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培訓課程的設計開發
一、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策劃
一般來說,培訓機構會在不同的時期,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開設相應的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在進行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策劃時,應考慮以下方面。
(一)劃分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階段。
在一般情況下,可將其劃分為以下5個階段。
1.立項
培訓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和社會各類人員的需求,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和本機構發展的需要,提出設計和開發培訓課程的項目建議書。其主要內容應包括培訓課程的名稱、適合的人員、培訓的目標、市場的需要和發展前景、需要配置的資源等。項目建議書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2.制定培訓教學大綱
培訓機構應確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負責人,由其主持制定培訓課程的教學大綱。大綱主要內容應包括教學的目標、范圍、內容、學時、考核方法、需要配置的資源等,培訓教學大綱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3.編寫教材
由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負責人根據教學大綱組織教師或專家編寫有關教材,編寫的所有教材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4.試講
為保證課程設計滿足培訓輸入的要求,適用時可以請教師試講編寫的教材。通過試講發現問題,必要時更改教材,以完善課程設計的輸出文件。
5.首次開班
每開設一個新的課程,都涉及到首次開班。通過培訓課程的實際運行,培訓機構、教師、學員對輸出文件提出使用意見。經過收集、整理這些意見,培訓機構邀請專家對該課程進行確認。
二、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入、輸出
培訓機構應根據培訓課程的立項要求,由課程設計負責人提出總要求,並召集教師、專家進行討論,確定課程設計的輸入內容。課程設計的輸入主要包括(不限於此)以下內容:課程的目標;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確定培訓對象的要求;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往辦學的經驗等。
根據不同的課程輸入內容,由課程設計負責人組織編寫課程設計任務書並進行評審,以保證其內容充分、適宜、完整、清楚,並適應培訓機構的教學條件。課程設計任務書可以作為課程設計和開發策劃的一部分。
輸出方式因課程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但必須滿足課程設計輸入的要求,並具有可驗證性。課程設計輸出文件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指導作用,發放前必須經過批准。
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文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大綱;課程表;學員手冊;教師手冊;練習題、小測驗和案例;模擬試卷;教學過程所需的儀器、設備和場地等輔助設施。
三、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評審、驗證、確認
1.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評審
培訓機構應根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計劃的安排,適時組織專家、教師、培訓課程設計開發人員,採用會議或會簽等形式對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輸出文件的一部分或幾部分進行系統的評審。
評審的目的是:保證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具有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及時識別設計和開發各階段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評審的內容因評審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對評審中產生的問題,培訓機構要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有效的措施,以滿足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要求。應保存評審的結果及採取措施的記錄。
2.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驗證
根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特點,培訓機構採取的驗證方式一般是:在設計輸出文件發布前,組織有資格的專家、教師對該文件進行研討或試講,也可以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觀摩教學並進行審批。
對驗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由責任部門採取措施,以滿足設計輸入的要求,並保存驗證的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如果設計和開發的培訓課程驗證合格,培訓機構可以按照教學過程策劃的結果組織招生,進行首次開班。
3.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確認
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確認,一般通過首次開班、現場觀摩教學、顧客反饋信息等方式實現。當確認的結果不能滿足規定的要求時,培訓機構應根據確認的意見採取有效的措施,並保存確認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
