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燒烤宣傳語
第 1 頁 共 9 頁
燒烤創意廣告詞 燒烤創意廣告詞 燒烤創意廣告詞精選: 1.美味 燒 不盡,佳餚 烤 不完----- 燒肉店 燒不盡的美味,烤不完的享受 3.牛B的燒烤 吃了也牛B 4.無味不至,烤出飢情 聞香止步 5.無味不知,烤驗飢情 燒好、烤好、燒烤好; 心好、情好、心情好。 秋冬燒烤何處嘗?快來北之鄉!專業的日式炭火燒烤,齊全的健康新鮮菜品!燒不盡的美味,烤不完的享受! 地址: XXXXXXXXXXX。 燒烤北之鄉,味道實在香! 7.是什麼牽動了我的身 是什麼撥動我的心弦 想體驗滿口留香的感覺嗎? 鼎極烤肉 你的首選 8.聞香下馬 知味停車 燒烤創意廣告詞: 1. 吃遍整條街,難忘在XX 下排煙炭烤爐具 不食人間煙火,只做神仙烤肉 下排煙炭烤爐具 3. 沒有煙味,食得安心 下排煙炭烤爐具 4. 下排煙炭烤爐,真味真感情! 5. 不要迷戀我,我只是一片烤肉
第 2 頁 共 9 頁 這里聽泉觀瀾,北京燒烤1館 7. 為你烤了好肉,讓你吃出健康 8. 我有特色烤肉,你把健康帶走 9. 特別的烤肉,讓你特別的健康 10. 燒烤也有營養,無煙你的健康 1 1. 烤得有創意,省得你忘記 1 這里有烤肉,這里有營養,這里有表演,這里有健康 1 3. 到Village來,吃點燒烤走,聽泉觀瀾燒烤坊 樂至燒烤項目經營策劃方案 一、分析上環境 1、市場行情 餐飲是陽光產業,經久不衰。在餐飲行業,生意最火爆的是燒烤,燒烤火遍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成為13億人的休閑小吃行業年銷售額過千億。 2、市場背景 樂至燒烤發源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特色為燒烤是烤不是煙熏,所烤出肉類華而不膩、蔬菜新鮮且美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本次定位是從四川到貴州銅仁,希望得到親睞。銅仁市地處重慶市秀山、湖南懷化三省交接處,是典型的山區且卡斯特地貌明顯的一座小城,該地區以辣為主的飲食文化主題鮮明。銅仁市人口20萬餘人,娛樂和餐飲業尤為突出;夜宵的主題以燒烤為主。銅仁本地燒烤以
2. 資陽市恆美廣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資陽市恆美廣告有限公司是資陽市雁江區的一家含廣告設計製作於一體的復合性廣告公司。公司位於資陽市雁江區東門大橋旁。資陽市恆美廣告公司主要產品有發光字、LED顯示屏、宣傳冊、名片、宣傳單、路牌、標識牌
法定代表人:龍國彬
成立時間:2014-12-29
注冊資本: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200000005875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資陽市雁江區建設東路272號
3. 誰能給我關於四川全面的解說詞阿!拜託啦!!
