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志願者社團宣傳語(或口號)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
人生因奉獻而偉大
申明:本人自創!絕對實用!我是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
❷ 志願者活動宣傳標語
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
奉獻你我他,服務千萬家。
青春是我們的名片,服務是我們的志願。
用我的努力換取您的微笑。
❸ 志願者社招新宣傳語有哪些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識卻已是朋友!你有沒有幻想過像耀眼的太陽一樣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每一個陰暗的角落,溫暖每一顆孤寂的小星球?
來吧! 加入我們!我們是青年志願者,我們活躍在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場合,我們用自己的行動擁抱每一顆需要幫助的靈魂。加入我們,讓靈魂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❹ 青春使命奉獻我們團員都是志願者宣傳稿
1、志願者精抄神是一種在資源的,不計報酬或收入條件下參與推動人類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完 善社區工作的精神,是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也是志願者組織的精髓。志 願精神是個人對生命價值、社會、人類和人生觀的一種積極態度。
2、非營利組織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的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者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非營利組織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包括藝術、慈善、教育、學術、環保等等。它的運作並不是為了產生利益,這一點通常被視為這類組織的主要特性,同時具有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志願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徵。
非營利組織有時亦稱為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與政府部門(第一部門)和企業界的私部門(第二部門),形成三種影響社會的主要力量。非營利組織還是必須產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動的資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營利組織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門捐贈來獲得經費,而且經常是免稅的狀態。私人對非營利組織的捐款有時還可以扣稅。
非營利組織是指在政府部門和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之外的一切志願團體、社會組織或民間協會,是介於政府與營利性企業之間的「第三部門」。
❺ 有哪些文明勸導文明知識宣傳等志願者服務活動
1、開展關愛他人志願服務: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開展關愛農民工及其子女志願服務,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開展關愛殘疾人志願服務等等。
2,開展關愛社會志願服務:開展文明禮儀志願服務,開展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愛心送文化志願服務活動等等。
3,開展關愛自然志願服務:開展環保宣傳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植樹種綠志願服務活動,開展保護母親河志願服務活動等等。
(5)志願宣傳團擴展閱讀:
1,志願者活動方案大概內容:活動時間,活動地點,目的及意義,活動內容,組織方式,參與辦法,聯系方式。附:參加回執表等。以上是提綱,具體內容根據活動內容添加。,
2,志願服務是指在不求回報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自願付出個人的時間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務工作。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提高自身的辦事能力,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3,志願精神: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指出,志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的更加美好的信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志願精神是聯合國精神的最終體現,不僅僅是聯合國精神的體現,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級表現形式。
4,志願服務的范圍主要包括:扶貧開發、社區建設、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應急救助、海外服務等。志願服務的功能:社會動員;社會保障;社會整合;社會教化;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
❻ 求志願團後勤部去招新的宣傳語,寫的比較吸引一點的可能好點,,
1、熱心獻社會,真情暖人間。
2、哪裡有志願者,哪裡就有愛。
3、團結、友愛專、奉獻、進步。屬
4、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識卻已是朋友。
5、青春似火,青春閃光,青春無悔、我們是志願者。
6、志願者是社會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7、雷鋒在我心中,奉獻與我同行。
8、一份青春一份愛,愛心獻給全世界。
9、朋友們,青春充滿夢想,充滿激情,用我們的夢想和激情澆灌愛心和希望的常青樹!
❼ 志願者服務團的宗旨是什麼
志願者服務團宗旨: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
志願者是指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服務的人。志願工作具有志願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四大特徵。
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同時也「樂己」。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
志願服務個人化、人性化的特徵,可以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減少疏遠感,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7)志願宣傳團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及作用:
青年志願者行動實施以來,得到了廣大青年的積極響應,得到了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志願服務正在成為新的社會風尚,越來越多的青年及社會各界群眾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
在招募2500名扶貧接力計劃青年志願者的過程中,有5萬余名各界青年踴躍報名。"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活動中,全國有1000多萬青年參與。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截癱的殘疾群眾逢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下雨一下雪,青年志願者們就來幫助我們!
