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場球賽。球員都沒到,只有守門員獨自苦戰對方整個球隊的!是哪場比賽
首先你所說這個比賽的真實性我表示懷疑,在正式足球比賽中球隊一方球員少於7人,比賽就會本終止或者比賽會被取消。怎麼可能會只有守門員一個人參加比賽。這個好像是冷戰時期前蘇聯搞的一個噱頭,好像是守門員只丟了幾個球,然後隊友們趕來,被守門員的精神感動了。然後隊員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最後比賽還反超了對手。這個只是為了政治的宣傳工具而已,真實是不會發生的。
2. 公安局五人足球隊宣傳標語
五人制的基礎是體力,因為五人制場地不大,沒有越位,攻防轉換快,所以要有內體力,體力必容須要有的,要多練折返跑。還有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射門的水平,因為場地不大,要有遠射的能力,要在氣勢上壓到對方。多練練兩個人之間的傳球跑動射門。配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練出來的,如果有一個控球能力強的,能傳球的控制中場,那麼會好配合些。守門員很重要,可以看清全場,要多呼叫指揮,這點也是配合好的因素。對了,顛球傳球必須要練,雖然很簡單,但是有利於提高球感,踢比賽時會有感覺的。要有「快」的意識,比賽中節奏很快的。當然還要分組對抗,將所練的應用到實際中。建議採用2-2陣型,或者菱形站位。
3. 撲出梅西點球的冰島守門員原是導演嗎
撲出梅西點球的冰島守門員哈爾多松在成為一名全職足球門將之前,曾擔任過導演。
哈爾多松從6歲時就開始在冰島最大的足球俱樂部-雷克雅未克足球俱樂部(簡稱KR)接受訓練,夢想成為一名職業球員,但在14歲那年,他在一次滑雪時肩膀脫臼。每當哈爾多松試圖重返訓練時,他都會感受到肩膀不適,隨後幾年間至少發生過五次。
「這毀了我踢球的夢想,直到19歲那年我才接受了手術。」哈爾多松說,「從14歲到19歲,很多跟我同齡孩子都進入了各級冰島國家青年隊,而我在所有年齡段青年隊的比賽場次都為零 。」
在那段時期,哈爾多松愛上了拍電影。他在16~20歲專注於製作電影短片。但在哈爾多松20歲那年,他在父親的鼓勵下決定再次嘗試踢球。
(3)守門員宣傳擴展閱讀:
哈爾多松的導演經歷:
相比足球,哈爾多松在導演上的履歷更為亮眼。在2012年,哈爾多松在電影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導演了短片《永不忘記》,在冰島的歌唱大賽亮相。他還導演了幾部上商業廣告,其中一部為冰島航空拍攝,裡面他的國家隊隊友參與了拍攝。
就在俄羅斯世界盃開戰之前,哈爾多松還為可口可樂拍攝了冰島地區的世界盃廣告。哈爾多松此前為Saga Film工作,之後成為一名專職的足球運動員,該製作公司還承諾,一旦哈爾多松宣布退役,他們會重新把他聘請回來 。
4. 新人求問,哪個S+門將好
買固態盤,要根據需求選擇。1、追求兼容性和壽命:如果是老本本升級,兼容性特別重要。因為固態硬碟的兼容性問題挺多的。兼容性好和壽命長的,就選Intel和金士頓的。intel的530和520性能很渣,唯一的優點是壽命長兼容性好,小企業用比較好,家用有點慢,最好選擇730,差不多是企業級S3500的超頻版,主控超了50%,性能直追S3700,但價格便宜得多,非常耐用,性能和兼容性兼得。金士頓的V300系列,是質量可靠壽命長的固態盤里價格最低的這個級別,不到300塊錢。2、追求性價比:固態硬碟用的時間長了,普遍掉速比較厲害,但有些主控回收機制好,就不怎麼掉速。市場上掉速不明顯,性價比和口碑最好的有以下幾款型號:浦科特M6S、閃迪至尊高速系列1代(2代換TLC了,速度一樣,壽命短點)、三星850EVO、鎂光M550或M600、東芝的Q300pro。120或128G,多數都不到400。有的已經接近300了。以上還有縮水型,更便宜,比如M6S的縮水版是M6V,但只是主控換慧榮了,性能差距並不大,快閃記憶體還是MLC,壽命有保障;而850evo的縮水版是750evo,壽命短一半,寫入只有35T的壽命,要盡量減少寫入。閃迪的加強版,用的也是慧榮主控,但是MLC的快閃記憶體,壽命可靠。英特爾的540,使用了慧榮SMISM2256四通道主控,TLC快閃記憶體,看起來縮水了,但比它的前輩位速度快不少(注意,一定是240G以上容量);還有金士頓的UV410,也是慧榮,性能比V300上升幅度不小,但壽命和兼容性不如V300。3、追求性能強:如果需要性能比較高的,推薦三星850pro,以及浦科特的M6P,還有金士頓的savage系列。4、追求極致性能。發燒友追求極致性能,那就必須用m.2介面或pice、u2的盤,因為介面的帶寬比sata大很多。像浦科特的m6e、三星的SM951pro、英特爾的750,都非常強勁。英特爾750達到了2.6GB/s的速度,幾乎用盡了32Gb/s的帶寬,太牛。5、超級性價比:TLC浦科特的M7VC,號稱最靠譜的TLC,使用的是Marvell88SS1074主控,強。然後它的TLC號稱可達到2000次PE(一般的是1000次,MLC是3000次),其實是東芝的企業級的eTLC。很強大。支持Marvell的第三代NANDEdge糾錯技術和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技術。從浦科特官方的宣傳資料來看,M7V支持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個浦科特自家的SSD應用軟體。而所宣傳的PlexNitro效能優化緩沖技術,官方的資料也說明了是以「SLCMode」優化效能表現,也就是SLCCache。還有金士頓的UV400,也用了Marvell88SS1074,與浦科特M7VC一樣,也是TLC。可見這一搭配已經成為最具性價比的首選了。只是它的固件是Marvell的公版,不如浦科特自行開發的固件強,外置緩存也小一些,所以不如M7VC表現強勁。
5. 歷史上有哪些偉大門將
轉載的。
10.托馬斯.恩科諾——黑色驕傲
雖然貝利、尤西比奧等球員很早就在世界盃舞台上證明了黑人同樣是綠茵場上的巨人,但至少在第12屆世界盃之前,還沒有一位深色皮膚的門將給球迷留下過深刻的印象,一直到托馬斯.恩科諾的出現。
1982年喀麥隆隊首次參加世界盃,賽前幾乎所有人都把他們看做魚腩,但最終喀麥隆卻是以不可戰勝的姿態高傲地離開了西班牙。恩科諾也險些成為了那屆世界盃最大的英雄,他完美的發揮無可挑剔,一次次將對手進球的夢想擊碎。如果不是與義大利一戰中球鞋的防滑刺釘折斷,那麼該屆世界盃的歷史可能會被重寫。但歷史不可更改,當格拉齊亞尼射門的那一刻,恩科諾因球鞋的防滑刺釘突然折斷滑到在地,喀麥隆隊迎來了小組賽的第三場平局,最終因為進球數少於義大利而被淘汰出局,不過恩科諾卻已經完成了足壇歷史上偉大的「黑色革命」。
