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cnas人員培訓計劃

cnas人員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2-06-05 18:19:49

㈠ 高分求助:實驗室申請認可前期准備工作和文件,越詳細越好!

  1. 文件准備:符合CNAS-CL01 25個要素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所有申請項目的作業指導書;

  2. 記錄准備:

管理部分

1.實驗室機構設置證明

2.實驗室領導任命書

3.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監督員任命書

4.2012年質量監督計劃及記錄(包括在陪員工的監督記錄)

5.文件清單(包括質量文件、技術文件、外來文件)

6.文件發放記錄

7.文件定期評審記錄

8.合同評審記錄

9.合格供方名單及供方評價表

10.采購產品及服務驗收、確認記錄

11.徵求客戶意見表

12.投訴處理記錄

14.運行中不合格處理記錄

15.糾正措施記錄

16.預防措施記錄

17.記錄表格一覽表

18.最近一次內審全部資料(包括內審計劃、記錄、內審報告、不合格報告)

19.所有內審員任命書及內審員證書

20.最近一次管理評審資料(包括管理評審通知、輸入材料、會議紀要、評審報告、改進計劃、改進實施證明材料)

現場提供文件記錄清單(技術部分)

1. 人員名單、當年培訓計劃及記錄、人員檔案;

2. 環境監控記錄;

3. 作業文件、方法標准目錄及文本;

4. 方法確認記錄;

5. 所有項目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記錄;

6. 用於檢測數據的採集、處理、、記錄、報告或檢索的計算機軟體的驗證記錄;

7. 設備儀器台帳;

8. 儀器設備校準計劃;

9. 包括儀器設備使用手冊及使用、維護、維修記錄等信息的設備檔案;

10. 儀器設備操作人員授權書;

11. 儀器設備期間核查計劃及記錄;

12. 儀器設備校準、檢定證書;

13. 參考標准和標准物質(參考物質)台帳、校準計劃、記錄;

14. 參考標准和標准物質(參考物質)期間核查計劃、記錄;

15. 樣品台帳及樣品處理記錄;

16. 質量控制計劃(包括內部控制、參加能力驗證和實驗室比對)及實施記錄;

17. 報告台帳及各個檢測項目的報告及對應的原始記錄。

㈡ 關於實驗室管理與人員培訓

實驗室人員培訓工作開展的依據是ISO/IEC17025中的條款5.2,根據筆者的經驗,希望在本文中對該項工作的規范化進行探討。
一、制定培訓計劃
實驗室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之前的經驗教訓識別自身的培訓需求,根據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其中難點在於培訓需求的識別。為了更好地識別培訓需求,實驗室首先應該制定具有挑戰性、可測量性、可實現性的目標,一般而言包括質量目標和發展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培訓的需求也就識別出來了;其次,實驗室應該將過去一段時間內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主要通過對過去採取的4.9不符合檢測工作的控制、4.10改進、4.11糾正措施和4.12預防措施進行分析,識別實驗室的培訓需求。可見,培訓需求的識別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如果實驗室中上述所提到的環節沒有做到位,就會直接導致培訓需求的識別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培訓需求識別完畢後就需要結合實驗室的可用資源和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識別培訓需求和制定培訓計劃一般是在實驗室開展4.15管理評審時開展的,培訓計劃也就成了管理評審活動的輸出,需要實驗室切實執行。
二、完善培訓記錄
完善的培訓記錄是人員培訓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實驗室常常由於不清楚培訓都需要哪些記錄而使培訓工作的開展顯得有些混亂,甚至會導致實驗室認可評審中得到不符合項的後果。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實驗室的培訓記錄應包括:培訓計劃實施記錄、培訓簽到記錄、員工培訓歷史記錄、培訓考核記錄、培訓評價記錄。其中難點在於培訓考核記錄,因為有些培訓內容無法使用具體的手段(如理論考試或現場演示)來進行考核,這樣就需要在制定培訓計劃的時候明確的識別哪些培訓項目不要求進行考核;重點在於培訓評價記錄,ISO/IEC17025中的5.2.2條款中要求評價的是培訓活動的有效性,而實驗室往往更關心的是人員參加了培訓後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因此培訓評價記錄可以將對活動有效性的評價與人員培訓有效性的評價結合起來,即規定多少比例的參加培訓的人員達到了培訓預期目的視為本次培訓活動有效。
三、清晰的授權
培訓結束後,實驗室需要根據培訓考核和評價記錄對相關人員進行授權,對人員的授權需要清晰明確,不能模稜兩可。常用的授權方式是發布「人員技能表」和簽發上崗證書等手段。
四、持續的改進
實驗室應該為每位員工建立起個人檔案,收集匯總每位員工的培訓記錄和現有的能力證明材料,以此為基礎,使每位員工的培訓都能夠實現有目的性、持續性和系統性,真正地實現實驗室人員的發展。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㈢ cnas實驗室人員能力監控從哪些方面開展

