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月編者

宣傳月編者

發布時間:2021-07-08 09:26:36

Ⅰ 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一切標准》背景是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1966~1976年的文革以後,人們要求對"文革"中的錯案進行平反,然而,當時黨中央的主要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為了反對這個錯誤方針,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

Ⅱ 關於報導的文章怎麼寫有什麼格式和要求

會在寫會議報道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會議本身的內容上.如果領導不是很重要的話,不應該把領導放在重要位置.
議報道的價值應當在於傳遞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不要為了會議而報道,建議你多看看優秀的會議報道

進一步改進會議報道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不僅中央非常關注,而且各家媒體也都在想方設法進行探討和改革。

我們從編者和作者兩個角度來思考,覺得會議報道搞得不好,各有各的責任和問題。

首先,造成會議報道雷同、老套、乏味和缺乏創新,編者把關不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作者與編者同為一人時,有稿件放行權的領導層應負責任)。一篇會議報道從"習作"變成"鉛字"的過程中,編者握有版面安排處理大權。

現在會議多,會議報道也多,為了不影響與作者的關系,不"辜負"領導和組織出名掛號的願望,相當多的編者對會議報道把關不嚴。現象有三:一是怎麼寫怎麼編。這部分編者過分地尊重和信任作者,認為反正會議報道是例行公事,只要如實反映事實就行了,不願下氣力精編細雕。二是寫多少編多少。會議不斷,會議報道也隨之"繁榮"。會議報道要不要搞,回答是肯定的。但要有取捨標准,不能逢會必報。重要會議進行報道不但必要,而且要妥善處理好。而一般性的會議(指沒有新聞性的),一律亮綠燈則值得商榷。三是不計效果如何。"編者出力,作者出名"。會議報道好,作者聲譽高;會議報道差,挨批的也是作者。而編者始終作為幕後無名英雄,出力多少無人知曉不說,況且還有"文責自負"進行約束,因而一些編者不關心宣傳效果。

編者把關不嚴,大量的俗套的會議報道才有機會充斥版面,這是會議報道受議論的直接原因。強調編者用好手中權力不是有意為難作者,而是本著對工作的盡職盡責為出發點,這也是能否成為名編輯的重要條件。編者是把關人,其地位非同小可,要真正地履行好編者職責,就要牢固地樹立新聞意識,做到認稿不認人,沒有新聞的會議報道堅決不放行,使"劣質產品"沒有可乘之機。

其次,造成會議報道往往無人願看,無人願讀的狀況,作者也難脫其咎。應當承認會議報道既好寫又難寫,標准取決作者對會議報道的認識和把握。

會議報道好寫,好在容易應付。會議報道嘛,時間、地點,參加會議領導,以及會議主題,甚至連會議各類材料應有盡有。簡單地對會議有關材料改造或摘錄便成為一篇"不折不扣"的會議報道。版面上某些會議報道,不是在什麼什麼思想指導下,就是與會者一致認為;不是會議議程的照錄,就是首長活動的排列;不是文件的翻版,就是講話稿成段摘引,於是會議報道出現了空話多、套話多、引話多、領導名單排列多,使會議報道失去了更大的讀者群。究其原因:一是為了完成任務寫作。不少作者參加會議任務非常明確,就是來寫會議報道的,只要動筆就算完成任務。於是圖省事的作者便成了"文抄公",簡單地抄一抄、編一編應付了事。二是模仿別人寫作。文無定勢,但有共同規律可求。一部分作者不願在會議報道上下功夫(是應景的,很難擠進獲獎之列),倒在走"捷徑"上動腦筋。為了完成任務,找來別人的會議報道進行簡單模仿,結果會議報道真的成了有固定模式的文體。

會議報道難寫,難在突破條條框框,突破難有作為的觀念。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就改進會議報道這項工程來說,作者是內因,編者和讀者是外因。作者自己能否把握寫作關尤為重要。應該承認,造成一些水平低下的會議報道之所以走上版面,作為編者也是無奈放行。好稿在編,但寫是基礎。過分地依靠編者不是長遠之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編者人為地編造一些精彩的會議報道有違新聞真實性原則。每一位作者,特別是承擔會議報道的記者或通訊員更應發揮作用,力爭通過捕捉會議中亮點寫出會議報道精品來。

