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百草益壽保健品宣傳誇大投訴
可以投訴打電話315,如果誇大保健品的作用是可以投訴他的
B. 淺談如何有效預防和打擊交通肇事逃逸違法犯罪行為
一、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定義和構成
所謂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一方當事人為了逃避責任,而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違法犯罪行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逃逸的行為主體是道路交通當事人的某一方,通俗的說,也就是只有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當事人才能構成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主體,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成為肇事主體。按照法律規定,當事人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都構成逃逸。但是,一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把逃逸主要定性為是為了逃避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而故意離去。這里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應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二是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觀心理狀態只能是故意,即當事人明知自己與道路交通事故有直接的關系,為了擺脫或掩蓋這種關系而實施逃離的主觀心理狀態。如果確實不知道自己發生交通事故的,則不構成逃逸犯罪。
二、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多發的原因
(一)部分駕駛人法制觀念淡薄。部分駕駛人法制觀念淡薄,甚至無視法律,逃避法律追究。一些駕駛人在金錢的驅動下,發生交通事故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搶救傷員,保護現場,而是如何逃避被追究責任和巨額的經濟賠償。還有少數肇事駕駛人無視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違法駕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他們往往不從法律角度考慮,荒不擇路,開車或棄車逃竄,這種逃離於法律的制裁和經濟的賠償之外行為,後果嚴重、影響惡劣。例如:2014年9月17日發生在常德城區武陵大道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案。後經肇事駕駛人楊某交代,逃逸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未取得駕駛證,法制觀念淡薄所造成的。
(二)肇事者存在僥幸畏罪心理。有的駕駛人肇事後,依託夜晚天色或者山區公路人車稀少等環境,有的出於僥幸心理、有的聽信傳言而迫使當事人逃逸。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裡就是認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能破獲此案件,可以「一跑了之」。他們中,有的駕駛人肇事後自知理虧怕受到法律制裁;有的怕承擔巨額經濟賠償,有的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前程。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單位領導、公務員、車輛手續不齊全等群體。例如,2015年元月7日發生在武陵大道武陵區上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案。後經駕駛人徐某交代,逃逸原因主要由於所駕駛車輛未懸掛機動車號牌,加上夜晚天色昏暗,以為交警部門不能找到他,心存僥幸所致。
(三)對逃逸違法打擊力度不夠。盡管各級交警部門對道路交通肇事逃逸違法都嚴肅對待,狠狠打擊。但是,由於警力不足、辦案經費欠缺,給逃逸案件的偵破帶來了很大阻力。也就是說,公安機關對肇事逃逸者的打擊力度沒有達到對廣大駕駛人、肇事逃逸者充分的教育和震懾作用。再就是在有些案件中,往往由於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壓力,一些肇事者歸案後,僅承擔了經濟賠償,而未能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很大程度上沒有對肇事者形成足夠的震懾。
三、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社會危害
(一)帶給受害者的危害。許多交通事故逃逸案,原本是一般的交通事故,但由於肇事者逃逸,傷者得不到及時救助,耽誤了醫治時間,致使傷情惡化,甚至造成死亡,給受害者造成不應有的損失;重大交通肇事逃逸還將給受害者及其親屬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和經濟損失。
(二)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一是這些事故容易引發堵路、上訪、聚眾鬧事,給社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二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發生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偵破,特別是跨省、市的案子,需要花很大氣力,投入大量的時間、警力、經費偵破,影響了交警部門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對預防和減少交通肇事逃逸案發生的幾點建議
(一)偵破案件要快。當前,絕大多數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發生歸根結底主要原因還是駕駛人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淡薄所致。所以,交警部門只有高度重視,盡速偵破案件,加大打擊力度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交通肇事逃逸的增長趨勢。也就是要讓駕駛人真正明白發生交通事故不能逃、逃不了,逃了會面臨嚴懲,違法犯罪成本將會很高。故此,快速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有力打擊肇事逃逸犯罪行為成為了遏止交通肇事逃逸案頻發的根本。一是交警部門接警要快。交警部門在接到逃逸事故報警時需詳細詢問逃逸車輛顏色、特徵及其逃逸方向等,逃逸車輛如車型、號牌特徵明顯的,需立即布控堵截,調度案發現場周圍巡邏車輛進行堵截並到現場進行先期處置。二是事故處理民警出警要快。接到報警後,現場勘查民警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搶救傷員、勘查現場、尋找目擊者和相關證人、提取現場散落物,固定相關證據。如若不然,在車流量大的案發地點常易引發二次事故(尤其夜間逃逸事故),或因天氣等原因容易使相關證據滅失(血跡、碎片等被雨水沖刷或被其他車輛碾壓,有關目擊者離開現場等)。三是偵破機制啟動要快。