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寫項目計劃書
下面我給你推薦策劃書的書寫及策劃:
以成果為導向制訂項目計劃
評判一份公益項目計劃書是否規范,主要看它是否能清晰地回答這樣五個問題:第一,項目要解決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即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第二,項目服務對象是誰,即項目是為誰做的;第三,項目要滿足服務對象什麼樣的需求;第四,項目的目標是什麼,如何來衡量;第五,項目如何實施,即如何做,做什麼。
這五個問題及回應構成非常嚴謹的思維邏輯框架,5個問題的順序不能顛倒、要素不能缺少。如果能夠用這樣的思維邏輯去制訂項目計劃,不但能夠把項目做得更加有效,而且可以幫助項目方養成一種提高有效性的思維習慣。
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問題框架中的前4個問題都與項目成果有關。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非營利組織是為成果而存在的。」「項目產出模型」是美國聯合勸募會提供的一份資料,其中有4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投入、活動、產出、成果。投入是指投在項目中或由項目消耗的資源;活動是指為了履行使命,達到項目目標,對投入的使用情況;產出是指項目活動直接的產出;成果是指服務對象在參加了項目,或者接受了服務後獲得的變化和受益。美國聯合勸募會提供這樣一份資料,目的之一就是想告訴向其申請資金的非營利組織,要想得到資助,必須要有成果。如果項目計劃書中只有活動和產出,而沒有成果是得不到資助的。
但目前我國很多社會服務機構的項目計劃書存在把活動當成項目、把產出當做成果的誤區。成果一定是服務對象的受益和變化。所以,活動不是成果,人數不是成果,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也不是成果。滿意度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並沒有反映出服務對象的受益和變化。
關於成果有三點特別提示:第一,項目成果是通過服務對象來體現的;第二,項目成果要用服務對象的變化和受益來反映;第三,衡量項目成果必須有一個可以量化的評估指標。現在有些社會服務機構往往以自己的項目能夠獲獎或者被媒體報道作為成果。把獲獎和媒體報道作為項目成果也是一個誤區。有一些獲獎的項目實際上不是項目,而是活動,也沒有產生什麼成果。做公益項目要真正專注於成果,專注於有效解決社會問題,使服務對象受益。
做公益項目一定要有一種注重成果的心態。在做項目以前,先不要考慮這個項目怎麼做,做什麼,而是首先一定要想明白項目的成果到底是什麼?只有知道了項目的成果是什麼,才能做到在項目計劃書里讓資助方和購買方清楚地看到項目成果,其獲得資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美國女童子軍營(世界最大的女童組織,該組織強調女性領導,培養女孩品德、樹立女孩信心,還提供其他學習生活、工作技能的機會)前首席執行官、德魯克基金會創始人弗朗西斯•赫塞爾本女士提出,只有那些能夠持續實現可衡量的成果的組織才能走向未來。同樣,一個社會服務機構要做到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可衡量的成果,而且要持續取得可衡量的成果。這也是制訂公益項目計劃時必須高度重視和體現成果的原因所在。
正確確定項目目標和評估指標
釐清了什麼是項目的成果,接下來,就要了解如何確定項目的目標和評估指標。項目成果實際上指的是項目的目標,也就是做項目後到底要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在寫項目計劃書時,首先要根據項目的服務對象,確定若干個具體的目標。同時,還要根據具體目標,確定衡量這些具體目標是否能夠達到的評估指標。
德魯克提出:「任何組織的成果,都可以用定量和定性兩種標准來衡量,這兩種標準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組織是如何改變別人的生活以及改變別人生活的程度,那麼就有必要了解這兩個指標」。值得提醒的是,社會服務機構在制定目標、確定評估指標時,一定要注意,其中至少有一個須是定量的。如果項目計劃書里只有定性的目標,而沒有定量的目標,說明這個目標是需要調整和優化的。
