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新聞采訪策劃書撰寫

新聞采訪策劃書撰寫

發布時間:2021-07-07 20:45:46

❶ 人物采訪稿策劃方案怎麼寫啊

一、人物采訪的基本理論知識

1. 明確人物專訪的定義:人物專訪是一種以交談和問答的方式同采訪對象進行交流,人物選擇帶有定向性、傳播意圖十分明確的專門訪問。

2. 人物專訪的類型:按采訪對象身份可分為,名流專訪、權威人士專訪、新聞人物專訪;按傳播意向可分為,觀點采訪、信息采訪、個性采訪。

3.人物專訪的主要版塊構成:傳播意向(因何訪)、報道內容(訪什麼)、專訪形式、問題設計、提問技巧、表現元素(如何訪)等,需要在采訪前的准備工作中通盤考慮。這些也是采訪策劃的主體部分。

二、人物專訪具體方案:

(一)、專訪類型:對校園新聞人物進行的個性采訪(觀點和信息為輔)

(二)、訪問對象:優秀師生

(三)、背景材料:

1. 人物背景:成長環境、教育背景

2. 新聞事件背景:典型事件發生的典型背景

要求:寫事件是為了寫人,寫人重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精神品質、榜樣作風等。一般采訪對象的新聞事件要具備爭議性、新聞性、時效性,具有榜樣作用,成為輿論導向的指向標。

(四)、傳播意向(主題)及主要內容:

1. 完整呈現事件,解密爭議性。

2. 完整呈現人物,解密人物。

讓人物呈現,讓事實說話,這樣有利於擺脫「可以宣傳榜樣」的模式,而讓大家更易接受。采訪的主要傳播意圖還是:以新聞事件為由頭,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細想觀點、精神風貌,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人物的特點。采訪對象於一般人有何異同,但之所以他值得我們去報道,是因為他有很多有與我們不同的地方,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也許是天生的,也許是我們忽略了而別人卻堅持了,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呈現!

(五)、如何訪談:

1. 前期准備。明確目的、研究背景、初步溝通(已基本完成),確定時間、地點及形式。

主要問題設計:問題設計主要圍繞兩個中心,第一個是與受訪者相關的具體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周圍的評價;另一個就是受訪者本人對於與其相關的新聞事件的態度及看法以及引申出來的對人對事的看法。總之,問題設計如是對事就要把事講清楚,若是對人就要注重人情味,力求從個性出發來反映受訪者的本來面目,另外提問可根據情況追加。

2. 正式開始。要明確把握本次采訪的主題,問題當簡則簡,當細則細,基調應該是輕松的,談話的內容可以牽涉到學習、生活、、娛樂、為人處事、人生理想等,但必須緊扣著「傳播意向」,談話的主線應該是從具體的事到具體的人,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來展開,談事業、談團隊、談學習、談過去、談現在、談未來、談人生、談理想,而這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需要靈活處理。若在談某一板塊感覺還不夠時可以繼續談下去,直到談到所要的答案為止,當然也不要總圍繞一個問題談,做到適可而止,收發自如。

3. 後期整理。根據采訪實際,整理出報道內容。

整體就這些了吧,你參考參考吧。

❷ 如何策劃一次新聞采訪 完整的程序是什麼

新聞策劃大體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主題 主題的選擇是整個新聞策劃的靈魂,是統率整個活動的思想紐帶和思想核心。主題的確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種種資料和整合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一個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討論後都要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並確定一個主題而不是多個。而確定這個主題的標准即是新聞價值的大小,即追求新聞價值的最大化。這里所形成的主題往往比較寬泛並有待於進一步細化;必須說明的是,在最初的討論時期,主題的寬泛有利於從多個層次展開新聞采訪活動。

2、體裁與風格 體裁關繫到報道的性質。可以選擇解釋性報道或是預測性報道、調查性報道的新聞體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策性很強的研究報告,也可能策劃為整合報道或是連續報道、組合報道。 風格問題,關乎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產生獨特的敘事修辭。通常,風格的策劃背後,多少會存在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體的典範作品、或是一個存在於新聞人心靈深處的經典範例。在風格策劃的細致之處,甚至會涉及到像是否採用倒敘寫法,要不要「編者按」等等,如何對待日常用語、科學用語,重視講故事還是重視說服力這一類微觀問題。

3、單元結構 通常是指內在結構。結構必須堅實而穩固,與此同時,它應該由多個結構單元組合而成。往往每個結構單元代表了一個次主題。為了尋找到盡可能理想的單元組合,在策劃的這一階段,我們往往採取窮舉法進行無限制列舉,然後再通過篩選和歸納的方法得到一個真正科學、高效、具有閱讀價值的內在結構。

