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蘇霍伊宣傳

蘇霍伊宣傳

發布時間:2021-07-03 23:06:00

㈠ 殲20的發動機是國產的還是俄羅斯的

殲20的發動機是國產。

據稱中國的殲-20在試飛階段就使用了中國自行改裝的俄羅斯AL-31FN發動機,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原型機的建造進度大於發動機的研發進度不是個例,法國人的陣風戰斗機在第一架原型機建造完成時,為其准備的M88發動機還沒准備好。

而中國為殲-20換上的WS-10太行發動機,本來就是用來替換掉AL-31的,換發只是殲-20改進之路的一部分,美國的F-15就是因為發動機的問題,更換了不少次發動機,也影響了F-15列裝,而殲-20循序漸進的研發道路就好多了。

殲-20能夠用上國產發動機,說明了WS-10達到了空軍的驗收標准,能夠滿足殲-20的需求了,此前殲-11已經開始使用了該發動機,也為改進這款發動機積累了不少經驗。

外媒報道殲20國產發動機

2018年9月4日報道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8月27日發表了題為《航空工業起飛》的報道。

中國的航空工業在增強能力方面也取得了進展。它已經不像在冷戰期間那樣生產獲得許可和未經許可的蘇聯戰機復製品。

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是成都殲-10和沈陽殲-11/15/16——俄羅斯蘇霍伊「側衛」戰斗機家族的衍生機型,盡管後者廣泛配備了國產航空電子設備、武器系統和發動機。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美媒:中國殲-20隱身戰機已換裝國產發動機試飛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為何殲-20試飛用外國發動機,現在才換國產發動機?外國戰機也一樣

㈡ 一架殲20造價至少一億美元,但為何蘇-57僅4000萬

很明顯,造價這么低完全是宣傳效果。 俄羅斯蘇霍伊蘇-35戰斗機的價格依然是6500萬美元,這是俄羅斯自己的內部購買價格。 24架蘇-35的合同價值為25億美元,一台機器的價格至少為8300萬美元。 那麼,SU-57的價格是如何達到4000萬美元的呢? 很明顯,這是非常特別的宣傳。


根據新聞網站Avia。 專家最近宣布越南對從莫斯科購買12架蘇57戰斗機感興趣。 該公司主張,在向越南提供12架su-57戰斗機後,有可能將su-57推進東南亞。 這個合同價值近20億美元。 包括相關武器和配件設施。 很明顯,這是俄羅斯解決蘇57戰斗機生存問題的宣傳手段。 網站上介紹蘇57戰斗機的價格至少有一架飛機下降到了1.2億美元以上。 另外,加上幾個物流零部件設施,接近20億美元。

總的來說,蘇-57在平均研發費用後,價格至少不會低於7000萬美元。 這樣的價格對俄羅斯現在的財政能力來說,還是有可能吃力,難以大量裝備。 難怪俄羅斯沒有大量訂購蘇-57。 可能是因為技術不成熟,成本太高。

所以很明顯,俄羅斯軍事專家4000萬美元的宣傳是胡說八道,宣傳俄羅斯。 除非俄羅斯以零成本和零成本製造很多零件,否則不可能有這么便宜的價格。 否則,別以為沒關系,不可能這么低!

㈢ 為什麼俄羅斯生產的客機無人問津

首先來說,俄羅斯蘇霍伊生產的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無法取得國際商用飛機的相關執照。根結底的原因是國際商用飛機協會主導權在美國以及歐洲國家手中,俄羅斯所生產的客機要想出口非常困難。

另外這款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的表現並不理想,尤其是在2019年時出現重大事故之後,對於伊爾庫茨克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影響。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稱,該公司已經向莫斯科仲裁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蘇霍伊對該公司給予巨額補償。

最後國際出口形勢不容樂觀,而且國內又出現飛機墜毀事故,導致訂單大量丟失。如此一來,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的項目面臨終止,普京親自拍板的大型客機項目就這樣廢除了,能不惱火嗎?

