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少數民族村幹部國語培訓計劃

少數民族村幹部國語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2-06-18 22:55:37

Ⅰ 少數民族骨幹培訓計劃的回家鄉問題

回籍貫所在地,即地市以及下屬縣、鄉、村

Ⅱ 新疆實施國語教育的意義

意義:

1、國家一體,中華民族關系形成 「多元一體」 的格局,在這些具有不同種族、民族背景和不同語言宗教多元文化傳統的公民們中逐步建立了新的「國民認同」,培養與加強全體國民對 「中國人」 「中華民族」 的認同意識,各族民眾逐步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具有共同多元文化和歷史的共同體,明確地把國民意識置於各個民族、宗教群體之上,淡化民族特殊意識。


2、在一個擁有多民族的國家中,為了達到各民族在各個領域的相互交流,維護國家統一政體,各民族必須要擁有一種共同的族際語,它的選擇是這個國家的各民族的歷史與現實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社會因素所決定的,中國的族際語就是處於主流文化地位的漢語,這是山中國幾千年各民族歷史發展與現實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多方而社會因素所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只要是中國人都應學習「漢語普通話」。



3、因此,在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從小加強雙語教育對形成國家一體和歷史的認同具有積極的作用,學做一個愛國的人,對祖國的熱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拓展資料:

語言是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使用國語進行交流是每個中國公民與生俱來是的本能。但在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語言環境、及面臨的特殊問題,基層廣大農牧民國語水平低下,村幹部不能完全領會國語文件精神,不同程度上給極端分子造成有利之機,煽動宗教狂熱,使部分群眾走向了違法犯罪之路。

在新形勢下,加強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促進民族團結,提高國民國語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2017年拜城縣衛計委、紅十字會組隊入駐大橋鄉闊納買里村後,結合村實際情況,以提升幹部能力為重點,以農牧民夜校為抓手,制訂國語培訓計劃,以循序漸進的模式推進國語教育,力爭年底使村幹部能夠用國語交流。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是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的炎黃子孫,國語教育可以使我們了解歷史,學習中華文化,我們的根深深扎在中華大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國語教育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靈魂。

Ⅲ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2007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
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民委 財政部 人事部關於大力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的意見》(教民〔2004〕5號)及《教育部等五部委關於印發<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號)精神,促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加速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決定開展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招生計劃為國家定向培養專項招生計劃,2007年計劃招收3000名碩士研究生,招生任務由教育部指定院校承擔。錄取人員中漢族學生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10%,非在職人員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50%。
一、培養目標
培養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定地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立志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原則,採取「自願報考,統一考試、適當降分、單獨統一劃線」的特殊措施。
三、招生生源
生源范圍: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東北三省以及河北、海南省、湖南湘西自治州、湖北恩施自治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
四、報考條件
(一)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全國統一招收碩士研究生考試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立志為西部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
2.畢業後保證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其中,在職考生回原單位;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業。
3. 有國民教育序列本科學歷或專科畢業後兩年,達到本科同等學力的往屆畢業生或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屆本科畢業生最遲須於入學前獲得畢業證書)。
4.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
5.身體狀況符合各招生單位的體檢要求。
(二)推薦免試生可申請進入本招生計劃。
五、報名與考試
考生應參加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報名和統一入學考試,並在復試時進行漢語水平測試。
六、錄取
招生單位依據考試成績,德智體全面衡量、保證質量、擇優錄取。
所有被錄取考生的錄取類別均為定向,且須簽訂定向協議書。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與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書。考生簽訂協議書後,招生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畢業後全部回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七、其他
所有被錄取新生第一學年均須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礎強化培訓基地接受培訓,重點補修外語、大學語文等基礎知識,兼顧其他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和宗教理論的學習和教育,考核合格後方可進入招生單位開始碩士課程學習。
碩士生畢業後必須回定向地區或單位連續服務至少5年(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學校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參加本計劃學習畢業的,必須回原單位繼續工作至少8年)。
畢業生不按協議就業者,要支付培養成本和違約金。違約金的具體標准、支付方式等另行規定。

Ⅳ 少數民族骨幹培訓計劃

在海南省參加考試,去吉林省拿驗證碼和進行資格認證,如果本人不能去可以委託他人辦理

Ⅳ 怎麼樣開展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

開展村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積極轉變培訓理念,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完善培訓機制,著力提升全縣村幹部的綜合素質。