恩科諾同時也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別具一格的門將:在西班牙酷熱的天氣里,恩科諾一直穿著厚重的毛質褲子,他撲球的姿勢令人詫異,他幾乎不用蹬地就能高高躍起,他的身體彷彿橡膠般柔軟,他的雙手總能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從前鋒的頭上或腳下拿到球。托馬斯.恩科諾的出現使黑人球員通往優秀門將的道路終於被打開。
9.彼得.希爾頓——長臂元老
1966年世界盃,17歲的彼得.希爾頓就成為了冠軍隊的一員。世界盃結束後,和班克斯同樣效力於萊切斯特城的希爾頓讓俱樂部在班克斯和自己之間選擇一個,出人意料的是,俱樂部忍痛放棄的竟然是英格蘭國家隊的主力門將班克斯,因為俱樂部看見了希爾頓身上的巨大潛質,而這位年輕人也沒有讓俱樂部失望,日後他成長為英格蘭歷史上最偉大的門將之一。
希爾頓從小就立志成為門神,小時候他嫌自己的手臂長的不夠長,經常在樓梯的扶手上進行倒掛練習。成為職業球員後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樣近乎苛刻:訓練前他常把自己鎖在屋子裡,預想所有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他從來不允許自己馬虎,每一個動作都追求完美,如此嚴格的訓練最終造就了一代長臂門神。
希爾頓見證了諾丁漢森林最輝煌的年代,是那支稱霸歐洲的球隊最堅固的基石,並作為主力門將代表英格蘭隊連續征戰了三屆世界盃,即使是1986年世界盃上被馬拉多納用「上帝之手」和「千里走單騎」攻破球門,依然無損於彼得.希爾頓的偉大成就。
8.列特納.達薩耶夫——末代傳奇
列特納.達薩耶夫是前蘇聯足球天才門將中的最後一員,世界足壇最偉大的門神列夫.雅辛就是他少年時代的偶像,他從小就立志成為雅辛那樣出的的門將。
在1981年進行的世界盃預選賽中,達薩耶夫創造了連續900分鍾不失球的記錄。隨後在西班牙世界盃上他繼續著自己的神奇發揮,進入第二階段比賽後他更是一球未失。雖然前蘇聯隊因為凈勝球少而止步八強,但達薩耶夫一舉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門將。門神雅辛也對自己的後輩贊賞有加:「達薩耶夫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門將。」
四年後達薩耶夫在墨西哥世界盃上繼續著精彩的演出,但是和雅辛一樣,他沒能率領前蘇聯隊在世界盃上走的更遠。1988年歐洲杯前蘇聯隊曾無比接近冠軍,然而那屆杯賽的決賽最終成就的是范.巴斯滕的「零度角」破門,在兩位天皇巨星的較量中達薩耶夫敗下陣來。但即便沒有冠軍的稱號,誰也不能否認達薩耶夫在綠茵場上已經捍衛了前蘇聯門將的傳奇。在列特納.達薩耶夫之後,無論是前蘇聯隊還是俄羅斯隊都沒有在足球場上重新輝煌過。
7.奇拉維特——南美狂人
奇拉維特堪稱巴拉圭足球的標志性人物,這名神奇的門將不僅擁有極快的反應速度和出色的守門技術,還能屢屢為球隊攻城拔寨。整個職業生涯中奇拉維特一共打進了50多粒進球。遺憾的是1998年世界盃對陣保加利亞的比賽中,奇拉維特的任意球射門被橫梁擋出,這也讓他無緣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個進球的門將。
個性乖張的奇拉維特脾氣火爆,他在場外的言行舉止時常讓他成為輿論的焦點、背上了「足壇壞小子」的惡名,但這一切卻無損於奇拉維特在綠茵場上的輝煌成就。這位15歲就成為俱樂部主力門將的天才,一生收獲了阿根廷聯賽冠軍、南美解放者杯冠軍、豐田杯冠軍、兩屆世界最佳門將等無數榮譽。
當然奇拉維特最精彩的表現還是在世界盃賽場上,即便沒能在法國取得進球,但他把手的大門還是固若金湯,正是他出色的表現幫助巴拉圭隊進軍16強,奇拉維特也因此當選為當屆世界盃的最佳門將。
6.塞爾吉奧.戈耶切亞——點球門將
當阿根廷隊1990年踏上義大利世界盃時,功勛門將蓬皮多是球隊的主力門將,世界盃前已經5個月沒有參加比賽的戈耶切亞只能坐在替補席上。然而小組賽第二場對陣前蘇聯的比賽中,蓬皮多出擊時和隊友撞在一起當場骨折,無奈的主教練比拉爾多隻有向替補席招了招手:「戈耶切亞,你上!」而這次意外成就了世界盃歷史上最神奇的「點球門將」。
可以說戈耶切亞的世界盃首體驗並不成功,面對前蘇聯隊的進攻,他太緊張了,面對前蘇聯隊他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對陣羅馬尼亞時他有著出色的發揮,對陣巴西隊他表現平穩。戈耶切亞的前三場世界盃,探戈軍團留給世人的記憶是憑借著馬拉多納的絕妙傳球和卡尼吉亞的驚世速度涉險過關。然而隨著比賽的進行,戈耶切亞的狀態越來越好。殺進八強後,這位替補門將終於顯示出了自己真正的價值:在同前南斯拉夫和義大利的點球決戰中,戈耶切亞接連撲出了對手的4粒點球。而且這決不是運氣,在大多數點球決戰中,戈耶切亞都撲對了方向,他不是蒙一邊,而是靠迅速的反應、准確的判斷和敏捷的撲救與對手賭誰更快。即便是總決賽布雷默主罰的那個點球,戈耶切亞橫身飛出,但與皮球還是差之毫釐,而這些許的距離成為了永久的遺憾,義大利世界盃的冠軍屬於日耳曼人。
5.沃爾特.曾加——記錄恆久
「球門就如同我的家,當比賽中球門被攻破時,就好像我的家被掠奪了一回。」這就是義大利一代傳奇門神沃爾特.曾加的人生信條。
1986年,曾加沒能獲得代表義大利隊征戰世界盃的機會,但在一年之後,他達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成為了亞平寧豪門國際米蘭隊的主力門將。1989年到1991年,曾加連續3年被國際足聯評選為最佳門將,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尤其是1988-1989賽季,曾加幫助國際米蘭隊以11分的優勢奪得義大利甲級聯賽冠軍,同時球隊在兩分制的情況下34輪比賽積58分創下了意甲聯賽的最高積分記錄,作為主力門將的曾加居功至偉。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上,終於成為國家隊主力門將的曾加神勇無比,如果不是卡尼吉亞的「天外飛仙」,誰也不知道曾加把守的球門什麼時候才會被攻破。在強者雲集的世界盃賽場上,沃爾特.曾加創下了連續519分鍾不失球的記錄,這同時也是世界盃歷史上最長時間的不失球記錄。