㈣ 俄羅斯蘇35戰斗機有什麼區別就可以是自稱三代半戰斗機

蘇35和之前別的戰機的區別主要是使用了部分四代機的技術,使用了大型相控陣雷達和矢量推進發動機,局部使用了隱身材料

基本參數


俄羅斯蘇-35戰斗機

參數

機長 21.9米

機高 5.9米

翼展 15.3米

最大起飛重量 34.5噸

最大戰斗載荷 8噸

最大航速 3.5馬赫

最大航程 3600公里、4500公里(帶副油箱)

最大加速度 9g

外掛點數量 12個

發動機最大推力 29000公斤力(帶推力矢量雙發渦扇發動機)

設計單位 蘇霍伊設計局

北約綽號 超級側衛

參考價格 3500萬美元

㈤ 印度的蘇-30和我們的有什麼不同

我國裝備的型號是蘇-30MKK和蘇-30MK2,印度裝備的是蘇-30MKI,下面是關於兩種戰機的對比資料:

蘇-30MKK和蘇-30MKI之間的比較問題是網路爭論的焦點,有人說前者成熟可靠,有人指後者技術先進,可謂爭論不休。

筆者這里結合爭論較大的問題對兩者之間做個簡單的比較,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待這場爭論。

建立批次的概念
所謂批次是指不論蘇-30MKK還是蘇-30MKI的性能實際上都在完善之中,盡管這兩者現在都屬於「全技術狀態」實際上其性能仍舊有改善之處。而網上的爭論似乎很少涉及到這個問題,以至有人說蘇-30MKI「具備發射BRAHMOS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一架相當於蘇-30MKK/MK2兩架戰機,有人指蘇-30MKK具備完全的空地/艦打擊能力,而蘇-30MKI的相關功能還在完善之中。造成這樣局面是因為兩者在不同的批次其功能完善程度是不一樣的,例如蘇-30MKI現在處於第三批次標准,其具備完整的空空/地模式,但是不具備反射BRAHMOS導彈的能力,相關試驗要在2012年才能完成。

印度空軍裝備的蘇-30MKI
我們知道,蘇-30在俄羅斯實際上一個競爭失敗的方案,俄羅斯自己也沒有成熟完善的飛機,其最早是在蘇-27UB的基礎上研製的蘇-27PU空中截擊指揮/巡邏飛機,主要裝備前蘇聯國土防空兵,在前蘇聯荒涼的北部為戰斗機提供空中截擊指揮引導任務,蘇聯解體後,生產廠商伊爾庫克飛機廠無以為繼,只好為飛機換裝NO01P雷達,讓其具備空地打擊能力,名稱也更換為蘇-30(前蘇聯慣例戰斗機編單數如蘇-27,攻擊機編雙數如蘇-24),蘇-30的結構與蘇-27PU/UB基本上相同,空重是17700公斤-蘇-27UB是17500公斤,蘇-30的出口型是蘇-30K,印度空軍采購蘇-30頭18架就是這個標准,所以有人誤將蘇-30K的重量等數據認為是蘇-30MKI的數據,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倒是我國采購的第三批蘇-27UBK在結構和系統配置上與其沒有什麼差別。-除了沒有空中加油系統,所以有人講如果願意我國也可以將這批蘇-27UBK稱為蘇-30。

