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原強為了宣傳

原強為了宣傳

發布時間:2021-07-07 04:28:26

Ⅰ 《原強》是一部怎樣的書

陳強是一匹一不怎麼樣的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是一部很好看的。

Ⅱ 【示例】:嚴復《原強》:「~,揚其上於至高,抑其己於至卑,皆勸為之。 文言文翻譯

把他的主上抬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他自己壓抑到最卑微的地位。社會上都鼓勵這么做

Ⅲ 嚴復的《原強》的簡介內容

《原強》一文收入光緒二十七年南昌讀者有用書之齋刻印的《侯官嚴氏叢刻》和光緒二十九年作新譯書局出版的《嚴侯官文集》。嚴復在《原強》中提出,一個國家的強弱存亡決定於三個基本條件:「一曰血氣體力之強,二曰聰明智慧之強,三曰德性義仁之強。」他幻想通過資產階級的體、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強國威。「是以今日要政統於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開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謂鼓民力,就是全國人民要有健康的體魄,要禁絕鴉片和禁止纏足惡習;所謂開民智,主要是以西學代替科舉;所謂新民德,主要是廢除專制統治,實行君主立憲,倡導「尊民」。

Ⅳ 形容為了故意讓人們知道某事而做出大肆宣傳的成語

大張聲勢

【拼音】:dà zhāng shēng shì
【解釋】: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出處】:《宋史·李師中傳》:「今修築必廣發兵,大張聲勢。」
【示例】:直又寄耳目於群小如韋瑛、王英輩,~,蠹眾害人。
★明·余紀登《典故紀聞》卷十五
【近義詞】:大造聲勢、大張旗鼓
【反義詞】:默默無聞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大造聲勢

【英文】:to give wide publicity to

Ⅳ 嚴復 原強

原強 嚴復

今之扼腕奮舌,而講西學,談洋務者,亦知五十年以來,西人所孜孜勤求,近之可以保身治生,遠之可以利民經國之一大事乎?

達爾文者,英國動植之學者也。承其家學,少之時,周歷寰瀛。凡殊品詭質之草木禽魚,裒集甚富。窮精眇慮,垂數十年而著一書,又名《物類宗衍》。自其書出,歐美二洲幾於無人不讀,而泰西之學術政教,為之一斐變焉。論者謂達氏之學,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於奈端氏之天算格致,殆非溢美之言也。其為書證闡明確,厘然有當於人心。大旨謂;物類之繁,始於一本。其日紛日異,大抵牽天系地與凡所處事勢之殊,遂至闊絕相懸,幾於不可復一。然此皆後天之事,因夫自然,而馴致若此者也。書所稱述,獨二篇為尤著,西洋綴文之士,皆能言之。其一篇曰《爭自存》,其一篇曰《遺宜種》。所謂爭自存者,謂民物之於世也,樊然並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與接為構,民民物物,各爭有以自存,其始也,種與種爭,及其成群成國,則群與群爭,國與國爭。而弱者當為強肉,愚者當為智役焉,迨夫有以自存焉而克遺種也,必強忍魁桀,矯健巧慧,與一時之天時地利洎一切事勢之最相宜者也。且其爭之事,不必爪牙用而殺伐行也。習於安者,使之處勞,狃與山者,使之居澤,不在傳而其種盡矣。爭存之事,如是而已。是故每有太古最繁之種,風氣漸革,越數百年,或千與年,消磨歇絕,至於糜有孑遺,如卵學家所見之古禽古獸是已。此微禽獸為然,草木亦猶是也;微動植二物為然,而人民亦猶是也。人民者,固動物之一類也。達爾文氏總有生之物,而標其宗旨,論其大凡。

