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最後一頭戰象》(復述)謝謝!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體會戰象的思想感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准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於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麼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後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如:為什麼只有最後一頭戰象?最後一頭戰象怎麼來的?最後一頭戰象怎麼樣了?寫了最後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孩子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評: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後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評: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為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麼不搬東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後,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准備匯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英雄垂暮(1~4)
重披戰甲(5~11)
憑吊戰場(12~16)
庄嚴歸去(17~23)
一首小詩:
英雄垂暮,近黃泉。
重披戰甲,憶當年。
憑吊故地,念戰友。
庄嚴歸去,共長眠。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仔細品讀,感悟戰象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問題,並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評:高段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
生讀相應句子匯報: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從「嘔嘔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戰象看到象鞍時的急切心情。)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里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捨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斗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2)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
「象鞍上留著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從這里可以體會到當時戰斗的慘烈,戰象對戰斗記憶猶新,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為什麼戰象見到戰斗過的象鞍那麼激動?為什麼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麼英武豪邁?
(可聯系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戰象對戰斗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斗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3)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象的「忠誠」?
生匯報「戰象走向百象冢,和並肩戰斗的戰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內容重點體會: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往下沉。」從這里你體會到什麼?
「嘎羧卧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嘎羧凝望著天空會想些什麼?
(4)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像,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2、這篇課文與我們剛剛學習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 引導學生從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和課文都有具體的描寫兩方面進行比較,再次體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評:通過聯系前面學過的課文,再次體會具體、細致的描寫體現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表達方法。]
四、推薦作品
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的文章還有很多,孩子們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義犬復仇》
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像嘎羧內心的感受,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善良 忠誠 英勇 堅強
[評與思:這是一篇很典型的長課文短教的範例,文章雖然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但在教學時我們則採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在這一重要環節的實施中,教師可採用多樣化的形式,不一定只是談感悟再朗讀,可以讀代講,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最後一頭戰象》全文
西雙版納的召片領曾經擁有一隊威風凜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軍隊。象兵比起騎兵來,不僅同樣可以起到機動快速的作用,戰象還可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直接參與戰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
1943年,日寇侵佔緬甸,鐵蹄跨進了和緬甸一江之隔的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斗異常激烈,槍炮聲、廝殺聲和象吼聲驚天動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紅了。戰斗結束後,召片領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長寬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埋葬了,還在坑上立了一塊碑:百象冢。曼廣弄寨的民工在搬運戰象的屍體時,意外地發現有一頭公象還在喘息,它的脖頸被刀砍傷,一顆機槍子彈從前腿穿過去,渾身上下都是血,但它還活著。他們用八匹馬拉的大車,把它運回寨子。這是唯一倖存的戰象,名叫嘎羧。好心腸的村民們治好了它的傷,把它養了起來。