印度空軍的蘇-30K,,注意其沒有鴨翼,前輪也是單輪,更多體現了蘇-27UB的特徵

我國後期采購的蘇-27UBK配備與蘇-30K基本相同
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空軍提出蘇-24攻擊機的後繼機方案,伊爾庫克飛機廠提出蘇-30M方案,其主要是在機翼根部增加一個可以負荷2000公斤的大型掛架,以掛載重型空地武器,與之競爭的是新西伯利亞廠的蘇-32(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蘇-34,蘇霍伊官方已經將其編號改為蘇-32),最終俄羅斯空軍選擇後者,伊爾庫克飛機廠無奈之下,只好再次選擇外銷,將蘇-30M以蘇-30MK的編號外銷,但當時俄羅斯不論空地武器和光電吊艙比起西方都有較大差距中,如俄羅斯空地武器仍舊以電視、激光制導為主,並且缺乏象美國藍盾系統那樣的全天候晝夜導航/瞄準吊艙,為了吸引客戶,伊爾庫克在蘇-30MK引入當時俄羅斯還在發展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和推力矢量以蘇-30MK2的編號進行推銷最終獲得了印度空軍的訂貨。印度空軍在1996年以15億美元向俄羅斯采購50架蘇-30,編號為蘇-30MKI。

蘇-30MK是蘇-30M的出口型,注意其仍舊沒有鴨翼,但翼下掛架增加到4個

增加鴨翼的蘇-30MK2,注意與前面的蘇-30MK2分別
由於蘇-30MKI只是個方案,所以伊爾庫克飛機廠並沒有能力立即將飛機投放生產,所以先期交付的18飛機仍舊是蘇-30K標准,根據伊爾庫特官方網站的說法從2002年起到2004年分三個批次來完善蘇-30MKI的性能,第一批次10架只是交付帶有鴨翼和推力矢量的飛機,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只具備基本的對空模式,連多目標攻擊能力都沒有,第二批次12架主要主要是為雷達增加多目標攻擊能力,BARS可以同時制導4枚空空導彈攻擊4個目標的能力,同時具備發射KH-31A反艦導彈的能力,在航電系統增加數字地圖以支持遠距離KH-59ME導彈的使用。第三批次10架則是全狀態的蘇-30MKI,包括BARS雷達具備空地/空空模式的同時操作能力,最多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攻擊4個最大威脅目標的能力,武器添加500、15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以及高解析度地圖測繪模式,不過此時蘇-30MKI仍舊不具備發射BRAHMOS超音速反艦導彈,這個能力將在第4批次改進中達到。根據印俄達成的相關協議,從2004年起印度將自行生產140架蘇-30MKI戰斗轟炸機,由於對蘇-30MKI性能比較滿意,所以印度空軍又在2007、2009年分別采購40、50架飛機,這樣就將印度空軍的蘇-30MKI總數增加到280架(包括蘇-30K)。

蘇-30MKI分為三個批次來達到完整的技術狀態,實際推力仍舊不足
蘇-30MKK則與蘇-30系列沒有多大關系,生產廠商也是共青城飛機廠,從蘇霍伊官網的介紹來看蘇-30MKK實際上是將蘇-27M與蘇-27混合而成,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蘇-30MKK實際上是共青廠研製的蘇-35教練機蘇-35UB的無鴨翼型,換句話說蘇-30MKK全面加強了機體結構,從而擁有更大的最大起飛重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蘇-30MKK在比蘇-30MKI少了一對鴨翼及操縱系統和推力矢量的情況下仍舊和後者差不多一樣重,根據共青廠的主頁蘇-30MKK最大大起飛重量和蘇-30MKI的相同都為34500公斤,但是極限可以達到38800公斤。1999年首架蘇-30MKK試飛成功,從俄羅斯公布的蘇-30MKK來看其試飛時已經試驗了KH-59和KH-29等空地武器,因此該機在交付我國空軍的時候已經具備較強的多用途作戰能力,2001年首批38架蘇-30MKK交付我國空軍,同年我國又訂購了第2批38架蘇-30MKK,2003年交付,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共青廠散放了反艦導彈增加蘇-30MK應用范圍的宣傳資料,指出「蘇-30MK的雷達進行了改進,可以掛載並使用KH-59ME中程反艦導彈和KH-31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表明蘇-30MKK已經具備了反艦攻擊能力,2002年我國訂購第3批蘇-30MKK,這批屬於蘇-30MK2標准,主要是增加雷達的多目標攻擊能力、反艦導彈的發射能力,2004年交付我國海軍航空兵。

