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法作文
法律在我身邊
我們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但是在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了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進罪惡深淵里,再也回不來了呢?
有人曾經說過:「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動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這艘船的底線,就會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懲罰.在生活中,也有些雖然沒被制裁,但其實已被法律盯上的事件.比如說,群摳,吸毒,搶劫,偷竊,迷戀網吧等. 在一個由貴陽市公安局延安西路派出所抓獲的入室盜竊未成年人犯罪團伙中,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1歲;在甘蔭塘派出所打掉的搶奪婦女首飾團伙中,年齡最大的20歲,最小的11歲,其中16歲以上6人、14-16歲7人、14歲以下6人。在其他一些案件中,未成年人低齡化的趨勢也很明顯,大多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最小的只有八九歲。看了這些,真叫人寒心,那麼小的孩子,竟然…… 據我所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十七條標明: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六十七條標明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我通過網路也得知只要年滿16周歲就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了的,就是說只要你年滿16周歲,犯了刑法就可以判刑的,但是沒到18周歲的話不可以判死刑。
21世紀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嚴重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進行,也許有些人對這些不以為然,以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沒有規則沒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也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些自由嗎?當然不能,作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的,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擁護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生活的世界,想像一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在這個社會的大家庭里,我們每個人如何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呢?那就是共和國華麗雄偉的大廈下一座堅實、永恆不變的根基——「法」。它使我們每個人明確是非的界限,而這也是共和國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同學們:讓我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製法紀宣傳教育,了解法律法規,宣傳法律法規!
法律,是正義之火;法律,是光明戰士;法律,是慈祥老人;法律,是嚴厲智者。所以,我們要做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B. 我要一篇有關法制宣傳的文章1000左右,要快,急急急!!!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然,認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一個有規則、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你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樣的自由嗎?當然不能!做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像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要遵守法律,遵守規則。 我想通過這么一說,大家都了解了守法的重要性了,那接下來就應該要學法了。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講道理,如果我們人人不講理,那我們的國家將是怎樣一副場面,這個國家怎能還稱其為一個國家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好好學習它,還要合理的運用,才能更好的遵紀守法,維護自身的利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朝著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方向在努力。國家一直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教育公民自覺守法,並且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執法機關,普法的意義則在於能促使執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能,懲治違法犯罪份子,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來,我們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有很多原來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隨著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的開展,使得人民群眾逐漸接受了法律意識的培養,並自覺自願地運用法律。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並且從事著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傳教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效,總結其中的一條經驗,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同志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自己,請記住「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C. 法制宣傳日作文70字
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宣傳法制日主題,深入開展「法律九進」活動,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擺在當前各級各部門面前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就是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堅持以服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中心,制定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法律法規、與「三農」、環境保護等方面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大宣傳力度,為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科學發展營造法治氛圍。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就是要充分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職能作用,依法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依法及時解決各種矛盾糾紛,不斷減少不和諧因素,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就是要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普法活動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要強化對農民工、流動人口和下崗失業人員的法律服務,強化對全社會的法律宣傳和教育,引導他們合理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就是要緊緊圍繞重點普法對象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要以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者、農民為重點普法對象,認真學習憲法、基本法律和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增強法治意識。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法制宣傳的領導,加大對法宣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充分發揮市司法局在法宣工作中的職能作用,構建大普法格局。
D. 有關法制宣傳的徵文(500字)
法制在我身邊
全中國人民都在期盼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2008;因為二OO八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這是十三億華夏兒女,遍布全球的所有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中國人民經歷了太久的等待,作出了太多的努力,積聚了太深的奧運情感。2007正向我們揮手告別,2008正向我們踏步走來。隨著雅典奧運會聖火的熄滅,五環旗從愛琴海邊來到了萬里長城腳下,世人關注的目光也從雅典轉而投向了北京,投向了這個東方法制之都。那象徵著奧林匹克精神的五環旗也在飛速發展的中國上空徐徐升起。歷史的風霜磨礪著一個民族的錚錚傲骨,歲月的雨雪鍛造了這個民族的不屈靈魂。
「迎奧運、講法制、樹新風」,「法制奧運,和諧奧運」,這一口號在街頭巷尾已隨處可見。它的流行,顯現出我們對於北京奧運會的熱度,也意味著我們作為東道主應有的風度。
法制,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2008年,我們將迎來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培養良好的法制習慣就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素以「法制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但是,僅僅憑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名聲,不足以撐起這面奧運大旗。一個人如果不計法制,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法制的歷史教訓。
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法制修養,人的法制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法制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法制的習慣,使法制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法制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法制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法制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本文由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法制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法制,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法制的行為。
同學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請堅信,我們的智慧將使五環的色彩更加絢爛,我們的青春將使奧運的精神更加輝煌。我們會用實際行動,讓法制之花開滿校園,讓奧林匹克精神永世不朽!
