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培訓學習流程和內容如下:
1、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傳染病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2、認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3、了解冠狀病毒肺炎的來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及症狀。
4、如何預防冠狀病毒肺炎。
5、口罩的類型,選擇和正確佩戴。
6、正確七部洗手法。

疫情防控常態化
順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特點,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科學准確分析研判疫情形勢走向,堅持嚴防死守、精準防治。
疫情防控常態化。在全球疫情不斷加速蔓延態勢下,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完全結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較長時期處於疫情防控的狀態,這是基於首都疫情防控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所決定的。
因此,順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特點,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科學准確分析研判疫情形勢走向,堅持嚴防死守、精準防治。
Ⅱ 定期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內容或資料
1.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2.法定傳染病診斷標准
3.重點傳染病診療方案和監測方案
4.新發傳染病或當前熱議傳染病相關知識
5.其他
Ⅲ 有關傳染病的預防的資料
怎樣預防傳染病
要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關鍵在於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形成的傳播鏈。為此,要切實做到: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3、 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力。
4、 搞好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5、 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6、 傳染病人接觸過的用品及居室均嚴格消毒。
Ⅳ 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有哪些
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包括腸道傳染病的預防,蟲媒傳染病的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一、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腸道傳染病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和甲型肝炎等。這類傳染病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進食後發病。
二、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蟲媒傳染病
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有乙腦、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這類傳染病是通過一些昆蟲傳播或者鼠類傳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後再叮咬健康人,同時將細菌或病毒傳入健康人的體內導致發病。
三、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呼吸道傳染病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結核等。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細菌或病毒可直接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核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發病。

(4)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1、疫苗的接種,如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能有效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時,要及時進行治療。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到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
2、講究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蒼蠅叮爬過的食物;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不暴飲暴食,實行分餐制,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滌消毒;杜絕生吃水產品;罐頭食品出現鼓起,色香味改變的情況,不可食用。最好不要在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
3、養成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多喝水,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常剪指甲、勤換衣服。搞好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不隨地吐痰,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日用品常進行日照消毒和適當處理,各種垃圾及時處理,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4、根據氣候變化適量增減衣物,秋季溫差較大,氣溫變化幅度也增大,容易患扁桃體炎等病症,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引發嚴重危害,因此要特別提防,以免病痛的「侵襲」。
5、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睡眠、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也是預防的關鍵。
Ⅳ 傳染病防治知識
一、傳染病防治總則
有效的抑制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於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鏈: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此,要做到:
1、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
2、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能力。
3、按規定接種疫苗。
4、對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節高發傳染病
春季
流行的傳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風疹、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觸傳播引起的手足口綜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風,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曬, 疫苗按時注, 春季好郊遊, 莫去人密處。
夏季
是腸道傳染病高發期,主要包括: 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腸炎、傷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購嚴把關, 餐具消毒雙保險, 個人衛生要注意, 生蔬涼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減, 室內清潔滅蚊蠅, 保證營養足睡眠。
秋季
位於夏、冬之間,因此,夏冬季節的傳染病都可能在秋季發生。此外,脊髓灰質炎也常在秋季發生。
冬季
受氣候和人口流動(春運)等因素的影響,易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的局部性大爆發。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流腦等,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防治方法: 按時接種疫苗, 注意增減衣服, 加強體育鍛煉。
Ⅵ 冬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
1.保持良好的身體免疫力。及時接種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炎等預防相關傳染病的疫苗,規律飲食,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合,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佩戴口罩,特別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建議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外出後、飯前便後都要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注意呼吸道禮儀,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面對他人咳嗽或者大聲說話。
3.保持環境清潔。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廁所、門把手等重點區域要經常消毒,玩具、被子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
4.保持社交距離。在商場、車站、餐廳等場所排隊等候時,都要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離,這既可以防範傳染病,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5.疾病流行期間不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
Ⅶ 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培訓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並妥善保管。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7)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指的實施辦法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醫療衛生機構或者一個防疫機構,應當在2天內,使一個明確的診斷的疑似患者的a類傳染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發現的。
指48條」措施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A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淋病和梅毒在B類傳染病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接受檢疫,體檢和預防措施。對前款規定以外的乙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應當進行醫學檢查,並採取預防措施。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四十九條,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或者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經留驗排除是病人或者病原攜帶者後,留驗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由所屬單位按出勤照發。
參照實施辦法的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健康和衛生防疫機構應當在收到的報告疫情,立即進行嚴格的衛生處理被污染的地點患者的A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
第五十一條的法律的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衛生行政部門各級地方政府,當他們發現前所未有的傳染病的發生或傳染病已經宣布取消的狀態,立即採取措施,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報告。
的實施辦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預防和控制非傳染病第五十二條,爆發的傳染病疫區,當地政府應當根據傳染病控制的需要,健康、醫療、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城建、農業、商業、民政、郵電、電台及電視部門應採取以下預防及控制措施:
(一)搶救或者隔離患者;
(二)加強對糞便的管理,清除垃圾和污物;
(三)加強對自來水等飲用水的管理,保護飲用水水源;
(四)消滅昆蟲、釘螺、嚙齒動物等傳染病媒介動物;
(五)加強對可能傳播傳染病活動的衛生管理;
(六)傳播預防疾病知識;
(七)組織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染疫動物密切接觸者的檢疫檢查,並採取預防醫學和應急接種;
(八)提供預防、控制疫情所需的葯品、生物製品、消毒葯品和儀器;
(九)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