我1969年3月到曼廣弄寨插隊落戶時,嘎羧還健在。它已經50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嗒嗒地淌著唾液;一條前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根象牙積了厚厚一層難看的黃漬。它是戰象,它是功臣。村民們對它十分尊敬和照顧,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我和負責飼養嘎羧的老頭波農丁混得很熟,因此和嘎羧也成了朋友。我插隊的第3年,嘎羧愈發衰老了,食量越來越小,整天卧在樹蔭下打瞌睡,皮膚鬆弛,身體萎縮,就像一隻脫水檸檬。波農丁年輕時給土司當了多年象奴,對象的生活習性摸得很透,他對我說:「太陽要落山了,火塘要熄滅了,嗄羧要走黃泉路啦。」幾天後,嘎羧拒絕進食,躺在地上,要揪住它的鼻子搖晃好一陣,它才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我覺得它差不多已處在半昏迷的狀態中了。
可一天早晨,我路過打穀場旁的象房,驚訝地發現,嘎羧的神志突然間清醒過來,雖然身體仍然衰弱不堪,但精神卻處在亢奮狀態中,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歐歐歐短促地輕吼著,鼻子一弓一弓,鼻尖指向象房堆放雜物的小閣樓,象蹄急促地踢踏著地面,好像是迫不及待想得到小閣樓上的什麼東西。 開始波農丁不想理它,它發起脾氣來,鼻子抽打房柱,還用龐大的身體去撞木板牆。象房被折騰得搖搖欲墜。波農丁拗不過它,只好讓我幫忙,爬上小閣樓,往下傳雜物,看它到底要什麼。小閣樓上有半籮谷種、兩串老玉米和幾條破麻袋,其它好像沒什麼東西了。我以為它精神好轉起來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老玉米扔下去,它用鼻尖勾住,像丟垃圾似地丟出象房去;我又將半籮稻穀傳給波農丁,他還沒接穩呢,就被嘎羧一鼻子打翻在地,還賭氣地用象蹄踩踏;我又把破麻袋扔下去,它用象牙把麻袋挑得稀巴爛。
小閣樓角落裡除了一床破篾席,已找不到可扔的東西了。嘎羧仍焦躁不安地仰頭朝我吼叫。「再找找,看看還有啥東西?」波農丁在下面催促道。我掀開破篾席,裡面有一具類似馬鞍的東西,很大很沉,看質地像是用野牛皮做的,上面蒙著厚厚一層灰塵。除此之外,小閣樓里真的一樣東西也沒有了。我一腳把那破玩意兒踢下樓去。奇怪的事發生了:嘎羧見到那破玩意兒,一下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兒上摩挲著,眼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哦,鬧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農丁恍然大悟地說,「這就是它當戰象時披掛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們當年把它從戰場上運回寨子,它還佩戴著象鞍。在給它治傷時,是我把象鞍從它身上解下來扔到小閣樓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這事忘得一干二凈,沒想到,它還記得那麼牢。」嘎羧用鼻子挑起那副象鞍,甩到自己背上,示意我們幫它捆紮。我和波農丁費了好大勁,才將象鞍置上象背。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鮮血的奇特的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已經有點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嘎羧披掛著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它現在要披掛象鞍干什麼?」我迷惑不解地問道。「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波農丁皺著眉頭傷感地說,「我想,它也許要離開我們去象冢了。」
我聽說過關於象冢的傳說。大象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除了橫遭不幸暴斃荒野的,都能准確地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臨前的半個月左右,大象便離開象群,告別同伴,獨自走到遙遠而神秘的象冢里去。每群象都有一個象冢,或是一條深深的雨裂溝,或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一塊凹坑。凡這個種群里所有的象,不管生前浪跡天涯海角漂泊到何方,最後的歸宿必定在同一個象冢;讓人驚奇的是,小象從出生到臨終,即使從未到過也未見過象冢,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憑著一種神秘力量的指引,也能准確無誤地尋找到屬於自己種群的象冢。果然被波農丁說中了。嘎羧准備告別曼廣弄寨,找它 最後的歸宿了。它繞著寨子走了三圈,對救活它、收留它並養活它26年的寨子表達一種戀戀不舍的心情。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地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穀場來為嘎羧送行。大家心裡都清楚,與其說是送行,還不如說是送葬,為一頭還活著的老戰象出殯。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帕琺在象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邊。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涼水。日落西山,天色蒼茫,在一片唏噓聲中,嘎羧上了路。送行的人群散了,波農丁還站在打穀場上痴痴地望。我以為他在為嘎羧的出走而傷心呢,就過去勸慰道:「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本是常情,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不料他卻壓低聲音說:「小夥子,你有膽量跟我去發一筆財嗎?」見我一副茫然無知的神態,他又接著說:「我們悄悄跟在嘎羧後面,找到那象冢……」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要我跟他合夥去撿象牙。在熱帶雨林里,大象的軀體的骨頭會腐爛,象牙卻永遠閃耀著迷人的光澤;象冢由於世世代代埋葬老象,每一個象冢里都有幾十根甚至上百根象牙,毫不誇張地說,找到一個象冢就等於找到一個聚寶盆;聰明的大象好像知道人類覬覦它們發達的門牙,生怕遭到貪婪的人類的洗劫,通常都把象冢選擇在路途艱險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再有經驗的獵人也休想找得到;但如果採取卑鄙的跟蹤手段,悄悄尾隨在死期將臨的老象後面,就有可能找到那遙遠而又神秘的象冢。我猶豫著,沉默著,沒敢輕易答應。波農丁顯然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我們只撿象冢里其它象的象牙,嘎羧的象牙我們不要,也算對得起它了嘛。」這主意不錯,既照顧了情感,又可圓發財夢,何樂而不為?我倆拔腿就追,很快就在通往崇山峻嶺的小路上追上了踽踽獨行的嘎羧。天黑下來了,它脖頸上那塊標志著出殯用的白紗巾成了我們摸黑追蹤的路標。它雖然跛了一條腿走不快,卻一刻也沒停頓,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我想起來了,這兒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們就是在這里把嘎羧給抬上岸的。」波農丁指著江灣一塊龜形的礁石說,「幸虧有這塊礁石擋住了它,不然的話,它早被激流沖到下游淹死了。」
這么說來,這兒就是26年前抗日健兒和日寇浴血搏殺的戰場。 這時,嘎羧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陽曬成鐵銹色的粗糙的 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才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它突然間像變了一頭象,身體像吹了氣似地膨脹起來,四條腿的皮膚緊綳綳地發亮,一雙象眼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 撲喇喇跳出水面。我想,此時此刻,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我對嘎羧肅然起敬,它雖然只是一頭象,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卻具有很多稱之為人的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在它行將辭世的時候,它忘不了這片它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特意跑到這兒來緬懷往事,憑吊戰場!