捕捉會議中的新聞,改進會議報道,作者應樹立一個新觀念,那就是會議報道不一定總是寫會議本身。善於捕捉會議中的"花絮"新聞往往更能贏得讀者,不僅反映會議,而且深化會議。1983年初,四川省召開第四次黨代會,選出新的領導班子。緊接著召開中共四川省委四屆一次全委會,新當選的省委書記楊汝岱發表長達五六千字的重要講話,就四川省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兩名與會的省報記者沒有全面地報道會議,他們選擇會議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發了一篇134字的消息。《各種業務會議書記一般不到會講話》一文見諸報端,立即引起反響,並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

跳出會議寫新聞。參加會議受到各種信息的碰撞,可以目睹一些反常事實,只要作者及時把握,往往會有意外的驚喜。某單位召開年度表彰會議,只有兩名相關首長到會,聯想到長期形成的逢會主席台必有長長一排首長,與會作者采寫了一篇反映這個單位改進會風不搞領導陪會的報道受到好評。丹東日報記者任傳義參加市勞模、先進代表會,會議本身可寫的東西很多,當他了解到30多個單位因計劃生育超指標被取消出席會議資格,他便以失去參加會議資格單位為報道對象,寫出一篇消息,結果獲了獎。這件事雖然發生在1982年,但對今天改進會議報道仍然有借鑒之處。

不拘一格寫新聞。召開會議是展開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參加會議,不僅人員集中,材料集中,而且信息可靠,是報道和反映中心工作的重要新聞資源。怎樣把會議新聞報道好?不拘一格是出路所在。不能人雲亦雲,跟著別人模式走。要在寫法上不落俗套,在結構上推陳出新,在用語和修辭上與眾不同,使讀者不僅獲得信息,而且得到藝術享受,增強會議報道的趣味性、可讀性和藝術性,從而促使會議報道成為版面上誘人的亮點。

Ⅲ 編者的話該如何寫

《編者按的規范寫法與文學素質的體現 》

充任編輯一年有餘以來,編者按已經寫了不少,總算有了些初步的經驗,可是每當作者的文章橫陳面前的時候,那種聚精會神搜腸刮肚,尋找合適的表現方式,以求只語中的的渴求,把編者按寫活的努力,仍然在困擾著我有限的智慧。看似片言只語的表達和提綱挈要的總結,力求滿足作者的期望和讀者的要求,實際操作中那些對於其中甘苦的投入和付出,實在是一言難盡,想起來令人心寒、說起來令人心酸哪!

我曾邀請數位盛名有成的編輯,企圖引誘他們就此發表題詞和獻論,都如石沉大海遙無迴音,不知是知難而退、敬舍闕如,還是對我的提議憋為兒戲、笑談揚棄,反正沒有一位肯勉為其難的;正好那一天有眾位編輯濟濟在堂,我又舊話重提,以自己的遲鈍,借社長的號召,大家爭相表述,總算總結出來幾條規律,由我操刀執筆記錄下來,不揣淺陋芹獻在此以投同好。原來每人心中都有把握,各自運用的尺度不盡相同,卻能匯聚出來共同的特點和總體的特性,筆觸和寫法盡管不同,但有一個一致的要求,那就是,寫好,寫真,寫善,寫美。

1,編者按是編輯的文學功底在工作當中曇花一現的表示,卻是靈光一閃、不容忽視、故意賣出讓讀者捕獲的靈動之筆。
作為編輯,作者的文章在你這里進行衡量和檢閱,雖然編輯的水平不一定是高於作者的,但那認真和努力的程度是一定不應該低於作者的,既然作為文學作品的編輯,那文學水平和修養就是第一位的,站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領略和把握作者精心構架的作品,傳達作者微言大義的思想,不埋沒作者熠熠生輝的才華,引導讀者去充分欣賞、去全面體會文學作品帶給我們審美的愉悅和水平的提高。

2,編者按雖然如行雲流水、不拘一格,但是一個標准稱職的編輯,還是能成功運用並准確把握它的規范與格式,盡管手法多種多樣、實則萬變不離其宗。
這一項其實還是編輯文學水平在具體運用當中充分的體現,只不過不是以自己的作品加以傳達,而是表現在你對別人作品能夠充分理解、真切感受、恰當共鳴,從而在評價別人的作品、總結別人的經驗的過程當中、全面表現出你自己所具有的水平,並且以這種水平給讀者以一定的必要的幫助,全心全意、全職全能地盡到一個編輯應盡的義務,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做一個合格稱職的編輯的。