蘇-30MKK較早的就實現了多用途能力

我們可以把蘇-30MKK視為無鴨翼版的蘇-35UB

航空電子系統

蘇-30MKI和蘇-30MKK都採用BTSVM-486任務計算機
在有關蘇-30MKI和蘇-30MKK的爭論,支持前者說的最多可能就是前者採用了所謂」西方最新航電系統」,而後者採用俄羅斯航電系統,弦外之音,僅此一點,肯定是前者勝出,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根據伊爾庫特官方的說法,到第三批也就是全狀態的蘇-30MKI其」大部分」航電系統也是由俄羅斯拉緬斯克設計局提供的,包括核心設備-任務計算機,我們知道在第三代戰斗機普遍配備的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中任務計算機是系統的核心和主控計算機,其功能就是對系統的感測器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完成控制和顯示任務。另外機載武器、重要設備的參數也駐留在任務計算機中,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戰機航電升級計劃中最重要的就是升級任務計算機,這就好比我們經常說奔騰電腦,實際上指的是CPU,根據俄羅斯航電生產廠商ELARA介紹蘇-30MKI的任務計算機型號是BTSVM-486-1任務計算機,BTSVM-186-1採用了AMD468DX-100中央處理器,主頻100MHZ,配備512M快閃記憶體,軟體採用C++語言編寫,支持北約的1553B和ARINC429格式,可以完成飛行、導航、數字地圖生成及作戰等功能,蘇-30MKK同樣採用BTSVM-486系列任務計算機,不過由於平台不同造成作戰程序之間的差異,蘇-30MKK配備的BTSVM-486-6,實際上BTSVM-486系列是俄羅斯90年代改型戰斗機的標准航電配備,如俄羅斯空軍自已裝備的蘇-27SM配備的是BTSVM-486-2M,印度最新訂購的MIG-29KUB使用的是BTSVM-486-2K-03。最新生產的蘇-30MKI換裝印度自己的任務計算機,其從印度為LCA研製的中央計算機-MC發展而來,用486DX替代了原來的386DX, LCA的MC是從英國斯密斯航宇的開放式結構任務計算機發展而來-OASMC,OASMC也用於印度空軍「美洲虎」攻擊機的升級。

使用西方設備的蘇-30MKI的座艙

蘇-30MKI使用的EL-OP SU 958 平顯

蘇-30MKI的航電系統採用的西方航電系統主要集中在座艙顯示部分包括以色列EL-OP公司 SU-956型平顯和法國泰利斯的MFD-66多功能液晶顯示器,前者是EL-OP公司為戰機升級市場研製一型雙組合玻璃平顯,從技術上來講與西方最新戰機採用的衍射平顯還有一段差距,實際上該機配備機型甚至包括美國和阿根廷聯合研製的AT-63教練/攻擊機,顯現其與所謂的「西方最新航電技術」是有差距的,MFD-66也是在幻影-2000-5的配備的MFD-55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並不是RAFALE的多功能顯示器。實際上蘇-30MKI採用這些設備主要原因它們也是印度空軍其他戰機如美洲虎、米格-27和LCA選擇的航電設備,也就是更多出於減少設備型號、簡化後勤方面的考慮。蘇-30MKK座艙主要是俄羅斯的設備包括ILS-31平顯和MFI-10-5彩色液晶多功能顯示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蘇-30MKI和蘇-30MKK都可以視為俄羅斯航電系統的戰斗機,就好比不管兩台微機用的是什麼顯示器和顯卡,只要CPU是586,我們都可以叫做奔騰電腦一樣。