我們跟在它後面,又走了約一個多小時,在一塊平緩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來。「哦,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我參加過挖坑和掩埋,我記得很清楚。喏,那兒還有一塊碑。」波農丁悄悄說道。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叢中,果然豎著一塊石碑,鐫刻著三個金箔剝落、字跡有點模糊的大字:百象冢。莫非嘎羧它……我不敢往下想,斜眼朝波農丁望去,他也困惑地緊皺著眉頭。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土塊翻鬆後,它又用鼻子把土坷垃清理出來,繼續往下面挖。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站在邊上喘息一陣,但它堅持不懈地挖著,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來;它滑下坑去,在坑裡繼續深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來。我們在遠處觀看,只見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咚咚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 的節奏也越來越慢。雞叫頭遍時,終於,一切都平靜下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這才壯著膽子,走到坑邊去看。土坑約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邊挖了個坑,和曾經並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
沈石溪
[編輯本段]【簡介】
沈石溪,生於1952年10月,漢族人。原名:沈一鳴。生於上海亭子間,中國共產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作2級。1982年10月加入雲南作家協會,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從小體弱多病,與各種體育獎杯無緣。1969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會捉魚會蓋房會犁田會栽秧。當過水電站民工、山村男教師。1975年應征入伍,官拜宣傳部長。在雲南邊疆生活了18年,娶一妻,生一子。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擅長寫動物小說,努力筆耕,以養家糊口盡男人之天職。
『貳』 被取消的兩個武術之鄉和不合格的武術之鄉具體是哪些
在今年的全國武術之鄉工作會議上,總局武管中心社會部主任張玉萍通報了最新的對武術之鄉檢查驗收工作的情況,並就進一步加強實施《全國武術之鄉管理(試行)辦法》與參會者進行了交流和溝通。
據介紹,2012年,總局武管中心專門組成工作組開展了對全國武術之鄉的復查工作,通過對各家上報材料的評審、重點單位的實地檢查等方式,對自1992年以來涉及全國25個省(市、區)的91個武術之鄉進行了綜合評定。在檢查驗收過程中,工作組深切感受到,爭創武術之鄉已成為地方政府打造特色文化和品牌、促進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擴大影響的重要工作之一。尤其在《全國武術之鄉管理辦法(試行)》文件下發實施以來,武術之鄉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創建武術之鄉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多地努力打造當地武術文化品牌,主動申報評選「全國武術之鄉」。
今年6月下旬,武管中心開展了對新申報全國武術之鄉的5家單位——吉林省四平市、江蘇省徐州市、貴州省清鎮市、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以及河南省社旗縣的評審驗收工作。驗收工作組通過召開情況報告會和實地考察場館設施及武術全民健身狀況,根據《管理辦法》和武術之鄉評審標准逐條驗收,認真細致完成了各項工作,7月初完成了驗收工作總結報告。據了解,新申報的5家單位總體情況良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中心將根據驗收組的驗收工作報告和各單位的申報材料進行認真研究,最後的結果將於本年度發布,並將在全國武協主席秘書長會議上進行授牌。
在檢查驗收工作中,工作組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一些單位對《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的學習把握不準,認識不到位,上報材料中沒有針對各項要求反映出本地的實施情況和發展水平。有的單位在上報材料中寫了很多無關的內容,但重要的信息卻沒有。在檢察驗收時,還發現一些做得不錯的實際工作也沒有在材料中體現出來。此外,一些地方具體的數據不實,有虛報和誇大的成分。還有些地方特色傳統拳種的傳承體系不清楚,不夠翔實,有傳說和演繹成分,而宣傳工作則是普遍欠缺。
根據2012年度全國武術之鄉評審的結果,全國有9個優秀級武術之鄉,分別是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四川省峨眉山市、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永年縣、河北省滄州市、河南省溫縣、河南省登封市、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重慶市渝北區。有29個良好級武術之鄉,分別為上海市虹口區、山東省菏澤鄆城、山東萊州、山西太古、雲南省個舊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四川省江油市、四川省宣漢縣、遼寧建昌、遼寧省沈陽市東陵區、吉林省樺甸市、安徽省碭山縣、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江蘇省太倉市、河北省大名縣、河北省峰峰礦區、河北省深州市、河南省淮陽縣、重慶市江津區、重慶市奉節縣、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黃岩市、湖北省丹江口市、湖北省黃梅縣、黑龍江省肇源縣、福建省連城縣、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福建省鯉城縣。
此外,35個武術之鄉達到合格級,16個不合格,還有2個被取消武術之鄉「稱號」。
『叄』 泉州市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信息
賴開族局長:領導局的全面工作,主持黨組工作。
分管科室:人事教育科、計劃財務科。
吳榮中紀檢組長:協助局長工作。局長外出時,主持局裡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協助分管軍民共建、政務公開、機關效能、黨風廉政建設、糾風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駐局監察室、機關黨委會。
郭惠玲副局長:協助局長分管地籍、測繪、人事、計劃生育、計劃統計工作。負責新聞宣傳、教育、檔案管理、信息中心建設、後勤、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和婦女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辦公室、地籍測繪管理科、測繪管理站、國土與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楊文龍副局長:協助局長分管國土資源執法監察、規劃、耕保、農用地轉用、土地徵用、土地開發整理、國土資源行政審核(審批)事項、法制宣傳、信訪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法規監察科、規劃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科、審核審批科、國土資源監察支隊、地產交易所、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土地權屬登記發證中心。
戴全福副局長:協助局長分管礦產資源開發、礦山生態環境、安全的監督管理和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礦產開發與地質環境管理科、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站、地質環境監測中心,聯系國土資源咨詢服務中心。
吳河安副局長:協助局長分管城鄉土地利用、土地收購儲備、國土資源市場管理、土地「招、拍、掛」、庫區移民安置、市轄區國土資源分局、基層國土資源所管理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土地利用管理科、庫區移民開發局、土地儲備中心、鯉城分局、豐澤分局、洛江分局、泉港分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規劃建設局。
蘇遠紅總規劃師:負責局黨組委託的工作。
協助郭副局長做好測繪管理工作,完成局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分管科室(單位):測繪管理站
黃鑫全副局長:負責局黨組委託的工作。
完成局長交辦的工作。
何偉國土資源監察支隊支隊長:負責國土資源監察支隊全面工作。
李啟澤國土資源監察支隊政委:負責國土資源監察支隊黨建、政治思想、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配合何偉支隊長分管有關業務工作。
陳茂強土地儲備中心主任:負責土地儲備中心全面工作。
