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科醫生規培政策
法律分析:對中國全科醫生的培養、執業、待遇、職稱評定等多方面提出了眾多扶持政策,明確提出要繼續加大農村訂單培養全科醫生,農村訂單本科醫學生畢業後全部納入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醫教協同深化院校全科醫學教育改革。高等醫學院校要高度重視全科醫學學科建設,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實習。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開設全科醫學概論等必修課程。依託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建設一批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全科醫學師資隊伍建設,制訂建設規劃,在人員配備、職稱評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醫學院校在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聘請有教學潛質的全科醫生承擔教學任務,符合條件的可聘任相應的教師專業技術職務。2018年起,新增臨床醫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重點向全科等緊缺專業傾斜。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推進農村基層本地全科人才培養。改革完善高職臨床醫學、中醫學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教育教學標准與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標准有機銜接。
② 年輕醫生在廈門長庚醫院工作到底怎麼樣,誰能告知,真的想知道
白手醫生還湊合,高手老手別去。台灣人不把大陸人當人看,我在那幹了一年
③ 鄉村醫生至少多長時間接受一次培訓
一、鄉村醫生至少多長時間接受一次培訓
1、鄉村醫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訓,參加一次考核。按照這一條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鄉村醫生培訓計劃,保證鄉村醫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訓。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培訓規劃制定本地區鄉村醫生培訓計劃。
2、法律依據:《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
完善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激勵機制,落實職稱晉升和傾斜政策,優化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崗位設置,按照政策合理核定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加強縣域衛生人才一體化配備和管理,在區域衛生編制總量內統一配備各類衛生人才,強化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鼓勵實行「縣聘鄉用」和「鄉聘村用」。
二、鄉村醫生要執有哪四證
鄉村醫生要執有的四證包括: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執業醫師證書、赤腳醫生證、衛生員證。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統一考試的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師資格考試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法律規定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2、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
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④ 每個醫學生都有機會規培嗎
規培是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簡稱,規培主要是即在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和進行了3年住內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後,容再依據各專科培訓標准與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出台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政策的目的在於,幫助醫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畢業後醫學教育體系,完整高素質臨床醫師的成長渠道。同時該政策也是深化醫改、改善民生、打造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因此,規培的核心內容就是「5+3+X」,即讀完5年醫學類本科後,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再經過3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還需要依照各專科培訓標准要求進行2-4年的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規培是為了提高醫學生的的醫療保健通識素養,提升專業素質能力和專科特長。使醫學生能更好的勝任臨床醫師工作.
⑤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歷史沿革
2010年4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一期工程在昌平區天通苑奠基,一期工程之醫療大樓、行政及動力中心樓由台灣長庚紀念醫院設計並負責建設。
2010年4月,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共同承辦的「2010清華長庚醫療改革與發展論壇——海峽兩案專題研討」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創新機制,增加醫療供給」。來自政府、學術界、醫療行業、媒體的代表100餘人參加會議,共同探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發展多種治理形式,創新醫院管理機制,提高績效管理水平等議題。人民網對此次論壇進行了全程圖文直播。 郭海軍 攝
2010年4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全球招聘新聞發布會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清華大學副秘書長、醫院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王志華向媒體發布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面向全球招聘院長、學科帶頭人的信息。
2010年9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舉辦開工儀式,醫院建設工程全面開工。
2012年7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綜合樓竣工落成。綜合樓位於院區南部,總建築面積28,789平方米,分為地上11層和地下2層,由清華大學設計院設計,清華大學基建處負責建設。
2012年8月,台灣長庚紀念醫院高管蔡連福擔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聯合籌備處總執行長。許智超高管返台。醫院建設工作正式從籌備期轉入開業准備期。
2012年9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一期工程醫療大樓主體結構封頂。
左起分別為周月紅、王志華、陳吉寧、蔡連福、左煥琮、王仲
2014年3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療大樓迎來了第一批大型醫療設備——核磁共振掃描儀(MRI)、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由此拉開了醫療設備進場的序幕。 (韓冬野 攝)
2014年6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與台灣長庚紀念紀念醫院聯合主辦以「關注臨床培養,提升專業能力」為主題的「2014清華長庚醫學教育研討會」。來自美國、英國、台灣地區,以及中國大陸十餘家醫學院校主管住院醫師培訓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與會專家對比美、英、台灣地區和中國大陸的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剖析了中國大陸醫生培養的現狀,並對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醫師培訓可行性,實施方案進行了多角度、深入的探討。 (韓冬野 攝)
2014年7月,北京市醫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封國生與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簽訂協議書,雙方合作共建醫院,清華大學新建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正式成為北京市屬管轄的第22家三級醫院。 (御智斐 攝)
2014年7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啟動社會志願者招募。
北京清華長庚醫的建設得到了周邊社區居民的極大關注與支持,圖為志願者見面會現場(韓冬野 攝)
2014年9月,繼「2010清華長庚醫療改革與發展論壇——海峽兩岸專題研討」,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於清華大學舉辦了「2014清華長庚醫療改革發展論壇」,來自政府、學術界、海內外醫療行業、媒體等300餘位海內外嘉賓齊聚清華園,一同關注醫院績效管理,深入探討創新醫院管理機制,提升醫院品質等醫改相關議題。 (嘉藝文化 攝)
2014年10月,北京市醫學會會長金大鵬帶隊,醫學會領導及專家團隊一行,蒞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經過現場匯報及實地檢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順利通過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現場驗收。 (韓冬野 攝)
2014年11月28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舉辦開幕典禮,正式開業。 (陸崗 攝)
⑥ 鄉村醫生至少幾年要培訓一次
鄉村醫生至少2年要培訓一次。
根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鄉村醫生培訓規劃,保證鄉村醫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訓。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培訓規劃制定本地區鄉村醫生培訓計劃。
對承擔國家規定的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其培訓所需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對邊遠貧困地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適當經費支持。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支持鄉村醫生培訓工作。
鄉村醫生執業實行注冊
國家實行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制度,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按照這一條例規定,在條例公布之日起凡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不具備這一條件的地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允許具有中等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或者經培訓達到中等醫學專業水平的其他人員申請執業注冊,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