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中醫葯健康管理培訓計劃

中醫葯健康管理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2-06-21 04:46:58

㈠ 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內容有哪些

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內容有:中醫技術類:中醫特色調理師,中醫養生保健師,中醫推拿按摩師,中醫經絡調理師,中醫心身健康調理師,中醫生殖健康咨詢師,中醫排毒排瘀師,中醫養生美容師。

健康營養類:輕醫美皮膚管理師,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康復理療師,小兒推拿師,保健按摩師,視力保健師,養老護理師。

1,全國中醫葯人才培養綜合服務平台,是國內專業從事職業培訓,研究,推廣,開發為一體,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項目的系統培訓服務平台。

2,平台自建立以來,藉助自身多年的職業培訓實踐經驗,緊緊圍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研發、技術平台搭建和市場模式創新,依託權威的人才培養和研究機構先進成果,同時在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當代中醫葯發展研究中心等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指導下。

3,先後在全國開展了包括中醫葯技術,健康營養類,心理服務類,家政服務類,企業管理類等項目在內的各類專業技能培訓項目運營推廣,人才培養服務,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專業人才,推動了國家相關人才培養戰略。

4,中醫葯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培訓項目項目優勢:立體化全方位服務體系,中醫葯領域師資專家委員會,國內頂級互聯網智慧教學網路平台,線上人才專業技術技能檢測雲平台,遍布全國的渠道行業資源,中醫葯領域多層次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醫葯領域技術技能人才資料庫,權威專業人才認證體系。

㈡ 健康管理師都培訓什麼內容

為什麼需要健康管理?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飲食,且三餐不規律,辦公室人群幾乎脫離運動,有的從上班坐到下班,除非去上廁所;更有甚者有病不求醫,就自己充當醫生開葯,因缺乏必要的專業醫生診治,一些病情被拖延,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些疾病則被葯物表面的作用掩蓋,最終釀成大病,另外,還有一些人由於輕視健康管理,缺乏個體健康調護,使身體有了很大的損傷。
現在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最重要的誘因。如何做到生活方式健康?現在開始就要對自己進行健康管理。如何做?
1、加強體育鍛煉
缺乏體育鍛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會導致身體素質差,極易造成疲勞、眩暈等現象。
2、主動體檢
很多人沒有認識到症狀不顯或只有輕微顯示並不意味著沒有病,相當一部分疾病一旦有症狀顯示時已經病入膏肓了。
3、飲食起居應有規律
有的人晚睡晚起,不吃早餐,造成營養分布不均,且易患膽道結石等病症,有的甚至不能保證睡眠時間,導致頭暈腦脹,神經衰弱。
4、不要久坐不動
長坐不動,不利於血液循環,會引發很多新陳代謝和心腦血管方面的病症,同時也是頸椎、腰椎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
5、有病要求醫
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體健康調護,不要自己充當醫生開葯。
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維護;幫助民眾從透支健康、對抗疾病的方式轉向呵護健康、預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培養和造就健康管理人才,我院推出健康管理師培訓課程

㈢ 中醫健康管理主要分為哪幾大方面希望得到幫助!

總的來說,中醫健康管理就是原有健康管理的補充,原有的健康管理雛形是美國從1929年開始的一項研究,至1978年美國密執安大學正式成立了第一個健康管理研究所,而後2000年左右進入國內,但是在進入國內的十多年中,發展並不那麼順利,年檢時間跨度大,信息採集誤差等,造成了現有健康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國中醫葯信息研究會健康管理與促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學志,於2015年8月在第二屆中國中醫葯信息大會上提出,健康管理應該加入中醫元素並且利用信息技術,才可以真正實現其應該達到的本質。而新時代的中醫健康管理,主要在於利用穿戴式設備以及家庭設備等,隨時隨地採集人體的生理數據,並實現實時分析,得出結果,並及時將信息傳輸給治未病科,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隨時、及時的對個人進行健康管理。這就是新的中醫健康管理,希望能幫助到你。