四川 簡稱川或蜀,位於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省會位於成都。四川由於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光秀麗,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末三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將原位於四川一帶的川峽路一分為四,設立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另一說是四川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四條大江,古稱江為川,由此得名四川。四川疆域輪廓形似一位縱馬騎士,在重慶直轄之前更像。歷史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文明,並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統治四川後,蜀文明在之後的時間內逐漸跟中原文化交融,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四川主要由四個文化區域組成 巴文化區:廣元、巴中、達州、南充和廣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區還包括直轄市重慶,重慶簡稱渝,故重慶稱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蜀文化區:
綿陽、自貢、遂寧、德陽、成都、雅安、眉山、資陽、樂山、宜賓、瀘州和內江十二市(秦政府建立中國的第一個統一的政府之前,巴國和蜀國是中國西南僅有的兩個文明國家)
攀西文化區:
攀枝花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涼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統稱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劃分依據:
巴文化區
西周時、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龍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隸制式國家「昔阝」春秋為古巴國故地。
巴中近年越來越多的巴人遺跡被發現證明了該地是巴文化區,巴中的"巴"更是證明了與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下屬的縣級市閬中市曾經短暫的做過巴國的首都,後來因為與廣元地區的蜀國諸侯國"苴''相接,出於安全考慮巴國很快把首都遷移出去。
廣元一直是巴國和蜀國的爭奪地,雖然蜀國在廣元地區建立了侯國"苴",但"苴"國的構成主要是巴民族,故為巴文化區。
巴中近年來修建的巴人廣場,便是依靠濃郁的本地巴文化得來。達州市宣漢羅家壩的巴國遺跡,證明了達州是巴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廣安被南充和重慶相包圍,自然是巴文化區。
蜀文化區
<<華陽國志>>記載,當時巴蜀兩國依嘉陵江天然屏障為兩國邊界。成都,蜀國的都城。
蜀國開明王朝並在今廣元分封王室成員在那裡建立"苴"這個侯國,以便於溝通和華夏文明之間的聯系。蜀國開明王朝十二世在綿陽通往廣元的方向修建了"石牛古道"打通了通往華夏文明的道路。著名的"五丁開山"的故事講述的就是修建石牛道的故事,李白在<<蜀道難>>中提到。廣元一直是巴國和蜀國的爭奪地,雖然蜀國在廣元地區建立了侯國"苴",但"苴"國的構成主要是巴民族,故為巴文化區。
雅安和樂山一帶的青衣羌國是蜀文明的一支,後來被蜀國合並。
自貢一帶是蜀國的鹽產地,鹽使自貢、宜賓、內江和瀘州一帶成為蜀國的"私家重地"和沃野。德陽"三星堆"是蜀國的重要文明區域。
攀西文化區
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區,攀枝花雖現在漢族人口佔多數,但該地區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區域。
川西高原區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豐富的藏文化為主和部分羌文化為主。
