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視頻

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視頻

發布時間:2021-06-09 21:38:46

① 如何加強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及建議有什麼

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狀況;

(一)是貧困偏遠地區的農民文化生活單一。僅以我們樂陵市為例:樂陵市有1089個自然村,其中有近200個村處於市縣交界處,僅有的文化生活就是電視。而且人們多喜歡收看娛樂性節目,新聞類、普法類節目看的人少,農牧業科技、市場信息更是很難受到關注;

(二)是新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增多。樂陵全市有70萬人口,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和外出勞務人員的增多,大多數農民選擇了棄農經商或者棄農從工,而這些鬆散的農民分散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真正能發揮宣傳教育功能的還比較少;

(三)是流動人口特別是進城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文化素質亟待提高。樂陵市自2000年大力發展城市基礎建設以來,富裕起來的農民紛紛到城裡買房定居。據樂陵市房管局的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進入樂陵市區買房的農民約有5萬人。盡管房子買了、環境變了、掙錢道多了,但大部分的農民還不適應城市的新環境,亟待加強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二、制約宣傳工作的主要因素。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制約:

(一)是農民居住分散、農村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

(二)是宣傳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改進宣傳的主要措施;

(一)是培養群眾主動參與意識,讓群眾從後台走向前台,從台下走到台上,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

(二)是堅持三貼近原則,不斷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方式方法;

(三)是精心組織一批能起到轟動效應的活動,寓教於樂,真正的讓老百姓受益。

四、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一)是文化事業單位必須改變傳統的用人制度,面向市場選人才;改革工資分配製度,按能力計酬、按貢獻計酬;深化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由政府用人向單位用人轉變;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充分利用文化資源,搞好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推進文化領域資產重組。

五、千方百計提高宣傳隊伍素質;

(一)以班子帶動隊伍。把領導班子建設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准,進一步優化班子年齡和知識結構,做好宣傳文化部門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管理工作;

(二)以培訓提高素質。把素質能力建設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

(三)以機制激發活力。把完善長效機製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

(四)以陣地整合力量。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水平完成基層文化設施網路建設;

(五)以考核增強實效。研究制定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把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納入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明確職責分工,確保隊伍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② 為啥優化營商環境這么重要

首先,優化營商環境,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總理在報告中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仔細研究,其中相當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絕大部分表述,都和營商環境欠優、放管服改革滯後有千絲萬縷聯系。比如,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增勢疲弱,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

當然,這也說明發達地區仍然存在優化營商環境問題。上海最近就在努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公務員要強化服務意識,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唱響「店小二精神」,已成強力推動上海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突破口。

就全國而言,上海的營商環境本已相當不錯,還在「壯士斷腕,刀刃向內」,通過政府自我革命優化營商環境。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更須快馬加鞭。

③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有什麼積極意義

國務院開年第一會研究的主題是優化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達到「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的高度。

據媒體報道,目前營商環境雖整體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區發展的「軟肋」和「硬傷」。具體歸納起來有:一是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增勢疲弱;二是搞地方保護,有的市場准入門檻高,各種隱性壁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投資環境惡劣,有的部門不依法行政,隨意執法、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遇事「推繞拖」等辦事難現象依然存在……

為什麼優化營商環境這么重要?

首先,優化營商環境,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精準發力。總理在報告中提及「安不忘危,興不忘憂」,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和營商環境欠優、放管服改革滯後有千絲萬縷聯系。

其次,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這是一個地方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不公平對待或搞地方保護」;「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一定要讓我們的企業家、市場主體真正感覺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要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的最佳投資地……

第三,優化營商環境,也是凈化社會風氣,打造法治國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頻頻發生的污化營商環境的事例,正是對法治的藐視,對規則,對公平正義的破壞。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公共服務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建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標國際最高標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努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一要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的環境,除了基礎設施的可得性外,更強調企業開辦、運營、關閉和市場維護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實現准入環節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規合一」聯合審批平台,形成以「表單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為特徵的全新審批模式,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填寫「一份申請表單」,即可「完成多項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不斷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二要做強監管的「加法」。著眼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環境,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快處理;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增強企業家信心;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不能對企業不公平對待,不能搞地方保護,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抓緊建立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和辦法,推動各地由過去的爭資金、爭項目向爭創優質營商環境轉變。同時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用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閱讀全文

與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宣傳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