㈣ 中醫葯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知識有哪些

中醫葯特色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怎樣體現中醫特色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導, 情志指導, 飲食調護指導, 用葯護理指導, 康復護理, 專科護理
生活起居護理的基本原則
順應自然
平衡陰陽
起居有常
勞逸適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養
情志指導
七情內容 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 七情致病損傷五臟.
情志護理的基本原則
誠摯體貼,全面關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護
清凈養神,寧心寡慾
怡情暢志,樂觀愉快.
情志護理的基本方法
言語開導
清凈養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勝
順情解郁

飲食調護
飲食調護的基本原則
飲食有節、按時定量
調和四氣、謹和無味
飲食清淡、吃忌厚味
衛生清潔、習慣良好
辨證施食、相因相宜
辯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時施食
按食物性質分類 包括 熱性食物 溫性食物 寒性食物 涼性食物 平性食物 補益性食物 (清補類食物溫補類食物 平補類食物) 發散類食物
食物的性能
熱性食物 具有溫里祛寒、益火助陽的作用,適用於陰寒內盛的實寒證。如白酒、生薑、蔥、蒜、辣椒、花椒等。但熱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傷津,凡熱證及陰虛者應忌用。
涼性食物 具有清熱、養陰等作用,適用於發熱、痢疾、癰腫以及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里熱證。如李子、芒果、檸檬、梨等。涼性食物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損傷陽氣,故陽虛、脾氣虛弱患者應慎用。
補益性食物 具有益氣、養血、壯陽、滋陰的作用。根據其寒涼溫熱的不同,分為溫補、清補和平補三類。
清補類食物:清補類食物一般具有寒涼性質、有滋陰、清熱的作用。適用於陰虛證
或熱性病需要補養或調養者,寒證和素體陽虛者慎用或禁用。如鴨、鵝、甲魚、豆腐、蓮子、冰糖等。
溫補類食物:溫補類食物一般具有溫熱性質,有溫中、助陽、散寒的作用,適用於陽虛證,寒證或久病體弱,稟賦不足需進行補養和調護者,熱證和陰虛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圓等。發散性食物
發散類食物習慣上稱為「發物」 ,是中醫飲食調護中應十分重視的一類食物。發散類食物多腥、膻、葷、臊,食之易於動風生痰,發毒煮火助邪,誘發舊病尤其是皮膚病,或加重新病。比較典型的發物大部分海腥類。禽畜類中的豬頭、雞頭、公雞、狗肉、驢肉、各種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蔥、蒜、生薑、辣椒,蝦、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類分為 辛味食物 甘味食物 酸味食物 苦味食物 鹹味食物
補氣類:粳米、糯米、小米、黃豆、豆腐、牛肉、雞肉、兔肉、鵪鶉、雞蛋、鵪鶉蛋、土豆、胡蘿卜、大棗等,用於氣虛證。
補血類:豬肉、羊肉、豬肝、羊肝、牛肝、甲魚、海參、菠菜、胡蘿卜、黑木耳、桑椹等。用於血虛證。
滋陰類:雞蛋黃、鴨蛋黃、甲魚、烏賊、豬皮、鴨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銀耳等,用於陰虛證。
補陽類: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腎、豬腎、鴿蛋、鱔魚、蝦、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於陽虛證
辛溫解表類:生薑、大蔥、蒜等,用於風寒感冒。
辛涼解表類:楊桃、茶葉、豆豉等,用於風熱感冒。
清熱瀉火類:苦瓜、苦菜、蕨菜、蘆根、西瓜等,用於實熱證。
清熱燥濕類:茄子、蕎麥、馬齒莧等,用於濕熱病證。
清熱解毒類:綠豆、赤小豆、馬齒莧、苦瓜、薊菜、豆腐、豌豆等,用於熱毒證。
清熱解暑類:西瓜、綠豆、綠茶,用於暑熱證。
清熱利咽類:荸薺、羅漢果、青果、無花果等,用於內熱咽喉腫痛。
清熱涼血類:茄子、藕節、絲瓜、黑木耳等,用於血
通便類:香蕉、菠菜、竹筍、蜂蜜、黑桃仁、黑芝麻等,用於便秘證。
祛風濕類:薏仁、木瓜、櫻桃、鱔魚等,用於風濕證。
芳香化濕類:扁豆、蠶豆等,用於濕溫、暑濕、脾虛濕盛證。
利水類:玉米、玉米須、黑豆、綠豆赤小豆、冬瓜、冬瓜皮、白菜、鯉魚等,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淋病、痰飲等。
溫里類:乾薑、肉桂、花椒、茴香、胡椒、辣椒、羊肉等,用於寒證。
行氣類:香櫞、佛手、刀豆、玫瑰花等,用於氣滯證。
活血類:山楂、茄子、酒、醋等,用於血瘀證。
止血類:藕節、黑木耳等,用於出血等證。
化痰類:海藻、昆布、海帶、紫菜、蘿卜、橘絡、杏仁、生薑等,由於痰證。
止咳平喘類:杏仁、梨、枇杷、百合等,用於咳喘證。
安神類:蓮子、小麥、百合、龍眼肉、酸棗仁、豬心等,用於神經衰弱、失眠。