四、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更改
經確認後的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全部輸出文件應歸檔管理。當出現法律法規要求變化、顧客需求變化、教師在使用文件過程中發現不適用等情況時,培訓機構可以更改文件。
更改文件時,由責任部門提出申請並確定更改的方式。更改的方式可以是以下一種或幾種:組織有資格的專家、教師進行研討;試講或首次開班觀摩教學;領導批准等。更改課程時,需要評價更改對該課程的設計輸出文件和已提交課程培訓的影響。更改後,應由責任部門對更改的過程作出說明。更改評審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應予保存。
❷ 一個完整的培訓與開發包括哪些流程 分別簡述各個流程的內容及重要性
完整培訓開發有四個步驟及其重要性分別是:
1、培訓需求評估
培訓需求分析指規劃與設計培訓活動之前,由主管人員、工作人員等採取各種方法和技術,對各種組織及其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方面進行系統鑒別與分析,確定需要培訓及培訓內容的一種活動或過程。
2、培訓規劃制定
培訓規劃是指對企業組織內培訓的戰略規劃,企業培訓規劃必須密切結合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戰略,從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和開發戰略出發,考慮人才培養的超前性和培訓效果的不確定性,確定職工培訓的目標,選擇培訓內容、培訓方式。
3、培訓的實施
注意幾點:首先讓領導重視,之後要讓員工認同培訓其次做好外送培訓的組織工作還有培訓經費上的大力支持,到最後制定獎懲措施。
4、培訓效果評估
研究培訓方案是否達到培訓的目標,評價培訓方案是否有價值,判斷培訓工作給企業帶來的全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培訓的重點是否和培訓的需要相一致。
(2)培訓課程開發的依據擴展閱讀:
培訓與開發的基本原則
培訓開發工作的實施,應當從企業戰略的高度出發來進行,決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就培訓開發來談培訓開發,這也是很多企業在進行培訓開發時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
服務企業的戰略,就要求培訓開發不僅要關注眼前的問題,更要立足長遠的發展,從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進行培訓開發,這樣才能保證培訓開發工作的積極主動。
在培訓之前為受訓人員設置明確的目標,不僅有助於在培訓結束之後進行培訓效果的衡量,而且更有助於提高培訓的效果,使受訓人員可以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具有明確的方向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壓力。
為了使培訓目標更有指導意義,目標的設置應當明確、適度,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要與每個人的具體工作相聯系,使受訓人員感受到培訓的目標來自於工作但又高於工作。
❸ 國家職業標准包含哪些內容
國家職業標准包括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方面內容,對各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知識水平作了明確規定。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在職業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職業活動內容,對從業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提出的綜合性水平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人社部根據這一規定,牽頭組織開發國家職業技能標准。
(3)培訓課程開發的依據擴展閱讀:
設立流程
每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均須經過立項、開發、審定、頒布共4個階段13個環節的工作流程,其中僅審定階段就包括預審、初審、徵求意見、修改、終審等5個環節,以確保標准編制質量。
目前,除中式烹調師等2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外,另有25個標准也完成了立項、開發、審定工作,擬由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頒布。上述標准頒布之日起,原相應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同時廢止。
❹ 關於企業管理培訓課程開發,該怎麼進行
企業培訓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解決一個復雜問題,如果是用一個復雜的方法去解決,或者是引入另外一個復雜問題,就會把事情搞得更復雜。
我們希望把學習設計做到簡單、規范和一致,因此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表單,甚至將主要的表單做成一張沙盤,讓表單運用更加顯性直觀、容易操作,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
五、培訓情況把握
在培訓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整個培訓的情況進行把握,包括員工的反饋及結果的測評,通過一系列的反饋,才能夠更好地做好整個培訓計劃的調整。
六、制定培訓目標
在一個培訓計劃落地實施後,對於整體的培訓目標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這樣才能夠在接下來的計劃實施過程中,找到更加准確的培訓方式去實現這個目標。
❺ 如何開發企業培訓課程
開發企業培訓課程,根據中國培訓網的課程開發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課程設計上首先要保持內容和設計上的科學性,也就是內容要真實,體系要嚴謹,甚至包括到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進行認真的修改。不要在PPT裡面出現大幅的文字。因為我們讀者一般不喜歡閱讀大幅的文字,最好簡潔的表達,如果要用大幅的文字,最好放在備注裡面比較好。另外,要注意語言和事件的邏輯關系的關聯。對於一些關於程序性的流程文字,最好設置成流程。
