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防疫知識宣傳標語
1、省小錢不戴口來罩源,花大錢卧床治病
2、如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症狀,請佩戴好口罩到正規醫院就診。
3、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
4、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
5、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
6、戴口罩 講衛生 打噴嚏 捂口鼻 噴嚏後 慎揉眼
7、少出門 少聚集 勤洗手 勤通風
8、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9、我們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10、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11、帶病回村,不孝子孫!
12、戴口罩總比帶(戴)呼吸機好,躺家裡總比躺ICU強
13、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洗手。
14、武漢回來別亂跑,傳染肺炎不得了
15、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
16、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❷ 防疫小知識內容有哪些
1、外出購物保持距離很重要。在外出購物之前,需提前列好購物清單,以減少外出逗留時間。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並盡量選擇步行。到達商場後應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購物時不閑逛、不閑聊,並與別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選擇合適商品後,可選擇電子支付,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接觸。
2、在公共場所活動時,盡量少乘坐廂式電梯,少參與聚會。公共場所就餐也應選擇錯峰分開就餐的形式,離開公共場所後要立即洗手。同時,公共場所也應保持室內清潔,經常通風。
3、乘坐列車、飛機、地鐵等公共交通時,注重個人防護是關鍵。我們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隨時配合工作人員做體溫檢測。保持手的衛生,在打噴嚏時需遮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選擇「分散坐、少交流」的模式乘坐公共交通,下車後需及時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坐計程車時,要適度開窗通風,下車前索要發票;乘坐長途汽車時,在服務區就餐要與他人保持距離,並保留乘車票據。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請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另外,居家防護也需提高警惕。除了做好勤洗手、室內常通風,我們還需合理膳食並進行適度運動。在心理上需要保持平和心態,正確認識疫情,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適當減少外出時間,即便需外出,也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捂住口鼻,不在人群中扎堆。
5、同時,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高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應主動進行登記,按規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積極配合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報告並按要求就醫。
❸ 宣傳防疫知識內容是什麼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呼吸衛生。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和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應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鍾。當室外空氣質量較差時,應適當減少換氣的次數和時間。
(3)宣傳防疫小知識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共廁所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往往有灰塵和污物,人流量大。如果不及時消毒,病毒可能會留在環境中。進入公共廁所時要戴上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封閉場所要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更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一道重要防線。除了COVID-19,正確佩戴口罩還可以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❹ 防疫知識宣傳內容有哪些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專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屬後)應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產生過度疲勞。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鍾。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4)宣傳防疫小知識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❺ 有沒有關於衛生防疫小知識
一)春季傳染病防治
春季不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遊」好時節,同時仍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因此市民在生活、學習、工作,還是外出旅遊都應注意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不要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學校、辦公室或居民家中應做到每天開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10分鍾。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在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
(5)每天晚間要認真刷牙(一般不少於3分鍾),刷牙後用溫生理鹽水漱口,仰頭含漱能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1)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煉。注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
(2)注意環境衛生。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3、做好防護
(1)應盡量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病人的接觸。
(2)流行季節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
(3)如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有上述症狀的病人應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4、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症狀。流感、流腦、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種疫苗。
(二)腸道傳染病防治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主要是經食物、飲用水、日常生活接觸等途徑進行傳播。注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把住「口手兩關」,是夏季防病的關鍵。
夏季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病從口入」,須注意以下事項:(1)飲用水安全衛生,搞好廚房、食堂與洗手間的消毒衛生,保持室內外衛生;糞便和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2)提倡並實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與不潔的生冷食品、飲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識
狂犬病又稱恐水病、瘋狗病等。人如果被瘋動物咬傷、抓傷就會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佔90%以上由狗傳染的,其次是貓。狂犬病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精神症狀,表現為高度恐懼、狂躁不安、恐水、怕風、怕光、怕聲響等,並逐漸出現咽喉肌肉痙攣、流口水、癱瘓,呼吸和循環麻痹等症狀,病死率100%。
預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徑是不養犬、貓等動物;若已養犬、貓等動物,須定期給這些動物注射狂犬疫苗,盡量避免為動物所傷;如被犬、貓等動物傷後,無論輕重,均要及時進行傷口處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醫囑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四)食物中毒
發現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時送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亂服葯,醫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誤時間。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備檢驗。
要保護好現場,及時收集患者的嘔吐物、糞便等,以備檢驗。
飲水:立即喝下大量潔凈水,稀釋毒素。
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盡可能將胃裡的食物吐出。
❻ 防疫小知識順口溜有哪些
防疫小知識順口溜有以下5點:
1、舊中國,三座山,中國人民得解放。大地震,在汶川,生死不離感上天。解放軍,戰洪水,捨生忘死築大堤。
2、新冠病毒不可怕,就怕有人不聽話。不走親,不串門,待在家裡就對了。經開人、要記好,這些知識不能少。冠狀病毒不可怕,就怕人們不聽話。
3、戴口罩、N95,餐具開水煮一煮。講衛生、勤消毒飯菜一定得煮熟。抗病毒、大任務,做好安全每一步。
4、從漢返宜回家鄉,積極配合早預防。每天報告新情況,是否身體有異常。若有不適心不慌,醫院檢查處良方。
5、傳染途徑已擴散,減少外出早隔離。現在在家發微信,情到意到人安全。人人做到早防範,野生動物莫嘴饞。家庭保持通風好,講究衛生好習慣。
❼ 十個防疫小知識
一、處理食物時注意生熟分開,近期,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頻頻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因此在處理生鮮/冷凍食物時要特別注意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二、排隊等候時保持一米距離,新冠病毒可通過近距離飛沫噴濺傳播,排隊等候時人員容易聚集,應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清潔時別忘手機等小物件,新冠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手機、滑鼠、鍵盤等高頻接觸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潔,定期消毒。
四、使用公廁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廁所容易藏污納垢,加上人員流動較大,若消毒不及時,環境中容易殘留病毒。進入公共廁所時應先戴好口罩。
五、在電梯、電影院等密閉場所時注意個人防護,在狹小的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小,環境密閉、空氣不流通,更利於新冠病毒傳播。
六、戴口罩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線,正確佩戴口罩除了能預防新冠肺炎,還能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七、上班途中需謹慎,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八、入樓工作、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並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2℃,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九、上下班路上,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十、公務出差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乘坐的車輛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車須佩戴口罩。
❽ 防疫小知識口訣有哪些
1、強防護、不恐慌,信科學、不傳謠。
2、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較好線高高飄揚。
3、不信謠,不傳謠,政府防控措施好。
4、春節到,齊歡笑,肺炎來了瞎胡鬧。
5、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堅決遏制疫情擴散。
6、弘揚垃圾分類新風尚,做好防疫廢棄物回收處理。
7、科學防控疫情,文明實踐隨行。
8、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
9、少外出,多睡覺,增強體質很重要。
❾ 十個防疫小知識是什麼
01、戴口罩,測體溫,常態防護做到位。
02、少扎堆,不聚集,公勺公筷用起來。
03、節假日,少串門,網上信息傳祝福。
04、一米線,保持好,公共場所少停留。
05、非必要,不離樂,風險地區禁前往。
06、外地回,要報告,健康管理要遵守。
07、備年貨,列清單,電子支付省時間。
08、冷鏈品,慎購買,檢測證明要看清。
09、有症狀,早診治,健康異常要說明。
10、抗新冠,重預防,嚴防嚴控別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