3,編者按的寫法。
我從意義上理解為:具體而不雜亂,提領而不拔高,贊揚而不諛美,批評而不貶抑,建議而不代庖,依循而不照抄!
舉例:
【歲月珍藏】那些流淌在時光隧道里的童年舊事【三】看露天電影(天堂雲鷹 )
【編者按】兒時的記憶是心裡最美麗的一道風景。對那個年代物質的、精神的回憶是否都可以用化學、物理原理來解釋?我們對兒時食品味道的回憶,那是味蕾的一種化學反應,不再有美食能超過兒時的味覺;我們對兒時電影、歌曲的回憶,那是一種物理的共振反應,不再有作品能超越這種共鳴。(靈湘223)
這一篇編者按,以深有同感的共鳴,把作者的文章推領出來,以恰當而真切的比喻,引起讀者全新的體驗,可以說是循著作者的思路,渲染了一種更加優美的情致,為原文增色不少。

從手法上大概是:總結型,引導型,舉例型,形容型,無用型!
舉例:
【歲月珍藏】曠野的小屋 (項德林)
【編者按】大漠黃沙是枯燥無邊的,大漠深處的生活是孤獨寂寞的,大漠之中的心呢?是一種希盼與等待相交的情形嗎?一定是的,只要心中有那個信念,五月雪就會如約降臨。(靈湘223)
這篇編者按,總結、引導、形容、催化,各種手法交錯編織,盡管短小、卻很貼切,可以稱得上是標準的編者按手筆。
我的態度是:不同於作者的觀點的「冒犯型」;堅決維護作者榮譽的「尊重型」;不知道別人是否採取「中立型」或者「調和型」?

舉例:
【文苑隨筆】愛情雞尾酒(編輯推薦) ——電影筆記三十六 (慕容詩茵)
【編者按】「女人的心動有時候讓人莫名其妙,往往是一瞬間的事,然而這幾秒鍾凝聚和爆發的情感卻可以綿延一生」。暗戀,是人間最美好的一種情感,一種不能與他人分享,甜蜜痛苦的情感。無論男女,這份暗戀之情,會保留心間,直至一生。這份情,打動的不僅是女人,男人也是如此,多數人都嚮往得到這樣的至美情感,當然也會感動於這種至真。本文與影評中道出愛情的一個側面,也讓我們知道,愛情真正是無私的,很多時候不需要回報。(靈湘223)
對於愛情,有各種各樣的看法,那體驗都是「惟我的」,因此觀點不盡相同,這篇文章以獨特的角度,闡述分析了別樣的感悟;而靈湘的編者按的精彩之處,在於她不但把握住了作者的脈搏、咬住了文章的關鍵所在,而且把這種獨特的感受推舉到不能再高、卻又沒有超出范圍的程度,使得讀者能夠更加充分理會作者的主旨、全面感受原文風貌,是謂「尊重贊美型」的典範。

以上觀點,敬請批評,不當之處,期盼指正。歡迎討論,百家爭鳴,繁榮園地,齊心合功。

Ⅳ 編者按怎麼寫

一般說來,編者按分為以下幾種:

介紹性

一般來說,篇幅比較長的,說理比較深奧的文章,適合下這類的編者按。對於篇幅比較長的,以梳理情節,歸納主題,點出最大特點為主要內容;對於比較深奧的文章,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文章大意復述出來為重中之重。

評論性

一般來說,特點不甚鮮明的文章,編者需要通過自己的分析加以凸現,以便於讀者快速把握;還有一些有爭議的話題或者觀點,也非常適合這種編者按。

綜合性

這類編者按就有以上兩種編者按的特點,只是在具體的撰寫過程中,可以根據文章本身的特點,去確定編者按的側重點,或以介紹為主,或以評論為主,或二者兼顧。因而,以上兩種編者按需要注意的問題,在這類編者按中,都不可偏廢。

(4)宣傳月編者擴展閱讀

編者按語是報刊編者對新聞或文章加提示性說明和重要批註的工作。有時和編者按語同義,言簡意深,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可以針對文中的觀點或材料表達編輯部的意見,又可以提示要點並借題發揮,是一種特殊的編輯任務。

在兩種情況下應加編者按:(一)新聞或文章反映了新事物、新問題、新經驗、新見解,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最新政策精神,又沒有完全被人們所認識,需要編者加以引導。(二)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新聞或文章,需要向讀者推薦或進行說明,提請讀者注意,以擴大宣傳效果。編者按的運用靈活多樣,可以根據需要放在新聞或文章的前面、中間或結尾。加在最後的稱「編後」;也有單獨成章的,稱「編者的話」。我國近代中文報紙最早採用編者按的是《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