一旦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交警部門應立即啟動逃逸案件偵破機制,有條不紊、科學指揮偵破追逃工作。以常德交警直屬一大隊為例,大隊成立了專門的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應急處置機制,明確部門、民警責任。發生一般事故的逃逸案件事故處理中隊中隊長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生了傷人交通事故的逃逸案件分管大隊長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生死人以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大隊長調度全隊警力布控全力偵破案件。四是案件偵破追逃要快。交警部門要充分藉助科技手段、加大對辦案民警的業務培訓、注重細節和證據收集,想盡一切辦法快速破案。大隊2014年發生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案11起,偵破11起,交通肇事逃逸高偵破率就得益於防控機制系的建立,得益於警情共享、警情共赴、警民同心,做到了讓逃逸者無處藏身。
(二)違法打擊要狠。一是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分子打擊要狠。對於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我們除了要立足偵破以外還要注重後續的判罰到位。辦案民警要注重證據意識,對肇事者的打擊確保證據充分,尤其是在辦案過程中,交通民警要頂住各方壓力,確保對抓獲的或者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判罰公正,打擊有力,杜絕說情帶來的不公正處罰,避免再次傷害受害人利益,有效地維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與法律的尊嚴,打擊交通肇事犯罪,警示他人,也有力地提升公安機關的形象。二是對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打擊要狠。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套牌、假牌、無牌、不懸掛車牌,無證駕駛、未購買交強險、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不僅成為了肇事逃逸駕駛的主要誘因,更是成為了偵破逃逸案的難點。各基層交警部門要將涉牌涉證、闖紅燈、酒駕等違法行為做為整治重點,有針對性的開展交通違法集中整治。加大對這些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僅大大震懾駕駛人維護有序環境還可以有效減少交通肇事逃逸的幾率。
(三)宣傳氛圍要濃。一是藉助新聞媒體,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因此,公安交警部門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媒體力量,大力宣傳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全面提高公民的交通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使群眾能把維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向公安管理機關報案等行為當作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二是積極藉助新興媒體支持案件偵破和宣傳工作。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後,交警部門要積極藉助微博、微信、QQ群等新興媒體及時性好、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及時公布案情,造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以迫使交通肇事逃逸者投案自首。同時,還可有對積極搶救傷者、保護事故現場、舉報肇事駕駛人、協助查找肇事者的給予獎勵和表彰;對已查獲的肇事逃逸者,一定要依法從重、從快、從嚴予以處罰,並公布於眾,以告誡其他駕駛人不要以身試法。例如,常德2014年「9.17」逃逸案發生後,由於事發現場受害女子衣冠不整,對女子死因的各種猜測在市民和網路媒介中開始迅速傳播,公安交警部門壓力很大。常德交警直屬一大隊積極藉助微博、微信和本地報紙等媒體徵集線索、及時公布案件偵破進展。微信徵集線索有力的支持了案件成功、快速偵破。大隊第一時間發布案情,聯合新聞媒體刊發偵破紀實文字和視頻,還原了事件真相,不僅及時平息了熱炒的輿情,更有效威懾了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為。
C. 關於交通安全的宣傳語
1、交通安全拋腦後,交通事故在前頭
2、寧慢三分,不搶一秒
3、行經路口要觀望,拐彎專示意要禮屬讓
4、勿以快慢論英雄,安全行車最光榮
5、我禮你讓,道路通暢
6、交通暢通有序,管理科學高效,執法文明嚴格
7、金玉有值,生命無價,遵守交法,平安一生
8、樹立現代交通意識,養成良好交通習慣
9、交通法規人人遵守,文明社區家家幸福
10交通法規人人遵守,文明城市處處安全
11、紅燈,綠燈,燈燈是令;彎道,直道,道道小心
12、 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
D. 寫一段交通安全宣傳語
1、交通安全拋腦後,交通事故在前頭
2、寧慢三分,不搶一秒
3、行經路口要觀望,拐彎示意要禮讓
4、勿以快慢論英雄,安全行車最光榮
5、我禮你讓,道路通暢
6、交通暢通有序,管理科學高效,執法文明嚴格
7、金玉有值,生命無價,遵守交法,平安一生
8、樹立現代交通意識,養成良好交通習慣
9、交通法規人人遵守,文明社區家家幸福
10交通法規人人遵守,文明城市處處安全
11、紅燈,綠燈,燈燈是令;彎道,直道,道道小心
12、 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
E. 富豪女肇事逃逸的新聞頻頻被撤,到底背後是多大的勢力正義會不會缺席
我覺得不管背後勢力有多大,正義也不會缺席,畢竟維持社會正常秩序需要法律和正義相結合,不然社會根本無法安定。
看了新聞才知道,原來這個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受傷的女生是典型的富豪女,父母都做皮革生意,是村裡的首富。這幾天她的新聞陸續被登上熱搜,但又頻頻被撤,很多人覺得該女子背後有強大的勢力,都在質疑正義到底會不會缺席,我覺得這種現象根本不存在,該女子會為她的行為付出代價。
我認為公安部應該嚴厲懲處這種事情,並且應該加大力度宣傳,給其他人一個警示,再者在交通方面也應該做出調整,加大監察力度,盡量減少此次事件的再次發生。
通過這件事情,也可以警醒其他人,時時刻刻心裡都有個度,做什麼事應該都在規則之內,法律一直都在,正義也不會遲到。
F. 交通肇事逃逸 宣傳材料
說來也巧,前不久一個朋友搭車,指著車上的行車記錄儀問是幹嘛用的,我說行車中它一直在不間斷的錄像,萬一遇上個碰瓷的、逃逸的也算有個證據,下車前他表示回家也買一個。第二天接到這位朋友的來電,記錄儀還沒到貨,自己就遇上被撞後逃逸的事情了,追了半天沒追上肇事車,問我應該怎麼處理,我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幫他弄完了「善後事宜」。
「肇事逃逸」大家不陌生,但大都感覺離我們很遠,但是試想,若真的有一天我們遇到了肇事逃逸應當如何處理呢,借著我這位朋友的遭遇,我們也來聊聊遭遇肇事逃逸後的正確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