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綠色環保宣傳活動
農村的環境有有待提高 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2. 保護環境活動有哪些
保護環境,防治環境污染,
一個大的方向是,減少三廢排放。(三廢包括: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
環境保護,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許多事情必須由國家和政府牽頭來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卻與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密切相關。
具體行動包括:
首先,不要亂扔垃圾,把能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 分類,比如廢紙、塑料、金屬等,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特別是不要亂扔廢電池,因為一節廢電池,扔進水庫,可污染幾百噸飲用水。
其次,節約紙張鉛筆,紙張、鉛筆是用木材製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於毀滅了森林。
第三,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使用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
第四,雖然泡泡糖是小朋友們十分喜愛的糖果,但是,千萬不要亂扔咀嚼後的膠基,因為它會到處亂黏。在吃的時候,可以先將它的包裝紙收好,用來包裹吐出來的膠基,然後,再將它扔到廢物箱內。
第五,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尤其不要吃人類的益友——青蛙,因為1隻青蛙1年內大約能吃掉1.5萬只昆蟲,其中主要是害蟲。
第六,要愛護花草樹木,不破壞城市綠化,並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第七,離開房間時,關上電燈並且拔掉電視機、音響、計算機等的電器插頭。
第八,冬天取暖,室溫溫度不要超過18℃,如果你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衣服。
夏天空調,室內溫度不要低於25℃。
第九,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盡管它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但它的耗電量只及普通燈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閉容器代替塑料包裝物來儲藏食物。
第十一,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裝飲料。
第十二,請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節約用水,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
第十四,園丁應施有機肥料,如混合肥和糞肥,避免 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因為它們會滲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開車時減速行駛,這樣耗油量小,還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第十七,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太多了,,,,,,,
3. 環境保護主題活動有哪些
今年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22日是世界水日、23日是世界氣象日。社會各界相繼舉行形式多樣的宣傳、紀念活動,廣泛宣傳生態環保理念。長期以來,北大學子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和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和實踐活動。這次北京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又攜手各志願服務組織,在校內外舉辦了「投身環保,共建和諧」環保主題活動周,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與環保密切相關的志願服務活動。
「節約校園、文明生活」主題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志願者參與實踐,深入各個宿舍,向同學們宣傳綠色生活理念,同時回收廢品,用於循環利用,並將所得捐給希望工程。《可可西里》等公益環保影片的放映,激發了同學們對環保問題的重視和對生態平衡的關注。「節約環保進社區」活動中,校青協組織志願者深入燕北園社區、二里庄社區,結合「綠色奧運」的理念,向社區居民們講解了節約環保知識,提倡節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各院系也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化學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舉辦的「第八屆化學文化節之再生紙兌換活動」在校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元培計劃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環保志願者前往海淀鷲峰,開展植樹活動,為「元培林」再添新綠,並對歷年種植的「元培林」進行養護。生命科學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環保志願者參與實踐,為校內樹木掛樹牌,方便同學們了解校內樹木的習性。法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普法志願者在校內開展了環保法律法規宣傳活動,通過網路宣傳、三角地現場咨詢等形式,讓更多的同學了解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倡導同學們知法、懂法。另外,哲學系青年志願者協會在三角地開展的節水宣傳活動和應用文理學院開展的植樹活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次環保主題活動周通過一系列形式各樣的活動將環保理念宣傳和實踐充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同學的綠色環保意識,引導廣大同學積極踐行「綠色奧運」的理念、投身到「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來,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4. 在你看來,環保活動應該更多的展現在宣傳上還是行動上
在我看來,環保活動應該更多的展現在行動上。因為光說不練等於假把式,沒有實際的行動,嘴上說說是沒有用的。對於環境污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製造者,也可以是保護者。每一次接地氣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都有利於提升民眾的環保認知。 全國節能宣傳周正式啟動,圍繞“節能降耗保衛藍天”的宣傳主題,全國各地許多城市都開展了內容豐富的宣傳體驗活動。如:綠色出行,環保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園區等系列活動。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宣傳活動只不過是個形式,並沒有實質性的成效。事實上,通過多次反復的行動,潛移默化的沁潤,這也會成為一種科學有效的引導方式。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也強調了環保宣傳的重要性,並在大會上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的核心任務和重點工作。
5. 以宣傳環保為主題的活動的報道怎麼寫
以下是我當老師的時候,做過個一個策劃,希望你用的上
「構建環境友好型校園」環保宣傳活動策劃
一、活動目的:
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美化家園環境、創建節約型平安校園。並通過這次活動回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活動主題:
環保家園,生態中國
三、活動主辦單位:
濱州市環境保護局濱州學院城市與環境系