川劇形式活潑,曲調多樣,淺顯易懂,語言詼諧,表演程式多樣化,一些特技如變臉、旋舞、噴火等,有強烈藝術效果。四川揚琴、四川清音等為主要曲藝形式。相書由一人在幔後表演, 能模擬各種聲音,惟妙惟肖。 諧劇寓壯於諧,能及時反映生活現實。
文化藝術,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四川旅遊資源豐富,許多景觀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獨有或罕見的。貢嘎山,海拔7559米,不愧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西嶺雪山雄峻美麗;若爾蓋、阿壩、紅原大草原廣袤無垠;「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雄、夔門天下險」久享盛名;大足、安岳石刻、樂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觀中外馳名;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的九寨溝黃龍寺更比作「童話世界」「天上瑤池」。四川不僅有以大熊貓為主的各類珍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還有眾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川菜、川酒享譽海內外,四川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矚目的旅遊勝地。
4. 資陽三賢文化是什麼
古代「三賢」(萇弘 王褒 董鈞)
編輯本段萇弘
人物簡介
後來,萇弘在人前稱贊仲尼見多識廣;而孔子與人談論音樂,也常引用萇弘見解,這對孔子刪詩書、訂禮樂有較大的幫助。春秋時代就有「太歲」十二星之名,這是有萇弘參加的南派天文學家研究的成果。他們發現木星12 年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創造了「歲星紀年法」。 萇弘先後輔佐東周3個君王,為鞏固王室,作出了顯著貢獻。公元前525年10月13日,晉侯借卜卦為由,派員到周取得了景王同意,借路祈福。陰謀被萇弘識破,告之周卿劉康公後,有所准備,才避免了晉滅陸渾之舉的再現。公元前 518年2月27日,甘桓公去見王子朝,劉文公很擔心,萇弘說:「同心同德,能舉大義,王子朝做不到這點,還擔心什麼?」萇弘為周敬五的復國竭忠盡智,公元前516 年12月3日,晉終於擁戴周敬王在陳周復位,並以重兵守此陪都。次年1月4日,王子朝就只好捲起周室典籍依附楚國去了。簡言之,萇弘輔佐周王,策命諸侯,卿和大夫,客觀上免庶民於水火之苦,真是嘔心瀝血。然而公元前 492年,周敬五偏聽偏信,中了離間之計,施用剖腹掏腸之刑, 殺害了終身辛勞、丹心可鑒的年近九旬的萇弘。臨刑前,萇弘沉痛地說:「殺身之禍我並不悲哀,痛恨的是宗周不統一。」萇弘為國冤死,河南禹縣鄉民將其鮮血藏於匣中,傳說3 年以後變成碧玉。 由此,《蜀都賦》便書了「碧出萇弘之血」的名句,「碧血丹心」的典故即源於此。 千百年來,碧血丹心已成了為正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竭忠盡誠的代詞,一向被人們著述吟詠所引用。是呀,萇弘碧血,光照人間,青史永垂。 星移斗轉,東周內史大夫萇弘的桑梓,還有萇弘山、萇弘寨、萇弘洞、萇弘橋、萇弘村等遺跡。清知縣楊周冕於 1774年在縣城上西街(今城關二小左側)立木牌坊,勁書「三賢故里」。三賢中就有東周萇弘。1859年,西門外(今雁城路立交橋側)建三賢祠。2005年,萇弘村建立萇弘祠,書錄王洪林《萇弘傳》。
編輯本段王褒
人物簡介
你可知道開漢賦抒情詠物小賦之先河、與揚雄齊名的,是誰?是他——四川省資陽縣人王褒。
人物事跡