"青年志願者是他們的"貼心人"、"好幫手",中央領導同志和各級黨政領導都對青年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給予了肯定,並提出了明確要求。青年志願者活動被寫入黨中央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十五屆三十全會決議等重要文件。
❽ 志願者活動宣傳標語有哪些
1、奉獻、友愛、來互助源、進步
2、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
3、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無私奉獻
4、服務社會、幫助他人、提升自我、實現價值
5、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公民道德建設的生動實踐
6、青年志願者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7、服務群眾生活、促進社區發展
8、開社會風氣之先,做青年志願者
9、弘揚民族傳統,爭當時代先鋒
❾ 志願服務團隊的定義是什麼
志願服務團隊是有志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義務工作志願者,依照法律和政策自願組成的自律性地區、非營利性組織。
志願服務,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獻,即不求回報地付出。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志願服務精神提倡志願者欣賞他人、與人為善、有愛無礙、平等尊重,這便是友愛精神。志願服務包含著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幫助、助人自助」。進步精神是志願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團隊(Team)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
參考鏈接:志願服務_網路
http://ke..com/view/1445010.htm
❿ 求大學生團體志願服務活動
關於組織天津高校學子假期支教西部的策劃書
天津理工大學光電系 樂圖強
http://daxue.youth.cn/activity/socialevents/200610/t20061011_426395.htm
對西部教育狀況的分析報告
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這里既有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同時又由於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文化教育相對落後。當然,這種落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西部經濟的制約造成的。經濟制約教育,教育又反過來影響經濟。西部地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狀的「貧困綜合症」——越是貧困的地區,生產力水平越低下,對現代科學技術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視人口素質的提高,有限的資金只能顧及生存,無法投資教育以求發展;反過來教育落後,人口素質低下,科技不發達,生產力水平低下導致貧困。西部要走出貧困,治理「貧困綜合症」是一個歷史話題。西部地區「貧困綜合症」的治理,不僅影響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充分認識西部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西部教育存在的問題,對治理西部的「貧困綜合症」,促進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據1989年統計數據反映,我國貧困人口有45.7%在西部,從貧國發生率來看,東部地區為5%,中部地區為7.8%,西部地區則高達16.8%,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確定的592個國家重點貧困縣中,有307個在西部地區,約佔全國貧困縣總數的51.9%。西部寧、雲、川、陝、甘等地財政補貼縣分別占本省總縣數的90%、81%、51%、76%、69%。1993年,全國人均純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東部佔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同年,中西部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46.04元,比東部的1398.68元低46.6%,比全國低25%。諸多的數字都向我們訴說著同一個問題:西部=貧困。因為貧困,投射到教育又會出現一組令人心酸的數據。
從各省區的情況看,升學率的差距也較大。2002年海南、雲南、貴州等省區的初中畢業生升學率不到45%,而北京、上海已超過98%。根據過去發展的經驗,當升學率較低時,年均增長輻度會較大;反之,升學率愈高,增幅就愈小。具體情況基本符合以下規律:當年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在60%以下,下一年度增加3.5個百分點左右;當年在60%-75%之間,下一年度增加3個百分點左右;當年在75%-90%之間,下一年度增加1.5個百分點左右;當年在90%以上,下一年度增加不超過1個百分點。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我國有一億六千萬農村中小學生,量大面廣。目前,雖然我國農村教育已取得很大成績,在發展中國家遙遙領先,但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差距還在不斷擴大。因此國家已經把農村教育擺在整個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國家實行的「兩免一補」政策確實給農村的教育帶來了活力,但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開發區太陽山鎮紅寺堡教體局張付榮副局長說,學校師資嚴重不足。據寧夏海原縣海城鎮中心學校田進虎校長介紹,因長期缺乏師資,學校不得不聘請了37名代課教師,其中小學教師34名,月工資為200元,初中教師3名,每人每月工資300元。隨著「兩免一補」政策的推行,學校無力供養這些教師,師資缺乏問題將更加突出。