4.戈登.班克斯——世紀撲救
1970年世界盃小組賽,英格蘭VS巴西,當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第20分鍾時,巴西隊托斯塔奧下底傳中,球王貝利甩頭攻門,這次攻門角度刁鑽,連貝利自己都開始准備做慶祝動作了,但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在這電光石火的一瞬間,一道身影飛了起來,皮球被奇跡般地托出橫梁!這次撲救成為了在其後的幾十年中的珍寶,屢屢出現在各種各種宣傳畫冊中,甚至被看做足球智慧與勇敢、美麗和智慧的「世紀撲救」,而做出這次撲救的就是英格蘭足球史上最偉大的門將戈登.班克斯。
但在班克斯眼裡,自己代表英格蘭征戰的73場比賽中最經典的傑作當屬1966年世界盃上與葡萄牙的對決。雖然在這場比賽里,他此前不失球的金身被尤西比奧打破,但他非凡的才華在這屆世界盃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即便決賽中一次小小的失誤都掩蓋不了他的光芒,而英格蘭隊也奪得了迄今為止唯一一座世界盃冠軍。
從那之後在英國球迷眼中,班克斯就是門線上最偉大的英雄。他們也認為英格蘭隊未能在1970年成功衛冕的最重要原因是缺少了班克斯。在和西德隊的1/4決賽中這位頭號門神因傷缺陣,英格蘭也以2:3敗下陣來......1972年10月,戈登.班克斯遭遇了車禍,一代門神就此告別足球場,但在英國球迷心中,他的神聖地位是永遠不可替代的。
3.迪諾.佐夫——金杯之光
每逢世界盃之年,義大利球迷總會回憶起1982年的伊比利亞之夏,回想起藍衣軍團的第三座世界盃冠軍、「金童」羅西的驚艷演出以及神奇門將迪諾.佐夫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這位出生於義大利小城曼托瓦的一代門神,國家隊之旅可謂充滿坎坷。大器晚成的佐夫在26歲才第一次獲得為國家隊出場的機會,但一次為國征戰的他就幫助義大利隊捧回了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歐洲杯。兩年後的世界盃,佐夫的主力門將位置被阿爾貝托西奪去,但不甘失敗的他用自己的努力在四年後重新奪回了屬於自己的主力位置。從這以後1978年的阿根廷和1982年的西班牙兩屆世界盃上,佐夫均作為義大利隊的主力門將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上。尤其是1982年的西班牙,40歲高齡的佐夫 憑借著自己的神勇表現幫助義大利隊時隔44年再次站在世界足球之巔,迪諾.佐夫也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年長的冠軍隊長。
2.塞普.邁耶——德國飛燕
綽號「燕子」的塞普邁耶是德國足球史上最偉大的門將,即便是神勇的卡恩也無法撼動邁耶在德國的地位,他曾三次榮膺德國足球先生的稱號,甚至比「凱撒大帝」貝肯鮑爾還要多一次。
拿到了足壇大滿貫的邁耶最輝煌的成就自然是1974年世界盃冠軍。那也是他第三次征戰世界盃。1966年,邁耶以替補球員的身份參加世界盃,目睹著球隊在充滿爭議的決賽後屈居亞軍。之後他開始了西德隊主力門將的「燕子歲月」,歐洲杯冠軍、世界盃冠軍被他靈巧的雙手牢牢地抓住,尤其是1974年的慕尼黑,他一次次化解了荷蘭人下半場凌厲的進攻,並成功地將冠軍獎杯留在了德國。1978年世界盃,在貝肯鮑爾與穆勒淡出國家隊、西德隊實力大降的情況下,邁耶依然創造了387分鍾的當屆世界盃不失球記錄。
貝肯鮑爾或許是最清楚邁耶價值的人,在國家隊和拜仁隊一同效力了近10年後,「凱撒大帝」由衷地感謝了老隊友:"我最幸運的就是身後有塞普這樣的門將。"而需要感謝邁耶的何止貝肯鮑爾這一代球員,退役之後,塞普.邁耶當起了守門員教練,培養出了舒馬赫、伊爾格納、科普克、卡恩等幾代門神,將德國的球門打造成了幾十年的堅固壁壘。
1.列夫.雅辛——第一門神
即使再多璀璨的巨星也無法掩蓋一個名字的光輝:列夫.雅辛,這位前蘇聯的傳奇門神,早已被寫進了足球的歷史。他留下的記錄太多太多:職業生涯326場比賽270不失球、職業生涯總共撲出150多個點球、唯一一位榮膺歐洲金球獎的的門將。1970年,英國《足球世界》雜志評選出20年來全球最佳球員,雅辛僅僅排在貝利之後。即便是球王貝利也對他肅然起敬:「要想攻破雅辛的大門,你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從1958年到1966年,雅辛連續參加了三屆世界盃,並當選為1958世界盃的最佳門將,雖然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也只是進入四強,但無人可以抹煞雅辛驚人的天賦和無比崇高的地位。如果沒有雅辛,前蘇聯隊根本無法在上世紀60年代成為歐洲最強大的球隊之一。在雅辛退役後,前蘇聯隊在接連兩屆世界盃預選賽上都沒能出線,由此可見雅辛的巨大作用。
雖然在1990年列夫.雅辛就因病魔離開人世,但足球界卻永遠不會忘記這位第一門神。1994年,國際足聯開始設立世界盃最佳門將獎,用以表彰每屆世界盃上發揮最出色的門將,這個獎項的名稱就叫做「雅辛獎」。
6. 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會出現哪些違規情況
第一章 比賽場地
尺寸
比賽場地必須是長方形,邊線的長度必須長於球門線的長度。
長度: 最短90米(100碼)
最長120米(130碼)
寬度: 最短45米(50碼)
最長90米(100碼)
國際比賽
長度: 最短100米(110碼)
最長110米(120碼)
寬度: 最短64米(70碼)
最長75米(80碼)
場地標記
比賽場地是用線來標明的,這些線作為場內各個區域的邊界線應包含在各個區域之內。
兩條較長的邊界線叫邊線,兩條較短的線叫球門線。
所有線的寬度不超過12厘米(5英寸)。
比賽場地被中線劃分為兩個半場。
在場地中線的中點處做一個中心標記,以距中心標記9.15米(10碼)為半徑畫一個圓圈。
球門區
球門區在場地的兩端, 規定如下:
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5.5米(6碼)處,畫兩條垂直於球門線的線。這些線伸向比賽場地內5.5米(6碼),與一條平行於球門線的線相連接。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范圍是球門區。
罰球區
罰球區在場地的兩端,規定如下:
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16.5米(18碼)處,畫兩條垂直於球門線的線。這些線伸向比賽場地內16.5(18碼)米,與一條平行於球門線的線相連接。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范圍是罰球區。
在每個罰球區內距球門柱之間等距離的中點11米(12碼)處設置一個罰球點。在罰球區外,以距每個罰球點9.15米(10碼)為半徑畫一段弧。
旗桿
在場地每個角上各豎一根不低於1.5米(5英尺)的平頂旗桿,上系小旗一面。
在中線的兩端、邊線以外不少於1米(1碼)處,也可以放置旗桿。
角球弧
在比賽場地內,以距每個角旗桿1米(1碼)為半徑畫一個四分之一圓。
球門
球門必須放置在每條球門線的中央。
它們由兩根距角旗桿等距離的垂直的柱子和連接其頂部的水平的橫梁組成。
兩根柱子之間的距離是7.32米(8碼),從橫梁的下沿至地面的距離是2.44米(8英尺)。
兩根球門柱和橫梁具有不超過12厘米(5英寸)的相同的寬度與厚度。球門線與球門柱和橫梁的寬度是相同的。球門網可以系在球門及球門後面的地上,並要適當地撐起以不影響守門員。
球門柱和橫梁必須是白色的。
安全性
球門必須是牢固地固定在地上,如果符合這個要求才可使用移動球門。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如果橫梁移位或折斷,應停止比賽直至修好復位。如果不可能修復,則中止比賽。不允許用繩子替代橫梁。如果橫梁可以修復,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的地點以墜球方式重新開始比賽。
·決議二
球門柱及橫梁必須用木材、金屬或被批準的其他材料製成。其形狀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或橢圓形,並不得對隊員構成危害。
·決議三
從球隊進入比賽場地至上半場結束離場,下半場重新進入比賽場地至比賽結束,任何商業廣告,不管是實物的還是圖文的,都不允許出現在比賽場地和場地設備上(包括球門網和球門網內的地面)。特別是在球門、球門網、角旗桿或角旗上不得有廣告出現,也不得安裝任何附屬設備(如攝像機、麥克風等)。
·決議四
在比賽場地外的地面技術區域內和距邊線1米范圍內,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廣告出現。
另外,在球門線和球門網之間的區域內也不允許有廣告出現。
·決議五
如同決議三所述,在比賽期間,國際足球聯合會、洲際聯合會、國家協會、聯盟、俱樂部或其他團體的代表性標志或圖案的復製品,不管是實物的還是圖文的,都禁止出現在比賽場地和場地設備上(包括球門網和球門網內的地面)。
·決議六
在比賽場地外,距角球弧9.15米(10碼)且垂直於球門線處做一個標記,以保證在踢角球時守方隊員能遵守規定的距離。
第二章 球
質量和測量
球
·圓形;
·用皮革或其他適當的材料製成;
·圓周不長於70厘米(28英寸)、不短於68厘米(27英寸);
·重量在比賽開始時不多於450克(16英兩)、不少於410克(14英兩);
·壓力在海平面上等於0.6~1.1個大氣壓力(600~1100克/平方厘米、8.5~15.6磅/平方英寸)。
壞球的更換
如果球在比賽過程中破裂或損壞;
·停止比賽;
·用更換的球在原球破漏時所在地點以墜球方式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球在開球、球門球、角球、任意球、罰球點球或擲界外球等成死球時破裂或損壞:
·按照相應的規定重新開始比賽。
在比賽中未經裁判員許可不得更換球。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只有符合規則第二章規定的最低技術要求的足球方可在比賽中使用。
在國際足聯和洲際聯合會主辦的比賽中,所使用的球必須帶有下列三種標志之一:
第一種,正式的「國際足聯批准」標志;
第二種,正式的「國際足聯監制」標志;
第三種,經證明的「國際比賽球標准」。
在球上印有這些標志就表明該球已被正式檢測,並符合各個級別所規定的特殊技術要求。球的最低技術要求已在規則第二章中說明。這些與各個級別有關的特殊要求必須得到國際足球理事會的同意。相關的檢測機構也要得到國際足聯的同意。各國足協的比賽可以要求使用符合上述三種標志之一的球。其他比賽用球必須符合規則第二章的要求。
·決議二
在國際足聯、洲際聯合會和國家協會主辦的比賽中,除了比賽及比賽組織者的標志和製造商的商標外,不允許在球上出現任何商業廣告。競賽規程可限制此類標志的尺寸和數量。
第三章 隊員人數
隊員
一場比賽應有兩隊參加,每隊上場隊員不得多於11名,其中必須有一名守門員。如果任何一隊少於7人則比賽不能開始。
正式比賽
在由國際足聯、洲際聯合會或國家協會主辦的正式比賽中,每場比賽最多可以使用3名替補隊員。
競賽規程應說明可以有幾名替補隊員被提名,從3名到最多不超過7名。
其他比賽
在其他比賽中,可依據下列規定使用替補隊員:
·有關參賽隊在最多替換人數上達成協議;
·在比賽前通知裁判員;
如果比賽開始前未通知裁判員或各參賽隊未達成任何協議,則可以使用的替補隊員人數不得超過3名。
所有的比賽
在所有的比賽中,替補隊員名單必須在比賽開始前交給裁判員。未被提名的替補隊員不得參加比賽。
替補程序
替補隊員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替補前應先通知裁判員;
·替補隊員在被替補隊員離場,並得到裁判員信號後方可進入比賽場地;
·替補隊員只能在比賽停止時從中線處進場;
·當替補隊員進入比賽場地,即完成了替補程序;
·從那時起,替補隊員成為場上隊員,而被替補隊員終止為場上隊員;
·被替補下場的隊員不得再次參加該場比賽;
·所有替補隊員無論上場與否,裁判員均有權對其行使職權。
更換守門員
任何場上隊員都可與守門員互換位置,並規定:
·互換位置前通知裁判員;
·在比賽停止時互換位置。
違規/判罰
如替補隊員未經裁判員許可擅自進入比賽場地:
·停止比賽;
·對該替補隊員予以警告並出示黃牌令其離開比賽場地;
·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地點以墜球方式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隊員與守門員互換位置前未得到裁判員許可:
·繼續比賽;
·有關隊員將在比賽成死球時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對於任何其他違反此規則的:
·有關隊員將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裁判員停止比賽執行警告:
·由對方隊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地點踢間接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
隊員和替補隊員被罰令出場
隊員在開球前被罰令出場,只可從被提名的替補隊員中選一人替換。
凡被提名的替補隊員被罰令出場,無論是在開球前或在比賽開始後,均不得替換。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按照規則第三章所述條件,一個隊所剩的上場隊員的最少人數由國家協會決定。然而理事會認為,如果任何一隊少於7人,將不能繼續比賽。
·決議二
一名球隊官員可以在比賽時向隊員進行戰術指導,給予指導後必須回到自己的位置,所有的球隊官員必須處於指定的技術區域內,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四章 隊員裝備
安全性
隊員不得使用或佩戴可能危及自己及其他隊員的裝備或任何物件(包括各種珠寶飾物)。
基本裝備
隊員必需的基本裝備是:
·運動上衣;
·短褲——如穿緊身內褲,必須與短褲的主色同一顏色;
·護襪;
·護腿板;
·足球鞋。
護腿板
·必須由護襪全部包住;
·由適當的材料製成(橡膠、塑料或其他類似材料);
·提供適當程度的保護。
守門員
·每名守門員的服裝顏色必須有別於其他隊員、裁判員和助理裁判員。
違規/判罰
對於任何違反此規則的:
·比賽不需要停止;
·裁判員指出上場隊員的裝備有問題後,該隊員應離開比賽場地去調整裝備;
·除非該隊員已經調整好裝備,否則應在比賽停止成死球時離開比賽場地;
·離開比賽場地調整裝備的隊員在未得到裁判員許可前不得重新進場;
·裁判員在允許隊員回場前需檢查隊員裝備;
·隊員只有在比寒成死球時方可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隊員因違反以上規則而離開比賽場地,在未得到裁判員同意即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時,將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裁判員停止比賽執行警告:
·由對方隊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地點踢間接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
第五章 裁判員
裁判員的權力
每場比賽由一名裁判員控制,他被任命具有全部權力去執行與比賽有關的競賽規則。
許可權和職責
裁判員:
·執行競賽規則;
·與助理裁判員及當有第四官員時,和他們一起控制比賽;
·確保任何比賽用球符合規則第二章的要求;
·確保隊員裝備符合規則第四章的要求;
·記錄比賽時間和比賽成績;
·因違反規則停止、推遲或終止比賽;
·因外界干擾停止、推遲或終止比賽;
·如果他認為隊員受傷嚴重,則停止比賽,並確保將其移出比賽場地;
·如果他認為隊員只受輕傷,則允許比賽繼續進行直到成死球;
·確保隊員因受傷流血時離開比賽場地。該隊員經護理流血停止,在得到裁判員信號後方可重回場地;
·當一個隊被犯規而根據「有利」條款能獲利時,則允許比賽繼續進行。如果預期的「有利」在那一時刻沒有接著發生,則判罰最初的犯規;
·當隊員同時出現一種以上的犯規時,則對較嚴重的犯規進行處罰;
·裁判員不必立即向可以被警告和罰令出場的隊員進行處罰,但當比賽成死球時必須這樣做;
·向對自己行為不負責任的球隊官員進行處分,並可酌情將其驅逐出比賽場地及其周圍地區;
·對於自己未看到的情況,可根據助理裁判員的意見進行判罰;
·確保未經批準的人員不得進入比賽場地;
·比賽停止後重新開始比賽;
·將在賽前、賽中或賽後向隊員和球隊官員進行的紀律處分,及其他事件的情況用比賽報告提交有關部門。
裁判員的決定
裁判員根據與比賽相關的事實所作出的決定是最終的。
只有在比賽未重新開始前,裁判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或助理裁判員的意見而改變確實不正確的決定。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裁判員(同樣適用於助理裁判員或第四官員)對下列情況不承擔法律責任:
隊員、官員或觀眾的任何受傷;
任何財產的任何損壞;
由於,或者可能由於他根據競賽規則所作出的判決,或者按照正常程序要求維持、進行和控制比賽而對任何個人、俱樂部、公司、協會或類似機構所造成的任何損失。
這可以包括:
·裁判員根據比賽場地及其周圍情況,或天氣的影響決定比賽是否進行;
·決定由於各種原因而取消比賽;
·決定比賽中所用的設備及其固定情況,包括球門立柱、橫梁、角旗桿和比賽用球;
·由於觀眾的影響或觀眾席中的任何問題,決定是否停止比賽;
·決定是否停止比賽允許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接受治療;
·決定要求或堅持要求將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接受治療;
·決定隊員是否可以穿著某種服裝或裝備;
·決定(在其職責范圍內)是否允許任何人(包括球隊或體育場官員、安全官員、攝影記者或其他新聞宣傳的代表)出現在比賽場地附近;
·裁判員根據競賽規則或依照國際足聯、洲際聯合會、國家協會或聯盟對該比賽制定的規程或規定而作出的判決。
·決議二
在錦標賽或聯賽中被指派的第四官員,其作用和職責必須要與國際足球理事會認可同意的規定相一致。
·決議三
與比賽相關的事實應包括進球是否得分和比賽的結果。
第六章 助理裁判員
職責
每場比賽應委派兩名助理裁判員,他們的職責(由裁判員決定)應為示意:
·當球的整體越出比賽場地時;
·應由哪一隊踢角球、球門球或擲界外球;
·可以判罰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時;
·當要求替換隊員時;
·當發生裁判員視線外的不正當行為或任何其他事件時;
·無論何時,當犯規發生時助理裁判員比裁判員更接近於犯規地點(特別是這種犯規情況發生在罰球區內);
·當踢球點球時,在球被踢之前守門員是否向前移動,以及球踢出後是否進門。
協助