其次,要注意課程設計和內容的新穎性。如果培訓師在課程內容和形式上不進行更新,到最後知識體系就很難適合學員的需要,到最後可能培訓師的職業生涯就此結束。隨時觀察身邊發生的事物。注意對客戶提出的需求進行分析進行調查,做到課程的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最後,要注意課程設計的互動性。老師和學員之間最起碼要在15分鍾最有要有一個互動。根據有關機構調查發現,成年人學習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鍾左右為一個周期。只有採用互動,增強老師授課的信息在此呈現,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加以應用,可以採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辦法,有條件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圓桌會議進行討論。另外,課程設計應有課程大綱,課程練習,課程教學手冊和學員學習手冊。但是目前大部分培訓師很少有教學手冊。對於新開發的課程一定要試講,要讓那些非專業的人也能聽懂,做到簡潔、易懂。
❻ 如何實施有效的員工培訓與開發
要使企業的培訓投入取得實在的效果,必須要求培訓圍繞企業的價值創造進行組織,注意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正確認知培訓的價值•系統地建設培訓體系•科學地組織培訓活動
一、正確認知培訓的價值
企業培訓一般涉及四部分內容,第一是對思想觀念的培訓;第二是對技能方法的培訓;第三是對游戲規則的培訓;第四是經營事實的培訓。培訓是否有價值,具有什麼價值,以及如何兌現價值,都需從這四方面入手。
1、培訓的第一種價值:統一或改造企業全體員工的思想觀念,激發員工的人生鬥志和榮譽感。企業要形成凝聚力和合力,必須要藉助思想觀念這樣的武器,將企業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反復的溝通培訓,灌輸給員工,使之影響員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至少影響、支配員工在工作期間商業行為的表現,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工作潛力。
2、培訓的第二種價值:培養、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技能,改善員工績效,滿足員工追求進取的心理。企業不僅僅要員工「主觀上」想做好工作,而且還要使其「客觀上」能做好工作,具備做好工作的條件。企業需要在員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培訓上下功夫,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
3、培訓的第三種價值:清楚明白地通告企業經營管理中約定的種種游戲規則,降低內部信息不完整導致的管理成本。一般而言,每個企業在如何看待並處理與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和社會機構等方面的關系問題上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則,而對員工的承諾或要求也是如此,培訓的作用就在於清楚、及時、有效地溝通、通告,確保員工不會因這方面的信息不清楚而影響工作。
4、培訓的第四種價值:統一、通告對企業戰略環境、戰略態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諸多經營事實的認識和看法。這樣的培訓,其作用在於保證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夠被企業員工、特別是中高層員工所理解,從而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
綜上所述,培訓的第一、二種價值在於「調動熱情、提高績效」;第三種價值在於「減少誤會、降低成本」;第四種價值則在於「理解決策、保障執行」。
二、系統地建設培訓體系
為使上述四種價值能夠得到兌現,培訓工作必須有準備、系統地展開,應該建立企業培訓體系來加以管理。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奠定培訓體系的基石,建立系統的培訓講義和實效的培訓課程體系;第二、制訂專門的培訓管理辦法,對工作流程和標准做明確規定;第三、設定專門的崗位,進行培訓講義的更新、培訓課程的開發、培訓活動的組織。
1、培訓講義和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培訓講義和培訓課程是企業所有工作的起點,也是所有工作的終點。員工的入職上崗、晉升重用、彌補差距等等都是通過培訓活動得以啟動;而企業的戰略變革、管理整頓、業務擴張、流程重組等等無不是通過培訓活動進行思想動員和信息傳遞。一個有價值的培訓講義和課程體系應該能濃縮企業經營管理的所有精華,從理論上構建一個「影子企業」,全面描述企業的經營假設和商業計劃,講述企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企業的游戲規則顯性化和明確化,激發員工的鬥志和熱情,而且提供大量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支持。培訓講義和課程應該能對企業員工的工作開展提供切實的指導,其內容應隨著企業業務發展、戰略調整或組織變革不斷更新。
從培訓的價值來看,培訓講義主要側重於第3、4種價值,多是在企業內部完成,部分藉助外力;培訓課程的開發主要側重於第1、2種價值,多是在企業外部取得,部分藉助內力。
作為培訓體系的基石,培訓講義和課程的內容必須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它必須是真誠的,是企業願意告訴員工,並且確實說到做到的一些信息(游戲規則、經營事實);第二、它必須是針對性的,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確實需要的技能、方法(工作技能);第三、它必須是有號召力的,符合時代、社會要求的,擁有廣泛群眾基礎(思想觀念)。
2、制訂培訓管理制度。如果把培訓講義和課程比作培訓體系的基石,培訓管理制度就是培訓體現的「脊柱」。
只有通過培訓管理制度的明確、合理規定,才能保障培訓活動對企業的價值。培訓管理制度規范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對培訓講義和課程開發內容更新的規范。培訓制度必須對核心內容——講義和課程的更新做出硬性規定,否則培訓的價值將失去依憑。
