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扶貧計劃怎麼寫
首先,要激發貧困戶銳意進取的鬥志。在幫扶工作中我們發現,扶貧幫困,首要任務是要喚起貧困經營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們要積極地與貧困戶進行溝通,為其規劃人生藍圖,制定一系列幫扶措施。針對貧困戶的生活和思想現狀,不拋棄、不放棄,派專人對其進行教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加大黨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貧幫困政策的宣傳力度,讓貧困戶產生強烈的社會歸屬感,榮辱感,幸福感。二是要經常性地與貧困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探討人生價值和生命真諦,尋找貧困戶自身的優勢,助其摒棄悲觀厭世的消極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三是要使貧困戶清楚意識到外在的幫扶只是一時的,只有堅定信心,自身強大,擁有一技之長,奮發有為,才可以徹底擺脫貧困,邁向終生的富裕。只有貧困戶自身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克服困難的信心,幫扶工作才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效。
其次,要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是改進幹部工作作風、增進同人民群眾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化解群眾疾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舉措,黨員幹部在這項工作當中具有義不容辭的帶頭表率作用。一是要建立完善黨員幫扶制度,形成工作長效機制。確定貧困戶幫扶的范圍及標准,採取組織安排或黨員幹部個人選擇的方法結成對子,可以一對一,可以多對一,也可以一對多。二是對不同的貧困戶採取不同的幫扶措施,生活困難的給予物質上幫助,染病抱恙的給予生活上照顧,學習工作上有困難的給予幫助指導。三是做好幫扶情況反饋工作。黨組織要經常通過發放意見反饋卡或調查訪問等途徑向貧困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黨員幹部提醒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實行動態管理考核。
總之,貧困經營戶幫扶工作不止是單單地響應一次號召,踐行一次活動,而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想取得實際成效,離不開貧困戶自身的積極進取心、黨員幹部的率先垂範,以及貧困戶經營能力的提升。只有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才能使「扶貧幫困」的帆船在正確的航道上平穩地航行,到達成功的彼岸。
⑵ 精準扶貧鄉鎮幹部怎麼干
要牢固樹立扶貧脫貧的攻堅意識。精準扶貧工作是黨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社會的幸福工程與和諧工程。改革開放以後,在黨的領導下,大部分地區走向富裕,基本實現小康,但是,在「老、少、邊、窮」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極大影響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推進,阻礙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步伐。作為戰斗在扶貧攻堅第一線的鄉鎮幹部,要牢固樹立扶貧攻堅思想意識,把扶貧攻堅作為踐行「三嚴三實」的主戰場,充分認識扶貧攻堅重大戰略決策的重要意義,把扶貧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按照中央、省、市、縣的工作部署,在思想上、行動上進一步增強扶貧攻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自己真正融入到這場偉大的事業中,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出實招、辦實事、出實效,在扶貧攻堅中肩負起重要責任。
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增強扶貧攻堅的針對性、科學性、時效性。打好扶貧攻堅戰,必須以科學的戰略思維、精準的戰術舉措和嚴實的工作作風,謀好篇、布好局。扶貧攻堅工作不是簡單的送錢、送物的行為,要通過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摸排摸清底數,了解各村各戶貧困群眾真正需要什麼,缺乏什麼,找准著力點、細化規劃圖,結合相關扶貧政策,針對各村各戶貧困群眾的具體情形,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搬遷扶貧」、等等脫貧致富的方法渠道,增強扶貧攻堅的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
要抓好扶貧教育培訓。「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打贏扶貧攻堅戰,教會群眾致富本領是關鍵。鄉鎮幹部要著力搞好農村智力扶貧開發工作,為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按照「扶貧先扶志,科技來引路,政策要落實,工作做到戶」的工作思路,在幫助廣大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更要加強對其科學技術培訓,努力提高群眾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引導貧困群眾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要積極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增收致富。脫貧致富,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發展。要根據各村實際,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抓好農村居住條件、飲水安全、環境整治、村組公路開通硬化、農田水利、農村電網改造等關繫到突出民生問題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尋求符合各村各戶實際需求的致富項目,充分利用各村各戶特色資源,大力培育壯大特色效益農業、特色資源加工業和特色旅遊業等特色優勢產業,讓各村各戶都栽好符合自身實際的「致富樹」、「搖錢樹」, 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
當前,精準扶貧工作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進入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解決發展差距的攻堅階段,為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鄉鎮幹部提供了為人民服務而建功立業的廣闊舞台。作為鄉鎮幹部,就要安心紮根農村,發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和默默耕耘的奉獻精神,用實實在在的幫扶成效取得群眾的信賴,打贏這場艱巨、神聖的扶貧攻堅戰。
⑶ 幹部簡要表中扶貧工作經歷怎麼填
據實填寫。有過扶貧經歷的填寫時間、地點,在扶貧工作中擔任的職務(掛職),扶貧對象,幫扶措施和主要成效。
⑷ "扶貧幹部怎麼干大討論活動"學習計劃表
新學期開始雖然還是早著呢,但為了在新學期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還專是早點有個打算屬吧,因為,有了好的打算,才有可能制訂出好的計劃,有了一個好的計劃,才會明確自己的目標,明確了自己目標,才能使自己自覺地去努力進取。為此,我把新學期的打算和目標記錄成文,以便在新的學期開始時能按以下的打算來制定出自己周密的日常學習計劃。 我的打算:
一、上課認真聽講。
二、作業及時完成。
三、尊敬老師,禮貌待人。
四、爭取評上三好學生。
五、團結同學,樂於助人。
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積極參加學校各種學習競賽。
八、繼續寫作練習,在《小學生網上作文》上發表更多的精品。
