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防災減災宣傳海報
前幾天我看見我朋友的快遞,裡面就是關於防災減災的掛圖。好像是掛圖宣教網。具體我也忘記了,你搜搜看
『貳』 防災減災的手抄報怎麼畫,求大神指導。除三水平的
今年3月31日是第十四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了進一步做好今年的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鞏固、深化「平安校園」建設活動,更加有效地保護學生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積極構建和諧校園,大侶小學結合實際情況,圍繞「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這一主題,積極部署開展2009年「安全教育周」主題活動。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負起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責任,切實把安全教育擺上學校議事日程,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力爭使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學校領導認真總結去年來開展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的經驗和不足,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的契機,把學校安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並把這一主題活動貫穿於全年學校安全工作的始終。
依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開展「安全周」活動的實施意見,普及安全知識。結合實際制定了安全周的活動方案:一、加大安全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關注安全、保護生命、構建和諧校園」的濃厚氛圍。利用集會、校園文化陣地,通過宣傳欄和廣播等形式加強安全教育的宣傳,讓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各項活動。利用好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知識教育講座進一步宣傳安全知識,組織學生觀看安全宣傳掛圖並舉行安全繪畫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以此增強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師生的安全文明素質,確保校園安全,保證教育教學的有序發展。三、通過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知識搶答、小品表演等形式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其次,學校還將邀請交警中隊相關人員來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周、安全主題月等載體開展的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深入孩子心靈,卓有成效。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積極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推動「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校園」建設。
『叄』 防災減災宣傳手抄報。 怎麼做怎麼做A3的紙。
這個可以找一些模板然後往裡面填內容網路上有很多呀直接搜索防災減災手抄報圖片,按照自己的需要做就是了
『肆』 防火防災手抄報怎麼畫
防火防災的手抄報很好畫的,比如說畫一個人,一個消防員正在滅火,然後發尾再寫上一些防火防災的知識
『伍』 一年級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的手抄報圖片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陸』 防災減災手抄報素材、急求
四月中旬,春意盎然。正值學校大力倡導「興節電節水之舉,揚節儉環保之德」之際,高二年級一班和四班的同學在地理陳紅老師的動員下,分組合作創辦了以「防災減災、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手抄報。
通過年級組織,其中部分優秀的作品在年級宣傳欄中展覽,手抄報一經展出,便以其豐富有趣的內容,繽紛絢麗的色彩,新奇多樣的版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切關注和喜愛,年級師生爭相觀看,學習、討論其中的內容。
此次手抄報的製作,不僅讓辦報者本人受益匪淺,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而且在師生中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一張張漂亮的手抄報宣傳了環保知識,讓廣大師生學習了防災減災的基本常識,了解了目前的環境現狀,切實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節水節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柒』 防災減災手抄報內容
防災減災,保衛家園
災害是人們的天敵,它不僅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還剝奪了數萬同胞的生命。乾旱就是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即使是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重,這也直接導致了乾旱地區的擴大與乾旱化程度的加重,乾旱化趨勢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
其實,乾旱與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植物系統分布,溫度平衡分布,大氣循環狀態改變,化學元素分布改變等與人類活動相關的系統改變有直接的關系。水土流失,植樹被破壞,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礎設施脆弱,沒有涵養水源,沒有順應洪澇和乾旱汛期規律,做到洪澇時蓄水涵養,乾旱期取水調水,遵循自然規律,促進水資源動態平衡••• •••這些種種人為原因,使災情越來越嚴重。
2009年秋季以來一直到2010年初中國西南地區遭受嚴重旱情。特別是雲南發生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全省綜合氣象乾旱重現期為80年一遇;貴州秋冬連旱總體為80年一遇嚴重乾旱,省中部以西或以南地區旱情達到百年一遇。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五個月,損失十分嚴重。截止到3月23日,旱災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五省(區)受災,受災人口613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1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4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503.4公頃,絕收面積111.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36.6億元。
看到這些驚人的數據,想必大家都會不禁心頭一震。身為家園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地球家園,通過各方面的行動,減緩旱情。從水利工程建設來說,從抗旱角度來說,確實不能抓大放小,應該二者兼顧。既要抓大,也要兼顧到小的問題。因為大的問題主要是重點工程,重點工程解決它是重點的控制性的方面的問題,但是小的又兼顧到面上,千家萬戶的,老百姓的,解決生活用水,生產的一些必要的補充水源的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對老百姓來說,五小工程,也就是說小塘壩,小水窖,小水井等等這些小型的工程,對千家萬戶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都涉及到他們切身的利益,而且在抗旱中發揮的作用很大。
關鍵還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投入力度,現在我們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歷史欠帳太多了,抗旱是面的概念,點多面廣量大,所以光靠政府的一點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發動社會各個方面。我們不僅要補充水源,還要節約水源,必要的宣傳循環用水和不隨意用水,使大部分人民都投入到內,這樣,在緩解旱災的同時,還能夠節約大量的水資源,久而久之,旱災一定會漸漸離我們遠去。
在災害中,除自然災害外,還有一些人為的災害。比如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其中,火災時最常見的。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如果使用不當或管理不好,就會很容易發生火災。所以,我們平時在任何地方,也應注意周圍的防火安全,以免發生火災。
在還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但只要我們正確使用資源,一些災害也就會離我們遠去。
偶寫的,獲過獎
『捌』 防災減災的手抄報怎麼寫
手抄報首先要有主題。防災減災就可以做主題。內容選取防火、防溺水、交通安全、防自然災害的知識宣傳,搭配一些簡筆畫或者圖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