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談新課程標准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水平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專學生是否發揮屬學習主體作用於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
㈡ 如何在新課程標准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准中「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形成正確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整體人格和個體差異」,這些表述正是對學生生命發展的終極關照。新課程目標正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結果,情感、意志、價值觀整體上去闡釋新課程理念的。新課程中的發展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得到應有的發展,而且奠定今後發展的基礎。本人通過幾年的高中化學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一下方法,希望對廣大的化學教師有所幫助。
1化學教學觀念的改變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迫切需要革新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追求、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手段的課堂,用新課程倡導的課程價值觀指導課堂實踐。建立以「人本、人際、人境」三大要素為核心的生態課堂,改變高中化學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把化學課堂教學過程變成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讓師生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里相互關照、幸福成長,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學生接受高中化學教育的過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歷程。現代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課堂教學環境,即讓生命實體在良好的條件下自然地和諧自由地生長發展。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中,高效課堂是構建化學的基石,它是一種基於知識課堂、能力課堂之上的課堂實踐,是對傳統課堂的解構和合理超越。高中化學新課程標准中「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形成正確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整體人格和個體差異」,這些表述正是對學生生命發展的終極關照。
2化學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
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促進學生發展作為基本出發點,即所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里所說的「學生的發展」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是指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學力得到提高,在適應社會需要方面有明顯的長進和提高;是指全體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部分學生的發展;是指學生智力品質和非智力品質全面發展而不是只重視智力的片面發展;是指學生有個性的發展而不是全部學生按照同一的「模式」的發展;是指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學校內的一時發展。可見,學生發展與素質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實質就是以育人為本。這種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不僅注重學生發展的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注重發展的差異性、持續性,是學生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價值體現上的統一,是迎接新世紀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基本保證。「以學生發展為本」不是排他性的兒童中心主義,它並不排斥按照某種體系進行學科教學。當然,以學生發展為本主要是針對學科本位主義提出的,因為當前的學科本位主義過分強調本學科的完整性而忽視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社會需求;過於強調學科的課堂教學而忽視實踐活動教學的作用。
3理論聯系實際,打造高效課堂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設計緊密聯系生活,能夠激發學生調用生活中已經形成的圖式,實現知識的正遷移,也有利於學生將實驗結論遷移到生活實際中。在實驗教學中融入人本主義教學思想,可以充分優化實驗方案,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中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實施課堂教學的人本化:知識層面――改革或更新裝置;技能層面――提高實驗可觀察性;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不僅重視學生獲取實驗知識與技能,還非常關注他們在實驗態度、科學精神層面的情感因素,並試圖將情感因素和認知因素在學習中結合起來。實驗情感可以通過「環保策略」、「探究策略」和「生活化策略」來實現。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成長的生命,發展的主體,惟有和諧有效的教學活動才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生態的課堂是師生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是師生共同的舞台,由於生態的課堂里有生動的學習情境、活潑的課堂氣氛、積極的師生交流、多樣的互動方式。
總之,化學教育能夠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化學知識技能,使他們從特定角度了解科學過程,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聯系,學會解決一些化學問題,提高他們的科學技術素養,滿足社會在公民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需要,並且使人類的化學知識精華得以向後代傳遞和發展。
㈢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2017年版)》(WORD版)
請談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教學與評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