助理裁判員還應依據競賽規則協助裁判員控制比賽。在特殊情況下,助理裁判員可以進入場地協助裁判員控制好9.15米的距離。
助理裁判員如有過分干預或不合適的表現時,裁判員可解除其職責並將報告提交有關部門。
第七章 比賽時間
比賽時間
比賽分為兩個半場,每半場45分鍾。特殊情況經裁判員和雙方同意另定除外。任何改變比賽時間的協議(如因光線不足每半場減少到40分鍾)必須在比賽開始之前制定,並要符合競賽規程。
中場休息
隊員有中場休息的權利
中場休息不得超過15分鍾。
競賽規程必須闡明中場休息的時間。
只有經裁判員同意方可改變中場休息時間。 扣除損失的時間
在每半場比賽中損失的所有時間應被扣除:
·替換隊員;
·對隊員傷勢的估計;
·將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進行治療;
·拖延時間;
·任何其他原因。
根據裁判員的判斷扣除損失的時間。
罰球點球
如果執行罰球點球或重新執行罰球點球,每半場結束時間可延長至罰球點球結束。
決勝期
競賽規程可以規定再進行兩個半場相等時間的比賽。規則第八章的規定也能適用。
中止的比賽
除競賽規程另有規定外,中止的比賽應重新進行。
第八章 比賽開始和重新開始
預備
通過擲幣,猜中的隊決定上半場比賽的進攻方向。
另一隊開球開始比賽
猜中的隊在下半場開球開始比賽。
下半場比賽兩隊交換比賽場地。
開球
開球是比賽開始和重新開始的一種方式:
·在比賽開始時;
·在進球得分後;
·在下半場比賽開始時;
·在決勝期兩個半場開始時。
開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程序
·所有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開球隊的對方隊員,應距球至少9.15米 (10碼),直到比賽進行;
·球應放定在中心標記上;
·裁判員發出信號;
·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開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某隊進球得分後,由另一隊開球。
違規/判罰
如果開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
·由對方隊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在開球程序上的其他犯規:
·重新開球。
墜球
墜球是在比賽進行中因競賽規則未提到的原因而需要暫停比賽之後,重新開始比賽的一種方法。
程序
裁判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地點墜球。
當球觸地比賽即為重新開始。
違規/判罰
重新墜球:
·如果球在接觸地面前被隊員觸及;
·如果球在接觸地面前未經隊員觸及而離開比賽場地。
特殊情況
判給守方在其球門區內的任意球,可從球門區內的任何地點踢出。
判給攻方在其對方球門區內的間接任意球,從距犯規發生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踢出。
比賽暫停之後,在距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球門區內的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第九章 比賽進行及死球
比賽成死球
下列情況比賽成死球:
·當球不論從地面或空中全部越過球門線或邊線時;
·當比賽已被裁判員停止時。
比賽進行
其他所有時間均為比賽進行中,包括:
·球從球門柱、橫梁或角旗桿彈回場內;
·球從比賽場地上的裁判員或助理裁判員身上彈回場內。
第十章 計勝方法
進球得分
當球的整體從球門柱間及橫梁下越過球門線,而此前未違反競賽規則,即為進球得分。 獲勝的隊
在比賽中進球數較多的隊為勝者。如兩隊進球數相等或均未進球,則比賽為平局。
競賽規程
競賽規程應說明,若比賽結束為平局,是否採用決勝期或國際足球理事會同意的其他步驟以決定比賽的勝者。
第十一章 越位
越位位置
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本身並不是犯規。
隊員處於越位位置:
·隊員較球和最後第二名對方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
隊員不處於越位位置:
·他在本方半場內;
·他齊平於最後第二名對方隊員;
·他齊平於最後兩名對方隊員。
犯規
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在同隊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裁判員認為其就下列情況而言「捲入」了現實比賽中時才被判為越位犯規;
·干擾比賽;
·干擾對方隊員;
·利用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沒有犯規
如果隊員直接從下列情況下接到球,則沒有越位犯規:
·球門球;
·擲界外球;
·角球。
違規/判罰
對於任何越位犯規,裁判員應判給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第十二章 犯規與不正當行為
下列情況將被判罰犯規或不正當行為:
直接任意球
裁判員認為,如果隊員草率地、魯莽地或使用過分的力量違反下列六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隊員;
·跳向對方隊員;
·沖撞對方隊員;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
·推對方隊員;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也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為了得到對球的控制而搶截對方隊員時,於觸球前觸及對方隊員;
·拉扯對方隊員;
·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罰球點球
在比賽進行中無論球在什麼位置,如果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了上述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應被判罰球點球。
間接任意球