4、任務描述 這是一個對文章結構總體和每一個單元的任務作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使用一個長句子,具體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單元將會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采訪什麼?難點和重點是什麼?成稿後的面貌如何?等等。 對於職業新聞記者而言,任務的描述無異於是對於相關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與計時 具體分工包括:基於文本單元,或者采訪工作的不同側面,把采訪對象和采訪內容分配到每一個相關人員,提出注意事項。分工的策劃將會最終形成兩張表:任務人表和日程表,交與主持者和每個相關人員共享、掌握。 任務人表便於使參與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過對任務人作必要的講解、認真的督促,為新聞活動保駕護航。日程表主要用於時間的控制,一般以時間進度表(倒計時)的方式來表現。時間的安排要合理,在考慮新聞同業競爭的同時也要留有餘地,一般來說:日程表上前面的時間進度較緊湊,後面可以留有時間餘地來調整。

❸ 新聞策劃案怎麼寫。。。包括采訪提綱,采訪中可能發生的事怎樣解決。。采訪素材。。如何製作播出等。。。

采訪來主題 采訪目的 背景源資料 采訪方向 采訪對象 采訪形式 采訪問題 總結 這就是采訪提綱的寫法
策劃主要從新聞選題和新聞角度下手 選題包括正面選題 反面選題 和中性選題 角度包括現階段特徵 透析背景分析現實 以小見大或以大見小,抑或通過對比的角度反映主題

❹ 求大型新聞采訪活動策劃

目的
形式
組織結構
行程
調查表
調查對象
訪談提綱
回訪
資料整理

❺ 如何製作新聞采訪策劃方案

新聞采訪計劃書
一、 主題: 綠色奧運,和諧廣東
環境猶如一個地方的外衣,城市形象更是能給人以第一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環境的潔凈程度也能直接體現出一個地方公民的衛生意識和素質。二零零八奧運將至,為了打造我們的奧運理念——綠色奧運,也為了給外國遊客一個靚麗的環境,我們廣東省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與此同時,一些流浪者及拾荒者便成為了有關部門的重點「清掃」對象,面對此時此刻,他們的命運該如何?他們該何去何從?本期節目將為您一一講述。
二、播出時間:廣東經濟頻道 7月5日晚8:00 檔節目《青年節目——奧運系列》中播出。 節目將以談話的形式進行播放。
三、節目長度: 45分鍾
四、節目的主要內容:
1.廣東省政府為迎接奧運所做出的相關舉措
2.廣東省制定的有關「救助管理站」的相關規定
3.關於近段時間廣東省關於「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的問題
4.對於一零一零年廣州將舉辦亞運會的美化環境措施及計劃
五、需要采訪的單位及人物:
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建政
下崗工人:李漢
熱心幫助者:王志運
六、對人物的提問:
(一)對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建政 的提問
1.為了迎接綠色奧運,廣東省為了相應號召,必定也對環境整治問題作出了許多的努力,你能為我們簡述一下廣東省政府為此所做出的具體措施嗎?
2.有人認為廣州市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歸因於:城管部門不作為或不積極作為,你對此的看法是什麼?
3.相關部門在整治治安環境問題時,是否有考慮到那些像李漢一樣境遇的人呢?
4.對於王志運那些幫助李漢的做法,站在政府的立場,,你覺得政府有關部門接下來應該怎樣去應對像李漢這樣的人士?會鼓勵像王志運這樣的做法嗎?
5.近段時間,廣東省也響應中央出台的關於「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這是綠色奧運的一個重要內容嗎?
6.現在的「救助管理站」必定不能完全解決所有像李漢這樣境遇的人,為此,政府是否有位他們這些人提供就業職位或幫助其就業的相關計劃?
7.零八奧運,你們的任務必定是艱巨的,但我想奧運會的落幕並不意味著任務的結束。隨著一零一零年廣州亞運會的緊步相到,你們的任務肯定會更為艱苦而偉大。為此,你能透露一下政府下一步的相關措施嗎?
(二)對下崗工人:李漢 的提問
1.奧運將至,你覺得自己能為奧運做些什麼?
2.你是否曾經想到自己會是環境整治中的污點?
3.你贊同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的整治措施嗎?覺得只是形象工程?
4.聽說你原來在相關部門整治以前一拾荒為生,長期居住於橋底,生活尚能維持。如今受到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的驅趕,居無定所,加上奧運期間也不能出來拾荒,生活將如何維持下去呢?
5.現在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就在你的左邊,你希望對他提出哪些建議或意見呢?
6.對於像王志運這些熱心幫助你而不求回報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7.你對零八年中國奧運會有何期待?
(三)對熱心幫助者:王志運 的提問
1.你到目前為止,一共幫助了多少像李漢這樣的困難人士呢?
2.聽說你也有自己的家室,妻子下崗了,也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自己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員,幫助他們的能力也很有限,家裡人都支持你的行為嗎?
3.為什麼要想幫助李漢那些人呢?自己是否有類似的親身經歷?
4.你說你不滿意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做法,但站在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角度看,你的義舉行為,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5.現在廣州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建政 就坐在你的對面,你想向他提出什麼樣的建議或看法?
6.對於零八年度奧運,你覺得自己為其做出了貢獻了嗎?
7.比較與零八年奧運准備過程中出現的不完善的方面,二零一零年的廣州亞運會,你有何期待或希望?
七、總結:
打造綠色奧運,和諧廣東,是一項意義非凡的工程,沒一步都離不開你和我。盡管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某些沖突,甚至會傷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都為祖國能舉辦這樣的一場盛世奧運會而倍感驕傲。不管是執法的人還是施予幫助的人,他們的心中何嘗不是帶有一顆盡職盡責的善良的心?正式因為有了大家都極力配合,廣東的和諧環境建設才能更見順利,為奧運會增添一處靚麗的景點!
希望你能用得上。

