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聽的初中校報的名字
金蘋果學校
金蘋果,象徵著美好與較高的地位.曾經,在人類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禮上。眾神均受邀參加婚禮,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沒有受到邀請。厄里斯懷恨在心,在婚禮上將一個金蘋果呈現給賓客,上面寫著「送給最美的」。赫拉、雅典娜、阿芙羅狄忒為了這個金蘋果爭執不下,其他神祗害怕得罪女神也不敢發言,只把三個女神全部用肉麻的字眼誇了一遍又一遍,三女神不爽,非要分出勝負不可。
自此之後,金蘋果的名字變得響亮,也代表著美好的.
⑵ 大學活動策劃書的格式
這是我們學校以前辦過的活動,樓主你可以參考
20XX年XX大學學生會
X
X
活
動
第
X
期
——策劃案
一、活動名稱:
20XX年XX活動——第二期
二、活動主題:
熱點議案,大家爭議。
三、活動內容簡介:
邀請學校各大名師,組成強大的陣容,以美式議苑為藍本,由學生提議人提出議案,附議人補充議案,開展對社會熱點議題的討論,最後由代表各院的民意團投票決定出議案是否通過。
四、活動目的:
從名師們的不同角度的分析,討論熱點議題,讓同學學會多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增強同學們的大局觀,提高對社會的關心度,擴大視野,為以後的學習、生活獲得更多的幫助。
五、活動時間:
10月下旬(具體時間待定)
六、活動地點:
圖書館學術報告廳
七、活動對象:
XX大學全體師生
八、活動前期內容:
1、以宣傳海報的方式開展議題、提議人和附議人的徵集活動;
2、邀請一名老師當任活動當晚的主席角色;
3、邀請5名嘉賓參加活動當晚討論;
4、發邀請函給各個院出人組成民意團代表;
5、活動前的宣傳。
九、XX活動活動流程:
1放輕音樂(觀眾入場)(6點30開始到6點55結束);
2播放校會視頻(6點55分時候學生主持提示大家保持安靜,7點開始放);
3播放議案徵集相關PPT;
4播放XX活動四字的視頻;
5學生支持人出場:由學生主持推出主席、評議人(同時播放介紹PPT),並把現場交給主席;
第一環節:提議和評議
1主席請出提議人;
2播放提議事件視頻;
3提議人提議;
4播放人肉搜索相關視頻;
5評議人輪流評議(每人5分鍾到8分鍾);
第二環節:提議人、附議人與評議人的議論
1提議人邀請附議人上場;
2提議人、附議人對老師發表觀點和提出問題(每人3分鍾);
3相關評議人回答;
第三環節:民意團第一次投票
1民意團第一次表決;
2主席向民意團代表提問(5分鍾到8分鍾);
第四環節:自由議論;
1提議人、附議人發言
2評議人自由議論(主席在其中協調)
3主席邀請體驗者上場
4自由議論
5輪流一句話總結
第五環節:民意團第二次投票
1民意團第二次表決;
2主席再次提問民意團和觀眾(最好提改變想法的)(15分鍾到20分鍾);
3主席宣布結果;
第六環節:結束
學生主持出場,宣布結束,組織拍照。
十、宣傳方案:
(一)徵集議題宣傳:在司法鑒定中心門口的路上立兩個鋼架。
(二)活動宣傳:
1、三教櫥窗海報一張;
2、宿舍樓下A3海報;
3、圖書館門口桁架;
4、司法鑒定中心門口兩個鋼架;
5、橫幅一條。
(三)場內布置:
1、大背景寫真;
2、鋼架兩個。
十一、物資清單:
宣傳:
共鋼架6份,橫幅一條,桁架大寫真一張,A3寫真海報23張,三教櫥窗海報一張,背景大海報一張
其他物資:
吧台椅子1張
透明膠5份
A4紅紙100張
A4白紙100張
雙面膠5份
尼龍繩5份
中性筆30支
礦泉水24瓶
尼龍卡帶2包
十二、活動預算:
宣傳預算:
活動其他物品預算:
XX大學學生會學術部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
格式不好直接復制過來,標題居中就好了。
也可以找一下部門的學長,問一下以前此類活動有沒有類似的策劃,接過來參考一下很有用的。
希望能幫到你。
⑶ 校刊《啟航》家長寄語應該怎麼寫
家長寄語內容一般包括家長對學校的感謝,對老師的感謝,對學生的鼓勵與期望,對學校發展和取得良好教學成績的的祝福。
⑷ 起一個初中校報的刊名!!急!!看中加分!!
