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桂林有哪幾種文明城市的宣傳方式
(一)抓好新聞媒體宣傳
1、開辟欄目
市屬各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要從10月15日起統一開辟「萬眾一心,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專欄,並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照宣傳重點,開辟分欄目,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同時,結合創城標語,設計發布一定的創文明城公益廣告。
2、落實人員
每個媒體要確定一名領導負責,確定有一定經驗的采編人員專(兼)職抓這項工作。
3、抓好策劃,有序推進
(二)抓好各單位內部宣傳
1、市內各社區要充分利用宣傳欄、永久性標語等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根據社區大小,每個社區宣傳標語不少於8-10條。
2、市內各單位(含機關、事業、企業、學校、服務窗口、車站、碼頭、街道辦事處、社區、小區等)要充分利用板報、電子顯示屏幕、宣傳欄、宣傳資料、文體活動、競賽競技、各種會議等形式開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容和創建文明城市知識。要在10月25日前製作、懸掛或滾動播放標語,並出版一期有關創文明城內容的板報或牆報。
3、各城區、各單位要在10月25日前,設計製作宣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溫馨提示牌,張掛到所管轄的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和宿舍區的每一個單元樓道口;充分利用街道、社區、小區、庭院內的空白圍牆,設計張掛精美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公益宣傳漫畫和標語。
4、各廣告公司要按免費徵用要求,調整出部分點位支持創文明城市工作,同時充分利用點位招租空檔,設計張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容的公益宣傳標語。
(三)抓好重點窗口單位的宣傳
1、市交通局、市城管委、國資委、市運管處要在10月30日前組織各汽車客運站、公交公司、計程車公司、客運班車要在車身和車內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容和「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有關宣傳標語和溫馨提示。市區公交車、公交站點公益廣告要佔總廣告宣傳的30%以上。
2、機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商廈(場)、市場、醫院、學校等要在10月25日前開辟宣傳欄,製作懸掛固定宣傳標語,張貼「創全國文明城市」有關的溫馨提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3、市公安交警部門要在10月25日前在重要路口的紅綠燈處做好文明交通的標語宣傳。
4、各建築工地要文明施工,在10月25日前利用圍牆圍欄張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公益宣傳標語,達到總廣告宣傳的30%以上。
(四)要充分發揮好現代通信網路的作用
電信、移動、聯通桂林分公司和氣象服務部門,要充分利用手機簡訊和公共話亭的平台,從10月25日起開始發布創城宣傳信息。
(五)靈川縣要抓好縣城幹部職工、居民和與市區交界處(城鄉結合部)的宣傳教育
靈川縣要抓好靈川縣城和桂黃路的宣傳,特別是八里街城鄉結合部沿線,徵用一定數量、大型固定公益廣告牌,廣泛開展「創全國文明城市」標語宣傳。
(六)抓好宣傳品的製作和發放
市、城區創城辦要設計製作一批宣傳品,發送到街道、社區、廠礦、學校、醫院、賓館、商場和公交車、計程車,進行廣泛宣傳。
(七)要突出抓好實地測評重點地段和單位的宣傳工作。(詳情見附件)
❷ 創建文明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欄內容
1、市民對待弱勢困難群體
弘揚樂於助人的傳統美德,盡己所能去幫助別人,讓弱勢困難群體普遍得到幫助;積極參加各類志願組織,參與各種形式的志願活動;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見義勇為,主動幫助他人;積極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關心照顧老人;理解、尊重、幫助殘疾人,不佔用盲道。
2、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市民誠信的要求
市民要具有誠信意識和規則意識,在經濟社會活動中要遵守法律法規,兌現承諾,嚴守契約。
3、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市民學習宣傳道德模範的要求:
市民要知曉國家、省和市開展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對道德模範典型事跡有所了解,還要了解我市近年來樹立的各類先進典型。
4、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文明單位創建的要求
廣泛並持續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有明確的創建規劃、創建目標和創建舉措。文明單位標准:業務工作實績顯著;思想道德風尚良好;文化建設扎實有效;民主管理科學規范;內外環境整潔優美;領導班子堅強有力。
5、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文明家庭的要求
社區居民戶積極參加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市民對家庭美德的知曉率≥80%。文明家庭標准 :遵紀守法,思想品德好 ;學習進取,爭做貢獻好;崇尚科學,文明習慣好;民主和諧,家規家風好。
6、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創建工作氛圍有的要求
在主幹道、主要商業大街、公共廣場、體育場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主要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採取張貼懸掛、刊登、刊播等方式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創建文明城市、保護未成年人和文明旅遊5類公益廣告,數量在廣告總數的30%以上。
❸ 《揚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欄中記述著:「某高樓大廈發生高空拋物不文明行為,一位
答案B
被拋下的西瓜皮在下落過程中逐漸增大的物理量是動能。所以選B。
❹ 誰那兒有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欄
城市文明是社會文明、社會和諧在城市的縮影,是社會文明、社會和諧在城市的集中表現。因為城市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在各個發展階段上文明成果的積淀,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文明時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義,文明時代的城市第一次揭開了「城市文明」的篇章。城市文明作為社會文明、社會和諧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標示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所達到的一種和諧、文明狀態。如果說人類文明的演進經歷了原始蒙昧時代的文明、農業社會的文明、工業社會的文明、信息社會的文明,那麼,不同時代的城市文明與社會和諧、社會文明狀態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該時代社會文明的特徵和狀態,更突出了社會和諧的本質要求——作為和諧社會核心理念、核心價值的城市文明,應成為承載社會和諧、展示社會和諧、提升社會和諧的理想樣式、理想追求。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