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學好奧數
努力,把初一到初三的奧數書都買來看,認真一點,自然就會看懂
『貳』 高一,正准備學奧數,哪位大師能給我一點經驗
、現在學奧數的同學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奧數到底有什麼用,應該怎麼學奧數才能學好,下面我就我自己以前學習和教學的一些經驗和大家談談這兩個問題。
一、學奧數到底有什麼用
我想對目前絕大部分學奧數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說,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各種杯賽獲獎得到一個上重點中學試驗班的機會,這個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現在的升學制度決定了奧數已經成為升學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和家長的一些接觸我也了解到很多家長認為現在學奧數是權誼之計,這個東西以後根本沒用。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有失偏頗的,雖然我們目前學的某些內容,比如抽屜原理等,可能以後在初中甚至高中的課本里我們都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但是我們學習的其實是一些思想方法,更具體的說,是培養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把小學奧數學好的同學,我相信學習中學的知識的時候,至少在理科方面,那絕對是游刃有餘的。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小學在區奧數班裡的同學基本上都考進了青島最好的中學(我是青島人),而且在班上大部分都是拔尖的,這里我所說的拔尖不是單單數學一科,而是綜合成績,因此當年和我一起學奧數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基本上都去了名牌大學。為什麼呢?因為小學奧數學的好,初中的數理化基本上不用下任何功夫,因為知識雖然是新的,但學起來的難度比我們的奧數簡單的多,而那些沒學過奧數的同學可能就比較吃力,初中里數學占兩門課,我們省下這兩門課的時間去多背些英文單詞,多看看語文等等,學習成績當然會比較好,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
當然,剛才說的問題可能比較長遠一點,為的是讓大家明白學奧數對將來的發展是有用的,而且並不會因此而耽誤你其他科目或者興趣的發展,拿我自己來說,雖然奧數陪伴我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一路升學全都是直接靠競賽保送,但是平時我其他科目的成績同樣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而且自己的興趣如足球,音樂,橋牌等一點也沒耽誤。我想說的是奧數不是苦差事,關鍵是學習的方法。下面說一下關於該怎麼學奧數的問題。
二、怎樣學好奧數
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樣能快速提高奧數學習效果?」我想大家都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如果真的起步比較晚的話,就應該從重點抓起,比如應用題,數論這些考試必考的內容,先把少數重要的專題學好,而不能圖快,想一舉把所有內容用短短的時間全學會,囫圇吞棗的結果是:各個內容你可能都見過,老師提到什麼方法你可能也知道,但是給你出幾個題你可能就做不出來了。這也是一些六年級同學在做診斷測試的時候暴露出來的問題。因此,在時間有限而以前奧數知識接觸的少的話,就只能先舍棄一些不太常考的內容,把重要的內容認真學好。
學奧數最佳的起步時間應該是三四年級,這個時間啟蒙教育特別重要,能不能盡快入門,或者說「開竅「,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五年級的時候最好就應該把六年級的內容學的差不多了,至少是課本上的內容要都掌握,因為杯賽基本上都在六年級上學期舉行,因此准備的越早對我們越有利。
下面具體談一下奧數的學習方法學奧數有訣竅嗎?根據我學習奧數的經驗,答案是沒有。但如果非要我說一個的話,那就是「做題」。那麼這里就有兩個問題了,一是我該做哪些題呢?二是我該做多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先說一下做哪些題,現在市面上的奧數書種類繁多,我見過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一大堆,但是真正好好拿來看和做的書卻不多,這里就有一個選擇書籍的問題,我覺得以下的幾本書是比較值得推薦的,《華羅庚學校數學課本》,這本書內容不太難,適合入門學習。《華羅庚思維訓練導引》是一本分類習題集,每個專題15個題目,雖然有的題目偏難,但這本書選題都非常有代表性,值得一做(做三星題目為主)。
除了專題訓練外,大量的綜合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學數學ABC》和《小學數學奧林匹克試題詳解》這2本書非常好,第一本上面有幾位奧數專家編寫的模擬題,第二本是歷屆中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試題(這是一個非常權威的全國范圍的數學競賽,因為是4月進行所以北京的同學可能不太重視,但這個比賽的水平還是很高的),我去年輔導的一個同學就是認真的把這2本書做了一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並在資源杯的比賽里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剛才說了做什麼題,那為什麼同樣大家都在做那些題,有的人能獲獎有的人卻不能呢?
