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疫情防控農業宣傳

疫情防控農業宣傳

發布時間:2021-07-06 01:08:19

㈠ 仙居縣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有怎樣的概述

仙居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台州市西部。全縣總面積2000km2,總人口46萬,轄20個鄉鎮(街道)、722個行政村。自2004年發現柑橘黃龍病以來,疫情防控工作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3年來,推廣應用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技術4.58萬畝,開展疫情普查4.58萬畝,查到病株3523株,挖除3523株,開展木虱防治12.6萬畝次。根據《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效益評價規范》評估,累計減少發病株數20321株,新增總產111.24萬kg,新增總產值154.04萬元,新增總純收入122.61萬元,間接增加經濟效益22693.6萬元,投入防控經費25.4萬元,產投比6∶1(新增總產值/新增總投入)。柑橘黃龍病綜防技術推廣應用,使柑橘黃龍病的發病態勢得到了有效控制,連續2年,發病株數呈下降趨勢,且相對穩定,從而保障了年產值7000萬元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安全。2006年縣委、縣政府又提出建設「綠色農產品基地縣」,這無疑提高了對植物檢疫防控工作的要求。一方面,積極做好現有植物檢疫有害生物(柑橘黃龍病、柑橘木虱、柑橘潰瘍病、加拿大一枝黃花、水稻細條病)的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防範外來植物檢疫有害生物(紅火蟻、葡萄根瘤蚜、稻水象甲、橘小實蠅、三葉斑潛蠅)的侵入,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遠。

㈡ 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行政推動力度明顯加強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市、縣兩級防控指揮體系,各級政府把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如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府簽訂了防控工作責任書,台州市政府2007、2008年連續召開植保植檢工作會議,黃岩區財政2003—2008年累計投入專項經費628萬元,其他縣(市、區)政府都有不同的動作,保障了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疫情防控意識逐步提高

歷經多年來持續開展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培訓宣傳,廣大農民對疫情防控意識明顯提高,特別是臨海市湧泉柑橘主產區的橘農具有很強的防控自覺性,使全鎮柑橘黃龍病病株率持續控制在0.01%~0.03%,且呈下降態勢。另據柑橘木虱防治策略調研問卷中表明,有80%左右橘農已知柑橘木虱是黃龍病傳毒媒介、會實施木虱防治、認同政府部門開展宣傳發動和看到農業部門發布的病蟲情報。

疫情監測網路基本形成

至今,全市設立重大農業植物疫情監測點98個,落實了專人負責,建成了以系統監測為主、季節性監測為輔的疫情監測網路,有效提升了重大農業植物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

綜合防控技術行之有效

經過7年來的防控研究與實踐,在柑橘黃龍病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抓「三防」、把「五關」的防控技術;在加拿大一枝黃花上採取復耕、復種、化學除草劑防除和人工鏟除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在柑橘小實蠅上採取冬翻土壤、性引誘劑誘殺、拾撿蟲爛果和化學農葯防治的綜合配套技術,均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植物疫情防控效果顯著

2007年全市柑橘黃龍病病株38.58萬株,比2006年53.01萬株減少27.2%,比最高年的2004年110.97萬株減少65.2%;2008年秋季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3836畝,比2007年6482畝減少40.8%,比最高年的2006年8470畝減少54.7%;柑橘小實蠅控制在輕發;稻水象甲、水稻細條病、柑橘潰瘍病等疫情局部發生,發生較輕呈下降態勢;紅火蟻、葡萄根瘤蚜尚未發現。

㈢ 黃岩區重大農業植物疫情監測與防控成效是什麼

按照「挖治管並重,綜合防控」的方針,通過實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綜合防控示範區,做到「七個堅持」,柑橘黃龍病快速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發病株數在2006年明顯減少的基礎上,2007年繼續減少,發病株數比2006年減少4.64萬株,病株減少率為15.21%,防控工作成效顯著

歷年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情況

通過監測發現了柑橘小實蠅,為制定防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柑橘小實蠅疫情監測從2007年5月20日開始,一直到現在,共設立11個監測點。從監測結果看,已經在江口街道白龍嶴村楊梅園、沙埠鎮沙埠葉村和上洋鄉董嶴村的柑橘園上發生了柑橘小實蠅。疫情發生以後,及時向區政府報告,並建議採取有效措施開展防控,區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了《關於切實做好柑橘小實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開展防控,盡量減輕柑橘小實蠅造成的為害,減少果蔬損失。