收澀類:烏梅、蓮子等,用於泄瀉、尿頻等滑脫不禁。
辨證施膳
根據中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虛證患者以其陰陽氣血不同之虛,分別給予滋陰、補陽、益氣、補血的食療食品治之;實證患者應根據不同實證的證候,給予各種不同的祛除實邪的食療食品,如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證,給予溫熱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熱性病證,給予寒涼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另外,在辨證施膳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個人的體質特點。例如形體肥胖之人多痰濕,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體消瘦之人多陰虛血虧津少,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品。春季萬物始動、陽氣發越,此時要少吃肥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應多食清淡之菜蔬、豆類及豆製品;夏季炎熱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綠豆、西瓜、鴨肉等;

用葯指導
給葯時間
1、一般葯,宜在進食後半小時服用;
2、急性病者可隨時多次給葯;
3、滋補葯、開胃葯,宜飯前服;
4、消食導滯葯,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葯,宜飯後服;
5、安神葯、潤腸通便葯,宜睡前服;
6、驅蟲、攻下、逐水葯,宜清晨空腹服;
7、調經葯,宜在行經前數日開始服用,來月經後停服;
8、解表發汗葯可隨時服用;
9、某些葯物的服用時間遵醫囑。
給葯方法
1、湯劑一般每日一劑,分2次服,上下午各一次;或遵醫囑服用;
2、急症、高熱、危重病人遵醫囑服用;
3、丸、片、散、膏、酒等中成葯按說明定時服用,一般每日2—3次;
4、一般中成葯宜用白開水送服;
5、祛寒葯可用姜湯送服,
6、祛風濕葯可用黃酒送服,以助葯力;
7、胖大海、番瀉葉等容易出味的葯物可用沸水浸泡後代茶飲;
8、嘔吐病人在服葯前,可先服少量薑汁或嚼少許生薑片或橘皮,以預防嘔吐;
9、病在口腔、咽喉者宜緩慢頻服或隨時含服;神昏病人可給予鼻飼。
服葯溫度
1、一般湯劑宜溫服,以免過冷過熱對胃腸道產生刺激;
2、寒證用熱葯宜熱服;
3、熱證用寒葯宜涼服;
4、一般理氣、活血化瘀、補益、發汗解表葯宜熱服;
5、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暑葯等宜涼服。
中葯內服法與護理
解表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溫服,服後加被並進熱飲,已達到發汗驅邪的目的,但發汗不宜太過,以免損傷正氣,傷耗陰液。
2、患者應避風寒,禁冷飲。
3、應慎用解熱鎮痛類西葯,以防汗出過多。
4、飲食宜清淡,忌酸性、生冷食品。
瀉下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空腹服用,因其易傷脾胃,停瀉即止,不宜再服。
2、單純為通便而服用潤下葯,應於睡前服用。
3、服瀉下葯後注意觀察大便的質、量、次數等變化,以免虛脫。
4、服葯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忌硬固、油膩、辛辣之品。可多食水果和蔬菜。
溫里葯的服法與護理
1、服葯期間宜保暖,防止風寒侵襲。
2、宜進溫熱飲食以加強葯效,忌食生冷寒涼之品。
3、溫里類葯多辛溫香燥,易傷津液,陰虛津虧者慎用
清熱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清熱類葯多屬苦寒,易傷陽氣,應中病即止,以免損傷脾胃。
2、清熱類葯宜飯後服用,服葯期間宜服清涼食品,忌辛辣油膩。
3、脾胃虛寒者及孕婦禁用或慎用。
理氣活血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理氣活血類葯多辛香燥烈,入葯以丸劑多見。
2、理氣活血類葯性多走竄通行,易於耗血、動血,虛症患者和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應慎用或禁用。
3、服葯期間忌生冷寒涼,脾胃虛弱者應注意飲食調護。
補益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補益類葯應於飯前空腹服用,以利葯物吸收。
2、補益類葯易使胃氣壅滯,而造成消化不良,故脾胃虛弱而食滯不化者慎用,或同時配用消導葯。
3、外感期間不宜使用補益類葯。
4、補益類葯需長期服用方能見效,應鼓勵病人堅持服葯。
5、服葯期間應忌油膩、辛辣、生冷及纖維素多而不易消化食品。
安神類葯的服法與護理
1、安神類葯應於睡前半個小時服用,患者的病室應保持安靜。
2、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做好精神護理,特別應使患者在睡前消除緊張、激動情緒,保持平常心態。
3、飲食以清淡、平和為宜,忌食辛辣、肥甘、酒、茶等刺激性食品,晚飯不宜過飽。

