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幼兒骨折急救知識培訓

幼兒骨折急救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7-29 18:04:54

Ⅰ 幼兒園幼兒骨折處理方法

幼兒園幼兒骨折處理方法

第一、在看到骨折大出血的時候,一定要趕快尋找止血帶進行止血,比如上肢出血,那麼可將止血帶扎在手臂三分之一的地方,而如果是下肢初學,那麼應該在大腿上三分之一的地方,經過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可將止血帶放鬆幾分鍾,然後再重新綁上,這樣可減少肢體因為缺血而出現壞死。

第二、如果是開放性骨折,注意不要把未經處理的斷丹端送目去,因為容易誘發感染,同時也應該注意不能在傷口上潦紅葯水、紫葯水或擻止血融。還可以用干凈的涼開水沖洗傷口上的臟東西,並將濕紗布敷在上面。

第三、對於兒童骨折的部位,要做好固定工作。在有夾板的情況下可用夾板固定,如沒有,可根據現場的情況,比如用木條、樹枝等代替,並用繩子固定好。對於找不到固定物的情況,可將上肢固定在胸部,或是將下肢捆綁在一起。對於在從高處摔下來的情況,要想到是脊椎骨折,要限制孩子的活動,並盡量用硬的東西抬走孩子。

第四、密切觀察孩子情況。在確定兒童骨折之後,要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特別是看肢體遠端皮膚的情況,是不是發紅,溫度是不是正常,如有腫脹等情況,必要的時候還應該重新固定。

兒童骨折多發,而且骨折的具體情況不一樣,那麼具體採取的急救措施也是不太一樣的。盡快將兒童送到醫院就診。在突發緊急狀態下,老師的幾個動作,能減輕孩子的痛苦,甚至還能救孩子一命。

Ⅱ 急救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啊

急救知識培訓內容如下:

1、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心臟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絕大多數是發生在醫院外的環境下,現場急救爭分奪秒,在醫務人員趕到之前。第一急診急救知識培訓內容目擊者;肩負著尤為重要的責任。

2、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較輕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處理局部。

3、當事故發生後及時、有效的開展人員急救是事故應急處理的首先要做的,是挽救生命、減少損失的首要任務,如果不能及時的開展現場急救,很有可能導致本可以避免的人員傷亡發生。

4、急救知識和技能包括:止血、包紮、骨折固定、搬運和人工呼吸、心肺復甦。

5、當事故發生後是否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開展急救,直接關系急救是否能夠成功,人員生命是否能夠挽救,因此當事故發生後,現場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能對受傷人員開展現場急救,並且及時聯系專業急救人員前來支援,在專業急救人員未到之前,現場人員不應放棄急救。

Ⅲ 幼兒急救措施

危險就在你我的身邊,還在繼續;
但我們並不被動。
提早准備,
莫讓孩子的傷害源於我們的無知。
什麼是「兒童意外傷害」
「兒童意外傷害」是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對兒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損害,它包括窒息、溺水、車禍、中毒、燒傷、燙傷等。據不完全統計,意外傷害已成為世界各國0~14歲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中國兒童死亡原因中26.1%為意外傷害,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
小燕
意外時有發生,若救治不當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延誤救命!各位親愛的園長、老師、家長們,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哦!
一、燒傷、燙傷
幼兒園里孩子身材矮小,肢體不完全協調,所以很容易觸碰或打翻水杯或熱水瓶,從而造成燙傷。開水或高溫液體很容易從孩子袖口進入手臂和上胸等部位,處理不及時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請各位老師家長要謹記五字口訣!
「燒、燙傷緊急處理口決」:沖、脫、泡、蓋、送:
沖:用冷水沖洗冷卻患處15分鍾左右或用冰塊敷患處。
脫:兒童燒傷時有衣物附著在患處,降溫後要剝去附著物。如衣物貼在兒童的皮膚上,千萬不能強行撕下,可用剪刀小心剪開,以免破壞燙傷的皮膚。
泡:將燒傷或燙傷的肢體泡於冷水中至不會感覺到疼痛。
蓋:不要用任何葯膏或葯水去塗患處,只能用無菌紗布覆蓋所有的患處,避免感染。
送:除極小的燙傷可以自行處理外,要及時送醫進行處理。
注意:將兒童的燒傷部位抬高,使患處的血流減少。如果傷較嚴重,就要將兒童平躺在床上,並抬高兒童的下肢,讓兒童的頭部傾向一側,以保證血流嚮往內的重要器官,防止兒童休克。