有效地遏制了稻水象甲、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和柑橘潰瘍病發生為害

隨著廣大農民對植物疫情防控意識的增強,對一些相對早期傳入的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比較重視,能夠自覺地採取綜合防控措施,使稻水象甲、水稻細菌性條斑病和柑橘潰瘍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造成災發為害。稻水象甲發生面積480畝,比上一年減少;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發生面積只有1520畝,比上一年減少2272畝;柑橘潰瘍病只是零星發生,發生面積1020畝。

尚未發現紅火蟻和葡萄根瘤蚜疫情

從2004年開始對紅火蟻開展定點監測以來,直至2007年11月,未發現紅火蟻疫情。葡萄根瘤蚜主要是在葡萄主產區的北城街道馬鞍山村進行調查監測,亦未發現葡萄根瘤蚜疫情。

㈣ 重大農業植物疫情採取了哪些措施

政府推動

進入21世紀以來,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已從單純的技術措施上升為政府行為,建立了市、縣兩級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指揮部。市、縣兩級政府領導多次批示要求加強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農業部門領導親自部署和督導,黃岩、溫嶺、臨海等地將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納入當地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市、縣、鄉(鎮、街道)都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2003—2008年三級政府共投入了1895.7萬元,確保了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

建立制度

各地逐步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疫情防控運行機制,設立了系統監測點,實行疫情監測統計、定期報告制度。市、縣、鄉(鎮、街道)政府逐級簽訂疫情防控工作責任書,落實目標責任,實行獎懲制度和工作督察制度。

科學防控

近年來,各級植物檢疫機構認真開展研究攻關,針對不同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別制訂防控工作和技術方案,組織開展疫情監測與防控的技術培訓與交流,實行統一行動、統一時間、統一技術的系列科學防控,並開展了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既為科學有效防控重大農業植物疫情提供了技術支撐,又為今後持續有效防控儲備了技術。依法檢疫

根據《植物檢疫條例》,各地切實加強了植物及其植物產品的產地與調運檢疫,並在新發生疫情區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植物檢疫檢查站,嚴格檢疫檢查,有效防止了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發動群眾

各地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印發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掛圖、張貼通告、製作CD片、送防控知識入戶活動。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等多形式、多渠道進行宣傳培訓,使廣大幹部群眾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掌握了疫情發生特點和防控技術,增強了檢疫意識,為及時發現疫情、及早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礎。

㈤ 臨海市重大植物疫情是怎麼做到群眾性防控工作

做好重大植物疫情防範與防控,上下聯動、群防群治是關鍵。為普及提高植物疫情識別和防控技術能力,提高群眾性防範意識,採取了多種方式,強力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全市組織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會議、技術培訓、現場咨詢等42期次,直接宣傳培訓對象6400多人次,黑板報40多期次,張貼、發放技術資料12000多份,在農業信息網上發布防控技術和信息18篇,媒體報道10次。通過強化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對黃龍病、加拿大一枝黃花、紅火蟻、葡萄根瘤蚜、橘小實蠅等重大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控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推進重大植物疫情群眾性防控,為保障植物檢疫防疫工作到位、促進普查和防控技術措施落實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㈥ 廣西發布通知 社區、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

鳳凰網房產訊 2月12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在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方面,施行「十嚴格」。

以下為通知全文內容:

各市、縣黨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區黨委各部委,自治區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高等學校:

當前,全區迎來了春運返程人員流動高峰,各地有序安排復工和復產,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指導組提出的整改意見,現就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社區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實行居住小區封閉式管理。社區疫情防控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由街道或社區明確轄區內各居住小區的責任主體(以下簡稱管控小組)。組建以街道和社區幹部、物業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為主,居民和志願者自願參與的專兼職工作隊伍,責任落實到人、聯繫到戶,對居住小區、樓棟、住戶進行全覆蓋,做到精準到戶、不漏一人。嚴格小區封閉管理,在小區出入口設置檢查點,進入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檢測。居住小區發生疫情時,按規定對住宅單元、樓棟、小區等實行封閉式隔離。

(二)嚴格管控小區外來人員及車輛。外來人員和車輛原則上不得進入小區,情況特殊確需進入的,經小區管控小組同意,並做好登記備案後方可進入。快遞、外賣等送到小區指定區域,由住戶自行領取,避免人員聚集。

