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考住院醫生規培的題型及內容是什麼
考各類住院醫生規培的題型為選擇題。
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考試分為臨床、公共衛生、口腔、中醫四個類別。考生應根據現從事專業報考相應的類別,中西醫結合醫師可參加「臨床」或「中醫」類別考試。考試內容及科目為以下幾點:
一、臨床住院醫師。
1、基礎知識(綜合):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葯理學、醫學統計學。
2、專業知識(綜合):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傳染病學、麻醉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神經精神病學、口腔科學等。
二、口腔住院醫師。
筆試考基礎知識(綜合)和專業知識(綜合)。
1、口腔基礎知識(綜合):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預防學。
2、口腔專業知識(綜合):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粘膜病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兒童口腔病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
三、公共衛生醫師。
1、基礎知識(綜合):衛生化學、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
2、專業知識(綜合):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童少年衛生學。
四、中醫住院醫師。
筆試考中醫基礎知識(綜合)和中醫專業知識(綜合)。
1、中醫基礎知識(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葯方劑學、中醫文獻檢索。
2、中醫專業知識(綜合):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推拿科學、中醫皮膚科學、中醫肛腸科學、中醫骨傷科學
B. 跪求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法律法規與衛生知識培訓考試試卷答案
2016年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法律法規與衛生知識培訓考試試卷答案
一、單回項選擇題
1.B。答2.A。3.D。4.A。5.B。6A。7.D。8.C。9.D。10.D。11.D。12.D。13.B。14.C。15.C。16.A。17.B。18.D。19.B。20.D。21.A。22.A。23.B。24.A。25.C。26.C。27.D。28.C。29.B。30.C。
二、判斷題
1.對。2錯。3.對。4.錯。5.錯。6.對。7.對。8.錯。9.對。10.錯。11.對。12.錯。13.錯。14.對。15.錯。16.錯。17.對。18.對。19.錯。20.錯。
三、填空題
1.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
2.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3.一年、從業健康證
4.衛生管理制度、衛生管理檔案
- [ ] 5.病毒性肝炎、化膿性或者滲出性
C. 院感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8號,2006.7.6發布,2006.9.1起實施
1、《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對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有何要求?(全員知曉)
⑴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⑵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
⑶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當由哪些人員組成?(委員會成員熟記)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主任委員由醫院院長或者主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擔任。
3、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什麼?(科主任熟記)
⑴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准,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准並監督實施;
⑵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准、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⑶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⑷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⑸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以及出現不明原因的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⑹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⑺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葯現狀,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指導意見。
⑻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4、醫院感染的報告制度有哪些?(全員熟記)
⑴散發醫院感染病例診斷後在24小時內報告院感科,出現暴發流行趨勢應及時報告院感科。
⑵發現以下情形時,應當於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1 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
②3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
⑶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按照要求,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1 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
2 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醫院感染。
二、《醫院感染診斷標准(試行)》
衛醫發【2001】號,2001.1.2發布並實施
5、什麼是醫院感染?(全員熟記)
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6、哪些情況屬於醫院感染?(醫生熟記、護士知曉)
⑴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規定入院48小時候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
⑵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⑶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血症遷徙灶),或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⑷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後獲得的感染。
⑸由於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6 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
7、哪些情況不屬於醫院感染?(醫生熟記、護士知曉)
⑴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症表
⑵由於創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症表現。
⑶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後48小時內發病)的感染,如單純皰疹、弓形體病、水痘等。
⑷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內急性發作。
三、《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 (全員熟記)
衛醫政發【2009】73號,2009.7.20發布,2009.12.1實施
8、什麼是醫院感染暴發?(全員熟記)
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9、什麼是疑似醫院感染暴發?(全員熟記)
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出現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
10、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該如何處置?(全員熟記)
⑴醫院發生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或者醫院感染暴發,應當及時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⑵醫院發生疑似或者確認醫院感染暴發時,應當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環境衛生學監測以及有關的標本採集、病原學檢查等工作。
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
四、《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全員熟記)
WS/T311-2009,2009-04-01,2009-12-01實施
11、 如何對不同傳播途徑的疾病進行隔離與預防?