使用ILS-31平顯和MFI-10下顯的蘇-30MKK的座艙

機載火控雷達

蘇-30MKI使用的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注意其機械轉達機構
蘇-30MKI採用了的俄羅斯儀器儀表研究院-NIIP的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這也是經常提到的蘇-30MKI的一大優勢,根據NIIP的網站的資料,BARS對於戰斗機大小的目標可以提供120-140公里的搜索距離,可以同時攻擊4個最大威脅的目標,不過該雷達是俄羅斯第一代機載相控陣雷達,表現在重量大,雷達總體重量高達600公斤以上,與此相對應美國的AN/APG-79雷達重量僅有300公斤左右,另外就是其只能實現40度的電子掃描,小於機載雷達普遍採用的60度,因此只能利用機械轉動的方式增加30度的掃描角度。由於相控陣天線遠重於平板縫陣天線,因此其天線轉動速度小於常規機械掃描天線,因此大范圍內的目標數據更新速率可能還比不上後者。

SU-30MKK使用的NO01VE雷達

BAGET火控計算機
蘇-30MKK採用的同樣是NIIP產品,型號是NO01VE,該雷達是NIIP根據NO01數據處理能力低,對空與對地探測能力不足而研製的,NO01VE保留雷達全部設備,增加一個信息處理通道,由該通道處理雷達新增加的功能和武器,這個通道採用的是BAGET-54火控計算機,其採用了MIPS R3081處理器,主頻50MHZ,採用32M內存,配備該計算機的NO01雷達編號為NO01VE,其最大探測距離對於戰斗機大小的目標為100公里,並具備多普勒銳化、合成孔徑成像、地形跟隨等對地模式,可以支持R-77空空導彈、空地制導武器、反艦導彈的投放,該方法簡單易行,而且該通道易於更換,便於升級,在空軍修理廠就可以進行,蘇-30MK2採用的是NO01VE的改進型NO01VEP,其採用了一個改進的BAGET-55火控計算機,探測距離增加到110公里,可以制導2枚R-77空空導彈同時攻擊2個目標的能力。

發動機及飛行性能

AL-31FP推力不足
這是另外一個讓人誤解的地方,許多人憑借蘇-30MKI裝備三翼面和推力矢量,認為其是一架具備超機動性能的戰斗機,但實際上從伊爾庫特官網公布的數據來看,其裝備的AL-31FP的發動機推力仍舊停留在12500公斤,這樣根據蘇霍伊官網發布的數據;蘇-30MK正常起飛重量為24900公斤(狀態;R-27*2、R-73*2、載油5270公斤)以R-27重量250公斤,R-73重量為105公斤計算,蘇-30MK的空重大約在19000公斤左右,相對於蘇-27SK足足增加了差不多2噸的重量,因此蘇-30MKI的推重比比蘇-27SK大幅降低,穩量第三代戰斗機機動性能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單位重量剩餘功率-SEP要低於蘇-27SK,由於SEP與其他許多性能如加速、爬升、穩定盤旋等性能都有關,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啼笑皆非的結論;號稱超級機動性能的蘇-30MKI的機動性能可能還不比蘇-27SK。當然蘇-30MKI採用了三翼面,由於鴨翼對主翼的有利干擾,有飛機的升力,降低翼荷的作用,可以部分彌補飛機重量增加帶來的損失,高升力帶來的另外一個效果就是飛機的瞬盤性能有較大的增加,因為瞬盤與推重經沒有多大關系,這意味著蘇-30MKI可以比蘇-27SK拉更大的瞬盤角度,不過由於瞬盤時推力小於阻力,當飛機拉到最大瞬盤角度時,其速度發散率也達到最大,飛機會越盤越慢,這時飛機推力不足,能量補充緩慢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所以在升級更大推力發動機之前蘇-30MKI所謂的超級機動性能還是發揮不出來。至於蘇-30MKI的推力矢量提供戰機除氣動控制面外另外一種控制方式,並可以發送低速、大迎角范圍內的機動能力,但是推力矢量同樣增加飛機的重量,並且推力矢量還要整合進飛控,並能夠與火控系統交聯才能發揮出更大作用,而這又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來修改飛機的飛控系統上面,因此盡管美國早就有PYBBN和AVEN兩個推力矢量方案,但並沒有任何客戶。
h
使用AL-31F的蘇-30MKK同樣患著「心臟病」
蘇-30MKK的問題與蘇-30MKI實際上差不多,前面說過其空重比蘇-30MKI相差無幾,但發動機仍舊使用蘇-27SK的AL-31F發動機,推力維持在12500公斤,並且其沒有三翼面來提高升力,因此其性能比蘇-30MKI下降更多,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反映了前蘇聯/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航空技術特別發動機技術之間的差距,在F-16的改進過程中,其發動機從最初的100千牛級一直提高到140千牛級,從而為戰斗機的升級提供強大的動力,維持其機動性能在一個較為理想的水平上。