E. 法制宣傳教育的作文600–1000
普法教育
告別童年,我們邁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思維和身體也日益成熟起來,但我們仍然是未成人,各個方面還需自我防衛。同學們:讓我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製法紀宣傳教育,了解法律法規,宣傳法律法規!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迅速發展,人們獲得訊息的途徑開始多樣化,使人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電腦網路的虛擬空間羈絆住許多同學學習的腳步,生活中上網成癮的事例並不少見,網路有利有弊,我們必須把握其尺度,不要過分貪戀虛擬空間。我們一定要從正確積極的角度看待網路,利用網路。利用它查看資料,了解國內外新聞等。相信正確運用網路後,我們能受益其中。有些煙酒等不適宜未成年人使用的東西,也漸漸出現在個別同學身上。這一系列事物都在警告我們對於誘惑,千萬不要盲目跟隨,一定要辨認這件事情的是非,或者求助成年人的意見和看法。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應加強法律意識、認清犯罪危害,防患於未然。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知道法律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黃線,在黃線兩邊是黑白兩色,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尤其是近些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機率愈來愈高,其問題是沒有過多了解法律,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雖然事後有些諸葛亮。自己明明白白的青春就此鎖在這暗無天日的銅牆鐵壁中,有誰會甘願做那牢中鳥?沒有了自由的人生,其生命意義又何在?
父母含辛茹苦的將我們培育成人,是讓我們學習文化知識,將一次有限的生命轉換成無限的價值。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動物嗜血嗜腥肉,而人類是文明的合體。如果你喪心病狂的殺害一個無辜的生命,那麼你就連動物也不如。因為動物嗜血嗜腥肉是大自然所給予的權利,也是它生存下來的基本條件。而你卻忽視法制,去干那些毫無人性的勾當,簡直就是無法原諒。在書中有一些案例只是因為一些小利益、一件小事就不足惜的他人的生命。如果平時能夠有效的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這類似的事件就不會在重蹈覆轍了。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你認為自己下手不重,也有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希望在今後的我們學會控制情緒,不要應一時快意,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做好自我防護,也是最重要的。對於陌生人的邀請,網路上比較常見,在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冒然赴約。有些悲劇成為苦果,苦了一輩子。首先,我們應自覺遵守不夜不歸宿、不打架斗毆、不抽煙喝酒賭博吸毒、正確與異性交往等法則,如果不立馬斬草除根,恐怕今後就會後患無窮。所以,法律禁止這些不健康有害生命的行為,就是為了保護青少年不要走上歪路。傷害了自己,讓家長寒了心。
同時,社會是復雜多樣性的,在自我防衛的情況下,我們難免也會遇到意外突發事故而受到傷害。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法律,善於同侵權行為做斗爭。無論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最好能和同學結伴,以免發生意外;在家中遇到陌生人不開門。如果真遇到了壞人也不要慌張,我們在於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發分子抓獲。許多事實告訴我們,面對歹徒行凶,設發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人是社會的人,必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無數事例案例說明,許多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道德修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覺遵守法紀法規,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上不良氣息,防患於未然。
普法教育伴我行,法製法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遵守。這樣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公民才有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真巧,我昨天剛寫的,希望採納,如果要讀後感,在下面。
讀《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有感
讀《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有感我們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但是在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了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進罪惡深淵里再也回不來了呢?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有一點點的法律意識就不會掉進里罪惡深淵再也回不來了。有的人從小就開始犯罪他們卻不知道犯罪的後果和嚴重性。我通過《全國青少年
普法教育讀本》
知道了反罪的後果、知道了許許多多關於法律的知識。比如:未滿十八周歲不能進歌舞廳等…應該會有很多人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吧?有句古話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孩子,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觸犯了法律。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F. 法制宣傳作文
法制宣傳
在我的身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一個關於法律的很真實很具體的事情。
我有一個鄰居,她是一個9歲的孩子,她的雙親離異,她和奶奶居住在一起。她的媽媽是一個傻子,可她家很有錢,而就是因為錢,孩子的奶奶才和她連親的。嫁妝是一套房子。可是風有不測風雲,一開始說給她們的房子的房產證上的名字卻是別人的,從此之後,孩子的奶奶便虐待她,想逼她離婚。終於今年離異了,離婚後得到的財產:100萬。
其實,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
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不會刀光劍影,仇恨交加了,我們會依照法律解決一切需要解決的矛盾,化矛盾為友誼。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能自主的生活,大家都深藏法律在心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端正的,沒有摩擦,就沒有戰爭,我們就有了自由,有了和諧。我們小孩就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法制在我心中,爸爸、媽媽就不再擔心我們放學的路上遇到壞人;我們的美麗的家裡就可以不再象金絲鳥住的鳥籠,四處都安有防盜窗;我們就可以廣交朋友,不再害怕上當受騙。
G. 關於普法的作文