錯誤做法
誤區一:立即脫去衣物
當孩子被燙傷後,很多家長會立刻脫去孩子燙傷部位的衣服或褲襪,這種做法很危險,甚至可令燙傷的皮膚撕脫。
誤區二:不敢用冷水沖
若燙傷比較嚴重,表皮已經脫落,很多家長會懼怕傷口感染而不敢沖洗,這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誤區三:隨意塗抹非燙傷治療葯物
在創面上塗抹牙膏、醬油、紫葯水等都是不科學的,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和就醫治療的處理難度。
誤區四:弄破水泡
燙傷後,一些家長會想方設法將水泡弄破,這反而會增加感染機會。
二、碰傷
1、兒童受到的碰擊不是很嚴重,患處沒有出現腫脹或活動困難等症狀,可以在皮膚的淤血斑處進行一小時左右的冷敷。
2、如果傷口出血,要用一塊消毒的棉墊或衛生紙壓迫傷口十分鍾以上。如果傷口不大,在止血後,用冷開水洗干凈患處,用創可貼蓋住患處。

Ⅳ 幼兒在幼兒園摔傷,碰傷,保育員應該怎樣做

溫馨提示

在活動中孩子意外受傷是很難預測的,作為當事人的教師必須在傷害事件發生後及時處理好兩方面的問題:

(1)要控制好現場,避免傷害事故的升級。包括現場的處理、孩子傷勢的緊急處理、尋求醫務人員幫助等。要做好這幾點,幼兒園應該注意:

①幼兒園需要有規范的傷害事故處理流程供教職工學習,要求教職工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不隨心所欲。事故處理流程如下:

●一旦發生幼兒摔傷或跌傷,應立即與園長聯系,情況嚴重需要及時搶救的需在第一時間撥打120.園領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搶救場所或醫院,組織處理有關工作。

●應立即由隨去的幼兒園保健醫生進行現場急救,對出血的部位進行及時包紮,如有骨折現象的,應將幼兒平躺,盡量減少移動。

●及時通知家長趕往醫院,以便告知醫生幼兒的詳情及用葯情況,配合醫院進行治療。

●根據事件的不同性質和程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並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指導,嚴格按上級指示妥善解決好事件的善後工作。

●馬上召開緊急會議,研究事件處理事宜和遏制事件的不良發展,盡量減少損失。

②開展教師應對幼兒意外受傷的培訓。通過學習,要求教職工掌握基本的意外受傷緊急處理的方法和基本常識,做到遇事不亂,應對有方。下面介紹幾類在幼兒外出活動時易遇到的,需要教師掌握的意外受傷處理方法:

●跌磕傷:發生跌磕傷時,不要用手揉患處,可用干凈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裹冰塊敷在受傷的部位。如果發現幼兒跌倒後,有一段時間意識喪失,幾秒十幾秒後才有反應,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嘔吐、嗜睡等,如有應該立刻將幼兒平抱著送醫院檢查處理

Ⅳ 幼兒意外事故的預防和急救培訓體會

幼兒抄園的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為了保證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的安全,我園除了做好各項預防保護措施、教育孩子進行自我保護以外,還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定的意外傷害迅速騰空急救知識和技能。針對這一情況,近日,我園特地組織開展了一次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中眾多創造培訓。我園的保健醫生在此次培訓中主講了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幼兒意外傷害空間的發生,以及幼兒常見的幾種傷害事故如何處理,如:流鼻血、鼻入異物、燙傷、表皮挫傷、扭傷、碰傷、腹痛、嘔吐、驚厥等。通過培訓,教師們都紛紛表示,以後除了做好安全預防工作,也知道了該如何更科學地處理孩子的意外傷害,真是一次受益非淺的學習啊!

Ⅵ 學前教育本科 簡述在骨折急救時應遵循哪幾個原則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閉合性骨折指皮膚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應盡量減少患處的活動,轉送時盡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後急救的5個原則。

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鍾應放鬆1次(每次30至60秒鍾),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院救治。

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紮傷口,以防傷口繼續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污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

簡單固定

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於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

