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從業人員培訓內容
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體檢,持健康證上崗;新員工必須體檢、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
2、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將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原件或復印件按照崗位分類存檔,到期前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健康證明在有效期內。
3、從業人員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礙食品衛生病症的,應主動報告,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症或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4、實行每日崗前健康檢查制度,每日上崗前由班組長逐一檢查每個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健康狀況,並詳細記錄。
5、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專間操作人員還需戴口罩,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佩帶飾物。
6、上崗操作前應洗手,操作時手部應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應該經常用75%酒精擦手進行消毒。
7、自覺接受企業內部的健康晨檢制度;並熟記本崗位衛生知識及應知應會的內容。
8、入廁前必須換下工服,出廁後必須洗凈雙手、重新換上工作服方可進入食品操作場所
2.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如下:
1、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及外購集體用餐的分餐人員(包括臨時工),必須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後並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2、食堂采購人員要嚴格把好食品采購關。在采購食品時,必須確認食品生產經營者持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禁止向無衛生許可證的經營者購買食品。
3、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4、購買肉製品、腌臘製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5、關注兒童食品的相關信息。如:我國已經啟動了「兒童食品行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此工作將為兒童食品的選擇提供消費參考。
3.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大全 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和収展的前提和基礎,食品安全關繫到人們的生命健康,關繫到市場秩序的健康収展,關繫到社會秩序的穩定。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 QS 標識,丌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丌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丌潔、混有異物戒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収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吅物有収酵的氣味戒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丌能食用。 3、丌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戒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丌用丌潔容器盛裝食品,丌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戒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戒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戒替換迚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兊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4. 食品衛生知識培訓
食品原材料的衛生要求 采購的食品原材料必須符合有關的衛生標准或規定。肉、禽類原料要採用來自非疫區的健康畜禽,宰後經獸醫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水產原料要採用新鮮度高的原料。果蔬類原料要採用新鮮、成熟適度、無病蟲害、無腐爛的鮮果、蔬菜。干制的原料應乾燥、無霉變、無蟲蛀。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有關的質量標准。 盛放原料的容器和運輸工具的材料和結構要堅固、無毒、易清洗。運輸 食品衛生凍肉、禽、水產等原料應使用冷藏或保溫車(船),保鮮用冰的水質應符合飲用水衛生標准。原材料倉庫必須通風良好、乾燥、保持清潔。凍肉、禽、水產類原料應貯藏在符合原料保藏溫度的冷藏庫內。貯藏物在倉庫中分類堆放,互相影響氣味的原業生產過程的衛生要求 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原料:經過挑選和檢驗,符合有關衛生標准或規定的原輔材料才能進入生產作業線。 防止交叉污染:要防止食品與前工序的物料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受到污染。接觸過可能污染成品的原料或半成品的人員如果要接觸成品,須換去已被玷污的工作服。已接觸過原料或半成品的設備用具如要接觸成品須先清洗消毒。 用水:處理食品的水必須是符合標準的飲用水。非飲用水經主管部門核准合格後方可用於生產蒸汽、製冷、消防等不接觸食品的諸方面;經過特別批准也可用於某些不致構成有礙衛生的食品處理部分。使用循環水必須經主管部門批准,並在經常的監督下進行嚴格的處理後保證不危害衛生。不經處理的循環水只准用於對食品不造成污染的場合。 工業生產:食品工業生產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監督管理下進行。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工序要前後緊接進行。工藝條件要盡量減少原料中原含有的細菌數,更要防止微生物或其他物質進一步的污染。罐頭食品的殺菌要達到商業無菌的要求。來不及處理的原料應妥善暫存,根據性質進行冷卻、冷藏或巴氏殺菌。 包裝的衛生要求 包裝材料應適合所包裝食品的性質,適合預期的貯藏條件,其中可能轉移到食品中的不良物質的量不得超過法定的限度。食品容器不能移作它用,以免輾轉污染食品成品。包裝容器應該在臨用之前進行檢查,以保證使用時情況良好,並且根據需要在使用之前進行清洗和(或)殺菌。在充填工序的場地上只允許存放即將要用的容器。充填包裝必須在不受污染的條件下進行。每個容器的充填量要恆定,各種容器應根據要求進行封閉。 [編輯本段]立法監督 為保證食品衛生,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必要的立法,並設立專職機構負責實施。如美國早在1906年就頒布了《純潔食品法》 ,明確由農業部的化學局管理,到1931年改由食品葯物管理局管理,仍屬農業部管轄。