我們說一下做題的態度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題呢?有的同學把做題當作一項繁重的任務來看,家長要求每天做多少自己就掰著指頭做多少道題來達到家長的要求,這樣是不可取的。我們做綜合練習的時候是抱著找出自己哪塊知識有問題的想法去做的,比方說我做了五套模擬題,行程問題總是出錯,那就說明你這個方面掌握的不好,那就應該找相關的內容看一下,再集中做幾道這個方面的問題(題目可以在劉京友編寫的《題庫》里找)。
通過做綜合練習找出自己問題所在,再集中的有針對性的加強這方面的練習,達到差漏補缺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每次做完題,不會的或者做錯的一定要弄明白為止,有的同學可能一天做好幾套題目,做完了對對答案,每套錯的都不多,自我感覺也不錯,做了半天也累了就把書扔下不管了,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你原先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那些呢?還是不會!
因此題目不在於你做了多少,關鍵是你遇到的每一道題目無論你當時是否會做,事後你是否都真正理解了,再遇到類似的題目還會不會做。如果我真正能做到做一套題就把裡面所有的題目吃透,那麼我學習的效果要比剛才提到的一天做好幾套但不注意總結的同學好的多。
怎麼總結呢?我的做法是這樣的,遇到不會的難題或者做錯的題目(哪怕是一丁點的馬虎也不要放過),最好找一本厚一點的本子,遇到不會的和做錯先把題目用圓珠筆抄在本子上,弄懂以後合上書本,自己把解答用鉛筆寫在題目下面,這么做有幾個好處,首先題目和解答用不同的筆這樣看起來一目瞭然,其次,要求自己盡快把不會的題目搞懂,這樣才能往本子上寫。最後,也是比較重要的,參加考試之前拿出來看看,以前你做錯的和掌握的不牢固的題目都在這上面呢,對你來說還有一本比這更好的教材么?也許有的同學覺得這樣浪費時間,我的老師這么要求我的時候我也有過這個想法,但我自己做了以後發現,其實你好好把題目總結一下花不了太多時間,而且對自己的幫助真的很大,希望同學們也能做到這點,至少,對於做錯的題目一定要引起重視。每天學習完或者做完題自己都問問自己,我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的方法,我哪個題目思路上有問題以後要注意的。總結不光在筆頭上,思想上也要經常總結,不能學了半天連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該掌握的沒掌握都不清楚。
最後說說關於考試的心態,因為關繫到升學,可能家長和同學的壓力都比較大,我自己也經歷過也很清楚。但是對於參加競賽,一個平和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自信,細心,耐心。自信就來源於平時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我們平時訓練做的題其實很多比你考試遇到的要難,所以平時只要抓的緊,考試不會遇到什麼特別困難的題目。細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同學水平很高,但是卻獲不了獎,原因就在於一些容易的題 。想干就干,不要怕,不要悔!