在培訓范圍上,擴大覆蓋面。每年的村幹部培訓,由縣委組織部培訓村支書、村主任和大學生村幹部,鄉鎮黨委培訓村「兩委」其他幹部。通過分層面不斷擴大培訓范圍,提升了村級班子整體素質,激發了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今年3月,全縣將培訓244個村(居、社區)「兩委」負責人500餘人,目前已在嵐頭鎮嵐豐村實訓基地培訓村支書、村主任250餘人,各鄉鎮黨委已組織培訓村幹部300餘人。

在培訓計劃上,實現常規化。每年年初,縣委組織部根據全縣村幹部文化程度、年齡特徵、工作能力等實際制定全縣村幹部培訓計劃,定期舉辦1期大規模村幹部培訓。由村幹部所在鄉鎮黨委根據實際和村幹部工作薄弱環節制定計劃進行不定期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結合各個階段工作需要進行調整,力求培訓計劃實用、完備,逐步實現村幹部培訓工作常規化。

在培訓形式上,體現多樣性。一是採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打破坐在教室單一聽講模式,組織村幹部到經果林種植基地、茶產業基地、特種養殖基地等進行現場觀摩學習,讓他們身臨其境轉變發展觀念,掌握實用技術。二是採取教師授課與學習討論相結合。在今年全縣村級換屆後村支書、村主任培訓時,分別就如何開展好「三會一課」、村「兩委」班子如何搞好團結、農村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等開展專題討論,通過准備發言提綱,指定中心發言人,互動交流和總結點評,活躍了課堂氣氛,增長了村幹部的見識。三是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通過鼓勵村幹部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提升學歷和相關職能部門舉辦專題培訓班,把村幹部培養成高學歷人才和帶頭致富能手。去年以來先後舉辦了鄉村旅遊專題培訓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茶葉產業專題培訓班,目前全縣仍有180餘名村幹部參加省電大函授學習。

在培訓內容上,突出實用性。當前主要是圍繞全縣「七大特色經濟板塊」、「一園五區一中心」和農村基層設施建設等方面來進行,今年的村幹部培訓開設了村級基層組織建設、如何抓好村級目標考核、農村社會服務保障體系、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土地流轉、鄉村旅遊、農村小水利建設等。以豐富、系統、新穎的培訓內容來不斷滿足村幹部多方面、多層次的學習需求,增強培訓的實用性。

在培訓管理上,逐步規范化。縣委組織部將村幹部培訓工作列入組織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真正做到培訓有計劃、工作有措施、組織有紀律。在培訓中,由組織部牽頭、黨校主辦、部門協作、基地參與,實行集中培訓半封閉式管理,安排專人負責村幹部培訓期間的組織協調和安全服務,堅持培訓簽到,上課點名,晚間查寢,有病有事由鄉鎮黨委向縣委組織部請假,請假一天以上編入下期學習,杜絕了村幹部借口工作忙、隨意不參加培訓的現象。培訓結束後,統一組織培訓測試,測試成績、培訓紀律和培訓情況以適當方式全縣通報,保證了村幹部培訓工作規范有序。

Ⅵ 哪位高人知道新疆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赴內地培訓計劃」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1、ZF想以此來分散就業壓力,同是想以此方式,培訓一批可以服務於基層的內幹部,到時分派去當村容官,或招錄一部分進公務員隊伍!
2、幫扶省市也樂於以培訓形式開展幫扶,一省資金,二可擴大影響力,三可形成長期效益!
3、對個人而言,是好事,很多人走後門爭名額呢
4、對社會發展而言,比出去的勞工帶回的經驗更全面,更准確,操作性和實用性也更強大!

Ⅶ 電子科技大學里的少數民族骨幹培訓計劃具體指什麼

很多學校都有啊,支持少數民族學生發展的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簡稱少版數民族骨幹計劃,是五部權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碩士生考生採取與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報名方式。

閱讀全文

與少數民族村幹部國語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視頻交流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386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
政府部門元旦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63
銀川市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8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
市場營銷圖片大全會徽 瀏覽:450
應急培訓方案計劃表 瀏覽:118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