一個好的項目目標有5個特點,即須符合SM A RT原則。第一,簡單易懂。項目目標必須簡單明了,不要寫得空洞抽象,要讓人一看就能很清楚知道到底要什麼樣的結果。第二,結果可測。目標是可以衡量的,可以通過量化的指標來衡量目標是否達成。第三,力所能及。這個目標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第四,符合利益。項目確定的目標,要符合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期望。第五,有時間限制。項目是有期限的,項目目標要在項目周期內完成。
評估指標是保證項目目標達成的重要措施。制定項目評估指標有三種常用方法:結果認定法,關注項目實施後的直接結果;知曉度調查法,關注服務對象參與項目,接受服務後學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前後對比法,通過服務對象在參與項目、接受服務前後發生的變化來衡量項目目標的達成。實踐中,需根據不同的項目選擇不同的評估指標。每個項目至少要有一個衡量項目目標是否達成的評估指標。
科學合理確定項目目標和評估指標非常重要,關繫到項目的有效性。明確了項目要實現的目的和評估指標,在寫項目計劃書里最後的一個問題——如何做,做什麼時,就有方向、有針對性了。
制訂項目實施計劃的基本要求
項目計劃書中一般對實施計劃部分有這樣一段描述,「什麼叫實施計劃?是為了滿足需求,實現項目的目標,計劃開展的活動和服務」。在項目計劃里肯定要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服務,所有的活動和服務,都要圍繞著項目的目標來制訂。具體擬訂時,有三點需要特別強調:
第一,計劃安排的所有活動和服務,必須要緊緊圍繞目標來設計,也就是說有助於項目目標實現的,把它放進去;與目標沒有關系的,就不要放進去。
第二,計劃一定要清晰、具體、詳細。目前社會服務機構項目計劃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寫得很粗,很籠統。項目實施計劃必須寫得清晰、具體、詳細,以有利於資助方和購買方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活動和服務開展以後能不能保證目標的達成。
第三,制訂計劃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就是在制訂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實施的問題,這也是開發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例如,當一個項目需要3個人,在制訂項目計劃的時候就要想好這3個人在哪裡?是內部解決還是要去招聘?能不能招得到?招來的人有沒有能力做這個項目?而不是等錢拿到了再去考慮招人問題。如果事先不考慮實施的問題,拿到錢有可能招不到人,或招到的人沒有能力做項目,這就會影響項目的順利實施。再如,有的項目需要和其他機構一起實施,那麼在制訂項目計劃時就要想清楚與哪家機構合作,如何合作,這需要事先與這家機構進行溝通,讓其同意與你合作,而且要確定有能力一起實現項目目標,這樣拿到錢後才能很好地實施項目。如果事先不溝通,不落實,等拿到錢再去找合作夥伴,萬一找不到,或者找到的合作夥伴沒有能力,項目的實施就會受到影響。總之,在制訂項目計劃時,一定要考慮落實實施項目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和資源,使計劃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寫項目計劃書必須要有實施人參與。現在有的社會服務機構的項目計劃書是領導寫的或項目負責人寫的,申請到經費後再交給員工去實施。但是寫項目計劃書的人可能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會遇到問題和困難考慮不全,導致做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這樣的話,具體實施項目的人就會抱怨,甚至可能做不好這個項目。如果實施人參與制訂項目計劃,就可以更好地去考慮實施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項目計劃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制訂項目計劃是決策,決策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必須有實施人參與。這對調動項目人員積極性、主動性也有很大的好處。
內容摘自:中國社會工作雜志
『貳』 企劃書與策劃書有什麼區別
首先,企劃和策劃不過是兩個名詞,我見過某公司做一個項目叫營銷企劃方案版,也見過營銷權策劃方案。
但實際上直白的區分:
企劃是針對企業管理層面上的,企劃則相對更廣一些,可以涉及到經營、企業文化,市場經營、企業管理思路等等。