協辦單位: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
濱州廣播電視台濱州學院團委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活動二: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及簽名活動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五、.活動聯系媒體: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濱州廣播電視台
六、.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一、徵文要求:
1、 文體不限,字數在2000字以內,標題自擬
2、 原創,首次公開發表的文章
3、 體現環境變化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和影響
二、活動時間: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參賽對象:濱州學院全體同學
四、參賽形式:本次活動可以系(院)為單位統一組織,也可個人自由參加,並鼓勵電子稿件。
五、評獎辦法:
◆獎項設置:個人獎分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評獎辦法:參賽作品由組委會評定,確定獲獎人員名單
◆結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品。
◆在5月25日之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我系將其推薦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參加該社舉辦的「環保家園生態中國」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個人將獲得2006年《中國國家地理》典藏版一套,獲獎作品將刊登在搜狐網站並附專題報道。
活動二:號召青年環保志願者
為使校園環保工作長期不懈地展開,定期宣傳環保知識,體現當代大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風貌,城市與環境系決定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將統一著裝,定期開展環保活動。
(一)加入環保志願者條件:
1.熱愛環保、關心環保,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2.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時間: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點至6點及晚上7點半至9點半
申請者到濱州學院文科北樓(B15)401室城市與環境系會議室報名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時間:2006年6月1日
分別在兩所幼兒園及一所小學內做環保宣傳,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讓環保從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樹葉作成書簽,告訴他們樹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離不開樹。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時間:2006年6月4日
50名環保青年志願者上午9點以騎車的方式從濱州學院出發圍繞濱城區,以沿途演講、交流等形式宣傳環境保護,屆時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會在出發前開動員講話。
形式:每名志願者所騎車子後面插上帶有環保標語的旗幟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附以大型環保教育圖片展覽。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一)活動時間:6月3、4、5日
(二)具體內容:
時間:6月3日9:00——16:00
地點:濱州市政廣場
「環保家園,生態濱州——保護母親河、新立河」市區人民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時間:6月4日10:00
地點:居民小區內
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
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時間:6月5日11:00——16:00
地點:濱州學院東餐廳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全校師生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在東餐廳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義賣黃河水形式一:濱州市是黃河的流經地,環保志願者將黃河水注入到從醫院收購的廢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內底部為淺淺的黃沙,上層為澄清的黃河水。讓人們了解黃河為什麼「黃」
形式二:義賣用裝滿黃河水沉澱後殘留泥沙的廢用小瓶製作成的風鈴,讓人們看到資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時間:6月3日上午8點
參與人員主要為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在校大學生
以市政廣場為起點、銀茂大酒店為終點,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線(避免過十字路口時對交通帶來的不便),千人長跑,以此來宣傳環保。
九、.經費預算
獎品花費500元
服裝: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頂=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橫幅100元×5面=500元
海報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個=500元
攝影展展版300元
膠卷及沖洗費:
膠卷20元×10卷=200元
沖洗25元×10卷=250元
後備資金:1000
共計:5650元
注:如此活動方案有幸能被貴刊採納,在走訪各個學校及居民區時我們還會義賣貴刊提供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所籌得的資金將會用到校園環保活動當中!
6. 環保活動有哪些活動
1、關心環境質量。
如在社區宣傳欄公布空氣質量、水、植被、垃圾等綜合情況。
2、參觀環保企業。
組織居民參觀環境展覽、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了解空氣、水源水質的監測情況等。
3、監督環境執法。
定期公布政府的環境法規及最新修訂信息,公布環保部門的執法熱線,安排環境法規的教育。
4、參與政策建議。
定期組織公民聽證會,讓居民了解和討論有關的環保政策。
5、與政府進行環保溝通。
創造政府與民眾在環境問題上的溝通機制和交流渠道,使杜區居民有直接的具體渠道,表達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見解、建議,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見。
6、選擇綠色生活。
開展綠色生活方式的教育,了解環保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組織自願實施綠色生活方式的各種活動。
參加環保活動意義是:
通過豐富有趣的環保活動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各位志願者養成環保習慣,並以此帶動相關群眾、群體環保,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公民共同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
向廣大群眾廣泛宣傳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理念和知識,引導人們叢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增強了群眾愛護環境、愛護生態的自覺性。
號召大家一起節能減排,一起愛護環境,同時推動建立健全環境愛護協調機制,深入開展環境愛護宣傳教育。提高當代青少年的使命感和義務感,喚醒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讓環保的思想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