而又有錫彭塞者,亦英產也,宗其理而大闡人倫之事。幟其學曰「群學」。「群學」者何?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其能群也。」凡民之相生相養,易事通功,推以至於兵刑禮樂之事,皆自能群之性以生,故錫彭塞氏取以名其學焉。約其所論,其節目支條,與吾《大學》所謂誠正修齊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第《大學》引而未發,語而不詳。至錫彭塞之書,則精深微妙,繁富奧衍。其持一理論一事也,必根柢物理,微引人事,推其端於至真之原,究其極於不遁之效而後已。於一國盛衰強弱之故,民德醇漓翕散之由,尤為三致意焉。於五洲之治中,坯榛蠻夷,以至著號最強之國,指斥發麾,十九罄盡。而獨於中國之治嘿如也,此亦於其所不知,則從蓋闕之義也。錫彭塞殫畢生之精力,閱五十載而後成書。全書之外,雜著叢書又十餘種,有曰《動(應有勸,下同——編者)學篇》者,有曰《明民要論》者,以卷帙之不繁而誦讀者為尤眾。,《動學篇》者,勸治群學之書也。其大恉以謂:天下源流溯源,執因求果之事,惟於群學為最難。有國家者,施一政,著一令,其旨本以坊民也,本以懲弊也,而所期者每不可成,而所不期者常以忽至。及歷時久而曲折多,其厲害蕃變,遂有不可究詰者。是故不明群學之理,不獨率由舊章者非也,而改弦更張者,乃愈誤,因循鹵莽二者必與居一焉。何則?格致之學不先,褊僻之情未去,束教拘虛,生心害政,固無往而不誤人家國者也。是故欲治群學,且必先有事於諸學焉。非為數學,名學,則其心不足以察不遁之理,必然之數也;非為力學,質學,則不知因果功效之相生也。力學者,所謂格致七(當為之——編者)學是也。炙(即「質」,後同——編者)學者,所謂化學是也。名數力炙四者已治矣,然其心之用,猶審於寡而熒於紛,察於近而迷於遠也,故非為天地人三學,則無以盡事理之悠久博大與蕃變也,而三者之中,則無以近事理之悠久博大與番變也,而三者之中,則人學為尤急切,何則?所謂群者,固積人而成者也。不精與其分,則末為由見其全。且一群一國之成之立也,其間體用功能,實無異於生物之一體,大小雖殊,而官治相准。故人學者,群學入德之門也。人學又析而為二焉:曰生學,曰心學。生學者,論人類長養孽乳之大法也。心學者,言斯民知行感應之秘機也。蓋一人之身,其形神相知以為用;故一國之立,亦力德相備而後存;而一切政治之施,與其強弱勝衰之跡,特皆為釋民所謂循業發現者也耳,夫故有為之根而受其蘊者也。夫唯此學者明,而後有以事群學,群學治,而後能修齊治平,用以持世保民以日進於郅治馨香之極盛也。嗚呼!美矣!備矣!自生民以來,未有若斯之懿也,雖文、周生今,未能舍其道而言治也。

嗚呼,中國至於今日,其積弱不振之勢,不待智者而後明矣。深恥大辱,有無可諱焉者。日本以寥寥數艦之舟師,區區數萬人之眾,一戰而翦我最親之藩屬,再戰而陪京戒嚴,三戰而奪我最堅之海口。四戰而覆我海軍。今者款議不成,而畿輔且有旦暮之警矣。則是民不知兵而將帥乏才也。曩者天子嘗赫然震怒矣。思有以更置之。而內之則殿閣宰相以至六部九卿,外之洎甘四行省之督撫將軍,乃無一人焉足以勝禦侮任者。深山猛虎,徒虛論耳。夫如是尚得謂之國有人焉哉!兵連僅逾年耳,而乃公私赤立,洋債而外,尚不能無擾閭閻,是財匱而蹈前明之覆轍也。夫一國猶一身也,擊其首則四肢皆應,刺其腹則舉體知亡。而南北雖屬一君,彼是居然兩戒。首善震矣,四海晏然,視邦國之顛危,若秦越之肥瘠。則是臣主君民之勢散,而相愛相保之情薄也,將不素講,士不素練,器不素儲。一旦有急,蟻附蜂屯,授以外洋之快槍機炮,則扞格而不操,窒塞而毀折。故其用之也,轉不如陋鈍之抬槍。而昧者不知,遂詡詡然曰:是內地之利器也。又有人焉,以謂吾習一槍之有準,遂可以司命三軍,且大布其言以懾敵。此其所見,尚何足與言今日之軍械也哉!更何足與言戰陳之事也哉!夫督曰制軍,撫曰撫軍,皆將帥也,其居其名不習其事乃如此。十年以來,朝廷闕政亦已多矣。其謀謨廟廊,佐上出令者,與下為市翹污濁苞苴之行以天下標准,且靦然曰:弊者,固中國之所以養天下者也。此其言是率中國舉為穿窬而後已也。即目擊甚不道之政,亦謂吾已無可奈何於吾君,或為天下後世所共諒,且此數公者,又非不知與亂同事之罔不亡也。正如息大躬所言:「以狗馬齒保目所見。」苟幸及吾身之無親見而已,而國家億萬年之基,由此而臬兀,非所恤矣,而孰謂是區區者之尚不余畀耶!至所謂天子顧問獻替之臣,則於時事時勢國家家所視以為存亡安危者,皆茫然無異瞽人之捕風。其於外洋之事,固無責矣。所可異者,其於本國本期與其職分所應知應明之事,亦未嘗稍留意焉一考其情實。是故有所論列,則啽囈稚駘,傳聞遠方,徒資笑虐。有所彈劾,則道聽徒說,矯誣氣矜。人經朝廷數十年之任事。在輦轂數百里之中,與其短長功罪,得失是非,昏然毫未有知。徒尚囂囂,自鳴忠讜。而一時之論,亦以忠讜稱之,此皆文武百執事天子緩急所恃以為安者,其人材又如此。至其中趨時者流,自命俊傑,則矜其淺嘗,誇為獨得,徒取外洋之疑似,以亂人主之聰明。而尤不肖者,則竊幸事之糾紛。又欲因之以為利。求才亟,則可以僥幸而驟遷,興作多,則可以居間以自潤。凡次雲雲,其皆今日逆耳之篤論,抑為鄙人喪心之妄言也。