王褒,字子淵,資陽市昆侖鄉墨池壩。少孤,家貧,事母至孝,以耕讀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筆硯之處;縣城南書台山,便是他另一個攻書的地方。他精通六藝,嫻熟《楚辭》,崇敬屈原而作《九懷》,初露才華。爾後,他游歷成都、湔上(今都江堰市玉壘山)等地,博覽風物,以文會友。漢宣帝時,益州刺史邀他作客,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中和》《樂職》《宣布》詩,主人命僮子依古樂演唱,大為成功,由此聲名四播。在刺史的舉薦下,得到宣帝的召見,他先作「待詔」的清客,旋擢諫大夫。這時,才華橫溢的王褒,一連寫了《聖主得賢臣頌》《甘泉賦》和《四子講德論》,其中尤以《聖主得賢臣頌》為著,用良御御駿馬來作比,頗為形象。「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風流八極,萬里壹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音節急促而寓意深邃,真使人有耳聞目睹馬蹄迅疾之感。 不僅如此,純以辭賦來吟詠細小物件的則自褒始。王褒把專以游獵、女色為題材,轉變為以細小的物件為題材;把規模壯闊的風格,轉變為纖弱沉湎的風格;把堆積誇張的手法,轉變為密巧細致的手法。他的名著《洞簫賦》,則是三個轉變的集中體現。《洞簫賦》先寫了竹林中的景物,後寫簫聲的動人,用力描繪,著力鋪陳,細膩有致,扣人心扉。無怪乎做太子時的漢元帝「令後宮貴人皆誦讀之」,也無怪乎《文心雕龍》稱道:「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洞簫賦》是很早描寫音樂的辭賦,對後世也很有影響。此外,王褒在蜀時,用方言寫過《僮約》一文,以戲謔的筆調描寫奴隸的待遇,由此可窺見西漢西蜀社會的一個側面。 公元前51年,王褒奉令往益州,在途中寫完《移金馬碧雞文》,不久病逝,時年40歲。王褒一生留下辭賦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1998年,王洪林出版《王褒集考譯》。
編輯本段董鈞
人物簡介
董鈞,字文伯(前12年—63年),資陽市雁江區人。西漢五官中郎將,經學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初事大鴻臚王臨。元始中,舉明經,遷廩棲令,後以病去官。建武中,以孝廉。辟為司徒府,後累遷五官中郎將。鈞博通古今,數言政事,切中時弊,多被採用。其為學,主治儒家經典,尤精於《禮》學。西漢魯人高堂生最早傳出今文《士禮》十七篇以後,蕭奮以其禮學授後蒼,後蒼再傳戴德,戴聖、慶普等,三人學《禮》各有所得,於是形成《大戴禮》、《小戴禮》、《慶氏禮》三家禮學。董鈞治《禮》,主要學習和研究《慶氏禮》,多有自己的見解,成為《慶氏禮》學的傳人。同時也吸收其它《禮》學派及各種經學派的思想,注意融會貫通,以其淵博學識,很快即名揚遠近。永平初年,被立為博士,參與制訂五郊祭祀、宗廟禮樂、威儀章服等禮儀,所提建策,切合實際,多見從用。平生以授徒講學為樂,常教授門生百餘人,「當世稱為通儒」,(《後漢書•董鈞傳》)。對於傳播儒家思想,尤其是傳播和發展慶氏禮學,發揮-定的作用。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5. 用『』愛我家鄉,興我家鄉,知我家鄉『 組合成一條宣傳家鄉的標語
天下四川,熊貓故鄉..
中國西部航都,成都南部新城。---雙流
工業德陽 重裝中國
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廣元-川北門戶,女皇故里
萬里長江第一城 宜山宜水更宜賓
源遠流長嘉陵江 千年綢都南充城
雲上金頂,天下峨眉
樂山--樂山樂水樂在其中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蒲江 ------綠色蒲江,天然氧吧
鹽亭 ------綠色鹽亭,嫘祖故里
東坡故里,天下糧倉!
江油:李白故里、九寨門戶、蜀道咽喉、華夏詩城。
巴蜀才子之鄉,中國豆花之城-富順
中國西部車城---資陽
中國三賢故里---資陽
儀隴天潤琳琅,元帥故里。
中國羌都!大禹故里!北川歡迎您!
天下穹窿,中國威遠!
6. 我為資陽寫祝福語
活著就為了幸福,而幸福,是我們的追求,我們崇尚這樣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尋找著,追逐著。嚮往著,掙扎著,然而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7. 資陽有什麼歷史
資陽的歷史:
1、資陽周朝時屬蜀國。秦昭襄王六年,為秦國蜀郡轄地。西漢武帝建元六年,置縣,名資中縣,屬益州犍為郡,治所在今雁江鎮。 南齊中興二年,梁武帝代齊據有益州,古資中縣廢。西魏廢帝二年設資州,州治所在資陽。
2、北周武成二年,遷資州至資中故城,時因縣城在資水之北,於資中故城改置資陽縣,始得資陽之名,此後一直沿用至今。隋開皇七年,資州治所從資陽縣遷至磐石縣。隋唐時資陽縣屬簡州、資州。
3、南宋淳祐三年廢,並入簡州。元至元八年,忽必烈改國號元,資陽成為元宋拉鋸戰地帶,戰禍連綿,全縣殘民幾盡。明洪武四年資州改為資縣,洪武六年降簡州為簡縣,復置資陽縣。洪武十年,資陽縣毀於戰亂,分別並入資縣和簡縣。
