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樂業的名人事例,50字以內
居里夫人提煉鐳的時候,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她一直抱著希望,從未覺得無聊枯燥。
2. 敬業樂業的名人事例王羲之
一、墨池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
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
二、入木三分
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形容書法筆力蒼勁有力。比喻分析問題見解很深刻。
出自唐·張懷《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三、寫字換鵝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後,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黃庭經》。」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四、東床快婿
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
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
郡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 "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3. 敬業和樂業的啟示200字
梁啟超先生的演講《敬業與樂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們對待職業的態度問題,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梁先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啟超先生不愧賢達,於理於事,對問題分析得事鞭辟入裡,很有指導意義。教師於我而言是謀生的職業,因而我切不可因為我自己的隨便和不敬而褻瀆教師的稱號以致於害了自己丟飯碗。
孔子「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理想境界。「樂業」的心緒是對待職業的最佳心態,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從事的職業中尋求無限趣味,那工作起來能不負責任嗎?工作能做不好嗎?我如今從事的教師這個職業而言,辛苦是毋庸說的,哪個行業不辛苦那?但辛苦之中也有樂趣——與同事交流的樂趣、因學生成長的樂趣、自身發展成功的樂趣……眾多的樂趣充溢著我們的工作過程。設若我們把樂趣理解為輕松、理解為毫無約束的自由,恐怕這種樂趣是無法尋找的。
退一步講,假如我們沒有達到樂業這種境界(像我就存在差距),那就把「樂業」當作一種人生理想。可能明天我不做教師這個職業,「樂業」依然是我的職業理想,有這種職業理想,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職業責任。
讓我們為了明天的樂業,今天開始敬業
4. 樂業的事實論據
1、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發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
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得快樂,快樂的份量加增。
3、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
4、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
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幹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恆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4)樂業宣傳填字擴展閱讀: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
石傳祥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4歲時,他逃到北京郊區,被迫做糞堆清潔工。在舊中國,糞商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而且還受到行業內一些惡勢力的剝削和剝削。石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中一干就是二十年,遭受了所有的欺壓和欺凌。
解放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使他驕傲,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簡單的心記住了一個普遍的真理: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大便當作一種非常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吃苦為樂,不顧職務,擔重活,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 關於敬業樂業的事例
①李素麗,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
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比爾·蓋茨小的時候,曾經在圖書館里幫忙。雖然圖書館里的活有時候很多、很累,可她並沒有厭煩,反而把其比作是類似於福爾摩斯一樣的偵探活動,並樂在其中。干起活來孜孜不倦。
6. 什麼樂業填空
答案是:安居樂業。
詞義: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
近義詞:天下太平,安身立命,安家立業
7. 名人樂業的例子
廖昌永
廖昌永原來是農民的兒子,7歲那年,父親病故了,這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上學後,廖昌永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他對音樂的最初了解,來自於農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頭電線桿的喇叭里傳出的歌聲,如同細雨一樣,滋潤著他那顆熱愛音樂的心。從此,廖昌永不放棄任何學習音樂的機會,終於成為一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是的,自強是珍貴的財富,因為成功是狡猾的,它不會輕易出現在你的面前,他躲在勤奮的背後,他藏在堅強的旁邊。「天道酬勤」,意外的收獲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要靠自己去創造,去努力。
張海迪早年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截癱,從此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她的美好人生就從此毀滅了嗎?不!我們的張海迪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圓了她的輪椅夢!終於,她成為蜚聲海外的著名作家。由此可見,不向命運屈服,勇敢地創造自己的明天,才是我們邁向夢想道路的不二法門
霍金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可見,追根究底還有持之以恆是多麼重要的品質,它們往往可以將我們引領到成功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