夫人才求之於有位之人,既如此矣。意者沈廢伏匿於草野閭巷之間,乃轉而求之,則消乏淍亡,存一二於千萬之中,即竟謂之無,亦蔑不可審矣。神州九萬里之地,四百兆之民,此廊廊者徒土荒耳,尚自謂吾為冠帶之民,靈秀所鍾,孔孟之所教,禮儀之所治,抑何其無愧而不知恥也。夫疆場之事,一彼一此,戰敗何足以悲。今且無論往古,即以近事明之;八百三十年,日耳曼不嘗敗於國法乎?不三十年,灑恥復亡,蔚為強國。八百六十餘年,法蘭西不嘗破於德國乎?不二十年,救敝扶傷,裒然稱富,論世之士,謂其較拿破崙之日為逾強也。然則戰敗又烏足悲哉!所可悲者,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與民氣之已困耳,雖有聖人用事,非數十年薄海知亡,上下同德,痛刮除而鼓舞之,終不足以有立。而歲月悠悠,四鄰眈眈,恐未及有為,而已為印度、波蘭之續;將錫彭塞之說未行,而達爾文之理先信。況乎其未必能遂然也。吾輩一身即不足惜,如吾子孫與中國之人種何!於戲!天地父母,山川神靈,其尚無相茲下士民以克誘其衷,咸俾知奮!

聞前言者造而開(當為「問」——編者)余曰:甚矣先生之言,無異杞人之憂天墜也!今夫異族之為中國患,不自今日始也。自三代以迄漢氏,南北狺狺,互有利鈍。雖時見侵,無損大較,固無論已。魏晉不綱,有五胡之亂華,大河以北,淪於旃裘膻酪者近數百年。當是之時,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蓋幾靡有孑遺,耗矣!息肩於唐,載庶載富。及至李氏末造,趙宋始終,其被禍乃尤烈。金源女真更盛迭帝。青吉斯汗崛起鄂諾,威憺歐洲。忽必烈汗薦食小朝,混一華夏,南奄身毒,北暨俄羅,幅員之大,古未有也。然而塊肉淪喪,不及百年,長城以南,復歸漢產。至國朝龍興遼沈,聖哲篤生,母我群黎,革明弊政,湛恩汪穢,蓋三百祀於茲矣。此皆著自古昔者也。其間遞嬗,要不過一姓之廢興,而人民則猶此人民,聲教則猶古聲教,然則即今無諱,損益可知。林林之眾,詎無噍類!而吾子聳於達爾文氏之邪說,一將謂其無以自存,再則憂其無以遺種,此何異眾人熙熙,方登春台,而吾子被發狂叫,白晝見魅也栽?不然,何所論之怪誕不經,獨不慮旁觀者之閔笑也?況夫昭代厚澤深仁,隆基方永,景命未改,謳歌所歸,事又萬萬不至此。殷憂正所以啟聖明耳,何直為此叫叫也?且而不見回部之土耳其乎?介夫俄與英之間,壤地日蹙,其逼也可謂至矣,然不聞其遂至於亡國滅種,四分五裂也,則又何居?吾子念之,物強者死之徒,事窮者勢必反,天道剝復之事,如反覆手耳。安知今之所謂強鄰者不先笑後號啕,而吾子漆嘆嫠憂,所貶君而自損者,不俯吊而仰賀乎?