『肆』 關於【最後一頭戰象】,六年級課文,獎勵100分啦,說到做到,急~~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產生的主要疑點是【嘎嗦為什麼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與曾並肩做伴的夥伴躺在了一起?】
通過進一步閱讀和思考,在老師和同學的啟發下,對以上問題我的理解是【嘎嗦要回到曾浴血搏殺的戰場!懷戀以前生死相依的戰友!】
選做題:學完課文後我產生的新的疑問是【嘎嗦為什麼要去打落江畔? 】
『伍』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情況分析怎麼寫
20xx年我鎮綜治辦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以「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創建「平安浩山」為主線,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緊緊圍繞維護社會政治穩定這個大局,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面落實維護穩定的各項措施,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現將我鎮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成效
今年來,我鎮繼續加大在企事業、行業、區域性組織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調解組織的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由綜治、法庭、司法行政等有關部門參與的綜治委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協調領導機構及工作機制。通過橫縱網路的完善,全鎮化解處置重大矛盾糾紛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據統計:今年來,全鎮各級調解組織共排查矛盾糾紛73起,調處73起,調處率達100%;其中人民調解73起,調處成功68起,調處成功率達95%。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協調機制,促進矛盾糾紛問題依法化解
1、加強組織協調,落實領導保障。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列入綜治領導責任制和「平安建設」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鎮綜治委每季度定期召開社會穩定分析會,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議程,專題研究部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定期召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分析例會,認真研究分析轄區矛盾糾紛動態和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把握矛盾調處工作的主動性,促進基層社會的安定穩定;鎮人調辦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深入各村了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實行面對面的指導,加強檢查和督促,確保糾紛問題得到落實。
2、規范運作機制,推進工作開展。一是落實未結糾紛調處責任制。及時掌握調處進度情況,對在調處工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積極幫協調有關部門共同解決。在集中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專項活動及開展群體性事件隱患排查調處活動期間,根據區綜治辦和區人調辦專門下文對未結糾紛進行任務分解,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五定」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和分工,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對全鎮各村調解人員進行重新摸底登記,鎮定期召開月例會制度,暢通信息渠道,發揮村信息員的作用,隨時掌握社會不穩定因素的苗頭動向,組織法律工作者深入各村參與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的調處。
3、落實工作制度,促進調解規范。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調委會規范化建設標准,結合我鎮實際,規范了調委會各項工作制度的內容,上牆公示牌的規格、標准,調委會的「五簿兩冊」,調解文書格式,統一刻制調委會印章。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糾紛排查、糾紛登記、糾紛回訪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制度,規范了調解程序和調解文書。建立了人民調解工作辦公室工作職責、例會制度、矛盾糾紛月專報。我鎮根據區人調辦的要求,針對各村的實際,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各項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預防機制,嚴格落實例會制度、調處責任制、信息報送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二)務實創新形式,推進糾紛化解工作新發展
1、開展法制宣傳預防工作。我鎮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方針,把開展專項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與法制宣傳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廣大群眾法律意識,促進矛盾糾紛預防工作取得實效。一是建立以人民調解員為骨幹,紮根基層的普法宣傳隊伍,在做好調解工作的同時,又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把化解糾紛問題放在預防矛盾糾紛發生上,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二是通過開展生動直觀的法制宣傳,運用廣播、宣傳車、牆報等各種媒體宣傳矛盾排查調處工作的重要作用,分發有關法律常識材料到全鎮各村,加強了對群眾的宣傳教育,起到教育一群、影響一片的效果;三是在鎮黨委、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前後,有針對性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增強廣大群眾對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進工作的落實。
2、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來,我鎮針對結合重大節日、階段中心工作,全面部署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專項活動。各村各調解組織按照統一部署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把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與專項治理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排查調處久調不決的糾紛積案,及時發現和化解突發性的重大、疑難糾紛,切實防止矛盾糾紛激化或發生群體性事件,有力促進社會的穩定。一是圍繞熱點問題開展排查調處。在開展全鎮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專項活動中,各村調解組織把工作重點放在影響農村穩定、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問題上,及時調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農村的安定穩定。二是圍繞中心工作化解重點難點糾紛問題。各村調解組織立足本職,在化解婚姻家庭鄰里等常見性民間糾紛的同時,主動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化解了大量城鎮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舊城改造等突出矛盾糾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地方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河市鎮針對本區域征地、城鎮改造易引發群體性糾紛的特點,實行鎮領導分片,幹部掛村的辦法,積極宣傳相關政策,加強排查、掌握信息,及時化解,實現了征(拆遷)量上升,上訪量下降的目標。三是圍繞經濟發展主題做好生產經營糾紛化解工作。鎮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勞資問題、工傷賠償、工程款拖欠等糾紛問題的整治力度,及時化解經濟類糾紛問題,有效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了當地經濟健康發展。
