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登革熱伊紋圖片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種。
Ⅱ 登革熱蚊子咬後圖片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後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我國少見。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現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減少等。本病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是登革熱流行區。由於本病系由伊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以兒童為主。
Ⅲ 預防登革熱照片蚊子是如何傳播的
白紋伊蚊吸血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蚊蟲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以高熱、皮疹、肌肉及骨關節劇烈酸痛,顏面及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等症狀為主要特徵。該病好發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現在,廣東某地方發生局部流行,必須引起警惕,做好預防工作。 目前,尚沒有治療登革熱的特效葯物,所以,預防是防治登革熱的關健措施。二、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伊蚊,我市主要為白紋伊蚊(花腳蚊、暗刺蚊),通過吸食人血進行傳播。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伊蚊→叮帶登革熱病毒者→病毒在蚊體內復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隨唾液進入健康人體→發病。一般人群普遍易感,發病年齡最小28天,最大90歲。一家可同時發病。兒童最易感染,病死率高,是重點保護人群。 三、登革熱是怎樣流行的? 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長、孕育和繁殖過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動物的血。雌蚊一邊吸血,一邊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熱病人,它吸血的時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瘧原蟲、絲蟲等病原體吸到胃裡,再叮健康人時,又把這些病原體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會發病,所以說,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等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伊蚊喜歡在清潔小積水中產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積水容器都可成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盤、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蓮缸;野外中的竹筒、樹洞、石臼、舊輪胎、水塘等。 伊蚊有二個活動高峰,日出前後1-2小時,日落前2-3小時。人在孳生場所周圍活動,很快便吸引伊蚊前來叮血。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體內大量復制、長期保存,在32℃左右時,伊蚊吸帶毒血後十天即開始有傳播能力,傳染性最長可達174天。人被1-2隻有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後,即可發病。 四、登革熱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登革熱症狀大致可分三期: 1、初熱期 患者大多數起病突然,體溫可在24小時內升到40°C,伴畏寒、劇烈頭痛、全身骨痛和肌肉關節痛、眼眶痛、眼球後痛、顏面、眼結膜常顯著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顯醉酒面容持續2—3天。 2、緩解期 患者症狀減輕,體溫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診期 皮疹於發病後2—5天出現,初見於掌心、腳底、軀干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見於面部,多有癢感,壓之褪色;皮診持續3—4天,已退的體溫在本期可再度出現,全身症狀又隨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傾向,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Ⅳ 什麼蚊子有毒圖片
毒蚊子有毒。在陰暗潮濕處繁殖生長的蚊子常常以糞便等污穢物為「家」,從而導致其自身帶「毒」,並通過叮咬,將相關疾病傳染給人。
夏天到來後,蚊子隨之孳生,尤其是雨季,蚊蟲的幼蟲在大水中大量繁衍。蚊蟲的叮咬使人難以入眠,而且還會傳播疾病。蚊蟲叮咬時,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種有機酸,蟻酸,它的化學成分是HCOOH。這種物質可引起肌肉酸。
(4)登革熱宣傳圖片擴展閱讀
蚊子吸血習性: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系。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羽化後2~3天開始吸血,溫、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
氣溫在10℃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故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Ⅳ 登革熱是怎麼樣的蚊子圖片
不是蚊子,是一種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
Ⅵ 怎麼畫預防登革熱的圖畫
詳細步驟如下:
1、可以以漫畫的形式繪畫,預防登革熱,從預防傳染源做版起,示例圖1
(6)登革熱宣傳圖片擴展閱讀:
預防登革熱方法:
清理積水,因為積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搞好衛生,保持所處區域的清潔,防止蚊子活動。
3.在蚊子活動密度較高的地方適當地使用化學葯劑進行殺滅。
4.可以使當地使用驅蚊劑,防止蚊子叮咬。
5.所處區域疫情發生時,不要到比較潮濕或者是有積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所處區域疫情發生時,盡量不要劇烈運動,以防止身體過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Ⅶ 寫一篇關於登革熱的日記
預防登革熱
讓每一來個源人擁有健康的身體,讓每一個人擁有幸福的生活,是我們的追求。近期,登革熱在廣東肆虐,為進保障身體健康,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預防登革熱教育教學活動。
9月22日上午,學校組織老師引導學生學習相關預防常識,並布置特別家庭作業——給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學生回家和家長一起自查,將家裡的積水清除,例如:水缸、水養盆栽、花瓶、飲料瓶、塑料桶、水池的小坑積水、露天堆放的垃圾桶、廢棄飯盒、廢棄飲料杯等任何有積水的地方都要進行細致的檢查。通過消除積水殺滅蚊子的幼蟲,阻止花斑蚊滋生,阻斷登革熱傳播源。
9月26日早上,學校利用級晨會時間讓各班舉行「預防登革熱」主題班會。在班會課上,大家認真觀看了視頻宣傳片,了解登革熱對人體的危害。接著,各班班主任通過展示文字、出示圖片、提問、搶答等多種形式對預防登革熱進行宣傳。各班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不到草叢、花園等蚊蟲多的地方玩耍,要求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Ⅷ 如何防範登革熱疫情
一、處理蚊蟲孳生地。
1、翻盆倒灌,清除閑置無用積水;
2、清除衛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
3、養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換水一次,沖洗植物根部,徹底洗涮容器內壁,花盆墊蓋不留積水;
4、竹筒樹洞要用灰沙等堵塞,或對留根的竹筒採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
5、對其他不能清除的積水,例如密閉市政管網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建築工地積水等,採取投放長效滅蚊幼劑控制蚊蟲孳生。
二、消滅成蚊。
1、在日出和日落前約半小時開展滅蚊效果最好,化學殺蟲劑可選擇高效低毒的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以每平方米15毫克-20毫克噴霧進行空間噴灑滅成蚊;
2、室內用市售殺蟲劑噴灑陰暗牆角、衣櫃背面進行殺成蚊。
三、做好個人防護。
1、在室外工作時應穿長袖衣褲,或在皮膚上凃防蚊油;
2、白天、晚上睡覺應掛蚊帳、安裝紗門紗窗等防蚊措施;
3、使用蚊香、氣霧劑等家用衛生殺蟲劑進行防蚊、滅蚊。
(8)登革熱宣傳圖片擴展閱讀
出現以下症狀就應該懷疑自己得了登革熱:
1、突然起病、迅速高熱(可達39℃-40℃,少數表現為雙峰熱);
2、「三痛」(頭、眼眶、肌肉關節)及疲乏等症狀;
3、「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結膜充血);
4、多樣性皮疹(麻疹樣、猩紅熱樣),一般於發病後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干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見於面部;
5、出血傾向,發病後的5~8日會開始表現出血的症狀,約半數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
6、白細胞明顯下降或血小板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