康復護理指導
中醫葯特色的康復護理
(包括語言、肢體功能鍛煉、心理康復等)
太極拳
八段錦
推拿按摩
音樂療法
中醫保健操
中醫特色專科護理
重點專科專病的管理熟練開展辯證施護和專科(專病)特殊護理工作
1、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五表書寫合格率≥ 95%
2、制定單病種護理常規並開展單病種護理工作(三級醫院甲單≥2個,乙單≥4個;二級醫院甲單≥1個,乙單≥2個)
3、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4、配備適應專科(專病)業務工作需要的專科設備。(設備完好率100%,進行專科設備使用效益分析)

㈤ 關於健康教育計劃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專業名稱
高級護理
三、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
(一)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護理職業能力,能夠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護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護理人才。學生應當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及從事護理工作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護理職業技能,能分析和解決護理實踐中的一般問題;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以及立業創新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有正確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培養規格
經過三年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具體業務要求:
1、知識結構
(1)具有高層次護理專門人才所必需的人文、社會及與醫學相關的知識;
(2)掌握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保健等知識;
(3)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常用護理技術以及臨床護理知識;
(4)掌握英語及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
2、能力結構
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1)具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各專科護理操作技能;
(2)具有對常見病病情變化、常用葯物療效及葯物、心理反應的觀察能力;
(3)具有對急、危、重症病人進行急救的能力;
(4)具有配合醫生進行常規診療技術操作的能力;
(5)具有面向個體、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及健康指導的能力;
(6)有一定的英語會話、閱讀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英語水平達到國家三級,計算機應用水平達國家二級。
3、素質結構
(1)具有較高的敬業精神、思想品質和人格情操;
(2)具有適應社會環境和工作崗位的文化素養和人際溝通能力;
(3)具有堅毅、穩定、向上的心理素質;
(4)具有適應工作崗位的健康體魄。
四、主要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一)主要課程
必修課
1、普通課:
(1)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職業道德)課(318學時):
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法律基礎」、「護理倫理學」、「形勢與政策」等內容,培養學生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課內完成176學時,課外通過講座、自學、討論和社會實踐等完成142學時。
(2)英語(280學時):
講授大學英語的基本內容,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訓練,使學生通過國家三級英語水平考試。
(3)大學語文(32學時):
講授寫作基本理論、方法和技巧,對學生進行常見文體寫作訓練及演講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應用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
(4)體育(68學時):
通過體育基本理論的傳授和有效的體育實踐,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5)計算機應用基礎(136學時):
講授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知識,磁碟操作系統常用命令的使用,常用漢字輸入,表格處理方法和PC工具的基本知識,簡單二維軟體介紹及計算機病毒防治及資料庫語言等內容,使學生掌握用微機處理信息的能力。並通過國家二級水平考試。考前課外安排80學時的強化訓練。
(6)醫用化學(32學時):
講授溶液的滲透壓、緩沖溶液、膠體溶液、配位化合物以及醇、酚、醚、醛、酮、醌、脂類、糖類、有機酸類等的分類、結構及理化性質,使學生具備本專業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化學實驗基本技能,為學習生物化學、葯理學等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
2、專門課
(1)人體解剖及組織胚胎學(112學時):
講授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三部門內容,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基本知識、人體胚胎發育的基本知識,能辨認人體各器官的位置、形態及毗鄰,能規范地進行基本實踐操作,為了學習後續醫學基礎課和臨床專業課奠定基礎。
(2)生理學(54學時):
講授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產生、存在和變化,人體、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使學生能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基本功能,人體機能與結構的聯系,機體活動的整體性及機能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遵循人體功能活動的客觀規律,從事臨床護理及社區衛生保健工作。