『叄』 高中奧數怎麼學好
為什麼我們一再讀文法、背單字,卻因句型不熟而不能立即運用,總是背背忘忘,而無法學好英語。事實上,學好英文有三大要件:
(一) 培養正確的「語法習慣」。
(二) 訓練用英語思考的能力。
(三) 進行實際的會話練習。
根據語言自然學習法則,學英語首先會聽、會說、再去讀,而後才會去寫,聽不懂英語的學生是不可能讀好英語或寫好英語的,也就是說要先學習「聽、講」->「語」然後在學「文」,也就是研究文法。我們以前學習國、台語就是以此自然的原則,美國人學習英語或日語也不會笨到先去學文法,若先學了「文法」以後您要開口說話時,必想文法,就無法說出流利的語句。試問:您用台語或國語說「我口很渴,要去喝一罐可樂」,您會不會去想文法:我->主詞,口->名詞,渴->形容詞,喝->動詞,可樂->名詞。相信絕對不會的。為什麼?因為我們耳已養成了正確的語法習慣。因此在學習英語時,首先應先訓練自己多聽,習慣正確的英語發音及口語化,並試著去模仿,不要怕、多聽敢講,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學習「讀與寫」是其次,也就是說先把英語的發音和音調當作一種習慣的養成,然後輔以第二階段「聲音與思想」強力的結合,如此便產生直覺反應,這也正符合人類學習語言的兩大環境原則,說之「先語後文」的觀念是必須建立的,如此學習語言就能事半功倍。
當我們養成了語法習慣的正確用法之後,我們必須更注意一件事:在我們講英語時,總是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語,一但我們了解這段的意思,留在腦海里只是深刻的中文印象,而英文本身的印象卻模糊不清。事實上只有在我們完全脫離中文的窠臼,讓自己進入英語全面思考的環境下,腦海理想的是英語的字匯與結構,而很自然的會去尋找與之匹配的正確英語。
當您熟悉了語法習慣,並能用英文思考後,亦需要「實際練習」幫助您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首先(一)密集的聽錄音帶->看課本->先大概了解含義->口中模仿說出->使聲音與意思初步結合(二)聽錄音帶->確實分辨聲音的區別->心中明了其含義->完全進入英語的世界。(三)看課本及圖片->說出正確的英語->逐漸養成英文思考的習慣->對意思產生反應而能自然說出。(四)再思考方才所學而自然脫口而出心中的回想,當您這樣練習時,即使是您獨自學習也彷佛有人與您實際交談,相信對您的英語定有助益。
學英語有捷徑嗎?當然沒有。學英語有方法嗎?當然有。
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會有最優的方法,學英語也肯定有方法,如果不得其法,必然事倍功半,但是再好的方法如果沒有踏實的努力做基礎,那麼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
如果你問,學英語有捷徑嗎?我說沒有,所謂捷徑就是不費力氣到達目的地的路徑,至今還沒有聽說有哪個人通過學英語的捷徑學好了英語,如果有這樣的捷徑,那麼擁有這個捷徑的人一定已經發了大財了。實踐證明學英語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那麼學英語有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在學習過程中都知道學習有方法,有好學習方法的人可以輕松的將課程學好,得到好的成績,或者做出好的成果。學習英語既然有方法,那麼就一定有一個最好的方法。我們的目標就是找到好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把英語學好。做事情不努力不會成功,但如果不得其法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學習從來不講方法,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中,結果永無出頭之日。這是對自己精力的浪費。為什麼我們在學校里學了這么多年的英語,英語還是沒有學好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有效學習時間不夠,雖然天天都有英語課,但每節課我們都有效利用了嗎?另一方面,就是方法不對,學習方法不對路,導致我們學習英語的效率特別低。所以,我們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方法。
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對任何人都適用的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所以,才有「師傅領上門,巧妙在個人」的說法,才有「因材施教」的說法。有一些規則,有一些標准,如果你遵循了,那麼你的英語學習道路就會相對輕松,這就是方法。如果,你找到了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好效果的方法,那麼這就是最好的方法。
首先分析自己的情況,自己的年齡,自己的英語基礎如何。現在,學習英語的方法很多,比較有名的如:瘋狂英語,逆向法學英語,千萬別學英語等等。可以將這些書買來看一下,系統的研究一下各種方法,然後確定自己該怎麼做。上面三種方法,都是看了後讓人精神振奮的方法,有許多人通過這些方法獲得了成功,也有許多人中途放棄了,認為方法不合適。
方法只是一種手段,不要被方法迷住了眼睛,更不要迷信方法。不要只是去追求花樣,而是要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學習英語。你的目標是學好英語,不是研究方法。所以,記住:不要掉進方法的陷阱
『肆』 我是高一的新生,進校老師就讓報奧賽,不知道參加奧賽培訓對平時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對學習有幫助嗎
沒有影響,對學習有幫助。
要看你的實際需要,並不是每個參加奧數培訓的人都是為了拿獎或者繼續參加一些考試。高中階段學科不止數學一門,假如每一門都有老師推薦奧賽班,你是不是每一門都要報呢?
