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訓詞宣傳

訓詞宣傳

發布時間:2021-05-14 10:49:22

『壹』 警察訓詞精神內容怎麼寫

警察訓詞內容:結合黨建管理,抓思想教育。將訓詞納入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重要內容,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

全體黨委成員一定要忠實踐行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方針,要充分發揮領學促學作用,以上率下,帶頭學習訓詞、躬身踐行訓詞,要通過學習訓詞精神切實提升工作的執行力。

要在全獄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政治處要對本次學習宣傳貫徹訓詞精神作出具體安排,要依託「萬名黨員進黨校」、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專題研討、新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

(1)訓詞宣傳擴展閱讀:

警察訓詞的介紹如下:

組織全體警察深入學習領會,使警察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有力度、有聲勢、有成效。監獄全體警察將把學習貫徹訓詞精神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抓好落實,堅持學用結合。

學習貫徹總書記對監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強化理論武裝、勇於擔當作為,全力推進玉溪監獄各項工作創新發展。

『貳』 公共關系廣告的特徵和功能是什麼

公共關系廣告的特徵和功能
公共關系:是一個組織運用有效的傳播手段,使自身適應公眾的需求,並使公眾也適應組織發展需要的一種思想、策略和管理職能。它具有情感性、雙向性、廣泛性、整體性和長期性的特徵。公共關系一詞多義,一指組織所處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輿論的狀態;二指組織為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爭取公眾輿論支持而採取的政策、行動和活動,即以創造良好的公共關系狀態為目的的一種信息溝通活動。三指人們在公共關系實踐中形成的影響人們思想和行為傾向的深層的思想意識,即公共關系觀念。四指以公共關系的客觀狀態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包括公共關系史、公共關系原理和公共關系務實。五指公共關系職業。公共關系的三個要素:社會組織、社會公眾、傳播社會組織是指一定的社會成員,按照一定的規范、圍繞一定的目標聚合而成的社會團體。具有群體性、導向性、系統性、協作性、變動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可以分為贏利性組織、非贏利性組織、互利性組織和公益性組織。公眾具有群體性、同質性、變化性、相關性等特點。按照公眾與組織發生關系的時序特徵,可以分為 非公眾:在組織的影響范圍中,但不受組織各項方針政策和行為左右的個人和團體,反之也不影響組織。潛在公眾:尚未或已經同組織發生了直接關系,由此引起了某種問題,但他們尚未意識到這一問題存在的公眾。知曉公眾:由潛在公眾發展而來,是指不僅面臨共同問題,而且本身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還未採取行動。行動公眾不僅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而且准備或者已經採取解決問題的某種行動。便士報運動 19世紀30年代,由美國領頭掀起;由於便士報售價低廉,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同時也為急於想擴大自身影響的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從而使公共關系從模糊狀態進入清晰狀態
公共關系的功能:塑造形象、協調關系、提高素質、優化環境。全員公關:社會組織中所有工作人員都參與公共關系活動,其意義是增強組織全體人員的公關意識,上下齊心,合理搞好公關工作。組織形象:組織在公眾腦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對組織的評價,組織形象由產品形象、員工形象、機構形象、管理形象、企業文化形象綜合反映出來。塑造組織形象的方法:1、充分運用象徵性標記(廠名和商標),2、題寫宣傳口號(公關人員要根據組織既定的文化精神,設計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宣傳口號、對聯和訓詞,以便在公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公共關系部以工作方式分類 公共關系對象型 公共關系手段型 公共關系復合型公共關系部以領導方式分類 總經理直接負責型 間接負責型(部門並列型) 部門所屬型 公共關系委員會公共關系部的特點:專業性、協同性、自主性、服務性。設置原則是:規模適應性、整體協調性、工作針對性、機構權威性。是組織的決策參謀部門,具有服務性質的、較高層次的間接管理部門。公共關系公司是由各具專長地公共關系專家和公共關系人員組成,專門從事公共關系復方面地有關咨詢活動和公共關系活動,或受具體企事業單位委託,為其開展公共關系工作,提供設計方案 決策參考地社會服務機構公共關系公司單項服務: 咨詢性服務 專門技術服務 職業培訓服務公共關系公司的利弊:職業水準高、看問題客觀、社會關系廣、信息比較靈通、機動性強、建議容易為人接受、節約經費。不足:不熟悉客戶情況、工作缺乏連續性、持久性、遠離客戶。公共關系人員角色 專家型角色 領導型角色 技術型角色 事務型角色選拔公共關系人員地原則 (1) 因人施任 任人唯賢 (2)廣選博擇 正視能力 (3)取人之長 忍人之斷公共關系人員的培養方向 通才式和專才式公共關系四步工作法 公共關系調查 策劃 實施 評估