九、在新學期開始前制訂好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我的目標:
德智勞體美全面提高。
⑸ 精準扶貧具體幫扶計劃
實施精準扶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情況千差萬別,為確保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應從貧困村、貧困戶實際出發,因村因戶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一村一業」、「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實行扶貧對象「雙向全覆蓋」,做到每位幹部都參與幫扶貧困戶,每戶貧困戶都有幹部幫扶服務。
一是結對幫扶。堅持以「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下簡稱「三送」)為抓手,積極開展「三送」幹部結對幫扶。駐點「三送」幹部每名幹部幫扶3-5戶,積極開展領導幹部結對幫扶扶貧對象活動。即在職的市級領導幹部、各縣(市、區)在職正副縣級領導、市直、駐市單位「一把手」分別結對幫扶貧困戶3戶;市直、駐市單位副縣(處)級領導幹部、縣(市、區)直和駐縣(市、區)單位及各鄉(鎮)在職的正副科級領導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2戶;市、縣(市、區)直及各鄉(鎮)在職的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1戶。
二是產業幫扶。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積極性的扶貧對象,採取以獎代補、提供種苗、提供小額貸款或貼息,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等方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組織+農戶」等模式,動員扶貧對象以土地、山場、水面及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入股的形式參與到扶貧經濟實體中來,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發展1-2項種、養殖業或旅遊服務業,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特別注重同步發展專業合作社,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水平,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三是移民搬遷幫扶。按照自願原則,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整合生態移民、地質災害搬遷等項目,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極差、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貧困人口和村落實施移民搬遷。結合「進城進園」、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項目,重點把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的貧困人口安置在工業園區、中心鎮或中心村等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改善生活環境和就業條件,提升發展能力。通過對口培訓、定向定點招工等形式,引導貧困人口向中心鎮、工業園區轉移,把發展特色產業與招工就業有機結合,切實解決好搬遷戶的後續發展問題。
四是技能培訓幫扶。以農民知識化工程和勞務輸出崗前培訓為載體,以提高農民應用果業生產先進技術水平、提高農民謀生手段為主要內容,整合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以及職業教育等培訓資源,為幫扶對象提供免費技能培訓,使每戶扶貧對象至少掌握1項就業技能或實用技術,促進穩定就業和增收脫貧。
五是基礎設施幫扶。對貧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萬元以上整村推進扶貧資金,有效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重點對貧困人口比較集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嚴重滯後的地方,幫助改善通路、通電、通水條件,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建設,打造一批整村推進扶貧示範村,解決產業發展難、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
六是合作社帶動幫扶。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貧困戶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勞動力等資源入股或流轉的方式,引導貧困戶參與發展產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或產業資金扶持。通過示範帶動實現脫貧。
七是保障幫扶。對幫扶對象中符合農村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條件的,及時落實相關政策,給予相應救助。對符合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的幫扶對象,優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對一、全覆蓋」的幫建工作,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實施精準扶貧,應當落實幫扶到戶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實施扶貧對象「一對一」脫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務。為確保扶貧到戶目標任務的實現,各地應成立實施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精準扶貧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實行分級負責制,把工作責任逐級分解,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做到分級負責,責任到人,不脫貧不脫鉤。
2、強化資金管理,確保安全運行。一是嚴格扶貧到戶資金管理。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運行和項目管理機制,規范扶貧資金投向和使用范圍,實行扶貧資金專戶管理、封閉運行,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二是實行扶貧到戶資金「一卡通」制度。扶貧到戶資金實行實名制「一卡通」管理,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安全到位;三是建立扶貧到戶資金使用管理公開、公示制度,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做到公開透明,程序規范、手續完備、發揮效益。四是確保扶貧到戶資金用於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
3、建立考評機制,確保工作落實。為抓實抓好扶貧到戶的實施,應建立健全扶貧到戶考核評比激勵機制。一是督促檢查機制。建立市對縣(市)、縣(市)對鄉(鎮)督促檢查機制,做到「半年檢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評比激勵機制。制定考核評比獎勵辦法,將扶貧到戶納入到當地縣(市)、鄉(鎮)黨政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各地應把實施精準扶貧的資金落實、目標任務、完成進度等進行細化分解,逐項落實,綜合評比,獎懲激勵。對組織實施完成任務好的給予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
⑹ 精準扶貧,要對村幹部培訓哪些內容
1、學通精準扶貧政策。
2、政策輔導。
3、現場演練。
4、業務學習。
5、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