4、成化元年,分簡縣4鄉、資縣3鄉復置資陽縣,屬成都府。清順治元年,張獻忠攻破資陽。次年南明總兵賈連登與張獻忠激戰,復奪取資陽。四年張獻忠余部聯合南明遺將劉文秀擊敗吳三桂,十五年清軍佔領資陽。清初屬成都府。
5、清雍正五年,設資州直隸州,州治為資中縣。轄資陽縣、內江縣、仁壽縣、井研縣。民國二年廢州設道,由道轄縣,資陽縣屬下川南道,次年下川南道改為永寧道。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三兵團中十二軍先遣部隊進入資陽,資陽宣告解放。
6、建國後資陽縣屬內江專區,後改為內江地區。1985年屬內江市。1993年資陽縣改為縣級資陽市,由內江市代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將民國時期的督察區改為專區,資陽縣屬川南行署區的內江專區,安岳縣、樂至縣屬川北行署區的遂寧專區。
7、1958年,撤銷遂寧專區,將安岳、樂至兩縣劃入內江專區。1968年,內江專區改為內江地區,各縣隸屬不變。1993年,撤銷資陽縣,設立縣級資陽市,由四川省直轄,內江市代管。1998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設立資陽地區,轄內江市的安岳、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
8、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和資陽市雁江區,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岳縣、樂至縣和雁江區。簡陽市由四川省直轄,資陽市代管。
2000年11月,雁江區人民政府掛牌成立。12月底資陽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2016年5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8. 資陽三賢的名人簡介
萇弘,字叔,資陽市忠義鎮高岩山人。他生於距今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是東周內史大夫。萇弘博學多才,擅長天文,精通音律,著有《大荒東經》等15 篇,享有「智多星」之美譽。唐代韓愈《師說》中,不是有「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之句么!公元前521年,孔子專程訪問萇弘,萇弘為他講解音樂和天文,交流了知識和政見,還共同探討了樂曲。相處數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目錄
簡介
萇弘
王褒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董鈞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簡介
萇弘
王褒 人物簡介
人物事跡
董鈞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古代「三賢」(萇弘 王褒 董鈞)
編輯本段萇弘
人物簡介: 後來,萇弘在人前稱贊仲尼見多識廣;而孔子與人談論音樂,也常引用萇弘見解,這對孔子刪詩書、訂禮樂有較大的幫助。春秋時代就有「太歲」十二星之名,這是有萇弘參加的南派天文學家研究的成果。他們發現木星12 年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創造了「歲星紀年法」。 萇弘先後輔佐東周3個君王,為鞏固王室,作出了顯著貢獻。公元前525年10月13日,晉侯借卜卦為由,派員到周取得了景王同意,借路祈福。陰謀被萇弘識破,告之周卿劉康公後,有所准備,才避免了晉滅陸渾之舉的再現。公元前 518年2月27日,甘桓公去見王子朝,劉文公很擔心,萇弘說:「同心同德,能舉大義,王子朝做不到這點,還擔心什麼?」萇弘為周敬五的復國竭忠盡智,公元前516 年12月3日,晉終於擁戴周敬王在陳周復位,並以重兵守此陪都。次年1月4日,王子朝就只好捲起周室典籍依附楚國去了。簡言之,萇弘輔佐周王,策命諸侯,卿和大夫,客觀上免庶民於水火之苦,真是嘔心瀝血。然而公元前 492年,周敬五偏聽偏信,中了離間之計,施用剖腹掏腸之刑,殺害了終身辛勞、丹心可鑒的年近九旬的萇弘。臨刑前,萇弘沉痛地說:「殺身之禍我並不悲哀,痛恨的是宗周不統一。」