『叄』 中國國民黨黨歌

國民黨黨歌「浩氣」

http://luba.crss.ucsb.e/~shen/vault/files/Anthem-National.mp3

一九三○年國民黨政府根據孫中山一九二四年在黃雨軍校的訓詞為歌詞,由程懋銘作曲的《國民黨黨歌》。歌詞是:"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建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1927年國民黨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歌是以國民黨黨歌代替的。

早在1924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提議制定國民黨黨歌,以宣傳國民黨的政策,激勵國民黨員為國民革命的成功而努力奮斗。這個提議雖然被代表大會通過,但因國民黨當時還未取得全國政權,兩廣還未統一,北伐還沒開始,軍事行動是國民黨的首要任務,無暇顧及此事,再加上當時的宣傳文化工作多為中共黨員負責,故這個問題就耽擱下來了。1928年10月,在國民黨的一次中常會上,中常委戴季陶重提此事,提議以孫中山給黃埔軍校的訓詞作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歌歌詞,被中常會接受。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開學,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兼黃埔軍校總理的身份,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講話中,有一段給黃埔軍校的訓詞,後作為軍校的辦學方針。訓詞為:「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久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訓詞雖然只有48個字,但言簡意賅,鼓勵黃埔師生和國民黨黨員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斗。孫中山的訓詞在國民黨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用它作為國民黨黨歌是很合適的。

國民黨黨歌歌詞確定後,國民黨中常會成立了「黨歌曲譜審查委員會」,成員有蔣介石、蔡元培等9人。委員會從應征的100多首曲譜中,最後選定了江西作曲家程懋筠的曲譜,其曲調風格頗似教堂之聖詠。1929年1月10日,國民黨第109次中常會正式決定這首歌為黨歌,定名為《三民主義歌》。

國民黨黨歌頒發後,不僅國民黨各級黨部在集會時演唱它,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甚至一些社會團體,在重大場合也演唱它。不久,有人致電國民黨中央黨部詢問能否以國民黨黨歌代國歌。1930年3月13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議案,決定在中華民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國民黨黨歌代用。

國民黨黨歌作為代國歌後,國民政府仍未放棄制定正式國歌的努力,曾多次向社會徵集國歌詞譜,但無一適合的佳作。1937年6月,國民黨中常會遂決定將國民黨黨歌作為正式國歌。國民政府隨即頒布命令,以法令的形式宣布國民黨黨歌為國歌(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仍以此歌作為所謂的「國歌」)。

『肆』 當時,國民黨的國歌是什麼

最著名的就是鄧麗君的《梅花》,據說是國民黨後期定的國歌。
北洋軍閥時期的國歌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對制定國歌非常重視,指示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公開徵集國歌。一些國學大師、社會名流如梁啟超、章太炎、張謇、嚴復、蔡元培等都嘗試為國歌作詞。2月,南京臨時政府公報刊出了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作曲的國歌擬稿,歌名為《五旗共和歌》:「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綉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但這首歌曲還未正式頒布傳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袁世凱篡奪,這首歌曲也就不了了之。

1913年4月8日,北洋軍閥政府的國會決定將《卿雲歌》作為國歌,歌詞為《尚書大傳·虞夏傳》中的「卿雲爛兮,釓漫漫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該詞傳說為舜所作,汪榮寶在最後加上「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並請僑居北京的法籍比利時音樂家約翰·哈士東譜曲。

1915年5月23日,袁世凱的北京政府政事堂決定將由蔭昌作詞、王露作曲的《中華雄立宇宙間》作為國歌,歌詞為:「中華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來從昆侖巔,江河浩盪山綿連,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1916年初袁世凱復辟帝制時,將最後兩句改為「勛華揖讓開堯天,億萬年」。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決定以趙元任作詞作曲的《盡力中華歌》為代國歌,歌詞為:「聽!我們同唱中華中華中華!聽!君不聞亞東四萬萬聲的中華中華中華!來!三呼萬歲中華中華!都用同氣同聲的同調同歌中華中華!」同年1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決定組織「國歌研究會」,具體負責國歌的制定。1921年3月31日,北洋政府國務院根據章太炎的建議,決定重新將《卿雲歌》作為國歌,但去掉了汪榮寶加的詞,並請我國著名音樂家肖友梅譜曲,其曲調風格為西洋音樂的E調長旋法與中國姑洗宮調的相結合。1926年,奉系軍閥張作霖主政北京時,曾仿日本堂歌式樣重製國歌,並親自作詞:「中華雄立宇宙間,萬萬年!保衛人民中不偏,諸業發達江山固,四海之內太平年,萬萬年!」