你好

1微生物領域

4.1.5 g)實驗室應設置生物安全責任人和生物安全監督員,負責生物安全。

4.1.5 h) 實驗室技術管理者中應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請認可或已獲認可的微生物檢測范圍內具有微生物專業或與微生物密切相關的本科以上學歷和三年以上微生物檢測的工作經歷的成員;負責指導或培訓檢驗人員常規微生物實驗;5.2.1 a)實驗室選用檢測人員時,應考慮有顏色視覺障礙的人員不能執行某些涉及到

辨色的試驗。

5.2.1 b)實驗室從事微生物檢測的關鍵檢測人員應至少具有微生物或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的學歷,或者具有 10 年以上微生物檢測工作經歷。授權簽字人應具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並具有 3 年以上相關技術工作經歷,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應具有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的學歷和至少 10 年的微生物相關領域檢測工作經歷。

5.2.1 c)實驗室可通過內部質量控制、能力驗證或使用實驗室間比對等方式評估檢測人員的能力和確認其資格。新上崗人員以及間隔一定時間重新上崗的人員需要重新評估。

5.2.1 d)如實驗室使用的高壓蒸汽滅菌器不屬於簡單壓力容器(定義參見 TSG R0003-2007《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時,操作人員需持有特種作業人員證書。

5.2.1 e)實驗室人員應熟悉生物檢測安全操作知識和消毒滅菌知識。

5.2.2 實驗室應制定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計劃,包括常規微生物檢測、無菌操作、生物防護、生物安全櫃維護等方面知識的專門培訓,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5.2.4 適用時,食品生產區抽樣人員應獨立於實驗室的微生物檢測活動,以防止交叉污染。

5.2.5 當檢測人員或授權簽字人職責變更或離開崗位 6 個月以上再上崗,應重新考核確認。

㈣ 實驗室申請,CMA計量認證,對人員資質有什麼要求

對於實驗室申請人員資質要求:

根據CNAS-CL01-G001:2018文件要求:從事檢測或校準活動的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如果學歷或專業不滿足要求,應有10年以上相關檢測或校準經歷。關鍵技術人員,如進行檢測或校準結果復核、檢測或校準方法驗證或確認的人員,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應有3年以上本專業領域的檢測或校準經歷。

註:關鍵技術人員還應包括簽發證書或報告的人員(包括授權簽字人),但CNAS對授權簽字人的要求更為嚴格。

授權簽字人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應熟悉CNAS所有相關的認可要求,並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含中級)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

注1:「同等能力」指需滿足以下條件:

a)大專畢業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及以上;

b)大學本科畢業,從事相關專業5年紀以上;

c)碩士學位以上(含),從事相關專業3年及以上;

d)博士學位以上(含),從事相關專業1年及以上。

注2:授權簽字人指被CNAS認可的可以簽發帶有認可標識證書或報告的人員,其在被授權的范圍內應有相應的技術能力和工作經驗。實驗室負責人可以不是授權簽字人,授權范圍也可以不是全部認可范圍,授權范圍應根據其實際技術能力確定。

CMA計量驗證對人員資質要求:

根據RB/T 214-2017要求規定:1)檢驗檢測機構的技術負責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全面負責技術運作;質量負責人應確保管理體系得到實施和保持;應指定關鍵管理人員的代理人。

2)檢驗檢測機構的授權簽字人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同等能力,並經資質認定部門批准,非授權簽字人不得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

3)檢驗檢測機構應對抽樣、操作設備、檢驗檢測、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以及提出意見和解釋的人員,依據相應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進行能力確認。應由熟悉檢驗檢測目的、程序、方法和結果評價的人員,對檢驗檢測人員包括實習員工進行監督。