3、開展「百千萬」人民調解示範活動。為切實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推動全鎮人民調解工作上新台階、新水平。根據省司法廳《關於在全省開展「十百千萬」人民調解示範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市司法局《關於在全市開展「十百千萬」人民調解示範活動的實施方案》精神和部署, 鎮人民調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制定了「百千萬」人民調解示範活動工作方案,以充分發揮調解職能作用為核心,以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為重點,以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各項措施為主線,深入扎實開展「百千萬」人民調解示範活動。
同時發揮司法行政職能,積極開展法制宣傳、人民調解、安置幫教和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各項工作,推進村居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三)加強隊伍建設,推進調解理論水平新發展
1、加強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造就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知識精、工作作風硬的調解隊伍,是有效開展調解工作的保障。今年來,我鎮依託河市法庭建立人民調解培訓基地,聘請2名經驗豐富的法官和專業律師擔任人民調解培訓常年客座講師,制定人民調解工作培訓遠景目標和短期計劃,健全調解工作培訓長效機制。組織開展綜治協管員、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繼續完善調解員參加法院審理旁聽、典型案例分析、調解格式文書製作評比等制度,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2、加強信息報送,暢通業務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區局提供的現代辦公資源,以電子文檔的方式報送工作信息,縮簡訊息收集周期。同時,積極暢通對「上」和對「下」兩條渠道,對「下」通過加強與各村信息員的日常溝通,了解相關工作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對「上」主動了解上級信息編發要點,促進我鎮及時掌握調解信息,交流工作經驗。
三、明年工作思路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工作中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排查調處機制,按照「調防結合,以防為主,多種手段,協同作戰」的工作方針,妥善處理社會矛盾,全力構建和諧洛江。一要健全人民調解培訓長效機制。定期組織調解員開展人民調解培訓;二要深化人民調解志願者隊伍建設。積極吸收法律服務機構人員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建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專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的人民調解員隊伍;三要繼續加大行業調委會建設。全面鋪開在企業、學校及行政執法機關內部設立調解組織工作,進一步構築大調解格局。
『陸』 洛江醫保中心早上幾點上班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早上8.30上班
西安市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承辦用人單位參保登記、變動、注銷事宜;復核醫療費用支出單據,辦理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葯店費用結算業務;承辦參保職工個人帳戶的劃撥、核銷業務;負責市級公務員及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人帳戶的管理;參與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咨詢工作;參與協調財政部門進行基金收支及結算工作;承辦醫療保險的擴面工作;負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繳、核算及統計分析,指導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業務工作;建立參加市級統籌的單位及個人基本醫療保險基礎檔案資料資料庫;承辦參保單位參保人數和繳費工資基數的核定;
『柒』 此文撲 什麼意思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體會戰象的思想感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准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於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麼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後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雲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如:為什麼只有最後一頭戰象?最後一頭戰象怎麼來的?最後一頭戰象怎麼樣了?寫了最後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孩子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評: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後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評: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為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麼不搬東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後,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准備匯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英雄垂暮(1~4)
重披戰甲(5~11)
憑吊戰場(12~16)
庄嚴歸去(17~23)
一首小詩:
英雄垂暮,近黃泉。
重披戰甲,憶當年。
憑吊故地,念戰友。
庄嚴歸去,共長眠。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仔細品讀,感悟戰象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問題,並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評:高段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
生讀相應句子匯報: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從「嘔嘔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戰象看到象鞍時的急切心情。)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里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捨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斗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2)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
「象鞍上留著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從這里可以體會到當時戰斗的慘烈,戰象對戰斗記憶猶新,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為什麼戰象見到戰斗過的象鞍那麼激動?為什麼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麼英武豪邁?
(可聯系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戰象對戰斗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 「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捨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斗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3)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象的「忠誠」?
生匯報「戰象走向百象冢,和並肩戰斗的戰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內容重點體會: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往下沉。」從這里你體會到什麼?
「嘎羧卧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嘎羧凝望著天空會想些什麼?