xx年開始實施的全國「五五」普法教育,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歷史條件下開展的新一輪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在過去20年裡,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正在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法治保障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與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環節還較明顯。如何搞好第五個五年普法教育,我們認為:應當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點、難點和盲點等薄弱環節上,通過攻剋薄弱環節來提升「五五」普法教育的質量。
一、薄弱環節制約著普法教育的質量
我國的普法教育通過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普法教育滲透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經濟轉型、企業轉制、各種利益關系重新調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為各種利益調整的主要特徵,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開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難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形勢,因而在實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現了對一些重點對象抓而不緊、對工作難點缺少辦法和對盲點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環節。其表現:
一是領導幹部學法抓而不緊。領導幹部是社會管理的決策者。他們的法律素質和學法質量直接關繫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和一個單位的學法熱情,關繫到所屬地區和部門的法治化建設水平。因此,我們在推進「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存在著重經濟工作輕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基層普法輕自身學法的問題。會上要求多,會下落實少,對下要求多,對己要求少的現象較為普遍。由於一些領導幹部對普法教育認識上的偏差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一些地區的普法教育發展不平衡。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應該說,在「四五」普法中,各級政府對青少年法制教育較為重視,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構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組織網路體系,確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規范運作。但是在工作運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諸如法制副校長素質不高,講課內容缺乏針對性,且講課形式單一。簡單枯燥,導致有的學校法制副校長沒有切實發揮好應有的作用。由於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一些學校和學生學法的積極性。
三是流動人員法制教育難落實。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已成為一大趨勢。僅新都目前就有外來流動人口10萬多,占本地人口六分之一。他們一方面為新都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也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壓力。
四是中小私營企業法制教育存在盲點。由於這部分企業規模較小且分布面廣,一些業主本身素質不高和急於發展經濟的心理,因而對自身的法律學習和對員工的法制教育難以落實,勞動合同糾紛、勞資糾紛、非法用工等問題時有發生。實行政企分開後,政府又缺乏對中小私營企業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難以滲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營企業中存在盲點。
五是農村法制教育工作還不到位。多年來,在推進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級政府一直將農民的普法作為重點來全力推進。特別是各地以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開展「綜合示範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創建活動為契機,使普法教育在農村得到了有效推進。但由於農村人口眾多,基礎設施薄弱,地區發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幹緊缺和政府投入不夠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難落實到位。
六是對行政區劃調整中的法制教育滯後。在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中,農村向城市聚集已成為必然趨勢。特別是近年來,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設力度,村委變社區,農民變市民。但是,城市擴建也對失地農民帶來了諸如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問題。而法制宣傳教育不能適應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使城市建設中的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生活保障等一度成為熱點問題。
二、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質量
普法教育質量不高有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有相關部門責任不明的問題,也有主管部門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等等,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缺乏應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進「五五」普法中,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質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們認為,應構建以下四個保障機制:
一要構建普法教育組織保障機制。首先要從法律制度上確立組織保障機制。不僅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普法組織機構,而且還要賦予其相應的職能和許可權,不能讓普法機構成為擺設。目前,絕大多數單位都有普法的組織機構,但一些單位的普法機構作用不大,工作推進不力,普法教育的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確立普法組織機構的職能和許可權,讓它們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揮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構建普法教育責任機制。全民普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這一方面需要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明確各自的責任,否則共同責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必須要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構建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的責任體系,真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這樣才能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提高。