余應之曰:唯唯,客之所以祛吾惑者,可謂至矣!雖然,願請間,得為客深明之。若客者,信所謂明於古而暗於今,得其一失其二者也。姑微論客之所指為異族者之非異族。蓋天下之大種四:黃、白、赫、黑是也。北並乎錫伯利亞,南襟乎中國海,東距乎太平洋,西苞乎昆侖墟,黃種之所居也。其為人也,高顴而淺鼻,長目而強發。烏拉以西,大秦舊壤,白種之所產也。其為人也,紫髯而碧眼,隆準而深眶。越裳、交趾以南,東縈呂宋,西拂痕都,其間多島國焉,則赭種之民也。而黑種最下,則亞非利加及繞道諸部,所謂黑奴是矣。今之滿、蒙、漢人,皆黃種也。由是言之,則中國者,遂古以還,固一種之所君,而未嘗或淪於非類,區以別之,正坐所見隘耳。彼三代、春秋時,秦、徐、燕、越、吳、楚、閩、濮、胥戎狄矣,又烏足以為典要也哉!第就令如客所談,客尚不知種之相強弱者,其故有二:有鷙悍長大之強,有德慧術智之強;有以質勝者,其以文勝者。以質勝者,游牧射獵之民是也。其國之君民上下,截然如一家之人,憂則相恤,難則相赴。生聚教訓之事,簡而不詳,騎射馳騁,雲屯飆散,旃毳肉酪,養生之具,益力耐寒。故其為種樂戰而輕死,有魁傑者要約而驅使之,其勢可以強天下。雖然,強矣,則未進夫化矣,而文勝之國也。耕鑿蠶織,城郭邑居,於是有刑政禮樂之治,有癢序學校之教。通功易事,四民乃分。其文章法令之事,歷變而愈繁,積久而益富,養生送死之資無不具也,君臣上下之分無不明也,冠婚喪祭之禮無不舉也。故其民也偷生而畏法。治之得其道則易以相安,失其道亦易以日窳,是故及其敝也,每轉為質勝者之所制。然而此中之安富尊榮,聲明文物,固游牧射獵者所心慕而遠不逮者也。故其即入中國也,雖名為之君,然數傳以後,其子若孫,雖有祖宗之遺令切誡,往往不能不厭勞苦而事逸樂,棄敦德而染澆風,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其不漸靡而與漢物化者蓋已寡矣。善夫蘇子瞻之言曰:「中國以法勝,而匈奴以無法勝。」然其無法也,始以自治則有餘,迨既入中國而為之君矣,必不能棄中國之法,而以無法之治治之也,遂亦入於法而同受其敝焉。此中國之法所以經其累勝以常自若,而其化轉以日廠,其種轉以日滋。何則?物固有無形之相勝,而親為所勝者每身歷其境而未之或知也。適故取客之言而詳審之。則謂異族常受制於中國也可。不可謂異族常受制中國也。

然而至於至今制西洋,則與適斷斷乎不可同日而語矣。彼西洋者,無法與法並用而皆有以勝我者也。自其自由平觀之,則捐忌諱,去煩苛,決壅彼,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勢相懸,君不甚尊,民不甚賤,而聯若意體者,是無法之勝也。自其官工商賈章程明備觀之,則人知其職,不督而辦,事至釺悉,莫不備舉,進退作息,術或失節,無間遠而,朝令夕改,而人不以為煩,則是以有發勝也。其民長大口焊即勝我矣,而德慧術知較而論之,又為吾民所必不及。故凡所謂耕鑿陶冶,織壬樹牧,上而至於官俯行政,戰斗轉輸,凡所以保民養民之事,其精密廣遠,較之中國之所有所為,其相越之度,有言之而莫能信者。且其為事也,又一一皆本之學術;其為學術,又一一求之實事實理,層累階級,以造於大至精之城,蓋寡一事焉可做論而不可以行者也。推求其故,蓋彼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一洲之民,散為七八,爭雄並長,以相磨淬,始於相忌,終於相成,各殫智慮此日一而彼月新,故能以法勝矣,而不智受法之蔽,此其所以可畏也。,