(三)嚴格管控來自或途經疫情區域的人員。居住小區的外地返回人員抵達當天應及時向小區管控小組報告健康情況,並配合完成個人信息登記工作。小區管控小組要對現已居住在小區的外來人員逐一登記、建立台賬,對來自或途經疫情區域的人員實行重點追蹤,督促其居家隔離觀察不少於14天。

(四)嚴格加強密切接觸者管控和發熱者管理。對已排查出的小區內的密切接觸者一律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同時,加強對發熱者的管理。對拒絕服從管理,違反防控措施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嚴格公共空間環境衛生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督促小區內非生活必需的文體活動室、娛樂室、小區廣場、露天健身場地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街道、社區、物業企業、產權單位要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設置廢棄口罩專用箱,廢棄口罩應丟棄在專用箱內。

(六)嚴格出租房屋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加強對小區內出租房屋狀況進行摸底排查、登記造冊,督促業主或房屋出租者明確防控責任人和聯系人,按照要求向管控小組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對不報告租住房屋情況、拒絕配合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七)嚴格落實基本生活和防護保障。社區和住戶要備置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資。社區菜市、超市、葯店等要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做好人員導流,避免人員聚集。社區要加強對老幼弱等群體的關注,主動上門做好服務。

(八)嚴格遵守公民防護規范。居民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自覺學習防護知識,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盡量少出門、不串門,不參加聚會和集體活動,不吃野味。對不聽勸阻、頂風組織或參與聚會聚餐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九)嚴格落實防控宣傳措施。社區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控知識宣傳,科學指導居民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居民做好防護措施。

(十)嚴格落實黨員責任。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家人親屬、街坊鄰居自覺遵守有關規定。

二、農村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人員流動管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村委會是農村疫情防控的責任主體,要嚴格管控本轄區農村人員流動。農村居民無特殊情況不得走親訪友、串門、扎堆,嚴禁各種類型聚會、聚餐,不吃野味。停辦一切廟會集市、游園節慶等公眾活動,做到農村居民紅事不辦、白事簡辦,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二)嚴格實施村屯封閉管理。所有村屯實施封閉管理,嚴控人員、車輛出入,嚴格限制非本村居民及車輛進入。快遞、外賣等所配送的物品應送至指定區域集中存放,由居民自行領取。村屯要在進出主要通道設置檢測點,做好詢問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

(三)嚴格實行疫情防控報告制度。村委會要督促鄉村醫生做好本村屯居民健康的監測、登記,嚴格實行日報告制度。村衛生室發現來自疫情區域的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和發熱患者,要迅速向鄉鎮衛生院報告,並及時報告村委會做好防控、防護工作。

(四)嚴格管控村屯公共場所。村屯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娛樂室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村委會要加強對廣場、農貿市場、候車點等公共場所的管理,要督導超市、商店、葯店合理安排營業時間,避免人員過於集中。

(五)嚴格村屯環境整治。村委會要動員群眾自行清理整治房前屋後環境衛生,安排專人對廣場、村委辦公場所、垃圾池、公廁等公共場所做好消殺工作。每個村民小組至少設置1處廢棄口罩專用箱,方便居民丟棄廢棄口罩。

(六)嚴格落實農民工返城錯峰出行引導措施。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各鄉(鎮)黨委、政府,村「兩委」要引導農民工返城錯峰出行,以點對點的出行方式為主,出行途中不滯留、不扎堆、不聚餐。對暫無明確工作崗位的,勸導其暫緩出行。

(七)嚴格落實農村集市的疫情防控。做好農村集市及養殖、屠宰等重點場所的消毒滅源工作,做到「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清理衛生死角,做好垃圾源頭管理。安裝防鼠、防蚊和防蠅設施,消除鼠、蠅、蚊、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場所。

(八)嚴格加強農村市場經營主體監管。村委會要督促本村休閑農業、農村旅遊經營主體落實防控責任,切實抓好各類服務設施設備消毒殺菌等疫情防控工作。

(九)嚴格落實防控宣傳措施。利用廣播、電視、移動簡訊以及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信息通報和防疫知識宣傳,增強農村居民防病意識,引導做好自身防護,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

(十)嚴格落實組織保障措施。農村黨員、村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駐村第一書記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家人親屬、街坊鄰居自覺遵守有關規定。村委會要加強統籌協調,為村屯的疫情防控組織必要的防控用品。