⑴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應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接觸傳播、飛
沫傳播、空氣傳播和其他途徑的傳播),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隔離與預防措施。
⑵一種疾病可能有多種傳播途徑時,應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採取相應傳播途徑的隔離與預防。
3 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並限制人員的出入。
4 傳染病患者或可疑傳染病患者應安置在單人隔離房間。
5 受條件限制的醫院,同種病原體感染的患者可安置於一室。
6 建築布局符合相關規定。
12、隔離標志有哪些?
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粉色為飛沫傳播的隔離,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
13、普通病區的隔離要求有哪些?
⑴感染性疾病患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⑵受條件限制的醫院,同種感染性疾病、同種病原體感染患者可安置於一室,病床間距宜大於0.8 m。
4 病情較重的患者宜單人間安置。
⑷病室床位數單排不應超過3床,雙排不應超過6床。
14、常見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的隔離措施有哪些?
常見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的隔離措施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耐萬古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
其他多重耐葯菌
患者安置
單間或同種病原同室隔離
單間隔離
單間或同種病原同室隔離
人員限制
限制,減少人員出入
嚴格限制,醫護人員相對固定,專人診療護理
限制,減少人員出入
手部衛生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眼、口、鼻防護
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進入病室戴口罩,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隔離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
應穿一次性隔離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
儀器設備
用後應清潔、消毒和/或滅菌
專用,用後應清洗滅菌
用後應清潔、消毒和/或滅菌
物體表面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專用,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終末消毒
床單位清潔消毒
終末消毒
床單位清潔消毒
標本運送
密閉容器運送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外包裝污染時加套袋
密閉容器運送
生活物品
無特殊處理
清潔、消毒後,方可帶出污染環境
無特殊處理
醫療廢物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雙層污物袋,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離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連續兩次培養陰性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全員熟記)
WS/T311-2009,2009-04-01發布,2009-12-01實施
15、什麼叫手衛生?
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洗手: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衛生手消毒: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
16、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是什麼?
⑴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 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7、哪些情況下,醫務人員應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⑴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⑵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
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 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 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之後
6 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18、醫務人員在哪些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⑴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⑵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全員知曉)
衛通【2009】4號,2009.3.2發布2009.9.1實施
19、什麼是標准預防?
是指認為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液污染,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20、標准預防防護措施有哪些?
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七、《關於加強多重耐葯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
衛辦醫發【2008】130,2008.8.27發布並實施
21、多重耐葯菌定義?衛生部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對哪些耐葯菌加強目標性監測?(醫生熟記)
是指有多重耐葯性的病原菌,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黴素、B-內醯胺類)或三類以上抗菌葯物同時耐葯,而不是同一類三種。。
加強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s)細菌、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葯物腸桿菌科細菌(CRE)(如產Ⅰ型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NDM-1]或產碳青黴烯酶[KPC]的腸桿菌科細菌)、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葯物鮑曼不動桿菌等實施目標性監測。
22、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葯菌傳播的措施有哪些?(全員熟記)
⑴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⑵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必須進行接觸隔離,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不能將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⑶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⑷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管理。衛生潔具、醫療護理物品單獨使用;⑸加強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⑹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八、《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
衛醫發【2004】108號,2004.4.6發布,2004.6.1實施
23、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分幾級?(全員知曉)
分為三級,分別為:一級暴露、二級暴露、三級暴露
24、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如何處理?(全員熟記)
發生職業暴露後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
立
即
處
理
暴
露
部
位
完整皮膚
用肥皂水或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
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反復沖洗干凈
粘膜損傷
75%酒精或者0.5%碘伏消毒
皮膚刺傷
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動水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報告科室負責人,24小時內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填寫職業暴露登記表
根據暴露源性質進行預防用葯和血清學追蹤
九、《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全員知曉)
國務院第380號國務院令,2003.6.26發布實施
25、什麼是醫療廢物?
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包括使用後醫療用品(如注射器、輸液管、棉簽、敷料、棉球、紗布、手套等)、使用後一次性醫療器械、各種傳染病人用品等。
26、醫療機構是是否需要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
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27、醫療廢物在運送過程中應注意哪些?