高考題目中80%都是中檔及基礎題目。所以打基礎是關鍵。穩健的學習策略是學業成功的關鍵。建議理性分析之後再做決定。奧數雖然鍛煉了一些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是有時候不僅佔用了大量時間,也容易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近年有些地方的高考題已經有點滲透競賽的思想。學競賽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高考如果遇到有知識背景的題,可能你會馬上理解,減少審題困難和審題時間;而且競賽能開拓思維,解高考題會思路廣、解得快。
如果是選擇理科的話,應該去培訓,這有利於提高自己。有利於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如果是選擇文科的話,也應該去培訓,因為,現在都提倡全面發展,這有利於豐富自己。
『伍』 高中奧數怎麼學
高中奧數學習需要做到以下幾步:做題難度由簡單到復雜,做題模式由題版海戰術到針對攻關,限定時權間做題,錯題整理成集經常回顧。做好這幾點,學號奧數沒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先多做基礎題,再做難題。普通的題一般都有固定的做題思路,只有簡單中等題熟練了,才有可能靈光一閃找到難題的突破口。
2.限時訓練,每次做題定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例如在多長時間內做對多少題,然後爭取完成,訓練速度。
3.及時歸納總結做題方法和思考模式模式,有利於快速找到針對方法。
4.根據自己的做題准確率確定題目難度,做一些要想一會才能解出的題。
5.將錯誤的題整理一個錯題集,時時回顧。
『陸』 高一奧數的問題
你不用准備,這個東西如果沒有系統的接觸過數學和想像力的天賦是很難得高分的。所以我勸你多學學課本知識就好了。這樣奧數來了也「萬變不離其宗」。
『柒』 高一奧數
1.定義域為空.
1>=(x+a)>0....1>=x>1/2
1>=(x-a)>0....1/2>x>0
∴x∈空集
2.你確定沒抄錯題..?
這是很大量的計算呀..搞得我下面的都不想看了..
『捌』 奧數相關
希望杯邀請賽自1990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行了二十二屆。22年來,主辦單位始終堅持比賽面向多數學校、多數學生,從命題、評獎到組織工作的每個環節,都圍繞著一個宗旨:激發廣大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不斷提高他們的能力和素質。這一活動只涉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個年級,不涉及初三、高三,不與奧賽重復,不與中考、高考掛鉤,不增加師生負擔,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該競賽一直受到原國家教委的肯定,並被列入原國家教委批準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名單中,同時愈來愈多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對邀請賽給予熱情的關心和支持。到第十屆為止,參賽城市已超過500個,參賽學生累計598萬。「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已經成為中學生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科課外活動之一。
該競賽活動分兩試進行。第一試(每年三月進行)以各地(省、市、縣、〔區〕、學校)為單位組織參賽學生,在全國各參賽學校同時進行,各測試點按命題委員會下發的評分標准進行閱卷、評分,從中按七分之一的比例按成績擇優選拔參加第二試的選手。第二試(每年四月進行)由當地《數理天地》編委分會或地、市級教研室或教育學院、教科所、教師進修學校統一組織,測試結束後,各測試點將試卷密封,向組委會掛號寄出,由命題委員會閱卷,從中按八分之一的比例按成績評定一、二、三等獎,分別授予金、銀、銅獎牌及獲獎證書。對組織工作做得出色的地區或學校,組委會頒發「希望杯」數學邀請賽組織獎。
哪些人可以報名參加「希望杯」?