如果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用手控制球後在發出球之前持球超過6秒;
·在發出球之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裁判員認為,隊員在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動作具有危險性;
·阻擋對方隊員;
·阻擋對方守門員從其手中發球;
·違反規則第十二章以前未提及的任何其他犯規,而停止比賽被警告或罰令出場。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紀律制裁
只有對場上人員、替補隊員或是被替換下場的隊員,才能出示紅黃牌。 可警告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
2. 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持續違反規則;
4.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 當以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時,不退出規定的距離;
6.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罰令出場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罰令出場並出示紅牌:
1. 嚴重犯規;
2. 暴力行為;
3. 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4. 用故意手球破壞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5. 用可判為任意球或球點球的犯規破壞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的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6. 使用無禮的、侮辱的或辱罵性的語言及動作;
7. 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警告。
被罰令出場的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和技術區域內。
7. 求一篇班級足球宣傳告,300~500字。
可曾忘了兒時默默許下馳騁綠茵場的夢想,小時候廢寢忘食地觀看足球小將時,大空翼給我們帶來的感動,是否也早已隨著時間的沉澱,被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關於足球的夢想,熱血,友誼,永不言敗的靈魂,永遠是他翱翔的翅膀。
揮灑的汗水,忘情的奔跑,永不停歇的腳步,黑白精靈傳遞著的是看得見的執著追求,這一切詮釋著綠茵場風之子的無上風采。
對手的滑鏟,痛苦的倒地,緊皺的眉頭訴說著一切並不是那麼無恙,堅毅的眼神卻迸射著一種堅定的信念,沒錯,那是在說,比賽還沒有結束,我,還不能下場。
0:1的比分,敵方如怒浪驚濤的攻勢,防守漸漸有些力不從心,疲憊的身軀,酸軟的雙腿,看著漸漸臨近終場的時鍾,要放棄了么?望瞭望隊友,眼神中卻依然有團火焰在燃燒,對,足球是圓的,不到最後一刻,一定要相信著奇跡發生的可能。
一腳吊射,黑白精靈劃出一道曼妙的軌跡,越過對方守門員的指尖,也過球門線,輕輕撞在球網上,球進哨響。
We are the champions。
足球,承載著夢想與友誼的黑白精靈,讓我們盡情享受它帶給我們的一切。
寫著玩的,嘿嘿,看看合心意不。。。。
8. 冰島門將撲出梅西點球了嗎
2018年6月16日,冰島守門員漢斯·哈爾多松撲出了梅西的點球。這個在整場比賽中貢獻精彩表現,像一座冰山般穩穩鎮守冰島隊後防體系的門將,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門將訓練,還是一個被足球「耽誤」了的導演。
做導演期間,足球是哈爾多松一直沒有放棄過的夢想。1985年出生於雷克雅未克郊區的哈爾多松甚至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門將訓練,他不知道門將究竟該做些什麼,沒有專業的訓練場地和團隊,只能自己將球踢到牆上,等球反彈回來後再去撲。
2004年,20歲的哈爾多松差點放棄足球道路。他在試訓中被一家心儀的俱樂部拒絕,回到家鄉後又因為自己犯大錯誤導致球隊降級。哈爾多松意識到,要不要繼續做球員,是時候該做出一個決定了。如果這個決定是放棄,那麼現在可能世界上會多一個導演哈爾多松,而少一個門將哈爾多松。
好在哈爾多松沒有放棄,他的爸爸也鼓勵他,認為他應該去做一些現在可能想起來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和他的偶像布馮同場競技。2016年,淘汰英格蘭進入歐洲杯八強的冰島,讓哈爾多松的夢想逐漸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哈爾多松是整個冰島足球的縮影。他們的教練是個牙醫,隊長岡納爾松年輕時是打手球的,右邊衛薩瓦爾松17歲時差點轉行去做了飛行員,中衛奧德納松是美國阿德爾菲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的碩士。
33萬人口的小國,只有4個月可以在室外踢球的氣候,讓首次闖入世界盃決賽圈的冰島更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但冰島球迷說了,「我們不是奇跡,我們有能力走得更遠」。
9. 世界足球歷史十大門將排行榜 著名足球門將都有誰
世界足球歷史十大門將排行榜:
雅辛、佐夫、班克斯、希爾頓、舒梅切爾、布馮、奇拉維特、卡恩、塔法雷爾、伊基塔
第一位:雅辛
這是前蘇聯的傳奇門神。因喜歡穿著黑色球衣守門,被譽為「黑蜘蛛」。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有著270場零失球記錄,這一紀錄也許後人可能會將之打破,但相信以他當年參加職業比賽的場次計算(據說僅為326場),不失球的比率一定無人能及。更重要的是,他是歷史上惟一一名當選歐洲足球先生的門將(1963年),1970年英國《足球世界》雜志評選20年來全球最佳球員,雅辛僅次於貝利,名列第二。他不是第一門神,誰好意思當第一?