(4)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像,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2、這篇課文與我們剛剛學習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 引導學生從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和課文都有具體的描寫兩方面進行比較,再次體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評:通過聯系前面學過的課文,再次體會具體、細致的描寫體現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表達方法。]
四、推薦作品
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的文章還有很多,孩子們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義犬復仇》
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像嘎羧內心的感受,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最後一頭戰象
善良 忠誠 英勇 堅強
[評與思:這是一篇很典型的長課文短教的範例,文章雖然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但在教學時我們則採用直奔中心的方法,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在這一重要環節的實施中,教師可採用多樣化的形式,不一定只是談感悟再朗讀,可以讀代講,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最後一頭戰象》全文
西雙版納的召片領曾經擁有一隊威風凜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軍隊。象兵比起騎兵來,不僅同樣可以起到機動快速的作用,戰象還可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直接參與戰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
1943年,日寇侵佔緬甸,鐵蹄跨進了和緬甸一江之隔的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斗異常激烈,槍炮聲、廝殺聲和象吼聲驚天動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紅了。戰斗結束後,召片領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長寬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埋葬了,還在坑上立了一塊碑:百象冢。曼廣弄寨的民工在搬運戰象的屍體時,意外地發現有一頭公象還在喘息,它的脖頸被刀砍傷,一顆機槍子彈從前腿穿過去,渾身上下都是血,但它還活著。他們用八匹馬拉的大車,把它運回寨子。這是唯一倖存的戰象,名叫嘎羧。好心腸的村民們治好了它的傷,把它養了起來。
我1969年3月到曼廣弄寨插隊落戶時,嘎羧還健在。它已經50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嗒嗒地淌著唾液;一條前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根象牙積了厚厚一層難看的黃漬。它是戰象,它是功臣。村民們對它十分尊敬和照顧,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我和負責飼養嘎羧的老頭波農丁混得很熟,因此和嘎羧也成了朋友。我插隊的第3年,嘎羧愈發衰老了,食量越來越小,整天卧在樹蔭下打瞌睡,皮膚鬆弛,身體萎縮,就像一隻脫水檸檬。波農丁年輕時給土司當了多年象奴,對象的生活習性摸得很透,他對我說:「太陽要落山了,火塘要熄滅了,嗄羧要走黃泉路啦。」幾天後,嘎羧拒絕進食,躺在地上,要揪住它的鼻子搖晃好一陣,它才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我覺得它差不多已處在半昏迷的狀態中了。
可一天早晨,我路過打穀場旁的象房,驚訝地發現,嘎羧的神志突然間清醒過來,雖然身體仍然衰弱不堪,但精神卻處在亢奮狀態中,兩隻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歐歐歐短促地輕吼著,鼻子一弓一弓,鼻尖指向象房堆放雜物的小閣樓,象蹄急促地踢踏著地面,好像是迫不及待想得到小閣樓上的什麼東西。開始波農丁不想理它,它發起脾氣來,鼻子抽打房柱,還用龐大的身體去撞木板牆。象房被折騰得搖搖欲墜。波農丁拗不過它,只好讓我幫忙,爬上小閣樓,往下傳雜物,看它到底要什麼。小閣樓上有半籮谷種、兩串老玉米和幾條破麻袋,其它好像沒什麼東西了。我以為它精神好轉起來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老玉米扔下去,它用鼻尖勾住,像丟垃圾似地丟出象房去;我又將半籮稻穀傳給波農丁,他還沒接穩呢,就被嘎羧一鼻子打翻在地,還賭氣地用象蹄踩踏;我又把破麻袋扔下去,它用象牙把麻袋挑得稀巴爛。
小閣樓角落裡除了一床破篾席,已找不到可扔的東西了。嘎羧仍焦躁不安地仰頭朝我吼叫。「再找找,看看還有啥東西?」波農丁在下面催促道。我掀開破篾席,裡面有一具類似馬鞍的東西,很大很沉,看質地像是用野牛皮做的,上面蒙著厚厚一層灰塵。除此之外,小閣樓里真的一樣東西也沒有了。我一腳把那破玩意兒踢下樓去。奇怪的事發生了:嘎羧見到那破玩意兒,一下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兒上摩挲著,眼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哦,鬧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農丁恍然大悟地說,「這就是它當戰象時披掛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們當年把它從戰場上運回寨子,它還佩戴著象鞍。在給它治傷時,是我把象鞍從它身上解下來扔到小閣樓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這事忘得一干二凈,沒想到,它還記得那麼牢。」嘎羧用鼻子挑起那副象鞍,甩到自己背上,示意我們幫它捆紮。我和波農丁費了好大勁,才將象鞍置上象背。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鮮血的奇特的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已經有點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嘎羧披掛著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它現在要披掛象鞍干什麼?」我迷惑不解地問道。「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波農丁皺著眉頭傷感地說,「我想,它也許要離開我們去象冢了。」