「啟航」或者「起航」:因為是校報,所以取一個積極向上的名字比較好。
「爭渡」:這個來源於李清照的詞,就有了你要的詩意了(牽強),同時還有奮發求上的意思在,兩全其美。
「九零後」:這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代言詞了,同時,九零後有老是被大家不怎麼看好的一代,用實踐證明,用信心證明,或許作為報名,更能表達我們的心聲。
「新新人類 非非主流」:乾脆把個性進行到底,或許還是一種極致。
⑸ 讓夢想起航600字,校刊,高中作文
我們都是迷茫的孩子,背著重重的包袱,不知所措的站在十字路口
--題記
我承認,我是個不夠嚴謹;不夠聰明;沒有驕人的姿態;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過人的天賦的小孩。整天為了無關緊要的事而忙得團團轉的笨小孩。
泡泡說過,我像一顆被人束縛的球,任人踢來踢去,沒有自我。
可是,那些束縛我的人是給予我生命、給予我知識的人,我沒辦法。其實,我希望我能飛翔。當然這只是希望。
「那就去把希望變為現實呀。我們不能飛翔,但是我們可以漂泊,過那種閑去野鶴的日子。長大後,我們去造一艘屬於我們的『夢想號』。你帶著你的畫筆,我帶著我的音樂,我們一起起航。」
看著空間里泡泡的留言,我能想像的出,在電腦另一邊的她一定在得意地欣賞自己的偉大創舉。
「你說的喔!我把它當真了喔!
「嗯,真的。我不說假話。」
某年某月某日,泡泡我承諾。以後等我們長大了,我一定會和小七一起造我們的『夢想號』,一起完成夢想!
「這是證明,保存好!」
「呵呵。我們不再是迷茫的孩子,即使我們仍背著重重的包袱,即使我們會分開,但我們一定要下個路口見!」
「Good idea!!」泡泡的經典口頭禪……
我看到了闌珊處的希望。迷茫,此刻正在一點點的被瓦解……
夢想我能飛翔,
我夢想我能自由,
我夢想我能堅強,
我夢想我能改變,
……
不知不覺間,一縷陽光投射,我用手遮住雙眼,悄悄地透過指縫看那明媚的陽光,驚喜……
我夢想,
我能帶著夢想與『夢想號』一起起航……
我的夢想,將會起航……
⑹ 楊的學校的校刊《愛的起航》讀後感
[楊的學校的校刊《愛的起航》讀後感]
老師留了一個寒假作業是寫一篇閱讀校刊創刊號《愛的起航》的讀後感,楊的學校的校刊《愛的起航》讀後感。我不想寫。因為我又一次陷入了身為家長的狹隘心理中不可自拔。
整個校刊是由老師們寫的類似教育隨筆或述職總結的文章以及個別學生和家長寫的愛的故事這兩部分組成的,可以說每篇文章都滲透著學校的教育理念、滲透著愛的教育,堪稱美文。但是,我看了之後還是感覺那麼一絲別扭。厚厚一本校刊中應該體現每一位老師和每一個孩子,哪怕只是全班簽名簿上一個稚嫩的簽名,哪怕只是眾多活動圖片中一個小小的身影,至少讓孩子能夠感覺到他也是置身其中的。我曾經在哪兒看到過有所學校在一進校門的影壁上是一幅巨幅照片——全校所有師生的笑臉圖,當時就被這個創意所打動,也期待著身邊能出現這樣一所學校,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集體中看到自己,在自己身上承載集體,這是怎樣的一種凝聚。可是,在這本精美而厚重的校刊中我找不到一絲楊留下的痕跡,由此我可以推斷能夠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孩子而已,這個比例可能少的可憐。對那些找不到自己孩子的家長們來說,這本校刊的讀後感能怎麼寫呢?尤其是我還看到了升旗儀式上放飛灰喜鵲的那個活動照片,兩名高年級的孩子手裡托著一隻灰喜鵲做著姿勢拍出來的照片。沒有人知道在台下的人群里有兩個一年級的小男孩,他們驚喜地望著那隻鳥,差點就違反了紀律喊出聲來!那是他們已經忘了什麼時候救下來送給梁爺爺的鳥,居然被爺爺給救活了,居然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灰喜鵲,居然能起飛了!他們倆多想跑過去摸摸那隻小鳥啊!可是台上誰說了幾句話,那隻鳥就從主席台上飛走了,他們眼睜睜地望著,小小的楊楊心裡在喊:「它捨不得我們,它飛到了樓頂上又停住了,它看著我們呢,好像在對我們說再見呢!」對楊來說,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因為這是楊上小學後做的第一件他自己認為自己很棒、學校也很偉大的事,我當時也覺得學校能以此為切入點對孩子進行教育很有創意,但是,這張照片還是怎麼看怎麼覺得還是有作秀之嫌。
我一直推崇楊所在的小學,直至今日我也認為它是這個城市裡最好的小學,但是可惜這本校刊連同學校極個別的活動浮於了表面、流於了形式,並沒有真正以學生為本去做。我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今年期末考試完了,楊楊回來告訴我誰誰又考了倒數第一,那個「又」字和孩子的那種不屑的口氣讓我眼前浮現出一個面目模糊、垂頭喪氣的小孩站在偌大的教室里,包括我家楊楊在內的全班同學隨著老師一聲批評齊刷刷向他投去無數眼光。那一瞬間我的感覺似乎近似於一種悲哀,我感覺到整個教育群體的積重難返的習慣,在這個我一直推崇的學校也依然存在。難道是我對學校的要求太苛刻了……
我的狹隘心理阻撓著我去寫讀後感。於是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楊楊爸。他花了一個下午寫了一篇。我又樂了——真想不到楊楊爸原來也挺能寫!以下是交給學校的《讀後感》,作者楊楊爸。