往者中國之法與無法遇,故中國常有以自勝;今也彼亦以其法與吾法遇,而吾法乃頹墮一朽膛(膛)乎其後也,則彼法日勝而吾法日消矣。此鑲者所以有四千年文物依然不終日之嘆也,此豈徒客之所甚恨!石介有言:「吾豈狂痴也者。」但天下事即如此亦,則安得塞耳塗目,不為吾同胞者垂涕泣而一道之耶!且客過矣。吾所謂無以自存,無以遺種者,夫豈必「死者以國量平(乎)澤若焦」而後為爾耶?第使彼常為君,而我常為臣,彼常為雄而我常為雌,我耕而彼食其實,我勞而彼享其逸,以戰則我居先,為治則我居後,彼且以為我為天之寥民,謂是種也固不足以自由而自治也。於是束縛馳驟,奴使而虐用之,使吾之民智無由以增,民力無由於奮,是蚩蚩者長為此困苦無聊之眾而已矣。夫如是,則去無以自存無以遺種也,其間幾何?不然,夫豈不知其不至於無唯類也,彼黑赫且常存於兩間矣,一夫四百兆之黃也栽!民固有其生也不如其死,其存也不如其亡,貴賤苦樂之間異耳。

且物之極也,必有其所由極,勢之反也,必有其所由反。善保其強,則強者正所以長存;不善用其柔,則柔者正所以速死。彼《周易》否泰之數,老氏雄雌之言,固聖智者之妙用微權,而無所事事而俟其自至者,正《太甲》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耳,天固不為無衣者減寒,歲亦不為不耕者減飢也。客亦知之否耶?

至土耳其之所以尚存,則彼之穆哈募德,固以敢死為教,而以武健嚴酷之道狃其民者也。故文不足而質有餘,術之雖無可言,而彪悍勝兵尚足以自立,故雖介兩雄乎而滅亡猶未也。然而日侵月削,所存蓋亦僅矣。若我中國,則軍旅之事,未之學矣,又烏得以土耳其自廣也栽!

雖然,使今有人焉,憤中國之積貧積弱,攘臂言曰:1不使我位治?使我為治,則可以立致富強而厚風俗。然則其道何由?曰:中國之所不振者,非法不善也,患在奉行不力而已。祖宗之成憲有在,吾將遵而用之而加實力焉。於是督責之政行,而刺舉之事興。如是而期之十年,吾知中國之貧與弱猶自若也。何則?天下之勢,猶水之趨下,夫已浩浩然成江河矣,乃障而反之使之在山,此人力之所不勝也。

乃又有人焉曰:法制者,聖人之鄒狗也,一陳而不可復用。天下之勢已日趨於混同矣,吾欲富強,西洋富強之政有在也,何不重而用之。於是其於朝也,則建民主,開議院;其於野也,則合公司,用公舉。練通國之兵以禦侮,加什二賦以足用。如是而亦期之以十年,吾知中國之貧與弱有彌甚者。

今夫人之身,惰則窺,勞則強,固常理也。而使病夫焉日從事與事於超距贏越之間,則有速其死而已。中國者,固病夫也。且其事有不能以自行者,蘇子瞻知之矣。其言曰:「天下之禍,莫大於上作而下不應。上作而下不應,則上亦將窮而自止。」錫彭塞亦言曰:「富強不可為也,特可以致致者何?相其宜,動其機,培其本根,衛其成長,使其效不期而自至。」今夫民智已下亦,民德已衰矣,民力已困矣。有一二人焉,謂能旦暮為之,吾是理也。何則?有一倡而無群和也。是故雖有善政,莫之能行。善政如草木,置其地而能發生滋大者,必其天地人三者與之合也否則立槁而已。王介莆之變法,如青苗,如保馬,如雇役,皆非其法之不良,其意之不美也,其浸淫馴致大亂者,坐不知其時之風俗人心不足以行其政故也。而昧者見其蔽而皆其法,故其心不服,因而黨論分散,至於亡國而後已。至於亡國而後已。而後世逐鰓鰓然,舉以變法為戒,其亦不達於理矣。苟曰:今之時固不然,則請無論其大難明者。得以小小一事眾所共見者證之何乎?展者有西洋人游京師,見吾之貢院,笑為導者曰:爾中國乃選士於此乎?以方我國之囹圄不如,其湫穢溷濁吾所不中以畜吾狗馬,此至不恭之言也,然亦著其事實而已。今無論辟暨治塗為其中選士者,上之認有不可也,費無從出一也。幸而費出矣,而承其事之司官胥吏所不盜蝕而有以及工者幾何?其土木之工,所不偷工減料者又幾何?幸而吏廉工庀矣,他日攜席帽而入居於此者,其知此為上之深恩,士之公利而愛惜保全焉,不瓷毀瓦畫墁以為快者,又有幾人栽?然則教科之後,又將不中以畜狗馬。然則此一事也,固不如其勿治之為愈也。此雖一事,而其餘可以類推焉。