1938年頒布了《食品、葯物和化妝品法》,以後不斷補充修訂,成為國際間公認的比較完善的食品衛生法規。食品葯物管理局於1953年改隸屬於衛生、教育和公共福利部,發展至今,已成為科學技術比較先進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機構。中國由衛生部和主管食品生產的各部領導全國的食品衛生工作。從1953年3月17日到1985年4月,至少已頒發有關食品法令、通知、辦法、規章、制度及函件等共156件;到1986年底為止已制訂有關食品衛生方面的國家標准287項。自1995年10月30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是「為保證食品衛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各族人民體質」而制定的。這個食品衛生法適用於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也適用於食品的生產經營場所、設施和有關環境。自中央到地方的衛生行政系統已逐步設立專職的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機構,對所轄區域的食品衛生工作進行監督執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管轄范圍內行使食品衛生監督職責。鐵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行使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食品衛生監督職責。 食品衛生監督職責是: (一)進行食品衛生監測、檢驗和技術指導; (二)協助培訓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監督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健康檢查; (三)宣傳食品衛生、營養知識,進行食品衛生評價,公布食品衛生情況; (四)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工程驗收; (五)對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進行調查,並採取控制措施; (六)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巡迴監督檢查; (七)對違反本法的行為追查責任,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八)負責其他食品衛生監督事項。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設立食品衛生監督員。食品衛生監督員由合格的專業人員擔任,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發給證書。鐵道、交通的食品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食品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任務。食品衛生監督員必須秉公執法,忠於職守,不得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食品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可以向食品生產經營者了解情況,索取必要的資料,進入生產經營場所檢查,按照規定無償采樣。生產經營者不得拒絕或者隱瞞。食品衛生監督員對生產經營者提供的技術資料負有保密的義務。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可以確定具備條件的單位作為食品衛生檢驗單位,進行食品衛生檢驗並出具檢驗報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對該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並責令進行清洗消毒。 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除採取搶救措施外,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並採取控制措施。 [編輯本段]管理方法保持食物衛生要點 (1)食物應徹底清洗,調理、貯存場所及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 (2)食物要盡快處理,然後烹飪供食。做好的食物也應盡快食用。加熱與冷藏時應注意,細菌在超過60℃以上才能被殺滅,10℃以下能使細菌生長速度減慢,-18℃以下則細菌根本不能繁殖。 (3)材料盡可能選用新鮮的,因為不新鮮的材料含細菌較多,調理以後也可能有細菌殘留,而且細菌很容易繁殖。菜單中魚肉煉製品、煎蛋沙拉、香腸等較易成為中毒原因食品,所以夏季最好不用。 ①如果非用不可時,要特別留意選擇及低溫保存與調理。 ②食鹽、糖、醋等有阻礙細菌繁殖的作用,不妨多用。調理時應注意加熱要徹底,以便殺死有害細菌。 ③菜飯應該冷卻到室溫或更低溫度再放入飯盒,將溫熱食品放入時,會加速細菌繁殖。 (4)保存時應注意不受外界細菌污染及繁殖,並保存於10℃以下的冷藏庫。如果通風良好時,也可以防止細菌繁殖及腐敗;因此盒飯不要太早裝入。熱盒飯疊放、或直接曬太陽、或放在溫熱的地方,都會有不良的影響,應該盡量避免。 (5)食品如果受到老鼠糞、蒼蠅、蟑螂等污染,也會引起中毒,因此食品應保存在櫃櫥及有蓋容器內,以免受到污染;包裝容器在貯藏中易受到塵埃、昆蟲、老鼠等污染,因此必須注意保存。使用時最好預先以含有效氯50ppm以上的水消毒後再用比較安全。此外,外包裝不要太厚,以免因散熱不良而導致細菌大量繁殖。 (6)工作人員應身體健康,服裝整潔,手指頭發清潔,並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論何時都不要以手指直接接觸食品,而以夾子、筷子等取放食品比較理想。 (7)盒飯從製作到供應,時間愈短愈好,溫度愈低愈好,可能時最好徹底熱過後再吃,也有助於預防食品中毒。夏季天熱,最好不要帶盒飯去登山旅行或郊遊,因為在30℃以上的氣溫下,不出幾個鍾頭,葡萄球菌就會產生足以引起中毒的腸毒素。 (8)餐飲業是大量制備菜餚提供給消費者的行業,故經營時應以衛生為第一重點,如稍有不慎使食品不潔,不符合衛生標准,就會減損營養價值,其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受處罰,更嚴重的是失去了安全可靠的信譽。所以,餐飲業的經營應以衛生條件最為重要。
5. 餐飲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餐飲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在食堂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4、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8、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6.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上崗衛生知識培訓基本要求》、食品衛生法律法規、食品衛生知識、業務知識、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具體內容見以下課件)。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要加大培訓力度,真正做好衛生工作、安全工作,應預防在先,防患於未然。
為創造高質量、高水平一流服務的目標而共同努力。通過培訓,要提高我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使他們高質量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在日常操作中更加嚴謹、規范,工作水平更上一層樓,讓每一位師生吃得放心、舒心、開心,為我校的後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6)食品衛生知識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1、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內容。