結語

面對殲-11B

巴基斯坦空軍的F-16BLOCK52-CCIP升級型,蘇-30MKI並無多大優勢
如果我們回到篇首的問題,我們回得到這樣一個結論經;在現階段蘇-30MKI在超視距和近距格鬥等方面都比蘇-30MKK要好,另外在對地攻擊及反艦等方面也相差無幾,但是蘇-30MKK比蘇-30MKI更早實現了多用途,這對於當時急需遠程多用途作戰飛機的我國空軍來說非常寶貴的,另外需要指出的蘇-30MKI未來的空戰對手並不是蘇-30MKK,而是殲-11B和F-16-CCIP,這兩者屬於減重、增推設計,是典型的能量機動性能戰斗機,就BARS雷達現在的性能來說比殲-11B和F-16-CCIP的AN/APG-68V-9並沒有多大的優勢,這樣其在機動方面不足就會暴露出來,所以近來傳出消息印度空軍計劃為蘇-30MKI換裝117S發動機和將BARS升級到有源相控陣就是這個原因,而我國空軍也應該對蘇-30MKK進行相應的升級,以適應新世紀作戰環境的要求。

參考資料:
1、蘇霍伊官方主頁-su-30mk介紹
http://sukhoi.org/eng/planes/military/su30mk/history/
2、伊爾庫特官方主頁-有關蘇-30MKI三個批次的介紹
http://www.irkut.com/en/news/index.php?id65=127
3、NIIP官方主頁-有關BARS雷達的介紹
http://www.niip.ru/moles.php?n ... showpage&pid=16
4、ELARA公司有關BTSVM-486的介紹
http://www.elara.ru/proct/avio/265.php
http://www.vttvomsk.ru/rus/part/firms.asp?id=8471&tab=01
5、機載PD雷達性能的改進
6、俄羅斯現代機載雷達

㈥ F-15家族VS.SU-27家族,究竟誰更經典誰更強

美國的F15鷹式戰機 和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設計局設計的蘇27家族戰機對抗的話俄羅斯蘇式系列戰機的空中機動性能很好的,比如喬加夫眼鏡蛇動作 ,但是美國的鷹式戰機的雷達航電火控系統很好,最重要的是F15參加過實戰的,戰績很不錯的

㈦ 蘇27與美國的F15戰鬥力對比是什麼情況

蘇27比F15強是因為美國要宣傳F15,美軍火商要賣錢只能這么宣傳。還有就是體系、訓練體系等問題。
蘇-27戰斗機(俄文:Сухой Су-27,英文:Sukhoi Su-27,中文:蘇-27;北約代號:Flanker,中文:側衛)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第四代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4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
F-15鷹式戰斗機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雙引擎、全天候、高機動性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1969年由麥道(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標,1972年7月首次試飛,1974年首架量產機交付美國空軍使用,直到現在。是世界上第一種成熟的第四代戰斗機(根據蘇聯傳統分類和美國2009年後分類方式兩者已統一,所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國際第四代戰斗機標准)
F-15的設計思想是替換在越南戰場上問題層出的F-4戰斗機,並要求新F-15對1975年之後出現的任何敵方戰斗機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針對奪取和維持空中優勢而誕生的F-15戰斗機,設計之初要求其「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但1986年誕生的F-15E鷹式戰斗機也證明了F-15在對地作戰中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總的來說,F-15是一款極為優秀的多用途戰斗機。
F-15服役至今近40年,總生產數量1,200餘架,各種改型數十種,外銷六個國家。參加大小戰爭100餘場,擊落敵機100餘架,沒有一架在戰場上被擊落的記錄。美國空軍的主力空優戰斗機,並且還要繼續服役下去。

