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衛生防控知識培訓

衛生防控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6-06 20:33:50

① 員工防疫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員工防疫知識培訓內容:個人防護和衛生規范、日常預防性消毒、重點公共場所及機構疫情防控基本要求、疫情防控工作等知識。參加培訓的學員通過手機、電腦登陸系統進行線上培訓,學滿15個學時並考試合格後,培訓機構為學員發放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員電子版培訓合格證。開展線上防疫員技能培訓,對提升基層防控處置能力、強化公共衛生防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防疫知識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防疫培訓的目的是提升防疫技能。防疫培訓的意義是增強人們的安全防火意識的活動。我們要時刻警惕麻痹思想,保持頭腦清醒,頑強作戰,慎終如始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防疫和發展各項工作,不斷凝聚信心和士氣,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強大力量。





② 衛生知識培訓證有什麼用

在我國,根據《食品衛生法》的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食品商販,必須先取得衛生許可證,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管理方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衛生許可證的發放適用對象,包括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衛生許可證可適用的行為,包括一切事物的生產(不包括種植業和養殖業)、採集、收購、加工、儲存、運輸、陳列、供應、銷售等活動。衛生許可證的使用主體,包括一切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單位或者個人,其中也包括職工食堂、食品商販等。

(2)衛生防控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衛生知識培訓證辦證流程:

1、 申請報告;

2、 《XX市衛生局衛生許可證申請書》;

3、 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復印件;

4、 衛生管理組織(架構)名單;

5、 各類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6、 主要生產設備清單;

7、 建設項目四置圖、平面布局圖(空調系統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給排水系統、衛生設施布局、通風排氣),要求提供藍圖或電腦列印圖(標明尺寸、面積和經營單位名稱)。(已在我所辦理建設項目衛生驗收合格的單位可免提供);

8、從業人員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申報時可不需要提供,但領證前必須提供)。

③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如下:

一、洗指標或使用快手消毒劑指標。

(1)直接接觸患者前後,接觸不同患者之間,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患者前後。

(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塗料後。

(3)穿脫隔離服前後,摘下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前,處理污染物品後。

(5)醫務人員手中有可見的污染物或患者血液、體液等污染後。

二、洗手的方法。

(1)在流水中充分濕潤雙手。

(2)取適量肥皂(肥皂液),均勻塗抹到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摩擦雙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摩擦程序如下:

掌心相對,手指並攏,互相揉搓。

手掌對手的背沿指縫摩擦,交換。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互相摩擦。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右手握住左手拇指旋轉揉搓,更換進行。

將五個指尖並攏放在另一個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在流動水中徹底清洗雙手,擦拭,取適量的手液護膚。

三、手消毒的指征。

(1)在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的患者之前。

(2)進出隔離病房、重症監護病房、傷害病房、新生兒重症病房和感染性病房等重點部門。

(3)接觸感染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感染性微生物污染物後。

(4)雙手直接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感染患者污染物。

(5)雙手需要長期保持抗菌活性時。

四、手的衛生指示。

(1)直接接觸患者前後。

(2)摘下手套後(戴上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在進行侵襲性操作之前,是否戴手套。

(4)接觸體液或排泄物、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塗料後。

(5)護理患者從污染部轉移到清潔部時。

(6)接觸患者周圍的物品(醫療設備)後。

五、手衛生注意事項。

(1)對於不能殺死部分酒精的病原體,應採用流動水洗手作為手衛生的方法。

(2)為了提高醫務人員手部衛生的遵從性,盡量選擇含有護膚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

(3)不得用消毒盆浸泡作為醫務人員的衛生手消毒方法。

(4)應加強護士和清潔工的手衛生訓練、教育和監督。

重要性

大量資料顯示,保持手衛生是有效預防控制病原體傳播,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最基本、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ICU院內感染比普通病房高,其感染環節復雜,醫護人員包括護工的手在診療護理過程中與危重病人接觸的機率最高。

有文獻報道,在一般護理操作中,手部細菌污染數量一般為(103-105)cfu/cm2;工作繁忙時,手部細菌量成倍增加,護士為患者吸痰手沾細菌達106cfu/cm2,給患者清洗會陰手污染細菌多達1010cfu/cm2以上。

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或污染後未洗手,其細菌總數超標率為100%,ICU工作人員中革蘭陰性桿菌攜帶率可達80%以上。

1/3的醫院感染可通過嚴格的手衛生來得到有效控制,用肥皂洗手後醫護人員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帶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數越多手部細菌減少越明顯,因此重視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