Ⅶ 幼兒園常見及突發性事故及急救技能小結

一、碰傷。 基於孩子的身體發育特點,碰傷多數都是頭部。2—4 歲孩子頭顱占整個身體比重的四分之 一,跌倒後頭先著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沒有破皮,可迅速採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繼續出血,以達到止血、消腫的目的。具體操作方法為:用保鮮袋、毛巾包上冰塊,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鍾。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創口並檢查傷口深度,一般淺表性破皮處理用生理鹽水清創,然後貼上創口貼,這樣,沒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後會因為驚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葯物刺激可免則免吧。" 二、跌傷。 這個要注意孩子創傷部位和孩子跌倒損傷後的反應,一般的小傷參照碰傷處理。如果發現孩子跌倒後,有一次性意識喪失,幾秒十幾秒後才有反應,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嘔吐、嗜睡等。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刻將孩子平送往醫院檢查處理,嚴重跌傷昏迷醒來後,觀察護理時應每隔一小時叫醒孩子一次或遵從醫囑。 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後,一般會身體某部位著地,並且不能立刻爬起來。老師要了解著地部位及當時詳情,不要牽拉或強行抱起孩子,讓他自己試著起來,並注意觀察受傷部位,如腿部、腳等部位發生骨折。 根據外傷暴力程度又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骨折。患兒受傷後未經急救包紮前不要輕易搬動肢體尤其是受傷的肢體,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損傷的血管或神經引起大出血。 對於閉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傷的部位再及時送到醫院處理。 對開放性骨折先在傷口處覆蓋消毒過的敷料或紗布包紮傷口止血後再送往醫院。 四、燙傷。 冬季孩子穿衣服較多,燙傷機會少一點,特別是廣東等華南地區,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燙傷。 (1.)開水提前灌入保溫桶內,夏季桶蓋不要蓋嚴,保持水溫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 (2.)夏季廚房燒的菜湯、稀飯、豆漿、牛奶燒開後應該在飲用前晾一會,再分發給各班。 (3.)各班老師保持進餐前孩子良好秩序,播放輕松音樂等待開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開飯時應事先把碗分發到桌子中間,然後分別將飯盛到碗內容量三分之 二,感覺溫度可以,再請孩子輕輕端在自己面前就餐。如果發生燙傷,不要驚慌,立即脫離燒燙傷源,立即用冷水浸沖局部降溫,隨即脫掉被熱源浸透的衣服,再用清潔紗布覆蓋傷面,以防污染。輕度燒(燙)傷用燒傷膏塗擦局部。燒(燙)傷面積較大,不要隨便塗葯,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床單、衣服包裹,送往醫院治療。 五、口腔、鼻腔、耳道、**異物處理。 (1.)口腔異物。由於孩子神經系統不盡完善,調解機制較差,如果沒有好的進餐習慣和秩序,吃飯講話、打鬧、不專心,容易將魚刺、雞骨等卡在咽部。發生這種情況後老師不要用土方法讓孩子吃口飯,或喝口醋等強行咽下,這樣會劃傷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師應詳細了解情況,讓孩子張開嘴仔細察看,或帶到保健室處理,用鑷子將卡在咽部的刺取出。 (2.)氣管異物。孩子有時會將比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著玩,一不留神或講話時突然卡到氣管里,這時,教師要迅速將孩子倒提起來,雙手提住孩子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嘔吐出來。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有時瞬間就會奪去孩子生命。應當邊救治邊請保健醫生,並及時送往醫院。 (3.)孩子有時也會模仿別人流鼻血塞棉球現象,將能夠填入的紙球、黃豆等物品塞進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親上廁所換衛生巾,她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大人越躲閃,她越好奇,也找塊紙模仿疊成一個小塊塞到屁股里。這樣的例子很多,發現後一定要請醫生及時處理,不可大意。 六、孩子走失。 孩子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因為到班上與老師小朋友交往中發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來園時沒有講好條件,送到班上後趁老師不注意,也會返回去找爸爸媽媽。或者在一日活動中某一時刻在院中玩耍,出於好奇從大門口溜走。要教育孩子懂得發生問題求助於老師解決,老師是孩子最信賴的人;牢記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名字;孩子無論在教室,還是在院中游戲,應該始終在老師的視線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師都應該及時清點人數,以便能及時發現問題。特別要強調的是外出散步參觀,要善於組織管理孩子,倆人手拉手排成隊,能力差的孩子要和班上能力發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發前講清楚紀律要求、教學目的要求。一般 40 個孩子 2----3 名老師帶隊才能離開幼兒園。外出參觀、散步觀察前,教師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環境,周圍的建築環境,設計好路線,然後才能組織孩子外出,一個老師在最前面,一個老師善後,步伐不能太快,壓住排頭的速度,並隨時清點人數。老師引導孩子觀察時要隨時掌握孩子的興趣反應等。安排外出參觀安全第 一,不可掉以輕心。 七、服錯葯。 應立即催吐,方法有立即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湯或豆漿之類的東西,初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在送醫院的同時要將誤服葯的葯瓶帶上,供醫生搶救用葯參考。 八、觸電應急。 處理方法:發生觸電後,立即使患兒脫離電源,關閉電門或用干木棒等非導電物將肢體與電源接觸分開。要分秒必爭,電流通過人體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如果兒童倒在電線上或手拉著電線,一時無法找到電源開關,可用木板、凳子拉開電源或用繩子、衣服擰成帶子,套在兒童的身上拉離電源,立即檢查患兒呼吸、心跳,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九、鼻出血。 原因:由於幼兒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豐富,易擴張若受外傷或常挖鼻孔、打噴嚏,天氣乾燥時都可致使鼻血管破裂而易出血。 處理方法: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側鼻出血時用食指和拇指兩個手指捏緊幼兒鼻的兩側鼻翼讓孩子用口呼吸,按壓2-5分鍾後即可止血,然後用干凈的毛巾幫其清洗干凈。對經常鼻出血的孩子讓家長在孩子易出血的那個鼻孔擦些紅黴素眼葯膏同時不斷提醒幼兒不要挖鼻孔。

