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課外,怎樣提高孩子上語文網課的效果
一、要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認真書寫的習慣。眼下老師們都大聲疾呼,學生書寫越來越差,龍飛鳳舞,難以認讀,錯別字比比皆是。有不少同學心裡還有一種錯誤思想:現在都是網路時代了,字寫得差一點沒關系。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寫字要求也不以為然。其實不然,認真書寫漢字,不光能幫助我們認真掌握漢字的規律和豐富的內容,也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德。
2、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字(詞)典是學習語文的最好的助手和老師。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習,語言和詞彙的積累仍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但不同於小學的是,在小學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詞語教學作為重點之一,而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不再花很多時間在詞語的正音正形、辨詞析義上,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增強勤查工具書的意識,加強藉助工具書進行閱讀的能力。
3、讀書動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課堂上動筆記筆記,把課堂學習中的思考、教師的講解、討論的結果隨時批註在文章的相應地方;二是在平時的學習閱讀中多圈劃,多評點,多批註,多做點卡片摘抄,多寫一點心得體會。
4、開口誦讀的習慣。「誦讀」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的語文學習的很有效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無論是對積累、理解和表達都是很重要的。「誦讀」本身也是語言實踐,每天用15分鍾、半個小時讀幾首詩,讀幾段精彩的文章片斷,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感知和領悟能力。在誦讀基礎上,熟記背誦一些經典的語言材料,更是受益終身。
二、要提倡孩子學習多讀書。
語文學習的特點是「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文對語文學習來說,只是一個例子,通過學習課文,孩子能夠運用學到的方法、能力,自己去廣泛閱讀、涉獵各種文章,才能從中受益,並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應該說,各種語言信息都是語文學習的材料。比如,可以讓孩子經常讀報、剪報、評報。「讀」要強調圈劃:「剪」要強調選擇、歸類:「評」要促思,評得具體、深入、確有感受。這樣長期堅持,不僅閱讀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而且擴展了社會生活的知識面,還會促進寫作。值得提醒家長的是,有不少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閑書」,擔心影響學習,一律加以禁止,這是不足取的。初中生學生思維發展迅速,興趣廣泛,渴望了解自己,了解周圍豐富的生活,正是大量閱讀的好時機。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各種報刊雜志、時文小說,只要是健康的,都應該讓孩子讀一點。當然,閱讀時必須注重主次,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不健康的讀物應該堅決制止學生閱讀。
三、要指導孩子多練筆。
學生「怕作文」幾乎是通病。而「作文」又是語文能力的集中體現。平時練筆是幫助孩子克服作文「恐懼症」,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因為平時練筆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重在觀察生活,記下自己的真情實感。孩子可以在比較自由、寬松的狀態下寫作。有一位學生尤其喜歡小動物,家裡養了一對嬌鳳鳥,她每天上學前、放學後總要關心和照料這對嬌鳳鳥,觀察多了,慢慢熟悉了嬌鳳鳥的生活習性,而且還對小鳥產生了感情。她把這些感受一一記錄下來,就有了四、五篇觀察日記,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把這些平時的練筆精心裁剪,寫成大作文,自然就非常生動精彩。這位學生從初中到高一,總共發表了三篇關於養嬌鳳鳥的好作文。她的作文興趣提高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不妨讓自己的孩子試一試。
『貳』 如何通過網路學習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運用多媒體網路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它從本質上改變了傳統語文教育理念、教育結構、教學方法以及評估模式。與傳統授課方式相比,現代化教學手段毋庸置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語言課程涉及多種因素——教師、學生和各種媒體(硬體、軟體及教材),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它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編排、課堂教學方式以及課內外活動設計。如何將多媒體網路與學習者特點、特定階段的語言水平、學習者需求相結合達到某種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運用於現行小學語文課程中?在強調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理念和操作過程中,應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換言之,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利用多渠道資源調動學習者積極性,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多種學習策略提高語文素養,已成為多媒體網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一個熱點問題。
『叄』 網路語言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有哪些影響
網路語言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語言現象,其中大部分是網民對一專些漢語和英語詞屬匯進行改造,對文字、圖片、符號等鏈接和鑲嵌創造出來的。具有生動形象、標新立異、經濟簡練等特點。但是也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性。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語言日益顯出它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已經輻射和滲透到社會生活用語,特別是青少年的日常交流和表達中。小學生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別強烈,這就不可避免地會使他們與網路語言「親密接觸」。其結果是,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系統,能培養學生語言創造力,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語言使用產生了負面影響。
絡語言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樂趣,一種新奇感、時髦感,以及以標新立異炫人的愉悅感,沒有多少審美的成分,而這並不是語文教育的目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一種與人交流的工具,更高目的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語言的美感,獲得文學的審美享受。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漢語語言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