據海原縣教育部門反映,目前海原縣臨時代課教師575人,他們月工資350元左右,大多為各中心學校自己聘用的,他們承擔了相當繁重的教學任務。由於「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學校聘請的代課老師的工資沒有來源,大部分學校都不得不放棄自聘代課教師。部分學校本身教師就很緊缺,再加上放棄自聘代課教師,教師出現了嚴重的不足,正常的教學秩序都難以維持。
學生數的突然增加的確給當地的教育帶來了困難,紅寺堡開發區目前只有再增加500多名教師,才能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轉。紅寺堡教體局副局長張付榮說,現在要解決的辦法就是要增加教室和師資,然而貧困地區沒有辦法。可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那麼教學質量肯定會受到影響。而且每年開學後,學生人數會更多,教室和教師短缺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總體上說,西部中小學的教師數量是不足的。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中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就是有13億人口,這樣一個人口,素質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負擔,素質高就是豐富的人力資源。從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豐富的人力資源,這個轉化的條件就是教育。所以必須深切的認識教育的使命崇高、責任重。既然問題已經發現,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我們的教育,為我們的國家,也為我們的社會做點貢獻。
對各高校學子的調查報告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SSIC)就高校學子假期活動分別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四個城市的一些高校中進行此次專項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1625個。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以上四個城市的高校學生都相應地存在著暑期打工或進行社會實踐的現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學生在暑期工作;天津的比例為19%;上海的比例為26%;廣州為28%。
打工學生所選擇的打工種類是:22%的大學生選擇網路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鍾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
合理支配暑假時間,充分利用把握機遇,通過調查了解到當代大學生暑期生活分為四類: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三、出行旅遊度假觀光。四、在家「無聊」一族。
還有一點,大學生在離校以後大多數都是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去了,但實際上這種團聚只不過可能是他們回家的理由其中一個很好的"代名詞"罷了。因為對於基本上都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我們來說,打心底里想我們的確和父母溝通的太少了,兩代人之間似乎存在一種無形的鴻溝。由此這就引發出了一部分人整天過著中午睡到12點、晚上看到12點、吃到12分飽的無聊生活……
同時我們也統計一下我們天津各高校的基本情況:
南開大學:現有各類學生35692人,其中本科生12707人,碩士研究生7112人,博士研究生2530人,留學生1085人
天津大學:本科生 15507人(其中第二學士學位生64人),碩士生7400餘人,博士生 2300餘人
天津醫科大學:本科以上在校生7500多人。其中,研究生1600人,留學生780餘人
天津商學院:在校生 15000 餘人。
天津外國語學院:在校生8000(8107)餘人,其中本科生7691餘人,研究生328人
天津財經大學:在校生16454人,其中全日制學生13632人(本科生11299人、研究生1341人,專科生992人),另有留學生334人
天津師范大學:現有各類學生近3萬人。 其中本專科學生11300餘人;研究生3000餘人(博士研究生48人、碩士研究生380人、教育碩士321人、研究生課程班2400餘人);外國留學生400餘人
天津科技大學:在校生18000餘人
天津工業大學:全日制在校生25000餘人
天津中醫葯大學:在校生近8000人。
天津理工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按照16%的比例算就有400到600的在校學子是願意做志願者的(事實上,只要能把活動搞得紅火,參加人將不止這個數目)。筆者就所在的理工大學主校區也做過這樣的調查,共調查了231名在校生,其中就17人(佔7.3%)毫不猶豫地選擇做志願者,有69人(佔29.87%)在同學的影響下選擇做自願者。這說明什麼呢?