萇弘為國冤死,河南禹縣鄉民將其鮮血藏於匣中,傳說3 年以後變成碧玉。 由此,《蜀都賦》便書了「碧出萇弘之血」的名句,「碧血丹心」的典故即源於此。 千百年來,碧血丹心已成了為正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竭忠盡誠的代詞,一向被人們著述吟詠所引用。是呀,萇弘碧血,光照人間,青史永垂。 星移斗轉,東周內史大夫萇弘的桑梓,還有萇弘山、萇弘寨、萇弘洞、萇弘橋、萇弘村等遺跡。清知縣楊周冕於 1774年在縣城上西街(今城關二小左側)立木牌坊,勁書「三賢故里」。三賢中就有東周萇弘。1859年,西門外(今雁城路立交橋側)建三賢祠。2005年,萇弘村建立萇弘祠,書錄王洪林《萇弘傳》。
編輯本段王褒
人物簡介
你可知道開漢賦抒情詠物小賦之先河、與揚雄齊名的,是誰?是他——四川省資陽縣人王褒。
人物事跡
王褒,字子淵,資陽市昆侖鄉墨池壩。少孤,家貧,事母至孝,以耕讀為本。桑梓墨池就是他洗筆硯之處;縣城南書台山,便是他另一個攻書的地方。他精通六藝,嫻熟《楚辭》,崇敬屈原而作《九懷》,初露才華。爾後,他游歷成都、湔上(今都江堰市玉壘山)等地,博覽風物,以文會友。漢宣帝時,益州刺史邀他作客,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中和》《樂職》《宣布》詩,主人命僮子依古樂演唱,大為成功,由此聲名四播。在刺史的舉薦下,得到宣帝的召見,他先作「待詔」的清客,旋擢諫大夫。這時,才華橫溢的王褒,一連寫了《聖主得賢臣頌》《甘泉賦》和《四子講德論》,其中尤以《聖主得賢臣頌》為著,用良御御駿馬來作比,頗為形象。「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風流八極,萬里壹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音節急促而寓意深邃,真使人有耳聞目睹馬蹄迅疾之感。 不僅如此,純以辭賦來吟詠細小物件的則自褒始。王褒把專以游獵、女色為題材,轉變為以細小的物件為題材;把規模壯闊的風格,轉變為纖弱沉湎的風格;把堆積誇張的手法,轉變為密巧細致的手法。他的名著《洞簫賦》,則是三個轉變的集中體現。《洞簫賦》先寫了竹林中的景物,後寫簫聲的動人,用力描繪,著力鋪陳,細膩有致,扣人心扉。無怪乎做太子時的漢元帝「令後宮貴人皆誦讀之」,也無怪乎《文心雕龍》稱道:「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洞簫賦》是很早描寫音樂的辭賦,對後世也很有影響。此外,王褒在蜀時,用方言寫過《僮約》一文,以戲謔的筆調描寫奴隸的待遇,由此可窺見西漢西蜀社會的一個側面。 公元前51年,王褒奉令往益州,在途中寫完《移金馬碧雞文》,不久病逝,時年40歲。王褒一生留下辭賦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1998年,王洪林出版《王褒集考譯》。
編輯本段董鈞
人物簡介
董鈞,字文伯(前12年—63年),資陽市雁江區人。西漢五官中郎將,經學家、教育家。
人物生平
初事大鴻臚王臨。元始中,舉明經,遷廩棲令,後以病去官。建武中,以孝廉。辟為司徒府,後累遷五官中郎將。鈞博通古今,數言政事,切中時弊,多被採用。其為學,主治儒家經典,尤精於《禮》學。西漢魯人高堂生最早傳出今文《士禮》十七篇以後,蕭奮以其禮學授後蒼,後蒼再傳戴德,戴聖、慶普等,三人學《禮》各有所得,於是形成《大戴禮》、《小戴禮》、《慶氏禮》三家禮學。董鈞治《禮》,主要學習和研究《慶氏禮》,多有自己的見解,成為《慶氏禮》學的傳人。同時也吸收其它《禮》學派及各種經學派的思想,注意融會貫通,以其淵博學識,很快即名揚遠近。永平初年,被立為博士,參與制訂五郊祭祀、宗廟禮樂、威儀章服等禮儀,所提建策,切合實際,多見從用。平生以授徒講學為樂,常教授門生百餘人,「當世稱為通儒」,(《後漢書•董鈞傳》)。對於傳播儒家思想,尤其是傳播和發展慶氏禮學,發揮-定的作用。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9. 最近資陽市為「鳳嶺公園」在建的亭台、樓廊徵集楹聯、詩詞,是嗎
你住中鐵·濱江國際吧,自己最近幾天也遇到了。樓下有富麗花園、金色花園、卡門花園、皇冠花園、摩登花園。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園中花草、綠植各不相同,每一園的設計都恰到好處,是賞景吟詩的好去處,也難怪大家都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