我聽說過關於象冢的傳說。大象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除了橫遭不幸暴斃荒野的,都能准確地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臨前的半個月左右,大象便離開象群,告別同伴,獨自走到遙遠而神秘的象冢里去。每群象都有一個象冢,或是一條深深的雨裂溝,或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一塊凹坑。凡這個種群里所有的象,不管生前浪跡天涯海角漂泊到何方,最後的歸宿必定在同一個象冢;讓人驚奇的是,小象從出生到臨終,即使從未到過也未見過象冢,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憑著一種神秘力量的指引,也能准確無誤地尋找到屬於自己種群的象冢。果然被波農丁說中了。嘎羧准備告別曼廣弄寨,找它最後的歸宿了。它繞著寨子走了三圈,對救活它、收留它並養活它26年的寨子表達一種戀戀不舍的心情。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地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穀場來為嘎羧送行。大家心裡都清楚,與其說是送行,還不如說是送葬,為一頭還活著的老戰象出殯。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帕琺在象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邊。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涼水。日落西山,天色蒼茫,在一片唏噓聲中,嘎羧上了路。送行的人群散了,波農丁還站在打穀場上痴痴地望。我以為他在為嘎羧的出走而傷心呢,就過去勸慰道:「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本是常情,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不料他卻壓低聲音說:「小夥子,你有膽量跟我去發一筆財嗎?」見我一副茫然無知的神態,他又接著說:「我們悄悄跟在嘎羧後面,找到那象冢……」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要我跟他合夥去撿象牙。在熱帶雨林里,大象的軀體的骨頭會腐爛,象牙卻永遠閃耀著迷人的光澤;象冢由於世世代代埋葬老象,每一個象冢里都有幾十根甚至上百根象牙,毫不誇張地說,找到一個象冢就等於找到一個聚寶盆;聰明的大象好像知道人類覬覦它們發達的門牙,生怕遭到貪婪的人類的洗劫,通常都把象冢選擇在路途艱險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再有經驗的獵人也休想找得到;但如果採取卑鄙的跟蹤手段,悄悄尾隨在死期將臨的老象後面,就有可能找到那遙遠而又神秘的象冢。我猶豫著,沉默著,沒敢輕易答應。波農丁顯然看穿了我的心思,說:「我們只撿象冢里其它象的象牙,嘎羧的象牙我們不要,也算對得起它了嘛。」這主意不錯,既照顧了情感,又可圓發財夢,何樂而不為?我倆拔腿就追,很快就在通往崇山峻嶺的小路上追上了踽踽獨行的嘎羧。天黑下來了,它脖頸上那塊標志著出殯用的白紗巾成了我們摸黑追蹤的路標。它雖然跛了一條腿走不快,卻一刻也沒停頓,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我想起來了,這兒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們就是在這里把嘎羧給抬上岸的。」波農丁指著江灣一塊龜形的礁石說,「幸虧有這塊礁石擋住了它,不然的話,它早被激流沖到下游淹死了。」
這么說來,這兒就是26年前抗日健兒和日寇浴血搏殺的戰場。這時,嘎羧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陽曬成鐵銹色的粗糙的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才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它突然間像變了一頭象,身體像吹了氣似地膨脹起來,四條腿的皮膚緊綳綳地發亮,一雙象眼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我想,此時此刻,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我對嘎羧肅然起敬,它雖然只是一頭象,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卻具有很多稱之為人的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在它行將辭世的時候,它忘不了這片它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特意跑到這兒來緬懷往事,憑吊戰場!
我們跟在它後面,又走了約一個多小時,在一塊平緩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來。「哦,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我參加過挖坑和掩埋,我記得很清楚。喏,那兒還有一塊碑。」波農丁悄悄說道。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叢中,果然豎著一塊石碑,鐫刻著三個金箔剝落、字跡有點模糊的大字:百象冢。莫非嘎羧它……我不敢往下想,斜眼朝波農丁望去,他也困惑地緊皺著眉頭。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土塊翻鬆後,它又用鼻子把土坷垃清理出來,繼續往下面挖。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站在邊上喘息一陣,但它堅持不懈地挖著,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來;它滑下坑去,在坑裡繼續深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來。我們在遠處觀看,只見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咚咚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的節奏也越來越慢。雞叫頭遍時,終於,一切都平靜下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這才壯著膽子,走到坑邊去看。土坑約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邊挖了個坑,和曾經並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
沈石溪
[編輯本段]
沈石溪,生於1952年10月,漢族人。原名:沈一鳴。生於上海亭子間,中國共產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作2級。1982年10月加入雲南作家協會,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從小體弱多病,與各種體育獎杯無緣。1969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會捉魚會蓋房會犁田會栽秧。當過水電站民工、山村男教師。1975年應征入伍,官拜宣傳部長。在雲南邊疆生活了18年,娶一妻,生一子。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擅長寫動物小說,努力筆耕,以養家糊口盡男人之天職。
『捌』 最後一頭戰象小練筆
看看我寫的吧!有點少!
嘎羧要走了,它回頭看看村寨,心想:我的後半輩子就是在這個村寨里度過的,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我是多麼不願意離開這里啊!可是,我已經感覺到我的同伴和死神在召喚我了,我不得不離開這里!因為對我而言,我的同伴就是我的兄弟,我要與我的兄弟們同卧一個「百象冢」。
再見了,村民們!我走了,請不要再牽掛我,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來你們這的!