⑴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⑵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儲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⑶禁止郵寄醫療廢物。
⑷禁止通過鐵路、航空運輸醫療廢物。
1 禁止將醫療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
⑹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體上運輸醫療廢物。
⑺有陸路通道的、禁止通過水路運輸醫療廢物;沒有陸路通道必需經水路運輸醫療廢物的,應當經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應採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後,方可通過水路運輸。
28、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有何要求?
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
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十、《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全員知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6號),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
29、醫療垃圾分哪幾類?
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學性垃圾、損傷性垃圾、葯物性垃圾。
30、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多少時應進行封口?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 /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31、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該如何處理呢?
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加一層包裝。
32、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報告時限是多少?
在48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應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應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3、醫療垃圾流失該如何處理?
⑴確定流失、泄露、擴散的醫療垃圾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⑵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⑶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⑷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⑸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⑹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工作。
處理工作結束後,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十一、《關於明確醫療廢物分類有關問題的通知》(全員知曉)
(衛辦醫發[2005]292號),2005年12月28日實施
34、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是否屬於醫療廢物?
根據衛生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下發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規定,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論是否剪除針頭,是否被病人體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屬於醫療廢物,均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管理。
35、使用後的輸液瓶是否屬於醫療廢物?
使用後的各種玻璃(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屬於醫療廢物,不必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但這類廢物回收利用時不能用於原用途,用於其他用途時應符合不危害人體健康的原則。
十二、衛生部關於產婦分娩後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產科、病房手術室、總務科人員知曉)
衛政法發[2005]123號
36、產婦分娩後胎盤如何處理?
產婦分娩後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可以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如果胎盤可能造成傳染病傳播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訴產婦,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消毒處理,並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D. 醫院法律法規考試試題和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寫於每題題號左側。每題2分。
1.《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報上一級政府決定採取必要的緊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D)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B.停工、停業、停課
C.封閉被傳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許離開自家家門
2.《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職責(C)
A.對傳染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B.按照專業分工承擔責任范圍內:的傳染病監測管理工作
C.承擔責任范圍內的傳染病防治管理任務
D.領導所轄區域傳染病防治工作
3.《執業醫師法》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履行的義務之一是 (D)
A.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B.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C.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D.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4.醫療機構在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中對非衛生技術人員 (C)
A.可以使用
B.盡量不用
C.不得使用
D.在次要的科室可以使用
5.醫療機構對限於設備或者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依法採取的措施是 (B)
A.立即搶救
B.及時轉診
C.繼續觀察
D.提請上級醫院派人會診
6.下列屬於《母嬰保健法》規定可以申請醫學技術鑒定的是 (C)
A.對婚前醫學檢查結果有異議的
B.對婚前衛生咨詢有異議的
C.對孕產期保健服務有異議的
D.對醫學指導意見有異議的
7.醫療機構在葯品購銷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A)
A.罰款
B.吊銷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
C.民事賠償
D.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
8.某縣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醫師胡某,違反母嬰保健法規定,出具有關虛假醫學證明而且情節嚴重。該縣衛生局應依法給予胡某的處理是 (C)
A.罰款
B.警告
C.取消執業資格
D.降職降薪
9.按照《母嬰保健法》規定,必須經本人同意並簽字,本人無行為能力的,應當經其監護人同意並簽字的手術或治療項目是(C)
A.產前檢查、產前診斷
B.產前檢查、終止妊娠
C.終止妊娠、結扎
D.產前診斷、終止妊娠
10.醫療機構施行特殊治療,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系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 (D)
A.病房負責人同意後實施
B.科室負責人同意後實施
C.科室全體醫師討論通過後實施
D.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批准後實施
11.醫療事故鑒定辦法由哪個部門制定 (A)
A.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B.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C.市級衛生行政部門
D.高級人民法院
12.對傳染病人的控制,正確的是 (C)
A.對乙、丙類傳染病病人予以隔離治療
B.對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應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癒前不準去公共浴室、理發店等公共場所
