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315活動主題的名字有哪些
1、搞好消費教育,提高消費者素質。
2、信譽卡是產品三包的憑證和解決消費糾紛的證據。
3、誠實守信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4、以推行信譽卡的使用為切入點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
5、科學合理文明消費。
6、信譽卡是企業與經營者的信用和名譽的象徵。
7、消費維權營造公平消費環境。
8、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Ⅱ 什麼是315活動
就是3.15打假。目前作為每年3月15日,央視作為一檔節目,揭露這一年來群眾舉報、記者調查內得出的重大假冒容偽劣產品黑幕。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定於每年的3月15日,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選擇這樣一天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也是為了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范圍內引起重視,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正如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主席羅達房·帕金所說:「人民的交往,產品的交換,技術和通信的活動等等,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內考慮並行動。」
她又說: 「每個國家的消費者組織應列入世界范圍的為消費者權利的保障而斗爭的行列。」當這種斗爭每天繼續下去的時候,我們在每年選擇一天,讓各方面都能聽到我們為消費者而發出的聲音,並且獲得為未來的任務而努力的精神動力。
Ⅲ 315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日,315活動主要的目的和意義主要在於: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讓大家都可以理性消費,合理消費。
正確運用詞語對不同的節日具體情況,進行深入而清晰的描述,可以讓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它的主要內容和規范化的措施。
運用詞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詞義涵蓋的范圍不同。
如:「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而「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2.詞義側重點不同。
如:「才能」和「才華」,都含有能力、特長的意思,但「才能」著重指辦事的能力或對知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而「才華」則著重指在文學藝術方面顯露出來的智慧與特長;
「發現」和「發明」都有新出現的意思,但「發現」著重於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發明」著重在新創造出本來不存在的事物。
3.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損壞」與「破壞」,都有使物體毀壞的意思,但「損壞」一般是無意的,「破壞」則是有意的;
「誣蔑」和「誣陷」都有無中生有地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實,破壞別人的名譽,而後者則是妄加罪名,誣告陷害,兩者輕重不同。
1.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如: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作用、干勁、創造性、積極性;改進——工作、方法、技術;改善——生活、關系、條件;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2.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礙(動詞)——剝削阻礙生產發展;障礙(名詞)——排除一切障礙;強大(形容詞)——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人多可以壯大聲勢;精華(名詞)——這是全書的精華;精彩(形容詞)——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Ⅳ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宣傳口號-需要簡短有力
1、有來效化解消費糾紛,努力構建和諧源社會
2、誠實守信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3、倡導誠實守信,共鑄消費和諧
4、營造安全和諧消費環境,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5、好消費教育,提高消費者素質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主要內容:
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
搜集消費者的意見並向企業反饋。
大造輿論,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形成輿論壓力,以改善消費者的地位。
參與國家或政府有關消費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並要求政府建立消費者行政體系,處理消費者問題。
成立消費者團體,確立消費者主權。
加強消費者國際團體及合作。
Ⅳ 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日」315宣傳活動方案
Ⅵ 開展315宣傳活動的意義
我認為開展315宣傳活動是為擴大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得到大家的重視,同時專也讓消費者意識到自身的權屬益。1983年0304被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可以看出在世界廣泛重視,同時,促進各國國家,地區消費者的合作與交往更好的開展315活動
Ⅶ 關於315活動的主題有哪些
1、2006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 "消費與環境"
2、2005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 "健康·維權"
3、2004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 "誠信·維權"
4、2003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5、2002年消費者權益日主題 "科學消費"
(7)315宣傳擴展閱讀: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定於每年的3月15日,因為在1962年的3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表《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一文,文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四項權利。
節日宗旨
1、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對消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2、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
3、搜集消費者的意見並向企業反饋。
4、大造輿論,宣傳消費者的權利,形成輿論壓力,以改善消費者的地位。
5、參與國家或政府有關消費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並要求政府建立消費者行政體系,處理消費者問題。
6、成立消費者團體,確立消費者主權。
7、加強消費者國際團體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