我寫的是:
嘎羧看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心裡波潮起伏:
回想我的一生,既像天邊的朝陽,紅紅火火;又像這一湖江水,平平淡 淡……
(這是第一段的開頭,接著自己想,不然我就害你了)
也許,我的同伴同死神一起召喚我了……對不起了,我的祖祖輩輩,對我而 言,波農丁和村民們是我的「家人」,同伴們就是我的兄弟,村寨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我要與我的兄弟們同卧一個「百象冢」 。
(這是第二段的開頭和結尾,接著自己想,不然我就害你了)
習慣了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習慣了嗅到了彈葯與腐爛糅雜在一起的味道。突然很安靜。這是一種血腥的寂寞。看到戰友們中彈倒下,而自己只能依然沖鋒殺敵,這無非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恨與恥辱……
(這是第三段開頭的幾句,接著自己想,而且不能照抄啊,這是我的「版權」,得到了A+呢,老師還把它在全班讀了,我要保護我寫到10點半的作文,希望理解)
再見了,村民們!再見了,波農丁!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霞,只留下了,一絲,遺憾……
我是選擇了江邊(十四自然段)的情景來寫小練筆的:
回想我自己,只是一頭普通的戰象,只有曾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光輝,其他什麼都沒有了。沒有友誼,因為我的戰友,和我一起殺敵的戰友啊,他們都倒在了敵人的槍下!………………(接著自己想)
我被波農丁救了上來。朝陽啊,你認為我是幸運的嗎?雖然我是幸運的,但是現在,仍然逃不過死神的召喚……(接著自己想)
我不認為我幸運。習慣了槍林彈雨,習慣了戰友和我那浴血奮戰的氣息,這才是我想要的轟轟烈烈的生活啊!我寧願和我的戰友一起,一起走向死亡之路,一起倒在敵人的槍口之下,不想…………(自己想)
我已然走向漫漫長路,再見了,各位朋友們,為了心中的夢,我期待著和同伴們一起………(接著自己想,我做作業做了一個小時呀)
『玖』 洛江區政府宣傳部成員
中共泉州市洛江區區委宣傳部!!
地址: 萬榮街97號洛江區政府辦公大樓前樓4層。
電話: (0595)22633811
宣傳部是各級黨委的下轄內設機構,不是政府部門!!
這問題你還是親自致電或上門去咨詢吧!求具體辦公人員實在不好說!!
『拾』 《最後一頭戰象》中心思想
本文講述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庄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贊頌了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原文簡介:
西雙版納曾經擁有一隊威風凜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軍隊。象兵比起騎兵來,不僅同樣可以起到機動快速的作用,戰象還可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直接參與戰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當。
1943年,日寇侵佔緬甸,鐵蹄跨進了和緬甸一江之隔的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斗異常激烈,槍炮聲、廝殺聲和象吼聲驚天動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紅了。
戰斗結束後,召片領在打洛江邊挖了一個長寬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陣亡的戰象隆重埋葬了,還在坑上立了一塊碑:百象冢。
曼廣弄寨的民工在搬運戰象的屍體時,意外地發現有一頭公象還在喘息,它的脖頸被刀砍傷,一顆機槍子彈從前腿穿過去,渾身上下都是血,但它還活著。他們用八匹馬拉的大車,把它運回寨子。這是倖存的戰象,名叫嘎羧。好心腸的村民們治好了它的傷,把它養了起來。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鮮血的奇特的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已經有點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嘎羧披掛著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它要披掛象鞍干什麼?」我迷惑不解地問道。「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波農丁皺著眉頭傷感地說,「我想,它也許要離開我們去象冢了。」
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這才壯著膽子,走到坑邊去看。土坑約有3米深,嘎羧卧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邊挖了個坑,和曾經並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
作為一頭老戰象,它找到了最好的歸宿。土坑裡彌散著一股腐爛的氣息,看得見26年前埋進去的戰象的殘骸,紅土裡,好像還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對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鋥,在晨光中閃爍著華貴的光澤。
波農丁牙疼似地咧著嘴苦著臉說:「要是我們在這里撿象牙,只怕是蓋了新竹樓要起火,買了牯子牛也會被老虎咬死的啊!」「對,是要遭報應的。」我說。
望著戰象嗄羧高貴的遺體,我感到我這個人的靈魂的猥瑣。我和波農丁一起動手,將土推進坑去,把土坑填滿夯實,然後,空著手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走回寨子去。
此文出自現代·沈石溪《最後一頭戰象》
寫作背景:
《最後一頭戰象》為「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品藏書系」中的一部中篇動物小說,作者為沈石溪。2008年11月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屬於兒童小說。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讓人識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一頭即將步入墳墓的戰象,奮力披掛上當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要與曾和自己浴血奮戰的夥伴們葬在一起。精明的獵手覬覦百象冢里幾百根價值連城的象牙,一路悄悄尾隨在老戰象身後。蒼茫暮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中最後的力量,與同伴們會合,與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會合……
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952年10月生於上海亭子間,祖籍浙江慈溪,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作二級。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協,1985年9月加入中國作協。
1968年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75年應征入伍,曾任宣傳部長。在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
沈石溪最擅長動物小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代表作品有:《獵狐》《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狼王夢》《白象家族》《斑羚飛渡》《最後一頭戰象》《一隻獵雕的遭遇》《和烏鴉做鄰居》《野犬女皇》、《鳥奴》、《混血豺王》《雪豹悲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