凡為此者,士大夫也。士大夫者,固中國之秀民也,斯民之坊表也。聖賢之訓,父兄之詔,此其最深者也。其所為卓卓如是,則於農工商以至皂隸興台,夫又何說?往者嘗見人以僧徒之濫惡而皆釋迦,今吾亦竊以士大夫之不肖而皆周孔,以為其教何入人心淺也。惟其入人心之淺,則周孔之教固有未盡善焉者,此固斷斷乎不得辭也。何則?中國名為用儒術者,三千年於茲矣,乃徒成就此相攻,相感,不相得之民,一旦外患忽至,則糜爛廢瘺不相保持。其究也,且無以自存,無以遺種,則其道奚貴焉?然此特鄙人發憤之過言,而非事理之真實。子曰「人能宏道,非道宏人。」儒術之不行,固自秦以來,愚民之治負之也。

第由是而觀之,則及今而圖自強,非標本並治焉,固不可也。不為其標,則無以救目前之潰敗;不為其本,則雖治其本,而不久亦將自廢。標者何?收大權,練軍實,如俄國所為是已。至於其本,則亦於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開,民力日奮,民德日和,則上雖不治其標,而標將自立。何則?爭自存而欲遺種者,固民所受於天,不教而同願之者也。語曰「同舟而遇風,則胡越相救如左右手。」特患一舟之人舉無知風水之性,舟楫之用者,則其效必至於傾覆。有篙師焉,操舵指揮,而大難濟矣。然則三者又以民智為最急也。是故富強者,不外利民之政也,而必自民之能自利始;能自利自能自由始;能自由自能自治始,能自治者。必其能恕,能用潔矩之道者也。

今夫中國人與人相與之際,至難言矣。知損彼之為己利,而不知彼此之兩無所損而共利焉,然後為大力也。故其蔽也,至於上下舉不能自由,皆無以自利;而富強之政,亦無以行於其中。強而行之,其究也,必至於自廢。夫自海禁既開以還,中國之仿西法也,亦不少矣:總署,一也;船政,二也;招商局,三也;製造局,四也;海軍,五也;海軍衙門,六也;礦務,七也;學堂,八也;鐵道,九也;紡織,十也;電報,十一也;出使,十二也。凡此皆西洋至美之制,以富以強之機,而遷地弗良,若亡若存,輒有淮橘為枳之嘆。公司者,西洋之大力也。而中國二人聯財則相為欺二已矣。是何以故?民既不足以與之,而民力民德又弗足以舉其事故也。顏高之弓,由基用之,辟易千人,有童子懦夫,取而玩弄之,則絕臏而已矣,折壁《臂》而已矣,此吾自廢之說也。嗟乎!外洋之物,其來中土而蔓延日廣者,獨鴉片一端耳。何以故?針芥水乳,吾民之性,固有與之相合而不可解者也。夫唯知此,而後知處今日挽救中國之至難。亦唯知其難,而後為之有以依乎天理,批大隙而導大簌也。至於民智之何以開,民力之何以厚,民德之何以明,三者皆今日至切之務,固將有待而後言。

選自:《直報》,1895年3月4—9日在天津出版。

閱讀全文

與原強為了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飲2017全年營銷方案6 瀏覽:347
2017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572
體彩店如何做營銷方案 瀏覽:648
銀行成立6周年的營銷方案 瀏覽:588
親子網路閱讀策劃方案 瀏覽:903
關於景點的營銷方案 瀏覽:758
手機app推廣方案實戰案例 瀏覽:559
慧美電子商務 瀏覽:689
成立公司策劃方案ppt 瀏覽:767
小學健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8
鑽戒新品上市策劃方案 瀏覽:581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