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預防甲型h1n1流感
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阻止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在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到垃圾桶中;經常用水和肥皂洗手,如果沒有水,可以用免水酒精洗手液擦拭;盡量讓孩子遠離咳嗽或打噴嚏的人;不要讓孩子用手揉擦眼睛、觸摸鼻子或嘴等。
如果孩子出現呼吸頻率過快或者呼吸困難,說明有呼吸系統疾病。此外,如果孩子出現煩躁、特別嗜睡、不願意吃東西或者發燒等症狀,最好帶他去醫院就診。雖然他可能只是得了普通感冒,還是要請醫生診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並及時進行治療。
此外,如果家長出現發熱、頭痛、乏力、咳嗽、咽痛、流鼻涕或全身疼痛等流感症狀,應盡快到就近的醫院接受診治,並盡量避免和孩子接觸。
同時應密切留意身邊的孩子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如果有孩子出現發熱(口溫高於37.5℃,腋溫高於37.8℃,肛溫高於38℃)、呼吸道症狀,或不如平時活躍,應立即帶他們到醫院就診。
2. 流行性感冒症狀有哪些有什麼防護措施
常見症抄狀
1.單純型流襲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輕度充血。如無並發症呈自限性過程,多於發病3~4天後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輕症流感與普通感冒相似,症狀輕,2~3天可恢復。
2.肺炎型流感:實質上就是並發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見於老年人、兒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
3. 流行性感冒....
呵呵
不要太敏感,外感發熱引起
喉嚨發炎是很正常的,醫生有辦法,服葯,吊水消炎,中葯有解表兼清里,麻黃湯加石膏,呵呵
4.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內容:
一、傳染病的概念
傳染病,也就是傳染性疾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傳染病都有潛伏期。所謂潛伏期,是指人們體內進入了各種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到出現症狀的這段時間。
二、傳染病的特點
1、有病原性(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例如手足口病就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
2、有傳染性(乙肝、肺結核等疾病都傳染)。
3、有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
1)流行性:按傳染病流行病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散發、流行、大流行和暴發。
2)季節性:指傳染病的發病率,在年度內有季節性升高。此與溫度、濕度的改變有關。
3)地方性:是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其中間宿主,受地理條件,氣溫條件變化的影響,常局限於一定的地理范圍內發生。如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4、有免疫性。(傳染病痊癒後,人體對同一種傳染病病原體產生不感受性,稱為免疫。不同的傳染病,病後免疫狀態有所不同,有的傳染病患病一次後可終身免疫,有的還可感染)。
三、傳染病的分類(甲乙丙類39種)
(一)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二)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26種: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血吸蟲病、瘧疾、登革熱、甲型H1N1流感。
(三)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11種: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以及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四、傳染病的報告時限
責任疫情報告人(首診醫生)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醫院感染監控科,專職疫情管理員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上級。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五、傳染病的常見症狀和體征
1、發熱。
2、發疹:(皮疹和粘膜疹)。
3、毒血症狀。
4、單核-巨噬細胞增生反應。
六、傳染病的預防
(一)管理傳染源
1、對病原攜帶者進行管理與必要的治療。特別是對食品製作供銷人員,炊事員,保育員作定期帶菌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和調換工作。
2、對傳染病接觸者,須進行醫學觀察、留觀、集體檢疫,必要時進行免疫法或葯物預防。
3、對感染動物的管理與處理對動物傳染源,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家畜,應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並加以消毒,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動群眾予以捕殺。
(二)切斷傳播途徑
根據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採取不同防疫措施。
1、腸道傳染病作好床邊隔離,吐瀉物消毒,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作好水源及糞便管理。
2、呼吸道傳染病,應使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空氣消毒,個人戴口罩。
3、蟲媒傳染病,應有防蟲設備,並採用葯物殺蟲、防蟲、驅蟲。
(三)保護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點有計劃的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
人工自動免疫是有計劃的對易感者進行疫苗、菌苗、類毒素的接種,接種後免疫力在1--4周內出現,持續數月至數年。
人工被動免疫是緊急需要時,注射抗毒血清、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後免疫力迅速出現,維持1~2月即失去作用。
常規預防措施。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學校也會有計劃的實施紫外線燈照射及葯物噴灑等空氣消毒措施。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5. 關於「學生流行性感冒」
5。應該由於學校人數多~學生之間上課時處於封閉狀態~
6. 如何預防流行感冒
7. 怎樣預防流行性感冒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求介紹
增強體質是個好辦法,多進行體育鍛煉,戶外運動室內健身都行,注意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多喝水,很多感冒就是因為你體質下降就來了,這些都有助於預防流行性感冒。