㈧ 俄羅斯有蘇-32反潛機(蘇-34的變種),那麼中國能不能將殲-15改為類似的反潛機

第一,我們要認清蘇32是否真如宣傳所言,具有反潛功能

蘇-32FN在出現時被宣傳成具備反潛能力的超音速攻擊機,不過按照俄羅斯常規反潛機的裝備條件可以發現,目前的蘇-32FN基本不可能安裝任何俄羅斯現有的反潛系統,而蘇-32FN這樣的飛機去反潛在效果上也無法與常規反潛機相比較。根據俄羅斯在展出蘇-32FN時所展示的裝備和飛機的基本條件,可以認為它仍是較傳統的戰術攻擊機。其在反潛方面的戰鬥力即便不是虛假宣傳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其宣稱的反潛能力屬於市場欺騙行為,它的機組人員數量就無法從事反潛工作,而且高速戰斗機的飛行特點也不適合反潛。

毛子對蘇32的宣傳實際體現了毛子在軍火銷售上的一貫做派總有客戶會對高科技概念表現出孩童對玩具式的熱愛。三哥已經在這上面吃了不少苦頭了


第二,要分析即便蘇32可以反潛,中國能否在殲15基礎上搞出來

毋庸諱言,如果真要設計、製造類似飛機,百分百會由我們的沈霍伊和601所進行這項工作

你覺得他們搞得出來嗎?摸蘇27都十幾年了,還搞出個JB德行,J11B趴窩不斷,看看空1師的飛行時數吧,由於質量問題,裝備J11B的空一師大受影響

而且最近沈霍伊又把不能早日搞出SU30國產版的責任推給了空軍,說空軍沒有及早提供1架原型機供他們測繪仿製

十幾年的時間用到狗身上去了,十幾年都不能把Su27的基本特點摸清楚,還能研發出Su32之類的反潛固定翼飛機?

到時候隨著新設備的增加,飛機的重心變化、控制率變化、飛行包線變化,你覺得他們能做出來?

真還不如索性另起爐灶,讓西飛研發一種類似美國的S3北歐海盜式的專用反潛機來的實在


第三,是否有其他解決辦法

現在沈陽艦主要還是擔任摸索、培養人員任務,主要活動區域還在本國領海。潛艇威脅並不大,完全可以採用直升機反潛的方式臨時解決。

未來也應該研發類似S3的專用反潛機,速度在1馬赫一下,便於開展偵搜活動。即便是滑躍甲板,也可以採用助推火箭(類似昔日英國的掠奪者攻擊機起飛方式)此外還可以在國產C919/Y20基礎上開發遠程反潛機,類似老美的P8

或者建造直升機母艦進行分擔

上述幾種做法的經濟性和可行性都比在J15基礎上改進來的靠譜

㈨ 誰能提供一些高清戰斗機視頻的下載 蘇霍伊宣傳片那種樣式的最好~~最好是RMVB格式的~~謝謝~

下載了iku後,優酷的視頻就能下載了呀?
《蘇27的故事(關於Su-27系戰斗機的視頻集合)》《探索頻道 偉大飛機系列 英國「鷂」式垂直起降戰斗機 》《聯合攻擊戰斗機【垂直起飛、垂直降落、懸空靜止】》《探索頻道 偉大飛機系列 F-100「超佩刀」超音速戰斗機》在電驢上可以下