④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為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

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後。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等污染後。

手是病菌播散的主要途徑之一,據文獻報道,嚴格實施正確的手衛生,可減少20~30%的醫院感染。手衛生包括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4)衛生防控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手衛生知識的介紹如下: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以及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⑤ 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1)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制度。為了提高用人單位負責人和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水平、職業病防護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自覺性,大力實施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用人制度的改革,勞動力需求增大,出現了大量的流動職業人群,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用人單位從事生產活動。這些勞動力大部分來自相對貧困的農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對職業危害缺乏必要的了解,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由於流動職業人群多處於婚育年齡,他們的身體健康遭受職業病危害後,還可能會危害到子代或者喪失生殖能力。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建立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教育制度,沒有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教育,職業衛生知識得不到普及,也會致使勞動者因無知而遭受職業病危害。
如果用人單位負責人和管理者自身對職業衛生知識也知之甚少,從而導致其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視不足,缺乏對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採取保護措施的意識和自覺性,同樣是造成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負責人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這也是勞動者實現職業衛生知情權的一項保障措施。
以下幾個方面是對勞動者進行安全衛生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及要求:
①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首先是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知識。我國的法律法規中有許多關於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多年來安全生產工作經驗的總結,是生產經營單位搞好安全生產的工作指南和行為規范。從業人員對這些內容務必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有關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知識。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設計、生產、運輸、儲存、經營許多環節,無論哪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從業人員作為生產經營活動的具體作業者,必須掌握與生產有關的安全知識,只有如此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從業人員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才能得到保證。
還有就是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和逃生的知識。從業人員在生命受到威脅的緊急情況下,應能夠運用所學的應急救援和逃生知識,採取合理的應急措施,盡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傷害。
②掌握本崗位的安全衛生操作技能。一個單位是由一個個崗位組成的。如果每個崗位安全了,整個生產經營單位也就安全了。所以,工作崗位的安全生產是整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基礎,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狠抓作業崗位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從業人員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規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個生產崗位的事故發生率。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不認真、安全操作技能差、考核不合格的崗位人員,堅決不允許上崗。同時還應制定措施,鼓勵生產崗位的職工開展各種安全知識技能競賽,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只有抓住了每個工作崗位的安全,才能確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
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是提高廣大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行為的基礎,是勞動者健康權益得以實現的措施之一。因此,用人單位對錄用的新的勞動者、變更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的勞動者應當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未經培訓的一律不得安排其上崗。勞動者上崗後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有關的規定組織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同時,用人單位應當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衛生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用人單位不得疏於管理、督促和指導。
③接受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既是勞動者的義務,也是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有義務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有義務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一旦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立即向有關部分報告。
如果勞動者不履行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批評、教育。這就要求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督促勞動者履行義務。如果勞動者拒不履行義務,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必要的處理。
(2)安全衛生教育和培訓的形式。安全衛生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是要提高組織管理者及員工做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學習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第二是能夠普及和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組織安全衛生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特種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職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和經常性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①管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對企業法定代表人和廠長、經理主要應進行國家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工傷保險法律法規的教育;有關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規章制度、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知識及安全文化的教育;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內容的教育。
技術幹部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行業基本的安全技術知識,本職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統安全工程知識等。
行政管理幹部安全衛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職業安全衛生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職業安全衛生技術知識以及其本職安全生產責任制。
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教育內容應包括:國家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職業安全衛生標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技術、職業衛生知識、安全文件;工傷保險法律法規;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及調查處理程序;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班組長和安全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內容包括: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安全技術、本班組和一些崗位的危險因素、技能及本企業、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
②特種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對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按照國家標准《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有十二類:金屬焊接切割作業;電工作業;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登高架設;製冷作業;壓力容器操作;礦山通風作業(含瓦斯檢驗);爆破作業;礦山排水作業(尾礦壩作業)和其他符合特種作業基本定義的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為:年齡滿18歲;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相應工種作業的安全技術知識,參加國家規定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並成績合格;符合相應工種作業特點需要的其他條件。
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這種培訓教育要實行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術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應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術和預防事故的實際能力上。
③一般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組織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主要有新員工上崗前的三級教育、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教育。
三級教育是指企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廠級、車間級、班組三級職業安全衛生教育。
改變工藝和變換崗位的安全衛生教育,是指企業在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必須對有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安全衛生教育;企業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調離崗位作業的安全衛生教育是指當組織內部職工從一個崗位調到另一個崗位,或從某工種改變為另一工種,或因放長假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情況,組織必須進行相應的安全衛生培訓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現崗位安全衛生特點和要求。
④經常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不管什麼教育,都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也是這樣,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這就是經常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在經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態度、安全思想教育最重要。進行安全態度、安全思想教育,要通過採取多種多樣形式的安全活動,激發員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熱情,促使員工重視和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經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班前和班後會上說明安全衛生的注意事項;安全衛生會議;事故現場會;安全衛生活動日;張貼安全衛生招貼畫、宣傳標語及標志等。

