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繪一張壯族本民族服裝的圖畫有哪些
26號了
『貳』 壯族的房子的圖片及介紹
傳統壯族房屋的樣式,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養豬牛羊等牲畜。有很多地方的壯族受漢族影響,改用漢式直接建在地面的樣式,但廣西氣候潮濕,直接住在地面容易得風濕,關節炎等病症,所以即使在城市,老人也不願意住一樓。
『叄』 壯族的圖騰是什麼啊
銅鼓上的蛙飾是壯族圖騰的第三個理由:各民族總是把自已的圖騰描繪或雕刻在適當的地方,以便供奉,這是圖騰崇拜的特徵之一。美洲印弟安人在每一村落的入口處都樹立有高達三十餘尺的圖騰柱,柱上雕刻著圖騰形象,每一家都畫有圖騰標記或放著圖騰記物。哥倫比亞原住居民把圖騰雕刻於屋內樑上。哀牢山羅羅彝族畫黑色大虎於廟牆等等,以上這些都是明證。至於漢族在殿堂廟宇、宮庭樑柱,帝後冠服,以及古籍圖案等地方,到處雕龍繪鳳,更是人們所熟知的。把立體蛙飾雕塑在鼓面上,其用意正是同以上諸例一樣。再則,我們來看同是在銅鼓上的其它紋飾,「兩廣地區的銅鼓卻以雲雷紋為主要裝飾,應是對雲雷自然崇拜的反映,……」,「正是因為他們崇拜雷神,所以才把這種雷霆之象的雲雷紋作為銅鼓上的主導紋飾」,雲雷紋「應是南方民族對雲雷崇拜的反映」;而翔鷺紋呢,「飾鼓以鶴,同水上作業多的濱海民族觀察風雲和求雨祭祀有關,是他們崇拜水鶴的思想反映」。既然銅鼓上的其他紋飾都有著各自的崇拜宗教觀念,蛙飾又哪能例外呢? 況且青蛙在古代壯人中是個神秘的有著極大影響的神物。由以上分析可見,在銅鼓上鑄出青蛙,是源於原始圖騰崇拜的宗教觀念。反過來講,在歷史上,壯族有過青蛙圖騰。
『肆』 本人急需有關壯族風俗的文字和圖片!謝謝啦!
建築: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服飾: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系精緻的圍裙;小夥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婚俗:壯族的一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沖鋒」進門的准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牆」,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沖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准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沖鋒」是進不了門的。圍觀的客人,里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一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裡。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在「網路」( www..com)網輸入「壯族風俗」點擊上面的圖片然後網路一下圖片太多,自由選擇)
『伍』 壯族有圖騰嗎
壯族十二圖騰: 水牛:勤勞、奉獻的象徵。壯族有「牛魂節」,過去,部分壯族地區忌諱宰牛、吃牛肉。 鷺鳥:吉祥物,有通天的本領,又是稻穀豐收的象徵。 鵝:在《麽經布洛陀》中,鵝是一種神造的靈物,來源於壯族地區對天鵝的崇拜。在壯族人的觀念里,鵝是一種吉祥之靈物,可度送祖先之魂到故地。 圖額:水界之神。保護水源,司掌江河漲落和水中一切生物。 虎:虎、圖額、雷王,布洛陀本是兄弟。虎為山神的象徵。司掌山林一切生靈。 馬鹿 :形狀似嗎而鹿角,《布洛陀經詩》中記載馬鹿是神造之物,是吉祥和幸運的化身。 大象:代表吉祥和幸福。 金雞:在壯族人觀念中,是金雞報曉帶來光明,雞還有通神的靈性,所以壯族人主要祭典都離不開雞。 羊:《布洛陀經詩》說,羊為布洛陀做造,具有善良本性。 狗:在壯族人觀念中,狗具有鎮邪驅惡的功能。所以壯族人在門口或者寨門立狗塑像辟邪,寄託平安。 猴:乖巧,同人性。壯族民間認為猴本為人同類。 蛙:傳說為雷王之子,能向雷王傳播信息布置雨水。而水,對於稻作民族壯族而言,是生命之源。
『陸』 壯族的風景圖片
http://www.rauz.net/main.asp
『柒』 廣西壯族的圖騰是什麼
廣西壯族的圖騰主要是蛙圖騰。
壯族民間很多東西都與青蛙息息相關,比如銅鼓上的蛙型紋飾,壁畫上的蛙型人,祭祀中的蛙舞等等,壯族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青蛙的故事傳說,甚至還專門設立了「螞拐節」,一般在每年的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結束,是壯族民間較大的節日之一。
