中,大窩凼的電磁環境不是第一就是並列第一。
為了保持得天獨厚的電磁波環境,貴州省無線電管理局在FAST項目研究之初,就以大窩凼為中心,規劃了半徑150公里范圍的射電天文保護區,以大窩凼為中心,方圓5公里范圍之內嚴禁設置任何無線電發射設備。
在澳大利亞,政府在西部設立了一個25平方公里的「射電天文公園」,這里是澳大利亞希望能夠興建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地方。
這場國家間的競賽有點類似選秀節目。中國大窩凼以得天獨厚的地理、地質條件和極端寧靜的自然條件,成功晉級。
「大窩凼不僅具有一個天然窪地可以架設望遠鏡,而且喀斯特地質條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滲透,而不在表面淤積,腐蝕和損壞望遠鏡。」張海燕說。
FAST將把我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脈沖星到達時間測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納秒提高至30納秒,成為國際上最精確的脈沖星計時陣,為自主導航這一前瞻性研究製作脈沖星鍾。它可以作為被動戰略雷達為國家安全服務,還可服務於太空天氣預報。
FAST研究涉及眾多高科技領域,如天線製造、高精度定位與測量、高品質無線電接收機、感測器網路及智能信息處理、超寬頻信息傳輸、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等。FAST關鍵技術成果可應用於諸多相關領域,如大尺度結構工程、公里范圍高精度動態測量、大型工業機器人研製以及多波束雷達裝置等。
FAST的建設經驗,將對我國製造技術向信息化、極限化和綠色化的方向發展產生影響。
Ⅶ 平塘天文望遠鏡看後感受
由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貴州天文台項目承建的世界上最大單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期工程在這人煙稀疏的平塘縣克度鎮拉開了帷幕。峭壁鑿路,劈山建家,谷底動遷,削壁建址,給首期工程建設平添了艱難與艱辛。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設項目總投資15.3億元,一期工程概算投資0.97億元,整個基地南北長約1000m,東西寬約700m,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基地,觀測基地等構成,被稱為國家天文台的「天字型大小」工程。該工程高質高效順利完成將會為二公司在這里滾動發展迎來廣闊的市場。
「再難難不倒鐵軍,再苦嚇不到鐵人。」沒來這里感受不到山有多高,不到工地感受不到工程有多險!反射面開挖,饋源塔平基開挖,谷底排水隧道工程,危岩及崩塌堆體清除。站在工地入口,抬頭峭壁聳天,低頭萬丈深谷。依據工程要求,上要削壁成球,底要穿隧排水。這如同登天的工程,沒難到中國鐵軍。拆遷工程是個苦差事,一上場項目部就遭遇了動遷這個「攔路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慫恿拆遷戶向項目部「擂肥」,扇動動遷戶對安置費漫天要價,以至安置補償費高達3000萬元。給吧,項目部的確扛不住這筆費用。不給吧,拆遷戶就到施工工地日夜「橫檯子」。面對征遷的窘境,項目經理王坤運籌帷幄,積極依託當地黨委政府,對工程進度如實匯報,向拆遷老百姓宣傳國家科技發展政策,開動腦筋、靈活應戰。副經理鄭沖帶領廣大職工艱辛安家,加強工地文化建設,建設標准工地,使得荒原上顯露出了祖國建設的勃勃生機。
為了向中科院國家天文台、貴州人民交上一份合格、滿意的答卷,中鐵十一局集團二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履行建築施工合同,認真按照設計圖紙和工期要求,強化組織,精細管理,文明施工,投入一流的設備,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確保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射電望遠鏡工程的各項建設任務。據了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建成後,將使我國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文觀測與研究平台,為我國開展暗物質和暗能量本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空生命起源和尋找地外文明等研究活動提供重要支持,有利於改善我國科技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科技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