各級各有關單位接此通知後,結合實際,迅速落實到位。

2020年2月11日

㈦ 臨海市重大農業植物疫情是怎樣切實部署全年防控工作的

針對當前重大農業植物疫情嚴峻態勢,緊緊圍繞「強化檢疫、阻截外來入侵、綜合防控」的總體要求,市、鎮、街道和部門領導十分重視「三防」工作,切實加強春防、夏防和秋冬防工作部署。5月1日召開普查會議、6月4日召開全市全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10月11日召開全市植物檢疫暨重大植物疫病秋、冬季防控工作會議、11月13日召開了柑橘小實蠅防控會議、1月24日召開2007年度全市重大植物疫病防控總結會暨經驗交流會。堅持以檢疫防控與綜合防控相結合,著力完善群防群控新機制;以疫情普查與保障防控相結合,著力營造宣傳攻勢;以屬地管理和責任管理相結合,著力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是制定操作規程,推廣規范化防控。3月中旬制定和下發了《柑橘黃龍病檢疫防控技術方案》,4月中旬下發了《柑橘黃龍病檢疫防控技術操作規程》,5月下旬轉發了「浙江省柑橘黃龍病檢疫防治技術規范」等《若乾重大檢疫性有害生物調查監測與防控技術方案》。二是抓春防,加強柑橘苗木監管和加拿大一枝黃花春除。指揮部於3月中旬下發了《關於加強柑橘苗木與接穗市場管理的通知》、轉發了省防指《關於切實做好春季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控工作的通知》,一方面加強柑橘苗木與接穗市場管理,嚴防帶毒病樹、帶毒種苗、帶毒接穗從病區傳入,對外來柑橘苗木、接穗加強檢查,嚴防柑橘黃龍病蔓延擴散為害,組織執法力量和基層農技力量加強市場種苗監管。全市共組織了150多人次,檢查柑橘苗木250多批次,處置違規苗木8批次。另一方面加強加拿大一枝黃花春防,全市組織防治面積75畝,其中葯劑防治面積68.5畝,人工挖除面積6.5畝。三是突出夏防,狠抓黃龍病傳播媒介木虱監測防治。根據木虱蟲情動態監測,分別於6月初和8月中旬市農業局、林特局聯合發文,部署夏、秋梢木虱防治,明確防治適期、防治次數和防治葯劑,堅持「三集中、五統一、五不漏」原則,夏梢木虱抓6月上、中旬夏梢生長初期防治,秋梢木虱抓8~9月成蟲秋峰期防治。同時,以鎮(街道)或區片為單位對失管園、房前屋後零散種植橘樹等木虱發生重發區,以及近年黃龍病發生較重的區域,進行了重點防治和檢查補治,全市累計防兼治40多萬畝次。四是強化秋冬防,組織開展疫情普查月、宣傳月等綜合防控活動。10月11日全市召開了各鎮、街道分管領導、農辦主任、農技站長、重點合作社和重點村負責人參加的全市植物檢疫與秋冬季防控會議,分管市長部署了整個秋冬季植物疫情防控工作,集中優勢突出重點,狠抓秋冬季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組織開展普查月活動,二是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活動,三是以「兩黃一蠅」為重點的秋、冬季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四是加強督導與檢查,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全市組織10個片組對全市19個鎮、街道進行全面督查,確保秋、冬季綜合防治防控措施落實,確保奪取全年完成植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目標。

㈧ 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不到位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基層領導重視不夠到位

多年實踐證明,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是「七分行政,三分技術」,充分說明了任何一項工作關鍵在於領導。綜觀幾年來防控工作,市、縣兩級政府對疫情防控較為重視,而部分鄉(鎮、街道)領導、村級幹部不夠重視,往往出現人員不到位、措施難落實等被動局面,嚴重影響防控工作開展。

植檢機構不順、力量薄弱

台州市現有植檢機構不順,市本級和9個縣(市、區)植檢機構分為4種類型:第一種為植保植檢綜合建站獨立的有市本級、臨海市;第二種為植保植檢綜合建站與農技推廣中心(總站)合署辦公的有椒江、路橋;第三種為植檢獨立建站的有黃岩區;第四種為植檢與農業執法合署辦公的有玉環、溫嶺、仙居、天台、三門縣。這樣的機構,造成分管領導不同、技術力量分散和上下不一致,帶來工作部署、會議活動等方面十分不順,對工作帶來一定影響。其次,植檢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目前,市、縣兩級專職植檢員共43名,其中專職從事植檢的有11名,兼植保或執法的有22名,不從事植檢工作的有10名。基層兼職植檢員力量更為薄弱,在崗不在職、在職無精力的現象相當普遍,有的要駐村,有的待遇未落實,嚴重挫傷工作積極性。如此的植檢技術隊伍,難以適應新形勢下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植檢技術裝備十分滯後