壯族至今還有一種青蛙節,據說每年正月上半月都要天天為青蛙祭祀,唱青蛙歌,跳青蛙舞,青蛙死了還要特意安葬。
(7)壯族宣傳圖擴展閱讀:
壯族先民崇蛙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當時的生存狀態。駱越壯族自古以來鄰水而居,為適應這樣的地理環境,壯族人們以稻作生產作為主要的生產方式,也是他們長期以來繁衍生息的重要方式。對於壯族人民來說,稻穀的豐饒收獲是他們最大的祈盼。
而在當時勞動生產力低下古時期,人們只能靠天吃飯。這也就意味著壯族的稻作要想有所收獲,主要依賴於風調雨順的氣候。壯族有諺語道:「青蛙叫,大雨到」,在壯族先民看來蛙聲與春雨是伴隨而來的,每年蛙聲一片時,大雨必將隨之而來。
對此,人們就認為青蛙必然與上天有某種聯系,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預示雨季的到來,更有支配雨水控制旱澇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認知,人們對蛙的尊崇更加理所當然。人們通過祭祀青蛙以求風調雨順,可以說在稻作文明的社會背景下,青蛙在某種程度上是當時人們精神的一種依託。
此外,壯族人民崇蛙還與古時的生殖崇拜有關。壯族將青蛙稱之為「婭圭」,意為「蛙祖母」,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於青蛙的尊崇的態度。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人丁的興旺與否直接決定了這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因此人們希望自己豐衣足食的同時,也希望本民族能夠繁衍生息、日漸壯大。人們在發現了青蛙強大的繁衍能力之後,無疑是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人們開始對蛙產生了生殖的崇拜,將青蛙當成了掌管生殖繁衍的神。企圖通過祭祀的方式獲得蛙神的佑護,繼承到青蛙身上旺盛的生殖繁衍能力,達到人丁興旺的目的。人們對蛙神無上尊崇、頂禮膜拜不僅是崇蛙的體現,更是人們對於生命繁衍的企盼。
崇蛙文化是壯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壯族長期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並沒有被消解淘汰,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被賦予新的內涵。無論世界如何發展變遷,壯族崇蛙的文化依然代代相傳並愈發深入人心,青蛙始終是壯族人們心中不容褻瀆的神聖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蛙圖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圖騰
參考資料來源:廣西新聞網-圖騰崇拜——壯族崇蛙文化深入人心
『捌』 壯族的代表圖案有哪些
青蛙圖騰 資料: http://www.todayla.cn/bbs/viewthread.php?tid=1820
『玖』 壯族美食和服裝手繪圖手繪圖和
1.廣西壯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多愛吃魚生。魚生就是生魚片。
2.活血是廣西少數民族最有特色的食物。廣西的山區養有山羊的壯族、瑤族把羊活血當成最好的美食
3.熏肉或稱臘肉是壯瑤等少數民族喜愛的特色食品。
4.過年一定要包粽子,是壯族等民族的習俗。
5.農歷二月二,河池、百色等地的壯族家家戶戶做蕉葉糍,又稱麻葉饃。
6.五色糯米飯是壯族民間節日傳統食品。將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蛋爛,取汁分別浸泡糯米,然後蒸熟,成為紅、黃、蘭、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色,構成五色飯。色彩繽紛,香味襲人。每年農歷三月三、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有做五色飯,用於祭禮和食用,或饋贈親友。
7.武鳴壯族愛吃白切狗肉。
8.豆腐圓和豆腐菜是廣西壯族地區常年食用的菜餚,每到年節常備此菜。
此外還有美味的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