Ⅳ 前言怎麼寫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回顧歷史要有重點,內容要緊扣文章標題,圍繞標題介紹背景,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時,不要求寫出方法、結果,不要展開討論;雖可適當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但不要長篇羅列,不能把前言寫成該研究的歷史發展。

4、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前言中,評價論文的價值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用詞要科學,對本文的創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國內首創、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研究內容國內未見報道」或「本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等不適當的自我評語。

5、前言的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請指正」、「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長,太長可致讀者乏味,太短則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論文,引言字數一般掌握在200~250字為宜。

(5)宣傳月編者擴展閱讀:

包含內容

1、說明論文的主題、范圍和目的。

2、說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關領域簡要歷史回顧(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決?目前進展到何種程度?)。

3、預期結果或本研究意義。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長短視論文內容而定,涉及基礎研究的論文引言較長,臨床病例分析宜短。國外大多論文引言較長,一般在千字左右,這可能與國外內數期刊嚴格限制論文字數有關。

Ⅵ 關於會議的新聞報道怎麼寫

在寫來會議報道時,應該把自重點放在會議本身的內容上.如果領導不是很重要的話,不應該把領導放在重要位置. 會議報道的價值應當在於傳遞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不要為了會議而報道,建議你多看看優秀的會議報道。
新聞報道的特點是:真實、新鮮、重要、趣味可讀,時效性極強。一般讀新聞報道的習慣是:通篇瀏覽標題,優中選優,不留死角,仔細閱讀。
1、自主性:新聞界自主選擇報道或者揭露目標,自主進行調查活動。不是依賴當局發表的材料寫報道,而是記者親自進行調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獨家新聞那樣只依靠單個的材料,而是通過徹底的調查采訪,揭示事件的整體的情況。
2、新聞性:目標的選擇是當前讀者最關心的問題。
3、科學性:它的威力與魅力建立在扎扎實實、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上。
4、是費時、費力、篇幅長、分量重的深度報道。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Ⅶ 好的加分哦 班級小報要辦一期環保專版,請你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為小報寫一段「編者語」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2、保護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3、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4、199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是:"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5、保護藍天碧水。
6、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我們的家園。
7、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
8、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9、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10、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1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2、破壞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減少水土流失。
14、環境與人類共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
15、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16、保護戈壁植被,防止沙塵污染,保護大氣環境。
17、環保不分民族,生態沒有國界 不要旁觀,請加入行動者的行列 今天節約一滴水,留給後人一滴血。
18、沒有地球的健康就沒有人類的健康 與自然重建和諧,與地球重修舊好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19、用行動護衛家園,用熱血澆灌地球。
20、把消費限制在生態圈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破壞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

Ⅷ 宣傳語和寄語的區別

就是編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對作品的解釋或引申.
按:在現代漢語詞專典中的解釋是:作者或編屬者附加的說明或判斷。
也就是說編者為了讓讀者看的更明白或者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增加的一些特別的說明。
另:
「按」是「按語」的簡稱,「按語」也寫作「案語」,就是寫在前面(或後面)的話 .過去的文人,寫一點關於某事的主旨、相關情況、說明等叫做「案語」,後來也寫作「按語」.

編者寄語:
1. 作動詞用,傳話,轉告話語:寄語青年朋友
2. 作名詞用,所傳的話語,有時指寄託希望的話語:新年寄語,編者寄語。

Ⅸ 法制宣傳標語 編者寄語

1、弘揚憲法精神抄 構建和諧社會襲
2、實行依法治國 堅持執政為民
3、增強憲法觀念 推進依法治國
4、宣傳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
5、學習憲法,宣傳憲法,遵守憲法
6、學習宣傳憲法 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7、推進依法治市 努力建設法治城市
8、維護憲法權威,增強權利義務觀念
9、實行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0、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11、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依法履行法定義務
12、弘揚民主法制精神 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13、高舉憲法旗幟 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
14、學習憲法、掌握憲法、運用憲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15、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16、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7、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18、增強全民憲法觀念和憲法意識,保證憲法的正確貫徹實施

閱讀全文

與宣傳月編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成立6周年的營銷方案 瀏覽:588
親子網路閱讀策劃方案 瀏覽:903
關於景點的營銷方案 瀏覽:758
手機app推廣方案實戰案例 瀏覽:559
慧美電子商務 瀏覽:689
成立公司策劃方案ppt 瀏覽:767
小學健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8
鑽戒新品上市策劃方案 瀏覽:581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