第二位:佐夫
作為義大利歷史上最偉大的門將,曾創下了112場國家隊出場,1143分鍾不失球的記錄。70年世界盃,佐夫是替補門將,74年義大利隊早早淘汰,佐夫的才華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1978年,已經不再年輕的佐夫第三次參加了世界盃,雖然他的表現出色,但結果仍令人遺憾。直到1982年,40歲的佐夫仍然證明了義大利隊離不開他,他的出色撲救最終使他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冠軍隊長。
第三位:班克斯
在英國,他被稱為門線前的傳奇,球王貝利對其的評價也很高。他撲救貝利的那個球的照片成了國際足聯的珍寶,在各種宣傳冊上都能見到,被稱為代表了足球的智慧與勇敢、美麗與技巧。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除了贏過一次世界盃外,還在於972年,他幫助斯托克俱樂部贏得了歷史上的第一個聯賽冠軍,同年他被選為英格蘭最佳球員。但又僅過了5個月,一場車禍結束了班克斯的足球生涯。
第四位:希爾頓
1964年14歲的希爾頓踏入職業足壇,英國人並沒有意識到,繼班克斯之後,英國足壇又將出現一位偉大的門將。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上,希爾頓以其嚴密的防守,令英格蘭隊的大門五場比賽只失一球。他的出色表演令人驚嘆不已。86年世界盃,希爾頓作為隊長再次出征世界盃。他的足球才華並沒有因為36歲的高齡而退色。1990年時,已經年滿40的希爾頓令人驚異的再次參賽,他的表現也為自己,一個偉大的門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第五位:舒梅切爾
為曼聯歷史上最偉大的門將,丹麥人舒梅切爾以他最富傳奇色彩的職業經歷給無數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敏銳的洞穿力和出色的撲球技術,無數次上演了神奇的撲救表演。在英格蘭的8年間,他親身經歷並見證了曼聯從低谷走向輝煌。同時也成為了英國及丹麥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在1992年的歐洲杯上,舒梅切爾碰上了職業生涯中最出色的前鋒,不過巴斯滕的點球最終被他撲出,而丹麥隊也在舒梅切爾的帶領下上演了丹麥童話。
第六位:布馮
1995年帕爾瑪對AC米蘭的意甲聯賽,這剛開始本是一場普通的聯賽,結果卻因為一位年輕人的精彩表演而不普通。他不是佐拉,也不是羅伯特·巴喬。他的名字叫吉安路易吉·布馮。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場意甲聯賽。而這個小夥子,當時他只有17歲。從俱樂部再到國家隊,這個小夥子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他也成為了義大利足球歷史上代表國家隊出場比賽的第二年輕的守門員。直到現在,布馮仍然是「世界頂級門將」。
第七位:奇拉維特
如果有人問誰是巴拉圭歷史上最有影響力足球運動員,那麼一定是守門員奇拉維特。這位神奇的門將,不僅擁有出色的守門技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爆發力強勁的左腳還常常為本隊攻破對方的球門。在1998世界盃預選賽上他為巴拉圭射入兩個重要的進球,包括在阿根廷河床體育場1比1逼平阿根廷的比賽中的任意球。在1999年11月的阿根廷聯賽中,奇拉維特還上演了帽子戲法,不過三個都是點球。他在大力開球也常常成為本隊攻擊的有效武器。奇拉維特聲稱自己是世界最佳的守門員,當然,也有人表示懷疑,但無疑世界頂尖守門員前五名應有他的份兒。這位巴拉圭隊長被評為1998世界盃最佳守門員。
第八位:卡恩
德國國家隊和拜仁慕尼黑的雙重隊長。更是德國國家隊和拜仁慕尼黑的精神領袖。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2001年的歐洲冠軍杯是卡恩的冠軍杯。可想而知,這是怎樣的一個可怕門將。前鋒們,為你們自己祈禱吧。因為你們即將面對的是,卡恩。
第九位:塔法雷爾
在巴西有一句老話:生為門將就意味著一輩子受罪。這種傳統思想的後果就是巴西隊多年來都沒有一名優秀的門將——一直到塔法雷爾的出現。90年的世界盃上塔法雷爾和巴西隊一樣,表現平平。直到94年,塔法雷爾的守門技術更加出色,同時他還逐漸顯露出「點球專家」的天才。1998年當他第三次參加世界盃的時候,這時輪到了強大的荷蘭隊遭殃,在點球決戰中被塔法雷爾兩度撲出點球。也許塔法雷爾的守門技術還達不到世界一流,但他撲點球的本領卻絕對是頂尖水準。
第十位:伊基塔
哥倫比亞是一個足球人才輩出的國度,但是能稱為傳奇人物的,除了金毛獅王恐怕就是這個瘋子狂人了。1989年伊基塔和隊友一起努力使國民競技隊獲得了南美解放者杯冠軍,並於年底代表南美的足球俱樂部參加了日本東京舉行的豐田杯,雖然他們最終在加時賽中輸給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米蘭,但伊基塔卻一戰成名。雖然他不是守門技術最出色的,但其表演肯定是最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那個倒踢紫金冠的守門,我想只要是球迷都會記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