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務員有哪些部門
市政法機關:
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安局。
市政府委辦局:
市府辦。房管局。科技局。財政局。審計局。 質監局。人事局。發改委。檔案局。招商局。信訪辦。安全辦。文化局。食品葯監局。信息產業局。城管辦。畜牧局。知識產權局。林業局。 體育局。糧食局。勞動保障局。民宗局。衛生局。采購中心。環保局。地震局。公積金中心。人口與計生委。民政局。民航管理局。社保中心。
無委辦。就業服務中心。信息中心。方誌辦。國資委。教育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氣象局。交通局。水務局。農業局。外經貿局。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局。電業局。廣電局。檢驗檢疫局。旅遊局。市委委辦局。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台辦。文明辦。市委政法委。市委統戰部。市委政研室。共青團委。
人民團體:
總工會。科協人。婦聯。殘聯。工商聯。社科聯。
公務員分為:選調生、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的職位、省市級公務員招考的職位,選調生是培養國家幹部的後備軍,國家公務員是直接歸屬於國家管轄,省市級的公務員是歸屬於省市級單獨進行管轄的。
(1)審計宣傳部擴展閱讀: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二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對於「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於行政機關編制。
三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
Ⅱ 宣傳部,審計局,哪個屬於黨,發改委的部屬
宣傳部屬黨務部門,審計、發改系政府部門。當然,黨領導一切。
Ⅲ 政法委有哪些組成部門有哪些直屬機構,他們分別管什麼部門
政法委全稱中國共產黨黨委委政法委員會,它既是政法部門,又是黨委的重要內職能部門,是同級黨委容加強政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參謀和助手,政法系統一般包括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國家安全機關、民政(有的地方還包括城管執法)。
廣義的司法部門包括公安局、司法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局。狹義的指法院和檢察院。
中央政法部門:
1.中央政法委
2.最高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檢察院
4.公安部
5.司法部
6.國家安全部
7.地方亦有相對應的部門設置。
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宏觀指導、協調、監督、檢查人民檢察院、法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國家安全等部門開展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中央、省、地、縣四級與各鐵路局(地級)均相應設置,基層鄉鎮和其它部門一般不設此機構。在中共中央設有中央政法委員會,負責宏觀指導全國政法機關工作。省部級以上黨委政法委員會領導設書記、副書記、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
政法委書記一般由由同級黨委副書記或常委兼任,中央政法委書記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員擔任。
Ⅳ 中共中央有幾個部門
中共中央有以下直屬機構:
1、直屬事業單位
(1)中央黨校
(2)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3)中央編譯局
(4)人民日報社
(5)求是雜志社
(6)光明日報社
(7)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8)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9)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2、直屬部門
(1)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
(2)中共中央辦公廳
(3)中共中央組織部
(4)中共中央宣傳部
(5)中共中央統戰部
(6)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7)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機關
(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9)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
(10)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
(11)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
(12)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13)中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14)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3、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2)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3)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
(4)中央財經委員會
(5)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
(6)中央審計委員會
(7)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中共中央的職能:
1、召集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
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提前舉行;如無非常情況,不得延期舉行。
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和選舉辦法,由中央委員會決定。
2、人事任免
(1)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名,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書記處成員。
(3)決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
Ⅳ 物價局 審計局 人民法院 市委宣傳部 哪一個不屬於政府部門
人民法院不屬於政府部門
Ⅵ 審計部門 宣傳標語和名言警句以及詩詞 急求!!!百度直接搜索是沒有的,要去相關學校的審計專業或者網站找
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積極推進 「學習型機關」建設 ,努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 ,加強審計機關政風行風建設
個個都是行評對象,人人代表審計形象。
抓緊抓實審計風險防控,推進依法審計和廉潔從審。
依法審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求真務實。
依法、程序、質量、文明。
依法審計、文明審計、廉潔審計。
依法審計是法律賦予審計機關的職責;
拒絕審計是違法,不配合審計也是違法;
要規范用錢,必須接受審計;
違法違規單位和個人都應接受審計處罰;
狠抓審計整改落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審計是防病治病,增強免疫力;
審計是政府的經濟衛士;
審計為政府把關省錢;
經濟越發展,越要加強審計監督;
一審二幫三促
Ⅶ 中共中央一共有幾個部宣傳部,組織部…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啟動 組成部門擬調整至27個.
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6.中國人民銀行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根據《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調整和設置,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國務院其他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准。
Ⅷ 宣傳部與審計局那個好
當然宣傳部。
兩個都是清水衙門。宣傳部相對容易提拔,當了官收入就高了,如果不怕蹲監獄,呵呵。審計局基本一輩子老黃牛。
Ⅸ 同樣是副處級領導幹部,縣委宣傳部長和副縣長,他們有何區別
一是主管領域不同;二是日後發展方向不同。
首先說說宣傳部長,主要是負責思想、文化、宣傳、新聞等領域,也就是常說的意識形態,具體包括主持制定宣傳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工作要點和推進措施,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組織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指導理論武裝、黨員教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組織推進宣傳輿論工作,指導新聞宣傳、社會宣傳、對內對外宣傳和輿論導向工作;組織推進文化事業發展,指導文化活動、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工作;組織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文明創建活動、文明生態村和新農村建設工作。
當然,也不排除副縣長進入黨務口,宣傳部長進入政府口的情況,但一般不多見。除非這個人能力很強,組織上面准備重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安排到不同崗位進行全面鍛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