Ⅷ 骨折急救處理的方法有什麼

(1)判斷骨折:首先要考慮傷者受傷的原因,如果是車禍傷、高處墜落傷,機器的絞傷等原因時,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傷者的情況,如傷肢出現反常的活動,腫痛明顯,則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在判斷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下,應按骨折來處理。
(2)封閉傷口:對骨折伴有傷口的病人,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干凈的布片、衣物覆蓋傷口,再用布帶包紮,包紮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過緊時會導致傷肢的缺血壞死。過松時起不到包紮作用,同時也起不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給予註明,並在後送時向醫生交待清楚。
(3)止血:方法有:用手壓迫止血:如出血量較大,應以手將出血處的上端壓在鄰近的骨突或骨幹上。用清潔的紗布、布片壓迫止血,再以寬的布帶纏繞固定,要適當用力但又不能過緊。不要用電線、鐵絲等直徑細的物品止血。如有止血帶,可用止血帶止血。如無止血帶可用布帶。上肢出血時,止血帶應放在上臂的中上段,不可放在下1/3或肘窩處。以防損傷神經。
下肢止血時,止血帶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3、膝部或腿上段。傷止血帶時,要放置襯墊。上止血帶的時間上肢不超過1小時,下肢不超過1個半小時。
(4)臨時固定:傷肢的位置:盡可能保持傷肢於傷後位置,不要任意牽拉或搬運病人。固定器材的選擇:最好用夾板固定,如無夾板可就地取材。在山區可用木棍、樹枝,在工廠可用紙板或機器的桿柄,在戰地可用槍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軀體上,下肢可利用對側固定。手指可與鄰指固定。

Ⅸ 骨折後如何正確急救

骨折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磕磕撞撞的,難免會很容易受傷。骨折大多都是由於身體遭受到暴力引起的。我們身體的骨頭就好比一根根棍子,當骨骼所承受的力量超過最大強度時,骨頭就會像棍子般斷開。 下面給大家講講骨折時急救不當的急救有什麼危害,以及如何正確的採取骨折急救措施。

對於大出血、有生命危險的患者,應第一時間撥打120,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如果是上肢出現骨折,則可在不影響走路的情況下,坐車及時到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是下肢骨折的患者,搬運前需確認傷者的情況,避免搬動或是挪動患者,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最好用擔架運送。

閱讀全文

與幼兒骨折急救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原理16版 瀏覽:910
愛心企業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14
幼兒大班大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93
關於服裝品牌的微信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767
銷售開業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300
趣味游戲促銷活動 瀏覽:931
兒童餐會策劃方案 瀏覽:486
網路營銷的最基本職能 瀏覽:88
電子商務銷售方式 瀏覽:993
杭州雅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36
社區活動方案策劃書旅遊 瀏覽:854
桑拿室營銷方案 瀏覽:367
市場營銷考研能考什麼專業 瀏覽:496
秋秋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1
檔案員培訓方案 瀏覽:435
2016國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8
培訓中心暑期招生方案 瀏覽:372
公司員工生日會和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85
橄欖油營銷方案 瀏覽:873
東莞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