但是,孫中山領導的南方革命政府一直不承認《卿雲歌》,1921年4月,由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的廣州軍政府下令制定臨時國歌,選中由徐謙作詞、劉斐烈作曲的歌曲為臨時國歌。但這首歌曲流傳不廣,國人對此知之不多。

1926年春,廣東革命政府平定了兩廣,准備北伐。7月2日,廣東省教育廳通過「推行國歌案」,決定在新國歌未頒發前,以《國民革命歌》代國歌,歌詞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一位工作人員所作,經集體潤色,曲調改編於一首法國兒歌《你睡了嗎?》(即《兩只老虎》)。歌詞為:「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進!齊奮進!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國歌

1927年國民黨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歌是以國民黨黨歌代替的。

早在1924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提議制定國民黨黨歌,以宣傳國民黨的政策,激勵國民黨員為國民革命的成功而努力奮斗。這個提議雖然被代表大會通過,但因國民黨當時還未取得全國政權,兩廣還未統一,北伐還沒開始,軍事行動是國民黨的首要任務,無暇顧及此事,再加上當時的宣傳文化工作多為中共黨員負責,故這個問題就耽擱下來了。1928年10月,在國民黨的一次中常會上,中常委戴季陶重提此事,提議以孫中山給黃埔軍校的訓詞作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歌歌詞,被中常會接受。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開學,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兼黃埔軍校總理的身份,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講話中,有一段給黃埔軍校的訓詞,後作為軍校的辦學方針。訓詞為:「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久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訓詞雖然只有48個字,但言簡意賅,鼓勵黃埔師生和國民黨黨員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斗。孫中山的訓詞在國民黨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用它作為國民黨黨歌是很合適的。

國民黨黨歌歌詞確定後,國民黨中常會成立了「黨歌曲譜審查委員會」,成員有蔣介石、蔡元培等9人。委員會從應征的100多首曲譜中,最後選定了江西作曲家程懋筠的曲譜,其曲調風格頗似教堂之聖詠。1929年1月10日,國民黨第109次中常會正式決定這首歌為黨歌,定名為《三民主義歌》。

國民黨黨歌頒發後,不僅國民黨各級黨部在集會時演唱它,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甚至一些社會團體,在重大場合也演唱它。不久,有人致電國民黨中央黨部詢問能否以國民黨黨歌代國歌。1930年3月13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議案,決定在中華民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國民黨黨歌代用。

國民黨黨歌作為代國歌後,國民政府仍未放棄制定正式國歌的努力,曾多次向社會徵集國歌詞譜,但無一適合的佳作。1937年6月,國民黨中常會遂決定將國民黨黨歌作為正式國歌。國民政府隨即頒布命令,以法令的形式宣布國民黨黨歌為國歌(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仍以此歌作為所謂的「國歌」)。

在此期間,國民黨政府還制定了《中華民國國旗歌》,由戴傳賢作詞,黃自作曲,作為升降國旗時所用。詞為:「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方稱雄。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人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需要一提的是,這首曲子現在台灣還在用,台灣以中國台北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比賽時,如得了獎牌需要升旗奏樂時,就奏這首曲子。

在整個中華民國時期,除了這些臨時或正式的國歌外,還存在過幾首偽「國歌」。

抗日戰爭初期,設在南京的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和設在北平的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均以北洋軍閥政府時期的國歌《卿雲歌》作為自己的「國歌」。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並於1932年成立了偽「滿洲國」。1933年2月24日,偽「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寫了《建國歌》,作為偽「滿洲國」的國歌。詞為:「天地內,有了新滿洲,新滿洲,便是新天地。頂天立地,無苦無憂,造成我國家,只有親愛並無憂仇。人民三千萬,縱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義,尚禮儀,使我身修,家已齊,國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則與世界同化,遠之則與天地同流。」1942年,偽「滿洲國」又制定了「大滿洲國國歌」,將原來的「滿洲國國歌」改名為《滿洲國建國歌》。新「國歌」歌詞仍由鄭孝胥作詞,日本人山田耕作作曲,歌詞為:「神光開宇宙,表裡山河壯皇猷。帝德之隆,巍巍盪盪,莫與儔。永受天佑兮,萬壽無疆薄海謳。仰贊天業兮,輝煌日月侔。」這幾首偽「國歌」,存世的時間很短,即使在偽政權的統治地區,影響也不大。