在孩子已屆學齡時我們多方比較最終選擇了****小學,一年多以來,我一直為這個選擇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欣喜。並非單純因為****小學的教師都是長安區小學教師的精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也不全是因為****小學是一所新建的環境優美、硬體設施優良的學校,最主要的原因是——學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學校所營造的那濃濃的教育的氛圍,讓孩子能夠在愛的傳遞中,感受愛的溫暖、接受美的熏陶,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美化心靈、健康成長,讀後感《楊的學校的校刊《愛的起航》讀後感》。
我家的楊楊是個性格開朗、好動頑皮的男孩子,上學時年齡還不足6歲,有一段時間我們還曾經擔心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小時候尤其是在幼兒園時,他有點兒口吃,說話不連貫。我們甚至擔心孩子會不會在學校受到別的孩子的嘲笑,會不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為此我們還專門找楊楊的班主任陳老師討論過這件事,但陳老師的評價讓我們打消這方面的顧慮:楊楊是個開朗的孩子,做事很有自信,上課回答問題非常積極,這方面不用擔心。從這一件小事讓我非常感動,因為我發現孩子的脾氣秉性和性格特徵老師比家長還清楚和關心。
不僅如此,不管是以前的陳老師還是現在的胡老師都對每一個孩子了如指掌、關心備至,經常發簡訊告訴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地方有進步,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那濃濃的關愛之情通過一個個簡訊,一張張好習慣養成表,一張張試卷傳遞給孩子,也傳遞給我們家長。
最讓我感動的還有一件事,是我和楊楊聊天時,楊楊告訴我的:有一次他們班的幾個同學在班裡打鬧,一個小同學不小心摔倒,頭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角,大家趕緊找班主任,陳老師到班裡後抱起孩子就往外跑。我問楊楊陳老師他們去哪了,他說老師抱著那位同學打的去醫院了。我想這件事對他的觸動一定很大,因為他的語言和表情清楚的告訴我,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對於孩子們的愛,同時也真心地愛上了他的老師。
還有一次楊楊中午放學回家,激動地把我們叫到一起,給我們講了一個長篇故事,這還是他頭一次講述一篇這么長的故事:某一天大課間,楊楊和另外一個小夥伴在學校的操場玩兒,發現了一隻受傷的灰喜鵲,灰喜鵲好像是腿受傷了,不能飛了,他們幾個小朋友就把這只受傷的小鳥交給了梁爺爺。沒想到今天的升旗儀式上,楊楊又見到了那隻受傷的灰喜鵲,不過它已經康復,而且在升旗儀式上被放飛了。楊楊特別高興地說:「它好像很捨不得我們,它飛到了樓頂上又停住了,看著我們,好像在對我們說再見呢!」那時的楊楊還不到7歲,但是他的故事就好像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一篇讓成年人都會感動的童話。楊楊媽媽還把這篇「童話」發表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通過這件小事,我們能體會到學校對孩子的教育細致入微,讓孩子的內心能夠得到洗滌、成長。有關愛的故事柏宇還給我們講了很多,例如他們怎麼利用周末給同學過生日,怎麼在學校買書捐款等等,還有更激動的故事例如全校師生一起玩雪並且大家一起用腳印在雪地上寫字、教師節吃到了老師的蛋糕、結業式能夠和校長合影、聖誕節和新年聯歡會上收到了老師的禮物……在孩子輕松的微笑中,我們體會到他的幸福快樂,體會到他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而我們家長也深深感到欣慰和感激。
感謝學校一點一滴地教育孩子、感染孩子、培育孩子的心靈,感謝學校讓孩子在愛的海洋中盡情地徜徉,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凈化和感染,讓他們也會用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感謝學校的老師們在用行動和心靈在書寫一個愛字,使我們的家庭、班級、學校因此而更加和諧、幸福!我也真誠地希望****小學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體驗到愛同時也學習去表達愛、去傳遞愛,學校的所有老師、孩子和家長,組成一個和諧美好的愛的大家庭!
〔楊的學校的校刊《愛的起航》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⑺ 請為我們的校報起一個名字
啟航 尖尖角 喚青報 炫宇(或者你們學校或當地的簡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