當前,植檢工作量大、任務重,加上新疫情潛存侵入風險,帶來巨大的雙重壓力。但植檢技術裝備十分滯後,一方面尚無必要交通工具,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技術手段仍然是一雙眼、一支筆、一本簿為主,對疫情早、准發現帶來嚴重影響。

植物疫情防控主體不適應

目前,台州市植物疫情防控主體仍以單家獨戶為主。一是千家萬戶搞防治及葯械落後,嚴重影響防控技術到位率和防控能力;二是從事防控工作的農民大多是文化知識少、技術水平低,達不到理想的防控效果;三是專業化、機械化防治仍在起步階段,所佔份額低,遠不能適應現代防控的需要。

植物疫情發生態勢十分嚴峻

綜合各地調查監測及省內外疫情發生動態等因素分析。柑橘黃龍病潛存向北擴展升級的風險;果蔬「頭號殺手」柑橘小實蠅擴散蔓延、為害加重態勢;加拿大一枝黃花未完全控制;紅火蟻、葡萄根瘤蚜潛在巨大威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防控任務相當艱巨。

防控經費仍然緊缺

近年來,各級政府雖然加大了對植檢工作的投入力度,財政投入不斷增長,在發展植檢事業中發揮了較大作用。但由於縣(市、區)之間不平衡或投入量不足,加上當今疫情態勢嚴重而需求量大,顯然與當今防控工作需要仍有差距,影響工作力度和深度,離上級要求尚有較大距離。

㈨ 農業農村部將全力以赴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嗎

2018年8月29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就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將全力以赴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

2018年以來,全球非洲豬瘟疫情復雜嚴峻,共有11個中東歐國家通報發生2710起疫情。8月25日,羅馬尼亞農業部門證實該國最大的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預計將有超過14萬頭生豬被撲殺。羅馬尼亞南部地區最近一年以來已爆發數百起非洲豬瘟疫情,今年已撲殺了超過10萬頭生豬。

非洲豬瘟首次於1921年發現於肯亞,因為它的臨床症狀與傳統豬瘟高度相似,且首次發現於非洲而被命名為非洲豬瘟。此後,該疫情在非洲大部分國家陸續發生。1957年,非洲豬瘟首次從非洲傳出,陸續傳播至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1971年,疫情由西歐傳至古巴。上世紀70年代末,傳至巴西、多米尼克和海地。2007年,非洲豬瘟傳入高加索地區,在東歐多個國家和俄羅斯暴發、擴散和流行。2005年以來,全球有16個國家向OIE通報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或檢測到病毒,其中包括4個非洲國家、11個歐洲國家。

㈩ 臨海市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工作是怎樣做的

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作為政府行為,關鍵在於加強領導和組織保障。市委、市政府領導非常重視,將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列入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切實把以「黃龍病」為主體的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將柑橘黃龍病防控指揮部升格為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指揮部,分管農業市長任指揮長,各鎮(街道)積極調整充實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指揮力量,堅持分管領導親自抓、負總責,農業、特產部門具體抓,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防控指揮體系建設,確保整個防控工作有序開展。市防控指揮部與各鎮(街道)簽訂《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目標管理考核責任書》,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明確防控任務和目標,堅持層層落實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片,分解到人,確保認識到位、工作到位。市鎮兩級成立督查組,建立督察制度,對柑橘黃龍病、柑橘小實蠅、加拿大一枝黃花等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不定期進行檢查督促,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閱讀全文

與疫情防控農業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紫色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406
青年成長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瀏覽:931
房地產周年慶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89
熟肉製品營銷方案 瀏覽:748
課程輔助活動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4
餐飲2017全年營銷方案6 瀏覽:347
2017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572
體彩店如何做營銷方案 瀏覽:648
銀行成立6周年的營銷方案 瀏覽:588
親子網路閱讀策劃方案 瀏覽:903
關於景點的營銷方案 瀏覽:758
手機app推廣方案實戰案例 瀏覽:559
慧美電子商務 瀏覽:689
成立公司策劃方案ppt 瀏覽:767
小學健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08
鑽戒新品上市策劃方案 瀏覽:581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