(2)對受訓人和企業之間利益關系的規范。培訓制度還必須合理平衡受訓人和企業之間的利息關系,根據員工對培訓價值分享程度大小,制訂相應服務期規定和補償條款,保障企業培訓投入的回報。
(3)對培訓活動結果的評價管理。如果不能對培訓的結果進行及時、客觀的評價,培訓對企業是否有價值的判斷將沒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培訓管理制度應包括兩個方面——明確評價程序,明確評價方法。
3、設立專崗負責培訓。學歌咨詢認為,只有在明確的任務,相應的制度和方法的前提下,配備專門的人員負責培訓工作,才能使企業有關培訓的種種設計不致落空。只有將培訓講義和課程的「推銷」和「反饋評價」作為專門人員的考核指標,培訓體系才算真正建立起來。
三、科學地組織培訓活動
要讓培訓體系正常運轉,兌現培訓對企業的價值,對培訓活動進行科學地組織十分必要。
所謂科學的組織培訓活動,不外乎三點,第一、培訓活動需要計劃和預算保障;第二、培訓活動需要調研和預先准備;第三、培訓活動需要有評價和經驗總結。
1、計劃和預算保障。企業的培訓工作從屬於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而人力資源戰略作為職能保障戰略又取決於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和業務戰略。培訓工作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必須在一年之初進行全面的計劃,制訂培訓活動應該實現的目標,確定相應的預算額度。
2、調研和預先准備。無論是具體的培訓活動,還是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培訓計劃,都應事先做內部需求調研,進行大量培訓准備工作,進行培訓內容的預熱,以准備過程實現培訓內容、觀念的部分灌輸。
3、評價和經驗總結。培訓活動必須涉及效果評價和經驗總結,形成一個持續改進的閉環,可能涉及到的改進包括: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和培訓場所。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訓內容的更新,只有培訓內容根據企業發展日益更新,才能保證培訓對員工的工作確有影響,對企業確有價值!
❼ 一個完整的培訓課程開發都包括哪些步驟
一、明確課程目的
進行課程開發的目的是說明員工為什麼要進行培訓。因為只有明確培訓課程的目的,才能確定課程的目標、范圍、對象和內容。
二、進行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課程設計者開發培訓課程的第一步。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以滿足組織和組織成員的需要為出發點,從組織環境、個人和職務各個層面上進行調也和分析,從而判斷組織和個人是否存在培訓需求以及存在哪些培訓需求。
三,確定培訓課程目標
培訓課程的目標是說明員工培訓應達到的標准。它根據培訓的目的,結合上述需求分析的情況,形成培訓課程目標。
四、進行課程整體設計
課程整體設計是針對某一專題或某一類人的培訓需求所開發的課程架構。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任務包括確定費用、劃分課程單元、安排課程進度以及選定培訓場所等。
五,進行課程設計
在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具體確定每一單元的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和授課材料的過程。
課程單元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培訓效果的好壞和學員對課程的評估。在培訓開展過程中,作為相對獨立的課程單元不應在時間上被分割開。
六、階段性評價與修訂
在完成課程的單元設計後,需要對需求分析、課程目標、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進行階段性評價和修訂,以便為課程培訓的實施奠定基礎。
七、實施培訓課程
即使設計了好的培訓課程,也並不意味著培訓就能成功。如果在培訓實施階段缺乏適當的准備工作,也是難以達成培訓目標的。實施的准備工作主要包括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場所的選定、培訓技巧的利用以及適當地進行課程式控制制等方面。
在實施培訓過程中,掌握必要的培洲技巧有利於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進行課程總體評價(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課程評估是在課程實施完畢斤對課程全過程進行的總結和判斷,重點在於確定培訓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以及受訓學員對培訓效果的滿意程度。
❽ 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為什麼
設置培訓課程應體現以下基本原則:
1.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企業和學員的需求。培訓課程首先要滿足企業和學員的需求,這是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依據。培訓課程設計不同於學校課程設計,它要把學員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據,也就是以學員的需要、興趣、能力以及過去的經驗作為課程要素決策的基礎。
2.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成人學員的認知規律。企業培訓課程的對象都是成人,因此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模式與方法的選擇、教師的配備、教材的准備等方面都要以成人學習的特點為出發點,形成學員的合作學習方式。例如,成人學習目的性非常明確,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補充某一類型的知識,以滿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培訓課程就應該目標明確,實用性強。
3.培訓課程的設置應體現企業培訓功能的基本目標,進行人力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