在天津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每年的假期,這些資源將是閑置的。
活動開展計劃書
主題:組織高校學子假期支教西部
目的:培養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社會公益心,為西部教育,為社會和諧,為平衡東西發展作貢獻。協助西部,支援西部教育,暫時緩解西部教師短缺造成的壓力。同時也把各種新的有用的信息傳播到偏遠農村。
活動對象:西部各貧困偏遠農村,重點是教師不足的地區
參加人員:各高校在校學子,重點是我們的天津的高校的學子
活動經費:經費來源主要來自學校、政府的專用款,社會熱心人士的捐助,高校師生的募捐。主要用於捐助西部貧困家庭。志願者培訓由更高學歷的志願者提供。
志願者社團建設
在各高校內,始終都有一批來自農村,關注農村、關心農民的熱血青年,希望為農村做些事情。他們當中有部分同學根據學校和專業特點和優勢,建立了涉農社團,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極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寒暑假、「五一」、「十一」下鄉支農調研、支教扶貧活動,日常的三農方面知識講座和培訓。但相當一部分同學還處在游離狀態,學校團委或領導應幫助同學組織或建立各種志願者社團,並對其發展和支農活動給予大力支持。
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成立「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為這些社團的成立發展提供指導,支持一些社團活動的開展,並且組織各地社團參與我們策劃的活動,召開支農調研經驗交流會,定期組織大型的培訓會,對各社團進行支農調研培訓,同時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
同時,學校和社會應指導和幫助各社團,使他們能團結健康持續地發展。
倡議、募捐活動
學校團委、社團聯合董事會發起倡議,並積極組織和引導全體師生,在全校范圍內掀起一股良好的風氣。
志願者培訓
各志願者社團在每次行動時組織志願者進行相關的培訓,學校或團委組織應該幫助這些志願者組織開展各種支教、支農培訓。
支農活動:
根據各地農村的實際情況,每次下鄉前准備好要開展的各式的支農活動:給農村貧困戶募捐衣物,為孩子們帶去同學捐贈的文具,組織當地文藝活動和村民聯歡、協助建立鄉村文藝演出團體,幫助村民組建政策法規學習小組,成立「老年協會」、「婦女協會」,建立適合當地農村發展需要的合作社。
為形成高校和農村的互動,在一些比較成熟的農村地區,建議建立大學生與農村的共建基地,與當地農村簽訂長期合作的共建協議,和村民保持長期往來和協作關系,推動當地農村的多方面發展,同時也為大學生找到一個社會實踐、鍛煉才智的基地。
支教活動:
支教是大學生支農調研活動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大學生到農村支教,對農村的孩子不僅僅進行書本上的教學,更重要的是通過組織安排一些活動,寓教於樂,希望對他們未來生活和學習有所啟發引導,給孩子們放映一些最新的、有意義的影片,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唱歌,這些都是我們支教活動的內容。同時,還應將發現的新的觀念和思想要推廣到農村,比如環保意識,孩子們是很好的切入點。
重視支教活動的可持續性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在村裡呆上幾天後就一走了之,讓孩子們又回到原來的狀態。大學生志願者還應幫助一些鄉村學校建立了圖書館、手抄板報、廣播台等,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去組織、管理,開辟一種文化氛圍,創造一個學習的空間。
信息站建設
部分研究表明農民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質和金錢,而是政策法律和農業科技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渠道不暢、信息匱乏是農村發展的一大難題,限制了農民在致富和精神建設方面的改進能力,農民有時為了獲得一點信息,如中央政策、法律知識、教育知識或者實用技術資料,付出非常大的代價。而另一邊,這些信息被大量地堆積在城市的科研所的資料庫和網路中,沒能惠及農村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大學生志願者在支教活動中到農村也宣傳黨中央的政策法規,傳播農業科學技術,參與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的發展。事實上,大學生們也很願意參與到這項活動。
將活動具體到我們天津理工大學主校區,筆者認為先把各志願者統一起來成立一個志願者組織,並且與同盟學校的相對應的同性質的社團或組織聯系起來,在對外行動上爭取行動一致並且爭取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同時與中國志願者協會、志願者之家、中青社等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系,在信息收集和處理方面作長期的合作。
參考資料:http://daxue.youth.cn/activity/socialevents/200610/t20061011_426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