⑥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什麼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征,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

1、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征,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

2、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采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征,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二、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

目前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1、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2、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3、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

4、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三、無症狀感染者有無傳染性?

根據國家和部分省份開展的密切接觸者監測數據,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個別由無症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

綜合目前的監測和研究,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部分專家認為鑒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能檢出病原核酸,但由於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四、公眾如何科學戴口罩?哪些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

對於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

五、口罩使用注意事項:

1、呼吸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2、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

3、佩戴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應通過摘取兩端線繩脫去口罩。

4、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

5、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6、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復使用。

⑦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培訓學習流程和內容如下:

1、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傳染病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2、認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3、了解冠狀病毒肺炎的來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及症狀。

4、如何預防冠狀病毒肺炎。

5、口罩的類型,選擇和正確佩戴。

6、正確七部洗手法。

疫情防控常態化

順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特點,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科學准確分析研判疫情形勢走向,堅持嚴防死守、精準防治。

疫情防控常態化。在全球疫情不斷加速蔓延態勢下,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完全結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較長時期處於疫情防控的狀態,這是基於首都疫情防控的復雜性、長期性、艱巨性所決定的。

因此,順應疫情防控常態化特點,仍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科學准確分析研判疫情形勢走向,堅持嚴防死守、精準防治。

⑧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內容有如下:

1、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3、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

4、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5、做好自我防護就是關愛他人,遵守文明行為就是奉獻社會。

6、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

7、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8、增強防控意識,提高防護能力。

9、依法依規,科學防控,有效防範和阻斷疫情傳播。

10、履行公民義務,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1、 早報告,不隱瞞,有症狀,早就醫。

12、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⑨ 衛生保健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應注意雙手干凈,做到穴位準確、手法正確、力度適當。

3、每學期要檢查兩次視力,出現視力下降時,要盡快到醫院眼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4、如果確認已患近視,要及時到醫院驗光配鏡。不要到不正規的眼鏡店配鏡。不追求過高的矯正視力,矯正視力達到50即可。

5、不要互相借戴眼鏡。每個人的`屈光度數、瞳孔距離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鏡會出現眼疲勞等症狀,影響視力,有害無益。

6、16歲以下的兒童少年配戴隱形眼鏡要慎重。

⑩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如下:

一、洗指標或使用快手消毒劑指標。

(1)直接接觸患者前後,接觸不同患者之間,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患者前後。

(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塗料後。

(3)穿脫隔離服前後,摘下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前,處理污染物品後。

(5)醫務人員手中有可見的污染物或患者血液、體液等污染後。

二、洗手的方法。

(1)在流水中充分濕潤雙手。

(2)取適量肥皂(肥皂液),均勻塗抹到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簡介

大量資料顯示,保持手衛生是有效預防控制病原體傳播,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最基本、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ICU院內感染比普通病房高,其感染環節復雜,醫護人員包括護工的手在診療護理過程中與危重病人接觸的機率最高。

有文獻報道,在一般護理操作中,手部細菌污染數量一般為(103-105)cfu/cm2;工作繁忙時,手部細菌量成倍增加,護士為患者吸痰手沾細菌達106cfu/cm2,給患者清洗會陰手污染細菌多達1010cfu/cm2以上。

閱讀全文

與衛生防控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飯店 瀏覽:165
農村黨員就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9
教師全員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873
旅遊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12
2018暑假教師培訓方案6 瀏覽:261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
市場營銷學北大課件 瀏覽:55
人口因素酒店市場營銷 瀏覽:800
培訓學校秋季招生方案模版 瀏覽:760
區域大崗點多如何做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56
生鮮電商策劃方案項目概述 瀏覽:851
天之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01
電子商務營銷流程 瀏覽:157
公司文明創建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25
關於香飄飄的市場營銷 瀏覽:431
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12
愛特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58 瀏覽:989
市場營銷長期職業計劃 瀏覽:380
幼兒教師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704
首都航空市場營銷面試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