❻ 怎樣寫采訪方案

建議如下:
1、先確定采訪選題。例如:某一殘疾人士自強不息,終有所成。
2、再確定采訪范圍。例如:該殘疾人士、他的父母、他的朋友等。
3、再確定采訪問題。例如:生病緣由、求學經歷、遇到困難、感人事跡、驕人成績。
4、再確定采訪時間。例如:先打電話或寫信給他們,約好采訪時間、地點等。
5、最後的准備工作。例如:學生證、小記者證、介紹信等等。
6、如多人采訪,還要確定分工:某某提問,某某記錄,某某攝影等等。
7、采訪完畢,整理材料,寫出新聞稿件。

祝采訪順利,學習進步啊。

❼ 如何寫采訪計劃

用較多的時間尋找線索、收集資料,並擬訂一個完善的采訪提綱 一般的新聞報道也很重視采訪的前期工作,記者應該善於研究分析資料,並以此為據寫出采訪提綱。但這種資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訪提綱也是粗略的。因為一般新聞采訪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事實。所以,只要記者精於提問,往往就會有收獲。然而,單個的、相對獨立事實的深度對於深度報道是不夠的。在Why(原因)和How(怎麼樣)上的探究,使背景資料的收集和研究成為深度報道采訪前期工作中新聞工作者耗費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過對社會現實狀態和發展變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能否准確、敏銳、富有遠見地選擇報道題材直接關繫到深度報道的成功與否。這就要求記者對現實生活要有敏銳的嗅覺,對社會動態有明智的把握。《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是以深度報道見長的專欄,那些看似冷點的新聞事件,卻正是一段時間內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冰山一角」,新聞記者通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在凌亂瑣碎的線索中找到適宜的報道題材。 其次,作好背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新聞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補充性的歷史資料、展示事物間相互關系的資料、提供人物必要經歷的資料、數據性的事實等,收集並分析這些背景材料對深度報道采訪的前期准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對報道的全過程也有深遠的推動作用,包括幫助記者獲得采訪機會、迅速進入采訪角色和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中央電視台記者水均益為了能獨家采訪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備了大量相關背景材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點,然後直接打電話同基辛格的辦公室聯系采訪事宜,還當面向辦公室工作人員闡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訪的種種好處,最終使基辛格接受了獨家訪問。 最後,擬訂一個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一個好的采訪提綱,能夠幫助記者堅定信心,臨陣不亂、掌握采訪的主動權,使采訪得到完善的結果。杜駿飛在《深度報道原理》一書中提到,美國內華達新聞學教授拉魯·吉爾蘭德曾在擬定采訪提綱方面推出了設計問題的輔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提醒記者在設 計提問時應該涉及到下列一些具體的問題: 目標———你們(或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障礙———你們遇到過什麼難題嗎?目前的阻力是什麼? 解決———你們是怎樣對付這些難題的?是否有解決矛盾的計劃? 開始———這一設想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根據誰的意見提出的? 當然,采訪提綱的擬訂還和記者本人的采訪習慣、交流方式有很大的關系,但確保問題的獨特、准確、連貫、創意、引人入勝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歸根結底,一次采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於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說:「我發現,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鍾,彷彿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1)選擇正確的視角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個視角可能是指宏觀的,把握事物相互關聯的全局視角;也可能是指記者個人情感、思想的視角;還可能是指在現場觀察時的微觀視角。總之,正確的視角加上細致的觀察,會讓記者獲得准確的、直接的、富有特徵的資料。 (2)做一個有心的聽眾,鄺雲妙在《當代新聞采訪學》中提出:一名記者,特別是一名老練的記者,應該是最善於傾聽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確,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更容易有豐厚的收獲,也更容易與采訪對象溝通。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都會因為你的有心傾聽而被發掘,對新聞事實的領悟或許就會更接近其本來面目。 采訪具體要求: 1.時間、地址的預約; 2.如有變動,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准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 5.事前對中大歷史(包括康樂園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對於是否可錄音和照相要事先詢問被采訪者; 7.采訪進行時對主題的把握(盡量不要離題)、時間的控制; 8.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 9.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11.采訪後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12.贈送一定的禮品表示感謝; 13.將完成的采訪稿寄回給被采訪人,請其過目並可適當讓其修改; 14.將最終出版物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閱讀全文

與新聞采訪策劃書撰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572
體彩店如何做營銷方案 瀏覽:648
銀行成立6周年的營銷方案 瀏覽:588
親子網路閱讀策劃方案 瀏覽:903
關於景點的營銷方案 瀏覽:758
手機app推廣方案實戰案例 瀏覽:559
慧美電子商務 瀏覽:689
成立公司策劃方案ppt 瀏覽:767
小學健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8
鑽戒新品上市策劃方案 瀏覽:581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