3、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4、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
5、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6、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7、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8、購買肉製品、腌臘製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9、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10、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
7. 餐飲食品安全培訓內容有哪些
治共享食品安全 內 容 一、餐飲環節風險清單 二、餐飲經營企業主體責任 三、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 (二)貯存環節 1.冷藏食品: (1)生熟不分、葷素不分、雜亂混放(生食品、半成品、成品、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 (2)貯存不規范:不加膜(蓋)、超容量冷藏(擠壓,沒有預留空間) (3)無時間順序和記錄:不能做到先進先出,無法分辨食品冷藏時間 (4)未分類貯存:未做到同類食品同處貯存 (5)不按規定溫度范圍存放 (6)不清理冰箱、冰櫃衛生、不除霜、不維修、不校正溫度 2.庫存食品 (1)堆放無序:食品應當分類、分架存放,距離牆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使用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2)不及時清理銷毀變質和過期的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劑 (3)不設立不合格食品待處理區 3.進出貨驗收 (1)只注重開的票據 (2)不檢查實際貨品質量(對數量不檢查質量) (3)出貨不檢查 (三)加工環節 1.不按操作規范操作 2.加工操作不分區 3.工用具混用 4.從業人員無良好衛生習慣 5.超范圍超劑量食品添加劑 二、餐飲企業主體責任 1.制定本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督促執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作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5.組織開展本單位從業人員培訓 三、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開展從業人員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 (二)落實食品安全制度,把好食品安全質量關 1.建立進貨台賬 2.把好「三關」 (1)進貨驗收關 (2)出貨檢查關 (3)領用檢查關 3.建立責任制,落實「三定」(定人、定責、定崗) 4、強化規范操作、把握質量關鍵點 (1)烹飪前應認真檢查待加工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烹飪加工。 (2)不得將回收後的食品經加工後再次銷售
8. 食品安全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什麼
一、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個人衛生
1、食品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預防性的身體健康檢查。
2、食品從業人員必須先取得健康證並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3、健康檢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4、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衛生,食品從業人員應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工作中途離開崗位再上崗,休息後再次返回崗位必須堅持洗凈手再工作的原則。
5、食品從業人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堅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6、食品從業人員發生原因不明腹瀉,發燒,咳嗽和皮膚傷口感染時,必須立即去醫院就醫,病癒後方可上班,不能邊上班邊看病。
7、食品從業人員的工作服必須定期清洗,並不得穿戴工作服出入非工作場所。
8、食品從業人員開始工作前必須堅持洗手消毒。
二、食品包裝及容器衛生
1、食品的容器要用國家允許的材料製成,並符合有關國家標准,無毒無害。
2、罐頭食品必須封口嚴密,罐體清潔干凈,無銹斑,無破損,無胖聽。
3、食品包裝標識必須清楚,容易辨識,必須有中文標識,標識的內容包括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或者代號,規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質期限等。
4、定型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產品說明書,不得有誇大或者虛假的宣傳內容。
三、食品貯藏衛生
1、貯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常溫貯存和低溫貯存。
2、貯藏食品應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塵,防蠅,防鼠,防潮。
3、食品庫房在門上安置防鼠鐵皮的高度至少應達60厘米。
4、食品貯藏庫房要設專人進行管理,建立入庫,出庫食品登記制度,並按入庫時間做到分類存放,先進先出。
5、存放食品應與牆壁,地面保持離地,離牆均應要求在10厘米以上距離。
6、保存新鮮水果,蔬菜類食品最適宜的溫度是2—8度。
7、烹飪後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時間需要超過2小時的,應當在高於60攝氏度或低於8攝氏度的條件下存放。在溫度低於60度,高於8度條件下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熱方可食用,加熱前還需要確認食品未變質。
8、冷卻肉或凍肉應置於—20度低溫冷庫中貯存。鮮乳,酸乳,奶油應置於2—8度的冷庫中保存。
9、食品貯存庫房應有機械通風設施,分主,副食品庫房設置隔牆離地存放,各類食品應分類分架,分區存放。不能與清潔殺蟲物品同庫存放。
10、冰櫃不能塞滿食品,食品之間應有空隙,剩餘熟食存入冰櫃內必須徹底加熱才可再次食用,冰櫃不能長期保存食物,冰櫃內的食品不能反復解凍復凍。
9.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如下: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不要狼吞虎咽;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2、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4、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5、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6、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