(3)生物化學(54學時):
講授幾種與生命活動有關物質的功能及主要代謝過程,使學生能解釋物質代謝與生命活動關系及物質代謝與健康的關系,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4)微生物及免疫學(54學時):
講授免疫學基礎、微生物學、寄生蟲學,使學生能初步應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對臨床常見的免疫現象與免疫性疾病、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發病機理、實驗室檢查和特異性防治做出解釋;加深對病原生物與人體和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理解,建立無菌觀念,在消毒、隔離、預防醫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體運用。能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油鏡觀察標本,能採集常見傳染病、寄生蟲病的檢驗標本,能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消毒滅菌。為學習後續課程奠定必要的基礎。
(5)病理學(54學時):
講授疾病的共同性病理變化(基本病理過程)和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病理改變及其病理規律。使學生掌握疾病過程的一般共同規律;獲得主要常見病和臟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識;加深對人、環境、健康、疾病四者關系的理解。能科學分析疾病本質及其演化規律,能理解疾病過程中局部與整體、形態與功能、損傷與抗損傷的辯證關系,為臨床護理與保健護理,以及常見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6)葯理學(54學時):
講授常用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應和用葯注意事項等內容,使學生具有觀察葯物療效和不良反應的能力;具有對常見病非處方葯的用葯指導能力和葯物咨詢能力;具有對常用葯品進行制劑的外觀檢查、查閱葯物相互作用、檢索配伍禁忌與准確換算葯物劑量的能力。通過與相關學科的共同努力,使其初步具有執行處方、醫囑的能力。
(7)就業指導(18學時):
講授學生就業必需知識,就業基本程序和應聘技巧的相關知識和方法等。為學生就業提供指導,使學生掌握就業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正確處理就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為學生能找到適宜的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8)護理導論(32學時):
講授護理學的基本概念、護理學的發展與展望、護理理論及與護理學相關的理論,護理人員在衛生保健體系中的角色功能、護理程序等知識。使學生掌握護理學基本概念、護理程序、護理理論的基本內涵,能正確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為學習專業課奠定基礎。
(9)護理學基礎(126學時):
講授護士素質及其行為規范、壓力與適應、醫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病區護理管理新模式、臨終護理及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等。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的基本技術於病情觀察、護患溝通、衛生保健指導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中,能規范地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和專科護理操作;能規范地進行各項診療技術的配合操作。
(10)內科護理學(90學時):
講授有關判斷人體對疾病反應的理論和方法、各系統常見內科疾病病人的護理評估及其判斷、決策、處理和評價。使學生能在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運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對內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能規范地進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
(11)外科護理學(90學時):
講授外科護理學總論、普通外科護理、顱腦、胸部、泌尿、骨關節等系統的護理和常見皮膚性病護理,以及常用的外科護理操作技術(包括手術室技術)。使學生能應用上述有關知識,以護理程序的方法對外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較熟練地進行外科護理操作。
(12)婦產科護理學(72學時):
講授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生理、生理產科護理、病理產科護理、婦科病患者護理、計劃生育等。使學生能根據婦女的生理、心理、社會特點,運用新的護理觀和已學到的婦產科基本知識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方法,對孕婦、產婦、婦科病患者及新生兒進行整體護理,並初步具備對母嬰保健、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13)中醫護理學(36學時):
講授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辯證、預防與治則等中醫基礎理論,以及中葯、針灸等常用中醫療法與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辨證施護)的思想指導下,進行常用中醫療法與護理的基本操作。
(14)老年護理學(36學時):
講授老年人正常的功能形態改變、常見的老年疾病、老人健康評估、老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老年心理及老年人的家庭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對老年人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整體護理,能運用人體溝通技巧對老年人及其家屬進行護理評估和健康教育,能進行正確的老年護理操作和康復護理。