初、高中一、二年級學生和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
每年舉行一次,視為一屆。 每次舉行兩試,三月中旬第1試,四月中旬第2試。 第1試進行1.5小時,第2試進行2小時。 全國統一時間開始和結束。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簡稱「華杯賽」)是為了紀念我國傑出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於1986年始創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由中國少年報社(現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等單位聯合發起主辦的。華杯賽堪稱國內小學階段規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難度最高的比賽
「華杯賽」的宗旨是:教育廣大青少年從小學習和弘揚華羅庚教授的愛國主義思想、刻苦學習的品質、熱愛科學的精神;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智力、普及數學科學。 「華杯賽」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十七屆,全國有近100個城市,3000多萬名少年兒童參加了比賽。「華杯賽」已經成為教育、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和奮發向上的動力,深受廣大學生、教師、家長的喜愛。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蒙古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也相繼派隊參賽。 華杯賽分為小學組(4.5.6年級)與中學組(7.8年級) 「華杯賽」一貫堅持「普及性、趣味性、新穎性」相結合的命題原則。賽制為每年一屆,每兩年舉辦一次總決賽。
1、華杯賽的考試時間及如何報考? 時間:初賽在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復賽在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總決賽在7月進行; 進入總決賽的另一途徑:報名參加華杯賽冬令營(在每年1月份進行,一等獎可以直接進入華杯賽全國個人總決賽) 2、華杯賽到底有多難? 國內的所有杯賽都來自於民間組織。一個杯賽的價值取決於試題的含金量和舉辦形式的正規程度,從這兩方面來看,華杯賽可以說是行業內的標桿。 在國內風行的幾大賽事有:希望杯、華杯賽、迎春杯。其中希望杯是一種普及型比賽,考試難度低、按地區評獎使得更多的人能參與,更多的人能獲獎;迎春杯在2003年左右初勢頭正旺,一獎在手,紅遍京城;現在的華杯有一樣的勢頭,其試題和迎春杯類型相仿,知識點覆蓋全,非常經典。其試題不完全是難,而是巧妙,真正能學懂的人不但能開闊思路,對中學的理科學習也有極大幫助。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日本算術奧林匹克競賽(絕大多數試題由中國提供)則讓很多華杯選手郁悶,因為很多試題無處下手,與復習方向有關,不再一一贅述。
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中學生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系。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以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每年7月舉行(中間只在1980年斷過一次),參賽國從1967年開始逐漸從東歐擴展到西歐、亞洲、美洲,最後擴大到全世界。目前參加這項賽事的代表隊有80餘支。美國1974年參加競賽,中國1985年參加競賽。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並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
我國的數學競賽起步不算晚。解放後,在華羅庚教授等老一輩數學家的倡導下,從1956年起,開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漢、成都等省、市都恢復了中學數學競賽,並舉辦了由京、津、滬、粵、川、遼、皖合辦的高中數學聯賽;1979年,我國大陸上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舉辦了中學數學競賽。此後,全國各地開展數學競賽的熱情有了空前的高漲。1980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數學競賽作為中國數學會及各省、市、自治區數學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同時,我國數學界也在積極准備派出選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角逐。1985年,開始舉辦全國初中數學聯賽;1986年,開始舉辦「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1991年,開始舉辦全國小學數學聯賽。 現在,我國的高中數學競賽分三級:每年10月中旬的全國聯賽;次年一月的CMO(冬令營);次年三月開始的國家集訓隊的訓練與選拔。 對我國中學影響較大的還有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該賽也分三輪進行:美國中學數學競賽(AHSME),考試形式是30道選擇題,要求90分鍾內完成;美國數學邀請賽(AIMS),考15道空題,答案均為不超過999的正整數,要求3個小時內完成;美國數學奧林匹克(USAMO),這是美國國內水平最高的數學賽活動,每次考5道題,3.5小時內完成。 為使我國的數學競賽活動能廣泛而有序、深入而持久地開做好各級各類數學競賽的培訓選拔工作,國內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是創造數學競賽的良好場景;中小學組織各年的教學興趣小組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輔內容;對一些數學「苗子」開辦數學奧林匹克業余學校,有計劃給以強化性的輔導與培訓。其次是增強數學競賽的輔導力量;各級數學奧林匹克教練員隊伍,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輔導與教練素質。再次是優化數學競賽的輔導體系;編寫與出版基礎性的數學競賽培訓教材或輔導讀物,收集與整理國內外數學競賽資料,研究與提煉數學競賽題的解題思想方法及技能技巧,健全與完善數學競賽的選拔機制及輔導方式。 「全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創辦於1991年),它是一個「普及型、大眾化」的活動,分為初賽(每年3月)、夏令營(每年暑期)。 「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創辦於1984年),採用「輪流做東」的形式由各省、市、自治區數學競賽組織機構具體承辦,每年4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創辦於1981年),承辦方式與初中聯賽相同,每年10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9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暨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每年元月)。
『玖』 上高中了,從沒學過奧數,現在想學了,來得及嗎怎麼學
上高中就不用學了,高中的知識看奧數題應該全部可以解決,奧數只不過是為了小時候提前開發一下小孩子的智力而已,高中可以考慮學習一下數學競賽之類的。或者專心學好課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