4)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和保持人員培訓程序,確定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目標,明確培訓需求和實施人員培訓。培訓計劃應與檢驗檢測機構當前和預期的任務相適應。

5)檢驗檢測機構應保留人員的相關資格、能力確認、授權、教育、培訓和監督的記錄,記錄包含能力要求的確定、人員選擇、人員培訓、人員監督、人員授權和人員能力監控。

6)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檢驗檢測活動,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客觀獨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恪守職業道德,承擔社會責任。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CNAS實驗室認可及CMA申請的要求,可咨詢廣電質量學院。



㈤ CNAS 如何評審外部供應商人員的能力

做好現場評審的准備工作
1:技術能力准備
2:人員 3:設施和環境條件 4:方法的確認 5:設備
管理要素的准備工作
1.ISO/IEC17025 2005還闡述了現代實驗室運作的先進管理理念:科學管理,持續改進、服務客戶等等。在第四條款中有15個要素,是要求實驗室能夠進行有效管理的規定,其中涉及客戶的條款有20餘處之多,足見與客戶進行良好溝通對現代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性。要及時對顧客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及時處理顧客的反饋意見,與顧客保持良好的溝通。客戶滿意度調查報告一般1年1次,但是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可以以調查表的形式發給客戶,讓他們填寫並且回傳,要對調查所得的數據給以統計分析。
2.如果標准有更新,一定要對新舊標准進行比較,明確寫出新的標准和舊的有哪些不同,當然,相應的操作規程也應該隨之更新。
3.樣品標識是否清楚,子樣一定要有標識,哪怕是一樣的樣品,也要以予以區分。
4.內審和管理評審記錄一定要准備好,這個每次必查,管理評審一定要有輸出,管理評審的輸出可以是一些預防措施。
5.測量不確定度報告准備幾份,保證每個檢測領域至少要有1份。
6.記錄的修改一定要符合要求,劃改簽名。
7.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標准、操作規程等等都必須有唯一性編號和受控標識,並且放在容易取的地方,確保評審老師要看什麼,馬上就可以拿過來。
8.檢測有沒有分包?分包實驗室是否有資質證明?分包的項目是否在報告中註明。
9.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一定要銘記於心,以免老師一問,一臉茫然的說不知道。
10.合格供應商評估有沒有定期(一般每年)對供應商進行審核評估。
科學解決存在的問題
實驗室通過CNAS評審後,總是會發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理念進行指導,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解決,經常性地分析管理狀況和水平,經常性的研究具體方法,更加客觀地分析問題,有計劃、有目的,更加科學地解決問題,持續提高實驗室整體水平。
一是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視檢測整頓和提升工作。明確實驗室整頓是解決目前實驗室突出問題的需要,是提高實驗室能力的需要,明確檢測工作對於檢驗檢疫履行職責和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作用,正確處理把關與服務的關系。
二是要求全員參與,不折不扣,務求實效。培訓教育工作貫穿於整個活動之中,制定具體的教育培訓計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全員培訓,提升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職業素質、質量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三是要求注重提升檢測能力。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和合作活動,通過系統內專家授課、現場觀摩、競賽比武、技術交流和發展研討等多種形式,同時積極參加CNAS、認監委以及其它單位組織的能力驗證活動,加強檢測技術、設備使用管理和實驗室建設管理交流,推動實驗室技術能力的提升。所謂實驗室認可,是對校準和檢測實驗室有能力進行指定類型的校準和檢測所做的一種正式承認。從這個定義不難看出,實驗室認可不完全等同於ISO9000的體系審查。它不僅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而且要保證所申報項目的技術能力。在實驗室認可評審中,不論是初次評審還是擴項評審或復評審,都要進行技術能力的核查,這是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的重點,因此也應該是實驗室迎審准備工作中的重點。
所謂技術能力,就檢測實驗室而言是指所申報項目的檢測能力。在IEC17025中對技術要求做了具體的規定。實驗室在申請實驗室認可時首先要確定好欲申報的項目。對於接受初次評審的實驗室,應集中准備或自查技術能力;而對於已經通過初次評審的實驗室.則應該把技術能力的准備作為一項日常工作,這樣不僅可以使迎審工作從容不迫,而且這種日常化、程序化的管理對於實驗室的良好運行也是非常有益的。檢測技術人員對於標準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這個項目的成敗。因為無論是提出設備、環境的要求.還是操作試驗和結果判定都取決於檢測人員對於標準的理解。為此,我們通常採取自學和培訓的方式,具體方式根據項目的情況定。