(15)兒科護理學(54學時):
講授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衛生保健措施,兒科基礎護理與常用專科護理技術操作以及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等。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進行整體護理,能對個體、家庭及社區進行保健指導與衛生宣教,幫助與促進小兒身心健康成長。
(16)社區護理(54學時):
講授社區健康調查研究的流行病學和統計方法、社區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特殊人群保健、社區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勞動衛生、學校衛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社區護理的工作范圍和工作程序。使學生能運用預防保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向個人、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並進行健康指導。
(17)護理管理學(18學時):
講授管理學的基本原理、護理管理制度、護理質量管理、護理業務技術管理、護理人才管理、護理科研管理、護理臨床教學管理等內容。使學生能運用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實施和參與護理管理工作。
(18)五官科護理學(36學時):
講授眼、耳、鼻、咽、喉及口腔各部的護理方法以及五官科護理評估及衛生保健,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制訂五官科住院病人的護理計劃,能運用五官科護理評估技術進行本科病人的護理評估和檢查的護理配合,能進行五官科常用護理技術的基本操作,能對五官科常見急、危、重症病人正確實施初步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
(19)精神科護理學(36學時):
講授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異常精神活動的病因與典型症狀、精神科護理的基本要求與基本技能、異常精神活動患者的評估與診斷、心理咨詢與異常精神活動的常用治療與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對人類異常精神活動做出評估,能運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進行整體護理,維護其利益與尊嚴。
(20)傳染病護理學(36學時):
講授傳染病學的基本知識、傳染病的護理診斷、整體護理與預防措施。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對傳染病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規范地進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
選修課
醫學公共關系學、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醫學文獻檢索、康復護理、護理美學、健康教育、護理心理學、預防醫學、營養與膳食、醫用拉丁文、健康評估等。
(二)主要實踐性教學
1、護理學基礎(74學時):
備用床、暫空床、麻醉床、卧有病人更換床單、褥瘡護理、鼻飼法、氧氣吸入法、人工呼吸法、輸液、輸血、各種注射、洗胃法、床上洗頭法、床上擦浴、口腔護理、護理病歷書寫、病人入院護理的評估單、護理記錄單、搬運病人法、保護具的使用、無菌技術操作、隔離技術、生命體征的觀察及處理、繪制體溫單、冷熱療的護理、導尿術、灌腸法、口服給葯法、葯物過敏試驗、屍體料理、醫療文件的書寫等。
2、內科護理學(34學時)
相互練習護理體征操作、胸腔穿刺護理操作、雙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術示教、血液透析錄像、練習內科整體護理及書寫內科護理病歷等。
3、外科護理學(36學時)
無菌技術操作、手術人員手和臂的消毒、病人手術區皮膚消毒、心肺復甦操作、外科感染病人示教、外傷清創和燒傷病人示教、換葯、綳帶包紮、手術病人示教、甲狀腺腫瘤及頸部腫塊示教、疝病人示教、胃腸減壓示教、胃腸手術病人前後示教等。
4、婦產科護理學(28學時)
孕期衛生與產後健康教育、產科腹部四步觸診、骨盆外測、新生兒沐浴、外陰沖洗及消毒、婦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門診計劃生育手術的護理等。
5、兒科護理學(22學時)
小兒身高體重的測量、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組織學生到兒科ICU見習急救處理等。
五、培養措施
(一)首先必須加強高職護理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和建設規劃的戰略目標,制定本系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制訂出具體實施計劃,目標明確、步驟有序。
(二)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其一,優化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體系建設等都應擺脫學科系統性、完整性的束縛,根據崗位群的需要,建立與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本質差異的教學體系。尤其在課程設置上要針對高職生源(高中生、中專生)的不同文化基礎和專業知識基礎,在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不同平台上實施不同內容及方法的教學。
(三)採取不同生源分層教學的措施。根據兩類學生存在著文化知識和醫學知識的差異而又各有優勢的特點,中專、高中生生源分別編班,對中專生源增加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課程教學,如大學語文、大學英語等,利用晚自習、雙休日授課。舉辦英語角活動,提高此類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用等能力。為學生考英語三級提供機會。專業課採取補差的方式,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溫故知新。對於高中生源的學生主要加大醫學基礎知識及護理專業課的教學力度,突出護理操作技術的訓練。