『伍』 警察訓詞精神內容有哪些

警察訓詞內容:結合黨建管理,抓思想教育。將訓詞納入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重要內容,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

全體黨委成員一定要忠實踐行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方針,要充分發揮領學促學作用,以上率下,帶頭學習訓詞、躬身踐行訓詞,要通過學習訓詞精神切實提升工作的執行力。

要在全獄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政治處要對本次學習宣傳貫徹訓詞精神作出具體安排,要依託「萬名黨員進黨校」、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專題研討、新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

學習訓詞感悟

戶籍窗口作為群眾與公安民警緊密聯系的橋梁,窗口服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公安機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而戶籍民警就是公安工作的名片。

作為一名黨員民警,從警之路上我將堅決做到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完善自己提高業務能力水平,牢記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初心,用實際行動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人民網-習近平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

『陸』 程懋筠的風雷激盪的音樂人生

在紀念程懋筠的學術研討盛會上,著名的中國音樂史研究專家,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劉再生教授作了《紀念一位邊緣音樂家》的主旨發言。他從邊緣音樂家的概念和界定、程懋筠先生的歷史貢獻、紀念程懋筠先生的現實意義三個方面,闡述了紀念這樣程懋筠一位「邊緣」音樂家的文化意義和學術價值,翔實考辨和重點論述了程懋筠先生於上世紀30年代在江西主持創辦「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簡稱「音教會」)時非凡的音樂文化業績,不僅對程懋筠及其主持的「音教會」在推動國民音樂教育和宣傳愛國抗日救亡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實事求是的高度評價,而且從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發展史的角度,給予程懋筠以中國現代社會音樂教育領域的重要開拓者的歷史定位,立體化地還原了一個歷史的程懋筠。
根據劉再生教授精心撰寫的《紀念一位「邊緣」音樂家——程懋筠對中國近代音樂的歷史貢獻及其現實意義》一文,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學習心得:如果說蕭友梅是中國近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那麼程懋筠就是中國近現代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要開拓者。程懋筠在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史上的主要貢獻是:
第一,在1933年3月創設了「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 程懋筠為主任委員。該會宗旨是「振奮民族精神,涵養愛國思想。」 「音教會」在南昌建成了湖濱音樂堂,成為當時南昌市的音樂戲劇中心;陸續開辦了訓練班(鋼琴班、提琴班、口琴班、胡琴班、唱歌班等),創建了管弦樂隊,組建了合唱團(分專業和業余兩組)、話劇團、平劇(京劇)團等組織,起到了培養藝術人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宣傳抗日救亡的作用。創辦了「抗敵歌詠話劇團」,經常演唱黃自《旗正飄飄》、《抗敵歌》、聶耳《義勇軍進行曲》、麥新《大刀進行曲》、冼星海《救國軍歌》、孟波《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程懋筠《精神總動員歌》、《再犧牲!再前進!》、《全靠俺自己》等抗日救亡作品,還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揚子江暴風雨》等劇目;經常舉行音樂會,或慰勞傷兵戰士,或為抗日前線募捐,或進行巡迴演出。程懋筠及其主持的「音教會」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重要的宣傳鼓動作用。
第二,在1933年4月創辦了《音樂教育》月刊。該刊由音教會出版發行,迄1937年12月停刊,正式出版5卷、57期。在程懋筠主持下,著名音樂家肖友梅、王光祈、青主、趙元任、江定仙、劉雪庵、賀綠汀、陸華柏、呂驥、王雲階、陳歌辛、李煥之等以及一部分詩詞作家及譯者都曾是該刊的作者,就連科學家錢學森也為該刊撰寫過「美國通訊」之類的文章。該刊還出版了許多專輯,如《小學音樂教育專號》、《中國音樂問題專號》、《樂曲創作專號》等。特別是自1935年「華北事變」後,由於倭寇侵華緊急,該刊更加突出了抗日救亡的時代主題,出版了《全國音樂界總動員特大號》、《救亡歌曲特輯》、《蘇聯音樂專號》等,終刊號為《音樂教育情況專號》。在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史上,相對於當時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編的《音樂雜志》、國樂改進社編的《音樂雜志》、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樂藝社編的《樂藝》、音樂藝文社編的《音樂雜志》、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發行的《音樂月刊》、新音樂社編的《新音樂》等而言,程懋筠主辦的《音樂教育》是音樂期刊中連續出版時間最長、冊數最多、影響最大、內容豐富、質量很高的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刊物。 另外,程懋筠還主編了《音教抗戰曲集》、《音樂教育戰時續刊》、《音樂與戲劇》(雙月刊)等。
第三,生平創作了大量的校歌、抒情歌曲和救亡抗戰歌曲三類藝術作品。程懋筠譜寫的校歌有《中央大學校歌》、《中正大學校歌》、《正氣中學校歌》、《英士大學校歌》、《國立幼師校歌》等;譜寫的抒情歌曲有《懷舊》、《歸來曲》、《春宵別》、《歸航》等;譜寫的抗戰救亡歌曲有《救國義勇軍軍歌》、《救國歌》、《復興歌》、《抗日軍歌》、《全靠俺自己》、《打游擊去》、《再犧牲!再前進!》、《鋤奸謠》、《打鐵歌》等。1941年在泰和出版了油印本《音樂教育戰時續刊》創刊號,刊印了同年2月21日寫的《序曲——代發刊詞》:「同志們:四年以前,我們的血,和平地流。Muse(謬斯)奏著Lyra(里拉),在天上遨遊,你我循著那琴聲,為藝術而歌頌祈求。今天啊,戰神擂著戰鼓,沖鋒的號,震撼山丘,你我的血,快要爆裂;你我的歌喉,也變成怒吼。干吧!讓我們的心,整個地共鳴;讓我們的歌聲,激起每個魂靈;還有我們的筆,要同時描寫,一致經營,為了祖國的光榮勝利;人類的永久和平!」
第四,為孫中山的「黃埔訓詞」譜曲,後來成為《中華民國國歌》。1928年,易大安根據孫中山1924年6月16日在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時的訓詞內容編寫成歌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程懋筠的譜曲在150餘件應征作品中以第一名入選,1929年1月10日由國民黨中常委第190次會議核定為「黨歌」;1930年3月20日訓令全國,規定為「代國歌」;1937年6月3日,國民黨中常委決定,「即以現行黨歌,作為國歌」;1943年被國民政府正式公布為《中華民國國歌》。