策劃是針對企業在某個范圍內具體項目的提前預想,通過對某個具體事務進行財務、投入資金量、廣告、具體運作倒最後的收益成果提出設想和具體操作。
具個例子,拿賣汽車的4S店來說,
對於全世界第一個想推出4S店的企業,肯定是通過「策劃」來完成的。
而後期,各廠家效仿推出4S店後,而4S店內做為一家企業,如何管理、服務等具體環節操作的制定,就可以理解成為「企劃」了。
『叄』 計劃書和策劃書有區別嗎
計劃書是來短期內的工自作安排,工作的目標屬於周期內的工作目標。策劃書是為達成一個目標而做的規階段性整體規劃,所容納的內容不僅僅是工作計劃,還有達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組織的資源。如果把策劃書的目標分解到各時間內完成就可以叫計劃書了。
換個角度說,策劃書屬於整合資源達成目標的一個謀劃,屬於總綱領,而計劃書就是使用資源以期達成目標的執行過程,計劃書明確到人和時間以及達成標准。
一般來說,組織活動要撰寫《***活動策劃書》,其中落實工作要寫計劃書。
『肆』 計劃書和策劃書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計劃書和策劃書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計劃書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活動作出預想和安排的一 種事務性文書。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必須前有計劃、後有總結。
策劃書即對某個未來的活動或者事件進行策劃,並展現給讀者的文本;策劃書是目標規劃的文字書,是實現目標的指路燈。撰寫策劃書就是用現有的知識開發想像力,在可以得到的資源的現實中最可能最快的達到目標。
2、工作周期不同
計劃書是短期內的工作安排,工作的目標屬於周期內的工作目標。策劃書是為達成一個目標而做的規階段性整體規劃,所容納的內容不僅僅是工作計劃,還有達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組織的資源。如果把策劃書的目標分解到各時間內完成就可以叫計劃書了。
策劃書屬於整合資源達成目標的一個謀劃,屬於總綱領,而計劃書就是使用資源以期達成目標的執行過程,計劃書明確到人和時間以及達成標准。一般來說,組織活動要撰寫《***活動策劃書》,其中落實工作要寫計劃書。
3、強調點不同
策劃書一般設立在在決策之前,是決策的依據和前提。因此,它強調價值、科學和競爭。即首先要創意出遊價值的目標和謀劃出科學可行的方案,這些目標和方案都應該是最優的,應該在競爭中展現自己的優勢並獲得決策通過。
計劃書一般在決策之後,是決策的細化和實現決策的保證。因此,它強調具體、明確和控制,即重在圍繞決策目標和優先方案對工作進行分解、對資源進行細致安排,這些分解和部署都應該是明確的,以便在實現過程中進行控制和評估。
(4)項目計劃書和策劃書擴展閱讀:
計劃書的基本類型
按其所指向的工作、活動的領域來分,可分為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生產計劃、教學計劃、銷售計劃、采購計劃、分配計劃、財務計劃等等。
按適用范圍的大小不同,可分為國家計劃、地區計劃、單位計劃、班組計劃等等。
按適用時間的長短不同,可分為長期計劃、中期計劃、短期計劃三類,具體還可以稱為十年 計劃、五年計劃、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份計劃等。
按指揮性的強弱不同,可分為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
按涉及面大小的不同,可分為綜合性計劃、專題性計劃。
計劃的種類較多。按內容分,有全面的綜合性計劃,如社會發展計劃,國民經濟計劃等;有單項計劃,如生產計劃、學習計劃等。
按覆蓋的范圍分,有國家的、地區的、系統的、部門的、單位的、個人的計劃等。
按針對的時間分,有多年性的,一般又稱為規劃;有近期的,如年度、季度、月份的計劃等。
按計劃的詳細程度分,有計劃要點、簡要計劃和詳細計劃。
『伍』 項目計劃書跟設計方案有什麼不同
一般來說,策劃是指通過創意、謀劃和論證,充分考慮現有條件,提出有價值的目標並設計最佳方案的活動。策劃書(策劃案)即指體現上述思想和過程的應用文體。而計劃是指通過分解和部署,充分調動資源,為實現某一目標而進行工作設計的活動。計劃(書)即指體現這些思想和過程的應用文體。
策劃一般在決策之前,是決策的依據和前提。
計劃一般在決策之後,是決策的細化和實現決策的保證
計劃是策劃實施的重要保證。
策劃是制訂計劃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