㈩ 俄羅斯蘇-35戰斗機的隱身性能怎麼樣

隱身措施目前,蘇霍伊公司已經公布了蘇-35多用途戰斗機的圖片,從中可以看出它並沒有採用三翼面布局,這是與蘇-27M戰斗機之間的最大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考慮到提高隱身性能的需要。

基於當年的設計背景,蘇-27戰斗機並未考慮採用隱身技術。隨著美國F一22A戰斗機的正式裝備,蘇-27系列戰斗機固有缺陷更加突出。戰斗機從第四代跨越到第五代,具備隱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特點。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蘇-27M戰斗機所採用的三翼面布局似乎顯得不合時宜,其鴨翼作為一個重要的氣動翼面,成為了雷達反射的一個主要部分。於是,保持蘇-27戰斗機原有的常規布局成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隱身途徑。

多年前,俄羅斯科學院電磁理論和應用研究所從事隱身技術的研究人員就開始積極地尋求各種隱身技術,試圖將蘇-27M戰斗機的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降低一個數量級,從而使敵機雷達對其探測距離減少一半。

2003年10月,研究人員在英國倫敦召開的一次有關隱身技術的會議上,介紹了所取得的一部分進展。由此可以斷定,蘇霍伊設計局在宣傳蘇-35戰斗機時,強調其採用了隱身技術絕非空穴來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經切實可行。

通常,蘇-27M戰斗機進氣道是一個強烈的反射源,雷達波通過進氣道直接在壓氣機葉片表面產生強烈的反射波。為此,研究人員研製出不同厚度的鐵磁吸波材料,分別噴塗於進氣道和壓氣機葉片的表面,可以將進氣道產生的雷達波反射降低10~15dB。而且,這種塗層不會影響進氣流量,不會影響防冰系統的正常工作,可以承受高速氣流的沖擊,耐受200癈高溫。

蘇-27M戰斗機的另一個雷達波強反射源是座艙,主要是由於座艙內的座椅、各種顯示儀表和操縱桿等都採用了大量金屬部件。

為此,ITAE隱身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新的加工工藝,可以將等離子體有效地沉積到座艙蓋的聚合物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內部,從而把電磁波屏蔽在座艙外,同時又不會影響太陽光的透入。

此外,ITAE研究人員正在發展的一些技術,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蘇-35戰斗機的雷達天線所反射的電磁波。一種方法是採用具有「開關」功能的雷達罩,即在內部噴塗上一層含鎘的硫化物或硅化物的半導體材料薄膜,能在可見光照射下改變自身的導電特性,從而改變電磁波的反射。但是,目前還未解決薄膜的工業生產技術。

另一種方法是在雷達天線前面放置一個頻率選擇屏,起到窄帶射頻濾波器的作用,只允許通過自身雷達的頻率,但勢必會犧牲一部分自身雷達的探測性能。此外,ITAE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在雷達天線前面放置一個低溫等離子屏,其工作原理與等離子體隱身技術一樣。

閱讀全文

與蘇霍伊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培訓班多少錢 瀏覽:798
部門培訓安排方案 瀏覽:654
葯店戶外促銷活動查處 瀏覽:525
社區文明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85
關於培訓街道電子商務發展方案 瀏覽:736
眼鏡店新店開業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354
金可澳電子商務 瀏覽:914
電子商務服務哪家好 瀏覽:727
全國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培訓收費 瀏覽:658
商場七一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978
藍紫色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406
青年成長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瀏覽:931
房地產周年慶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89
熟肉製品營銷方案 瀏覽:748
課程輔助活動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4
餐飲2017全年營銷方案6 瀏覽:347
2017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572
體彩店如何做營銷方案 瀏覽:648
銀行成立6周年的營銷方案 瀏覽:588
親子網路閱讀策劃方案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