『柒』 每年的幾月是西北民族大學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

西北民族大學每年10月開展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活動。校慶日為8月8日。西北民族大學開展以「促進交往交流交融,喜迎黨的十九大」為主題第22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月活動。活動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甘肅省民族工作會議和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大力弘揚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主旋律,打牢「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思想基礎,不斷增進「五個認同」,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各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學校要求,各單位認真制定符合各自實際,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活動方案。要積極創新活動形式,把握重點、注重實效,弘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各族師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各族師生團結友愛的氛圍,抓好落實,力求貼近師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7)訓詞宣傳擴展閱讀:

校訓:勤學,敬業,團結,創新

「勤學」,即勤奮學習。語出韓愈「業精於勤荒於嬉」。以勤學為訓詞,意在要求全體師生辛勤耕耘,刻苦鑽研、勤以治學、勤以求學。以「勤學」作為民大人求學治校的內在精神,是保障學業有成、事業輝煌的根本前提。

「敬業」,即對待事業的一種精神和態度。語出宋代理學家朱熹「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敬業乃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於教育事業來說,就是要熱愛教育事業,投身於教育事業,忠誠於教育事業,獻身於教育事業。「敬業」是民大人建設高水平民族大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

「團結」,是一種美德,是凝聚力的象徵,是力量的基礎。對於民族高校而言,團結顯得尤為重要。各民族師生之間,教工之間,學生之間,領導與群眾之間,教學與管理之間,都必須團結一致,和諧發展。「團結」是民大教育事業穩步前行的有力保障。

「創新」,即超越和突破。語出《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迫切需要以開放式思維模式培育開拓型人才,積極探索求新之路。要將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融為一體,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前進。更新觀念、創新體制是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推動民大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捌』 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民族革命)
十六字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意義:一是反滿,即推翻滿清政府;二是獨立,即建立「民族的國家」。
局限性:沒有明確反帝
地位:前提

民權主義(政治革命)
十六字綱領:創立民國
意義:奪取政權和建立政權的問題
局限性:沒有將整個封建主義作為斗爭的對象
地位:核心

民生主義(社會革命)
十六字綱領:平均地權
含義:核定地價土地國有
意義:注意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是符合歷史發展要求的
局限性: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沒有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無法調動農民積極性。
地位:補充和發展

畫一張圖表就很清楚了。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訓詞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魅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幼兒園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0
文成電子商務 瀏覽:770
無錫電子商務賽 瀏覽:441
三八婦女節活動方案策劃戶外 瀏覽:965
煙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6
副校長培訓班方案 瀏覽:558
昆明旅遊推廣方案 瀏覽:337
上海布魯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6
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754
葯店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3
酒店會員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52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
企業負責人培訓方案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