三要構建普法教育資源整合機制。在教育的手段上,普法教育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擁有的資源可以共享。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不溝通、開展工作單打一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必須樹立「大普法」觀念,通過建立法律制度的形式來整合資源,這樣,普法教育才能與其他教育互為侵透,協調發展,普法教育的質量才能夠提高。
四要構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評機制。在普法教育的實踐中,絕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考評機制,但一些單位考評的效果不是很好,影響了普法質量。因此,要從法律制度上對普法教育的考評機制予以確認,同時從政府的角度解決部門考核、多頭考核和重復考核等問題,把一切考核納人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考核的軌道上來,增強考核的權威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普法教育與其它工作協調發展,才能促進普法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創新為確保普法教育質量提供動力
「五五」普法既要開拓創新,又要加強基礎性工作;既要求發展,又要繼承過去的優秀成果及其成功經驗。
一要把握「三個理念」,努力實現理論創新。一是要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變革中的和諧社會,是發展中的和諧社會,是維護公平和公正的和諧社會,是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和諧社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保持社會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而這一切都需要努力通過法治的手段去實現。二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把人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制定「五五」普法規劃時,要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普法依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標,加強發展經濟、公民權利義務和人口、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加強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依法治理,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堅持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理念。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者基本上都是國家各級機關、各部門、各行業的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法律素質的高低,能否依法辦事和公正執法,直接影響著法律的實施,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也影響著依法治國的進程。因此,在制定「五五」普法規時,強調提高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強調提高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關鍵。
二要樹立創新理念,拓展法制宣傳形式。一是在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的結合上突出現代手段。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進入了數字和網路時代,影視、網路等傳媒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法制宣傳教育中越來越突顯出其優勢和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鼓勵、引導、支持有關傳媒辦好法制欄目(網頁)、節目,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以案釋法、文藝作品等人們易於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腦。二是在集中教育和日常宣傳的結合上重視日常宣傳。誠然,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易於產生影響,營造氛圍。但是,法制宣傳教育更需潛移默化和點滴滲透,因而要注重日常宣傳教育,使人們在濃厚的法律文化氛圍中切身感悟到法律的真諦,進而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三是在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的結合上注重法治實踐活動。法制宣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法律參與社會實踐。所以,要引導和指導公民積極參與立法活動,領悟法律的本意;推進執法、司法公開,把執法和司法的過程變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強化和規范各類法律服務,把維權和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的過程,使法制宣傳教育植根於法治實踐之中。一次良好的法治實踐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其效果遠遠勝過數次空洞的說教。
三要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全民普法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大批人才從事這項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人力資源與普法教育的需求差距較大,特別是基層單位的矛盾更為突出,有的單位搞普法教育的專職人員只有一人。因此,在「五五」普法中,要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改變人力資源緊缺的狀況。要通過法律的途徑確定普法機構的人員編制,定人、定崗、定職責,不得擅自挪用。要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創建普法宣傳員隊伍,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普法教育服務。如組建普法講師團隊伍、法制新聞隊伍、法制文藝隊伍和法律志願者隊伍等等。通過創新普法教育的用人機制,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普法教育的大潮中來,確保全民普法教育這一偉大事業獲得如期效果。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7386709.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