D.對甲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限制活動范圍
13.在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中,國家實行的制度是 (B)
A.預防保健制度
B.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
C.愛國衛生運動
D.有計劃的衛生防疫
14.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葯品不包括(C)
A.麻醉葯品
B.精神葯品
C.進口葯品
D.醫療用毒性葯
15.醫療事故是指 (C)
A.雖有診療護理錯誤,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
B.由於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C.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
D.發生難以避免的並發症的
16.生育過嚴重缺陷患兒的婦女再次妊娠前,夫妻雙方應到以下哪一部門接受醫學檢查 (A)
A.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
B.省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
C.當地衛生所
D.縣級以上衛生防疫機構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施行日期是 (B)
A.1999年10月1日
B.1998年10月1日
C.1997年12月29日
D.1998年12月29日
18.對醫療機構的執業要求規定,醫療機構必須將以下項目懸掛於明顯處,除了(B)
A.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B.診療醫生
C.診療科目
D.收費標准
19.下列哪種人群不能注冊執業護士(D)
A.無完全民事能力者
B.色盲
C.違反護士管理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的
D.以上都是
20.醫師經執業注冊後 (C)
A.只准從事醫療業務
B.只准從事預防業務
C.可以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D.可以重新申請醫師執業注冊
21.對定期考核不合格的醫師,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D)
A.允許申請注冊
B.重新注冊登記
C.試用半年
D.允許繼續執業
22.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 (D)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3.醫療機構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書》 (A)
A.只做是否死亡的診斷
B.只做死亡原因的診斷
C.可同時做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診斷
D.既不能做是否死亡的診斷也不能做死亡原因的診斷
24.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查病人或親自接產,醫療機構不得出具以下證明文件,除了 (D)
A.疾病診斷書
B.死產證明書
C.死亡證明書
D.醫療糾紛分析證言
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國務院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B.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C.甲類傳染病的病種只能由WHO決定
D.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減少乙、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公布
26.《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那些人員凡因玩忽職守,造成傳染病傳播或流行的,要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
A.從事傳染病工作的醫療保健人員
B.從事傳染病工作的衛生防疫人員和監督管理人員
C.政府有關主管人員
D.以上都是
27.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發現甲類、乙類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疑似傳染病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C)
A.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疫情
B.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疫情
C.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
D.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疫情
28.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什麼 (B)
A.疾病與血型的關系
B.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性
C.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症狀
D.血液的採集與保存
29.某鄉衛生院醫生甲在實行闌尾手術時,誤將結腸切斷,因條件差,急將患者送往縣醫院。因延誤了時機,縣醫院醫生乙在助手配合下,也沒處理好,最終造成永久造瘺,該結果是 (B)
A.醫生甲的醫療差錯
B.醫生甲的醫療事故
C.醫生乙的醫療差錯
D.醫生乙的醫療事故
30.根據《葯品管理法》規定按假葯論處的下列葯品中不包括 (D)
A.變質的
B.被污染的
C.所標明的適應證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D.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31.護士注冊的條件包括 (D)
A.專業條件
B.身體條件
C.品行條件
D.以上都是
32.患者要求術前自身貯血和術野自身血回輸時,輸血科醫生的職責是 (A)
A.采血和貯血
B.輸血
C.向患者說明輸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D.填寫《輸血治療同意書》
33.親友互助獻血,在輸血科填寫登記表後應如何 (C)
A.護士負責采血
B.輸血科負責采血和貯血
C.到血站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采血點無償獻血
D.經治醫師負責采血和貯血
34.因醫療事故賠償被撫養人生活費時,正確的是 (A)
A.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歲
B.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30年
C.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20年
D.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0年
35.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不包括 (D)
A.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當時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本醫療單位的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隨即向本醫療單位負責人報告
B.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
C.醫療單位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應立即進行調查、處理,並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D.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都必須進行屍檢。應在患者死亡24小時以內進行。
36.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後由誰核准簽字 (A)
A.主治醫師
B.其他醫生
C.院長
D.護士長
37.醫療機構改變名稱、場所時應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 (B)
A.職業登記
B.變更登記
C.注銷登記
D.重新登記
38.以下情形中不予醫師執業注冊的是 (B)
A.受過刑事處罰的
B.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三年的
C.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D.受過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39.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暫停執業活動,暫停期限為 (C)
A.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40.必須由病人及其家屬或者關系人簽字同意的診療行為包括 (A)
A.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B.除門診手術以外的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C.除表皮手術以外的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
D.手術、創傷性檢查、實驗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