六、實現培養目標的途徑說明
培 養目標分解 實現培養目標途徑 相關課程序號 要 求
德育教育 通過理論教學、管理育人、教書育人、形勢教育、社會實踐來實現。 1、2、3、4、5、25 以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職業道德的合格人才為目標。
體育教育 理論教學與體能訓練相結合,開展兩操一活動和專項性的體育競賽活動及達標競賽活動來實現。 7 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
計算機應用能 力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和上機實踐來實現。 10 以熟練操作計算機和計算機在護理領域的應用為目標。畢業時應通過計算機二級水平。
外語應用能 力 通過讀、聽、寫、會話訓練和專業外文資料翻譯實踐來實現。 6 以能進行常用英語會話、藉助詞典閱讀醫學外文期刊為目標。基礎英語達到國家三級英語水平。
專業基礎理論教育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來實現。 9、11、12、13、14、15、16、17、24 以能綜合應用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為目標。
專業操作技能教育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尤其是通過課堂操作訓練、臨床見習和實習來實現。 18、19、20、21、22、23、26、27、28、29 以能進行規范的、熟練的護理操作為目標。
備註:上表相關課程序號為高級護理專業教育教學進程表課程類型序號

㈥ 老年人中醫葯健康管理服務有哪些內容

政府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免費提供的項目:針對轄區內65歲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通過問診及老年人健康狀態自評了解其基本健康狀況、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症狀、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況。
(二)體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並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三)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清穀草轉氨酶、血清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檢測。
(四)健康指導。告知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相應健康指導。
1.對發現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對體檢中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
3.進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種、骨質疏鬆預防、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預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4.告知或預約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務的時間。

㈦ 中醫學和健康管理如何有機融合1000字

摘要 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實踐最初出現在美國,是隨著人類對健康的希望和醫療市場的需求應運而生。人口的老齡化、急性傳染病的蔓延、慢性病發病率的提升以及環境的不斷惡化,尤其是社會財富的不斷涌流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人類對健康觀念的改變,導致了醫療衛生需求不斷增長。雖然在美國已經有20多年健康管理的實踐和應用研究的歷史,但至今尚未形成全民系統的理論研究和權威的專著。目前公認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調動個體和群體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應。一般來說,健康管理的服務流程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㈧ 健康管理師培訓哪些內容

健康管理師培訓哪些內容?
1、健康教育與促進、健康信息採集、健康風險評估、健康行回為預防四大步驟答;涵蓋健康管理概述、基礎營養學、心理與健康、中醫養生、運動與健康、環境與健康、健康營銷與產業分析、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八大模塊;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常見慢性病健康管理、職業人群健康管理專業技能實戰三大核心。課程在涵蓋與健康管理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和較新理念的同時,尤其突出健康管理師在實際工作中所需素質和能力的培訓。
2、採集和管理個人或群體的健康信息;評估個人或群體的健康和疾病危險性;進行個人或群體的健康咨詢與指導;制定個人或群體的健康促進計劃;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維護;對個人或群體進行健康教育和推廣;進行健康管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進行健康管理技術應用的成效評估。

閱讀全文

與中醫葯健康管理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
消防培訓演練實施方案 瀏覽:976
銀行合規制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
電子商務投資協議 瀏覽:789
315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20
河南星光電子商務 瀏覽:855
市場營銷學知到測試答案 瀏覽:420
學市場營銷的可以找什麼工作 瀏覽:220
市場營銷策劃專員崗位職責 瀏覽:633
如何讓避免跨界電子商務逃稅 瀏覽:141
非公黨建外出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231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
花店網路營銷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