㈥ 實驗室如果要做CNAS認可,對人員有什麼要求

人員上崗

實驗室要建立內部授權上崗考核制度。

就是說人員上崗需要實驗室授權,授權的前提是人員考核合格,考核的方式有很多,實驗室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比如考試,實操打分等



崗位設置

崗位設置最好根據實驗室開展的檢測類別進行設置

如:原子吸收崗、容量分析崗、重量分析崗、氣相色譜-質譜崗、致病菌檢測崗等。



特定崗位需要資質

從事特殊檢測項目的人員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的資質。

比如:輻射、基因檢測,無損檢測等需要相應的特定資質



實驗室技術和管理人員要掌握的知識

1)熟悉相關法律法規

2)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3)檢驗標准及方法原理

4)實驗室安全與防護

5)掌握檢測操作技能

6)質量控制方法

7)計量和數據處理方法。



人員培訓要求

1)實驗室年初人員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可以在實施的過程中適當調整

2)保留相關的培訓記錄

3)人員培訓的有效性評價要結合人員監督、內外部質量控制、記錄報告核查等方式進行。



實驗室共用母公司的資源要求

當實驗室母體公司的部門為實驗室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服務時比如母體實驗室為實驗室抽樣、給實驗室制備樣品,幫實驗室采購物品。

這種情況下,實驗室需要做如下的工作:

1)實驗室應確保相關母體公司相關人員的能力,比如母公司人員給實驗室

制備樣品,實驗室需要保證母公司制樣人員的能力。

2)對提供支持的母公司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比如母公司人員為實驗室采樣,實驗室要定期對母公司的采樣人員進行監督。

3)為母公司支持人員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文件。



人員檔案要求

實驗室人員的技術檔案應包含人員從事檢測工作開始至今的技術成長過程,包括以下內容:

1)學歷

2)專業資格

3)技術能力考核

4)培訓

5)工作經驗

6)崗位變動

7)相關授權

8)被監督的記錄

9)含授權和/或能力確認的日期

人員技術檔案應確保每年信息更新。

㈦ 第三方檢測中心對技術負責人有什麼要求

1.民事責任。拿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舉例來說,《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不實,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不實」是指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與檢驗、認證對象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不實,極有可能給被檢驗人和消費者造成損失,對此損失,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國家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和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是獨立於生產方和購買方之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企業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素質,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增大產品的銷售量。如果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實,會對企業的產品造成不良影響,乃至會造成損失,也會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對被認證企業和消費者的損失,作為第三方認證機構理所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2.行政責任。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證明不實,造成重大損失的,除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外,相關的行政機關可撤銷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㈧ 實驗室通過CNAS認證代表什麼

CNAS認證,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認證英文縮寫,是在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基礎上合並重組而成的。

作用意義

1、表明具備了按相應認可准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

2、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

3、獲得簽署互認協議方國家和地區認可機構的承認。

4、有機會參與國際間合格評定機構認可雙邊、多邊合作交流。

5、可在認可的范圍內使用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志和ILAC國際互認聯合標志。

6、列入獲准認可機構名錄,提高知名度。

(8)cnas人員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含義: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並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它是在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基礎上合並重組而成的。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縮寫為:CNAS),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並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CNAS由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簡稱為CNAB)和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簡稱為CNAL)合並而成。CNAS通過評價、監督合格評定機構(如認證機構、實驗室、檢查機構)的管理和活動,確認其是否有能力開展相應的合格評定活動(如認證、檢測和校準、檢查等)、確認其合格評定活動的權威性,發揮認可約束作用。

閱讀全文

與cnas人員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鯊電子商務 瀏覽:522
電子支付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瀏覽:661
校園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843
優衣庫市場營銷策略的發現 瀏覽:329
最重要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578
美的產品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453
產品售後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322
試用期員工培訓及考核方案 瀏覽:57
銀行開業活動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301
華為市場營銷廣告戰略 瀏覽:997
2p大市場營銷 瀏覽:965
農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8
市場營銷培訓哪家好 瀏覽:213
企業文化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瀏覽:270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飯店 瀏覽:165
農村黨員就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9
教師全員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873
旅遊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12
2018暑假教師培訓方案6 瀏覽:261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